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41800000004

第4章 艺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地位及作用(1)

一、当前艺术欣赏教育的困境和误区

现代艺术教育理论认为,初步的艺术知识与技能、艺术欣赏、艺术创作等是中小学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其中最重要的是艺术欣赏教育。然而,作为被冷落的艺术欣赏教育一直是中小学艺术教育中相对薄弱的领域。目前,当艺术教育基本上等同于艺术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侧重于传授艺术知识,培养技能,将中小学生对艺术知识技能的掌握作为直接目标和唯一任务。造成中小学生在艺术学习中少参与,少体验并少获得愉悦机会现状的是我们现实艺术教育中按艺术知识技能传授、训练学生把画画好,歌唱好,舞蹈动作到位的宗旨。将艺术欣赏教育点缀于整个艺术教育的“务虚”,使中小学生感受和欣赏能力的培养维持于中低水准。

另一方面,了解艺术欣赏教育地位的教师虽然认识到中小学生艺术素养对艺术欣赏教育的依赖,也因欣赏材料的匮乏,无相应必要的欣赏理论指导,也无经验而导致其无法开展有效活动。

当然,伴随一些积极探索尝试的教育工作者的努力,虽然在普遍不受重视的艺术欣赏教育现状下,富有创造性的艺术欣赏教育的方法和经验仍在积累中提供了一部分中小学生获得艺术素养的机会。然而,在这有限的教育实践中,也存在着教师一味讲解与中小学生自身对艺术作品感受及体验的脱节。这些讲解又往往集中在艺术知识技能,或与作品有关的趣闻轶事,及艺术作品的故事情节上,这就使得艺术欣赏活动实际上仍处于艺术知识及艺术故事的讲授地位,而忽略了艺术作品自身的色彩、系统、构图、旋律、节奏、音色等“语言”特质及艺术作品的直观性、情感性等特点,离中小学生对艺术作品自身的欣赏活动相距甚远。而教师欠缺对艺术欣赏教育的领悟及对艺术作品欣赏的体验与感受受个人因素影响,这使得有限的艺术欣赏教育比较枯燥乏味。

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是探索出理论联系实际,大力提倡发展艺术欣赏教育,深入研究与大胆创新的使艺术欣赏教育走出困境和误区的路子。这一系统应既包括艺术欣赏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指导思想、艺术欣赏心理研究,还包括选择、制定艺术欣赏内容,艺术欣赏的课程框架与结构,具体组织和操作艺术欣赏活动等多层面的内容。本书即包括了上述内容。

二、艺术欣赏教育的发展历程

在国外艺术教育领域大力倡导加强艺术欣赏教育的同时,当今的中国部分有识之士呼吁加强艺术教育中艺术欣赏的力度和比重。

德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展的艺术教育运动认为:艺术教育是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以培养中小学生感受艺术美的能力为目的,将人创造性提高到一定程度的教育。此后,中小学艺术教育中艺术知识技能的传授一统天下的局面因欣赏教育在各国的实行而打破。1971年,以“培养具有享受、批评和改造艺术作品的能力”为艺术教育目的的德国教育委员会更是此局面的先驱者。此后,多方面的艺术欣赏与创造教育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绘画、唱歌教学等技艺。

美国音乐教育家穆塞尔认为“中小学生艺术教育”是对于技能技巧训练与艺术欣赏的关系的最好阐述。他同时更注重把中小学生艺术教育理解为为欣赏而进行的教育。以音乐教育为例,他认为“音乐教育的中心是欣赏课。假如我们不能创造欣赏课,我们就马上变成了不过是训练者,不过是教窍门的教师,而不再是教育工作者了。”“音乐欣赏课可以说是音乐教育中,设法引起中小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并使这种爱好更深、更有智慧的一种力量……欣赏提供了动力,音乐教育的目的只能是培养更好、更深的欣赏力。”

早在50多年前,我国陈鹤琴在对艺术知识技能教学与艺术欣赏教学的关系的意见中谈到艺术欣赏指导更重要于技术训练的观点。近年来,为改变当前艺术知识技能教学统管艺术教育的局面,一些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主张艺术教育中应加强艺术欣赏教育,有的甚至主张以艺术欣赏教育为主。

