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78000000004

第4章 都市的咒语(3)

我省还有许多地方,乡间民宅不在院里建厕所。在村外特别划定的区域,集中在一块,各家修建各家的厕所。这样,大家日常起居就更加远离了厕所。

而在城市,或者叫做都市,楼房和烟囱都很高,烟囱里冒着黑烟,楼房贴了瓷砖与玻璃,炫耀着高度、俯瞰着乡村,这儿的厕所却令人不敢恭维。

前不久,城里还是大杂院多。“半种地,伙栽瓜,一个院里住两家”,在乡间就容易闹矛盾、起纷争。城里人没办法,居民密集,住房紧张,十来家挤在一所院子里。平凡的乡下,一般老百姓一家可以拥有的四合院,在都市里属于超级豪华住宅。人民的功臣与公仆才有资格居住。普通市民,只好挤大杂院。

本来是只为一家人设计建筑的厕所,此时要供十几家市民来使用。大杂院的厕所于是成为公厕。

这样的公厕,男女不分,业务繁忙。大家按点上下班,也基本上按时间用餐和排泄。这儿吃着饭,那儿就叽里呱啦弄出些厕所特有的声响,大家也只好听之任之。这一位内急,甚至是腹泻,到厕所门口咳嗽连天,打招呼;里边也连天咳嗽,有回应,像是对暗号。暗号照旧,里边那位却占着茅坑不挪窝。外边这位如同被困的部队呼叫援军,恨不得叫爷爷奶奶。

急着要进去,进去之后又恨不得不进去。污液横流,几乎无处下脚;臭气熏天,宜于使用防毒面具;苍蝇狂舞,翅声如雷;茅蛆横行,满地满墙。这儿假如不是十八层地狱,至少也够十六七层。

那种恐怖的刺激留存于大脑皮层,会让人做噩梦。好比考试的压力使人会做噩梦,在梦中你看不清题目、时间不够。上那种茅房的噩梦,恐惧程度不亚于生活的真实。梦醒来,你会庆幸自己原来平躺在床上。传统的说法和新版《周公解梦》都讲,做那样梦是发财得钱的征兆,中国贫困人口却居高不下。生活的真实与梦境的真实加倍地来折磨都市的居民。

典型的正宗的公厕,情形亦未见乐观。除了一样多的苍蝇茅蛆之外,这里往往另有一景:淫画满墙。即便是火车上的高等乘客软卧车厢的公厕里,也不乏业余画家们的此类作品。

这当然也是我们的公厕文化,文化之一种。

1960年,所谓三年困难时期,流传一首都市民谣:

高级点心高级糖,高级老汉上茅房;茅房没有高级灯,高级老汉掉茅坑。

那是物质极度短缺时代,人们对等级制度的揶揄。在人们想象中的惩罚里,高级老汉掉到了都市最可怕的地方。

超级都市里,这几年能偶见一些超级公厕。其高级豪华的程度,只是更加强烈地反衬出一般公厕的低级落伍。

到都市里的公厕真正改变面貌,市民们才可能逐步减缓对公厕这一字眼的恐惧。到每一个市民不再做那种噩梦,都市的这条咒语才会解除。

医院

农村过去读书人少,因而乡下人格外敬重文化人。因为敬重文化而“敬惜字纸”,将带字的纸页收拾起来,放在火盆中烧化。事情近乎神秘,反映着对文化图腾般的崇拜。

早先,乡下人能够接触到的文化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教员,一种是医生。

这两种人,村人都称呼他们是“先生”。

教书先生,即便是“错别字先生”,老乡们也一样尊重。有孩子在学堂念书的人家,隔一段时日要请先生来家里吃饭。这样的请客吃饭,成为一种乡间的时尚与美德。到合作化时代,生产队里依然继承着过去的老传统:开学放假,要派毛驴接送先生。很年轻而留着偏分头的教员,不惯骑驴,也得人模人样骑在驴上招摇过市。村口聚集些娃娃、老汉、风流女人来观看。

