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19900000012

第12章 曾国藩——为官之策(3)

人要有原则,但是在必要的时候应该懂得宽容,两者没有矛盾而是协调统一的,这不是对原则的忤逆,而是一种保留原则的通融和变形。当然,在分类事情的时候,也应该分出一些可以通融的内容,这样,人的生活也才不至于陷入僵局、尴尬和死水境地。

曾国藩就是一个既苦争大事,又放松小事的人,于是,他如鱼得水地应付着西方列强。

曾国藩是一个非常有远见的人,在对外事宜上,面对需要争取的事情,曾国藩丝毫也不放松,比如说面对列强违规或者超越条约规定的时候,有害于我国百姓生计的诸如铁路、轮船、行盐等事项,他绝对铁面无私、据理力争。

然而,尽管曾国藩如此倔强,但遇到可以容忍又不牵涉尊严等问题的时候,他又抛出“放松”的计策,毕竟没有任何人可以容忍永远的“不”,更何况我国还有求于之的洋人。曾国藩深谙此理。

一次,外国使节要求清政府皇帝接见,但是清政府当局却无法容忍,因为从古至今,封建王朝遗留下来的规矩统统都是皇权的威严至上,例如邻国使臣来到我国,都必须以朝觐的态度、臣工的身份跪拜才行。而西方列强定然不肯如此,为此,也就惹怒了清廷。不仅如此,清政府如此作为,还因为其忧虑万一应允则有损国威、有失体统等,虽然此时清政府早已经沦为半殖民地的身份。对此,曾国藩上奏朝廷,表明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曾国藩认为这种想法有些“过虑”,并建议可以沿用道光皇帝、咸丰皇帝与外交往的方式,卸下这个不必要的心理包袱。

对于此类小事情,曾国藩始终灵活应对,比如对于外国人所提出的增加传教范围等,曾国藩另辟蹊径,只说可以按照条约规定保护他们的宗教,而不为其另订条约等。

曾国藩认为小事放松,不必太多计较,正如其所言:“其害稍轻,不特不与力争,并可有求立应。”“我所不可行者,宜与之始终坚持,百折不回;我所可行者,宜示以豁达大度,片言立定。”

诸如此类,曾国藩始终站在伸缩的立场上,该严格的一定要坚持,可放松的即可适当宽容。正是由于这种外交方式,才使得曾国藩为清政府赢得了一片健康的外交新天地、新景象。

为官不可迂腐,不需要死扣规定和已经过时的传统等,一定要与时俱进;为官不可矫情,不该过于敏感于自己的面子,不然将会自讨苦吃;为官不可顽固,适当的放松可以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机会和机缘……总而言之,只有放松小事,才能成就大事。

7.刚柔互用,让适度

关于“刚”和“柔”的学问究竟是什么?在曾国藩看来,刚柔并济相急在于:

以刚压柔则猛,以柔克刚则巧。曾国藩认为人要想有所成就立得住,主要依靠对刚柔尺度的把握。他说:“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非暴虐之谓也,强矫而己;柔非卑弱之谓也,谦退而已。”这就是所谓的中庸之道。

以刚压柔则猛,以巧柔克刚则巧

假如一个人把随波逐流当作是逆境坎坷中的精神安慰和权宜之计,或许他还有成功的可能,而如果真的把它当作人生的信仰、理念,就只会一无所成。一个永远自甘平庸无特立之行的人不仅与成功无缘,其人生也毫无意义,平淡无奇,而是一个活着有无意味的问题。但是,最易使人成功的勇敢,当还属于策略性的勇敢,曾国藩“按兵”“抗上”则可属于勇敢身上便具有的气度。

1862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咸丰帝在逃往热河(今河北承德)。在途中,他命令曾国藩速派湘军大将鲍超援兵救助带兵北援。曾国藩一时举棋不定,几天都没有睡好觉“通夕不能成寐”,因为北援事关“勤王”,是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又想留下鲍超所部对抗太平军。

