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09300000006

第6章 概貌(4)

《旧约》中的《但以理书》和《新约》中的《启示录》,皆属最为脍炙人口的《圣经》书卷之列。其场景蔚然壮观,且富于启示性,大半篇幅都论及未来(这里指古代作家心目中的未来,或其作品人物心目中的未来)。由于这种“未来性”,《但以理书》和《启示录》通常都被划归《圣经》先知书,它们对热衷“末世”者特别适用,因为不同于除《以西结书》之外的各先知书,它们的信息是按时间顺序发布的——首先会发生什么事,接着会再发生什么事——从而形成一种编年体结构,这在先知书中是难以见到的。虽然各先知书和《但以理书》、《启示录》确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二者却不宜归入一类,因为它们的著书目的不同,对未来的设想也不同。

《但以理书》篇幅较短,只有12章。前6章写年轻的但以理和3位朋友机智勇敢的事迹,他们都是俘囚时期生活于巴比伦的犹太人。到了第7章,情况陡然一变:主人公但以理不像约瑟那样为别人解释梦境和异象,而是置身于梦境和异象之中,求助于来访的天使解释。在前6章中,但以理以第三人称出现(作者述说但以理如何如何);在后6章中,但以理不像约瑟那样把自己的梦公之于众人,而是以第一人称自言其事:“我夜里见异象……”。但以理本是个民问传说中的英雄,为以色列人及其迦南邻邦所熟知。可以猜想,《但以理书》的作者借用了但以理的一组故事(类似故事还见于《次经》),为第7至12章中较重要的材料赋予一种引人入胜的魅力。后6章由4篇启示构成:在第7、8章中,但以理各看到一个异象,都由天上的使者作出解释;第9章,但以理读经后向上帝祈祷,接着听到天使的回答;最后,第10至12章,但以理在沉睡中听到天使讲述不久前、最近的将来及来世的种种事件。

而《启示录》被称为“上帝赐给耶稣基督的启示”,基督将它传给一个名叫约翰的人,约翰又传给他的读者,因为启示所预告的很快就会发生。接下去,读者发现,在作品开端的地方,作者却插入类似保罗书信开头的套语,说以下内容(在某种意义上)是一封信,写给罗马帝国亚洲行省的7个教会。作者宣称,他在因传教活动而被放逐时接受了将要叙述的启示。随后是一系列来自基督的信息,分别写给7个教会,论及他们的精神状况(第2、3章)。接着,约翰述说他如何看到天上的异象,看到真正的上帝宝座和盛大的敬拜仪式(第4章)。异象中有用7个印封严的书卷,一只羔羊模样的活物以祭献自己而打开封印,使书卷的古义彰明于世,这羔羊因祭献而受到赞美,赞美的言辞与赞美上帝的言辞完全一样。随着封印被一个个打开,大地的潜在破坏者们出现了,自然灾害四处泛滥(第5、6章)。天上所有的侍从都期待着打开第7印;打开后,并不像有人猜想的那样发生了最大恐怖,而是出现了7位持号的天使,于是引出与前一组平行的第二组7种行动。随着号角一只只吹响,约翰看到可怕的灾害降临于大地(第8至第11章)。在第6号与第7号之间,他听到7雷发声的信息,但这次独特的“7序列”信息却不能告诉读者。他看到耶路撒冷正经历着极度痛苦和毁灭的时刻;接着第7号吹响,天官响起赞美上帝的嘹亮歌声。

它预示了未来的永恒福祉,但过去的罪恶还会于这时再次复生。当复生的罪恶被制服、最后的审判结束时,一个完美无缺的新世代便开始了。至此,作者最后要添上一句告诫:最后的日子即将到来;任何人都不得窜改这书中的话语。