看病的先生,后来叫做中医。谁家有病人请先生来看,叫做“瞧先生”。相当于都市人讲的“看医生”。“瞧”,村人在这儿当“请”的意思来使用。谁家请先生,至少也得备一匹驴去瞧。有条件的,或者先生架子大的,还得备车去瞧。

先生来了,号脉诊病,要花钱,所谓脉礼,相当于医院的挂号费。先生开了处方,当然还得抓药。也得花钱。

农家贫苦,人们活得也粗糙,有病多数是拿命来抗。头疼脑热,哪里算什么病;孩子们爬树上山,摔得头破血流,打什么破伤风,小伙伴冲泡尿就是消毒,抓一把土按了伤口来止血;真正有病,就那么挺着,还得坚持下地上山,某年月日终于一命呜呼,人们还议论说:人家咋行好积善来,一下子就死了!

粗糙的生活磨炼出健康的体魄、坚强的意志、超常的抵抗力与生存的自信心。最低我们还不曾听说乡下人减肥什么的。

而现代化,都市化,已经把人化得十分虚弱。

医院,成为现代都市最繁忙的场所。

医院,成为都市的一条威力巨大的咒语。

在现代都市,几乎每一个孩子都是在医院出生的。甚至还在母亲的肚子里,胎儿就已经开始接受B超检查。孩子们然后在医院的产房出生,而且相当比例的孩子是剖腹产。城市的医院用催产素、产钳、侧切直至剖腹等药物、器械手段来帮助我们的女人生孩子,生育这人类最起码的本能因而退化,女人们不再相信自己天赋的能力。

医院出生的孩子,从此与医院结下不解之缘。孩子稍有不适,家长紧张无比,立即抱了上医院。我们的孩子因而不再有对任何疾病起码的抵抗力,而只有越来越严重的对药物的依赖性。肯吃药,成为孩子可爱的优点;不怕打针,成为孩子勇敢的标志。害怕打针的孩子,恐怖地哭吼:我不上医院!懂事而害怕生病的孩子,则主动强烈要求:我要上医院!

国营体制,公费医疗,又助长了人们对医院的眷恋。看病不花钱,人们何不无病呻吟、小病大养。身体健康不上医院的人,觉得好生吃亏。这一位成了心理有病。于是,有人没病,一定要在医院泡出病来。医生说他没病,他认为医生和他过不去。有人托关系、走后门,要赖在医院不出来。请他出院,等于要他上杀房。这些主儿,混成了病虫,任何高明的医生医术也对其没半分奈何。

真正有病上医院,发现医院却不是什么好去处。挂号要排队,瞧医生要排队;医生处方先要划价,划价在另一座楼;划价之后,该缴费,缴费得回这一座楼;缴费当然也得排队,取药就更得排队。还不说戴白帽子的小姐女士们脸色难看,聊天没完。这一套繁复的程序,使你小病急成大病,胃口疼急成心绞痛。

你只是有点伤风,想随便开点药吃,那可不成。医生们救死扶伤,医德高尚,尊重科学,相信仪器,不能光听你说。你即便久病成医,即便前不久刚因为伤风来瞧过同一位医生,医生也要将你从头到尾检查一回。量血压,听心脏;透视,照相;查尿,查血,查粪便;心电图,脑电图;B超,CT;磁共振,伽玛刀……医院凭什么来挣钱?反正你也是公费医疗,又不花你的钱,你急什么?急惊风还要遇着满郎中,何况你只是小伤风,你忙什么?本来两颗羚翘解毒丸、三包感冒冲剂就办事,单是检查费用就已经上了千。

况且公费医疗划分了严格的等级。据说叫做不同的待遇,已经形成制度。高级人士想和普通群众打成一片而不可得,好比首长们想骑自行车上班根本不可能。制度不允许。他们与群众接触一回,得专门安排,像是由导演编排的演出。

