登陆注册
4855200000010

第10章 人间佛教的戒定慧 中(2)

悟是认识之后再进一步的识破、勘透,好比百尺竿头往虚空处再上一步,这一步跨出便能舍掉百尺竿头的依靠,遍历虚空,来去自如。悟是理解之后更深刻、更透彻的洞悉,对生命再深思、再参透的体悟。

悟是亲证的体会,悟是明确的观念,悟是透视的能力,悟是自性的觉醒,悟是明白的领会。悟是“生死一体”,悟后觉得生也未尝可喜,死也未尝可悲。悟是“动静一如”;浮动的世界里有一个涅槃寂静,在寂静的世界里,又有无数生命在欣欣向荣地活跃着。悟更是“有无一般”,有固然很好,无也非常丰富,从“无”之中,还可以生出千千万万个“有”!悟的时候,“来去一致”,来也未尝来,去也未尝去,亲朋相聚,好友离散,在悟的境界里是一致不二的!悟,使我们从矛盾中得到统一,从复杂中发现单纯,从障碍中找到通达,从枷锁中获得解脱!

悟是“有无一体”,不是先“有”后“无”,或先“无”后“有”,而是有无同时俱在,悟是没有先后的。悟的境界使我们可以随顺这个世间,觉得跟世间水乳交融;也可以使我们与世间违背,觉得方枘圆凿,格格不入。悟是一种“通达的茫然”,电是一种“茫然的通达”。悟的那一刻,豁然通达了,回头看看以往执著虚妄的世界,觉得茫然;这是“通达的茫然”。悟也好像在黑暗无际里面,突然电光一闪,照破无明迷雾,顿见光明灿烂的世界,这就是“茫然的通达”!

悟,是观念的改变,智慧的体现:未悟之前,心里种种执著,贪恋功名富贵,计较人我是非,沉溺虚幻****,放不下也解脱不了;开悟之后,能挣出名缰利锁的捆绑,冲破情关欲海的迷离,朗朗观看世间,顶天立地生活于宇宙。

悟,是从观念的改变到生活品位的转换,悟道的生活是泯除一切机用、随缘放旷的自在生活,是超绝较量计度,绝对纯真纯美的自然生活。

有人向赵州禅师请教说:“什么是祖师西来意?”

禅师回答说:“吃茶去!”

这人又问:“什么是父母未生我的本来面目?”

禅师回答说:“洗钵去!”

吃茶、洗钵和参禅悟道有什么关系呢?如果我们能从日常生活的吃饭、喝茶之中,品尝出般若妙味,就能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与三世诸佛心心相印。佛法大意不向高远的地方追求,而在率性天真、自然拙朴的这颗“平常心”中体证。

开悟之后的生活是智慧重于感情的生活,是净化私情私爱,充满睿智灵慧的生活。

有一天,丹霞天然禅师在一个佛寺里挂单,正好碰到寒冬,丹霞禅师拿起木雕的佛像,生起火烤暖冰冷的手,寺里的香灯师父看了,惊叫:“干什么?你怎么可以烧佛像?”

禅师说:“我在烧舍利啊!”

香灯师父说:“胡说,佛像哪有舍利子?”

“啊!既然佛像没有舍利子啊,那么多拿几尊来烧吧!”

我们平常人看到烧佛像认为大逆不道,可是悟道后的丹霞禅师,以大智大悲洞然佛的法身遍满宇宙虚空,充塞无量沙界,佛与众生如如平等,唯有证悟自性如来,才是真正见佛、敬佛的人。

开悟后,可以领略到时间的永恒,可以体会出空间的无边。悟,在人我里完全生佛平等,在时空里,完全法界一如。

智通禅师半夜忽然起床大叫:“我悟了!我悟了!”一寺大众都被他吵醒,归宗禅师严肃地问他:“你悟了什么?”智通毫不迟疑地回答道:“我悟的道是师姑原来是女人做的!”

