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74400000007

第7章 老一辈蒲剧名家(1)

一、王秀兰

著名蒲剧表演艺术家,与阎逢春、杨虎山、张庆奎和筱月来并称蒲剧五大泰斗,青年时代就被誉为“蒲剧之花”。她在艺术上有相当高的造诣,对蒲剧艺术的继承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王秀兰是临猗县临晋镇人,生于1932年。因家境贫寒,幼时随母漂泊到西安。童年的她常去晋风蒲剧社看戏,一次晋风社新排《水漫金山寺》,正缺一个扮演小海螺的角色,师傅们见她聪明机灵,又爱看戏,就让她扮一个“海螺”试试。第一次登台,她就从容不迫、配合自如,既没跑错圆场,还会使眼神,这使大家对她刮目相看。于是她以“小票友”为名,进入晋风社。蒲剧花旦“月月鲜”原筱亭成为她的第一个授业恩师。师傅给她排了《柜中缘》中的许翠莲,8岁那年,在西安“五省会馆”剧场里,王秀兰第一次正式登台,受到观众赞赏。从此后“八岁红”、“小跳蚤”等美名传开。这以后又排了《送女》、《洞房》、《明月珠》、《捡柴》、《卖水》等折子戏,晋风社接受她为正式成员,开始了她的艺术生涯。

当时的晋风社聚集了大批蒲剧著名艺人,蒲剧旦角一代宗师王存才、孙广盛,著名青衣筱艳秋、花旦筱兰香,著名须生满娃、阎逢春,花脸杨登云、名丑晋南丑等等。王秀兰和这么多名伶朝夕相处,从他们身上多方面吸取营养。她除了和师傅学会很多花旦戏以外,还向孙广盛学《藏舟》;向王存才学《杀狗》、《双藏柜》;向筱艳秋学《算粮登殿》、《四进士》;又学了《回荆州》、《美人图》等10本大戏。但她并不以此为满足,她还学昆曲,学眉户和秦腔。

好学多闻,广采博收,使王秀兰在艺术上大为长进,不久就成了驰名西北一带的花旦演员。当时在群众中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千花万花,不如王秀兰的《卖水》、《表花》”;“左扭右扭,不如王秀兰的台上一走”。这些俚语充分表达了广大群众对她的艺术的喜爱。

全国解放后,王秀兰于1950年回到山西,在山西省大众蒲剧团工作。1952年参加文化部举办的全国第一次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一出《藏舟》,为蒲剧赢得了意想不到的荣誉,获得演员二等奖,藉此跻身于全国戏曲名流之列。这时她才20岁。这次会演,使她大开眼界,一下子接触了那么多剧种,见识了那么多著名演员展示自己的艺术才能。之后的几年中,她又参加了两次文化部组织的演员讲习班,与全国各剧种的名演员荟萃一堂,切磋艺术,并聆听了梅兰芳等艺术大师的讲课,受到程砚秋先生的赏识与指导,使她懂得了许多艺术创作的道理,明白了戏曲表演程式的运用,一举手,一投足都要符合人物当时的心情、身份,以及所处的环境。通过交流学习,使她在戏曲理论水平和表演技巧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解放初期,王秀兰还排演了现代戏《大家喜欢》、《王贵与李香香》、《血泪仇》、《血训图》和新编历史剧《燕燕》、《墙头马上》等新戏。1959年,由王秀兰主演的《窦娥冤》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成彩色戏曲影片,这是王秀兰表演艺术上的一个新的飞跃。王秀兰在自己的表演中,根据对剧情人物的理解,对传统的表演方法,都有所取舍,有所发展,有所创造,给人一种新意。