他决定广泛征求幕僚的意见,命令他们每人就此事召集文武参佐讨论对策,要求每人提出一种方案,结果多数人都主张派兵入卫,只有李鸿章力排众议,说“夷氛已迫,入卫实属空言,三国连衡,不过金帛议和,断无他变”,而“楚军关天下安危,举措得失,切宜慎重”,主张“按兵请旨,且无稍动。”李鸿章认为八国英法联军业已到达逼近北京,“入卫实属空言”,英法联军战役之役必将以“金帛议和”而告终。此时危及大清江山社稷的不是英法联军,而是造反的太平军。湘军“关天下安危”,应把力量对准太平军上。至于北援,应“按兵请旨”,静静地观察局势。曾国藩对这一观点颇为赞同,一面上疏冠冕堂皇地表示:“鲍超人地生疏,断不能至,请于胡(林翼)、曾(国藩)二人酌派一人进京护卫根本”;一面在实际行动上采取拖延观变战术。结果不出所料,10月便接到“和议”已成、毋庸北援的廷寄。而同时接到率勇北上谕旨的河南、陕西等省巡抚随即行动闻命即行,结果却空跑一趟,无功而返,劳民又伤财。相比之下,则显得曾胡二人十分高明,而他们二人之所以高明,则由于接受了当时正在曾国藩幕中充任幕僚的李鸿章的意见。事后,胡林翼选择李鸿章、陈鼐、李榕三人的献议附于曾、胡二人的书面意见之后,编为《北援集议》一书,刊行于世。大概由于内部议论,过于直露,不宜公开发表,在刊刻时删去一些内容。故李鸿章的条陈中已不见“按兵请旨”的字句。

曾国藩、胡林翼不愿派鲍超去救援,其实还有其他方面的顾虑。即鲍超乃一员勇将,朝廷将肯令鲍超交给归胜保统管,而胜保这个人非常厌恶乃极端仇视湘军,胜保若以“勤王”

之名,将鲍超收为麾下,那时北援湘军就会拱手送人,这对大局是非常不利的。但鲍不知其中奥妙,认为自己失去了一次社稷立功的大好机会,故表现得十分不满。曾国藩知道后,就让胡林翼开导他。胡林翼还是善于做思想工作,写信劝诫说:“涤帅与我都深知胜保为人忮忌贪诈,专意磨折好人,收拾良将,弟若北援,无论南北风气异宜,长途饷项军火,无人主持,且必为磨死,而又不能得功得名。惟北援是君父之急难,不敢不遵,不可以他词推诿,其时涤帅筹思无策,只得应允,自行北援,或兄北援,以兄与涤帅若能北行,则所带将士,或不致十分饥困,亦不致受人磨折。弟若知涤帅此次之恩,弟且感激流涕之不暇。涤帅待弟之恩,是天地父母之恩,弟于世事太愚,当一心敬事涤帅,毋得稍有怠玩,自来义士忠臣,于曾经受恩之人,必终身奉事惟谨。”

经过胡林翼苦口婆心的一番开导,鲍超终于体会到明白了曾国藩的良苦用心。

通过以上两件事,如果说在“勤王”问题上,曾国藩采纳李鸿章意见“按兵”抗上是一种“刚”,而曾国藩对待鲍超的这番良苦用心则可谓是另一种的“柔”。曾国藩将刚柔之道运用得恰到好处,可圈可点。

刚柔互用,不可废偏废

曾国藩将“刚柔互用,宽严相济”这套中庸之道的统治术,运用得非常娴熟。一方面,宽之以“名利”,从而导致“湘中勇夫赴江西、湖北投效者,络绎不绝,父缺子代,此往彼归”《曾文正公全集·奏稿》。)。另一方面,严之以“礼义”,整顿军队整饬军纪,在一定时期注重了军民关系,使清政府与民众的关系得以缓解。正如曾国藩在写给家人的信中所说:

“我现在军中,声名极好,所过之处,百姓爆竹焚香跪迎,送钱米猪羊犒军者络绎不绝”(《曾国藩家书》。)。清末资产阶级革命家章太炎对曾效忠清廷是不满的,但认为曾国藩行事“犹足以惬人心者,盖亦多矣”,其一就是“杀官司之威,民之得伸自曾左始也”。

刚是一个人身上不可缺少的品质,做人有时要像铁一样,只有硬靠着这幅骨架,才能立于世,如此才能克服种种困难艰险,才能超越常人,战胜恐惧、悲观、消极和畏难苟安的心灵,才能成为人生的大赢家,使人体生命得以自强。可以说,刚是人类生命的第一大源泉。

柔是一种魅力,一种收敛,一种谦逊,一种春风宜人的风采。保持“柔”的姿态,能使人们在当今的纷争世界宠辱不惊,豁达乐观。再伟大的人也需要追随者,再精彩的演说也需要听众。柔是一个人的皮肉,使人光彩照人的东西。

