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58100000005

第5章

夏日的夜晚,繁星满天,银汉灿烂,蚊蚋嘤嘤,蛤蟆齐鸣,这时的大人孩子都爱拿着小板凳坐在屋外纳凉,男人们三五个聚一起,一边用扇子赶着蚊虫一边唠嗑;一年到头总是忙个不停的家庭主妇们这时也不闲着,也三两个聚一起,一边唠着嗑一边拍打着蚊子一边掐着准备第二天中午吃的芸豆(农村人拿芸豆当饭吃,人多的户一顿饭要炖上一大筐。中午做上半大锅芸豆土豆,晚上饭都有了)。

我和姐姐很少加入大人们的行列,我俩(有时也约上邻家女孩)最爱在白天摘了指甲花的花瓣,晚间和着白矾研成紫红的粘糊,然后把粘糊敷到一个个指甲上,用苍儿叶子或者青麻叶子包好,再用线线缠紧。第二天早上解下,十个指甲都成了红红的小“宝石”。

对我们这些七八岁的孩子来说,这条小河就是我们的迪斯尼乐园,夏天,我们在这里洗澡,打水仗,再不就堵上一大湾水放浪玩,招惹得下游洗衣服的婶子大娘们一顿臭骂;冬天,封了冻的小河又成了天然的滑冰场,任一群群不穿冰鞋的滑冰能手像小燕儿一般地窜上掠下,或者坐上自制的冰车,从上坡飞一般地向下游驶去……

夏天遇到下暴雨,小河就会发大水,发大水的时候不光孩子高兴要出来看大浪,大人也会跑出来看光景。每到天下大雨,我和弟弟就急不可耐地想看大浪,如果雨下个不停,就放开嗓子喊:老天爷,快歇雨,我买糖豆(串街小贩卖的最受小孩欢迎的圆颗粒的糖)送给你!村里小孩儿们则不等雨停,就喊着“看大浪了,看大浪了”,从各家各户的门里奔涌出来,我家的门前刹时就站满了看大浪的大人和小孩。大家叫着笑着,看浑浊的河水打着旋儿,挟裹着树皮杂草滚滚而下……一些淘气胆大的孩子跃跃欲试要下去冲浪,大人们就大吼:怎么,活腻歪了?想到南海去喂老鳖啊!

当然,“大浪”有时也会随手牵羊把南岸正成长着蔬菜的菜地也掠一些去,为了阻挡河水发疯时害人,家家都在自家的菜园地边种些臭蒲子,栽些槐树或者柳条子挡水,于是就常有主人没经管住的鸭子跑到臭蒲棵子柳条丛里生蛋,每年鸭子生蛋旺季,离小河最近的我都能在臭蒲棵子柳条丛里拣到一些绿皮或白皮的无主鸭蛋。

一所能养活千军万马的小院,一条看不尽景致的乡间土路,一条能给你带来无穷乐趣的村前小河,我都得天独厚地拥有了,且不要说别的孩子要跑一段路才能看“西洋景”,只有我近水楼台先得月,更不要说守着小河洗衣服洗菜洗手洗脚方便,就说每年可以吃甜到心里的蜂蜜,春夏能比别的孩子有更多的机会捡到谁都想捡的绿皮白皮鸭蛋就让我美得不轻。我怎能不喜欢那所母亲厌恶的临街又临河的房子呢?

我的童年所以幸福,还有两个原因,一是我有四个哥哥,他们堪称是我的优秀教师;二是书籍伴我度过了童年。

在家里遭抢,被斗,几个亲人相继去世时,我还幼不更事,根本体会不到大人的苦痛。记得二嫂死后躺在堂屋的灵床上,按习俗二哥领着我和姐姐去山神庙报庙(替死者向阴间报到),我见路边围着一些人看热闹,就很得意,也很牛气,觉得家里终于也有了一件热闹事,有了一件可以让村里的小伙伴羡慕我,另眼看待我的新鲜事了。

村里的小伙伴大都和我一样,如果谁家娶媳妇或者老丧人,这家的小伙伴立即就牛气起来,在小伙伴中的地位会空前高涨,由原来看小头领的眼色,屁颠屁颠为小头领效劳的喽罗一下子晋升为让小头领看他脸色,让小头领屁颠屁颠为他效劳的山大王。大家去看热闹,都得挂着讨好的笑容巴结他,而这个小伙伴就会根据他的喜恶,把大家分为三六九等,他喜欢的叫进院里看,他不喜欢的连门边都不让沾。当时,我就有那种由喽罗升为山大王的心理,我在人们的围观下东张西望,寻找一个我一直怀恨在心的小伙伴,原因是他爷爷死时我去看热闹,他没让我进去,他所以不让我进去就因为有一次他向我要糖我没给。现在我可找到报复他的机会了。

