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73100000002

第2章 河水汹涌(1)

甲板上的器物

缆绳

事实上,是绳子先于船体到达岸边。在船长“慢速,稳舵,稳舵……”的口令中,船舷平行地移向岸线,从船首与船尾掷出的那两根绳子,与岸线成90度夹角,在甲板上空,完成了一条优美、却是实体的拋物线后,准确地落在接缆者的手中,再迅速地系结在囤船的缆桩上,即意味着本次航行暂时中止,并因为有了那几条绳子的连接,岸上的地址——不管它是城市的、还是乡村的,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出发地——在另一个时间,我们将要离开的那个地方。

有过多年船员经历,使我能够在不同的时间里,多次抵达同一个地址。绳子系住的那个地名如果是我熟悉的,没有事情上岸去办,我很少会走下船。如果遇上风浪与大雾天气,船靠在岸边的那些日子里,有时我会在甲板上坐上好长时间,望着一根缆绳走神,曾不止一次这样想过,我的命运是否注定与这条河流有关,甚至与绳子有关?那根绳子是湿漉漉的,在时间之中,其意义似乎就是系住,将两个原先彼此分离的“东西”系住,将“这里”与“那里”连接在一起,再将我从这一个“那里”,拽到另一个“那里”。然而,我最终只属于这条河流,很难融入岸上城市的喧闹之中,也很难幸福地走在乡村宁静的景色里。去了很多地方,能够给我留下来的,或许只是一些印象。印象中的物事没有顺序,大都零乱,它们散落在我的记忆里,常常隐约地闪现,却从未被一根绳子真正穿起过。

船上的绳子种类繁多,质地大致有三类:植物纤维、合成纤维、钢丝;它们长短不一,有粗有细。航行中,绳子大都蜷缩在甲板的某个角落,在等待。绳子是结实的,具备了某些物质只能以绳子的形式出现,才能获得的那股柔韧与拉力。在船上,我们通常将直径超过35毫米的绳子,称为“缆”;缆,是粗大的绳子,至少由4股以上的绳捻成。而“索”与“绳”的直径、股数则依次递减。其实它们都是约束之物,一直与“捆绑”这样古老的动作有关……

进人夜晚,那些系结在缆粧上的绳子就有了响声。船是钢铁之物,不会像人一样去思想什么,因此它不知道捆绑的疼痛,在轻轻地摇晃着。我感到了这种捆绑的声音暧昧,却分不清这声音到底是缆桩还是缆绳发出的,就像雪落在河里,我不能确定哪些是雪水哪些又是河水一样。自舷窗向外望去,船尾的那根缆绳绷得很紧。风像是大了点,我看见那根麻质缆绳被涌起的浪头打湿了,有很多颗水珠排列其上,颤动着点点星光。但今夜的风没有上个航次那么大,如果风凛冽,比如那场“罗莎”,即使在这样的秋天,风也会将一根缆绳刮出呼哨来。

锚,或者铁锚

当我知道最早的铁锚,是诞生在哲人阿拉哈西斯手里的时候,我甚感惊奇。既是航海家,又是哲学家的阿拉哈西斯的身世我无从所知,只知道他活在公元前600年的小亚细亚,但我相信哲学家抛出的那只铁锚,是有力量的,因为它比锚的另一种形式——先前的“碇"更为沉重!

——摘录于我的笔记本:《锚》

锚,船上的重器,灼红的熟铁锻造(也有生铁铸造)。笨拙,可靠,不被航行者遗忘,是任何一艘船上铁的事实。在粗旷的汽笛声中,我常常看到粗重的锚链滚动,听见锚机在轰响,锚,或者铁锚,在缓缓地接近水面,再跌入涌流,然后,向下,向下,向下——直至河底,啮入不见天光的泥土,将游荡的船,牢固地停泊在那片预定水域。

不过,那个“向下”的过程,已为水覆没,我只能看到拉出水面之上的那根锚链;拋在水底的锚,它的周围是水,是河水或者海水,我在水面之上,因此那个过程不会进入我的视野。

小时候,我经常和伙伴们去江边玩耍,将童年目光,—次次给过走在江上的船。但第一次触摸到铁锚这种实物,却是在岸地——在那座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的迎江寺门前台阶上。石阶上的铁锚有两只,重约3吨,卧在朱红大门的两边。那一年听三哥指着锚说,迎江寺是船头,寺院中的振风塔是桅杆,安庆城地形地貌就像条船,有了这两只大锚镇守,安庆就不会漂走。一只,或两只铁锚没有拋在水里,拋在一座寺庙门前几百年,肯定是有故事的。只是我觉得,这个故事虽能够传说到今天、或明天,其情节无论如何曲折、精彩、有过多少种版本,但由于人们无数次地复述,当我再次听到时,也不觉得新奇了。这就像很多寺庙门前的石狮子,府衙门前的卫兵,其存在的意义,在岁月之中,更多的是已演绎成为一种形式,这也即如我那套制服肩章上的锚与链,它们强调了我的生活与工作,就在这条河流上。

