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09000000007

第7章 功高要防震主:鸟尽弓藏,兔死狗烹(1)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今天看来,范蠡的这句话真实而形象的道出了那些权强者当皇帝、坐江山的“天机”。正所谓: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强权是强权者的座佑铭。

1.叛亦死,不叛亦死

有了最高权力就意味着拥有了一切,失去最高权力也就意味着失去了一切。在中国帝王的眼中,最高权力并不是管理国家、发展经济、造福人民的工具,而是获得天下臣服,可以为所欲为。因此,最高权力不过是最高欲望的满足,获得权力不过是为了满足欲望的奋斗。正是在这种贪婪的欲望指使下,为了维护或者取得权力,可以不顾父子之情、兄弟之义,更别说那些跟随他们出生入死的“难兄难弟”,那些人在专权者的眼中,只不过是一块垫脚石而已。

蜀国灭亡,其中大将邓艾、钟会功不可没。司马昭拜邓艾为太尉、钟会为司徒,嘉奖他们的功绩,但他对手握重兵的钟会、邓艾并不放心。早在魏军将伐蜀时,有人曾对司马昭说:“根据魏制,凡将领率兵在外,其家属皆留京以为人质。钟会是个单身汉,让他率十余万人伐蜀,好像不妥当,不如换其他人。”司马昭笑道:“我怎么会不知道?若钟会叛乱,我自能办之,你不要将此事告诉别人。”

灭蜀后,司马昭首先向邓艾开刀。邓艾上书司马昭,建议“暂缓伐吴,留陇右兵二万人,原蜀兵二万人,煮盐冶铁,筹集军资,并造舟船,形成顺流而下伐吴国的态势。同时厚待刘禅,封他为扶风王,封其子公侯爵位,赐以财物,安顿刘禅左右,以招降孙休。吴国畏威怀德,必定会不战而降。若押送刘禅到京,吴国君臣会以为是放逐他,而坚定他们抵抗之心,这样好像不太妥当。”司马昭接信后,令监军卫瑾警告邓艾,说:“有事应当报告请示,不要自作主张。”邓艾很不高兴,辩解道:“奉命远征,制服蜀国,为安抚人心,封拜刘禅及其百官,只是权宜之计:‘假如等待诏命,路途遥远,吴与蜀相连,亦失时机。况且,古制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之说,我不能因避嫌而损害国家利益。”但是钟会、卫瑾却趁机密告邓艾要谋反。景元五年正月,司马昭下令用槛车囚禁邓艾,将之押送洛阳。邓艾仰天长叹:“我是忠臣,落得如此下场,真是秦昭王杀白起的酷刑复见于今日矣!”

钟会在灭蜀后,独统大军十余万,威震西土。他感到自己功名盖世,猛将锐卒皆为自己掌握,遂萌生谋反的念头。他向司马昭密告邓艾谋反,清除后患,并计划与蜀国降将姜维合作,由姜维率蜀兵五万出斜谷,自己率大军随后攻长安。正在此时,他收到司马昭的信:“我担心邓艾反抗,今派遣中护军贾充将步骑万人入斜谷,我自率十万大军驻屯长安,不久我们就要会面了。”他惊恐万状,感到事已泄露,对亲信说:“收取邓艾,我的力量足够了,这是司马昭知道的。今派大军前来,必定是察觉我的行动有异。事到如今,只有立即起兵。事成,则可得天下;不成,退守蜀地,还可作个刘备。”

景元五年正月十五日,钟会至成都,以为刚死的郭太后发丧的名义,召集护军、郡守、牙门骑督以上将吏及原蜀国官员于朝堂。他伪称郭太后有遗诏,要他起兵废黜司马昭,并要在场的官员签名同意反叛。在此同时,他关闭城门,把与会诸将吏分别软禁在各衙门,严加看守,派亲信去城外统领各军。护军胡烈见势不妙,派亲兵趁取食物之机传话给他的儿子,谎称:“钟会已挖好大坑,准备了数千根大棒,要坑杀城外的兵将。”话一传出,魏军官兵人心惶惶。有人劝钟会,快把牙门骑督以上将吏都杀掉。钟会犹豫不决。十八日中午,胡烈的儿子胡渊率城外士兵,擂着鼓冲出军营,架梯登城攻打城门。各营将士皆擂鼓响应。乱兵冲进城内,到处火光冲天。钟会闻变大惊,马上给姜维铠甲兵器,说:“士兵好像叛乱了,怎么办?”姜维说:“击杀他们。”于是,钟会派人去杀关押着的将吏。诸将吏闻讯,用柱子顶住门,不让进。不一会儿,城外士兵杀到,门内诸官冲出与士兵会合。姜维、钟会挥刀乱砍,左冲右突,无奈乱兵太多,终被乱兵所杀。