王秀兰在一生的舞台实践中,博采众长,勤奋好学,功底深厚,戏路较宽,花旦、刀马、青衣都不挡手,唱做皆优,尤以做工见长。她的表演精致细腻,表情自然逼真,生活化和艺术美完美地统一在一起,舞蹈动作优美洗练。她在广泛地继承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努力进行革新创造,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她重视艺术经验的总结和戏曲理论的探讨,曾提出运用程式要做到真实化、生活化、个性化和舞蹈美的主张。她善于塑造古今各种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不仅塑造了焦氏、尹碧莲、窦娥、胡凤莲、卢凤英、红娘、梅英、白素贞、燕燕、周兰英、穆桂英等许多身份不同、环境迥异、性格千差万别的古代女性形象,而且还塑造了李香香、小芹、李双双等现代人物。《杀狗》、《藏舟》、《卖水》、《少华山》、《燕燕》、《送女》、《明月珠》、《回荆州》、《美人图》、《大家喜欢》、《王贵与李香香》、《血训图》、《蛟河浪》、《窦娥冤》等,是她艺术生涯的代表性作品。她的许多戏脍炙人口,深受观众喜爱。在《杀狗》中饰演的焦氏“吃面”的表演,令人叫绝;《卖水》“表花”中美妙的舞蹈身段为人们所称道;《蝴蝶杯》中她扮演的“闺门旦”卢凤英,演的惟妙惟肖,恰到好处。王秀兰的表演有着为人所难及的本领,这与她深厚的艺术功底分不开。

王秀兰不仅是一位表演艺术家,她还致力于培养蒲剧新一代人才,在她的四处奔走筹措下,1973年办起临汾戏曲学院运城文艺班,1980年办起运城地区艺术学校。她亲自为学生上课、排练,培养蒲剧新人1000余名,景雪变、吉有芳、张广爱、刘晓玉等著名蒲剧演员都是她的学生。

王秀兰曾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山西分会副主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常委,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山西省妇联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第三、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曾任中国戏曲学院客座教授,为日、美、法等外国留学生授课。1985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她以饰演《少华山》一剧中的尹碧莲获文化部全国中老年戏曲会演“特等奖”。2008年2月,王秀兰被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蒲州梆子代表性传承人。她的一生都在为蒲剧事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二、阎逢春

阎逢春是一位杰出的蒲剧表演艺术家,他的表演被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郭汉城誉为“苍劲姿媚见深邃”,他对于蒲剧最大的贡献在于他的创新精神,他全面继承、发展和升华了蒲剧的表演艺术,为蒲剧走向全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17年,阎逢春出生于运城市西姚村,原名代蓉。父亲阎金环是一位优秀的须生演员。代蓉到了上学年龄,父亲便把他送去读书,欲使其知书识礼,改换门风。但是出身于梨园世家的代蓉,从小耳濡目染,对唱戏有一种原发的喜爱和灵气。15岁那年,他自作主张,弃文从艺。父亲拗不过他,只好同意。于是,他留在了父亲所在的戏班,开始随父学艺。代蓉的天赋条件很好,嗓音好,模仿力强,学戏进步很快,一年后便登台演出。他向父亲学的启蒙戏是《世王府》,但他不是一招一式死搬照抄父亲的戏路,他对剧中的人物有自己的理解。尽管父亲当时不赞成他的看法,但他在第一次上台演出时还是倔强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了一些改动。演出非常成功,从此,代蓉的《世王府》成为每台必演的剧目。代蓉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不因循守旧,敢于创新。他随父学艺不到两年,就把同班名老艺人的很多戏都学到了手。但是,他并不以此为满足,他决定跳班学艺。他搭了很多班社,接触了当时蒲剧界很多著名的艺人,琢磨他们的表演,学习他们的唱腔,技艺大进。两三年后,在蒲剧界已经小有名气。