一般情况下,船上的锚,的确不得少于两只,一只置于前甲板的左边,另一只在右边;也有的船,那两只锚是悬挂在船首左右两侧的锚链孔外的。如果此刻是在夜晚,我们会看到泊在江面上的船,亮起了白色环状光线的锚灯。锚灯是航行信号灯光系列之一,但它的光线并不强烈,是柔和的、稳定的。在夜色中,如果你看到的锚灯,是隐隐约约地闪烁,那是起雾了——大雾在甲板上涌来涌去地弥漫。当然,这只是我无数次身在夜晚河流的经验之谈。实际上,没有光的照耀,任何事物总是陷于黑暗之中不能显现,比如,我只能感觉到雾的到来,却看不见雾是白的;雾又从什么方向飘来,再向什么方向飘去。还有那1894年9月17日沉没的铁锚,只有在它打捞出黑暗的海底之后,立在刘公岛灯光明亮的博物馆(原北洋海军提督署,俗称水师衙门)中,我才能感觉到硝烟中熊熊燃烧、并沉没了的舰船是如此壮烈,有可能不仅属于那舰船击出的一发发呼啸的炮弹,还有可能属于这一只锚!锚,或者这沉重的铁,静静地躺在海底100多年了,浸入铁锚肌体的,岂止是海水的盐分,还有那场甲午海战殉职将士沸腾的血。铁里面的血,或许早在海水深处冷却,但血中的盐分还潜藏在锚的骨髓里。在博物馆的灯光照耀下,2007年7月中旬某个上午,我看到锚体的表层,在酷热的空气中锈蚀、开裂,呈现岀“盐”———这种人们必须依赖的物质,对另一种物质的剥离……

也有的锚,不是铁锻造的。在我工作的那个单位。有些灯船(浮标),在航道中的记位拋锚,用的就不是铁锚,用的是锥状模型中灌浇成的“碇”。

我们拋下的“碇”,不是石头的,只是在形状、重量上像石头的“碇”而已,它由水泥、碎石、钢筋、水搅拌“铸造”而成。这让我想起了比博物馆展台上的铁锚与迎江古寺门前的铁锚更加古老的锚,就是石头制造的。那遥远的石头,凿有缆绳孔洞,一定是所有铁锚的祖先,它坚硬如铁、沉重如铁,我们的先人们,就在那古老(约公元前3000年)的天空下,“下碇”后,日落而息,“起碇”后,日出而作,生生息息地孕育了他们的子孙……

灯光

舷窗在甲板之下底舱的两边排列,它们是椭圆的。椭圆的舷窗外面——不睡的河流上,不时走过夜航船只的灯火。河面上的灯光是寂静的,光线的明亮或暗淡,在本质上,都不具有修饰性,只是为了让你看见——在黑夜中,清楚地看见那盏灯的颜色,看见灯光所标识的船体位置。

比如舷灯,不会少于两盏,在船舶最高那层甲板的两舷:左边的那只是红色的,右舷是绿色的。比如尾灯,是白色的,灯的高度,必须与舷灯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而那两盏一前一后的桅灯,也是白光;按规定,后面的那盏桅灯,应高于前一个桅灯至少3米;桅杆上的灯,并不会照亮它周围的黑暗,却是明壳的,它被局举在船舶首尾中心线的上方,是为了相向驶来的船只彼此都能远远地望见——望见那桅杆上的灯光。

河流上,夜晚的灯光是必需的,它们一直弥漫在又湿又黑的空气里,用光的热切,在黑暗中一路轻声低语。一些色彩,就从那光之中衍生而出:左舷灯——红色,右舷灯——绿色,尾灯——白色,桅灯——也是白色……在夜晚的河流或海面上,它们以不间断的亮,将本船的长度、宽度、高度,坦荡地显现出来。有经验的航行者,只要望见这些灯光,即使夜色如墨,航线有多么险峻,他也能估测出那条来船的吨位或排水量。