等我稍大懂事,我的哥哥都已长大成人,四个哥哥间隔紧密,大哥二哥三哥相差不到一周岁,只有四哥小三哥三岁。

四个哥哥都仪表堂堂,站在一起就像一溜挺挺拔拔的白杨树。1954年,一支从朝鲜归国的部队驻在我们那个地区休整。我那屯住的是后勤医院,医院里有好多穿着军装梳着长辫的漂亮女护士,这些女护士端着医疗器具在村街上来来回回地走,让村里人尤其是青年男女好生羡慕。这些在村里人看来多少有点傲气的女护士从我家门口经过时,看见坐在院子里葫芦架下不是高谈阔论就是吹、拉、弹、唱的几个哥哥,眼睛里都有种异样的目光,有两个还小声问我:那都是你的亲哥哥吗?我当时还不懂亲哥哥是什么意思,就稀里糊涂地回答:是我自己的哥哥。

1956年以前,阶级斗争还没有人为地强调,大哥二哥在社会上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大哥在鞍山市的商业系统工作,是纺织品行业的采购员,一年到头天南地北地跑。那时候我最羡慕大哥的工作,心想什么时候我也能像大哥一样跑遍全国的各大城市。二哥在地方教学,因为擅长吹拉弹唱,1953年又调到县文化馆。三哥当时还在复县高中读书,三哥是几个哥哥中最幸运的一个,1955年从复县高中考入北京大学,是我们那一方迄今为止唯一考上北大的学生。当时还在初中读书的四哥运气差点,上高中得过结核性胸膜炎,后来病虽然治好了,但造成胸部凹陷,肺活量减小,胸部透视有钙化的阴影,所以高考填报志愿时好多志愿受限制,不让报,20世纪60年代又赶上抓阶级斗争,自身条件差又受家庭影响,最后勉强考了个农专。

母亲女儿少,可能物以稀为贵,哥哥们都很疼爱两个妹妹。1957年以前,虽然教学的父亲已回家务农,但有那些蜜蜂,加上大哥二哥经常往家寄钱,家中经济条件比起其他仅靠种地为生的乡邻,还是要宽裕活泛。哥哥们回家,经常有礼物带给我和姐姐,挣钱的大哥二哥,买的是衣服、布料、围脖、纱巾之类,读书的三哥四哥也想方设法买个手绢袜子什么的。跟好些常年都难以见到钱的人家比,我们两姐妹当时可够显眼的了,夏天到来,我和姐姐穿上二哥买来的花麻纱上衣、方格裙子、花短腰袜子、白力士鞋,再系上大哥从江南买来的丝绸围巾,我和姐姐简直成了两个小公主。这样的穿戴,不要说在贫穷的农村,即使在大城市,也够时髦了,无怪那些和我们一起上学的女孩们羡慕嫉妒得都要哭了,有的孩子干脆追着我们喊:大地主!大地主!就连屯中一些大人看见我们,眼光也包含了许多复杂内容,有人甚至是虎视眈眈……在阶级斗争尖锐的年月,我们家格外遭人嫉恨,比其他四类分子家庭更难熬,可能也与我们在某些方面太过了有关系。

小学时代的我,每一天都生活在期盼中,期盼哥哥们回家,期盼今天能读到一本好书,期盼这次考试又是一个第一,期盼这篇作文又被老师当作范文在全班朗读……

望哥哥们回来是我最大的盼头,每天每天,在上学放学的路上,看到远远有个背包的人,心里就核计,不会是我哪个哥哥回来了吧?回到家进门以前,心里就暗暗祈祷:今天让我一进门,就能看到哪个哥哥坐在炕上吧……快到暑假寒假,我则一天天扒拉指头算,简直是望眼欲穿。

想哥哥,望哥哥回来,主要原因还不是为得一件礼物,或者能吃到平时吃不到的糖、水果之类,主要原因是我和哥哥们在一起,能知道好多新鲜事情,懂得好多东西,和哥哥们在一起,我会要多快活有多快活。