点评:

对于想做或已经做了帝王的强权者,他们是不会让任何人对自己的权力有“非份之想”的,你以前的功劳越大,那么你我遭遇不幸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2.皇帝是狐狸,功臣不要自以为是

自古以来,开国皇帝多是大开杀戒,把打江山的一些良臣谋士当成阶级内部的敌人除掉,而一些自以为是的功臣却不知功高震主,不能在拥有富贵之后装糊涂,以保全自身,结果落得兔死狗烹的下场,为天下人耻笑。

朱元璋从一个云游和尚成为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绝非偶然。他步步艰难却又能步步为胜,不得不让人为之佩服。但是夺得天下之后,为了维护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力,他同其他争取夺利者一样,大杀功臣,除去“心腹之患”。诛杀胡兰两党,捕杀大批将领,致使为大明江山立下大功的人所剩无几。

明朝初期,直接有丞相官职的只有四个人,他们是功勋显著的徐达、李善长、汪广洋、胡惟庸。

徐达是个英勇善战的大将军,由于卓著战功,晋封为中书右丞相。不过,徐达虽名为丞相,但春出冬归,常年征战在外,并没有参与多少朝廷政务,而且他对于朝廷政务也不大有兴趣。所以明太祖常常称赞徐达:“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不矜不伐,妇女无所爱,财宝无所取,中正无疵,昭明乎日月,大将军一人而已。”后来,徐达死后,追封中山王,赠三世王爵,明太祖还亲制碑文赞颂徐达。

徐达这个在其位不谋其政的丞相,留下了好名声,而李善长、汪广洋、胡惟庸三人,在其位又谋其政的丞相,命运就十分悲惨。

李善长是开国元勋之一,学问渊博,富有智谋,明太祖攻克滁州后,李善长就一直在明太祖身边担任军师。明太祖登基以后,李善长被封为左丞相,因为右丞相徐达常年征战在外,朝廷政务事无巨细全由李善长处理。李善长历史知识丰富,处事干练,裁决如流,又善于文辞,明初许多重要条令均出自他手。所以,洪武三年大封功臣时,明太祖对大臣们说:“李善长虽无汗马功劳,然而跟随我这么久,出了不少好主意,这个功劳不是一般军功可以相比的。”于是便授李善长为“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封韩国公,岁禄四千石,子孙世袭。”

李善长外表宽和,但处理朝政极为认真。有一次,参议李饮冰、杨希圣稍有点越权办事,侵犯了丞相的权限,李善长认为这是绝对不允许的事,便向明太祖奏报,要贬黜李饮冰、杨希圣。御史中丞刘基为此与他争论法律问题,他争辩不过,竟出口大骂刘基。刘基见李善长摆出丞相的架子,惹不起他,便向明太祖辞职。明太祖虽然没有因这件事怪罪李善长,但对李善长如此看重丞相的权限而且有点骄傲的态度,心里颇有点厌恶。李善长是个聪明人,觉察到明太祖对自己的态度已发生微妙变化,便急流勇退,于洪武四年正月以生病为由,向明太祖辞去左丞相的职务。明太祖亦顺水推舟,未加挽留,同意李善长辞职,还赐了临濠地方若干顷土地给他。

明太祖开始对李善长不信任时,曾打算提拔杨宪为丞相,便向御史中丞刘基征求意见。刘基虽与杨宪私人关系很好,却认为不可。明太祖感到很奇怪,刘基解释道:“杨宪有当丞相的才能,但没有当丞相的器量。当丞相,须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个人利益应置之度外才行。杨宪是做不到这一条的。”明太祖又问道:“你看汪广洋这个人怎么样?”刘基答道:“汪广洋人品和器量都是好的,就是才能上差了一些。”明太祖再问:“那么,胡惟庸这个人你以为如何?”刘基笑了笑道:“他始终不过是个牛犊,要拉丞相这副犁恐怕是吃不消的!”于是明太祖道:“我看丞相这副架子还是由先生来挑吧!”刘基忙推辞道:“不可,不可!臣自己知道,我这个人容易得罪人,且身体也不好,丞相这样的职任是担当不起的。其实天下何患无才,愿陛下悉心求之。目前诸人,在臣看来都不大合适。”

