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05900000012

第12章 节日习俗篇(4)

从此,客人闹新房的事情就流传开了,并成了一种婚姻习俗。直到现在,闹新房时,还有不少年轻的姑娘站在一旁笑而不语,她们恐怕不光是来看热闹,多半还是想长点见识吧!

新娘蒙红盖头的由来

古时候的婚礼中,新娘头上蒙着一块别致的大红绸缎,被称为红盖头,这块盖头要入洞房时由新郎亲自揭开。

最早的盖头约出现在南北朝时的齐代,当时只盖住头顶,用以避风御寒。以后各族人民纷纷仿效,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到唐朝初期,便演变成一种从头披到肩的帷帽,用以遮羞。

据说,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唐明皇李隆基要求宫女以“透额罗”罩头,也就是在唐初的帷帽上再盖一块薄纱遮住面额。

从后晋到元朝,盖头在民间广为流行,已成为新娘不可缺少的装饰,而且新娘的盖头一般都选用红色的。

关于新娘蒙盖头的习俗,有一个神话传说。

据唐朝李冗的《独异志》载,宇宙初开的时候,天下只有女娲兄妹二人。为了繁衍人类,兄妹得配为夫妻。于是,兄妹俩上到山顶,向天祷告:“天若同意我兄妹二人为夫妻,就让空中的几个云团聚合起来;若不让,就叫它们散开吧。”

结果那几个云团聚合为一。于是,女娲就与兄成婚。女娲为了遮盖羞颜,“乃结草为扇以障其面”。扇与苫同音。苫者,盖也。

以扇遮面,终不如丝织物轻柔、简便、美观。因此,执扇遮面就逐渐被盖头蒙头代替了。其他许多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中,都有用树叶、兽皮或编织物遮面避羞的描述。也许,新娘蒙红盖头就是由其演变过来的。

新娘乘花轿的由来

早期,迎娶新娘多是用车,而不是轿子。这是因为,车要比轿子出现得要早。

封建社会早期,封建士大夫家庭娶亲的礼仪很讲究。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六项规定。每项规定中,又有极为细致的要求。

譬如,男子到女家“亲迎”,要穿黑色衣服,要在黑夜里用黑漆车子,打着火把前去。新媳妇是坐在车子里的,车上有盖,里面有帷幕,以免被人看见。因为古人认为妇女代表阴气,迎阴气入室,宜在晚上进行。

轿子起源大致从唐朝开始,南宋孝宗曾为皇后制造一种“龙肩舆”。上面装饰着四条走龙,用朱红漆的滕子编成坐椅、踏子和门窗。内有红罗茵裤、软屏夹幔,外有围幛和门帘、窗帘。可以说,这是最早的“采舆”(即花轿)。这以后,历代帝王都为后妃制造采舆,而且越来越华丽。

轿子娶亲这个仪式出现在宋代,并渐渐成为民俗。这主要和“亲迎”仪式出现了一系列变化有关。例如这时亲迎已改在早晨进行,新郎要披红插花,所以新娘坐的轿子也改成鲜艳的花轿。

婚纱的由来

如今,有许多年轻人在举行结婚典礼、拍摄结婚照时,新娘大多数喜欢戴上洁白婚纱。这种习俗可不是最近才有的。

一般人会认为戴婚纱的习惯可能是从英国流传开的。原因是,英国人普遍流行戴婚纱的习俗。新郎穿长礼服;新娘身着白衫、白裙、头戴白色的花环,还要罩上长长的白纱,手持白色的花束。总之,英国人心目中,白色象征爱情纯洁、吉祥如意。

其实,戴婚纱的习俗可以追溯到更早。在公元前10世纪,当时两河流域就已盛行女子戴头纱。在古希腊,举行结婚仪式时不仅新娘要戴亚麻或毛织成的头纱,而且一对新人都要戴上花冠。到了罗马时代,不同宗教信仰的人要戴不同颜色的头纱以示区别。中世纪以后,宫廷贵族之中出现了用珍珠装饰的花冠。尔后,发展成白色头纱,并且尺码日益延长,并遍及欧洲各地。

