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2100000017

第17章 阳春

第 17 章 阳春

三月的天,青碧澄莹。暖风悠悠地拂过,凉而不寒。

下了两日的雨,恰遇放晴,大道上多是赶路的人。车马川流间,风中带着些微的尘土味道。

姚嫣将手掀着车窗细竹帘的一角,回头看看乳母,见她正歪着头打瞌睡,放下心来,继续往外看。

路旁,绿树葱郁,莺歌燕舞;几株桃李开得正盛,轻红粉白错落相叠,恰是一派正好的春景。姚嫣望向那摇曳绿影的背后,重重阙台远远地高耸在极目之处,身姿伟丽,如同挂在天边。

那些高台所在之处便是京城呢……姚嫣有些发怔,正感叹,忽然,听到一阵银铃般的笑声传来。她侧头望去,只见一大队人马从大路上迎面而来,鲜衣华服,前呼后拥,似是些贵族出城踏青。

姚嫣稍稍将竹帘放下,再看那些马上的人,却是些青年,冠带俨然,锦衣劲装,胯下坐骑亦金玉饰身,衬得风姿焕发。

其中,有几骑竟是女子。她们从姚嫣车前路过,身上绫罗缤纷,姿态万方,带起一阵扑鼻的香气。柔风轻拂,薄如蝉翼的羃离下,隐隐可见玉脸红唇,眸光流转。

“到了京中,可就处处不一样了。”她想起去年父亲接到调任尚书的诏令时,阿母摸着她的头说的话……这时,一骑从面前经过,马上少年转过头来。姚嫣吃惊,赶紧将竹帘放下。

马车辚辚前行,在一处驿馆前停下。

早有家人等候在这里,见到姚嫣来到,迎接上前。

令她喜出望外的是,她的母亲郑氏竟也在这里。

“阿母!”她心中一阵欣喜,如小雀一般上前扑入母亲的怀抱。

郑氏笑眯眯地拥着女儿,道:“一路可累坏了?”

姚嫣摇头笑笑。

郑氏看着女儿,拉起她的手,笑意盈盈地同她坐到自己的车上。姚嫣将目光四顾,见这车内宽敞,菱锦为帏,都是在颍川家中不曾用过的。外面的车夫驱车缓缓走起,四角的香囊芬芳暗送。

一路上,两人说了许多话,从颍川到京城,无所不包。姚嫣靠在母亲身边,见车将入城,眼睛不断透过半启的帏帘往车外望去。只见城墙青灰的砖石已经遮住了视野,宽敞的大道上愈发热闹,熙熙攘攘,车子也越走越慢,车夫不断得吆喝路人让开。

忽然,一阵热闹的声音传来,姚嫣望去,不远处又是一队出游的贵胄,阵势比之前看到的更大,有马有车,仆从里还有持花的侍童。

“如今正是京中各家游苑踏春之际。”郑氏的声音在她耳畔缓缓响起。姚嫣回头,郑氏看着她,唇含浅笑:“过些日子阿嫣也会去的。”

姚嫣抿唇微笑,温顺地偎入母亲怀中。

“可记得李氏姊妹?”郑氏抚着她的头道。

“李珠和李琼?”姚嫣一喜。这两人是她少时玩得极好的人,两年前,她们的父亲来京中任职,便分开了。

郑氏颔首,笑道:“如今她们家宅离我们不远,近来常常往来,我昨日约了吴夫人携她们姊妹下昼来叙。”

姚嫣心情舒畅,望向车外,只觉风景无限。

郑氏本是京城人士,对京中风尚颇有心得。由此,姚嫣的父亲虽刚从地方调来,家宅中的一应用具陈设却毫无土俚之气。

姚嫣的闺房更是陈设精细,连来探望的李氏姊妹亦赞叹不已。

“这博山炉可是刻着少府的印呢。”李琼看着姚嫣妆台旁的一只香炉,咋舌道。

李珠也去看,片刻,抬头对姚嫣笑道:“阿嫣可记得,我等第一次见到少府制的博山炉,还是在馥之姊那里。”

姚嫣微微一怔,片刻,微笑颔首,轻声道:“正是。”