毫无疑问,《启示录》是一篇文学作品,其宗教和神话材料采用了启示文学的一般形式,著书目的也合于启示文学的常规。又如,《启示录》几次写到制服魔鬼的胜利——基督诞生时、罗马陷落时、“1000年”之前、“1000年”之后——每次都使人产生与另外几次相同的感觉。《启示录》常有这种描写:先是邪恶被毁灭,继而天上传来欢呼声;欢呼声刚过,似乎同一邪恶又回来了,只是改换了服饰而已。显然,这部长篇书卷是一篇精雕细刻的文学作品,即使它逼真地描述了种种异象,也仍是有意遵奉启示文学的惯例。也有可能,约翰是一位基督教先知,当时享有与以诺、但以理同样崇高的声誉,以致被另—个人——真正的作者——选定为作者。无论何种隋况,作者未将描述归于以往某位人物,都说明他认为有必要发展《但以理书》结尾处的虔诚虚构。在那里,当但以理抱怨对所见所闻不甚理解时,天使告诉他:“但以理啊,你只管去,因为这话已经隐藏封闭,直到末时。”

“末时”或许是指他自己的时代——安条克四世伊比法尼斯迫害时期——这样,他就将自己的作品说成是过去就已发出的预言,而假定到他那时才被发现。

人们对天使的言论——预言的准确性历来持有疑义。《牛津词典》的总编辑伊丽莎白·诺尔斯,她新近根据对所做词条非常不同的标准编撰了一本著作,2004年9月9日,她对英国路透社记者说:

“你们所注意的应是引语,而不是其语言学方面的准确性。”

例如,作为布什在伊拉克战争中最亲密的盟友,英国首相布莱尔曾在美伊战争之前引用莎士比亚的名言说:“现在不是犹豫畏缩的时候。”

有趣的是,这本1941年创刊的名言著作的最新版本反映了历史有时会重演令人难忘的名言。

如克林顿在看到2000年美国大选中佛罗里达州出现的乱局时说:“美国人民说话了——但需要再过一段时问才能确定他们说了什么。”而英国首相索兹伯里在1877年也曾说过:“选举令人讨厌的事情之一是:当神的使者说话时,你不知道它是什么意思。”

同样,“圣经”里先知们对神的使者,往往也是一时大惑不解,总得用日后的时间来检验。当事者也许看不见,他能看到的仅仅是神秘的预言或是壮观场景和色彩绚烂的异象。然而这正是文学中引人入胜的悬念手法的表现。

4.气势蒸欧亚,波澜撼古今

《圣经》文学对东西文化文学的影响力、感召力、感染力已是不容置疑的了,自其诞生以来就深深地震撼着人类的灵魂。

首先,欧美文学的历史源出于两个主要的文化背景或传统,也就是希腊一罗马的传统和犹太教—基督教的传统。这两个传统的结合,产生了崭新的文化和文学。到了中世纪的后期,又发生了知识爆炸和文艺的腾飞,那就是文艺复兴运动。

像新兴的日耳曼民族的史诗如《尼伯龙根之歌》、《贝奥武甫》、《埃达》、《罗兰之歌》、《熙德之歌》等多深受基督教思想的影响。

中世纪欧洲的大量骑士文学宣扬了基督教思想,所谓“骑士精神”就是以忠君、护教、行侠为信条,以文雅知礼为仪表。骑士们崇拜圣母,保护妇女,除强扶弱,大有替天行道的气概。《亚瑟王的故事》可说是骑士传奇的代表作,其中《圣杯的故事》、《特里斯丹和伊瑟》等更是脍炙人口。12、13世纪时城市繁荣了,为了满足城市人民的要求,产生了戏剧和其他娱乐形式。众所周知,西方中世纪戏剧起源于基督教的仪式,扩大为神秘剧和奇迹剧,搬演《圣经》故事和圣徒故事,后来又发展成为世俗剧。如《约伯记》就已较为接近现代话剧。到了中世纪晚期,世俗剧大盛,在西班牙涌现出大量优秀剧作,其中维伽所写剧作之多被人称为“大自然的奇迹”。在英国出现了许多“大学才子”,如格林、基德和马洛等莎士比亚的先驱者。而莎士比亚则是16世纪的空前的戏剧大师。莎剧中引用《圣经》处平均每剧十多次。名剧《哈姆莱特》查尔斯·兰姆在他的《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中曾用了15页的篇幅解释该剧的剧情,但是这个剧情,概括起来不外乎一个简单而阴森可怕的故事:哈姆莱特因父亲被害、母亲葛楚德和王位被奸诈的叔父克劳狄斯霸占,因此发誓为父报仇雪恨。哈姆莱特在父亲亡灵的托付下,决定装疯,杀死了未婚妻的父亲,逼死了未婚妻奥菲利娅,又杀了她的哥哥和自己的叔父。最后,哈姆莱特眼看着自己的母亲因为喝了毒药而终于倒下,自己也死去了。是一部不朽之作,人们很难相信竟有批评家对它吹毛求疵。殊不知伏尔泰就指责过该剧不符合法国人对悲剧的传统看法,而T·S·艾略特则把该剧称为“艺术上的失败”。