也有例外,船艇的灯光,有时候则是以间断、闪烁的方式出现:在有潮汐的河流上,两船相会,为了避免碰撞,下行船(顺流)应在1公里以外鸣放声号的同时,还要打开舷灯上方的红色(或绿色)闪光环照灯。闪光环照灯是水上航行灯号的一种,频率为每分钟50-70闪次,仍是左舷红色、右舷绿色。红光闪烁,是要求来船从我的左舷通过;绿光闪烁,是要求来船从我右舷通过。也有黄色闪光灯,但那只能安装在快速船上。唯一有权利使用红色闪光旋转灯的,是海事(包括内河海事)监督艇,它类似岸上城市的夜行警车,红色灯光在闪烁中旋转,是表明自己在行使这种灯光权利的时候,是具备了权力机关赋予的使命。

河流上,夜晚的灯光——严谨,真确,踏实,合乎国际通用灯号语言习惯,它是视野中的距离、方向、位置。一组莫尔斯码的白光灯号,有可能使搁浅的船只及时获得援助;一只救生圈或救生衣的自亮式浮灯,有可能让别人从茫茫大海上搜寻到你;一只摇晃的红色手电筒光,有可能使触礁将要沉没的帆船(指无机械动力船只)获救生还……类似这样的事情,航行者多有经历,它们显然不在白天,而是都发生在夜晚的水面上。

在河流上生活了这么多年,我想,我是熟悉这些灯光的。这么说,也许是我将河流的灯光,与城市的灯光作了一种比较之后,而生出的感慨而已。在我居住的那座河边城市,这几年,城市的发展速度,是与灯光的密集程度成正比的。原本非常熟悉的城市,因为夜晚的到来,楼群已被那些诸如荧光、金属卤化、高压水银等灯光的雕刻而改变,竟让我有了迷失方向与陌生的感觉。对于城市的灯光,我的感情是复杂的,它们在变幻建筑物本身的同时,也变化着我们的脸色,很多人身陷于这城市的灯光,很难再有机会去望一眼头顶上的星星与月亮,是否有以前明亮?

可我望见了:湖心路两边风景区大湖水面上的那些水葫芦,由于灯光的强烈,即使到了夜晚,它们也不忘记疯狂地生长,那湖水,因此越来越浊厚,野生的鱼虾也越来越少;在那个酷热的午夜,还有那么多美丽的蝴蝶与蛾子、两只知了、一只鸟儿,竟都被吸引在那盏与自然光非常相似的高压钠灯下了……

浮在水面

这些圓状物醒目,壳体硬邦邦的,叩之稍有弹性,内里的充塞之物——-高密度的闭孔泡沬塑料(近代救生圈充塞之物为软木),使它们看上去相当饱满,掂在手上,却又感到重量很轻。它们很像汉语里的句号,在河流的视野里,静静等待着某个句子的到来。然而,它们等到的,已不是对一件事情的陈述,而是被定义的“事件”。那个喊出的声音是急切的、短促的,因为这样的情况肯定是突如其来的。由于特定情景中视觉上的需要,它们通常被漆成红、白相间两种颜色(也有的是红与黑、或红色与其他一种颜色相间);它们悬挂的位置,在船艇出厂前就已预留:舷梯下、舱房中、走廊墙壁上,更多的是置于船舷外边的挂钩上——总之,是在水手伸手可及的地方,而且周围不得搁有其他杂物,以便救生号令发出的那一刻,水手们在想起救生圈时,一眼就能够望见救生圈,并迅速地拿起它,拋向水面。

救生圈漂浮在水面上,样子显得很轻,却又很重——让人感到救生圈这种救生器具的沉重。跌人涌浪中的落水者,或水手执行弃船逃生指令的那一刻,有谁不希望拿到一只救生圈?救生圈的浮力是可靠的,它的尺寸,浮力,在水中支撑身体的重量及时间,都必须符合国际救生设备规定。比如,在我做过的救生设备试验中,其中的救生圈,在24小时单位时间内,必须在淡水中支撑起14.5公斤重量的铁块,才算是合乎标准。

铁块是重的。再小的铁块,对于水,它的浮力几乎可以被我们忽略,视作为零。而“浮”在水面的浮力,不仅来自救生圈,还来自溺水者那具充满脂肪,也充满惊慌的身体。海水是咸的。在海水中,相同物体的浮力,要比在淡水中大出一些。多年前,我看过一场电影叫《泰坦尼克号》,它讲述的,只是一个古老的,被人述说了一千次的故事而已。但银幕上的海水与海水的反光,却凄美至极。船将要沉没了,电影院里很静,除了间或有一两声咳嗽外,只有忧郁的旋律,一直在我的座位周围回响。故事中的一些细节,就在那如泣如诉的旋律中,缓缓地流泻到我的眼前。电影里的甲板倾斜了,那四位绅士,面部表情安详,由于泰坦尼克号上的救生器具不是足够的多,因而他们拒绝使用所有的救生设备——这其中也包括救生圈!将生存的渴望,让给了老人、妇女、儿童,就列队在那倾斜甲板上,热烈地拥抱、吻别那些陌生的同船人,并拿起心爱的乐器,奏响了他们这一生最后的乐曲,来为生还者送行。绅士们的奏鸣曲最后也必然没入海水,然而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却在这四位拒绝生还的人面前失效了……

