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是中国诗史上的著名篇章,也是白氏的代表作之一。它在一千多字的篇幅中,给读者展现了十分生动感人、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追求,给读者以浓厚的艺术感染和美学享受。
唐玄宗是诗中着力刻画的男主人公形象。这个形象特点在于:首先,他是一个皇帝,一个封建制度的最高政治代表,是彻头彻尾的政治人物,负有无人可以代替的政治义务,命定要为政治牺牲爱情。其次,爱情上,他又与其他皇帝有区别:他能够把一腔****倾撒于他所钟爱的一人之身,并且爱得那么执著,那么专一。第三,他虽是皇帝,但却不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他与普通人一样有血有肉,有爱有恨,有七情六欲。同时他又与普通人不同,普通人没有他那样居髙临下的地位优势,他在一切问题(包括爱情)上都表现出主宰者的身份,永远处于主导地位。由于上述特点,使他一开始就面临政治责任与爱情追求的矛盾冲突。这就使他的形象无可避免地带上了悲剧色彩。
《长恨歌》对唐玄宗形象的塑造是从“色”着手的。作品一开头就描述了唐玄宗“重色”“求色”的情况,并巧妙地把“皇”和“色”联系在一起。进而作品描述了唐玄宗求得“天生丽质”的杨玉环,一见钟情,便终日厮守在一起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联,春从春游夜专夜”,一心扑在爱妃身上。由于与杨玉环“新承恩泽”,就连她的“姊昧兄弟”也一步;升天。迷恋女色,不願国事,一女受宠,泽被全家,其悲剧因素已,十分明显。终于,“安史之乱”发生了。“渔阳辇鼓动地来,惊破霣裳羽衣曲。”为了躲避兵变,唐玄宗仓皇进难。但是,行至马嫌X坡,卫队将士出于对李杨祸国殃民的愤恨,要求处死杨贵妃。唐玄宗面临的矛盾终于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在皇权和爱妃二者不可兼得的形势下,唐玄宗不得不舍弃后者以保全前者,因而落得个“宛转娥眉马前死”,“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的悲慘局面,于是悲剧形成了。我们可以这样说,马嵬坡亊变以前唐玄宗的形象是政治悲剧形象和爱情悲剧形象的混合体。他既是封建皇权的化身,可以君临一切,又是一个多情种。
读者既对他的迷色误国极为愤恨,又对他专一爱情的毁灭而不胜同情。
马嵬坡亊变以后的唐玄宗,形象发生了一个质的变化,成为纯粹的爱情悲剧形象。作者紧紧抓住杨妃死后,玄宗极为悲凉而又十分思念杨妃的内心世界进行了感人肺腑的推绘,使唐玄宗形象得到了纯化。内心的凄凉,外化为自然景物的凄凉。奔蜀路上,他看到的是黄埃歡漫风萧索……旌旗无光日色薄。”
到了行宫,他也是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移情于录,触景生情,使情录触为一体。还都路上,旧地重过,他悲哀的泪水“沾衣”。回宫以后,物是人非,他睹物伤情,深夜难眠,思到极点的时候,作品安排了一极有童义的虚幻仙埃,让他派一使者“升天入地”“海上”“仙山”去“殷勤觅”,向心上人表达相思的深情厚意。这种安排让读者于意外中见情理,在荒诞中见真实,使唐玄宗形象实现了从政治悲剧形象和爱情悲剧形象的混合体到完全的爱情悲剧形象的彻底转化。
杨妃是悲剧的女主人公形象,她也有三个特点:一是她很美,作者以十分动人的笔调从不同角度尽情描写了她的各种美妙姿态。以“回眸一笑百媚生”写她的“顾盼生姿”;用“侍儿扶起娇无力”写她的“娇媚之态”;用“梨花一枝春带雨”写她的“美丽、哀怨的形与神”;(褚斌杰语,见《历代名篇赏析集成》,第1005页)以“玉颜”“玉容”“雪肤”等写她的皮肤之白之细嫩;以“云鬓半偏”“花冠不整”写她的由于思念而无心打扮的情态等等。进人读者眼帘的是一个优美动人脉脉含情的美女形象。二是她的纯一性。她不像唐玄宗那样在爱情悲剧形象之中一度掺合有不少政治悲剧形象的成分,而是纯粹的爱情悲剧形象。三是她的被动性。在封建社会里,即使在平民百姓中,男女社会地位也是处于对立的两极的,女人被夫权束缚,往往受男人的支配。一个帝王的妃子,处处居于被动地位就是自然而然的了。进宫,是被选进的;受宠,是被宠幸的;身亡,也是被处死的。处处离不开被动地位,只有爱情是她自己的感情。她爱唐玄宗,也被唐玄宗所爱,但这纯洁的爱却不能维持到底,被历史无情剥夺了。正是由于这些特点,构成了杨妃形象的独特品格,使之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位光彩照人的爱情悲剧形象。这一形象的完成,在诗中经历了四个过程,进宫一专宠一惨死复誓;贯穿于整个过程的主线是“痴情”,“痴情”的最髙表现则是“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事变之前是这一悲剧形象的发展阶段,事变及事变之后则是其发展的髙潮及完成阶段。以上过程形成了这一悲剧形象的发展轨迹。读者的心情也沿着这个轨迹被吸引、被感染、被震慑。
为了使男女主人公形象进一步饱满完善,作品还创设了一系列自然形象,包括自然景色和各种情堍氛围,如像暗淡的月光、无光的旌旗、凄凉的秋景、长安的尘雾,还有黄尘栈道、秋雨格橺、飞莹孤灯、冷瓦华霜等等。它们为主人公形象的发展起到£了极好的衬托和补充作用。
男女主人公形象和自然形象的有机结合与和谐统一构成,《长恨歌》的整体形象(见张殿臣《《长恨歌》的主埋及创作意疮图》,栽《松辽学刊》1989年第2期),高尔基称赞托尔斯泰作品弍中的形象时说:那是“惊人的浮雕般的描写”,用这种称赞来说明《长恨歌》的形象刻画,无疑也是十分貼切的。
悲剧形象是通过形象遭遇的悲剧性的矛盾冲突而表现的。
黑格尔说,悲剧不是个人的偁然的原因造成的,而是两种社会义务,两种现实的伦理力量的冲突。悲剧人物所代表的力量是合理的,但又有片面性,因而两种蕃的斗争才是悲剧冲突的基础。黑格尔的这一悲剧理论虽然抹煞了悲剧冲突中正义与非正义的区别,但用来说明《长恨歌》形象的悲剧表现还是恰当的。
如前所述,(长恨歌》悲剧冲突的纠结点是马嵬坡亊变。尽管作品对这一亊变只用“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一笔轻轻带过,但它把悲剧主人公置于了不可自拔的矛盾冲突之中。男主人公至少面临三种矛盾:一是他和“六军”的矛盾。作为皇上,他的政治责任要求他对于将士们提出的问題必须做出使将士们满意的回答,不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作为将士,出于对“杨妃误国”的愤恨,发动亊变,遥除杨妃,表现出他们对“丑恶”的疾恨和对国泰民安的向往,也是“善”的愿望,是“合理”斗争;