姚馥之,姚嫣的堂姊,大伯姚陵的独女。

姚嫣的父亲姚征在家中排行第三,性格沉默,虽官至太守,却从不常被人提起。世人爱殊才,提到姚氏,说的总是她的大伯姚陵。

姚陵字伯孝,自幼聪颖过人,五岁便作诗成名。他素有才情,又兼生性洒脱,曾游历天下,结交名士无数,其贤名远播一时。

姚嫣对这位大伯并无多少印象,却知道那是个俊雅的人。母亲也说过,姚陵形貌堪为上品。

可惜,在姚嫣九岁的时候,姚陵与妻甄氏乘船渡河,遇大浪而双双仙去。只留下一个与姚嫣同岁的女儿姚馥之,后来经祖母准许,跟了四叔姚虔生活。姚虔为人寡淡不羁,姚馥之跟了他以后,便很少再出现在众人面前了。据说,她拜在了一名方士门下清修,很少回来。

父亲来京中为官颇有根由,姚嫣并非一无所知。

士族自前朝兴起,几经兴亡,如今遍数天下士族,颍川当首屈一指。姚氏在颍川不算最旺,却历史最久,根基也最深。

若论渊源,姚氏在颍川已有几百年,族谱上则更是丰厚,元始可追溯至舜帝姚重华。历朝以来,姚氏为官者众多,还出过好些位列三公的重臣,虽未尝权势滔天,却也不曾凋蔽零落。卫朝乱时,姚氏曾联合颍川各家豪强割据一方,却深谙时势,归顺王氏。后来王氏得了天下,姚氏也在颍川和朝中博得了非常的人望,却忽然沉默起来。百余年间,虽朝廷多有恩诏,姚氏往京中为官者却不过一二十人。

这般韬光养晦的做法,道理不须细说,看看开国时,那些炙手可热的人如今何在便可知道。

但天下承平已久,姚氏多年来却建树无多。虽有积累下的大宗田产,家业也颇为富足,但看着别的士族日渐壮大,新帝方即位,正是用人之时,族中出仕的议论日益高涨起来。

去年,御史中丞姚谓告老还乡,临退前向皇帝举荐了姚嫣的父亲,琅琊太守姚征。

没想到,皇帝竟恩眷大开,诏姚征入京做了尚书。

此事在颍川热议一时,人人都叹,姚氏到底并非只有姚陵。

任命父亲为尚书的诏令到达时,正是临近年节之际,姚氏族人都回到颍川齐聚。她家日日都坐满了登门道贺的亲眷。

除夕家宴上,父亲携他们一家向祖母拜礼时,祖母特地让他们上前,问过姚征夫妇一些话,又笑盈盈地拉过姚嫣和兄长,将他们仔细地看。那时,姚嫣第一次站在那么多人面前,却一点也不害怕。她望着祖母,唇边绽放的笑意甜美而矜持,安然接受着周围赞叹、羡慕或妒忌的目光。

问到姚嫣年纪时,祖母像想起什么,突然道:“馥之如今也该十七了吧?”

那一瞬,姚嫣感到旁边的议论声一下低了许多。

“正是。馥之只大阿嫣三日呢。”旁边一位婶婆笑着答道。

“哦!”祖母点头。

“祖母,阿嫣四月出生,尚未满十七。”姚嫣没有理会旁人的心思,面上笑意更浓,声声婉转。

或许如果大伯尚在,姚谓向皇帝举荐的便不会是姚征,姚嫣也不会来到京城。可毕竟就像母亲说的那样,世事总是难料。

姚陵名声卓著,其光芒足以掩盖众多兄弟,连同他的女儿也备受祖母爱护。但如今,姚陵早已不在,四叔姚虔据说染了疾,姚馥之留在太行山中照顾他,年节也不回来。当此之际,姚嫣一家却站在了姚氏最光亮的地方,她也在不会是幼时那个总被人期望“要像馥之姊”的小童了。

“说到馥之姊,许久未见她,如今可是嫁人了?”李琼将博山炉放下,向姚嫣问道。

姚嫣摇头:“未曾。”

李氏姊妹一讶:“为何?”

“我也不甚清楚。”姚嫣将镜台打开,随手拨弄拨弄匣中的珠玉,微笑道:“听说她似是要清修,暂不论嫁呢。”

李珠与妹妹相觑一眼,点头:“如此。”说着,掩口笑笑:“不说她。我和琼及笄时可都定亲了,却不知阿嫣定了谁人?”