8.培养人才,煞费苦心

曾国藩深知自己并不适合领兵打仗,因此他大力推行人才战略,“集众人之长,补一己之短”。

善于用人者会在取其长的同时,满足不同人等的不同需求。如想立功的可以让他去冲锋陷阵,有隐私的要替他隐瞒,有谋略的要对他亲近信任。曾国藩则说得更加直截了当,进一步说:“武人给钱,文人给名。以众人之私,成一人之公。”

曾国藩培养人才时遵循这样一个的标准是:“发现优秀人才,用人所长,加以进行重点长期培养,因势顺导,四处开花。”

一代宗师的略用才策略

左宗棠这个人不拘小节不懂礼貌,自视甚高,目空一切见谁损谁。在与人写信时,不署自己的家姓名,只署“小亮”,自作多情地以为自己是诸葛亮。但曾国藩却看中了左宗棠的才气,有意纳入接班人体系,给了左宗棠一定的发展机会,使其在浙江、福建一带从普通人做到了闽浙总督。

李鸿章最初在是曾府里充当的幕僚,可曾国藩慧眼独具,发现李鸿章所具有的超常洞察力,于是将其纳入重点培养对象。在重大事情上,曾国藩常常让李鸿章过来出谋划策,对其进行有意训练。正是曾国藩竭尽心思的发现、培养,李鸿章才有机会走到大清王朝的高层管理岗位,发挥自身的能量。

1.求贤若渴。

广泛访求、网罗人才。曾氏求贤若渴,对人才非常重视,他提出“凡有一长一技者,断不敢轻视”。每到一个地方,每次与人通信、交谈,都希望恳求对方能给自己推荐一些人才。

他常写人才闻见日记,将所见所闻,分为“闻可”、“闻否”、“见可”三类。在他的《无慢室日记》中,专门设立了“记人”一项,记录了一大批被推荐的人名,并附有自己考察后的意见之所得。曾氏提出,“衡才不拘一格”,“求才不遗余力”,反对以出身、资历衡量人,可见其爱才之心。曾氏幕中经人推荐入幕的人甚多,曾氏平时极注意对僚属才能的观察了解,并从中发现了大量人才。

2.相人有法。

曾国藩大多是亲自考察人才,因而体会颇丰。在考察人才方面,曾国藩不断摸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主张对人才宜“留心察看,分别贞邪”,包括说话言语、举止、行为……曾国藩幕中经人推荐的人非常多,在日常生活中,他非常注意对僚属才能的观察,了解曾国藩无时无地不注意观察人才,并将其优缺点一一记录下来,以备日后参考使用。此外,曾国藩有时会还经常设置一些不同的情境来考验对方,以找出真正沉稳内敛、德行俱佳的人才。

通过这种观察方式,曾国藩从中发现了不少有用的人才。当年,在曾国藩的考验下,年轻气盛的李鸿章就碰过好几次钉子。

在选人时,曾国藩不喜欢用官气重、夸夸其谈的人,并以“德大于才”为用人第一要旨。

他常说:“与其无德而近于小人,毋宁无才而近于愚人。”

3.量才适用。

曾国藩不仅善于发现人才,还善于使用人才。在这一方面,他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清楚地认识到,“世人聪明才力,不甚相悬,此暗则彼明,此长则彼短,在用人者审量其宜而已。山不能为大匠别生奇木,天亦不能为贤主更出异人”。曾国藩充分认识到每个人的优缺点所在,主张用人应当首先是适用,而不应刻意追求完美。

曾国藩不拘一格用降人才,“凡于兵事、饷事、吏事、文事有一长者,无不优加奖励,量材录用”。长此以往,他汇集了大量军事型、经济型、技术型和谋划型的人才,每个人都把自己的长处发挥得淋漓尽致。

4.奖励为重。

曾国藩深谙用才之道,认为对人才不能求全责备,而要多鼓励。他认为,人才需要奖励,如此才能有所作为。即便对一些中等人才,如果奖励得法,照样能成大器;如果只是一味批评、责备,再好的人才也会变成庸材。说:“衡人亦不可眼界过高。人才靠奖励而出。大凡中等之才,奖率鼓励,便可望成大器;若一味贬斥不用,则慢慢地就会坠为朽庸。”

在具体实践中,曾国藩采取了有效的激励机制,注重针对不同人的不同需求,实施采取相应措施来激发其积极性。以厚赏来得兵将之勇,以名位来换幕僚之智,皆大欢喜,人心得以聚集军心一统。

最值得人们敬佩的地方是,曾国藩不怕部属与自己同职齐名,鼓励他们自立门户、自辟乾坤,并给他们提供一些帮助。也正是因为如此,人们才在后来看到李鸿章、左宗棠等人闪耀的大放异彩。