明太祖权衡再三,结果挑了才能不强的汪广洋担任右丞相。汪广洋当了两年丞相,既没有出过什么差错,也没有什么政绩,更没有向明太祖提供过什么新鲜建议。明太祖觉得汪广洋当丞相没有建树,便调任汪广洋为广东参政。后来,明太祖总觉得汪广洋是个忠厚人,四年后又恢复汪广洋当右丞相。直到洪武十二年贬谪广南,汪广洋又当了两年右丞相。

洪武六年七月,明太祖起用胡惟庸为右丞相。刘基叹道:“假使我的话不验,这是百姓的福;若是应验的话,百姓可要遭殃了。”刘基为此病情更加重了。胡惟庸早就忌恨刘基,见刘基病重,佯装关心,亲自带了医师来为刘基诊治,结果,刘基吃了药,病情迅速恶化,送回原籍不久,刘基便死了。

胡惟庸是个很会用权的丞相,自从总理中书省后,内外诸司有什么奏章,必须先经他审看,若有牵涉到自己的奏章,他就藏匿起来不报告给明太祖。于是,文武大臣有失职的人,都先到胡惟庸那里送礼,这样就可以得到开脱,胡惟庸身边迅速集聚起一股势力,胡惟庸当初被召为太常卿是因为李善长的推荐,所以他同李善长关系密切,而且还与李善长的弟弟太仆寺丞李存义结为亲家。所以胡惟庸生杀黜陟,朝廷中无人敢言。

有一次,胡惟庸的家人仗势欺人,竟然殴打了地方上的小官吏。事情告到明太祖那里,明太祖大怒,将胡惟庸的家人杀了,还把胡惟庸找来责问。胡惟庸推脱自己并不知道家人殴打地方官的事。明太祖还追问刘基病重后的一些情况,胡惟庸搪塞过去之后,心里不无担心:“皇上是不信任自己了,皇上连勋臣都会杀,说不定哪天也会找个由头杀了自己。与其等死,不如先作准备,不能束手待毙。”

当时吉安侯陆仲亨、平凉侯费聚曾犯法,明太祖斥骂他们。胡惟庸是朝中红人,二人便到胡惟庸府上来求情。胡惟庸屏去左右后,对他二人说:“你们平时所作所为太不检点,一旦事发,可就讨厌了。”二人非常惶恐。胡惟庸乃同他们商议谋反的事,要他们在外收集军马。胡惟庸还同御史陈宁一起暗中物色拉拢军队里的将领,同时通过亲家李存义去探听李善长的意见。李善长以自己年老为由拒绝加入,但也没有告发他们的阴谋。胡惟庸还派遣明州卫指挥林贤下海招用倭兵,又遣元朝的旧臣封绩修书称臣于元朝嗣君,请兵为外应。

一切都计划停当,不料此时发生了一件意外事,胡惟庸的儿子坐车出外被摔死在车下,胡惟庸一怒之下,杀了赶车的车夫。此事传到明太祖耳朵里,明太祖十分生气,说:“杀人者要偿命!”胡惟庸害怕了,乃与陈宁、涂节等人商议提前谋反,并暗中派人通知四方心腹。

洪武十三年正月初五,胡惟庸向明太祖报告说,家中宅院里有口井涌出竹笋,奇异非常,邀明太祖前去观看。明太祖很有兴趣地答应了,乘车出西华门奔胡惟庸府第。正在此时,内使云奇挡道勒马,因为气急,一时说不清什么,明太祖见有人挡道,大怒,令左右捶打。云奇右臂被打断,仍指着胡惟庸府的方向不肯缩回。明太祖觉得奇怪,便下车登城观看,才看到胡惟庸府内有不少兵甲,于是赶紧派侍卫军前去掠捕。胡惟庸遂以谋反罪名被杀,僚属羽党被杀的达15000人。

再说,中丞涂节揭发右丞相汪广洋,刘基当年被胡惟庸毒死的事,汪广洋是知道的。明太祖将汪广洋召来当面责问。汪广洋一口否认知道这事。明太祖大怒,将汪广洋贬谪到广南。汪广洋到了太平府后,明太祖又以汪广洋当年在中书省时不揭发杨宪的罪行为名,干脆下了道赐死令:要汪广洋自杀。

不久,又有人揭发说,胡惟庸谋反事,曾经征得李善长的同意。明太祖更是大怒,下令将李善长并其妻女弟侄家人七十余人都斩首。李善长死后第二年,有人上书为李善长辩白,明太祖未加理会。

点评:

历史的血腥至今犹能审到,孟子说:“不嗜杀者能一之。”其大意是说以仁行事才能得天下,保天下,但这万古不变的信念,在历史上实现了多少,今天还是否适合,也许是个很值得探寻的课题。

3.过河拆桥:里克伏剑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谋功大臣总把小聪明当作大聪明,站在历史的前沿阵地指手划脚,却不知自古成王成帝者都是过河拆桥者,他们只顾及到自己的王位,一旦王位在坐,哪管你的拼死拼活。

晋献公二十六年(前651)夏,献公病重,临死时,将年少的儿子奚齐托付给老臣荀息,并且任命他为宰相,主持国政,辅佐少主。

晋卿里克在先前献公逼死太子申生、逼走公子重耳、夷吾时,为了避祸全身,一直采取中立的立场。这回献公一死,里克无所顾忌,他与邳郑一起,召集原属申生、重耳、夷吾的党羽,策划了废掉奚齐、拥立重耳的阴谋。他先劝说宰相荀息改变立场,但荀息执意不肯违背献公托孤时自己立下的誓言,他便不再理会荀息,而在献公停尸的地方杀掉奚齐。荀息下葬了献公后,拥立奚齐的弟弟悼子为君,里克又在朝上把悼子杀死,荀息无奈只得以身殉死。

晋国的君位空出后,里克和邳郑派屠岸夷去翟对重耳说:“现在国内形势混乱,百姓不安,正是坐江山收民心的时候,您何不归国呢?如您回国即位,我们为您开道。”重耳征求咎犯的意见,咎犯以为时机不成熟,重耳便拒绝屠岸夷道:“我违背父命,出逃在外;父亲去世,又不能谨守孝道,侍丧亡父身边。我怎敢回国即位!大夫还是拥立先父其他的儿子吧。”

此时,客居于梁的夷吾极想回国即位,里克派人去迎请他时,他马上就想答应下来,但他的部下吕省、谷芮劝他道:“现在国内还有可以拥立的其他公子,但里克却派人来国外找您,这不能不教人怀疑。看来非得凭借秦国的势力回国不可,否则恐怕有些危险。”夷吾采纳了他们的建议,一方面派谷芮去贿赂秦国,约好如得秦国的帮助回国即位,就把晋国的河西之地送给秦国;另一方面又写信给里克说:“如果真能即位,我就把汾阳的一百万亩田地封给您。”于是,秦穆公便发兵护送夷吾归国,齐桓公听得晋国内部****,也率领诸侯去晋国;秦、齐诸国共送夷吾至晋后,里克等人就拥立他为君主,这就是晋惠公。

晋惠公即位后,不想实践自己的诺言,他派邳郑前往秦国,婉转地说道:“当初我许诺把河西土地奉送给您,而今有幸归国得以即位。言及土地事时,大臣们都说:‘土地是先君的,您逃亡在外,有什么权力擅自决定把土地送给秦国?’我据理力争,但无法改变他们的意见,所以现在只好向您道歉。”至于对给里克汾阳田地之事,晋惠公压根儿再没提过。不仅如此,他还剥夺了里克的实权。想到重耳还在国外,惠公对已无权力的里克还是放心不下,总是担心他会像对待奚齐、悼子那样对自己使用杀手,于是决定赐里克自杀。他仿佛有些不得已似的对里克说道:“如果没有您的帮助,我也当不上君主。虽然如此,但您到底是杀了两位君主和一位大夫,现在作您的君主,实在令人为难啊!”

同类推荐
  • 穿越晚清之铁血咆哮

    穿越晚清之铁血咆哮

    华夏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且看我华夏的兵将和船只,在晚清大放异彩!
  • 明初放逐

    明初放逐

    沈越火场救人,却被命运放逐到大明初年。神秘宝物现世,引发腥风血雨。不割地,不赔款,不称臣,不和亲,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壮哉,我大明江山;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以后无华夏,悲呼,我铁血同胞。恨生不逢时,愿寄心陋书,放逐于明初荒年,为我大明志气万世延绵,挺直民族之脊梁!
  • 战争岁月(1930-1939 中国历史大事详解)

    战争岁月(1930-1939 中国历史大事详解)

    本书详细讲述了从北洋军阀掌权到抗日战争初期这一段时间内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 换个角度读资治通鉴

    换个角度读资治通鉴

    本书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以『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为宗旨,从原著浩繁的叙述中抽取200多个完整的故事,用准确生动的白话文予以叙述。然后,再逐一配以生动绚丽的历史画面,用具有当代气息的新观念加以审视,从有利于启发读者大智慧的角度加以评论。力求能够便数千年前成功者的智慧、失败者的教训一一跃然纸上,使我们从浸润着司马光十九载心血的《资治通鉴》中听到、看到那些震撼千古的历史声响和景象,能够给读者以有益的影响和启迪。
  • 铁腕权臣