姚嫣脸上一红,片刻,弯弯嘴角:“我也未曾定下。”

“未曾?”二人看着她,似觉得不可思议。李珠道:“可阿嫣都快十七了。”

姚嫣笑笑:“婚姻之事全凭父母做主,我阿母想是舍不得我呢。”

“哦……”李氏姊妹若有所思地颔首。姚嫣却不等她们再问下去,笑盈盈地说要送她们些东西,带她们去看从颍川带来的绢缟。

三人又热闹起来,笑语复溢满室中,

姚嫣的心思却一直停在了刚才说的话上。李氏姊妹脸上的疑惑她何尝未见,便是心中也常有思虑。因为族中到这般年龄还未定亲的,除了姚馥之,便只有姚嫣了。

也并非没有好人家来提亲。姚嫣的父亲虽不出众,却也是嫡室之子,又官至太守,颍川的其他大家如杜氏、谢氏都早有人来问询。可是母亲郑氏似乎都不大喜欢,父亲在家中又对母亲甚为遵从,姚嫣的婚事便一直未决。

郑氏出身京城世家,当年凭父母之意,千里迢迢嫁到了颍川。不过,颍川士族一向认为别处女子教养不如本地,郑氏嫁来,曾颇有不顺,直到生下姚嫣的兄长姚鹏才渐渐适应。姚嫣长成以后,郑氏就将自己这段经历告诉她,并对她说,女子嫁人须有计较。颍川素重礼教,妇女颇有贤名。同是士族,外地女子嫁来要受压抑,而颍川之女嫁出去却会备受尊崇。

姚嫣想起方才在车上,郑氏跟她提到了好些大家,备述其中未婚之子。

阿母的心思她又如何不晓?

姚嫣唇边莞尔,将一匹萱色花绢抽出,对一脸赞叹的李氏姊妹柔声道:“这是琅琊特产的色绢,今年新织的。”

夜晚,琉璃盏的亮光将堂上映得通明。

姚征看完一卷文书,放到案上,以手支额,稍稍闭目养神。

上任方才一月,姚征却已觉得疲惫不堪。朝中诸务繁杂,他这新任的尚书每日兢兢业业,却仍觉得千头万绪……

一阵窸窣声在身旁响起,姚征抬头,见郑氏来了。

“夫君。”她含笑上前,从侍婢的盘中端起一只小碗,轻轻置于姚征案前,温声道:“稍事休息,用些羹汤吧。”

姚征看着妻子,心中稍稍开解。她虽性情爱豪奢了些,却处事通达,家中有她打理,倒是处处顺心。他颔首,端起碗,将匙羹缓缓搅动,喝了一口。

“夫君可记得城西那处宅院?”片刻,郑氏忽而问道。

姚征抬头,想了想:“那处祖宅?”

“正是。”郑氏微笑,道:“阿母不是说过,京中无主的宅院都可交由夫君代管?阿嫣过几日要去西郊游苑,妾寻思,明日遣些家仆去将那宅院收拾一番,阿嫣也好有去处歇息。”

“阿嫣要去游苑?”姚征微讶。

郑氏停了停,忙笑道:“夫君放心,李家夫人到时也去,阿嫣交与她必无差错。”

姚征摇头:“倒不是这个,只是那宅院阿嫣住不得。”

郑氏诧异:“为何。”

姚征道:“家中今日来书,言少敬不日将至京城,那处宅院须留给他。”

“少敬?”郑氏闻言,笑意微微敛起:“他不是去了太行山养病?”

姚征点头,苦笑:“可皇帝才下了诏,要他入京当博士。”

同类推荐
  • 强占为妻:本宫很妖很迷人

    强占为妻:本宫很妖很迷人

    他紧紧捏住她的下巴:“你若能眼睁睁地看着你心爱的男人和别人好,而不怒,我就放了你!”她媚笑着道:“这有何难?“她笑嘻嘻的看完全程……他却抓狂了:“你到底是不是女人?”
  • 天价弃妃:皇后好矫情