1938年,日寇侵占晋南,蒲剧艺人大多过河入陕,阎逢春亦随老艺人辗转西安,曾参加过晋风剧社。代蓉到了西安,进入晋风社。刚开了个好头,就因嗓子“倒仓”而暂离舞台。一年后嗓音恢复,以阎逢春之名重登舞台。他那略带沙哑的嗓音,却能够运用高超的演唱技巧,化平庸为神奇,时而爆发出一声石破天惊的“浮音”,取得了苍劲有力、刚柔相济的效果,使他声名大振。要强好胜的阎逢春不满足于能演几出戏,他看到那些前辈艺人都有自己的拿手绝活,他开始思考自己能以什么取胜。经过他很长时间的日思夜练。终于摸索出一套“帽翅功”,即通过帽翅不同方式的摆动,表现人物不同境地不同心情。在嗓音恢复后首演的《杀驿》中,亮相了这一绝技,观众为之惊叹,从此,“阎逢春”之名不胫而走。

解放后,阎逢春先后参加了解县剧团、运城专署实验剧团、晋南专区蒲剧一团、晋南蒲剧院蒲剧团,还曾担任剧团副团长、团长、省政协委员等职务。他的表演艺术深受观众的喜爱,特别是他创造的帽翅功、髯口功、鞭子功等,更是人们以前鲜见的艺术绝技,这些独创的技巧大大丰富了他在舞台上表现人物的手段。后来全国不少剧种都派人来学他的这些绝技。

1959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蒲剧《窦娥冤》,阎逢春饰演窦天章,这是他留下的唯一影像资料。他的很多得意之作,后人已经看不到了。这实为蒲剧的一大损失,也是一大遗憾。

****时期因遭受迫害,于1975年1月13日逝世。一位颇有造诣的艺术家带着遗憾离开了,但舞台上那不时颤动的帽翅、舞动的“胡须”、甩动的鞭子,却向后人昭示着他的功绩。

阎逢春对于蒲剧最大的贡献在于他的创新精神,他不因循守旧,他的创新是大胆的、严谨的,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的创新,并得到蒲剧史家墨遗萍等人的帮助和指点,获得很多教益。在早年的学习生活中,阎逢春大量学习继承了前辈须生的艺术,并从秦腔艺人的表演中吸收了很多营养,无论名家与否,不管主角还是配角,但有可取之处尽量学习。尤其是秦腔艺术大师刘毓中和京剧大师周信芳的表演艺术给予了阎逢春许多启发与借鉴。他们二位的艺术在阎逢春的代表作中都有所反映,但已是化而无痕。

阎逢春舞台生涯中演出的剧目大约有一百多出,塑造了伍员、徐策、艾千、吴承恩、朱春登、许金元、二孔明等数十个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所擅长的传统剧目有:《薛刚反朝》、《伍员逃国》、《八义图》、《忠义侠》、《春秋笔》、《四进士》、《牧羊卷》、《反徐州》、《大报仇》、《芦花》、《游龟山》、《淮都关》、《八件衣》、《打镇台》、《会孟津》、《满江红》、《罢殿》等须生主演的本戏,《窦娥冤》、《火焰驹·贩马》、《杀狗劝妻》等配角戏以及现代戏《红灯记》、《小二黑结婚》、《蛟河浪》等。在这些剧目中最能集中体现阎逢春艺术特色和他的创新精神的当属《薛刚反朝》、《忠义侠》、《伍员逃国》和《火焰驹·贩马》。例如在《伍员逃国》一剧中阎逢春把技巧用到了极点,表演中有“弹剑”、“甩盔”和“上马”三绝,真可谓出神入化、神乎其技。通过这些技巧的运用完美地表现了伍子胥这个人物形象。有人用朴素的语言总结了阎逢春的艺术特征,表演中“手舞足蹈很随便,生活之中找根源。帽翅、胡子加马鞭,用于人物最自然。”他的唱腔“慷慨灵巧,精于改调,因人而异,声情并茂。”

2006年1月5日,为纪念阎逢春诞辰九十周年,阎逢春家乡、运城市盐湖区隆重举办了阎逢春表演艺术展演和座谈会,以纪念这位不可多得的蒲剧表演艺术家。

三、张庆奎

张庆奎是一位颇有建树的著名蒲剧表演艺术家,与王秀兰、阎逢春、杨虎山、筱月来并称为蒲剧五大名演员。在蒲剧须生行当里,从唱腔到表演都有新的创造,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自成一家,很受观众欢迎。

