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一缕阳光悄然闯进紫儿的房间,揉着惺忪的睡眼,紫儿坐看窗外的鸟语花香。桂姨帮她梳洗打扮之后,甄氏夫妇已经准备好了祭品,因遵姥姥的遗愿,把她的忌日推迟一天,
吃过早饭,在保镖的护送下,他们开始出发去墓园去看望姥姥。往常,他们不敢带紫儿同去,但这次,出发前的几分钟,紫儿吵着嚷着要到乡下的姥姥家去祭奠,这一反常的举动确实让人费解,但她的决定,是他人无法动摇的。
到了几十里外的杏云村,这村子虽以村子为名,发展程度不亚于繁华的镇,并且是典型的江南小巷繁多的古建筑群。走进小巷,即使是生长于此地的人,若不常走的话,也是会迷路的。这样,大家都只走寻常的路,而不会随便乱逛的,夜晚时刻,更不会独自外出。
大约两个小时之后,紫儿终于到达了离开两年多的熟悉而又陌生的故地,走进曾经住了多年的小木屋,一切还是是那么的熟悉,只是多了一份深沉的哀伤,已是物是人非。
“紫儿,我们走吧!”
甄妈妈轻牵起女儿的小手,柔声说道。于是,大家在放好行李之后,就一起来到了姥姥的墓园,这座规模几十平方米,是盖成一个亭子式的,旁有石椅。
“妈,我今天带着紫儿和荆儿来看您了。紫儿又长高长胖了,她还是那么乖,那么让人放心,您老就放心吧!”说着,江静已是泪盈满眶,两肩抽耸。
“小静,你也别太伤心了,妈妈看见了会不开心的。”甄伟民心疼地单手搂了一下妻子,目视着墓碑上的慈照,“妈,您就放心吧,我会好好地照顾小静和孩子们的。”
说完,他转身抱起紫儿,紫儿便把用夜光手里的千纸鹤和夜里发光的幸运星串起来的帘子挂起来,那是,姥姥教她做的,代表着祝福,现在,也带着一份思念。
紫儿每个月都会折一个星星和一个纸鹤来思念姥姥,每到生日的前一天便用线把十二个幸运星和十二个千纸鹤相间地连起来,在祭奠时挂在姥姥的墓园里,现在已是第三条了,代表着姥姥的逝世已开始进入第三年了。
接着,众人祭拜,之后大家就来到曼园,这是姥姥给自己居住的小木屋所起的名字。姥姥最喜欢紫藤萝,满院子都是紫藤萝的花香。房子仅留一位叫陈伯老佣人,他是姥姥最信任的佣人之一,和桂姨一样在江静出生时便来到江家帮佣,江家在这,虽不是首富,但也是医学及第的书香世家,也是清官之后,只是,近几代人烟稀薄罢了。
吃过陈伯精心准备的午餐之后,大家便开始四处走访,因为江家的一部分祖业是开私塾和药铺的,乐施于人,是济世扶贫的宗旨开办祖业,所以在当地备受村民的尊敬,这样不用说,他们就可以顺利走访了。
可是,正当大家聚集在一起嘘寒问暖时,紫儿却因一人去追一只紫色的蝴蝶而不知所踪。当大家发现时,心惊胆战,尤其是雨安,因为妹妹是路痴,回家的路走了多少遍还会迷路,更别说这个像迷宫一样的村落小巷。
“紫儿,你在哪啊?”雨安焦急地四处张望,大声喊着。
“大家分头找吧!”村长吩咐村民说。
“好,就这样。”甄父也一脸担忧,话说也有些不利索。
“你们走不惯小巷,很容易迷路的。这样,你们一家人和几个村民一起走,其他人就分头找。”村长说。
于是,甄家人和保镖分别在村民的带领下分开去找人。
等到紫儿醒悟过来,她已不知身处何处,她再往前走一下,来到了一个较陈旧的老房子的门前,门上的对联有些泛白。也许因为紫儿在这村子住过,所以她并不害怕,大胆地上前敲门,一会儿一位白胡子的老爷爷出来开门。
“老爷爷,您好。我叫紫儿,我的姥姥是这里的江家的江文雪曼,我迷路了,您能告诉我回曼园的路吗?”紫儿仰起头来礼貌地说道。
“哦?你,你是江老夫人的外孙女紫儿小姐?”老爷爷微笑着问,带着一点惊讶,他眼光是注视前方并未看着紫儿的。
“是的。”
“我看不见,不能带你回家,但告诉你回家的路的话,我担心你还是会在别的地方迷路,这样吧,我让我的孙子带你回家,好吗”
“好的,谢谢您!”紫儿才发现老爷爷的眼睛是无神的,愣一下。
“阿信,快出来一下。”紫儿说完,老人便马上提高分贝喊了出来。
“哎,来了!”这时,一个十二三岁模样的小男孩闻声跑了出来。
“阿信,这位是江老夫人的外孙女,她在这迷路了,快,你送她回去,别人甄老他们着急。”
“嗯,爷爷,没问题。”小男孩回过头,看着紫儿,出神了一会,说,“小妹妹,我爷爷眼睛不方便,我把爷爷扶回去,再送你回家?”
“傻小子,怎说话的,江甄两家是我们老方家的大恩人,如果五年前没有江老夫人的医治,你这小子早就因为染上怪病而没了,应该要称呼她为紫儿小姐,哪能直叫名字呢?没礼貌!”
“是,爷爷。紫儿小姐,请进。”小男孩的脸露出一点失落,但一下子,又笑脸相迎。
“老爷爷,大哥哥,我不是什么小姐,我和你们一样的,你们就直接叫我紫儿吧!”
“这怎么行呢,恩人的名字怎可以直接来叫呢,我们虽然比不上你们家,但这道理,我这老头子还是懂的。”说完老人便在小男孩的搀扶下回到了屋里。
“紫儿小姐,我爷爷的决定是不会改变的,你就随他吧。”小男孩小声说道。
紫儿毕竟只是小孩子,便以沉默回应了。当她走到屋子才发现,屋子外面虽是破旧了点,但里屋却是那么的独特,家具都是中国古风的复古木家具,而且两边的墙上挂着国画,前方的八仙桌上还有文房四宝当摆设品。客厅是传统的中间是一张配有两张老爷椅的八仙桌,桌上有一套陶瓷茶具,两侧便是各三张椅子两张茶几,这是典型的清朝官宦或富家的室内设计模式。
“紫儿小姐,请先喝杯茶。”说着,阿信把茶倒好,让紫儿坐下来品茶。接着,他把老人扶到里屋去,等把老人安顿好之后,他才领着紫儿出门,送她回曼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