制度保障之下,小病因而大养。这一位的小伤风,检查费用如果不上千,他就可能爆发急惊风。医院里地动山摇,院长的乌纱帽要搬家。

都市的人们既然由医院接生到人世间,多数便也要由医院打发回阴间去。大丈夫马革裹尸,老百姓终死床箦,都市人得死在医院。普通农民,既没有西方的宗教意识,也不懂东方“生寄死归”的超脱生死观。他们怕死,但又看得开。老得不能动弹了,活着只是给别人添麻烦了,会觉着老天爷该收自己回去了。都市的人则不然。要在医院很夸张很铺排地来死。要吃遍几乎所有的先进药品,要试过几乎所有的超级抢救手段。身上到处切开口子,满管子。甚至已然成了植物人,也要在医院坚持下去。医生与患者共同为提高人均寿命平均指数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经过种种反自然的医院里的现代化程序,然后才是太平房。人终究要死亡,自然规律不可抗拒。医院咒语到此时或许才得以解除。

然而不然。人体上切开那么些口子怎么办?得缝起来。尸体残缺,脸色难看怎么办?有人负责化妆。缝好口子画好脸之后呢?送往火葬场烧掉。

传统的农耕大国,人们生于黄土归于黄土不好吗?尸体分解,供养了微生物肥沃了大地不好吗?

不。医院的太平房通往火葬场。都市的咒语后边连着咒语。

同类推荐
  • 古郡奇观:永德仙根漫笔

    古郡奇观:永德仙根漫笔

    本书从14个方面描述了永德仙根的历史及人们对仙根的崇拜,抒发了作者对仙根的感情,是一本散文随笔。
  • 志摩美文

    志摩美文

    同他的诗歌一样,徐志摩散文散发着浓郁的抒情气质,是其个人身心的真诚表白。无论是“草青人远一涧流”的淡雅篇什,还是“凤鸣碧梧暗香浮”的浓艳之章,均无一不是其真挚情情的流泻,是他诗歌另一形式的异化与延伸……这,使得他的散文少了些理性与思辨,氲氤于字里行间的,是一团团浓得化不开的情思。徐志摩的散文非常情绪化并富有个性:《印度洋上的秋思》《我所知道的康桥》《欧游漫录》等满含着玫瑰花般的浓艳与葡萄酒般的醇香;在《伤双栝老人》《我的彼得》等篇章里,缱绻的情丝则如溪涧水般静静流淌……本书汇集徐志摩感怀、记游、叙事之散文精品,分“屐痕”、“自剖”、“心香”、“文思”四辑。
  • 城南旧事

    城南旧事

    文坛名家林海音女士独步文坛三十多年的经典作品。林海音以她超逸的文字风格,饶具魔力的文笔,通过主角——英子童稚的双眼,观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一种说不出来的天真,自然而不造作。
  • 亲爱的向日葵(青春卷)

    亲爱的向日葵(青春卷)

    本书是“中学生必读的心灵故事”之青春卷。收录了近百篇短文,均为各种青春洋溢的故事,对青少年读者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作者均为《读者》《青年文摘《意林》《格言》等知名杂志的金牌签约作家,文笔细腻,描写真实,文章可读性强。
  • 宋辽金元文学

    宋辽金元文学

    本书采取文学史、作品选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一书在手,即可掌握文学史的发展脉络和古代文学经典作家及作品。
热门推荐
  • 齐天大圣的二次元

    齐天大圣的二次元

    当绝望的人重生成为孙悟空时“我要打破那天,踏破那地,神挡杀神佛挡杀佛,我就是我不要你们来决定我的命运。吾是冥
  • 重生之美好人生

    重生之美好人生

    人生刚开始,就被逼重生。不会赚大钱,不会搞发明,不会开金手指,也不愿剽窃。亲情本来就有,友情也是,只剩下爱情可遇不可求。不求大志,不求成就,只想每天起床眼前一切都是美好。
  • 学园都市之自由

