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61100000001

第1章 无声息的歌唱

《无声息的歌唱》,这本小册子上的二十篇文章,是我两年来从忙乱的日子中写成的,曾连载于《觉生月刊》(第十期起至二十七期止)及《菩提树杂志》(第三期起至第七期止),这是把佛教中日常所见到的法物及非法物用散文的体裁及各物自语的口气写成的文章,所以在发表的时候分“物语之一”、“物语之二”刊载下去,有少数读者,对于用“物语”二字的意义,还没有十分明白。

原因没有别的,“物语”二字在日文中是“小说”或“故事”的意思,而我现在所写的既不是“小说”又不是“故事”,当然有些读者就误解在这里了。其实,只要对中国文字稍微有点修养,都懂得“物语”者是用物的口气所讲的话,像这种文章,作者要站在“物”的立场上去代它说话,我国除了艺术家丰子恺先生的《缘缘堂随笔》中,有写过一两篇,还有文学家陈衡哲女士的《小雨点》外,我国其他的作家们还不多用过这种作法。

记得那是在一九四六年的春天,我无意中用物语的口气写过一篇“钞票的话”刊登在镇江《新江苏报》的副刊上,大概因为文学的意义是在表达情意,而这样写法,更能够生动地把情意表达出来,因此,我起初虽没有受谁的启示,但我觉得这样写法没有错。

这里所收集的二十篇“物语”,都曾在杂志上发表过的,发表过了本来不一定急急地出什么集子,但是,说来真非常令人感动:当我“物语”还只写到第十四篇的时候,喜事天上来,我最敬仰的慈航老人托人带了一笔款子给我,记得老人信上这样向我说:“你的‘物语’还要继续写吗?我先送给你一些钱把它赶快出版吧!”像我这样两袖清风的一个青年僧,在这样的年头,从来就不敢打什么出书的妄想,然而这位老人家的慈悲,他能关心到这些微末的地方,叫我又怎么能辜负这位老人的一片好意呢所以我在出版了《普门品讲话》之后,还能有这本小书和读者见面。

我感到很惭愧,这些文章内容写的实在不够充实,但这又不无原因:第一我自己智慧贫乏,学力有限;第二没有一本参考书,完全凭自己的想象;第三每次发表时,无形中受一页篇幅的限制。说起这些原因来,再想想我写物语的经过,我就会为我们这一代青年僧所遭遇的环境而感慨!

我回忆起当初开始写第一篇物语,正是一位老和尚叫我替他看守山林的时候,出家人不能离开了生活中食住的需要,在这种流浪逃亡的日子中,我不得不向生活低头,为了一宿三餐,我就开始廉价地出售青春与劳力。

我那时,每天山上山下,出没在森林中,像一个猎者,时时注意山中的动静。猎者的对象是獐猫鹿兔,我的责任则是注意偷伐树木的歹人。白天,看看森林里穿来插去的猴子和松鼠,我在计算着时间等候寺中送来的饭食;夜晚,听听风吹松柏以及猫头鹰的叫声,我就住宿在山间的草棚中。

这些工作,在佛教中除了换取一句虚而不实的赞誉“发心”之外,没有别的报酬。这样,日复一日,我开始为不停留的时光与逝去的年华感到恐慌!哪一个青年的生命里不充满了光热?哪一个青年对未来没有美丽的希望?我想到我不能让宝贵的青春与生命无谓地虚度,我该在人生的旅途上留下一点痕迹,因此,我就在那只能容身一人的草棚中,覆在乱草堆旁写成第一篇物语——大钟。