尽管如此,公众总是同《哈姆莱特》融为一体,心心相印。它是一出用高雅的语言讲述的有关爱情、荣誉、谋杀、政治、宗教和复仇的壮烈的混合剧。尤其重要的是,剧中主人公是个正直的男子,不幸身陷困境,难以摆脱。其中有极富煽情的台词:“生存还是毁灭?”

有一次演出时,一个年轻的士兵站在前排看演出。他从没看过《哈姆莱特》,也没读过这个剧本,但是此刻却完全被吸引住了。在扮演哈姆莱特的埃文斯说到“生存还是毁灭”时,那个士兵的两只胳膊肘支在舞台边缘上,惊奇得目瞪口呆。当说到“重重顾虑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时,他使劲抓住手中的啤酒罐,两眼直瞪埃文斯,小声说道:“伙计,可开不得玩笑呀。”

曾任战时首相的丘吉尔,十分钟爱这出戏。当吉尔古德在台上念台词时,他竞坐在台下和他一道念每一句词。

该剧哈姆莱特的父亲亡魂在天空上用沉重的话音说:“吾乃汝父之灵,在此俯视我儿。”这话就是出自《圣经》中耶和华对希伯来人经常说的话。有个著名演员听说儿子首次演哈姆莱特时感到有点紧张,他便用这句台词打给他这样一封电报。

《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根据1582年左右巴黎刊印的一则小故事的情节构思的。显而易见,这个小故事又是根据12世纪的丹麦传奇史编写出来的。莎士比亚决定写《哈姆莱特》时,伦敦各剧院正盛行上演托马斯·基德的复仇剧《西班牙悲剧》。莎氏此剧同基德一剧情节极其相似,剧中也用了当时具有票房价值的各种老一套场面:鬼魂、悬念和颇多的暴力。他还加进了一些几近《圣经》里赞美诗的诗歌。

但丁的《神曲》是中世纪中期欧洲文学的光辉总结,又是新时代的曙光。这部使用人民口语和严格的诗律写成的史诗,是犹太教一基督教文化的结晶,反映了中世纪整个社会的面貌,具有中世纪晚期所谓文艺复兴的革新气派;它的美学价值和认识价值也是耐人寻味,探求不尽的。

同类推荐
  • 走进历史深处

    走进历史深处

    本书突出记载了笔者走进中国五千年文明史册“历史深处”时留下的思考和感悟。
  • 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珍藏的记忆:光汉诗文选

    珍藏的记忆:光汉诗文选

    《珍藏的记忆:光汉诗文选》中所选的诗集与散文集均是作者在宁夏工作时,对这第二故乡的感慨与寄托。例如书中的《火车上有十个上海姑娘》一文描述的是作者初到宁夏,在从兰州到银川的火车上,所缔结的友谊;《银川制药厂的故事》记叙了作者在银川制药厂工作时面临困难时期的过程;《雨后的早晨》、《钻天杨》、《银川春景》这三首诗描绘了当时银川南门外的景物;《给三个生产上的标兵》等歌颂了工人忘我的劳动和崇高品质。
  • 赤色诗屋