交杯酒的由来

谈及交杯酒,大家都不陌生,因为它是婚礼上一个十分常见节目,为婚礼平添了喜庆的气氛。

据说,这一习俗源于先秦时期。《礼记·昏羲》载:新郎、新娘各执一片一剖为二的瓢饮酒。其意是象征一对新人自此合二为一,夫妻间享有相同的地位,婚后相亲相爱,百事和谐。

唐朝时期,除了沿用瓢作酒器外,亦可以杯替代。到了宋代,新婚夫妇喝交杯酒时用的是两个酒杯,先饮一半后再换杯共饮,饮完后则将酒杯一正一反掷于床下,以示婚后百年好合。至清末时期,交杯酒仪式已发展成为“合卺”、“交杯”、“攥金钱”三个部分。

如今的婚仪中,“安杯于床下”之礼已被革除,“攥金钱”则为“掷纸花”所代替,惟“交杯酒”之礼仪仍然实行。

生日祝寿的由来

在我国,祝寿这一习俗很早就存在了。传说在尧时候,华山封人曾向尧祝过寿,只不过,当时没有具体的时间限定,未必就是其生日的哪一天。

我国人过生日的习俗,大约是从南北朝时开始的。据北齐文学家颜之推的《颜氏家训》记载,当时,在江南就盛行着庆祝孩子一周岁生日的习俗。

唐朝时期,庆祝成人生日的习俗也很盛行。据史籍记载,唐太宗有一次对大臣长孙无忌说:“今天是我的生日,世俗都为之欢乐,而我却感到悲伤。”唐玄宗生日时,曾在花萼楼下宴会百官,百官上表要求以皇帝生日这天为千秋节。

生日上的寿礼,大约始于宋朝。当时,朝政腐败,做官的过生日,僚属都要献寿礼。《水浒传》一书中,就有一段“送生辰纲”的故事。

绍兴年间,宋高宗曾下令,禁止官员接受生日贺礼。但秦桧掌权后,四方之官为巴结他,都趁生日之机向他送礼,各地效仿,使得这一习俗流行起来。

抓周的由来

古时候,父母在孩子刚满一周岁那天,在吃中午那顿“长寿面”之前,要在他(她)面前放上一些有代表性的东西,诸如笔墨纸砚、珍宝玩具、服饰胭脂、瓜果点心等,不予任何诱导,任其挑选,看孩子抓取何种物件,预测其一生的性情和志趣。这种仪式名叫“抓周”,又称“啐盘”、“试儿”,它是我国一项古老的风俗。

据史书所载,此风俗始于魏晋南北朝。《颜氏家训·风操》有述:“江南风俗,儿生一期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用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智愚,名之为试儿。”一期,即一周岁。

当时,人们认为,如果婴儿抓弓矢,长大后喜武为将;抓纸笔,长大后习文为儒;如抓珍宝服玩,则长大后贪婪爱财或玩物丧志;女婴如抓刀尺针缕,长大后即为贤妻良母……

唐宋时期,抓周已很流行,民间十分重视,仪式也很隆重。《梦粱录·育子》篇中有关南宋时杭州风俗说:“至来岁得周,名曰‘周啐’,其家罗列锦席于中堂,烧香秉烛,顿果儿饮食,及父祖诰敕、金银七宝玩具、文房书籍、道释经卷、秤尺刀剪、升斗等子、彩段花朵、官楮钱陌、女工针线、应用物件、并儿戏物,却置得周小儿于中座,观其先拈者何物,以为佳谶,谓之‘拈周试啐’。”

祝寿送寿桃的由来

在中原和豫北地区,每逢祝寿,尤其是给老年人祝寿,儿女们都要送一份寿礼,以此来向老人祝寿,祝贺他(她)们健康、长寿、幸福。而民间寿礼中经常要送个寿桃。

据说送寿桃祝寿的习俗是从孙膑开始的。

战国时,齐国的孙膑18岁时离家,到千里之外的云蒙山,拜鬼谷子为师学习兵法。在孙膑刻苦学习的12年中,从来没回过一次家,也没写过一封家信。

这一年五月初五那天,孙膑猛然想起,今天是母亲的60岁生日,便向师父告假回家探母。临行前,师傅鬼谷子摘下一个桃送给孙膑说:“这桃是不轻易送人的,我送你一个带回去给令堂上寿。”孙膑接过桃就辞别师傅急忙往家赶。

