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43100000361

第361章 负荆请罪

狂风似刀,乱雪如毛。

长长的队伍在茫茫的雪地上轧轧前行,不时地,厚厚的窗帘被凛凛的寒风撩起一道细细的缝隙,那种冷热交替的感觉,恰如杨天义此刻喜忧参半的心情。

虽然这一趟沈阳之行收获极大,甚至可以说是满载而归;虽然出征的这两个月间战功赫赫,甚至还收复了大片失地,但杨天义却并无太多的喜悦之情。

事实上,在经历过取得山西大捷却仍被以“十大罪”弹劾的遭遇之后,他对于功劳的态度已经彻底地转变了。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上一次在山西平叛,功劳远不及此趟征战辽东,自己也丝毫没有察觉到有何过错,便被人无端地扣上了一个“佞臣”的帽子。而这一次守土复疆,功劳更加是高不可赏,而且连自己都能意识到其中颇有不妥之处。那么,未来将要面对的,又会是怎样的一种境遇?

尤为可虑的是,当自己所表现出的能力足以让许多人感到地位受到威胁的时候,那些曾经的盟友,是会对自己一如既往地支持?还是会倒戈相向,不遗余力地打压排挤?

杨天义在朝中人脉资历甚浅,对此,他心里也是完全没有底儿。但是,他却清晰地记得袁崇焕被凌迟处死的那一幕: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此乃千古不移之规律,前鉴不远,岂可覆辙同轨?

不管怎么说,在拥有足够的实力之前,既然不能令别人因敬畏而不敢造次,那就最好不要让自己因卓越而成为众矢之的。

看来,必须要提前做些准备了。

车队行进了整整一天,第二日上午便来到了一处名叫长定寨的地方,距离太子河也只剩下十多里路了。按照事先的约定,负责护送的军队已不能再继续前行,鳌拜与杨天义当面道别之后,便带着部队原路返回了。

当杨天义带领车队赶到太子河边时,早有十多艘悬挂着大明旗号的船只在那里等候。众人扰攘了一番,便相继登船离岸,船只横穿过遍布冰凌的河面,不到半个时辰,已在南岸的码头上停靠了下来。

时隔一个半月,杨天义的双脚,终于再次踏上了大明的国土。

辽阳城,已经遥望可及了。

重新换上一身戎装的杨天义刚一下船,便见到总兵宋伟率一众部将以及李正、皇甫涵等人上前参拜迎接,却惟独没看到杨嗣昌的身影。

他心中颇为疑惑,却是未及开口相询,便有宋伟上前禀报,说杨嗣昌正在城中等候,而曹文诏则因忙于盖、耀两城的交接事宜,恐怕要到傍晚时分才能赶来。

杨天义是在船上才听说曹文诏的消息的,虽然宋伟所言很是粗略,只是此刻倒也不便细问。于是,他便在沿途数千明军士兵的列队守候之下,在众人前呼后拥的围簇之中,浩浩荡荡、顶风冒雪地踏入了辽阳城内。

然而,正当杨天义在宋伟等几名高级将领的陪同下,走进那座临时充当总兵府衙的宅院内时,却是赫然看到一个上身*之人,正在大厅阶前的雪地上垂首长跪。

“杨嗣昌?杨大人?!”杨天义惊叫一声,便冲上前去伸手搀扶。

此人正是杨嗣昌。

只见他头顶、后背已被积雪层层覆盖,手臂和前胸也已结了一层细细的冰霜,鼻子的下方,甚至还垂着一截寸许长的冰凌。

显然,他已经在此跪了很长时间了。

在杨天义的连声呼唤下,杨嗣昌终于渐渐有了反应。他艰难地抬起头来,迟钝地睁开眼睛,迷离地搜寻到了杨天义的面庞,喉结蠕动了两下,似是想要开口说话,却是连嘴唇也无法张开。

杨天义见他已经冻僵,倒也不敢贸然扶他站起,便冲宋伟等人大声喊道:“你们还愣着干什么?快,快把杨大人抬到屋里去!”

