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4200000049

第49章 马背英雄踏中原,满清盛衰日渐斜5

(五) 马背英雄踏中原,满清盛衰日渐斜5

留头不留发,路上行人一半僧——预言剃发留辫的争执

雨水草头真主出,路上行人一半僧。赤头童子皆流血,倒置三元且听说。

——《烧饼歌》

中国自古以来都不缺少如文天祥、史可法般舍生取义的人,也不缺少如诸葛亮、张居正般为了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英雄与硬汉,正如鲁迅所说,他们就是中国的脊梁,只要有他们在,天地间就会充满正气,即使国家危急,而民族的精神不会因此灭亡。

与此同时,背叛者的身影也总是混杂其间,单是明清两朝更替时的秦淮河边,便有几位因风流也因背叛传世的“贰臣”。才子侯方域,虽有贞烈的李香君相伴左右,却还是没能超然物外,投降了满清;文人钱谦益,面对曾想投水自尽以换取丹心一片的柳如是,最终还是选择做懦弱的叛逆者;大将吴三桂,将有着倾国倾城之貌的陈圆圆拉来,做了自己引清兵入关的借口……无论是出于何种原因,他们都因自己背叛的选择而像封疆大吏洪随畴一样,被收录于《贰臣传》中,被永远地钉上了历史的耻辱柱。

他们的背叛,本身就是一种伤害。然而,还有一些背叛者甚至会拿起手中笔、操起腰间刀,将矛头指向原本的“同类”,孙之獬便属此辈。

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五月的一天,早朝的金銮殿上,满汉两班大臣依次入列,明朝降臣孙之獬则尴尬站在两列当中。本为汉朝官员的他,不知何时竟然剃发易服想要混入满族大臣队列,满族大臣自然不会接纳他;悻悻地想要回归汉臣队伍的他,又不为汉臣所容。本想接近与满清距离的孙之獬,此时竟弄得两边不是人,受尽满汉官员的嘲笑。既羞且恼的孙之獬愤然上奏道:“陛下平定中国,万事鼎新,而衣冠束发之制犹存汉旧。此乃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从陛下!”孙之獬不知道,他这一“愤然”,导致江南百万生灵尽膏锋刃。

其实关于“易服剃发”之事,满清刚入关之时,便曾发布过相关的檄文:“檄文到日,剃发归顺者,地方官各升一级”,“凡投诚官吏军民皆着剃发,衣冠悉遵本朝制度”。但鉴于满清立足未稳,实在不宜引发“民皆愤怨”,便很快再下檄文,改弦更张:“予前因归顺之民无所分别,故令其剃发以别顺逆。今闻甚拂民愿,反非予以文教定民心之本心矣。自兹以后,天下臣民照旧束发,悉从其便。”

“易服剃发”一事,就此搁置。多铎进入南京之时,甚至还曾颁布告示:“剃头一事,本朝相沿成俗。今大兵所到,剃武不剃文,剃兵不剃民,尔等毋得不道法度,自行剃之。前有无耻官先剃求见,本国已经唾骂。特示。”所以明臣仍冠服如旧,上朝时与满清官员分列两班。

至此,天下稍定。庙堂之上,“雨水草头(即“满”)真主出”,朝堂渐稳。江湖之中,民心尚安,当时江南很多城镇在投降后,“结彩于路,出城迎之”,且还用黄纸书“大清顺民”四字贴于门上,毕竟只要一切按明制进行,老百姓对于谁做皇帝并不太计较。然而,这种情形维持了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清政府的政策就发生了180度的转变,颁布“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强行剃发令,全体官民,“尽令薙发,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向逆命之寇,必责重罪”,“其衣帽装束,许从容更易,悉从本朝制度,不得违异”。

清政府此次的政策调整,自然不是单由孙之獬的上奏引起,却也与其脱不了干系,若不是像这样背叛者的推波助澜,刚刚入主的在位者断然不会如此朝令夕改地发布“薙发令”。因为挥师南下的进展迅速得令他们吃惊不已,用柏杨先生的话说,“满洲民族大为惊奇,惊奇他们自己的满洲兵团竟是如此的英勇,也惊奇汉民族竟是如此糟透了的懦弱”。在他们看来,汉人是懦弱得连砍头都会配合的,“易服剃发”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困难。所以,他们希望大清帝国中,不只是“路上行人一半僧”,而应是所有的人都采用满洲人的发式。

事实上,清政府高估了汉人的忍受力,也低估了汉族的伦理观。剃发对当时的汉人而言,心理上是难以承受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这是千年以来的伦理观,也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这些根深蒂固的观念不仅主宰着传统知识分子,而且在千年的岁月里也在下层民众心中扎下了深根。

所以剃发不仅有违传统,而且是一种侮辱,对自己父母、祖宗的侮辱。民众被激怒了,本已逐渐平静的江南又骚动起来。各地地方官和民众纷纷揭竿而起,逐走清政府派来的县令,占据了城市,喊出“宁为束发鬼,不作剃头人”的口号,摆出一副与清政府决一死战的架势。