这样的回答,实在太妙了!师姑是女人,是多平常的事,但真正的懂是证悟诸法普遍平等,才真正的了然。

悟是水到渠成,悟是一针见血。“悟”,是语言所表达不出,文字也形容不了的!譬如吃了一颗糖,感觉很甜、很好吃,这甜的程度、甜的滋味只有吃的人知道,即使说破了嘴皮,没有吃的还是不能体会;“悟”就像这种“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自证自觉境界,所以禅宗说“悟”是“言语道断,不立文字”的。

虽然“悟”不容易藉语言文字传达,但是“悟”是绝对可以体验的一种境界。由悟之中,可以体验到“生命的奥秘”,生命是无限伟大、无限喜悦的存在。由悟之中,可以领略出“时间的永恒”,一刹那、一转瞬都可以通往永恒的瀚海。悟,可以使我们体会“空间的无边”,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悟,更可以使我们休认“人我一如”,原来你和我不是两个人,你和我是一体一如的。“悟”是有声音的,“悟”的声音怎么样?是“嘣”的一声,震破混沌蒙昧。“悟”也有速度,用“电光石火”来形容还不及万分之一。“悟”的形象,是粉碎虚空,消灭迷妄,眼前望去,一片真实光明!

悟,是一个非常快速、突然,料想不到的状态。但是开悟并不是一蹴可及,也不能一步登天,参禅开悟是有阶段性的。宋朝的大文豪苏东坡参禅颇有见地,他曾经做了三首诗偈来表明参禅悟道的三个过程。第一个阶段是尚未参禅的情形:“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第二阶段是参禅而尚未开悟的心情:“庐山烟雨浙江湖,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来无一物,庐山烟雨浙江潮。”第三个阶段即是悟道之后的境界:“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开悟之前,看一切万法都如翳在眼,雾里观花,不能了解事物的真相;开悟之后再反观世间诸有,如盲重光,烟雾尽散,可以如实地看清山河大地的本来面目。

也有人以参禅前后的不同感受来说明悟后的心境;没有参禅的时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参禅的时候,“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等到开悟之后再看,仍然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开悟后天地还是天地,日月依旧是日月,人我仍然是人我,只是生活的内涵、品位不一样了。未开悟前,“吃时不肯吃,百种思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开悟之后,“饥来吃饭困来眠”,一样的吃饭,一样的睡觉,洒脱自如,任性逍遥;开悟前时时难过,步步维艰,开悟后日日是好日,处处通大道。

开悟的境界需要自己亲自去实证,悟道的生活需要自己实际去体验。就如一个人想要学会游泳,纵然遍览游泳指南的书籍,具备一切游泳常识,如果不下水一试,终究是旱鸭子一只,不能成功。

悟道要亲自体证,一旦悟道了以后又要做什么呢?所谓“悟后起修”,虽然开悟了,不去实践,也不能成佛。因此,虽然有的人先修后悟,有的人先悟后修;不管先悟先修,总之悟道后要依道而修、依法而行,要在人间“行佛”,从生活里服务大众,培养福慧资粮,等到因缘具足,自能开悟“成佛”,这也是为什么诸佛都在人间成道的原因。

由于历代禅者修定不重成佛,而重开悟,所以禅者是最有人间性了。他们在人间悟道以后,当下的生活能够解脱,能够安住,能够获得身心的自在,明心见性也就满足了,何况只要一悟,何愁不能成佛?

