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5200000014

第14章 人间佛教的戒定慧 中(6)

公案怎么成为禅病呢?过去有甲乙两个寺院,寺院的师父每天早晨都会派一个沙弥到市场去买菜。甲寺院的沙弥比较灵巧,乙寺院的沙弥比较笨拙。有一天,两个沙弥在路上相遇,乙寺院的沙弥就问甲寺院的沙弥:“喂!你今天要到哪里?”

甲寺院的沙弥回答:“我的腿走到哪里,我就到哪里去。”

乙寺院的沙弥一听,不知道如何再继续问,回去就把事情告诉师父,师父一听,说:“你好笨喔!当他说‘腿走到哪里,我就走到哪里’,你可以再问他一句:‘假如腿不走了,你要到哪里去呢?’”

乙寺院的沙弥说:“喔!原来这样子!”第二天,遇到甲寺院的沙弥,他满有信心地问道:“你今天要到哪里去?”

甲寺院的沙弥口气改变了,回答说:“风吹到哪里,我就到哪里去。”

回答的话一变,乙寺院的沙弥不知道怎样回答,回去又把这件事情报告师父,师父听了以后,又说:“你好笨喔!当他回答‘风吹到哪里,就到哪里’,你可以再问他:‘假如风不吹了,你要到哪里去呢?’”

乙寺院的沙弥说:“喔!原来是这样!”

第三天,在路上又遇上甲寺院的沙弥,他又再问:“喂!你今天要到哪里去?”

甲寺院的沙弥回答说:“我要上市场买菜。”乙寺院的沙弥又不知道怎么回答。

话,从侧面来讲,你不能体悟了解,从正面上来说,你也不能直下承当。所以,光从口头上来论禅,不从心里上去觉悟,像这种公案禅是不能悟道的。

公案禅是一种禅病,口头禅也是禅病。口头禅是禅学,是禅的学问,不是禅宗,不是禅行。口头禅只是学了一些禅门的术语、禅门的掌故,搬来弄去,是没有用的。

还有一种禅病,就是鹦鹉禅。看到过去的师父怎么样,我就怎么样,依样画葫芦,鹦鹉学话,不知其义,那也是一种禅病。如临济禅师即将圆寂时说:“吾灭后,不得灭却吾正法眼藏。”弟子三圣出来说:“怎敢灭和尚正法眼藏。”临济:“以后有人问你,向他道什么?”三圣便喝!临济禅师:“谁知吾正法眼藏,向这瞎驴边灭却。”言讫,即端然示寂。

禅,也不能用分别心去参。唐朝圭峰宗密禅师将禅分为五味禅:外道禅、凡夫禅、小乘惮、大乘禅、最上乘禅。其实,禅本来是不应该有分别、有次第的,学禅最好是学一味禅,所谓“百川流入大海,同一咸味”,江、河、溪水流到大海,都是同一咸味。世间上无论什么东西,在禅里面是不可说,不可分别的。

有人问闲闻和尚:“禅有禅病,究竟什么是禅病呢?”

闲闻和尚有一个很精辟的见解,他回答说:“衲子因禅致病的很多。”意思是说,有的弹师没有经过禅学的专家指导,参禅就容易出毛病。病在哪里呢?有的病在耳目,他以为禅是耳朵听,眼睛看,所谓“扬眉瞬目都是禅”。其实,有时候扬眉瞬目也会成为病,因为,禅不是猜谜语,不能似是而非的猜想。有的人病在口舌,以为胡言乱语,随便乱说,大声吼吼就是禅,这是错的,禅不是随便乱说的。有的人病在手足,以为进退、指东画西都是禅,其实都不是。所以,过去曾经有弟子问云门禅师:“假如有一个人,他眼睛瞎了,耳朵聋了,口又哑了,可以参禅吗?”

云门禅师即刻呵斥:“既来请益,为何见而不拜?”

弟子赶忙就地一拜,刚抬起头,云门禅师挥起拄杖就打。弟子大惊,向后急退,云门禅师哈哈大笑道:“你没有瞎嘛!不要怕,来!你到前面来。”

弟子惊魂甫定,依言向前走了两步。云门又笑道:“你听得到,没有聋呀!”举起拂尘,“你会吗?”

弟子应声说:“不会!”

云门禅师又哈哈大笑道:“咦!你不是哑巴嘛!”

