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84000000002

第2章 情与爱(1)

和一个人慢慢相爱

1954年秋,父亲母亲结婚了。没有婚礼彩礼,父亲抱着一个蓝底花布的棉被卷——这是他唯一的“财产”——走进了母亲家的清寒小屋。这个家只有姥姥和母亲。

新婚后,父亲带母亲回唐山老家拜见婆婆和家人。坐在火车上,母亲凝神望着车窗外的连绵秋雨,眉宇间淡淡的忧郁,使父亲隐约察觉到,他并不是母亲的意中人。母亲是恒源纱厂的女工,容貌清丽,还是全厂“青年标兵”。与她的条件相当的小姐妹不是嫁给军官,就是嫁给医生干部。能娶一个恒源纱厂的姑娘做老婆,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是很有面子的。认识父亲之前,母亲谈过一次铭心刻骨的恋爱。男方是外厂的一位进步青年,和母亲在一次青年联谊会上“一见钟情”。那青年高大伟岸。谈婚论嫁时,姥姥希望男方做上门女婿,男青年拒绝,还要母亲在他和姥姥之间做出选择,母亲忍痛割爱,结束了恋情。

母亲是以“相亲”的方式认识父亲的。这年她二十四岁,这在当年,算得上“老姑娘”了。初恋的阴影尚在,“上门女婿”难寻,母亲暂时被爱情遗忘了。父亲从部队南下文工团转业到机关工作,没家没房,单身一人,因此对“上门女婿”这条要求,并不介意。同时对母亲当童工养活姥姥的苦难身世充满同情,对母亲自强自立的精神由衷敬佩。而父亲的诚恳朴实,有文化,爱读书的特点,也让母亲欣赏和起敬。她从小没机会读书,所以崇拜有文化知识的人。

母亲第一次到奶奶家,奶奶和大伯竟然一顿迎接新人的家宴都没准备。母亲从奶奶和大伯的冷淡中看出,他们对她这个新媳妇不太满意。大伯认为父亲不该找一个纺织女工做老婆,应该找一个工作和家庭背景好的姑娘。那天姑姑把母亲请到家里,亲手做了喜面,让母亲又感动,又温暖。转天父亲和母亲冒着凄风苦雨,两手空空地回到天津。

姥姥闻听火冒三丈,母亲劝姥姥不要太计较,以后她和父亲好好过日子,给奶奶和大伯证明,父亲的选择没有错。母亲对父亲的体贴温柔,可是细心。母亲上“三班倒”,做饭买菜都是姥姥的事。母亲叮嘱姥姥做饭别凑合,给父亲一定要做好吃的。姥姥过惯了粗茶淡饭的苦日子,冷不丁家里来了新姑爷,真是不太适应。姥姥每天清早挎着篮子到菜市场买鲜鱼活虾新鲜猪肉,中午父亲回家吃饭,准能吃到姥姥做的烙饼、红烧肉和熬鱼,结婚后的头几年,父亲过得很舒服。他享受供给制没有工资贴补家用,母亲没有一句怨言。很快供给制就改成薪金制了,尽管没有母亲的工资高,但有趣的是,母亲每生一个孩子,他的工资就涨一级。

爱情是两个人的事,婚姻则是两个家庭的事。父母那一代人的婚姻也是如此。很多年来,老家人将父亲视作“成功人士”。他们觉得父亲在天津这样的大城市工作,日子一定比他们好。所以每年各路亲戚都来我家小住,托父亲给他们办各种闲事。母亲非但没有冷脸,反而是热情招待,倾其所有,让亲戚们感动而归。每月父亲发工资,母亲主动给老家的奶奶寄去十元钱。而父亲的工资仅有六七十元,母亲坚持寄钱十几年,直到奶奶去世。夫妻关爱是互相的。父亲对姥姥十几年如一日地恭敬孝顺。他对姥姥的态度,要比母亲对姥姥的态度好很多。姥姥有时粗枝大叶把梳头油和食用油堆放在一块,瓶子的外形都一样。有一次父亲兴致极好地做了一大锅飘香四溢的面卤,起锅时在全家期待的目光中,点睛之笔竟是把梳头油当香油放进去了,立刻腥味刺鼻,结果全倒了,打卤面变成了窝头咸菜。就这样父亲愣是打哈哈,让姥姥别在意,母亲倒是一蹦老高的。

母亲常和姥姥争吵,但极少和父亲争吵,父亲常对我们仨发脾气,对母亲却是体贴温柔。母亲下中班,冬天夜晚路上寂寥,父亲就骑车老远去接她,或亲手做一碗鸡蛋面汤让母亲进门吃。也许这就是他们表达爱情的方式吧!父亲和母亲也有磕磕绊绊的时候,可他们从来没有翻脸过。常常是母亲发脾气数落父亲的不是时,父亲嘿嘿笑着,哄劝道歉,戏称她是“战斗活佛”,一会儿母亲气就消了。反过来,父亲暴跳如雷时,母亲大气都不敢喘,何谈争吵?!