二是他和杨妃的矛盾。作为十分思爱的一对恋人,原本是互相依存不可须臾分开的,他不要杨妃死,杨妃也不愿死,这也是“善”的“合理”愿望。然而生离死别的现实却捿在他们面前,他必须违心地让杨妃去死;三是他内心的矛盾。由于以上两种矛盾冲突,导致了他内心两种思想感情的尖锐对立。他既要对“六军”提出除掉杨妃的要求加以满足,同时又必须想方设法保护杨妃,在二者不能同时实现的形势下,他必须做出明确的抉择,这就使他陷入了巨大的内心痛苦之中。政治义务与爱情追求的不可调和,决定了悲剧的必然性。事变之后,悲剧在继续深化。唐玄宗在事变中虽保留了肉体,却产生了精神和人格上的分裂。事变以后,一方面他对所谓政事等等之类的事情抱以冷漠态度,完全心灰意冷了,他的政治精神及其他精神已“被命运碾成粉,他最后完全背弃了自己内在的人性”(见里普斯《悲剧性》)。另一方面,他的爱情精神却获得了新生。杨妃死后,他苦思而不得,便“上穷碧落下黄泉”去苦苦寻觅。“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到梦中去找,梦中找不到,又到仙境中去找。”(饶芄子语,《唐诗鉴赏词典》,第874页)他对爱情的笃诚精神令人感动,同时愈是笃诚,则其形象的悲剧性也愈加深重。
杨妃在事变中虽毁灭了肉体,却在精神上得到了升华。活着的时候她无力保护自己的生命,也无力使她和玄宗的爱情得到延续。死了以后她却使已经毁灭了的爱情复活起来。她在寂寞的仙境仍苦苦思念着所爱的人,信守着活着时共盟的誓言:“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她对爱情的忠贞精神也是十分感人的,同样愈是忠贞,则其形象的悲剧性也愈加深重。
不言而喻,男女主人公这种对美好爱情的追求与努力无疑是徒劳的,虚幻的。然而它使主人公形象的悲剧情节发展到了髙潮,使人物的至诚情感上升到了极顶。虽然死生异世,但共同的真挚的相思之情却把两个世界连在了一起。这种生死之恋的直接表现是永无休止的双向思念,即:生—思死,演化为绵绵无期的遗恨,即:长恨。这种遗恨在千百万读者心灵中留下了深深的缺憾,形成了强烈的震颤,产生了独特的美学效果和艺术魅力,以至时至今日仍然使广大读者叹惋不已。
《原栽(天水学刊》1991年第4期)
汉皇重色思嬪国,脅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面质难自弃,一期选在贫王侧。回眸一笑百痛生,六宫粉黛无巔色。春寒梟浴华清池,遒泉水滑洗凝齑。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鬂花鳜金步,英蓉枨酸度春寊。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期。承欢伸宴无闲駸,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面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藶妆成娇侍夜,玉褛宴晷酵和春。姊妹弟兄皆到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瓢处处闻。缓歌慢舞韁丝竹,尽日者王肴不足。渔阳鼙靛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W烟尘生,千來万骑西南行。翠华攥徭行复止,西出麵门百余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耪蛾痛马被死。花铜委地无人收,翠氬金雀玉头。老王掩面教不得,回·血泪相和涑。貲埃散漫风萧索,云栈紫纡登剑阁。崠巇山下少人行,尨旗无光日色薄。鬌江水碧曷山青,圣主期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莆闻铃断麻声。天錠日转回龙取,到此踌鐯不龅去。马嵐坡下泥土中,不见玉康空死处。君臣相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长恨歌
白居易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英蓉未央柳。英蓼如面柳如肩,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甭梧裯叶落时。西官南内多秋萆,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囡弟子白发新,椒房阿菔青蛾老。夕R萤飞思悄然,ft灯挑尽未成K。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嵴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窬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崦不》来入梦。临邛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诚致魂味。为惑君王展转思,遂教方士聚勤觅。排云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緲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重肤花ft麥差是。金W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搛衣推枕起徘徊,珠銹银屏迤逦开。云髻半偏新》觉,花冠不下豐来。风吹仙袂氰摇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含情凝酶埘君王,一别音容两緲茫。眧阳JR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霁。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糜,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临别趿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聚,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羃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