三、从中小学生的发展可能性与他们未来发展的

需要看艺术欣赏教育的重要性世界著名艺术教育与艺术心理学家美国人加登纳将艺术过程的参入者分为创作者、欣赏者、批评者和表演者四种。其中作为运用某种艺术媒介来创造符号对象的个体被称为创作者或艺术家。作为群体或单独个体的欣赏成员与艺术品相遇时,往往由于愿意去观看并试图理解该艺术作品而对其产生某种情感反应。欣赏成员和创作者处于相对的位置,他们虽不必具有相同的技能,但都是作为艺术过程中最必要的成员而存在的。批评者也称鉴赏家,他们又是一类特殊的欣赏者,他们不与一般的欣赏者那样只是情感方面受到了艺术品的影响,他们还承担着叙述、讨论和估值该艺术品,并把自己的印象和评价传达给公众的责任。表演者是将艺术作品以表演方式展现给较大数量的观众的个体,他们通过阅读原著或记号来从事再创作,进行表演,以实现这一艺术品。复稿性艺术中的演奏家、舞蹈家或演员等均可称为这类特殊的艺术家。这四种参入角色与艺术品联合,共同构成了艺术的完整过程。

因此,完整的艺术教育是对上述四种参入角色的涉及的教育。

那么,艺术教育针对中小学生来说,应着重在哪几个方面的培养呢?我们认为这取决于中小学生自身在各个方面发展的可能性及他们未来发展的需要。

加登纳关于中小学生在这几方面的发展可能性的研究表明,表演者、欣赏者和艺术家的基本要求是大多数7岁前的中小学生都能达到的,而批评者则在其后。这表明,使7岁前中小学生参与艺术创作和表演,感受和欣赏艺术是必要的和完全可行的。这告诉我们,艺术欣赏教育是中小学生艺术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然而从中小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看,他们的生活总与艺术有关联,都会必然接触到艺术,但大多数人并不会成为艺术家和表演者。随着艺术边界的日渐模糊,艺术与生活的联系日益密切,作为不可避免的事情,在中小学未来生活中,接触和谈论艺术成为常规。因此,艺术教育所指向的中小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是综合的,而非单一的概念,其中一个方面是培养技法在内的操作能力。从此意义上说,比较艺术制作能力和艺术表演能力来说,对中小学生将来的发展至关重要的是理解和欣赏艺术的能力。在中小学生应具有的艺术素质结构中它不应是被忽略的一块。当然,艺术创作与欣赏具有不可分性,从接受美学的观点看,欣赏是观者对艺术作品的再创造,是艺术创造的一部分。

利希德沃克(A.Lichtwark)在《艺术品鉴赏练习》一书中认为:中小学生鉴赏艺术品的主要目的在于使中小学生有兴趣的深入作品之中,敏锐于观察艺术品的习惯和感觉器官,而并不在于给他们传授关于艺术品的知识。培养能够感受艺术和欣赏艺术的大众是艺术教育的任务。应培养中小学生大胆地描绘自己观念世界的各种东西。他更认为,最好的学校是使中小学生嬉笑的学校。

由此可见,作为艺术教育中不可替代的、对中小学生艺术综合素质的培养不可或缺的艺术欣赏教育,是艺术教育三方面内容:艺术知识与技能、艺术欣赏、艺术表现中最重要的元素。然而,不可片面的只重视其中一个或两个方面,需要三方面并重进行教育。而当前艺术欣赏教育在艺术教育中是相当欠缺和匮乏的,要在对有关的艺术理论和艺术欣赏教育理论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基础上从根本上改变艺术教育的状况。这些研究是实施有效艺术欣赏教育的必要前提和保证,也是艺术教育理论建设本身的需要。我们在本书中,通过中小学生美术欣赏教育探讨对艺术欣赏教育的有关理论和具体实施问题。

