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94800000008

第8章 北宋政治管理的出色(1)

§§§第一节 杯酒释兵权

赵匡胤发动兵变后,建立了宋朝。但当时的局势并不稳定,新建的宋朝只得到了首都开封和部分地区的承认,大部分的节度使都持观望态度。北方的契丹和各割据势力更是虎视眈眈。为了稳定内外局势,赵匡胤不得不对功臣们大加封赏。

对翊戴之勋的开国功臣石守信、高怀德、张令铎、王审琦、张光翰、赵彦徽等六位开国大功臣,他尤其是大加封赏,纷纷委以要职。其中的石守信,是属于殿前司系统,又是太祖的十社兄弟,在兵变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被列为宋朝开国的第一功臣,升任侍卫亲军司的副长官副指挥使,掌控了侍卫亲军司。紧接着,为了稳定军心,对领有重兵北巡的侍卫司次长官马步军都虞侯韩令坤,以及领兵先一日北上、已到真定(今河北正定)的殿前司副长官副都点检慕容延钊,进行招抚。当他们表示归顺时,老赵立即毫不吝啬地对他们大加封赏,使他们成为了新王朝定位最高的使相,就是享受宰相级待遇的将领。在稳住了骄兵悍将,使他们各得其所之后,太祖开始对参加兵变的重要幕僚们进行封赏,如刘熙古、赵普、吕余庆、沈义伦等。

然而,这几位在后周的地位相当之低,就是对他们进行了越级的封赏,地位还是相当低。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减少原后周留用官员的反感,更为以后新政权准备了人才。

赵普、沈义伦后来成为了宋朝的宰相。为了稳定局势,留用旧政权的官员,更是太祖高明的一手。因为太祖赵匡胤深知,他自己是得到世宗柴荣的信任,在短短的六七年时间里就由列校迅速的提升为殿前司的最高长官,并因此而夺得了帝位,这为后周原有大多数资历比自己高的文武大臣所不服。为此,他不得不借重三朝元老,包括首相范质和其他后周宰相、枢密使的支持。

新王朝建立一月之后,太祖就下诏:“质可依前首司徒,兼侍中;溥可首司空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仁甫可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首相范质的宰相职衔自同平章事身为侍中,次相王溥升加守司空衔,地位都得到了提升。但是,他们以前所兼的参加枢密院事则则被罢去,这样他们的职权就仅限于政权,而没有了军权。这一做法真可谓一举两得,不但稳定了朝局,而且使国家机器迅速、正常地运转起来。

当宋王朝建立之后,太祖遣使告诸道:“东诸侯坐使者而问其故,宰相其谁乎?枢密副使其谁乎?军职其谁乎?侍从官其谁乎?接不改旧,乃下拜归顺。”正是说明了这一点,对原有官员原职留用。对于原来臣属与后周的的割据政权,如荆南高保融等,也是给予加官进爵。这样就使内外的局势时渐趋稳定下来。

紧接着,太祖对于不支持自己的节度使,给予了坚决的打击。尤其那些在旧王朝时地位高于太祖的节度使们,对太祖心怀不满,准备反抗。对于他们的反抗,太祖则予以坚决的平定。昭义军节度使李筠,在郭威时就是重要部将。李筠在镇擅权,世宗也只是下诏责问,并不治罪。他自认为与世宗义同昆弟,对于太祖灭周建宋十分不满。太祖在建宋后,即升其为中书令级使,对其大加笼络。他在左右的极力劝说下,勉强答应归顺,但随即就悬挂后周太祖的画像,对之哭泣并密谋反宋。

北方十国之一的北汉得到消息,知道他有反宋的想法,就对其大加笼络,遣使与其密谋共同反宋。太祖也深知他有反心,但还是让他的儿子李守节规劝他不要起兵反抗。但是李筠自认为,他在当禁军统领时有很多的心腹,况且也真有一些人对太祖的夺位表示不满,只要他举起反宋的大旗,这些人必定会倒戈,站在自己的一边。

960年四月末,李筠公开反宋,并勾结北汉为援。太祖对此非常重视,随即派大将石守信率兵进行征讨。五月又给与大将慕容彦钊便宜从事的大权,率所部禁军与石守信会攻李筠。委员月中旬又名握有重兵、正在北部巡边的韩令坤率所部防守河阳(今河南孟州),以防止李筠的部队东下。太祖随后又御驾亲征,前往督战,可谓是倾尽全力对付李筠。很快叛乱被镇压下去,李筠自杀。