其实,就算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聋子、瞎子、哑巴,只要有心,禅在心里,禅不是用眼、口、耳来学的。

但是,也有参禅的人病在心;心里有了分别、计较,就是病。真实的禅,所谓“穷寻究妙,超离于一切境界”,这才是禅。所以,禅非坐卧、非言说、非文字;禅,穷诸内心,心地一明,大地山河,森罗万象,都在我心中,我即宇宙,宇宙即我,到那个时候,再也没有什么可以滞目成病的了。

禅,就好像是哑巴吃蜜,甜味点滴在心头,你只有体会,而不能言传。所以憨山德清禅师这样说过:“一身独坐似枯禅,扑尽寒灰何不燃?忽听楼顶钟鼓响,一声清韵满霜天。”禅,不能变成枯木禅,枯木要让它能遇到春风,能生发,也就是不要让禅停滞,成为枯木死灰。

禅,更不能成为野狐禅。有的人以为禅没有什么形式,没有什么规则,可以信口开河,可以随手拈来,其实这是错误的见解。有名的禅宗公案“野狐禅”,就是叙述过去有一个人间一位禅师:“大修行者,落不落因果?”

禅师信口回答:“不落因果。”

不落因果,就是不会堕落到因果里面,就等于不受因果的制裁,这是不合乎佛法的。所以,他这一字之差,五百世堕落为野狐身,后来遇到百丈禅师,向禅师求一句转语,百丈禅师教以“不昧因果”,也就是无论什么好坏都不离因果,终于帮助他脱离野狐身。所以,禅是不能随便乱说的。

现在的人参禅,有时是为了保健,为了健康。禅,用来作为健康之道,当然无可厚非,可是身体总有老病死,身体在无限的时间里,总有它的岁月、年限。而禅是永恒的,不应该只是把它用在健康上面。当然,我们平常每天生活忙碌,能够坐个十分钟、二十分钟,不但能消除身体上的疲劳,还可以澄心静虑,让你有再奋发的精神。不过,禅的重要意义,还在明心见性,不能光用口头谈说,用公案叙述,用身体枯坐,这许多所谓话头禅、枯木禅、健身禅、鹦鹉禅,都是一种禅病。

此外,有了禅定,自然会有神通力,例如久远以前的事物,刹时近在眼前;遥远的地方传来的声音,如在耳边等等。不过,这一切的境界,均不可执著,有了执著,会成为魔境。所以,参禅的人,不但是“魔来魔斩”,还要“佛来佛斩”,不执著,如此坐禅、习定,才能会道。

禅是什么?禅不是随便的胡言乱语,我们不要以为禅师们讲话颠三倒四,在颠倒里面有他的顺序;我们也不要以为禅师们的话自相矛盾,在矛盾里面,有他的统一性。

禅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参禅并非一定要出家,在家也可以参禅。历史上,如裴休宰相、庞蕴居士、王阳明、苏东坡等,都是在家的大禅匠。参禅,也不一定要在寺庙、禅堂或佛殿里才可以参禅。虽然唐朝的马祖道一禅师创建丛林,百丈怀海禅师建立清规,为禅宗立下了千秋万代的规范;但是真正的禅者,不一定要在丛林里,也不拘于什么法定规章,只要在山林树下,就可以参禅,乃至河川水边,也可以参禅。在家信徒在自己家中的客厅里、地板上、床铺上、沙发上,只要有一个位置能坐下来,就可以参禅。平时出门在外,利用搭机、行船、乘车时,也可以参禅。禅,不是从外在的坐相来看;禅,主要的是从心里来净化,来升华,来参透,来悟道。

人生有病、有苦,因为有了禅,就能随来随遣,所以禅是健康之道。禅尤其能令我们认识自己,所谓明心见性、悟道归源也。但是参禅的利益固然很多,有的人参禅不得要领,往往容易“走火入魔”。走火入魔的原因有下列几点:

1.贪图神通;参禅打坐,不能贪图神通。禅定虽然可以引发神通,但是神通必须建立在慈悲心和守持戒法上,如果没有慈悲心,不能持守戒法,便容易着魔。

2.自我闭塞:禅是洒脱、幽默、风趣,禅是非常活泼、开阔的。因此参禅的人不能自我闭塞,不能自我束缚;想不开、想不通,便容易走火入魔。

3.邪知邪见:参禅旨在开发真如佛性,是为了要彻悟本来面目,为了明心见性、了脱生死、成佛作祖。但是有的人参禅是为了妄求神通,以此自我炫耀,甚至打击别人,这种知见上的错误,容易走火入魔。