平淡而琐细的时光里,父母的婚姻悄然滑过了十几年,假如没有“****”十年,父亲母亲的婚姻,会一如既往地波澜不惊。但婚姻就是一场人生大戏,有高潮,有低谷,有落幕。

导火线是姥姥的所谓富农成分。母亲两岁时亲生父亲就因码头上做苦力积劳成疾死了。姥姥带着三个年幼女儿,苦苦挣扎,差点露宿街头。为活下去,姥姥带着年仅几岁的母亲和二姨,嫁给了郊区的一个有良田百亩,家有大宅院的瞎子琴师,论年龄,瞎子琴师七十岁,比姥姥大三十岁。姥姥说是续弦,真实身份就是用人。那时瞎子琴师已经病入膏肓,姥姥不分昼夜地服侍他,端屎端尿。两年后老头一命呜呼。老头的本家人把姥姥母女三人赶了出来。回到城里,姥姥靠给人家缝缝补补,洗洗涮涮,勉强维持糊口的生活。直到母亲十几岁进厂上班。

“****”中,街道造反派给姥姥扣上“逃亡富农婆”的大帽子,贴大字报,强令扫街。父亲本来是革命委员会的成员,他历史清白,“****”不会把他怎么样。可姥姥的问题殃及无辜,母亲在厂里也成了怀疑对象,接受审查,面对险恶的现实,父亲预料很快就会被牵连进去,于是主动要求到“干校”去。只有被革命队伍清理出来的人才会去干校。艰苦和屈辱的环境,父亲去那里,实属无辜。

母亲非常愧疚,父亲临离开家时,她对父亲说:“对不起!是姥姥连累你了!你去干校后,不要惦记家里,好好表现!”母亲从来不会甜言蜜语,这或许是她和父亲漫长婚姻里破天荒的一次“情话绵绵”。

当家里高朋满座,父亲举着酒杯,高谈阔论,是在十几年后了。那时我们哥仨都结婚离开了他们,时间飞逝,我们的孩子也渐渐长大,离开了我们。姥姥早已作古,“****”的蹉跎,悲剧与荒诞,人性的扭曲与温暖,都已随风而逝。一如尘封书柜里的藏书,轻易不去翻它。两鬓染霜的父亲母亲的平静婚姻,却出现了让儿女啼笑皆非的矛盾和摩擦。

矛盾起因是在母亲退休之后,长达十年,母亲帮我们仨带孩子,忙家务,上了一辈子班的母亲,对永无休止,又与世隔绝一般的家庭妇女生活,烦恼不堪。父亲却在中年之后,迎来了他的事业春天。那十来年,他一直担任领导职务,每天早出晚归,开会,应酬,出差,写材料,批文件,家里经常是高朋满座,都是登门求他办事的,母亲常常被晾在一边,插不上话。她和父亲的交流越少,她越觉得自卑,觉得父亲地位变了,看不起她了,用她的话说,就是父亲骄傲了,忘本了!这个“本”就是她与他的带苦味的婚姻,艰苦坎坷的漫长岁月。

随着家里的经济条件不断改善,父母家搬到了宽敞的新房子,但只有老夫妻住的大房子,凸显了空虚和冷清。特别是孙辈们一个个长大,不再需要她的护佑之后,她备感孤独和寂寞。母亲再不像年轻时对父亲那样地迁就和仰视。父亲晚年事业的风光,母亲是很纠结的,既觉得“局长夫人”身份有面子,又担心父亲晚节不保,经不起“糖衣炮弹”的诱惑。父亲每次喜形于事业成功时,母亲就在一旁泼冷水:“别忘了当年你就是一个供给制的小干部!”见到年轻女人来家拜访父亲,等人家走了,就和父亲发脾气,无理取闹。