四、美术欣赏教育有利于促进中小学生

良好艺术素养的形成如前所述,中小学生的艺术素养是综合的而非单一的概念,除包括中小学生本人对艺术表现的能力和水平,对艺术品初步的理解与欣赏、评价能力及个人兴趣爱好外,还包括其对艺术知识的了解,对艺术技能技巧的适当掌握。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艺术修养的高低甚至主要受其艺术欣赏水平高低的影响。艺术欣赏教育的开展,可以在促进中小学生对艺术史知识了解基础上,使其具有初步的美学修养和一定的艺术评鉴能力,乐于并能够从自己的已有经验出发,感受、理解和欣赏艺术品,这有利于中小学生形成综合的艺术素养和能力。多听音乐就能培养和提高耳朵的音乐感;多看绘画就能训练和发展眼睛的形式感;文学作品读得多了,读得熟了,也就有了比较,有了鉴别和欣赏……显然,人的艺术修养只有在艺术欣赏活动中,才能不断丰富和提高。

美术欣赏教育对中小学生创作艺术能力的发展极为重要,在实质性的推动中促进中小学生综合艺术素养。将中小学生日常经历接触的艺术作品迁移至其自身的艺术创作中将有利于培养中小学生的艺术感。

共有分布在全国的12个幼儿园的16个实验班共计560余名中小学生参加美术欣赏教育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中小学生在对艺术的喜好与兴趣方面,在艺术欣赏能力及艺术创作热情与创作能力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及显著提高。对美术欣赏与创作怀着浓厚兴趣与热情的实验班中小学生,将构图意识与设计感运用于美术创作方面,在表现丰富艺术想象与创造力的同时,也创造出独具匠心的作品。他们大都下笔坚定而自信,能用一定的线条、形状和色彩来表现自己的情感,特别在色彩的运用上,大胆而独特,或讲究搭配,或对比强烈,但都执著于表现自己的所见所感,反映出他们已具有良好的艺术素养。通过与控制班的比较分析,我们感到美术欣赏实验班中小学生在艺术创作方面的突出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们直接欣赏世界艺术大师们的艺术杰作的接触、对话和欣赏。中小学生通过这种直接接触自然吸取了名家的构图、线条、作画方式以及色彩的搭配。总体画面的把握,甚至艺术的语言均在滋养着孩子的心灵,丰富他们的艺术细胞,提升了综合素养。他们本身受有益影响后的提高,必然直接显露在作品中。

同类推荐
  •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10(第四辑)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10(第四辑)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的创办旨在为研究中国网络传播的学者提供学术讨论的平台,倡导具有科学性和创新价值的传播研究,彰显网络传播研究对传播学的理论贡献,促进传播学者与其他学科的对话。《中国网络传播研究》鼓励以经验性方法研究中国网络传播的基本问题,倡导多学科、全球化视野的传播学术研究,亦致力于为社会提供有价值的相关科学认知。本书是2010年第4辑。
  • 都市中的青少年:发展危机与社会管理

    都市中的青少年:发展危机与社会管理

    本书立足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与积极的青少年发展视角,从人与社会协调发展出发,分析当前中国都市青少年成长危机的影响因素,探索青少年社会管理的路径与方式。
  • 悦读MOOK(第六卷)

    悦读MOOK(第六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微风无限:微时代娱乐景观管窥(“微时代漫步”系列丛书)

    微风无限:微时代娱乐景观管窥(“微时代漫步”系列丛书)

    “微”风所向,无限精彩;本书以“微文化”的精神流脉为纲,以“微娱乐”的发展肌理为目,引领读者管窥一个异彩纷呈的“微家族”。
  • 巨灾时代

    巨灾时代

    全球经济遭遇百年危机,地球异动面临万年一劫。每天都有意外发生,为什么?巨灾时代,世界震动。政治、军事、经济、大自然4大危机同时爆发,全球面临惊天变局,百年一绝!又一次人类命运交响曲!
热门推荐
  • 我是鸠摩智

    我是鸠摩智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每个人都是这一花,这一叶,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从另一个侧面看一代奇僧鸠摩智,看属于他的这个世界。看你熟悉的人物,看你不熟悉的故事。这不是天龙八部,这只是鸠摩智的江湖传说。
  • 植物修仙传