4.妄动散乱:参禅是为了调伏妄心,是为了找回自己的真心。但是有的人心定不下来,老是妄动、散乱,愈是参禅,愈妄想;愈打坐,愈烦恼。如此不但容易走火入魔,而且还会退失道心。

对于初学者,还须注意以下事项:

1.要名师指导:参禅打坐,如果没有名师指导,盲修瞎练,容易出差错。

2.要自我察觉:禅,完全要靠自己洞察心机,靠自己当下承当。因此参禅要有大善根、大信心、大疑情、大奋志。

3.要虚心无求:我们的心如果能谦虚无求,犹如“朗朗晴空,不着一物”,则容易与禅相应。

4.要把持中道:六祖大师说:“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因此坐禅要能不着心、不着境、不着动、不着妄。也就是要保持一颗平等无分别的心,不落于好坏、是非、善恶、有无的两边。

此外,一般学佛的障道因缘,也都是参禅的阻碍,应该去除,例如:

1.心门不开:我们的“心”好像一扇大门,门不开,外面的人进不来。如果“心门”不开,凡事排拒,则“真理”、“智慧”的法水就无法流进心中。所以心门不开是学佛的障道因缘,也是参禅的障碍。

2.心结不解:心里的结,往往来自猜疑、嫉妒以及对人我是非“执著”不舍,因此产生心结,成为障道因缘。

3.心担不放:心里的“负担”,如金钱名利、恩怨情仇、家庭事业等放不下,因此产生烦恼,自然成为障道因缘。

4.心妄不除:经云“妄念不起处处安”;相反的,妄想、杂念不除,不但无法心安自在,更是障碍佛道的因缘。如《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

5.心忧不喜:世间最珍贵的财富就是欢喜,一个人如果每天心里忧愁、烦闷,心里没有法喜,如何领略微妙的佛法,因此“心忧不喜”也是障道因缘。

6.心暗不明:一个没有般若智慧的人,无法点亮自己的心灯,每天生活在“黑暗”里,自然难以见道。

7.心狭不宽:心量狭小,不能包容、忍受别人的优缺点,也是障道因缘。例如“同行相嫉”、“见不得别人好”等,都是障道的因缘。

8.心恶不善:《七佛通偈》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一个心里充满恶念的人,自然无法与佛道相应。

9.心邪不正:学佛首要皈依三宝、相信因果。一个人如果心中充满邪知邪见,例如“不信三宝”、“不信因果”,这也是障道的因缘。

10.心贪不舍:一个人如果天天贪图别人给我,自己完全不肯喜舍布施,这与佛教的六度、四无量心等教义是背道而驰的,自然无法契入佛道。

11.心迷不信:心里迷惑,不求觉悟,完全与真理“绝缘”,如何能够悟道?

12.心有不空:《华严经》云:“若人欲识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一个人如果自满、执著、成见不空,正如一个已装满茶水的杯子,再好的法水也流不进心里。因此,心要“空”,才能悟道,才能认识佛境界。

禅,是悟的,不是学的。知识可以学,禅无法学。禅不是从知识上去理解的,它必须从生活中去修行、体验。一个人有禅定的修养、禅定的功夫,他的心很宁静,不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话、一件事而起伏、****,不会轻易受到影响。所以,静心的人,恩也好、怨也好、善也好、恶也好,都不能乱其神,不为外境左右,这就是静心的功夫。

六祖惠能大师得法后,辗转到了广州法性寺,时值印宗法师正在那里讲经,当时风正吹着旗幡,幡子随风飘动不停。有一僧说这是“风动”,另外一僧反驳说这是“幡动”。两人争论不休,于是六祖走上前对他们说:“既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两位仁者的心在动啊!”这则著名的公案就是告诉我们:如果心能定静,就不会随外境的变动而执著于或风动、或幡动等小见小得的分别知见了。

另一段有趣的禅门公案,说到苏东坡有一次作出一首自认为震古铄今的诗偈,捋起长胡子,一副掩不住的自得之喜,急忙叫书童火速划艇送去给居住江南金山寺的佛印禅师,心想印老一定会大赞特赞个不停。佛印禅师看到偈中题的是: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看完后,佛印禅师一语不发,只批上“放屁”两字,就叫书童带回。接到回报的苏东坡瞪着“放屁”两个字,直气得七孔生烟,连忙叫书童备船。小船过了江,眼看佛印正站在岸边笑迎着,苏东坡更憋不住一肚子火,冲前就嚷:“禅师!刚才我派书童呈偈,何处不对?禅师何以开口就骂人呢?”佛印禅师呵呵大笑说:“我道你是真的八风吹不动,怎么我一声‘放屁’就把你打过江来了呢?”