父亲离休后,母亲的神经兮兮,疑神疑鬼,无理取闹,让父亲苦恼不堪。但他从不正面和母亲发生口角,共同生活了几十年,父亲对母亲的性格了如指掌,她虽然文化不高,但情感世界却很丰富要强,不愿意给任何人当绿叶,哪怕这个人是她的丈夫。父亲长夜难眠,思考母亲的人生最大遗憾是什么,能不能帮她余生圆梦?这样就能帮助她走出郁闷的精神状态。两位老人在灯下,推心置腹,促膝谈心。

母亲坦言,她的晚年有三个梦:一是上学读书;二是出门旅游;三是文学梦。父亲允诺,一定要帮助她圆了这三个梦!母亲上了老年大学那天起,父亲就成了她的厨师和家庭教师。从此圆了母亲的读书梦。十几年时间,父亲带母亲到过香港和澳门、杭州、苏州、上海、西安、青岛、烟台等十几个城市,每次回来,母亲都变得容光焕发,兴奋好长时间。从此圆了出门旅游梦。母亲六十多岁开始动笔写散文随笔,十几年来,她在许多报刊发表的文章有几十篇。每一篇都是父亲动笔修改,但父亲从不署自己的名字,默默地为母亲做嫁衣。母亲的文章还在全国散文比赛中获奖,这都是父亲的功劳。从此圆了文学梦。母亲的三个梦,父亲帮她逐一圆了。父亲并不要求母亲如何感谢他,只求能破解矛盾,温馨相伴。他和我说心里话:“我们都这么大的岁数了,谁也改变不了谁,只是想老伴跟我这辈子吃了不少苦,没有跟她计较的理由!晚年就一个心愿,让她开心!”

四年前母亲因手术后遗症,突发脑梗导致半身瘫痪,从此神志混沌。突如其来的灾难,让全家人陷入悲痛之中,每天到重症监护室探视母亲,父亲都老泪纵横。

我为父亲和母亲今后的生活深感担忧。不少亲友家的老人瘫痪多年叫儿女不胜其烦。我不愿意听此“案例”。不是我不孝顺,是发自内心的恐惧。假如父母卧床不起,需要我近身服侍,端屎端尿,我能胜任吗?每次自问,答案均自惭形秽。亲爱的爸爸妈妈,不是女儿不爱你们,而是女儿无法克服洁癖的顽疾。母亲刚转到普通病房,我立马提出请护工!父亲一时蒙着,说都听大闺女的!

母亲灵活的肢体,丰富的情感,一夜之间被病魔卷走了。剩下的只是能呼吸的躯壳。很长时间,我都想不通这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母亲一生善良,她没得罪过谁呀,上帝为何这么折磨她,在她圆了三个梦之后,却关闭了她幸福人生的通道。

我还想不明白,母亲对自己的疾病怎就没有一点预知?没有任何过渡,就病到“全失能”地步,谁来为她的今后负责?!

母亲的瘫痪,是我的噩梦,更是父亲的噩梦。父亲再没睡过一个懒觉,每天五点多钟就起床了,骑车去买热豆浆馄饨油条,然后送到医院,看着护工把油条掰成小块,放进豆浆里浸软,再一口口地喂进母亲嘴里。脑梗后母亲不能戴假牙了,食物稍硬一点,她就吐出来。长时间卧床,母亲食欲很差,父亲便挖空心思地调剂,变换花样,还学会使用榨汁机,每天给母亲榨新鲜果汁,订新鲜牛奶,买时令水果,定时定点喂给母亲吃。来看望的亲友们,都为母亲的舒展面容感到惊喜。

父亲不管怎样疲惫,心情如何沉重,面对母亲时永远是微笑着。他握着母亲日渐枯瘦的手,唠家常,说笑话,甚至“谈情说爱”。

父亲问:“老伴,你嫁给我后悔吗?”

母亲答:“不后悔!”

父亲又问:“你喜欢我吗?”