四个哥哥都喜欢文艺,都爱读书,都喜欢谈古论今,都能摆弄一两样乐器。因为哥哥们喜欢吹、拉、弹、唱,家中不知不觉就有了二胡、箫、笛子、口琴等乐器,三哥朋友的一台虽然破旧但拉起来效果还不错的手风琴也常年放在我们家里。

大哥擅长拉手风琴,大哥个子高,身材好,拉起手风琴比一本电影杂志封面上那个拉手风琴的男电影演员还要帅;二哥则不管是吹的拉的还是弹的,都能来两手,是兄弟小乐队的主力;三哥会吹萧,会弹风琴,手风琴拉得也好。春节期间村里业余剧团排演歌剧,总要请放寒假回家的三哥为他们风琴伴奏;四哥会吹笛子和口琴,1957年有病休学在家,口琴和笛子是他最好的伙伴,一到山外散步就带着。哥哥们在乐器方面的造诣可能都秉承了父亲的遗传基因,据说父亲早年在旅顺师范读书时,就弹得一手好钢琴,吹得一口好箫。

1957年以前,国家社会虽然也运动不断,但大都发生在城市,农村基本上算是风平浪静,寒暑假哥哥们差不多都回来,每到这个时候,二哥就会从他工作的县文化馆借回崭新的手风琴、小提琴,再配上自家的几种,于是一支虽不正规但也挺像回事的小乐队就成立了。印象最深的是大夏天的中午,母亲在灶前挥汗如雨地拉着风匣为哥哥们做饭,母亲左手拉着风匣,右手熟练地在灶堂里的煤火旁为哥哥们烧烤香喷喷的嫩苞米,而哥哥们则在院子里葫芦架下奏交响乐。这时的我就最幸福了,因为我的嗓子好,我就成了这支乐队唯一的歌唱演员,我幼稚的童音常常得到哥哥们的夸奖。因为哥哥们喜欢,母亲也就不支使我去干这干那,如拉风匣烧火啦,剁鸡食喂鸡啦,抱捆柴火啦,去门前小河刷双鞋啦……

身为农村妇女的母亲们,一年四季有干不完的活儿,她们每天要锅上锅下忙活一日三餐,要推磨轧碾子准备一日三餐,要伺候丈夫孩子和一群一群的鸡鸭猪狗,要准备一家子一年四季的被褥衣服,还要帮丈夫干菜园子大田里的农活……所以农村女孩一般从五六岁开始就成为妈妈最好的帮手,要帮妈妈带弟妹,帮妈妈做饭洗锅扫地端尿盆喂鸡喂鸭,上小河套里洗菜刷家具洗衣服洗尿布……

在农村女孩中,我算是有福气的一个,没有那么多带也带不完的弟妹,虽然有个弟弟,但只小我三岁,我基本没带过他;也用不着我做饭,因为母亲很能干,做起什么一阵风,到我长到可以做饭的年龄(一般农村女孩十多岁就开始替妈妈做饭)时,母亲已没有吃奶孩子累赘,还不放心把做饭这样的复杂事情单独交给做起活来简直没心没肺的我,所以我和姐姐就没有左邻右舍的女孩们那么些拖累,但一些零碎活母亲还是不断支使我去干的,母亲说这叫锻炼,要不然长大就什么也不会干了。

在哥哥们南朝北国高谈阔论的时候,我又是最忠实的听众,听他们议论“中苏首脑会谈”,“镇压反革命”、“胡风反党集团”、“批判《红楼梦》研究”,听他们评价孙犁和刘绍棠,听他们说诸葛亮的智谋其实是罗贯中的,说贾宝玉就是曹雪琴……对这些东西我虽然朦朦胧胧,似懂非懂,但我非常有兴趣,而且不时地向哥哥们发问,哥哥们也都饶有兴趣地拣我能听懂的给我解释。

因为我的嗓子好,哥哥们也爱教我唱歌,把他们知道的中国名曲和外国名曲统统教给我。所以从小学到高中,我一直拥有许多别的学生听都没听到过的歌曲,多少年来,这些歌曲一直是我精神生活中的宝贵财富。1982年,大连市文联在金州举办业余作者笔会,我因为发表了几篇小说有幸参加那次笔会。一天晚上大家聚在一起唱歌,我唱了《红梅花儿开》,唱了《喀秋莎》和《共青团员之歌》,让其他作者刮目相看。他们说:我们一直感到不可思议,一个种地种菜的农村妇女怎么突然写起小说来,现在我们才明白了,你原来是有背景的。