孙膑回到家,看见母亲憔悴的面容,心里难过极了。他赶忙从怀里捧出师傅送的桃送给母亲说:“今日告假回来,师傅送我一个桃孝敬母亲。”

老母亲接过桃吃了一口说:“这桃比冰糖蜂蜜还甜。”桃还没吃完,老母亲容颜大变,皱纹一扫而光,青丝如墨,双目明亮,牙齿重生。

后来,人们纷纷效仿孙膑,也在父母生日的时候,送上鲜桃祝寿。在冬春初夏没有桃子时,人们就用面粉做成寿桃,蒸熟了送给父母拜寿。

此后,这个风俗广为流传,一直到今天。但是,现在的城市人更多的是按西方风俗给老人送蛋糕。

吃长寿面的由来

在民间,生日有吃寿面的习俗。据说,这个习俗源于西汉年间。

相传,汉武帝崇信鬼神,相信相术。有一天,他与众大臣聊天,谈到人的寿命话题时,汉武帝说:“《相书》上讲,人的人中长,寿命就长,若人中1寸长,就可以活到100岁。”

当时,坐在汉武帝身边的东方朔听后,就大笑了起来。众大臣莫不吃惊,都怪他对皇帝无礼。汉武帝问他笑什么,东方朔解释说:“我不是笑陛下,而是笑彭祖。人活100岁,人中1寸长,彭祖活了800岁,他的人中就长8寸,那他的脸该有多长啊。”

众大臣和汉武帝听后,也不禁大笑起来。看来想长寿,靠脸长长点是不可能的,必须换个方法来表达自己长寿的愿望。

脸即面,那“脸长即面长”。于是,人们就借用长长的面条来祝福长寿。渐渐地,便演化为生日吃面条的习俗,并称之为吃“长寿面”,一直沿袭至今。

压岁钱的由来

按照我国的习俗,春节期间,做长辈的总少不了给孩子们准备一点压岁钱,以示祝福。压岁原意是压惊,与古代“年”的传说有关。

相传远古时期,有一种凶恶的怪兽叫“年”,每隔365天后的夜晚,“年”就出来伤害人畜,践踏庄稼,常常使儿童受惊吓。

但“年”怕“啪啪”的响声,于是,人们就用燃烧“啪啪”作响的竹子赶走“年”,随后,用食物来安慰小孩,谓之压惊。

久而久之,压惊逐渐演变为压岁钱。据《宋史》记载,宋神宗时,王韶的幼子南陔元宵观灯时,被坏人背走,途中恰巧有皇家车子经过,南陔呼救,得以随车入宫,神宗赐给他压惊金犀钱。

早期的“压岁钱”是以彩绳穿钱,置于床脚,待年过后方可花掉。明清时,压岁钱大多用红绳串着。

民国以后,流行用红纸包一百文铜元,寓“长命百岁”之意。如今,大人们则喜爱选用新钞票,赠给孩子们作为春节的礼品。

随着社会的发展,压岁钱的含义,已由最初的压惊逐渐转化为节日的祝福。

圣诞树的由来

欧美国家过圣诞节,家家都必须扎圣诞树。关于这一习俗的由来,说法不一。

一种说法是,古罗马人在农神节(12月17日)喜欢用绿树枝和花朵装饰神殿和自己的家。克尔特人在这些日子里,以极隆重的仪式摘槲寄生枝叶挂在家中;撒克逊人则喜欢采摘冬青、常春藤和月桂枝以作装饰。