与李筠经历相似的大有人在,例如郭崇。这些都说明,新建的宋朝局势还未完全巩固。紧接着,就爆发了比李筠叛乱更为严重的反宋,960年9月,淮南节度使李重进造反。他是继太祖郭威之后继承皇位的另一有力人选,虽然在争夺帝位上落败于世宗柴荣,但其在后周时有相当实力。952年李重进就任殿前司正长官度指挥使时,赵匡胤还只不过是个低级军官。954年正月世宗柴荣即位,李重进即领武信(今四川遂宁)节度使。高平之战时,已升任侍卫亲军四次长官马步军都虞侯。同年,再升为正长官,加史相衔,名位远远在赵匡胤之上。

在与世宗征讨南唐时,他屡败南唐军。因为他皮肤黑,所以南唐军惧称他为黑大王。世宗末年,他成为与张永德共窥帝位者之一,世宗对此做出了防范,将他调为淮南节度使,虽保有军职,但却远离京城。赵匡胤登基后不久就免了李重进的军职,改易韩令坤代替其职。李重进随即要求进京觐见,这本是地方节度使对新王朝表示归顺的表现。

赵匡胤拒绝了李重进的请求,主要是考虑李重进当时还是有相当大实力的。太祖的猜忌,同时也引起了李重进的不安,这无疑加剧了他的谋反进程。在征讨李筠时,太祖给李重进送去铁券丹书,这意味着可以免死,可李重进更误认为这是太祖为了讨伐李筠而暂时的稳住他;只要李筠一败亡,下一个就会轮到他,这更加剧了李重进犯天子的决心。李重进谋反后,太祖派重兵进行征讨,同时御驾亲征,可见其对李重进的惧怕。十一月中旬,大军攻破扬州,李重进一家自杀。

所以,从一定程度上说,李重进的谋反,是赵匡胤造成的。太祖在对待功臣上,和历史上的汉朝开国皇帝刘邦、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等有惊人的相似,运用文武两手,对内对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终于使新生的政权稳定了下来。

但是,毕竟太祖是靠兵变起的家,在那纷乱的五代是个动荡时期,也是个英雄辈出时代。谁拥有强大的兵力,谁就可以实现他的野心。在大分裂的50多年里,军校拥立,弑君篡位,互相砍伐,展场厮杀的现象,从未间断过,一场场血腥沥沥在目,触目惊心,让太祖时不时地不寒而栗。太祖也是靠着手里有一支强大的军队,这才登上帝位的。他当年作为一个军人,也参加过拥立周太祖郭威的行动。

因此,他一上台,首先考虑如何控制握有重兵的将帅。整天看着他手下的权军宿将,太祖又怎能高枕无忧,又怎能稳坐龙椅呢?于是,为了防止兵变,加强皇权,永保帝业,则消除宿将的军权便不得不被提上了日程。但太祖在对功臣方面却做得相当的仁义,一直为后人所称道。我们还是来欣赏这场好戏吧。

太祖决定解除重要将领的兵权后,就找他的重要谋臣赵普商议对策。是日,赵普来见太祖。太祖问他道:“自从唐朝灭亡以来,仅仅几十年的时间,而帝王却换了八姓,战争叠战不止,以致生灵涂炭,这是什么原因呢?我想使天下的战火永远地停息,兵不在战,为国家和人民做长久的打算,应该怎么办呢?”

赵普深知赵匡胤所想之事,于是指出:“过去的****都是由于藩镇权力太重,君弱臣强。若想改变这种状况,也并不太难,只要削夺他们的兵权,管制他们的钱谷,收了他们的精兵,天下自然就安静了。”赵普这番话,深触太祖之心,使太祖惊叹不已。太祖很快又说道:“卿言过重啦!这些兄弟跟我风里来雨里去,吃尽了苦;死里来活里去,受尽了苦难。如今天下大定,兄弟们应当和我共享富贵,他们是绝对不会背叛我的,你的话太多虑了。”

赵普紧接着说:“我并不怀疑他们和你的感情,也并不忧虑他们本人会背叛你。但万一他们手下的人要拥立,恐怕到那时也由不得他们了。”太祖在听了赵普的话后,犹如一语点醒梦中人,更何况自己更有此心,再联想到自己亲身经历的那次兵将拥立的场面,犹如昨日之事,历历在目,顿觉不寒而栗。特别是他想到那些拥立自己的将帅和弟兄,有的已经是禁军的最高将领,掌握着全国最精锐的部队,如慕容延钊、韩令坤、石守信等人;还有一些将领自恃拥立有功,已经出现了不服管制的迹象。再加上赵普的一席话,更坚定了太祖削夺他们兵权的决心。