记得有一次和心悟法师闲谈,他说:“近代中国人对于知识的探讨,学问的研究没有外国人来得博大精深,而佛教的青年,和古代的相较,智慧也显得贫乏。”他这些话说得诚然一点不错!但是这个症结在哪里?我们倒是应该要特别地研讨。外国常有出类拔萃的学者出现,那是因为人家教育制度良好,只要你对某一项学问有兴趣愿意做专门研究,你的生活费用、研究费用,哪怕是数十年,国家都可以替你负担,不要你分心,关在研究室中数十年,这样你不成专家也成专家了。而在我们老大的中国,认为读书研究都是自己的事,与别人无关,与国家无关,所以很少有大专家出现,原因就在此了。尤其佛教,今日佛教中的青年割爱辞亲,皈投佛门,受不到合理的教育,得不到良好的师承,一面在那里翻着书本,一面又在为缺少的纸墨笔打着主意,你除了自己有钱买两本书看看外,没有一地有佛教图书馆供给你阅览,在这些情形下.当然不能怪佛教青年智慧的贫乏了。

而且,生活在住持和尚们的权力之下,他希望你的是担柴挑水、抹桌扫地,顶多允许你半工半读,而一般不懂事的在家信徒,对出家人的要求,又只是诵经拜佛。你阅读三藏十二部教典,他说你不修行;你若手中哗啦哗啦地拉着念珠,他就说你有道德。为了讨好信众,这样一来,青年僧的智慧怎得不贫乏?

我在写“物语”的期间,当然收到过不少令人兴奋的鼓励,但也听到过善意的批评。

当我写到物语之八“香炉”的时候,内中有所谓十大愿文,因此,反对的声浪,就从那些我所斥为顽固伪装的人群里向我打来。

他们说:学佛的人不该诅咒人死,甚至有人说物语都是写佛教中的内幕,不应该给教外的人知道,我对于学佛的人不应该诅咒人死这句话,在某一方面当然我是不否认这句话是对的,好像那些修阿罗汉果的人,即使有人用刀来杀他,他除了引颈就戮以外,决定不愿还手。但如果以整个众生幸福为对象的大乘菩萨,他也许会亲自拿起刀来去杀死几个魔鬼,让大众和静安宁地生活下去,这本不可用一面的眼光来相看的。而且,物语的体裁不是那些板起面孔来说教的八股文章,也可以说它是文艺的创作。文艺的意义是反映现实,对善的加以歌颂、播扬;对恶的施以指摘、诅咒。一个对文学有爱好的人,先天注定他是一个必然的独立人物,他必须用他独立的头脑来思考,他必须用他独立的眼睛来观察,他必须用他独立的心灵来感应!不然的话,他不是鹦鹉,就是一架留声机!文学不是哪一个人要说的话,而是大家要说的话。我们即使说:站在宗教的立场,摆出道学的态度,还是说些和善的好话;但佛教中,除了那些麻木不仁的教徒以外,凡是一个关心佛教,对佛教具有抱负和热忱的人,哪一个没有这种心理?文艺的价值就是敢于刻画大众想要说的话,不是阻碍佛教新生的佛教长老,还希望不要多心才好!我虽造了口业,诅咒人死,将来即使我如何不幸,只要佛教真能中兴,我也是甘愿遭受这个果报的。

同样的话,在别人能有不同的看法,当我又听到说有一位法师在开大座讲经的时候,把这十大愿特别提出来讲解说明,并致赞扬,说这是充分洋溢了爱教的热情,我知这佛教中真正的大德长者,毕竟还是多的!但我现在不要别人因我出版这本小书而烦恼,所以把这段已略为删改。

好在那时《觉生》的主编,现任《菩提树》主编的朱斐居士,是一位很开明的人,不然,“物语”的生命从那时候起就要寿终正寝了。

其次有人说“物语”的内容是佛教的内幕,不应该公诸于外人,这些话也很令我大惑不解。佛教又不是政治,根本就没有所谓内幕,真正的佛教,唯恐别人不知道,知道倒也好办了。在我写“物语”的初愿,只想把什么是佛教,什么不是佛教分辨清楚。因为正与邪、好与坏、是与非,现在佛教再也不能不把它分清楚了。

我在写“物语”的期间,很多人以为我和他故意为难,化缘的人以为我写“缘簿的话”是对付他的,做经忏的师父也以为我很多话是和他们为难。关于这一点,我不能不说这些人的神经太过敏了!