众人正看得不知所措,听到杨天义一声令下,便赶紧拥上前来,为杨嗣昌拂去身上的积雪,又披上一件棉衣,然后便小心翼翼地将仍然保持着跪立姿势的他抬进了屋里。

杨嗣昌躺在床上的时候,已经有些神志不清了。众人又是给他灌酒,又是用酒为他擦拭身体,待他皮肤略微有了血色,便用几床棉被将他重重包裹,再生起了几个热烘烘的火炉,直折腾了大半个时辰,方才将他救活了过来。

杨嗣昌刚刚恢复了一些精神,便费力地从被窝里爬了起来,顺势又在床上跪倒,对一直坐在床边的杨天义叩头说道:“犯官杨嗣昌,罪无可恕,甘愿受死,任大帅或杀或剐,犯官绝无半句——呃——怨言!”

或许是刚才的酒灌多了,杨嗣昌说话之时,居然忍不住打了一个酒嗝。

杨天义差点儿便笑出声来。

他当然明白,杨嗣昌并不是真的想死。否则的话,他就不会是一个人跪在衙门里了——毕竟,以他那种见死不救的做法,一旦在全体士卒面前公开的话,那才是真的没有一点儿幸免的机会了!

但即便如此,杨天义觉得,这也足以显示出他的诚意了。况且,他又当着众将之面坦承己罪,这就表明,他的确是真心实意地悔过了。

事实上,早在锦州的时候,杨天义对此便有过预感:以杨嗣昌这种爱名惜声的性格和立功心切的愿望,在某种特殊的情形下,他的确有可能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只不过,由于形势所迫,自己却未曾进行相应的防范。

事后回想起来,假如自己当时提醒他一句,十有八九他就不会受人蛊惑。换句话说,他之所以会铸成如此大错,与自己的疏忽大意却也不无关系。

算了,既然都已经过去了,而他也是个难得的人才,这件事就不必再追究了吧!

杨天义假装不解地看了看杨嗣昌,又转过头去在众人的脸上扫了一眼——只见宋伟脸上露出惋惜之色,李正眼中颇有不忍之意,而皇甫涵却是面无表情——便回过头来,冲杨嗣昌呵呵一笑道:“杨大人,我大老远的赶回来,你就是这么欢迎我的吗?”

“啊?我,我不是……我是……”杨嗣昌脑子还不太灵光,也没听明白杨天义的意思,话语间便有些结结巴巴。

“我满以为你会备下一桌丰盛的接风宴,想不到,你非但不去接我,还累得我为你忙活半天。现在倒好,我还没吃一口东西呢,你却连酒都喝饱了。你让大伙说说,你这也太不够意思了吧?”

“大帅,我没有喝——呃,酒,我这是,我……”

杨嗣昌只觉得脑袋里昏昏沉沉,却也不知是冻得还是醉了,便用力在头上拍了两下,带着一脸悔恨之色,再次垂首说道:“犯官杨嗣昌,一心只要负荆请罪,不想却让大帅受累,犯官罪上加罪,不胜惶恐……”

“我倒没发现你有多惶恐,只觉得你有够小气!”

在杨天义看来,此时的杨嗣昌倒是迷糊得有些可爱,他轻叹一声,便再次把话题引了开去:“亏你还是个堂堂的锦州总兵、加衔都督,打了这么大的胜仗,却让我们一群人看你一个人独饮庆功酒,你也不觉着寒碜?”

听到这话,众人便一起哄堂大笑起来。

直到此时,他们才敢暗暗地舒了一口气:大帅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他既是叫出了这个官谓,也就是在表明他不再怪罪的态度。

房间内的气氛,便也立刻轻松了许多。

在杨天义几次三番的提点之下,杨嗣昌就算再不清醒,也终于听懂了这句话里的涵义:大帅分明就是在暗喻,自己已经用这份功劳,换得了他既往不咎的宽恕。

杨嗣昌的眼眶突然变得有些湿润,便连嗓音也有些哽咽,心神激荡之下,说话却是越发地语无伦次:“大帅,您这般宽宏海量,末将实在羞愧得无地自容……这份功劳,末将又怎敢据为己有……就连庆功宴,也要等您回来才能摆!”

“好了好了,你还没跟我喝呢,怎么就知道我海量了?”杨天义说着,众人便又是一阵大笑。

杨嗣昌有些不好意思,便纠正道:“末将说错话了,不是海量,是大量。其实,您的肚量比海还要大,您的酒量,更比末将要海得多了!”

“呵呵,看来,你是想跟我比比酒量了。只是不知道,”杨天义说着,便用脚踢了踢床边的两个酒坛,道:“你的酒还够吗?”