知人善用,莫过曾公。这位传奇人物的一生,向我们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成就别人,最终也将成就自己。

识人、取人、用人已成一体体

曾国藩认为,对人才一定要做到慎用、勤教与严绳。

慎用,即对人才要分辨良莠、知人善任。曾国藩说:“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知人”,而且收罗的人才之越广,用时之越要慎重。曾氏用人十分谨慎,恪守“不轻进人”、“不妄亲人”。为此,他高度重视人才的考察,提倡选人“必取遇事体察,身到、心到、手到、口到、眼到者”,观人的方法主要是“以有操守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对于所招揽到的人才,一方面用其所长,发挥其尽其所能,另一方面量才录用,使人才大多能各尽其职。

正是因为曾氏独特的用人方式能“冷眼看英雄”,他的幕府中人才之盛。

勤教,即对人才要善于磨砺、促其成才。对于有能力的人,曾国藩在培养上可谓不遗余力。“人才以培养而出,器识以磨砺而成”,这是曾国藩的培养人才的观念培养观。他认为“天下无现成之人才,亦无生知之卓识”,不要随便动不动就说天下无才,人才是需要磨砺的。

曾国藩认为,人才,特别是经办军国大事的人都是千磨百砺锤炼出来的,尤其是经办军国大事的人才。李鸿章是曾氏的得意门生,咸丰十一年(1861年),曾国藩率湘军攻陷九江,李鸿章从镇江前去投奔曾国藩,可曾国藩却找了一个借口说军务繁忙,竟然没有与他见面,甚至还在别人面前嘲讽李鸿章。其实,这么做并不是曾国藩的本意,曾氏并不是不愿接纳李鸿章,而是他看李鸿章心地高傲,想挫一挫他的锐气,磨圆他的棱角。这也是曾国藩培养人才的一片苦心。在后来的日子里,曾国藩对李鸿章进行了严格打磨。李鸿章曾对人说:“过去,我跟过几位大帅,都是糊糊涂涂的,不得要领;现在跟着曾帅,就像手中拿了如同有了指南针。”经过曾国藩的一番苦心栽培,终于把李鸿章磨砺成晚清的擎天一柱。可以说,没有曾国藩,就没有李鸿章后来的成就。

严绳,即对人才要就是严加监督督责、清慎诚戒。曾国藩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自立准绳,自为守之”,对待下属也是严加监督,使下属都能严格遵守规矩,不得违反“循循于规矩之中”。他常以恒守“清慎诚戒”四字,对幕僚言传身教,要求属下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做起。在管教下属时,能根据不同的情况区别不同对象,或者以勉励为主,或者多加防范;在方法上则是“扬善于公庭,而规过于私室”,这些无不体现出曾国藩高超的领导艺术。

曾国藩为政四十年年,幕僚共计400多人,大部分都被他培养、推荐成为朝廷、军队和地方的高级干部,左宗棠、李鸿章、彭玉麟等就是众多名臣的佼佼者。曾国藩的重人、识人、取人、用人已成一体,这体现出曾国藩在培养人才方面的高深造诣,高度体现出一代宗师的颖悟与睿智。

同类推荐
  • 10秒钟打造办事高手

    10秒钟打造办事高手

    会办事的人,是把握了办事分寸和艺术的人。所谓艺术与分寸,更是一种智慧,《十秒钟打造办事高手》针对办事中的各个环节和一些难办的事,进行了逐一的分析与解悟。相信每位阅过此书的人,都会轻松成为办事高手。
  • 像她那么有范儿

    像她那么有范儿

    你身边总有让你佩服的姑娘,美国的,法国的,意大利的,西班牙的,中国的,瑞士的,墨西哥的……本书汇集不同国家优秀姑娘们的故事,有华盛顿退休女高官,有夏威夷度假的party girl,有美国小镇的单身妈妈,有瑞士雪山滑雪姑娘,有在纽约的北京妞,有所谓的bitches……很多很多有意思的有范儿者。她们时尚、独立、阳光、自信、有主见,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精神,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散发独特的光。你或许不急着去读它,但你一定得读它,这本书能够给你打开更多窗口,带你去看世界、去找梦想、去认识更多有意思的人。
  • 说服力:怎样有逻辑地说服他人