母亲又答:“喜欢。”

耄耋之年的父母的深情款款,我看着心酸。

将母亲住院出院的过程回放一遍,一个令人心酸的画面就出现了。母亲是走着离开家,住进的医院,离开医院却是被担架抬回家的。上帝这一刻闭上了慈祥的眼睛。

四年来请了五六个护工,最后都给累惨了辞工离开。每位护工辞工,父亲就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母亲不能离人,护工难找,有责任心的护工更难找。看着父亲焦虑的样子,我又心疼,又无奈。护工可以离开,我们回家看看,就扬长而去,父亲却是最坚守阵地的人,且不知道何年何月“退休”。

每天父亲早早起来,骑车到很远一个菜市场买菜,他说那里的菜价便宜。父亲和母亲的退休金较高,可要付给护工高昂的工资和食宿,母亲需要营养和自费药品,七七八八,算起来开销惊人,父亲说他必须精打细算。每天三顿饭,都是父亲亲自下厨安排。还给护工搭手帮忙,为母亲洗涮,把母亲从轮椅上抬上抬下。年近八十的父亲,把自己当成了壮劳力。

天暖时候,父亲每天推着轮椅,带母亲到小区院子里散步。天冷出不去,就在屋里推着母亲转悠,要不就坐在母亲的床边聊天,母亲拉着父亲的手不放,眼里充满对父亲的感激和企望。这个画面在我的眼里,就像是歌里唱的《最浪漫的事》,老得哪儿也去不了,坐在摇椅上慢慢聊……

我没有一天不担心父亲的身体,他快八十岁了,应该颐养天年,受人呵护。可严峻的现实,叫父亲离享清福的日子,仍旧可望不可即。繁重的家务,精神的压力,几次使父亲支撑不下去了。我劝他考虑送母亲去养老院,父亲总是讲:“等等再说!”就再没了下文。

父亲实在是不舍得把母亲送到没有亲人守候的养老院,宁肯冒着自己随时倒下的危险,也无怨无悔,父亲把他一生的爱,毫不保留地奉献给了母亲。

2014年的春节,在午后和煦的阳光下,父亲推着母亲的轮椅,慢慢地走着。只要父亲在她的身边,她就神情安详,知道父亲在她的身边,她就有幸福保障。

回忆像一杯甜苦的烈酒。我这篇文章使父亲满蓄的感情,犹如雪山融化的大河涌动,久久不能从回忆的缠绵迷宫里抽身而出。父亲说:“和一个人相爱,要经过漫长岁月的磨合、考验,就像我和你们的妈妈。”

2014年2月21日

同类推荐
  • 康桥再会:徐志摩浪漫诗歌精选

    康桥再会:徐志摩浪漫诗歌精选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徐志摩与林徽茵的一段传奇姻缘,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也为人所深思。而志摩有关爱情的诗早已超越了文字的局限,你一种有灵性的尤物,历经生活的洗礼,蜕变为一首永恒的歌谣,世代相传。他的歌谣有一点迷幻,有一点彻悟,有一点执著,还有一点不可知的气息。他的歌谣让干燥的空气变得温润,让我们无望的生活变得生动,也让我们沉睡的心灵从此苏醒。
  • 古文观止(最爱读国学书系)

    古文观止(最爱读国学书系)

    《最爱读国学书系:古文观止》所选古文,以散文为主,兼收韵文、骈文。先秦选的最多的是《左传》,汉代选得最多的是《史记》,唐宋时代选得最多的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的文章。选文丰富多彩,篇幅较短,语言精炼,便于诵读,其中不少是传诵千古的名篇。
  • 微雨中的蝉声

    微雨中的蝉声

    夏日去川南玉屏山森林公园小住,令人感到新奇的是:满山蝉鸣,此起彼伏,自晨至夕,不绝于耳。究其原因,方知遍山所植之树,名日“柳杉”;此类树的特别之处,一是颇利于蝉的繁衍与栖息,二是它的气味能驱蚊灭蚊,所以山中整日蝉声不绝,而蚊蚋则不见踪迹。
  • 三十功名尘与土

    三十功名尘与土

    1977年,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复,一批“知青”的命运由此而改变,并被投入到与先前的生活完全不同的时代洪流之中。在这潮头多变的三十年里,他们执著地行走在自己选定的道路上,努力保持着自己独立的性格;在汹涌而来的滚滚红尘中,也不曾失却超越性的人文关怀。为着一个信念、一份眷恋,他们不懈地寻觅着。这里的每一本书所记录的就正是他们自己三十年来的心路历程,他们的经历、感受、体悟、思索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独特的精神姿态。
  • 《山海经》与仰韶文化