“大帅放心,酒,末将多的是!”杨嗣昌说着,便要翻身坐起:“末将这便命人摆下酒宴,为大人接风洗尘,也庆祝咱们大获全胜!”

宋伟等人听了,大声地响应一声,当即便要出去传令。

杨天义却是伸手拦住了他们,便又笑嘻嘻地说道:“庆功酒嘛,当然要晚上才能喝得过瘾!再者说了,杨大人,你刚才都灌了半坛了,现在还能喝得下吗?”

杨嗣昌惭愧地嗫嚅了两声,已是体会到杨天义的照拂之意,便晃晃悠悠地站直了身体,高声下令道:“你们听着,大帅有令,今晚赏宴三军,金吾不禁,大家尽可开怀畅饮!”

众人喜不自胜,轰然应诺,便又转身欲行。

“且慢——”

杨天义也站起身来,微笑着说道:“既然是庆功,那就不能没有奖赏。告诉弟兄们,皇上的赏赐马上就会到,除此之外,所有参战将士,我还要每人赏银二两!为国捐躯者,每人抚恤十两!而且明天就要全部发放!”

众人听罢,更是喜出望外,顿时便响起一片啧啧赞叹之声。

人人都知道,每次打过胜仗,朝廷的奖赏至多不过数百文钱,而且还是多寡不均。落到普通士卒手上时,可能就只有数十文了。相比之下,杨大帅的赏赐,简直就是丰厚无比了!

众人兴奋地眉开眼笑,纷纷感慨道,跟着杨大帅,既有胜仗打,又有重赏拿,实在是再痛快不过了!

杨天义却是摆了摆手,便又随口说道:“顺便跟弟兄们说一声,三天之后,大军开拔,返回锦州。去吧!”

众人虽不解其意,但此时战事已毕,确也人心思归,这自然也是一条好消息了。大家喜上眉梢,恭谢了一番,便欢天喜地地传令去了。

“好了,嗣昌兄,我也要先去洗个澡,再好好睡上一觉了。咱们晚上再一起喝个痛快吧!”说罢,杨天义便带着李正和皇甫涵也一起离开了。

当晚,总兵府内张灯结彩,里里外外热闹非凡,到处是一片觥筹交错、猜拳行令之声。正当众人喝得面红耳赤之时,却见一名军校急匆匆走进大厅,在杨嗣昌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杨嗣昌脸色大变,“噌”的一声便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同类推荐
  • 枭雄大丈夫

    枭雄大丈夫

    一梦惊醒,竟然成了长安城妇孺皆知的河东狮杨紫琼的小相公。家有母老虎,要当小男人?不干!趁着李杜未出,窃惊世诗才入庙堂,伴君侧,经世治国,立志成为死谥当文正的大丈夫。
  • 大明圣徒1645

    大明圣徒1645

    1645,这是一个沉沦的时代,这个如同银河灿烂繁星一般古老而又辉煌的伟大国度与民族缓缓沉入了不见光明的深渊。1645,这是一个悲哀的时代,无数的炎黄贵胄,华夏正朔为黑暗践踏蹂躏,亿万生灵永远的带着满腔的悲哀与哀号陷入了沉湎。1645,这是一个叹息的时代。文明的转折、民权论的盛行、资本主义的萌芽、市民文明的兴起都渐渐归入了虚无,从此开始了长达四百年的血腥荆棘之路。
  • 大唐第五王

    大唐第五王

    李二陛下嘴角抽了抽,这小子真是不当自己是外人呀……
  • 男帝

    男帝

    是个很罗嗦的主角性格养成文主要诉说一个相府庶子后罪人、外族奴隶和贵族在一个女尊世界创业的故事能接受长时间白水描写的就看吧
  • 穿越异界当太后

    穿越异界当太后

    同样是穿越,同样是穿越到富贵人家。凭啥你当皇帝,我就是做太后的命啊!算了算了,既然都已经成为了哀家。那么我就便好好的过一把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的瘾吧!
热门推荐
  • 情网恢恢,男神别跑

    情网恢恢,男神别跑

    他,傲娇处女座。眉目如星,掌心温度适中。相信一见钟情,一旦认定一人就是生命中的唯一。想倾尽所有把拥有的一切赠与爱的人,专一深情。他有轻微的洁癖,不温柔,不谦和,不善交际,不喜饭局。害怕孤独,希望有人能静静的陪着他直到地老天荒。笑起来像个孩子,冷起来是个谜。
  • 植物知识