1923年张庆奎出生于临汾吴村镇屯里村,乳名全心,艺名十三红。原籍安徽卢州府(今安庆合瑞县)。其父是一个唱蒲剧和道情的须生演员。张庆奎7岁随父亲入洪洞道情班,唱开场小戏。10岁被父亲送至襄汾三公村娃娃班学蒲剧,演丑角。但是张庆奎更喜欢须生,他总是暗地里留心须生师傅教戏和舞台上须生的表演,模仿和偷习他们的表演和唱法。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张庆奎如愿改行须生:一次演出《辕门斩子》,主演因故未到,班主正焦急万分时,张庆奎毛遂自荐演六郎,当时他年仅11岁。一唱而红,遂改须生。这对他后来艺术上的发展是一个关键性的转折。

同类推荐
  • 西部民间传奇故事

    西部民间传奇故事

    西部,既是地域的概念,又是文化的概念。从远古时代以迄,神话与传说,就装点着西部悠久而沧桑的历史,讴歌着西部艰难而不凡的岁月——
  • 发现陕西:秦始皇陵兵马俑

    发现陕西:秦始皇陵兵马俑

    本书以翔实的资料和丰富的内容介绍了秦始皇陵和“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详细阐述了秦始皇陵和兵马俑一、二、三号陪葬坑的布局特点及剑、矛、戈、戟、弩等出土青铜兵器。精美的图片、精确的考古数据及小资料充实了本书内容,可作为知识的补充,也充分展现了秦代的冶炼技术、工匠的细腻手法和出土文物的艺术价值。
  • 万事不求人手册(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万事不求人手册(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以下几方面告诉大家一些日常生活琐事的处理注意事项:居家建造、理财购物、机械购用、安保防护、权益保护、法律咨询、家庭医疗、喜庆辞令、实用文书等。
  • 甘肃文学创作研讨会论文选

    甘肃文学创作研讨会论文选

    2005年上半年,省文联向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提出召开全省文学创作系列研讨会的想法,省委宣传部对这一想法十分重视,并及时向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励小捷同志作了汇报。励小捷同志充分肯定了召开系列研讨会的意义和必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性意见,同意由省委宣传部和省文联共同主办,省作协承办甘肃省文学创作系列研讨活动。励小捷同志亲自参加了散文创作研讨会,认真听取了各位作家、评论家的发言,并且作了重要讲话。
  • 浙江有意思

    浙江有意思

    《浙江有意思》是作者王寒多年来生活所感杂记,主要包括作者对浙江省十一地市风土人情独到的见解,文风戏谑,多以当地名胜古迹、美食趣事为题材,以片段的形式对每一城市进行描述,令读者得以快速阅读中体味到浙江各地的城市形象。
热门推荐
  • 北欧之歌

    北欧之歌

    偏慢热的种田类作品,几乎不会有爽点,若过有玩过丧尸之王的可能会有会心一笑,作者是条咸鱼,谢绝打赏跟催更这些不彻实际的想法
  • 元泱界之战神觉醒

    元泱界之战神觉醒

    头顶雁翅紫金冠,身披锁子黄金甲,脚踩藕丝步云履,正是战神觉醒时!手持威武定海神针,扫千军,破万马!遇神杀神,遇妖斩妖!有何大事不可成?历经艰辛建大国,然与神族来抗衡,他究竟是谁?为何要与神族发生矛盾?灭族之人到底是谁?种种恩怨情仇在叶乾脑海中闪烁,他应该怎么做?巧遇师父孙悟空,受其指点完事成!预知去往地球路,迟迟不肯说明白!排除艰辛和万难,最终成为强者横!有道是“大闹晋阳城,血洗古京城,元泱界里走一轮。手持威武神针,扫千军,破万马,神马都能成!”
  • 武界一仙