后来,这些习俗就演变成圣诞节的庆祝活动,并且从单个的枝叶发展成结扎在一起的“圣诞树”。

另一种说法是,扎圣诞树起源于德国。

日耳曼人奉橡树为圣树。每年初冬,总会有一名志愿献祭的小英雄蒙头跑在橡树前,他人用棒子猛击他的头,直至头破血流,他们认为此时灵魂已走向神的面前。

公元8世纪,英国传教士温弗烈来到德国时,日耳曼人以儿子献神的风俗已盛行多年。温弗烈想帮助人们铲除这种恶俗。

于是,在圣诞节前夕,温弗烈来到人们献祭的地方,用斧子砍倒橡树。然后,他将一棵松树作了精心的装饰,建议人们把它作为快乐树,并借此取消献祭仪式。

从此以后,每年到了那一夜,人们便把小松树打扮得花枝招展,这棵圣诞节的松树传遍了全世界,称之为“圣诞树”。

第三种说法是,过圣诞节摆设圣诞树,在16世纪之前,便在德国人的家庭中流行。

据说,德国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有一次,在圣诞节的夜里从一个小城回家。在回家的路上,他看到山林的夜景格外迷人。为了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山林夜景的美丽,回家后,他将一棵小松树上点缀了一些烛光代表星星。

以后,每年的圣诞节,信徒们便学马丁·路德的样子,在屋里布置一株圣诞树。不久,这种装饰圣诞树的风俗传遍其他国家。

还有一说法是,圣诞树源于中古时期的德国戏剧。剧中有一棵挂满苹果的棕树象征伊甸乐园,表示“生命之树”。“乐园树”是救世主来临的象征。

15世纪,十分流行装饰“乐园树”。每逢新年,他们都要布置“伊甸树”,还要在另一间房里布置用树木制成的三角形“圣诞塔”,上面装饰有蜡烛、星星和常青枝条。到16世纪时,“伊甸树”和“圣诞塔”就合而为圣诞树了,并逐渐演变成现代的圣诞树。

19世纪中叶,德国王子阿尔伯特和英国女皇维多利亚结婚后,将布置圣诞树的风俗传入英国。17世纪,法国移民将此风俗带到美国。

现在,圣诞树已风靡全世界,所采用的树木也不仅局限松树或棕树,用塑胶制成的假松树也登上了舞台。

春联的由来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春联起源于“桃符”。桃符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传说。

上古时期,有神萘、郁垒(读“伸舒”、“郁律”)两兄弟,他们住在度朔山上。山上有一棵桃树,树阴如盖。每天早上,他们便在这树下检阅百鬼。如果有恶鬼为害人间,便将其绑了喂老虎。

后来,老百姓为了驱鬼、压邪,便在大门左右各挂一块桃木,画上他们兄弟俩的神像(左为神萘,右为郁垒)用来镇邪。当时把这种桃木上的画称为“桃符”。

从桃符发展成春联,据说与两个皇帝有关。

公元10世纪,五代中的后蜀皇帝孟昶,有一年,要求学士辛寅逊题桃符,但又觉得词句欠佳,于是便亲自题“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于宫外。这就是传说的最早的一副春联。

不过,那时还称桃符而不叫春联,一直沿袭到宋代。如王安石《元日》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到明朝时期,桃符才改称春联。据说这与明太祖朱元璋有关,据明朝****瞻《簪云楼杂话》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

朱元璋建都金陵(南京)后,曾令各家贴对联,并将门联改名为春联,一律用红纸书写。据说有一次,朱元璋亲自到民间察看,见一户人家没贴春联。当朱元璋得知这户人家是阉猪的,不识字后。他便亲自动笔为他写了一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

由于历代大力提倡,春节贴春联便成为我国民间的一种风俗了。而且,春联也成为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长盛不衰。

门神的由来

门神的前身是桃符,又称“桃版”。古人认为桃木是五木之精,能制百鬼。故从汉代起,即有以桃木作桃人、桃印、桃板、桃符等辟邪。

门神,传说是能捉鬼的神萘、郁垒。然而,真正史书记载的门神,却是古代的一个叫成庆的勇士。

班固《汉书·广川王传》中记载:广川王(去疾)的殿门上曾画有古勇士成庆的画像,短衣大裤长剑。到了唐代,门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所取代。

唐太宗李世民在玄武门事变中,杀了自己的亲哥亲弟,所以心里总是疑神疑鬼的,弄得他整夜不得安宁。

为消除李世民心中的恐惧,秦叔宝和尉迟敬德二人披盔带甲,连续几夜就站在宫门外守护。李世民心里踏实了,便安心地入睡。

这使李世民满心欢喜,称赞秦叔宝和尉迟敬德说:“两位将军真是门神啊!”