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说道:“(剃发令)一下子触发起疲惫不堪的汉人的民族情愫,原来对砍头都驯服得像一群羔羊,忽然间只因为要剃掉他们头上一部分头发而怒吼如虎。”一位西洋的传教士马丁尼在他的《鞑靼战争记》一书中也写出了他的惊讶:“鞑靼这时候下令,强迫新近归降的汉人剃发,于是所有汉人,无论士兵和市民,都愤怒起来,手执武器向鞑靼反抗。他们对国家和皇帝都没有这种热爱,为了保护自己的头发,却舍生命去抵抗强大的敌人。”

这场看似对“剃头”的反抗,实际上是根深蒂固的汉族文化和异族文化两者之间的对抗。汉人的强烈反抗完全出乎清政府的意料,但他们并未停下“剃发”的脚步,反而举起了血腥的钢刀,所有拒绝“薙发令”的人,无不是“赤头童子皆流血”。单是嘉定一城,清军就接连屠杀三次,杀人20万,这就是“嘉定三定”,此外还有著名的“江阴三月”。随着清军对反抗的血腥镇压,稍微缓和的满汉矛盾又被激化了。刚刚扫平的江南各部,又举起了“反清复明”的大旗,南明鲁王监国政府、隆武政府、绍武政府、永历政府,降清的明军将领,农民大顺军、大西军余部,海上郑成功等,他们之间交错联合,相互呼应,掀起了波澜起伏的抗清斗争,曾一度使新立的清政府几乎面临灭顶之灾。

然而与清朝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铁骑相比,反抗剃发的百姓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毫无组织和战斗力而言,所以满清很快就压制住了激烈的反抗,“远近始剃发,称大清顺民云”。而那些坚持不肯剃发者,就像清代胡蕴玉在《发史?序》中所说“薙发令下,吾民族之不忍受辱而死者不知凡几,幸而不死,则埋居土室,或遁迹深山,甚且削发披缁,其反折不回之令,腕可折,头可断,肉可腐,身可碎,白刃可蹈,鼎薙可赴,而此星星之发,必不可薙,其意岂在一发,盖不忍视上国之衣冠,沦于夷狄耳。”

“剃发”一事就此告一段落,然而,由此引发的民族矛盾、“反清复明”的势力,清军用了长达二十余年的时间才基本肃清。但汉族人心中的痛却久久无法愈合,即便是到了清朝末年太平天国起义时,翼王石达开仍然对此耿耿于怀,写下了“忍令上国衣冠海于夷狄,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的对联。灭亡的种子,从一开始便已种下了。

事件纪:

江阴三月

江阴降清后,不久便接到了“薙发令”。当地诸生共同立誓:“头可断,发决不可剃!”义军则以“大明中兴”为旗号正式反清。消息传开后,清廷派兵镇压。江阴六万义民在江阴典史阎应元的率领下,面对二十四万清军,孤城困守八十一天,使清军连折三王十八将,死七万五千人。城破之日,义民无一降者,幸存者仅老幼五十三口,史称“江阴三月”。 阎应元被俘后坚决不向清廷贝勒下跪,被刺穿胫骨,“血涌沸而仆”,却始终没有弯下膝盖,终英勇就义。

同类推荐
  • 三国之蜀汉儒将

    三国之蜀汉儒将

    主角设定:穿越前为矿大篮球队皇牌球员,自幼练习太极拳,剑,枪。后经过锻炼,基本与与魏延,张辽同级,略逊于巅峰关羽,张飞,赵云;高于马岱,文聘。大局观比较擅长,但不至于算无遗策,更多是有神来之笔,奇思妙想。文采:身为穿越者,语文不太差。女人:会有几个,但不至于精尽人亡。本文适度YY,不太过火。自己争霸雄心万丈太累,当诸葛亮劳心劳力也太累。与其如此,还不如当个儒将,没事就喝喝酒,写写诗,和自己的女人一起潇洒。打仗?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阴,迟早叫你喝我的洗脚水。曹操:“原来如此!此天亡我也,非战之罪。”关羽:“有你在,我岂敢称武圣!”张飞:“好酒量!”刘备:“我一生识人无数,却看不透你,幸好我们不是敌人。”孙权:“没想到我江东是败在你的手里。”大乔&小乔:“将军救我!”
  • 乱世明臣

    乱世明臣

    一个轮回了几千年的人,原本想要过安稳平静的生活,怎奈天不从人愿……你说你是我父亲?不,我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你说要忠君爱国?不,我只忠诚于我自己!……
  • 回到三国之刘备是我大佬