    武界一仙

    这块修武的大陆万年来没有出现极强者,一具废体经改造后横空出世,带领人们走向武境的巅峰,斩神通,灭魔法,开世界。一条强者曲折而又寂寥的血路,一个打破命运走向巅峰的人,得到失去,无法衡量。在曲折的情路上的抉择,恨天捉弄一生!【驻站作品四方格】
  • 治学修身养性(中华千年文萃)

    治学修身养性(中华千年文萃)

    本书将古代圣人的原作加以搜集并编辑成书,这些文章展示了古人的治学态度、处世之道、修身之法。
  • 腹黑帝凰

    腹黑帝凰

    睁开清眸,从女人变男人,又从男人变女人,迷离的身世,血海的深仇。王府家斗、宫廷秘闻、神秘宗族、韬光养晦、步步惊心!看宫九奕如何呈现精彩,玩转家斗,惊世江湖,凤凌九天!极品妖孽,桃花魅人的伶人馆老鸨竟是草包花痴女的宿命护卫。嫁给文采平平,武功平平,无大志,无谋略的闲散王爷?虽说是个美男,但收不收,决定权还在于老娘。孰不知这也是位腹黑的角色,心机处事如雾般令人难以捉摸,更如大海般深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祖

    我祖

    无仙,无神,初为人。这只是世界的最初始。和主角牵着驴的故事……
  • 雷霆战机之星界棱镜

    雷霆战机之星界棱镜

    奥尔特星云战役结束半个世纪,一场突如其来的太阳风暴令全球电子设备瘫痪。期间少数人在苍穹天际目睹三根柱状云层与其散落的棱镜(联邦政府统称:星界棱镜)。随后的几年,这些人拥有了地球很长一段时间不会具备的“未来科技”学识,而后又纷纷离奇死亡。罗伊是在太阳风暴当天降临的孩子,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无意识破解了“星界棱镜”,一场抢夺“未来科技”的战争弥漫于整个宇宙。手游《雷霆战机》小说,巴利尔、伊莲娜、克拉克、布莱德等角色悉数登场。
  • 儒家的和谐管理:组织行为规范

    儒家的和谐管理:组织行为规范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辑录,古语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它被称为中国人的“圣经”。这是一本被中国人读了几千年的教科书,包含了丰富的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与管理之道。《论语》不仅是我们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一把钥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宝贵的途径,那就是把中国古代的管理智慧同现代企业管理相结合成为一种可能。在《论语》中,孔子明确提出了“仁者爱人”与“为政以德”的管理思想,强调伦理道德的重要性,认为“仁”是“德”的最高体现,管理的本质是“修己安人”。孔子的管理思想的逻辑起点是“修己”,通过“克己复礼”实现自我管理,其归宿是“安人”,即实现“尽善尽美”的社会管理。
  • 噬心魔诀

    噬心魔诀

    东域朝万家,西域满天沙,南域千重山,北域风雪寒,中域精灵城,远古精灵皇,八面无尽海,长年绕四方。百族林立,万朝争霸,群魔乱舞,数不尽的珍禽异兽、强悍族群,看不完的绝美风景、死亡禁地,无法用言语形容的精彩生活。遭人背叛,修为尽废却得强者相助,修得无上神功,重踏修行之路。看纨绔少年远离家乡,如何从最底层一步步爬起,和嗜血的妖兽厮杀,和贪婪的人性博弈,和大势力对立,然后——亡命天涯。加群:549932871给予建议和支持!
  • 偶像活动之璀璨之星

    偶像活动之璀璨之星

    她是一名从小生活在演艺圈的女孩,她很喜欢演艺圈这个世界,因为她很喜欢表演,但她不知道,这个地方的另一面。因为这种地方表面上看起来很简单;其实这里就是弱肉强食、勾心斗角的地方;那时她的母亲是一名不到一年就红遍全球的偶像;她也是被人称为‘天才公主’但生活不可能这么顺利,有一天她亲眼看着自己的母亲遭别人陷害死于一场车祸,她却什么也做不了而十年后,她收到星梦学院的邀请,朋友们的鼓励下。她该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