公元961年一个秋天的晚上,皓月当空,月光如水,清风习习,沁人心脾,真是一个宴请宾客的好日子。太祖准备了一席丰盛的晚宴,把石守信等几个掌握重兵的将领请到了一起,大家都满心欢喜的坐了下来,等太祖开口说话,给大家一个饮酒的理由,然后好开怀畅饮。

太祖终于开口说话了:“各位将领,大家都是同生共死的兄弟,今天我们不论君臣,只论兄弟,让我们敞开胸怀,放开酒量,纵酒欢歌。”伴着太祖的好心情,将帅们的心情也异常地高兴起来,大杯小盏,推拳划令的畅饮起来。酒过三巡之后,太祖突然屏退了左右,大家面面相觑,不知太祖是何意,心想:“喝得好好的,怎么将侍酒的人都撤掉了呢?”大家你看我、我瞧你,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太祖终于说话了:“诸位爱卿,我的今天都拜诸位所赐,没有你们,我哪能登上这皇帝的宝座?因此,我对你们是感激不尽。不过,这天子也并不是那么好做的,还不如节度使来得快乐些。从登基到现在,我还没有睡过一天安稳觉那!”

石守信等人不解地说:“如今大宝已定,天命已归,谁还敢有异心?皇上何出此言那?”赵匡胤说:“试问又有哪个人不想拥有荣华富贵那?一旦黄袍加在了你们的身上,就是你们自己不想做,可你们手下的人会答应吗?”听了太祖的话,诸位将帅一个个大惊失色,先前的酒劲,如今已是醒得差不多啦。于是纷纷跪倒,痛哭流涕,请求太祖指给一条生路。

赵匡胤见自己的说辞已经奏效,于是就对这些开国元勋们说:“人生就好像白驹过隙,转眼即逝。人们所追求的也不过就是多积金钱,多置办些良田美宅,替子孙留份基业,让他们过上好日子,自己呢,则与子孙们共享天年之乐,岂不美哉?你们何不放弃兵权,照我的话去做,过一辈子。我还同你们结为儿女亲家,君臣之间,两无猜忌,上下相安,以终天年,岂不快哉?”

众将帅听罢,明白了太祖的意图,于是纷纷磕头谢恩,感谢太祖替他们着想。第二天,他们一个个以各种理由提请罢免兵权。太祖表面装得很惋惜,内心却十分地高兴,立即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并作了一番安慰,送给了他们大量的钱财,打发他们以节度使的名义出外镇守去了。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杯酒释兵权”故事。

不管怎么说,“杯酒释兵权”既没有西汉初年对功臣的屠戮,也没有后世大明王朝镇压文臣武将的血腥。但功臣们告老还乡了,赵宋的军事应该如何继续下去呢?军队应该如何指挥呢?于是,这位开国皇帝又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尽管这种改革造成了赵宋王朝对峙北方其他政权军事上的弱小,但毕竟,武将篡权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第二节 文质彬彬的武将皇帝

武将出身的宋太祖赵匡胤,在沙场上多立战功,血腥的场面见过无数。然而,在他的一生中,很多重大问题,却是在文治的状态下进行的。从陈桥兵变夺得政权开始,他几乎兵不血刃;再到杯酒释兵权,更是轻松化解;最后,他在国内军事政治上的施政方针,也显得柔和有加。

石守信等一批掌握重兵的将领军职被解除之后,赵匡胤意识到,如果不对军事机构加以调整,还会有新的军事实力派产生。因此,他着手改组军事机构。北宋初年的禁兵,分隶殿前、侍卫两司,殿前都点检、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是最高的军事将领。赵匡胤夺得帝位,就是利用了殿前都点检这一重要职位。所以,在众将领提出辞职之后,一些重要的军职也随之撤消了。到第二年石守信请解军职,赵匡胤又撤消了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这样,形成了禁军由官职较低的殿前都指挥使、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分别统领的“三衙”制度。“两司三衙,分天下兵而领之”,改变了过去一人统领三军的局面。三衙权柄虽重,但只有带兵权,而没有调兵权。调兵大权归枢密院,枢密院虽可以调兵,而却没有带兵权。只有皇帝才可命令两院,执掌全部兵权。遇有战事,或者临时命将,或太祖自任主帅。战事结束,兵归宿卫,将还本职。两院互相牵制,皇帝一人从中驾驭,从制度上防止了军事实力派的产生。