    天价弃妃:皇后好矫情

    顾凛大小姐除了二了点、疯了点、矫情了点、胆子大了点也没什么不好。花心王爷死一边,柔情皇上才是正道.
  • 弈中缘

    弈中缘

    她,围棋天才少女,为解古局,误入其中,千年迷局引其穿越。黑暗中一位老者称已等她三年。。。。梦中惊醒已是尚书之女与太子,四王爷展开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缘。。。。途中生变使其拥有第二身份。他,轩辕千雪,卧龙山庄七少爷,江湖人称无暇公子。轩辕七子快意江湖。风无忧,慕容思歌与是情缘还是孽缘。。。。。
  • 瑾屿

    瑾屿

    西城阁楼上衍珝一妖媚红衣,眉间朱砂一点,妖魅万千,折扇轻启颜面问到:“公子,并非貌丑,那么为何而来?”“为红颜绝色”店前俞氼邪魅一笑,背后出来一个……
  • 彼岸花开之时间之约

    彼岸花开之时间之约

    从小长大的青梅竹马,关系要好。却在一个贵妃的手上毁掉。叶绯深受打击,但慕染发现了其中的奥妙,展开调查……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妃本纯良

    重生之妃本纯良

    遭夫君杀害后,她重生复仇,狠心毒辣都是被都是被逼的!只要这样她才能一雪前耻。
  • 初代猎魔师

    初代猎魔师

    我以拖更为骨,贱似小贤,残似子乔常立于拖更而不能自拔。
  • 仩流雪

    仩流雪

    徵新新皇徵司洬具有双重人格,一天之中唯有半夜子时才有片刻温柔。他两次夺去哥哥最爱的女人仩流雪,每次都是毁灭性的摧残。而他哥哥徵司华(仩流华)不忍弟弟的残暴,揭开五年前的真相,夺回皇位,兄弟二人开启了抢妻模式……
  • 婚非得已

    婚非得已

    她是中央纪委副书记的千金,却是娘疼,爹不爱,一场意外,把她推至风口浪尖,从此,她的人生整个颠覆,让她终于学会收敛起自己的锋芒,懂得将骄傲和谨慎并用,掩了一身光华,三年的爱情之路,终于要走向婚姻的殿堂,她以为她的人生即将完美,等来的,却是另一场意外。
  • 动物之美与人类情感

    动物之美与人类情感

    人类的智慧在我们生存的这个蔚蓝色的星球上正放射出耀眼光芒,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不容我们忽视的问题。引导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朋友了解人类最新文明成果,以及由此带来的人类必须面对的问题,将是一件十分必要的工作。为配合国家科普进校园活动,我们组织多位经验丰富的学者精心策划、编写了本书
  • 中华家训3

    中华家训3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 原来我们都变了

    原来我们都变了

    十七岁我们恋爱,二十一岁我们分开,二十六岁我们和好如初,却在和好之后发现对方都已不在是原来的那般美好,原来我们都变了。
  • 倾尽时光来爱你

    倾尽时光来爱你

    她当时挺着大肚子,饱受着所有人的唾弃。全世界都说,她为了上位,为了让自己的孩子独占秦家,亲手杀了她丈夫的儿子!无论她怎么解释,他都不相信!他说“既然你杀了我的孩子,你的孩子也不能留!”他硬生生的将她八个多月的孩子刨腹取出来,之后,她就再也没有见过孩子了,他是杀了她的孩子吧!在她住了漫长的七天医院后,他亲手将她送进了监狱……他说,没有证据,就先坐着牢吧!这一坐,就是五年!她背负着恶毒女人的罪名,在监狱里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没想到,出了监狱后,又遇到了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异人之旅

    异人之旅

    这是一个平凡的穿越者,面对陌生的世界,一步步挣扎、奋斗、崛起的故事。魔物、巫师、力者、异人。当异世逐渐揭开神秘的面纱,他才明白,一切真正开始。
  • 南湖故事

    南湖故事

    龙脉绵延、凤凰振羽、唐王东征、士林传奇……不觉入梦。我梦见南湖变成了童话世界。美丽的凤凰仙羽飘飘、文彩斑斓,在南湖湛蓝的天空翱翔。碧绿的湖水里耸立着晶莹剔透的龙宫,龙王的夜明珠放射出灿烂光芒。威武的唐王身披战袍,携曹妃在南湖漫游。花径上跑着灰姑娘坐的南瓜车,游乐场里传来孩子们天真烂漫的喧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