拒绝使用救生圈生还的,还有1894年9月17日的邓世昌。至今还记得电影《甲午风云》中他的那声呐喊:军士们!我们的炮弹已全部用尽!“吉野”乃倭寇的旗舰,我们开足马力,撞沉“吉野”!撞沉“吉野”!!吉野并没有被致远舰撞沉,沉没的是致远舰。在没有撞沉吉野之前,受到重创、正在燃烧着的致远舰,再次受到鱼雷的袭击(史料另一说为吉野等四艘日本舰船重炮榴霰弹的轰击),舰身大幅度倾斜,很快沉没了,因此那声“撞沉吉野”的呼喊,只能是在银幕上喊出的悲伧,并且响彻至今!

幕布上演绎的这段历史是激越的,画面中,硝烟与鲜血渲染的那种惨烈与悲壮,已是导演与观众共同在电影院里完成的了。后来我从一本杂志刊登的史料记载中,读到了谷玉霖与陈学海分别对那场海战的口述。前者是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的护卫(当时丁汝昌在北洋水师旗舰定远舰,战事不久即负重伤,因而由致远代替旗舰统之职,驶出北洋舰队队列前,迎战曰本舰队),后者是来远舰的水兵。两个人的回忆相隔有十年:一个是在1946年.另一个人是在1956年;作为参加这场海战的老人,他们说出的是自己亲眼目睹的,其中的情节与电影大致一样,但细节中的具体道具却有所不同:在重炮轮番轰击下,致远舰锅炉发生爆炸、迅速下沉时,邓世昌从舰船高处——飞桥上跌进汹涌的大海,他此时拒绝的不是侍从刘忠投给他的救生圈,而是另有其人推给他的救生筏——扎杆。“扎杆”原本是台球桌上的一种击球方法,我不明白那时的人为什么要将救生筏叫做“扎杆”?邓世昌不愿继续浮在水面上,作为终有一死的人,他选择的是在1894年9月17日这个日子赴死!决然地向下沉去,让海水覆没自己,与致远舰240多名弟兄,一同睡在了黄海的海床上……

同类推荐
  • 道德经(国学启蒙书系列)

    道德经(国学启蒙书系列)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 儿童趣味脑筋急转弯

    儿童趣味脑筋急转弯

    本书精选了近千条适合孩子阅读的脑筋急转弯,选条注重健康、趣味、巧妙,同时每页还设有幽默有趣的小拦目,让你在紧张的挑战中得到快乐与智慧的双重收获。
  • 少年奇侠1:地宫迷城

    少年奇侠1:地宫迷城

    少年侦探林浩浩,少林小子白白和乖乖女秦笑笑组成了少年奇侠三人组,在一次意外之中,龙神王之子酷贝贝因为学业不精,被意外地传送到了林浩浩的家,成为了第四位少年奇侠。在一次集体去北京旅游的过程中,秦笑笑的父亲却突然昏迷不醒,是传说中的生肖诅咒悄然袭来。无尽的地宫,会飞的棺材,复活的尸骨,消失的国宝……
  • 电话电话打到哪儿(豆丁二人组)

    电话电话打到哪儿(豆丁二人组)

    《豆丁二人组》是我国新锐儿童文学作家杨筱艳的最新系列小说力作,讲述的是围绕外号“豆丁二人组”的齐咚呛和周天蔚两个小孩的奇幻童话故事。本书为《豆丁二人组:亲爱的阁楼先生》,作品故事是:“豆丁二人组”暑假在外婆家度假,在外婆家的阁楼发现一个星期的魔幻天地,并由此结识了阁楼妖精——大胡子叔叔,三人和奶奶一起度过了一个有趣的暑假。可惜,伴随城市的改造,奶奶居住的旧城区马上就要被拆迁,大胡子叔也必须面对自己不得不离开的现实。
  • 诲人不倦(中华美德)

    诲人不倦(中华美德)