虽然赵匡胤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中央政权的武将篡权问题,但“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却造成了后来两宋王朝在军事上的羸弱。

“强干弱枝”是宋太祖治军的另一个重要策略。“强干”是在兵力部署上,把重兵、精兵布防在京师;“弱枝”就是削弱地方兵力,使地方部队无法同京师兵力相抗衡。为了加强禁军的力量,宋太祖对禁军进行了必要的整顿。他亲自检阅军队,骁勇的挑选为“上军”,老弱的淘汰为“剩员”。“剩员”编制主要用来容纳那些已经失去战斗能力的老弱禁军,让他们去干看仓、守护、清洁等杂役。“去其冗弱”之后,禁军需要大量补充,宋太祖命各州长吏从当地挑选骁勇兵卒,送到京城来,补充缺额。挑选的标准是琵琶腿、车轴身,高度适中、体力强健者。为了做好这一工作,他挑选一些“样兵”分送各州,后来又改用木棒,拿长短来分别等次。这样一来,各地的强兵锐卒统统集中于了京师,组成了强大的禁军队伍。

禁军除了在京师宿卫外,还要轮流外出戍守,即所谓“更戍法”。这样做一方面能避免禁兵日久骄惰,让他们“南北番戍,以劳苦其身,远离其子,使习南北风土之异,而不得坐食于本营”。另一方面,可以造成“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兵”的局面。就是在一个城中驻扎的部队,宋太祖也十分注意“习其筋骨,以戒其骄惰”。驻扎在城东的部队,偏要让他们到城西仓库去取军粮;驻扎城西的部队,偏要让他们到城东仓库去领取军粮,城南、城北也是这样。兵士们挑负着军粮,来回往往要走几十里路。通过这样长期训练,禁军士兵个个身强体壮。

在全国军队的布防上,宋太祖也是经过精心考虑的。当时全部兵士有22万,有10万驻扎京师,10多万分驻各道。这样,京师的兵力就可以控制外道,防止外道发生兵变。而各道的兵力总和,又同京师相等,这样就防止了京师驻军的骚乱。“内外相维”、互相牵制,在京师布兵也是这样:京城内有亲卫诸兵,城外是“诸营列峙相望”,城内的兵和城外的兵力又基本相等,也形成互相牵制之势。这就有力地防止了军事将领祸乱中央的现象产生。

同类推荐
  • 浮华劫

    浮华劫

    元帝二年,御江阁上古圣物——海洋之心失窃,禁都璃王府王妃花寤葬身火海,江湖争斗不断,皇宫更是危机四伏,这一切究竟是劫数,还是阴谋?
  • 项城乡村岁月

    项城乡村岁月

    项城市位于黄淮冲积平原,四条大河分布均匀,网络无数条排灌沟渠,加之气候适宜,经过治理具有发展农业得天独厚的条件,项城地名可以说是无奇不有,各放异彩。
  • 空降三国当汉贼

    空降三国当汉贼

    占城池,收美女,揽人才,纵横天下,快意江湖,但看张伟的三国之行。
  • 从1898开始

    从1898开始

    意外回到清末,还有两年就是八国联军侵华,钟何应该何去何从。满清,当年在四川,十人中杀九人的仇应该报了吧;那些列强们,吃了我的,拿了我的,该还回来了吧。
  • 汉赋

    汉赋

    【起点五组内签精品,务必完本,求朋友们收藏,推荐】因为一场沙尘暴,李磊穿越到了汉景帝末年,是想方设法回到公元二零一三年,还是跟着太子刘彻混口饭?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好吧,走又走不掉,跑又跑不了,干脆就跟汉武帝刘彻这个大土豪做个好基友!还有李广、东方朔、司马迁、卫青、霍去病、窦婴!李磊自诩为是一个羞答答的倜傥好青年,当他见到了平阳公主却心里直打鼓,当他见到了卫子夫就突然六神无主,当他见到了卓文君就成了空心人。赶在司马相如前赢得文君心,朝朝暮暮一往情深!李磊自称为是一个山寨发明家,发明了火柴就大卖,发明了纸张就脱销,发明了指南针、望远镜和枪炮,打的匈奴哭爹喊娘一路逃。梁王夺位靠边站,淮南王谋反死得惨,出使西域平安返,打得匈奴漠北还!建造坚船与利炮,扬帆南海宣主权,歼灭倭寇不算完!为大一统的盛世谱写一曲汉赋!(另:本书可能会与正史有出入,请勿拍砖)
热门推荐
  • 欢喜:处世秘诀