    回到三国之刘备是我大佬

    回到三国,收美女、战猛将,废话不多说,精彩在文中!!!!!!!!!!!!
  • 逍遥硕师

    逍遥硕师

    我的故事里,有平头百姓,也有乡绅贵族;有山野之村,也有繁华之都;有驰骋商场,也有纵横武林。我不做官,但却与官为伍;我不入教,但却与百家有着丝丝缕缕的牵连。……好吧,三言两语,无力解释。看官们且不妨看看去--
  • 帝制的崩溃:辛亥革命百年史话

    帝制的崩溃:辛亥革命百年史话

    见证梁启超这个天才改良派领袖的预言,再现千古封建帝制最后阶段交锋、较量、博弈的悲壮历史!这本由古敏著的《帝制的崩溃(辛亥革命百年史话)》讲述发生在辛亥年间的武昌首义(公元1911年10月10日;宣统三年八月十九日夜),湖北武昌新军的共进会党人熊秉坤打响了武昌首义第一枪,转瞬间“四面军声逼楚歌”,山河为之顿变、乾坤为之颠倒、帝制为之崩溃。
热门推荐
  • 星河创世纪

    星河创世纪

    这是一个虚拟游戏的世界,这是一个赌上全部的竞技。我将亲手,开拓我的梦想。我将亲手,埋葬前路敌人。
  • 带你去坐我的八号车厢

    带你去坐我的八号车厢

    爱情,事业,友情,磨难……一节车厢尽可以浓缩人间百态,百味人生,本作品围绕异地恋、多角恋、爱情与事业间的矛盾、以及异地恋与独生子女之间的矛盾,渐进展开,从校园爱情发展到都市婚姻和职场生涯,让你在曲折的爱情故事中感悟爱的真谛,在多彩多味的婚姻故事中体味生活的内涵。本作品中的人物主要包括:郑昊、吴娟、施杨、孙姗、杉惠美子等。
  • 国帅

    国帅

    战火的一次次洗礼,使他一步步的成为了一名军事统帅。由于战功特别大,他被王朝皇帝授予了王朝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国家军政大元帅,地位仅次于皇帝,凌驾于百官之上,因而,他也被人们亲切的称之为国帅。
  • 行政管理学

    行政管理学

    本书内容包括行政职能、行政组织、行政权力、人事行政、行政领导、行政决策、行政实施、公共财政管理、行政责任、行政监督、行政效率等。
  • 校园鬼尸

    校园鬼尸

    因为一个手机,几个学生意外得到不义之财,之后被带入传说中的鬼校,他们在鬼校里结识了舍友苏夜莫,和驱鬼师许三。学校里频频发生诡异事件,307宿舍一伙几人每天都生活在鬼怪的惊悚和恐怖当中,然而,他们并不惧怕这一切,因为他们都怀着一颗勇敢的心。经过一次次的艰难险阻,他们打败了一切恶鬼怨灵,拯救了校园乃至整个小镇,这就是他们的鬼校生活——校园鬼尸
  • 南怀瑾的商业智慧

    南怀瑾的商业智慧

    纵观南怀瑾老师一生的业绩修为,可以用两句意味深长的话概括:“手无分文,富可敌国;身无片职,权倾天下。”他的商业实践和对工商界人士的关注与护持,他毕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化众生,推进文明,其实质都是为实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崇高理想的写照,是中国古今文人穷其一生所追求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和高度智慧的体现。
  • 食霸天下

    食霸天下

    以前我除了做家务,最大的爱好就是吃了,没想到后也能靠着这个安身立命,穿越之神真是设想周到!只是身在奴籍、、、这个,为了自由而奋斗吧!
  • 无敌愣仙

    无敌愣仙

    一个十五岁的无知少年,不求道不求仙,只随心,可一场中土修行界的动荡随之而起,迫不得已之下,卷入其中,得道仙醒!这是一个愣头青踏剑而行的故事,做人愣,打架愣,泡妞愣,在这个世界里,谁都在横,就他在愣!傻子有傻福,憨人有憨运,若问他何去,只因年少不懂事,伊人如梦,万剑如歌!
  • 妃颜倾尽天下

    妃颜倾尽天下

    一朝穿越成将军之女,不受宠就算了,还来欺负我,丫的,不知道我是跆拳道当过教练吗?人打我,我不还手!嘿嘿,我还脚!皇帝安排,嫁给王爷,听说他奇丑无比,是个文盲,而且很没素质。狗屁传言!他简直才高八斗、满腹经纶,连我这个博士之后都不能比,都无法用词语形容了!
  • 宝贝我们天生一对

    宝贝我们天生一对

    他们是一对欢喜冤家,小茜刚刚毕业实习进入了全市TOP1的房地产公司-龙腾企业,而他也是被迫回国,以了解自家公司状况为理由从新手入手的总经理身份,不知情的小茜并不知道所谓的总经理就是操控这家公司的未来总裁,在彼此的好感中逐渐进入了爱情长跑。。。中间发生了第三者的插足,他们能否坚守爱情?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