    《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诲人不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名言。其实,“诲人不倦”不但是教育工作者的座右铭,也是世代家长教子的准则,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之一。千百年来,出现了许多诲人不倦的人和事,如“孟母三迁为育儿”、“曾国藩勤俭治家”等等,使我们深深感到,无论是育人,还是教子,或是治家,都必须坚持诲人不倦的精神,只有坚持诲人不倦的精神,才能为后代的健康成长创造必要的条件。在社会日新月异发展的过程中,以适当的方式,正确运用诲人不倦的方法教育新人与安排好家庭生活,就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最好的继承和创新。
热门推荐
  • 异世缘之女王驾到

    异世缘之女王驾到

    作为血族的大杀器,往往都是被当作最后杀手锏的女王陛下,其实是一个三观不正、常识没有、蠢萌别扭的中二脑残。当女王离开了王座,掉落异世,遇到真爱后。伪冰山真蠢萌情商为负的女王陛下又是如何展开攻略的呢?女王(黎千雪):哥哥,我喜欢你。你也喜欢我好不好?黎千鹤:呵呵,傻孩子,哥哥也喜欢你。女王(黎千雪):……
  • 宫斗乱:穿越成妃

    宫斗乱:穿越成妃

    前世,她的黑道男友死在乱刀之下,她的心也跟着死去。一朝穿越,她决定放下前世的情殇从新来过。救了身负重伤的美男,他竟然是龙炎国的二皇子。新皇登基,她入宫为后,宫斗不休,奸计不断,因为爱着他,所以她甘愿收起自由飞翔的翅膀。
  • 太古医尊

    太古医尊

    “何人偷我镇派之宝?”“何人携我圣女私奔?”“何人窃我信徒信仰?”“何人把我一界法则改成搞笑耍贱模式!!”这诸天万界,出了一个极不要脸的存在啊!张尘羞赧地不好意思挠着头:“是我!怎么着?咬我啊?!”
  • 观自在菩萨大悲智印周遍法界利益众生薰真如法

    观自在菩萨大悲智印周遍法界利益众生薰真如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性格诠释

    性格诠释

    作为人生的追求者,茫茫人海,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名家导师,关键在于找到鼓舞自己的名言警句,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这些金玉良言的指导下付诸切实的行动。为此,我们荟萃了古今中外的名家巨人,其中有科技精英、文坛泰斗、艺术巨匠、政治领袖、军事将帅、思想圣哲、财富巨商、体坛英豪、影视名人、探索英雄等,汇编了这套《世界名人名言金典》。这些名言金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联婚成真

    联婚成真

    男人英俊潇洒,女人甜美可爱,这会是什么样青春。本来父母个人意联婚,但是两人刚见面就擦出火花?
  • 复郎廷佐书

    复郎廷佐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草尖上的漫步

    草尖上的漫步

    涌现众多可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是一个时代文学繁荣的重要标志。而要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文学精品,就必须牢牢把握正确的创作方向,积极树立正确的创作理念,不断创新创作方法,切实端正创作态度,始终牢记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自觉地在时代进步的伟大实践中汲取创作灵感,以博大的情怀、深邃的眼光、丰沛的想象,去探究、体悟和展示我们这个时代的生活面貌,对时代精神本质做出更为深远的探索与表达,对人类文明进程中所呈现出来的新思想给予积极而敏锐的发现和回应。创作出更多的内涵丰厚而思想独到的文学精品,是时代和人民的召唤,也是江西作家的神圣职责。
  • 若将山河换你还(完结)

    若将山河换你还(完结)

    故事发生在架空的历史时代,大良与鶻孜两国分江而治。女主赵虞本为大良朝老将军掌珠,性情活波,与三王子及六王子亲厚。因南方叛乱,六王子为求皇帝赐婚,建功心切,请旨领军南下平叛。鶻孜大军于是趁机越过边界,直攻城下寨,大良帝染病避离京都,三王子代为监国。年轻的鶻孜君主慕容璨接受求和,条件是一座城池,若干金银,以及身为皇帝义女的平昌郡主赵虞。命运翻过手掌,她于是只得告别故国家园,走上和亲之路。然则事实的面纱一层层揭开,她这才发现,原来还在许久许久之前,一切便都已经注定。同样是至高无上的君主,面对他们亦同样的深情如海,至死不渝。她将如何抉择。晚樱开后,数载光阴,风风雨雨,起起落落。到如今,春归兔苑,处处繁花。
  • 乱世道尊

    乱世道尊

    当乱世袭来,道士也要保家卫国。当国将不国,道士也要建立独属于自己的天尊国度。法术、武功、召唤、咒术……道家清静早已荡然无存,剩下的只是杀人的手段。权谋、兵法、计策、攻心……道家修行早已忘却脑后,剩下的只是夺权的阴损。一个道学杂家的金戈铁马之梦,六道轮回强者独尊,在弱肉强食的世界里,唯一的胜利就是杀!杀!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