    欢喜:处世秘诀

    一个人要在世上立身处事一定要智慧。如何处事?通过等九十余篇励志小品文,星云大师以平易近人的态度,告诉读者如何修身养性?怎样做到慈悲喜舍?尊重包容为何如此重要?星云大师看尽人生百态,将广博的阅历及生命体验化为文字,值得读者细品。
  • 金龙奇秘

    金龙奇秘

    一个五爪金龙蛋坠入异星的海峡谷里,在自然环境下孵化出一条小金龙,小金龙开始对接触异界事物充满了好奇,后来接触异星上的智慧生物,渐渐对于自己从何而来,种族和身份不明所以,于是和自己伙伴在异星上寻求答案,随着它们不断的寻找和发现,一个惊天的秘密逐渐被揭开。
  • 承担世界

    承担世界

    ‘奇怪的戒指’听说它是魔王带过的,为什么会在我手上?神魔两界,持续了上千年的斗争终于再几百年前终止,不过,沉睡的魔王即将带着罪恶降临人间,二十世纪的文明,将被打破。曾经有一位蓝色头发个蓝色眼珠的少女问我,“你为什么妖拯救这个世界。”“因为我想,用我自己的双手,去保护我想要保护的东西。”
  • 穿越之哆啦a梦的爱

    穿越之哆啦a梦的爱

    八九零后的少年们,童年的记忆里有一组搞笑搭档。一个圆头圆脑的蓝胖子,一个傻里傻气的小四眼,一个楚楚动人的小女孩儿,一个胆小如鼠的富二代,一个胆大如牛的孩子头。这就是可爱的哆啦a梦及他的伙伴。现在,有多了一个比出木杉还聪明的,与大雄一样的中国男孩儿--东方志辉。看他如何与他们打成一片;看他如何使用秘密道具;看他如何帮助大雄变得聪明。这里有我最真挚的回忆。有我对哆啦a梦大结局的诠释。
  • 兽王·九玄龟珠

    兽王·九玄龟珠

    黑龙帮帮主丁屠天的寿宴上,兰虎联合其他的势力对黑龙帮发起了攻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独孤奇也在宴会上突然出现。独孤奇告诉兰虎,四大神兽之一的玄龟在外星陨落,全身生命精华分为九颗珠子散落四方,独孤奇邀请兰虎结盟,一同前往外星寻找九颗九玄龟珠,平分天下。兰虎断然拒绝,双方一场大战,独孤奇乘坐早已研制妥当的单人宇宙飞船破空而去……在桃花源的帮助下,兰虎最终飞向后羿星,开始九死一生的寻找九玄龟珠之旅……
  • 圣战系谱

    圣战系谱

    圣历封魔9969年,高忍生于这个神权至高的世界。近万年前的封魔之战过后,世间出现了血脉这种东西。每一支血脉的背后都代表着一个神系,故而世人称之为血脉系谱。万年将至,神战再起,于世间的投影便是血脉的争端。血脉的成长不是依靠勤学苦练,而是一次次的鲜血和杀戮,是踩着一个个对手的尸体上位。高忍便懵懵懂懂地卷入到风起云涌中去……能否入圣封神?一切不仅仅是主角或者作者的努力,还要你们的每一次点击、收藏与推荐!
  • 游清远禺峡飞来寺记

    游清远禺峡飞来寺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复仇之恋,冷妻的圈套

    复仇之恋,冷妻的圈套

    她带着姐姐的仇恨来到A市,目的就是为了惩戒那些让姐姐曾经痛苦的人,她一面扮演着无辜柔弱的样子博取信任,一面变身狠戾无情的恶魔暗施诡计。当她的目的即将达成,她却发现自己怀孕,在盛大喜庆的婚礼上,她的身份和目的被揭穿,可是为什么面对他痛苦的目光,她居然会觉得心痛?
  • 前世风云

    前世风云

    因为前世之约,她孤身踏上千年之旅,等待她的是情、仇、还是一场破碎的烟梦?
  • 古武称帝

    古武称帝

    背负一把巨剑,手持破阵霸王枪,行走在这上古的世界,你以为我是那西楚霸王项羽呢吗?那么你错了,我就是超越九帝,高于五皇的七宗罪古帝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