佛教把“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等八种最常影响我们内心世界的境界称作“八风”,苏东坡虽以为自己的心早就不受外在世界的毁誉称讥所牵动,不料还是忍不住小小“放屁”两个字的考验。可见不识本心,内中不定,则心会随物而转;但能了知自心,动静一如,则万象万物都可随心而转。

唐朝的马祖道一禅师,一生提倡“即心即佛”,他的弟子大梅法常就是从这句话而契入悟机,彻悟后一生隐居在大梅山。有一天,马祖派侍者去试探法常,对他说:“法常!你领悟了老师的‘即心即佛’,但是老师最近又说‘非心非佛’呢!”法常听了,不为所动地说:“别的我不管,我仍是‘即心即佛’。”后来,马祖禅师听了侍者的报告,欣然颔首道:“梅子成熟了!”

古德说“竹影扫阶尘不动”,大梅法常既悟了“即心即佛”的道理,就有如稳坐泰山,即便老师真的一百八十度地改成“非心非佛”,对他来说,也不过是阶前的竹影因风摇曳,丝毫也扫不动一点尘埃。

有一位南泉禅师,有一天问陆亘大夫一个问题,他说:“有人在瓶子里养了一只鹅,鹅在瓶里慢慢长大了,瓶口很小,鹅出不来了。现在我们要把这只鹅放出来,但是不得毁瓶,也不可伤鹅。请问,鹅如何才能出来呢?”

陆亘大夫对这个问题茫然,不知如何以对。正当他犹豫、思考的时候,南泉禅师大叫一声:“陆亘!”

陆亘大夫随声响应:“有!”

南泉禅师笑呵呵说:“这不是出来了吗?”

这是什么意思呢?鹅代表的是佛性,瓶子代表的是身体,你以为我们悟道,证到真如法身,一定要把这个身体消灭、毁坏了以后,另外还有一个真如法身吗?不是的,就在这四大五蕴假合的色身上,你如果懂得“内外一如”的话,那就能见到我们的真如自性,也就是我们的禅心佛性了。

因此,禅是佛性,人人本具,人类需要禅,只有禅才能“转”生活中的痛苦为快乐,“化”忧郁为喜悦;只有禅才能“转”生命的烦恼为菩提,“化”生死为涅槃。有了禅以后,我们在世间上就没有恐怖,即使面对生死,也不畏惧。所以现在这个时代最需要的就是“禅”,只有“禅”,才能医治功利、物质主义的“时代病”;只有禅,才能根除相对、二元世界观的谬见;只有“禅”,才能帮助人类寻得失落的自我,找回失去已久的精神家园;只有“禅”,才能为东方、西方文化的差别,如生死观、人生观、价值观、宗教观、自然观、道德观等,找出平衡点。

禅能为人类筑起一座沟通东西文化、心识思想、心灵交流的桥梁。禅是人类共有的宝藏,禅原本存在于天地、方寸之间,昔日圣者佛陀发现禅的存在,于是世代相传至今。禅,没有时代的隔阂,只要有人生活在世间,禅就会一直被发现、体悟,因为禅就是我们的生活,是一种完全回归宇宙自然的生活。

禅,平凡、平实,所谓“平常心是道”,所以禅就在眼前,它是那么的自然、纯真、朴实、美好、亲切。有了禅的定力,进而开发吾人本具的般若智慧,才能了生脱死、离苦得乐。所以,禅,会永远地被人类追寻若。