    说服力:怎样有逻辑地说服他人

    巧嘴赢天下,逻辑服人心。说服是一门神秘而强大的艺术,要掌握好这门艺术,就要学会运用逻辑来引导他人说话的态度和方向。
  • 幸福密码:改变千万人命运的幸福法则

    幸福密码:改变千万人命运的幸福法则

    《幸福密码》是一本畅销百年的励志图书。希恩用清楚易懂的文字和许多实证小故事,尤其是《圣经》中的故事,缓缓道出宇宙真理及简单实用的生活方法。《幸福密码》阐述正面的态度与肯定的思想,让人们得以主宰人生,运用心灵法则让富足自然降临,成为生命的赢家。
  • 学会自我心理调解

    学会自我心理调解

    《青少年安全健康自我保护丛书:学会自我心理调解》内容丰富,语言简明扼要,可操作性很强。作为一本青少年安全健康自我保护书,可以让广大青少年读者了解如何应对灾难,并且积极进行自救和救助他人的种种策略,增加其面对灾难的信心和勇气,从而保护好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热门推荐
  • 血色浪漫:霸道上将,别来无恙!

    血色浪漫:霸道上将,别来无恙!

    在外人的眼中,她是鼎鼎有名的国际杀手组织黑玫瑰的大BOSS。而他是Z国军方特种突击部队的领导人。明明两跟毫无交集的平行线却在冥冥之中缠绕在了一起。直到某天,她卸下面具对着呆若木鸡的男人嫣然一笑:“少将先生,好久不见,别来无恙!”
  • 仙界争雄录

    仙界争雄录

    我要铸造世上最强的剑!我要拥有世上最强的力!
  • 重生之允我再爱你一次

    重生之允我再爱你一次

    前世你爱他十年,我望你十年;今生只要你回头,我依旧望你,只愿你爱我,无论是否十年。
  • 穿越之倾城皇后爱上冷漠皇帝

    穿越之倾城皇后爱上冷漠皇帝

    爷爷死了,临走时送自己一块半片银玉。并说“还有一半在自己有缘人手中”然后撒手人间。帮爷爷去买棺材,她莫名其妙的穿越成了他的妃子~静妃!她,一个调皮可爱媚惑型的倾城皇后;他,一个冷毅孤傲睿智型的冷漠皇帝一个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女却日久生情的爱上了一个冷漠并只是利用她的皇帝,为了悍卫自己的爱情她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登上了皇后之位!在这个勾心斗角的后宫看我们的女主如何捍卫自己的爱情。如何为了爱情登上皇后宝座0复杂的爱恨情仇演绎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或许以后都不会在红袖发书了,想和我做朋友的,想了解我的作品动态的亲可以加我qq1308572778.我常在线。
  • 鸡肋

    鸡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龙辰星域

    龙辰星域

    上古时代,龙降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上古一战九子俱陨,九子夺嫡,万灵皆逝。一场跨越万载的战斗,拉开序幕。少年立志复兴家族,却亲眼目睹家族一夜间破灭。亲情,友情,一一离他远去。他将何去何从?无情的命运却让他卷入跨越时代的战斗,是宿命?亦或是归途?原本平凡的一生被改写!!!
  • 武林拯救大行动

    武林拯救大行动

    他为武林第一高手,可是他却有一颗平常的心,为武林之事操碎了心,为了阻止黑莲教称霸武林的恶行,他联合整个武林一起去对抗黑莲教。在对抗的路上,充满了曲折,好戏连台,不容错过。
  • 挽唐

    挽唐

    玩天下最美的女人,喝天下最烈的美酒,做天下最逍遥的公子哥。唱最豪爽的诗。弹最动人的曲。看尽浮华三千,不如逍遥一世,巍巍大唐,陌刀霍霍,让《挽唐》为各位怀揣着穿越梦的公子哥们开创一段独特的铁血风流史,我帷幕下的睿智诡计,不为权倾天下,只为安身保命,风流快活。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 好习惯成就好人生

    好习惯成就好人生

    站在生命的起跑线上,开始一场人生的马拉松赛跑,为什么起点相同,结局却迥然不同?秘诀就在于学习。学习能够点石成金、削璞为玉。提高学习能力,会让你从平庸中脱颖而出,踏上人生闪光大道,奔赴心中远大前程。
  • 羁绊NEXUS

    羁绊NEXUS

    我们还活着即使失去了到昨日为止的和平不得不面对恐怖的现实即使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心被撕裂哪怕是被无法想象的恶意惊呆我们要活下去无论受到多少伤害一定会重新站起来我们要活下去因为我们并不孤独你也并非独自一人不要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