是的,我是有背景的,这个背景就是我的四个哥哥,多少年后我所以成了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农民作家,与童年时期哥哥们的启蒙教育有绝对的关系,他们教我唱歌,教我识谱,给我讲故事……但更主要的是——让我迷上了书。

我最早接触的书是小人书,还未入学,就迷上了哥哥们小时看过的七零八落的小画书,不认字,就缠大人念,缠父亲,缠哥哥,缠刚上学的姐姐。只要他们念一遍,我就记住了书里的人物和情节,我为书里人物喜,为书里人物悲。一本《孔雀东南飞》让我哭得鼻涕一把眼泪一把。后来,我用姐姐画图画的蜡笔,让书里人物都穿上了彩色衣服,我喜欢的人像美丽善良的刘兰芝,贤惠懂事的小姑子,都穿大红大绿;我不喜欢的,像那个刁钻可恶的婆婆,则清一色的黑……

这,也许就是幼小的我对善恶美丑的最初选择吧。

上小学一年级,我就不用别人念自己看了,后来二哥从文化馆调任县图书馆任馆长,更为我看书提供了方便,他定期给我往家借小人书,一次二三十本,二哥回家的那天,就是我最快活的日子,我会一头拱进小人书的王国里对周围的一切不闻不问,我会就着半死不活的煤油灯谁说也不听地一直看到天明。就是通过小人书,我能把《三国》、《水浒》里的人物倒背如流,对《红楼梦》、《聊斋》里的故事也了如指掌,苏联的“丹娘”(卓娅),印度的“拉兹”,中国的王二小……就像活在我的身边。

上小学二年级后,我已不再满足看小人书了,开始看长篇小说,家中几本《李家庄的变迁》、《高玉宝》、《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牛虻》、《青年近卫军》……都让我翻烂了。对小人书还是爱不释手,看见谁手里有本我没看过的,不把它借来觉都睡不着。

那期间,上北大中文系的三哥经常把他看过的书寄回来,那些书也都成了我最好的朋友。1957年,上高中的四哥有病休学在家,他不知从哪儿弄来《林海雪原》、《青春之歌》、《红旗谱》、《苦菜花》等小说解闷。结果我是大饱眼福,读得如痴如醉,读得废寝忘食。童年的我认为《青春之歌》、《林海雪原》是我读过的所有书中最好的两本,两本书中的某些章节,我都能背下来。书让我一下子觉得自己长大了,跟从前像换了一个人。再回头看看曾一起玩耍的小伙伴仍然在街上“打牢瓦”,“跳房子”,“抓猪拐”,竟觉得他们可怜了,觉得他们活得真没劲。

农村孩子虽然没有农村的大人们那样忙,可也总有好多活要你去做。可能考虑农村孩子的实际情况,学校每天下午三点就放学,放学回家,书包一放,大都是到山上捡柴禾或者挖野菜。挖野菜有两个用场,一是给人吃,挖的是一种略带苦味的“清明菜”,挖回来洗干净蘸大酱吃,母亲最爱吃这种野菜,说吃它既清口又除火解毒;二是剁成鸡鸭食喂鸡喂鸭,挖的是婆婆丁、鸭食菜,挖回来在木板上剁碎,拌上苞米面就成。我干得最多的是挖野菜,我也最喜欢挖野菜。以前挖野菜我都和伙伴们结伴而行,几个人到了山上先玩上一阵,看看日头不高了,才结束游戏紧紧张张行动起来,那时野地里,沟畔边,人和鸡鸭吃的野菜特别多,只要一小会儿就能挖满筐。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推理性的侦破故事(3)

    世界最具推理性的侦破故事(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诡案组

    诡案组

    公安厅决不公开的捉鬼实录,直击警员探案现场,亲历诡秘恐怖全程!诡异案件背后,隐藏着更加骇人的惊天秘密!看似简单的抛尸案,竟然牵扯出一段陈年秘事……为追求真相,慕申羽跟其他诡案组成员不惜屡次以身犯险,解开一个又一个疑团,以还原事实真相。然而,真相也许比表象更不可思议、难以置信!这些匪夷所思超自然案件背后,骇人的惊天秘密能否终现曙光?
  • 寻找鸟声

    寻找鸟声

    本书包括娘家有人,她们,驻跸三怪,驻跸三案,象鼻山下,魔洞,寻找鸟声,村风,安居之门这几个故事,折射出灿烂的人文阳光,能给读者的心灵带来一片明媚与晴朗。
  • 危栏