谢谢大家。

同类推荐
  • NBA光荣之路

    NBA光荣之路

    1946年伊始,NBA从蹒跚起步成长为今天的巨人;三千七百多位球员,或曾籍籍无名或曾惊天动地,但在各自球队历史上都抒写了浓浓的一笔;中锋、前锋和后卫五大位置的纵横捭阖,三十支球队或起伏,或中兴,或辉煌的崎岖发展,每支球队当家球星的人生轨迹,五十位名人堂成员的历历神迹,洗尽铅华的禅师,淡定优雅的莱利,还有点燃一支雪茄的红衣主教,在余烟袅袅中从容地赏着王朝的轨迹,一部记录NBA发展的资治通鉴,一部记录人迹和神迹的四库全书,NBA光荣之路》带你领略巨星的前世、传奇的倒影……
  • 低下头遍地是幸福

    低下头遍地是幸福

    幸福是种心态,只要心态正确,人生遍地是幸福,但你要先低下头来,才能捡得到。《低下头遍地是幸福》作者在行云流水般的文字间,告诉每一个承受着来自各方压力的社会人,要用温柔的力量活着,而不要用对抗的力量撑着,过于执著会消耗我们的精力,过于坚硬的个性会耗损我们的能量。生命不该如此辛苦,人生遍地是幸福,但要先低下头来,才能捡得到。
  • 内向的革命

    内向的革命

    一本书引领一场“内向的革命”!将阿玛斯“钻石途径”的思想精粹排列组合,娓娓道来一代大师所带给人们的灵性的传承!跟随本书脚步,你将会亲身经历一场向内而发的革命,你在其中将会发挥出人性本体的最大潜能,从而活出充满关爱、智慧、慈悲、行动力、至乐、祥和的人生。
  • 政治警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政治警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饭局酒局人脉学

    饭局酒局人脉学

    教你怎样通过饭局去设计人脉,懂一点饭局里的学问,了解一些饭局里的人脉学,是每一个现代人的必修课。是最实用的酒桌圣典,帮你运筹帷幄马到成功,中国饭局的全新诠释,人脉学的活学妙用,让你在推杯换盏间游刃有余,于觥筹交错中如鱼得水。
热门推荐
  • 坏丫头玩转后宫:朕的独宠皇后

    坏丫头玩转后宫:朕的独宠皇后

    搞错没有,她筱蝶一不爱看言情,二不喜欢历史。竟然也可以过一把穿越的瘾...她这个21世纪的独立女性竟然穿越到一个历史上不曾出现的男尊女卑的北寒王朝。更加难以想象的是,她竟然是当朝大将军慕容雄的女儿。那个自以为是,有着清高性格,但却追着当朝皇上不放的慕容静?那个在一个月之后就要成为皇后的女孩?天啊--这是什么世道。那个皇上自己连面都没见过,又怎么。。。哎,走一步算一步了。
  • 玄月错Ⅰ:花妖新娘【完结】

    玄月错Ⅰ:花妖新娘【完结】

    简介:上邪Ⅰ:花妖新娘(1章—163章)玩转XX的军火走私商,医术超群的神秘阴阳眼女子。他说:为什么觉得离开你心跳都不完整了?她说:幸福就是能和你一起历经轮回劫难。----------------------------------新文推荐:《花嫁:潋潋夜未央》文/夏熏http://www.*****.com/?a/195487/段熏独爱桃花,在桃花盛开之时墨玄在断壁残垣上将她带回了那为她准备了十年的家,在桃花落尽之时段熏入宫为后,只因为新皇墨夏以墨玄的命要挟。步步为营,处处心机,墨皇以墨玄性命要挟段熏入后宫,她要凤临天下。新婚之夜百般刁难得熏美人一句:仅仅狭路相逢而已。唐氏族长与墨夏以物易物,墨国皇后,成了他墨夏续命的筹码!族长一见倾心万般迁就,熏美人指尖茶色沧桑抹瞎自己的眼,亦不多言。昆仑国蛮夷男子视她为女神,用自己的半只臂膀换得熏美人的双眼安好,换得熏美人浅笑转身折桃花一枝和一句“这桃花真好看!”。墨玄看着段熏一路走来,步步准备,落棋声声震耳。她段熏以为墨玄给不了她要的自由,墨玄放手让她离去。墨玄只想带她策马狂奔逍遥天下。一如多年来,墨玄一直在段熏身后看着她。待时光再次静默,回头看年少轻狂,待光阴落尽,段熏才发现,她要的自由只有墨玄能给。既然如此,那么,趁着潋潋之时,夜还未央,我要与你策马狂奔看遍天下美景!
  • 休夫娘子(结局+番外)

    休夫娘子(结局+番外)