随后,又找来画师给他们画像,并把画像悬挂在宫门左右,李世民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驱邪。于是,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

同类推荐
  • 灰色童话书

    灰色童话书

    《灰色童话书》是一本38篇童话组成的小集子,由著名学者、童话创作人安德鲁·兰编著。收录了著名童话《福图内特斯和他的钱袋》《德希米尔和德希米拉的故事》《不解的魔法》《尤蒂和她的七个哥哥》……那些美丽动人的想像伴随多少人走过他们的童年?那些扬善避恶、催人进取的情节是多少人认识世界的第一步?在这个集子中安德鲁·兰先生将为我们展现他的彩色神奇世界。
  • 中外神话故事(下)

    中外神话故事(下)

    为了让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朋友,参够在有限的时间里阅读最优美的文学名著篇章,我们精心选编了这本《中外文学名著故事总集》,它将世界公认的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名著,一一改编成故事形式,文字尽量通俗易懂,内容尽量保留精华,以使广大读者可以通过最简捷的形式,畅快阅读中外文学名著的精华。
  • 青鸟 小鹿斑比 小熊维尼 丛林故事

    青鸟 小鹿斑比 小熊维尼 丛林故事

    世界四大丛林童话《青鸟》最富于浪漫色彩和象征主义色彩的儿童文学的代表,集知识、智慧、情感和想象于一身的童话梦幻据。《小鹿斑比》一部深刻的“成长启示录”,一部关于人与动物之间平等交流的温馨童话。《小熊维尼》一部最贴近儿童心灵的世界级名著,被译为三十多种语言在多个国家出版,迪斯尼买下版权改编成卡通影片风靡世界。迄今已经八十多岁的小熊维尼依旧可爱。《丛林故事》独树一帜的世界动物文学经典,二十世纪英国最有影响和最受欢迎的儿童名著。
  • 孩子提问题 大师来回答

    孩子提问题 大师来回答

    提问是孩子的专利,他们的小脑袋瓜里总是充满了各种奇思妙问。宇宙的问题、动物的问题、自己身体的问题、哲学的问题、人人都会问的问题、天才才会问的问题、不能成为问题的问题……但是,孩子们却绝少有机会得到专业、准确又令他们满意的回答。为此,本书编者从10所英国小学数千名4~12岁的孩子提交的问题中,精选其中115个最奇妙有趣的问题,然后邀请世界各领域的顶级人物——他们真的是最合适的人选——予以解答,最奇妙的问题,遇到最高明的解答,就是这本《孩子提问题 大师来回答》。
  • 安徒生童话全集(八)

    安徒生童话全集(八)

    《安徒生童话》是世界儿童文学经典,有着独特而又无穷的魅力,其中著名形象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想穿新衣服而又因此上当受骗的皇帝等,栩栩如生、形象生动。阅读这些故事,小读者们可以感受到真、善、美的巨大魅力,并从中得到启迪和感染。
热门推荐
  • 对不起,我不属于这个世界

    对不起,我不属于这个世界

    一次任务的失败,安若决定与他同归于尽,为了保护自己的心上人,她对着雨泽声嘶力竭的狂吼让他走。雨泽看着安若所在之地的爆炸,万念俱灰,拿起枪。“安若,等我。。。”死后,二人的灵魂同被黑寂收走,看着曾经的恋人幸福,自己既开心又难过,撒下弥天大谎,说要修复尸身,把他们“寄存”在另一个时空。其实,另一个空间并不存在,而他们在的是他们的前世……这一世,安若变为小倩,六岁时家道中落,父母也被当朝皇帝所杀。为了活命更是为了为家父家母报仇,不得已,进了王府,成为了郡主的贴身丫鬟,郡主待她视如亲兄妹,原本生活的平静已淡化了她心中的恨,可当刚出生就被立为皇太子的紫岚逸轩出现在她面前,杀父弑母之仇再次复燃……
  • 12星座人大全集:科学解读人的血型与星座的秘密