    赤色诗屋

    你擦着那把老枪,就像擦着过去的岁月,你把它擦得乌黑发亮,使我们对用枪的年代充满神秘,那老枪成为你一生中,最得意的一句格言。
  • 我走我的路:致我的同学

    我走我的路:致我的同学

    这本袖珍小书以独特的视角,对那些死学死考得高分的所谓"状元"以及所谓的"命题专家",进行了无情的挖苦、嘲讽,而对考试分数不高的所谓"差生",本书则投去欣赏、赞美的目光。作者以为无论是"状元"还是"差生",每个人都是世间一道亮丽的风景,每个生命都值得我们欣赏敬畏。只要不违反学习规律、成长规律去死学死考地折腾,每个人都会各得其所,每个人都有很好的出路。
热门推荐
  • 《八路》

    《八路》

    王一是怎样成为一名八路的,,,,,,,,
  • 长风云天

    长风云天

    这是一个成长的故事,也是一段段传奇的故事不断的在这个大地上演绎着。热血,爱情,狡诈,阴谋,亲情,友情,执着。不同的人演绎着不同的色彩……
  • 缘尽花落,奈何一片天

    缘尽花落,奈何一片天

    太爱一个人,你会太在乎他/她会跟谁在一起,心里是否有你,你的眼球会因为老跟着他/她而显得迷茫,会牵肠挂肚,患得患失;太爱一个人,你会在想到要见到他/她时而神经兮兮的翘首以待,当他/她离去时有帐然若失;太爱一个人,你会刚说再见却又心生思念;你会因为他/她的温柔而满怀甜蜜,更会因为他/她的冷漠而郁郁寡欢.所以,情到八分最相宜,给他/她八分爱,自己留两分,留一点的空间,留一点的自由,留一点爱的幻想……
  • 明天的早晨

    明天的早晨

    近几年来,我游转于粤北的山区和粤西的红土地的时间较多。原因是想实现一个心愿:这些贫困落后的地区,摇笔杆子的光临,相对地比起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就少了。于是不自量力,趁还能走动的时光,用一支秃笔去反映他们变化的轨迹,算是发挥余热吧。也偶然去一下珠江三角洲和经济特区,虽是飞车看花,也可作为自己写作的参照系数。到了这些发达地区,却使我清醒起来,常常自我告诫,不要陷于小农经济的泥淖中而不能自拔。否则,作为所反映的东西,不但不能促进现实的发展,相反,很可能宣扬了自满自足、固步自封的思想,那就终生内疚了。
  • 主神之约

    主神之约

    一个人人知道的废物,一个人人唾弃的废物,在他爹爹死后,自己的娘亲都不能住进主院,没人重视。然而命运的改变使他走上了强者的道路,究竟是什么改变了他的人生?
  • 金刚顶经曼殊室利菩萨五字心陀罗尼品

    金刚顶经曼殊室利菩萨五字心陀罗尼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至尊甜宠:爱你99度

    至尊甜宠:爱你99度

    注册那天碰到的帅哥,开学的同桌,救她的天使,与她将会发生怎样的故事?他说,她要什么都会给她。他说,他会永远地爱着她。他说……
  • 没有枉废的等待

    没有枉废的等待

    这似乎是一个很俗套的故事,蓝汐和洛翊辰通过网络聊天认识,但一开始似乎并不是很让汐放心。她有很多的顾虑,但是她从来不说,她用她独特的方式,一直在捍卫她来之不易的拥有。但是中途他们不是很顺利,他们经历了很多,有波不得已的理由要分开,但撑一撑还是过去了。蓝汐是一个一直有心理阴影的女孩,她不是很乐观,她有过阴郁的想法,而洛翊辰却已阳光幽默的走进了她的心,使她深深陷入,无法自拔……这也可以说是蓝汐的日记版小说,记录她和他的点点滴滴,虐心系的!!
  • 抛开感性 保持理性

    抛开感性 保持理性

    现代千篇一律的生活让人很难保持自己的个性,唯个性之人才能有大作为。抛开感性,保持理性,才能让人生充满丰富的色彩,才能在芸芸众生之中凸显出自己的个性,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继而发展出自己的专长,做与众不同的成功之人!
  • 末法王座

    末法王座

    孕育出巅峰魔法文明的世界即将走向毁灭,最后的幸存者回到千万年前,这个时侯,魔法文明才刚刚萌芽,无数的法师还在荆棘遍布的道路上艰难摸索着。他自末法时代而来,走向至高的王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