    危栏

    本书是把普通人带入了官场。这是一位长期耽于官场又不适应官场而又坚持要在仁途上走下去的主人公。表现了他独特的生命体验与悲情诉求,表现了他的生存境遇中的独特的生命的变异与内在的疼痛。我读后心中有些难受,有一种不是滋味的滋味,有一些不寒而栗的感觉。这说明小说已达到了它的目的。作者把主人公带入了其设定的结构之中,接受“水与火”的灵魂的拷问。本书故事性强,线条简洁而又推进迅速,这种故事性强而又晓畅好看的小说,也是因为它有着与读者的前意识相一致的预设的结构。
  •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2013短篇小说卷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2013短篇小说卷

    本书收录了2013短篇系列。文学的经典化过程,既是一个历史化的过程,又更是一个当代化的过程。文学的经典化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它需要当代人的积极参与和实践。文学的经典不是由某一个“权威”命名的,而是由一个时代所有的阅读者共同命名的。
热门推荐
  • 永恒战帝

    永恒战帝

    一个怀着血海深仇的少年,家人尽去。以一介半废之体,历经艰险,寻得机缘,血战皇都,报仇血恨......最强神术、人族大劫、永恒之界......且看永恒战帝武冲,逆战苍穹,破灭世界,遨游混沌!
  • 绝辰天下

    绝辰天下

    武道天极,佛本是道。三界众生,群魔乱笑。剑血封喉英雄造,莫问孤君生何处,纵那万族林立,强魔当道。穿金甲,血城绕,天下第一,我只一笑。
  • 神州图志

    神州图志

    此卷为《神州图》副本,正文请移步《神州图》作品链接:http://www.*****.com/?bk/xx/1001300792
  • 灵能界夜谈

    灵能界夜谈

    你们,也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吗?存在着红衣女鬼的老宅子,索要孩子的街头无女,马路上行走的人们没有影子,午夜的12点抬着纸轿越墙前来的冥婚,空荡的电梯里无人却拥挤,镜子里的自己会突然微笑……来自轩辕家族的轩辕夜是一个不详的孩子。因为,她坐上了轩辕家那个被强行替换掉的本永远不可能属于她的位子。有一个灵媒告诉她,你还不够强大。所以,成长吧,在那之前我会一直保护你。
  • 花千骨之画骨颜卿

    花千骨之画骨颜卿

    花千骨死后,因为奇特的遭遇来到女娲的云宫,女娲给他喂了一颗还魂丹,还是久久不肯醒来,终于,女娲终于唤醒了她,但同时,给她带来的却是千年一遇的修炼身体——九幽煞体,重新开始了自己的人生经典台词:白子画,我愿意为你挨着两百记打神鞭,因为我要让你再也得不到我,上一世,你负了我,这一世,我要负你骨头,倘若没有人理解你,你就抬头看看东方,东方永远在东方看着你骨头,糖宝一直会在香格里拉保佑你我不相信白子画,不相信长留,更不相信这天下,我只相信爱我的人断念么,是该断了这份念想了……
  • 一生有你

    一生有你

    她与爱情,可是习惯了错过?宽恕是美德,偏偏,她与那美德失之交臂,所以,她的爱情,亦注定失去?经历过情殇情错,是不是,她可以对身边的他说一声“还好有你”?
  • 都市之我的老师比我小

    都市之我的老师比我小

    我叫周宇浩,男,25岁,是位飞车党的头,现在这个世道,没文凭,没学历吃不开,黑社会也不好混,现在讲究的是文化。那么问题来了,大学貌似是最好的出路。“出来混的,至少也得大学毕业不是?”……简介很简单,故事很精彩,如果你愿到来,希望不舍离开。——会飞的恋人
  • 鲁彦作品集(2)(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鲁彦作品集(2)(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鲁彦作品集》讲述了美丽的雪花飞舞起来了。我已经有三年不曾见着它。
  • 俗话倾谈

    俗话倾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你的炒股纪律价值百万

    你的炒股纪律价值百万

    本书详细总结了股民必须遵守的100条炒股纪律,为股民筑起了一道道堤坝,堵住利润的流失,挡住亏损的侵袭。不遵守它们,你可能一亏再亏,甚至倾家荡产;能遵守它们,你肯定能化险为夷,亏少赢多,成为股市上真正的赢家!赢家眼里只有规则,输家内心常存侥幸。希望读者能通过阅读本书,渐渐地减少“侥幸心理”,成为一个理性的“规则”坚守者。更希望股民能理解并执行书中的各项纪律,也希望本书能给广大股民带来真正的启迪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