因此,禅就在生活里,禅不是只管打坐。打坐不过是一种心意集中的圳练,是一种养成定力的方便法门,禅者不可耽着在打坐的享乐中,忘了佛教在人间的任务,忘了学禅是要与众生同一鼻孔出气;禅是要与宇宙共脉动的,那才是人间禅者的胸怀。

二、定的修持——清素生活,止息观心

在佛教里,说到修行,大都是指参禅、念佛、修密。有一句话说,“密富禅贫方便净”,意思是说,如果要学密宗的话,在经济上必须富有,因为密宗的坛场要布置得非常精致庄严,道具的打造材料,非金即银,或者是铜质的铸造,并且要样样齐全,修持作法每次都要花相当的时间,对于上师更要有优厚的供养,所以要如法学密,经济上必须富裕,时间上必须有相当空闲的人,才好修学。

另外,修行净土宗的念佛法门,不管什么行业、身份,不论何时何地,时时处处都可以念佛修持,因此最方便的修行法门,非净土宗莫属。至于想要修学禅宗的人,没有钱不要紧,因为禅者的修行生活,无论山林水边、茅舍之处,只要双腿一盘,就可以参禅了。

不过,参禅究竟是坐呢?还是卧呢?还是站呢?六祖大师说,禅非坐卧;坐、卧、立都不是禅。所以,六祖大师曾对志诚禅师说:“住心观静是病,不是禅。”

那么,如何才是禅呢?紫柏大师曾经这样说过:若不究心,坐禅徒增业苦;如能护念,骂佛犹益真修。

禅不是闭眼打坐,闭限打坐只是进入禅的方法之一。如南岳怀让禅师问:“譬如牛拉车,车子不走,是打车子呢?还是打牛呢?”

打车子没有用,参禅,要紧的是观心、用心。你要想明心见性,光是用身体打坐,并不一定有很大的效果,所以,参禅打坐,用心第一。

唐朝瑞岩禅师经常自言自语:“主人公,你在吗?在,在!”不知者以为他疯癫,知者了解那是一种深刻的禅修功夫,用意在唤醒自己的觉性,片刻都不离开当下。

禅者参禅,心要专注当下,要懂得止息观心。止息,就是不为外境所动;观心,就是看到自己的心。中国禅宗以搬柴运水、出坡作务来修习禅定,藉事练心,就是要找回自己的本来面目,因为“明心见性”才是禅定的最终目标。

不过,不能否认的,禅虽然不是坐,也不是卧,当然更不是立,但是如果我们想要体验禅悦的妙味,想要透过修定来参究自己的真心本性,打坐仍是初学参禅的人应有的必经过程,所以参禅首先必须懂得一些坐禅的基本常识,掌握一些根本的坐禅要领。如天台《小止观》说,初学坐禅,当调五事:调食、调睡、调身、调息、调心。

以下就先将传统的禅修方法与内容,略述如下:

(一)毗卢遮那七支坐法

“毗卢七支坐法”是坐禅调身的最佳姿势,分为七个要点:

1.盘腿:端坐盘腿,跏趺而坐。

2.结印:安手结印,置于膝上。

3.直脊:背脊竖直,不可靠壁。

4.收颈:头面要正,颈靠衣领。

5.平胸:双肩应平,轻松自然。

6.抵颚:嘴唇抿合,舌抵上颚。

7.敛目:敛目平视,观照自心。

(二)六妙门

“六妙门”为天台智者大师所作,是进入涅槃的六个禅观法门,分别是:

1.数息门:数息(从一至十)摄心,为入定的要法,所以是第一妙门。

2.随息门:随息之出入而不计其数,如此自然容易引发禅定,所以是第二妙门。

3.止门:心止则诸禅自发,所以是第三妙门。

4.观门:观五蕴是虚妄的假有,以此破种种的颠倒妄见,可以开发无漏的方便智,因此为第四妙门。

5.还门:收心还照,知道“能观”之心非实,则我执自亡,无漏的方便智自然明朗,所以是第五妙门。

6.净门:心无住着,泯然清净,则真明的无漏智因此而发,自然断惑证真,所以为第六妙门。

此中最关键的是随息,是从动到静的过程;另一个是观息,是从静到动,从定发慧的关键。在观息里面,观看到呼吸的进出,如同生命的轮回,也像是生灭的交替,如此与佛法无常苦空相应,从中体验到三法印、四圣谛的真理,就能破除我执,然后才能再到还净的更高境界。