    什么?!她的订过娃娃亲的未婚夫竟然要娶当朝公主成亲了,她怎么办?好办,退亲!反正她连那人长得是长是短?是圆是扁?是美是丑都不知道哪?退了算了。咦?她不是已经退亲了吗?怎么一觉醒来却身在楼府,而据说,她成亲了?!据说她的亲亲相公正是她的未婚夫!这是怎么回事?谁能告诉她啊。既然协议成功,她决定留下来做他的挂名娘子,但是他?他竟然要纳妾,纳的还是青楼名妓!好吧,成全他。没想到他这么为他着想,她掩着心伤为他操办,他竟然不领情,冷落她不算,还误会她!生气,生气,气愤难平,留下一纸休书,把他休了……她竟然要退亲?!有没有搞错,他可是京城名媛挤破头想嫁的人哎,不行,一世英名不能因她而毁,她既然和自己订了亲,就得做他的娘子,不管她愿不愿意。她怎么没有一点儿做他娘子的自觉哪,不但对公主向他投怀送抱视而不见,连他要纳妾她都爽快答应了!这也罢了,她竟然弄掉了艳舞和他的孩子!她还要休夫!他怎么可以放过她?但是她竟然没听他的话乖乖回府,她竟然逃走了,不如所踪,他发誓一定要找到她,爱她,折磨她,直到她完全成为自己的女人……
  • 一千次穿越的记忆:还是忘不掉你

    一千次穿越的记忆:还是忘不掉你

    梅妃娘娘做了手脚。若不是皇帝仁厚,想必定不会留她此等贱婢。爹爹跪在堂下,我微侧着身子,半蹲向皇上行礼。与我们一齐面圣的,还有一人,我未曾见过他,只见他衣着绣金色蛇儿的紫黑色袍,定不是凡人,再看他腰间别的那块夙玉,雕刻精致,外表光滑。我顿时醒悟,这夙玉乃天下独有,我烟嵊只一人独有——那边是先皇后难产时留下的皇子,当今的太子!我悄悄看他,这人的脸儿生的可真为精致,淡胭脂的嘴紧闭着;粗粗的眉略略向下着,肃穆之气从他高挺的鼻梁溜出,他的气势毫不输给当今圣上。......
  • 横扫仙界

    横扫仙界

    一入仙尘深似海,再想回头成枉然。修仙钱很重要!没有钱就买不起仙石,买不起仙石就等于修炼很弱,就会成为别人攀向高处的垫脚石。不想?那就跟我一起赚钱,一起横扫仙界一起飞。一个屌丝的修仙之路,一个中土世界的奇幻漂流之旅。
  • 冷王热宠,逆天小毒妃

    冷王热宠,逆天小毒妃

    她是一个普通的、一心为夫的单纯的文官之女;他是处心积虑、步步为营最后登上皇位的三皇子;前世,他娶她、宠她、爱她,不过是一场为了掩饰自己目的的阴谋,他获得了所有,她惨死冷宫,稚子惨死路中;今世,她重生而来,只为复仇,破坏他一切的目的,却不想,他却像是真正入戏,爱上自己;孤掌难鸣,她说服自己,硬着心肠试着和六皇子联手……重生第一天:她直接悔婚,他却风轻云淡化解了她所有的攻势。外出游历:他用性命换她信任,却未能换来只字片语……
  • 元魔黄昏

    元魔黄昏

    林暮锋原是霸天盟的盟主,是当世公认的天下第一。却在一次计划暗杀魔族的强者之时,被自己的同门师弟反叛设计。不得已,选择了自爆让自己不被捉住。但是,在自爆之后,灵魂却意外的附身到了一个被人一拳揍死过去的废物之上。林暮锋在得到这个身体重生之后,家族却又遭人攻击,家毁族亡,那就一个惨不忍睹。刚刚复活重生的林暮锋,不得已,又被迫离开家族。独自一人,走上了为家报仇雪恨的日子,走上了与各种各样的强者殊死搏斗的日子。
  • 爱情过山车

    爱情过山车

    “回忆是时间燃烧过后留下的灰烬,我甘之如饴地背负着它一路前行。”这个光阴的故事就像过山车,前半程缓慢,后半程惊险。爱情也如是。
  • 夜尽

    夜尽

    手执天刑剑,反反复复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昂眉指天下。
  • 赵太祖三下南唐

    赵太祖三下南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