    《山海经》与仰韶文化

    本书书的出版很有首创性和开拓性,在写作方法上,将考古与历史紧密结合,为目前我们探讨中国古代文明,开启了一条新的途径或拓展了新的领域。以《山海经》所记炎黄时代的史事,与仰韶文化整合,有“史”有“物”,“物”、“史”相印证,正反映了炎黄时代的文化。它与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同类著述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有比较可信的素有原始史料丰富之称的《山海经》作铺垫,从而使我们对炎黄文化的看法并不感到那么空泛,不像在雾里看花。
热门推荐
  • 网游之乱世为王

    网游之乱世为王

    新书首发,每日一更三千字。求关照、求推荐、求鲜花。各种求。
  • 召唤怨灵

    召唤怨灵

    本书改名为《御灵录》,请移步点击《御灵录》阅读观看,谢谢!
  • tfboys还在一起永不分离

    tfboys还在一起永不分离

    这个是我写的第一本小说,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我,如果有不好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指教啊!今天这本小说呢,就是穿越形的小说哦,大家凑合着看看吧,不好的,还请海涵啊!
  • 寂寞刚好半分熟

    寂寞刚好半分熟

    你有没有这样的时候?在某一天,你忽然发现自己的世界原来很小,很小,小到只有自己的存在。从小就在蜜糖垒砌的城堡中长大的女生宁萌寞在经历了一次别样的私奔经历后,一群陌生的人忽然闯入了她的世界,打破了她一直以来平静的生活。心爱的人放弃,信任的人的背叛,心疼的人的指责,愧疚的人的告白……所有的一切都让她猝不及防,所有人都在诉说着自己的苦楚与孤单。而她,不明白。到底,谁是寂寞的那个人?
  • 太阳花的葬礼

    太阳花的葬礼

    我们都不曾懂得,大人留给我们的是什么。只是一味的叫嚣着,希望自己可以不那么痛苦。他们不知道,我们也不知道,我们都深深而不再单纯的爱着。生活是个大骗子,把我们都骗了。太阳花的葬礼,埋葬爱情、亲情和友情……
  • 海洋之音

    海洋之音

    混血人鱼渃(ruò)羽从小就被自己的姐妹嫌弃,遭姨娘算计,她的爷爷人鱼王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管不顾。渃羽从小就被母亲照着,因人鱼王很疼她,因此一直未曾被逐出海洋,但,十五岁那年,因母亲意外逝去,被逐出海洋。她巧遇了人类少女慕容千幻和她的青梅竹马凌墨尘。无家可归的她,还会有选择的余地吗?她还会重新回到海洋吗?
  • 聊斋妖人传说

    聊斋妖人传说

    每章都有一个奇异的故事,一些妖幻化成人形,每个故事离奇古怪,这是一本山海经,这是一本聊斋奇异故事。并不恐怖。它传说了人妖恋,它记载了仙人恋,它放纵了人鬼恋!它掺杂着报恩。一本道听图说的故事。如果你也有故事,在评论里写一些你道听途说的故事
  • 倾世公主:仙魔执手

    倾世公主:仙魔执手

    她,肩负使命的神界公主;他,身份神秘的他国王爷。强强联合,颠覆世界,这一世的一生一世一双人,前世的至死爱恋。女强男强,火花四溅,甜蜜专情,小虐怡情~~~~~~~~~~~~作者是行星饭,书中勋鹿、灿白会出现。还有哦,亲故们可以叫我小觞。《倾世》QQ群:293928980
  • 凤火焚天

    凤火焚天

    修仙的世界,拥有上古凤凰登仙时留下的古玉,异火融入灵魂。一部古龙的火系功法,焚天功。叶秋说,谁不服,我烧谁。有敌人,烧。有美女,烧…呃,不不不,烧了身体可惜,烧了她的心就好,哇咔咔……什么?这里只是空间?烧了…什么?老天不给我渡劫?烧了…什么?不给我回家?烧了…这是叶秋燃烧的修仙路途。
  • 极品女参谋

    极品女参谋

    十年前,她身陷囹圄,被迫为奴。十年后,她踏入返乡之路,却被最爱的人送入宁国皇宫。彼时,宁国江山岌岌可危。睿智的帝王受人控制,年幼的太子一夜间痴傻。佞臣当道,她无奈接受皇命,问鼎天下。身居高位,仿佛如坐云端,性命堪忧。幸而他始终不离不弃,舍身为她守护宁国江山。然而一朝落崖,十数年遍寻不见他。再次相见,却是卿已老,君将故。两人之间只剩下黄泉碧落的承诺,以及青葱岁月里的一场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