    12星座人大全集:科学解读人的血型与星座的秘密

    12星座人根据太阳在黄道上所处的12个星座的位置,揭示了每个人在出生之际及尔后的一生中所受到的太阳印记的影响,由此将人划分为12个星座类型,并逐一对每一星座类型的宝宝、女人、男人的性格、心理、行为、情感等特征分别进行了分析、介绍。4种血型人根据人类的4种血型,揭示了每个人的一生中所受到的血型的影响,并逐一对每一血型类型的宝宝、女人、男人的性格、心理、行为、情感等特征分别进行了分析、介绍。星座·血型星座分析主要侧重人的性格和后天命运。血型分析主要侧重人的内心感受与行为方式。
  • 妃本张狂:王爷夫君有礼了

    妃本张狂:王爷夫君有礼了

    慕容璃从来都没想到,自己居然会被传说中最腹黑的七王爷娶回家。可惜,真相就是这么悲催。“启禀王爷,王妃又去炸人了,现在正浑身狼藉的回府中!”“备好干净的水,本王要伺候王妃沐浴。”“启禀王爷,王妃又去骗人了,现在正被人困在锦绣楼等您去救呢!”“谁居然敢幽禁本王的王妃,活得不耐烦了,给我把锦绣楼夷为平地。”“启禀王爷,王妃又去偷人了,现在……”正带着奸夫回府呢,侍卫话音未落,便听到自家向来云淡风轻的王爷一声暴喝,“慕容璃,你给本王滚回来!”本文一对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妃常了得—奈何妖妃

    妃常了得—奈何妖妃

    她是他的王妃,他是她的挚爱。她是他的苦难,他是她的执着。她是他的故事,他是她的传说。”王妃,王来了。““什么,狼来了。”“是王来了!”“那可比狼更可怕,快闪。”
  • 红颜一笑举世倾

    红颜一笑举世倾

    一场意外将荔非兰心带到了一个历史上没有记载的国家,当她想尽办法准备穿回去时,却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神秘的组织。来不由己,去不由己,既来之则安之?留在这里顺便到皇宫里考察一番?可为何许多人见了她都道面熟?有人爱她视如珍宝,有人恨她如眼中钉肉中刺,更有人说她是前朝余孽,她究竟是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肆无忌惮的爱恋

    肆无忌惮的爱恋

    她以为,他们会是幸福的一对,纵然是结识与网络。他们勇敢着,也幸福着。她以为,他们会一直走到尽头。只是她忘记了,爱情不是在一起就好,而是久伴。他们有的只是爱情。可是,现实生活永远那么的强差人意。无痛无青春,谢谢你陪我爱过。
  • 三十三天宫

    三十三天宫

    穿越异世,拜龙皇,掌神器;天宫传承,无尽危险;王者之路,枯骨铸就。一人,一虫,一熊上演兄弟之情。励志,从这里开始......
  • 仙厨

    仙厨

    “我的理想并不高。”任逍遥装模作样摆出一副气宇轩昂的样子,“我的理想就是天下所有的灵石都是我的,天下所有的美女也同样是我的。”
  • 吹牛笑话俱乐部(都市超级幽默)

    吹牛笑话俱乐部(都市超级幽默)

    英国作家萨克雷有句名言:“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 我们许多人总是在推迟我们的快乐——无限期地推迟。 只要你打开本书,不论是信手翻阅,还是仔细阅读,你可以马上开心地笑起来。
  • 天才嫡女:要回家

    天才嫡女:要回家

    都说不遭人妒,是蠢材!当她这个天才医生魂穿成一个软绵女婴,决心奔向她羡慕了一辈子的蠢材之路时,为毛还是出事了呢?她只能悲愤地朝天怒吼,我要回家!我要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