在“物语”中,我不会把哪一个人的话,哪一个人的事,写进我的文章里来;不过,在我的文章中,所叙的一些事、一些话,的确是有人这样做和这样说啊!

化缘为大众做福利事业不是不好,而是化缘完全为个人的福乐打算,总嫌太自私了;做经忏也不是不能做,而是不依法做实在有失佛教的面子。佛教到了今天,这些问题应该到了摊牌的阶段。佛教的事业,大家借着佛教的招牌,当作自己谋取生活的道路,“寄佛偷生”,“贩卖如来”,说来是够伤心的!

我写“物语”的本怀,就是希望我们佛教徒革除这些陋习,我知道这是我太大的奢望了。不过,据我所知,确有不少人看了“物语”而认识了很多的是与非!看了“物语”而认识佛教、同情佛教,甚至信仰了佛教!

现在“物语”定名为《无声息的歌唱》出版了,略说一点因缘如上。佛教里常见到的东西本来不只这二十个名目,等到将来有时间,还想再补写十篇或二十篇。我想要把整个的佛教,用很少的文字,替它留下一个缩影,这样是否得当,还希望读者们给我指教!

一九五三年六月于台北

(《无声息的歌唱》序)

同类推荐
  • 富人不告诉你的66个好习惯

    富人不告诉你的66个好习惯

    告诉你66种由细节创造差距的方法,这些细节,是你平日里忽略或满不在乎的。但正是这些微小差异,造就了富人的不平凡,而将你留给了平凡。这些事情不需要投入你太多的精力,也不需要大量的前期准备,读完之后,立刻就可以实践。当然,人无完人,我们只是提倡人人都去培养这些好习惯,重视那些不起眼的小事情,并不是说一定要全部做到,且做到完美。但是,如果你抱着完美的心态去做的话,你就可以拥有《富人不告诉你的66个好习惯》所介绍的这66个好习惯,实现你的富裕人生。
  • 捭阖术

    捭阖术

    外交战术之得益与否,关系国家之安危兴衰;而生意谈判与竞争之策略是否得当,则关系到经济上之成败得失。即使在日常生活中,言谈技巧也关系到一人之处世为人之得体与否。
  • 选择决定人生

    选择决定人生

    每一个人都有希望获得成功,每一个人都有权利选择,成功来于正确的选择,选择的权利就在你的手中,不要再麻木了,希望获得成功的人们,勇敢地站起来,大胆地去选择你的未来,你未来的成功就在你的正确选择之中。为了帮助那些初入社会的年轻人选对自己的人生目标,本书,从多角度、多方位的阐...
  • 读者文摘精选全集:秋

    读者文摘精选全集:秋

    有事做的时候我们把忙碌当作累,没事做的时候我们却把放松当作无聊。我们总喜欢去验证别人对我们许下的诺言,却很少去验证自己给自己许下的诺言。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有时候,失望,也是一种幸福。因为有所期待,才会失望。有时候,遗憾,也是一种幸福,因为还有令你遗憾的事情。
  • 每天给自己一个心灵感悟

    每天给自己一个心灵感悟

    感悟让情感倍加细腻,感悟让心灵得以休憩。感悟让激情适时进发,感悟让收获更加丰富。人生需要感悟,需要去感悟生活里的每一份快乐、每一份喜悦、每一份悲伤和每一份痛苦。本书将人生的哲理、感悟与生动的故事融为一体,令你从小文章里体会大智慧,从小故事中收获大感悟,并可用一种简单的思维去化解生活中的问题,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复杂的人生。从书中你可以读到智者的睿智、学者的深沉、长者的经验,此时你的人生就会豁然开朗,生命的追求、人生的感悟就可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
热门推荐
  • 一切从赞美开始:无往而不胜的销售宝典

    一切从赞美开始:无往而不胜的销售宝典

    赞美是一切人际沟通的开始,俘获人心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断地去赞美他,以赞美为首要手段,辅以与人沟通的其他技巧,那么你将无往而不胜。本书具有系统的心理学理论高度,又有作者生动翔实的销售经历,每个销售故事都作了简洁的点评和提长,使本书既趣味横生,又充满了哲理和智慧,是销售人员、市场推广人员必读的销售圣经。
  • 腹黑王妃不好惹