(三)五停心观

“五停心观”为禅修的基础,当参禅打坐还未进入“定”境的时候,可以辅以“五停心观”来治心:

1.用不净观对治贪欲心:不净观是指观想自他肉体的肮脏、龌龊,以对治贪欲烦恼的观法。

2.用慈悲观对治嗔恨心:慈悲观是多嗔众生观想由拔苦予乐而得到的真正快乐,以对治嗔恚的观法。

3.用因缘观对治愚痴:愚痴的人就是因为不明白世间上的事物,都是因缘所成,因此产生执著;如果懂得因缘法,就会知道众缘和合的奥妙,就能转愚痴为智慧。

4.用数息观对治散乱:我们的心妄想纷飞,透过数息观,也就是数我们的出入息,让心系于一呼一吸,不但能够使呼吸慢慢均匀,而且能使妄心不再散乱,进而获致轻安。

5.用念佛观对治业障:念佛观就是念佛的相好光明、功德巍巍、空寂无为,以对治业障的观法。

(四)四念住

“四念住”为修持定慧的功夫,修持达到心神静止,须进一步修习。

十念住的观法:

1.身念住:观身相不净,同时观身的非常、苦、空、非我等共相,以对治净颠倒。

2.受念住:观照欣求乐受中反生苦恼的原因,并观苦、空等相,以对治乐颠倒。

3.心念住:观“能求”的心生、灭无常,并观其共相,以对治常颠倒。

4.法念住:观一切法皆依因缘而生,无有自性,并观其共相,以对治我颠倒。

以上四念住是以不净、苦、无常、无我四观,来对治净、乐、常、我四颠倒。

(五)九住心

当修行一段时日后,可以透过“九住心”,勘验自己修行的进度。

1.内住:参禅打坐时,最初系心一境,使心住于内,不外散乱。

2.续住:最初所系缚的心,其性粗动,不能使它等住遍住,所以当心念对外在的对象起作用时,即于所缘的境界,以相续方便、澄净方便,令心遍住微细。

3.安住:心虽然摄持令内住、续住,但是仍然还会有失念、散乱的时候,所以当心一外散,立即察觉,摄心还住于所缘中。

4.近住:此时心已能做到不起妄念,心念不向外散失。因为妄念将起,就能预先觉知,先将它制伏,不令此心远住于外,称为近住。

5.调顺:深知禅定的功德殊胜,了知色、声、香、味、触及贪、嗔、痴、男、女等十相是使心散乱的过患,因此,能将心调伏,不使流散。

6.寂静:以内心的安定功德,止息能令心扰动的恶寻思及随烦恼,使心调伏,不再流散。

7.最极寂静:由于失念的缘故,前面所说的各种不正寻思及随烦恼暂现行时,随所生起,能不忍受,立即除遣断灭。

8.专注一趣:有加行,有功用,无缺无间,而定力得以相续。

9.等持:就是平等持心,由于数数修习的因缘,功夫纯熟,不由加行,不由功用,心能安住,任运相续,无散乱转。修定至此,已经是即将人定的阶段了。

(六)四料简

临济禅师的“四料简”,是可以应机应时、与夺随宜、杀活自在教导学人的四种规则:

1.夺心不夺境:忘记自己,但没有忘记外境。

2.夺境不夺人:泯灭外境,但没有忘失自我。

3.人境两俱夺:人与境皆忘。

4.人境俱不夺:人境俱不泯,道不离世间。

无论“九住心”或“四料简”,禅者都可以依此测试自己,检验自己究竟到达哪一个阶段。

(七)破三关

禅者在修学的过程中,会出现种种不一样的境界,因此过去禅宗有所谓“破三关”:

1.初关:要能超凡入圣。

2.重关:要能入圣回凡。也就是净土宗所说的乘愿再来,广度众生。

3.牢关:凡圣俱泯。就是不着有,不着空,空有一如,一切都在平等之中。

(八)四禅八定

“四禅”是****天的四种禅定境界;“八定”是指****天的四禅境界,与无色界天的四无色定境界,合称为“八定”,因此“八定”其实包括了“四禅”。

四与八并举,是因为“****”与“无色界”相对,在****为“禅”,在无色界为“定”;若以****、无色界相对于欲界之“散”,则色及无色二界,都称为“定”,所以合****之“四禅定”与无色界之“四无色定”,而称之为“八定”。

四禅分别是:

1.初禅:清净心中,诸漏不动,也就是消除种种烦恼欲望,到达无忧无欲的境界,便是初禅。

2.二禅:离初禅之寻伺尘浊之法,其内之信相明净,亦即无寻无伺,无觉无观,自然得到一种“欢喜”,便是第二禅。

3.三禅:离笫二禅之欢喜,只有一种心平气和的静妙之乐,故又称离喜妙乐地。

4.四禅:连静妙之乐都没有了,唯有与舍受相应的意识活动,便到第四禅。

四无色定为:

1.空无边处定:超越****之第四禅,灭除与眼识相应的诸色想,与耳、鼻、舌、身等四识相应之有对想及所有不善想,乃至灭除障碍定之一切想而思惟空无边之定相。

2.识无边处定:以识心遍缘虚空,而虚空无边,以无边故,定心复散,于是即舍虚空,转心缘识,与识相应,心定不动,现在过去未来之识悉现定中,与定相应,心不分散。此定安隐,清净寂静,称为识处天定。

同类推荐
  • 态度决定高度

    态度决定高度

    态度是一个人对待生活和工作的修养、涵养、城府和情绪的综合反应。如果说,人的外表是其身体姿态的写照的话,那么人的态度则是其心灵姿态的投影。对待生活和工作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日后成功的跨度和高度。美国西点军校有一句名言就是:“态度决定一切。”没有什么事情不能做或做不好,关键是你的态度问题。事情还没有开始做的时候,你就认为它不可能成功,那它当然也不会成功,或者你在做的时候态度不认真,那么事情也不会有好的结果。没错,一切归结为态度,你对人对事付出了多少,你对人对事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 做个优秀的员工

    做个优秀的员工

    本书正是如何成为优秀员工的指导读物,系统讲解了成为优秀员工的实用方法,例如为什么要成为优秀员工、怎样提升自身职业素养和形象的技巧、如何改善自己的“心力资源”和专业技能以及怎样构建健康人脉等等。本书内容浅显易懂,以学会、实用为目的,语言通俗、案例生动,配合幽默风趣的漫画插图,使阅读、学习更为轻松,可以有效帮助读者快速学习知识,提高技能!是各类企业员工与职场人士实用型必修自训手册。
  • 拿什么安慰自己:成长那些事儿

    拿什么安慰自己:成长那些事儿

    身在异地他乡,蜗居在大城市的你,为什么离开家人,是否时常为生活的困苦和前途的渺茫而忧心?看过本书你会懂得要如何更好的珍惜现在。
  • 卓越领导能力是如何炼成的

    卓越领导能力是如何炼成的

    日本“经营之圣”盛田昭夫说:管理不是独裁,一家公司的最高管理阶层必须有能力领导和管理员工。如何成为一个卓越的领导者?怎样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书通过详细解析管理者必备的9大领导力,提供了一种从宏观到微观,从概括一具体的领导力培养模式。任何领导者都能从中取得从平凡到卓越的进步。高层领导学会做正确的事,中层领导学会正确地做事,执行人员学会把事情做正确。
  • 选择决定人生