    学园都市之自由

    穿越到学园都市的某人得到了无比霸道的名字,夜神月,也开始了他无比霸道的人生。
  • 联想斯巴达方阵

    联想斯巴达方阵

    我们常说“一个好汉三个帮”,现在已经不再是处于单打独斗的时代了,“单枪匹马”的个人英雄主义和“一剑走四方”的侠客精神都已经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团队协作精神。“斯巴达方阵”的制胜精髓和联想集团经营管理理念两者相结合,对于当代企业发展方向有很强的前瞻性和指导性。
  • 异灵组织

    异灵组织

    拥有异能的人们,本以为可以天下无敌,但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异能者里也同样分高低,拥有怨灵的强者是不能与普通异能者相提并论的!故事以外道仙人的灵戒为发展线索,叙述主人公们的成长历程,同样一个天大的阴谋也在被秘密谋划着......最后感谢:中国作者素材库免费封面支持!!!
  • 异世之至尊佣兵

    异世之至尊佣兵

    佣兵主宰世界、魔法达到巅峰,却遇空间错位,引异域虫族降临,短暂的和平之后,大陆战争再起……。杀神白起意外穿越,曾经站在世界之巅的白起,又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他将如何在这个危机四伏的世界生存。是卑躬屈膝?还是叱咤风云?名为杀神,岂会任人宰割,执手之剑,血染异界,谁与争锋!新人新手上传,希望能有读者的支持,如果您觉得本书还过的去,请帮忙收藏下。如果您还有剩余的推荐票,也希望能够支持下本书。您的支持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
  • 80后的婚姻奋斗史

    80后的婚姻奋斗史

    这是一个年青人追逐梦想的时代。这是一段纠葛在爱情,亲情边缘的辘轳人生。他们有着他们这个时代独特的思绪与智慧。他们也有着老传统无法束缚的复杂观念。80后,一个新时代的象征。他们背负了太多上一辈人的寄托。同时也承载了太多无形的压力。这些无形的压力让他们喘不过气。他们必须忍受着父母在耳边絮絮叨叨的催婚史。也得承受求职与创业之间的坎坷过程。他们必须面对爱情来临时的呵护奋至。又得接受在婚姻过程中复杂多变的情感生活。他们年青的心。又如何去处理这些形形色色各式各样的感情纠葛以及在亲情之间关系调和呢?
  • 快乐心灵的母爱故事(新课标趣味阅读)

    快乐心灵的母爱故事(新课标趣味阅读)

    汇集开阔眼界的故事,让青少年在学海百科从容漫游,以激励人心的文章,让青少年获取鼓舞、走进快乐成功的圈子。通过这里可以学习很多,看到很多、获取很多、了解很多。经典的一个个小故事,是灵魂的重铸,是生命的解构,是情感的宣泄,是生机的鸟瞰,是探索的畅想。优美的文学是以审美的力量、情感的力量、道义的力量、精神的力量打动人、感染人、影响人。
  • 未央梦之落日余辉

    未央梦之落日余辉

    这是承接《未央梦》的故事,讲述的是汉宣帝刘询成为手握权力的实权皇帝后到他走完生命的最后一刻,但这本书是小说,并不是历史真实,讲述了一个来自民间的睿智皇帝的后半生的故事,赵广汉之死,外戚的崛起,解忧公主的回归,在大汉帝国最强盛的后半段时间的故事。容我慢慢写。
  • 魔女幻梦之黛玉魅天下

    魔女幻梦之黛玉魅天下

    不一样的黛玉,不一样的传奇,原本是21世纪的魔女却一朝穿越成弱不禁风的林黛玉,家毁人亡,寄人篱下,遭人横刀夺爱,凄惨离世?要她在重复林黛玉的故事吗?怎么可能,她,要活出精彩人生,改写精彩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