    腹黑王妃不好惹

    穿了,穿了,穿了,21世纪女学霸穿越蛮夷成为和亲王妃!听说华晋泱泱大国威严如山?结果却是王妃带头打架斗殴逛窑子,把它闹了个底朝天!听说王爷妻妾成群?结果王妃为了婢女反了王爷,还大闹王府遣散整个王府里的大妃小妃!!华晋人气结:蛮夷女子粗暴无礼粗爆?咱有王爷宠!无礼?咱有皇上惯!你行?你来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异界邪晶

    异界邪晶

    灵晶,一个世界的名字,也是这个世界文明的基石。灵晶,可以庇护一方天地,可以让浮空艇飞上天空,还可以制成晶器让人拥有超自然能力。晶器,有四种形态,兵器、灵晶书、灵晶卡、以及水晶色的傀儡火,分别对应四种职业,武士、术士、召唤师、傀儡师。拥有晶器的人被称为晶士。主角林牧的晶器是灵晶书,但他不是术士,而是一个强盗,以抢夺他人能力为己人,故被称为邪晶士。
  • 最春秋:史上最潮的春秋故事

    最春秋:史上最潮的春秋故事

    《最春秋——史上最潮的春秋故事》是一部语言幽默的趣味历史随笔集,深入浅出地调动春秋历史故事,将它们解读为当下潮流时尚的“历史原型”,拉近读者与经典的距离,在较为轻松的阅读中重温传统。通过作者严谨地熟读古书,又合情合理地推演补全了淹没散佚于语焉不详的历史记载中的空白,古人以一种充满人性的亲切面目呈现出来,以“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角度来看,这何尝不是传递了一种历史的真实性呢?
  • 勋鹿一生为你

    勋鹿一生为你

    本文前九章转自百度勋鹿吧,已得到原作者同意,现已删文,后续章节为亦晗自己写的,不喜勿喷,谢谢。
  • 王爷很倾城:妖娆院长来签收

    王爷很倾城:妖娆院长来签收

    北灵国上空,天生异象,双日出,乱世现。一抹异世之魂随之穿越而来。谁也不会想到,迷奇大陆三国鼎立之状将会因其而改变。而神秘的星语学院也渐渐浮出水面,为众人所知。异象起,三国乱。迷奇大陆将改朝换代。而让其天地变迁,是21世纪新新女特工陌羽若。而她的到来是上天的巧合,还是命运的安排。##########“为什么,我即使失忆却还是爱上了你。”“你们都知道我是谁,却又一个个的都瞒着我,而我居然傻傻地跟着你们,回到了这里,回到了这个让我痛苦的地方。”
  • 邪王降临:天使宠妃

    邪王降临:天使宠妃

    她是高高在上的天界审判者,他是魔界的魔王,两位不能在一起的人,因为一场意外,她们相恋了,天地不容。“就算死,我就不会放开你的。”
  • 巫央之作

    巫央之作

    出生贫困家庭的她,屡屡被虐造成叛逆多变。被强奸后更加的仇恨世界。可是在她复仇之际却遇见不该遇见之人。她的一生又该如何抉择?
  • 弑神心诀

    弑神心诀

    看韩峰如何为家族重振,他的一路上又是何等的艰险。
  • 穿越之这个女主不靠谱

    穿越之这个女主不靠谱

    简介:治愈萌文,当廖小寺醒来的时候居然发现自己的灵魂附在了一条蛇身上后,她彻底的囧了。当去绍湖参加集会的时候,高冷小蛇遇上高冷九皇子和腹黑六皇子之后,开始了皇宫之旅。小寺:老天不惜让我就算是借身于一条蛇妖身上,也要让我穿越到这里来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妖精之界的华丽与我何干?皇室兄弟之间的仇怨与我何干?我只是想心中不留愧疚的,不欠任何人恩情的,坦坦荡荡的在这个世界简单的活下去。欢迎加入催更群,号:197649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