    选择决定人生

    每一个人都有希望获得成功,每一个人都有权利选择,成功来于正确的选择,选择的权利就在你的手中,不要再麻木了,希望获得成功的人们,勇敢地站起来,大胆地去选择你的未来,你未来的成功就在你的正确选择之中。为了帮助那些初入社会的年轻人选对自己的人生目标,本书,从多角度、多方位的阐...
热门推荐
  • 代号:上帝

    代号:上帝

    杀手从近万人的残酷选拔中脱颖而出的恶魔出关以后,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居然是去杀一个女人坑爹的是任务居然失败了……
  • 仙境修真者

    仙境修真者

    一个三口家庭中的宝贝女和一个异界帅男踏上一段奇幻的修真道路。世事难料他们最终能走到一起吗?且看书中内容。(感谢我看网素材库免费提供封面支持!)
  • 一恋成瘾:简少宠妻无度

    一恋成瘾:简少宠妻无度

    一步步把她逼回自己身边“苏怀夏,我才是你的命中注定!”折断她的羽翼,囚禁她的身心既然招惹了他简绍衡,那他就拉着她一起下地狱腹黑大总裁X美貌小助理,某女终于忍受不了一次一次被扑倒。月黑风高,愤然反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十二星座之诅咒少女

    十二星座之诅咒少女

    星辰闪耀,星轨变故,诅咒之花降临人间。传说只有星座命定人才可以消除诅咒。十二名少男少女接取任务,为驱除诅咒来到人间,只为保护一个冷如她,傲如她的少女。“听说她以前很开朗的,为什么现在会这样?”“哦,同学,她受过情殇,离她远些吧。”“啊?哦......”......冷傲如她,不愿再相信任何人,在她的世界中,她就是唯一的王,没有之一。这大大增加了任务的难度。星座命定人们为了得到她的信任,为了去除诅咒,会怎样做呢?
  • 女尊国阅游之女王驾到

    女尊国阅游之女王驾到

    冷血女杀手一朝穿越成了女掌天下的只爱风月的傻君王。一场巨变将她的家庭分割,站出身卖命给别人。换来的是将死之命。看这个并不冷情的女王陛下如何找回遗失的柔情。因为各位夫君而改变的性情。
  • 绝品高手在都市

    绝品高手在都市

    大山高手来到都市,却遭遇美女纠缠!为了征服美女总裁,为了儿时妻妾成群的伟大梦想,身怀绝世功夫的猪脚,在这繁华天地里,嚣张逆袭,一路高歌!踏巅峰,掌生死,纵横都市,醒掌天下权;泡美女,扩后宫,玩美无数,醉卧美人膝!
  • 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名人:交友之道

    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名人:交友之道

    朋友可以影响我们的人生。好朋友能温暖我们的心灵,在关键时刻给我们激励和鞭策;坏朋友却使我们的生活偏离正确的方向,因此,正确的交友之道是青少年时期必须要掌握的。本书精选的全球各界名人关于交友之道的精彩文章,篇篇都是切身体悟,句句都是良语箴言,内容包括何为真正的友谊;朋友都有哪几种,如何辨别和结交真正的朋友,怎样与朋友相处,以及与朋友相处之乐等。阅读名人的交友故事,体会友情的温暖与感动,让我们收获生命中最真挚的朋友。
  • 花样女生

    花样女生

    据说这口学校里有N+N只帅男,也许真的是吧,可这关她什么事啊?她又不是为了捉他们才考进来的……轻松,幽默,浪漫,感动,曲折的校园故事。
  • 人性的优点全集

    人性的优点全集

    一滴墨水引发千万人的思考,一本好书改变无数人的命运。10位伟大的励志导师带你步入成功的人生。本书详剖这些人物本人及其励志精神,并介绍一些从烦恼中站起来,创新人生的实证,本书融哲学性、理论性、实用性为一体,为读者开启人性的优点。
  • 落纷英华

    落纷英华

    初中的约定,注定了他跟随她的一生,可她对他渐渐冷淡,而后却又想再与他开始,他会选择什么?!是接受,还是开始自己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