    植物修仙传

    他,是植物之灵,因宿命轮回,踏上修仙之路。他的身世成迷,情缘深重;他心地善良,打抱不平;他机警聪明,却又没心没肺。美人如画,英雄如歌;赏画怡神,闻歌怡心;英雄美人,醉心醉神。这是一部另类的修仙之作,在您看惯了尔虞我诈,泡菜劫匪的仙侠小说之后,相信这部小说一定会成一道令您馋痒难奈的开胃菜。这里有不一样的修仙,不一样的情感,不一样的人性,给你不一样的感觉。看下去,你一定不会失望!
  • 风吹花落霜满地

    风吹花落霜满地

    一介普通高三学生严霜偶然来到异世,毫无准备接下重任。他会遇上什么样的奇闻轶事?穿梭于各个世界,只为能够回到家乡。百般磨练,最终能否顺利回家?敬请期待。
  • 阴阳薄

    阴阳薄

    本是平淡的生活,在某一天突然被打破,从没有想过的世界,反而成了自己必须承担的责任。光怪陆离的世界,一场接一场的阴谋,対历史真相的追寻。老宅里古怪的美人图,无意中的女鬼缠身,真假难辨的深山诡镇,古怪神秘的荒村行尸。有时候,人心比鬼可怕的多;有时候,知道比无知更是一种保护。渡灵者,只需要用自己的鲜血写下亡灵的名字,生辰八字,出生地点,就可以让其转世投胎。
  • 七星战界

    七星战界

    七星战界,分七星水星界金星界地星界火星界木星界土星界天王星界地王星界,7星战界互相征战,唯有地界与世无争,但水星界金星界火星界联合攻打地星界,地星界无知少年何晨开始了伟大的冒险与修炼。
  • 穿越筑巢者之龙

    穿越筑巢者之龙

    穿越成了《筑巢之龙》的主角龙布拉德,为了过上蹂躏男勇者,啪啪女勇者,没事抓个公主吓吓国王的悠闲龙生,布拉德决定走上扩建龙巢,招募强大部下与勇者们斗智斗勇的热血龙生!不过,实际上龙巢的规格与部下早已满级,而敌人则还为了新手村的毕业而努力奋斗。总之这就是一部玩了筑巢之龙,又看了OVERLORD后的脑洞之作。大概还会有些欧陆风云,全面战争,兰斯,魔王远征要塞之类的ACG即视感?另:关于第一人称问题,除了1.2章和幕间外都是第三人称,请放心食用
  • 未名

    未名

    2114年吴炎与其好友一同在SS传说(网络游戏)中,发生的一些事情,然后END.简介是一本书的脸,有人写的天花乱坠,代表这本书长的很好看,有人写简短两叁句,就显得活灵活现,看起来就是长的很精致的模样.而我这张脸,只能说是还可以.但是^^长的好看的,书未必好看,像我这般长的丑的,也未必就一定不好看
  • 重生之嫡女反骨

    重生之嫡女反骨

    她一直以为自己是聪明的,但她却没想到她嫁错了良人,谋错了人!成亲之时,她的夫君抚着她的脸,满眼的温柔,满眼的情意,他说:“棠儿,我一生只你一人,若我当了皇帝,你便是我唯一的皇后,唯一的妻子。”想着当年耳边那温柔逼人的誓言,再看眼前这不堪入目的画面,只觉累极,痛极。重生一世,她定亲自……取了他们的命!
  • 弗洛伊德7:精神分析导论

    弗洛伊德7:精神分析导论

    本卷收录《精神分析导论》一部作品,内容由弗洛伊德1915~1917年两个冬季在维也纳大学讲授精神分析的讲稿组成。全书包括失误动作、梦和神经症等三篇,共分28讲。前两篇内容假定听众没有精神分析的基础知识,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失误动作的分析和对正常人的梦的探索,为听众奠定学习有关神经症问题的基础。第三篇神经症通论是弗洛伊德讲解精神分析的核心,他通过对各种神经症的全面分析,深入地阐述了这个十分困难的新课题的有关理论和方法。该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导听众领会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精神分析导论》可以公正地被认为是弗洛伊德的观点大全和精神分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状况。
  • 兽行

    兽行

    懵懂人形魔兽帝王,雷傲。冰霜巨龙的红颜,苏菲,人类美女环顾,强悍的魔宠,神秘的兵器,带你走进一个梦幻的大陆,兽行,真正的帝兽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