    植物知识

    中国古柏很多,树龄也大,所谓“千年松、万年柏”,说明树木中年岁大的以柏树为首。陕西黄陵有相传为黄帝手植的1株柏树(为侧柏),恐为柏树中树龄最大者,株高近20m,主干下围近11m,被中外人士誉为“世界柏树之父”。有诗咏之云:“七搂八柞半,巍哉柏之冠,世传远祖植,悠悠五千年。钢枝挺铁骨,铁甲敌炎寒。霹雳难摧志,风高无媚颜。阅历兴衰事,从容向长天。神州衍斯种,世代泽绵绵。”这株柏树就位于黄帝陵轩辕庙大门内。
  • 仙符带我展翅凌云

    仙符带我展翅凌云

    罡风九重,我踩片羽以飞天;浊浪千顷,我踏一苇以渡江;生如逆旅,我持仙符以碎轮回!且看平凡少年,如何持一张元始天符逆天改命,斩妖圣,败魔尊,扬威天下!
  • 美国悲剧

    美国悲剧

    描写了主人公克莱德·格里菲思受到社会上邪恶影响,逐渐蜕变、堕落为凶杀犯、最后自我毁灭的全过程。
  • 真龙气2

    真龙气2

    民初,张天师携子南下寻找真龙气,引出一场千古未有的奇事。民国第一相士袁度,为何隐居江南小镇?化外奇人蓝云天,为何踏足中原?天师传人之争,六十三代天师究竟谁来执掌?天下龙脉精华,真龙气究竟在何处?一切的一切,尽在《真龙气》。
  • 异世之打造兽人家园

    异世之打造兽人家园

    顾念做梦都想不到,自己二十六岁以后的人生,会是如此的波澜壮阔,惊心动魄。她更想不到,自己的另一半竟然不在地球!她穿越时间与空间的长河,就是为了和一只老虎相伴一生。新书《反派攻略:魔尊,请下榻!》欢迎入坑!
  • 三位复仇公主归来

    三位复仇公主归来

    复仇公主的誓言的简介:她们,6岁时,失去了自己最重要的亲人,身份从千金小姐一落千丈。在孤儿院,她们遇到了那个给自己第二次生命的人,三人成为了最好的朋友。为了复仇,她们通过了死亡岛,来到英国,成为了顶尖杀手,建立了黑道第一帮派。十年后,她们回到了中国,可正在她们下定决心复仇时,却遇到了各自生命中的人……“呵,老天,你是在玩我么?为什么在十年前让我立下复仇的誓言,又在十年后的今天让他来改变我?”亲人和**之间,她们应该如何抉择?仇恨和爱情面前,她们又该怎样判断?
  • 无限恐怖之哀伤

    无限恐怖之哀伤

    俗话说得好〝世界以自己为中心旋转着〞神秘的叶家,连结表与里两个世界的家族之一,惨遭灭族!叶家的幸存者,生而〝异常〞者,在复仇完後进入了主神空间!会掀起什麽样的风暴,引起什麽样的狂岚?------..非常抱歉,我已經不知道該怎麼繼續寫這本書了,或許是因為沒有熱情,但這本書..說穿了只是一時熱血上腦血的作品,因此,在此決定不與更新。2013.10.31
  • 持世经

    持世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剑凌九重天下部

    剑凌九重天下部

    “为了你,我愿独战天下!”一个被断定为天生抗元素体的废材少爷,为了心爱之人毅然挡在她身前,面对天下诸强!“总有一天,我会凌驾于九天之上,成就新的神话!”一个弃灵修剑的少年,发下誓言,欲与天斗!为了这目标不断奋斗,在血与汗中成长!太古、上古、荒古、远古——如今。从古至今,有多少强者终究逃不过天劫化为一杯黄土,又有多少隐秘被永远地埋藏在历史长河之中。在这强者林立的乱世之中如何才能存活下去?又要如何才能守护住心爱之人?天地间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惊天之秘?一切尽在《剑凌九重天下部》!!!为了梦想,小亮重提长剑,此书为《剑凌九重天》的下部,望大大们喜欢并支持,没看过上部的可以百度搜索《剑凌九重天》,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