    铁腕权臣

    他不会武功,天下顶尖高手却甘拜门下当一名普通家丁,给碗饭吃就行;他没有官场名分,当朝一品却托亲拜友要给他做门馆先生,食宿一定自理。然而这一切并不是他的最高理想,他要依靠穿越者的绝对优势,开启一个异族统治的败亡之路!
热门推荐
  • 网游之修罗逆天

    网游之修罗逆天

    一款普通的虚拟游戏的发布,让云枫一个普通大学生进入其中,但渐渐的,蹊跷越来越多,海神项链!修罗?战神!自己梦中的“修罗”与游戏中的“修罗”是一样的吗?云枫冥冥中感觉到自己的身世也与之有关。神秘女子是谁?游戏真的是游戏?这一切是阴谋还是。。。
  • 八族世界

    八族世界

    昊天大陆,谁与争锋。一名默默无闻的元素师为何走上八族之争的战场?他,为什么能让伙伴们团结一心?他,为什么能在这片大陆上占得一席之位?光神教的长老向他敬礼,邪神教的教主向他鞠躬。他是怎么让这些强者尊敬他?神真的是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慈祥吗?善良背后,也隐藏着致命的杀机。昊天大陆乃强者争霸之处!
  • 遗忘的爱

    遗忘的爱

    被遗忘的爱,也许你不会想起来,也许你认为已经不存在,但是这一切却又是真是存在的,只是你已经遗忘了,你已经忘记了世界上还有一个这样的人存在着,就算我只是你的遗爱,就算明知道是被你遗弃的,我还是没有办法恨你,对你的爱夹杂着怨!给我一个正当的理由,让我可以接受你为什么会丢下我这么多年,不闻不问!当你真的一无所有的时候也许你才会明白,其实你才是被遗弃的那一个,在你遗弃我的那一刻起,你就被遗弃了,现在的我就站在你面前,被你遗弃的爱,你还会记起吗?你还会有勇气去收拾吗?被怨恨包裹的爱!不知所以的抛弃!一生坚持的爱恋!一个原本应该和和睦睦开心快乐幸福的五口之家,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他的支离破碎?
  • 穿越之星空争霸

    穿越之星空争霸

    凌义,2016年一名普通的豪门公子,因为一款电子游戏一不小心穿越到500年之后,且看他如何争霸星际
  • 龙血武神

    龙血武神

    魔神指,世间至强秘宝,可将天下武道仙法纳为己用。少年敖空偶然间获得魔神指,从此一飞冲天!笑我天生废柴?神指一吸夺你一世修为!欺我势单力孤?单刀赴会灭你万世基业!脚踏大地、肩扛苍穹、拳碎星河,废柴少年却要登那仙道极巅……
  • 激发孩子灵感的发明发现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激发孩子灵感的发明发现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激发孩子灵感的发明发现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讲述了变废为宝的不锈钢、“王冠瓶盖”的发明、沙滩上的“珍珠”等发明发现故事。
  • 前妻逆袭

    前妻逆袭

    那一晚,他撕掉他所有的纯良面具。“何诗雨,你不是想要跟郭层在一起吗?你休想!”她本以为他是救她于苦难的大叔,他却是狼性的禽兽。提上裤子,他手指着她的鼻子说,“从此后,你就是我的情妇!”情妇,多侮辱人的两个字!第二天,她就要当他婚礼的伴娘。
  • 修仙强者在校园

    修仙强者在校园

    这是一个,重生回校园时代修仙,装逼,泡妞,扮猪吃老虎的故事。美女,你想要学修仙吗?我教你。
  • 向自己最想要的青春,一路狂奔

    向自己最想要的青春,一路狂奔

    45个城市的风景,37个触动人心的语句,N+1次困惑和坚持。无数个感动人心的瞬间,坚持、热爱、勇敢、相信、永不止息地向前,才是青春真正的意义。边走边写的正能量好姑娘vivian谢园:“写给所有和我一样,在去往未来的道路上。哭泣过、迷茫过、怀疑过,最后还是坚持下来的孩子:让自己洒脱一点,大步向前跑,一起去看看这个世界的精彩和美好”。
  • 半夏易玺

    半夏易玺

    当她缓缓走进他的世界,是否会改变些什么。不不,时光不等,余生或许微凉,或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