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85100000002

第2章 散文篇(1)

(第一节)生命的滋味

燕邸心录 心海拾贝

学木皆有心,柔弱的心,善良的心,美丽的心,我愿像草木一样,装点自然,装饰美丽,与万物扮靓世界。

燕邸心录

悄悄走进人生的露天剧场,环顾偌大的中心舞台,随意穿过圆形看台,在剩下的空位中,找一个合适的位置坐下,如果没有空位,找一个合适的后排过道站着……

俗话说:人生难得一知己。我却有三知己,“母亲、妻子、女儿”。她们三位构成了我生命的全部,是她们使我的工作如鱼得水,是她们让我的生活有滋有味。

之一:有女万事足

“有女万事足”,听起来似乎是一句挺没出息的话,可我却没这么认为。苏轼曾说:“无官一身轻,有儿万事足。”看来认同者也大有人在。

女儿取名叫“璐璐”,意为宝贝之物。父精母血,从女儿孕育的那一刻起,我就感受着生命的神奇。一个新鲜的、完全与众不同的小宝贝竟然是自己创造出来的,而自己竟会用全部的爱和精力为她操劳。无怨无悔不说,还经常乐此不疲。这一切都因为她是自己生命的延续,精神的传递。是女儿让我深刻领会到“养儿方知父母恩”这句话,我做的就是生命的薪传火递,把人间的爱承接下来,再传递下去。

人总是忙忙碌碌,却又说不出为谁辛苦为谁忙,有时都来不及想一下什么才是生命中最应该追求的东西。有了女儿,她的一颦一笑、一语一闹,或天真顽皮、或诙谐童趣,都让我感受着生活中真实的快乐和无忧无虑的幸福。在女儿面前,我才真正放下工作和社会上种种假装,踏踏实实说几句真心话,恢复一个真实的我。是她让我明白,生命中最应该追求的不是权位,不是金钱,而是平安快乐的每一天。是女儿,让我在努力做好工作之后学会享用人生。有一个温馨幸福的小家庭,有一个天真活泼的宝贝女儿,真是万事足矣。

女儿天生漂亮、聪明,学习成绩极佳,一直是班里的优秀生。今年,以优秀的成绩考入山西大学,开始了她自己辉煌的人生历程。我也常独自感叹,有女才是万事足。

每当回想起自己成长的历程,总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可时光如水,流走了就无法挽回。有了女儿,让我不再空遗憾,我可在她身上倾尽自己全部的常识和爱心,发挥我全部的潜能和力量,让她在今后的成长历程中尽可能少一些遗憾,多一些美满。

女儿,我们的孩子,人类的延续,看着女儿的成长,我除了感恩之外,能做的只是无尽的珍惜和知足。

之二:妻贤万事兴

我和妻子相识,是早年同一办公室的同事介绍的。从相识、相爱,到结婚成家,妻给我的感受是人美、心善、贤惠,婚后的生活使我体会到“家有贤妻万事兴”。

妻也在机关工作,为人和蔼,处事大度,对待家庭成员更是仁厚、宽容、充满爱心,一副慈母心肠。妻是个本分人,不贪不敛。她的老家在高平农村,完全的农民思想;但时代在变迁,她也无法拒绝外面世界的诱惑。公休日,也偶尔双双逛街遛商场,妻无法抑制目光的追逐,走进商场,踏入精品屋,在款式新颖价格不菲的服装前踯躅,留恋难舍;若入豪华居室,看见姐妹们穿金戴银时,妻无法不羡慕叹服;看见满街的人们灯红酒绿、纸醉金迷时,妻无不长吁短叹。我知道,我无法满足她的欲望。但知情达理的妻从不要求我,只是贤惠地说一句,好好做人,好好工作,培养孩子成为有用之才。我赞叹,真是妻贤万事兴。

由于工作的变动,我离开家到百里之外的一个新建单位工作,每周只能回去一次,有时因工作需要,半个月才能与妻见面,只要我一到家,妻操劳家务、拖儿带女的不满情绪便烟消云散,看到的只是憨厚的一笑,听到的总是“矿上工作辛苦,要注意安全,保重身体”,在憨笑与唠叨声中,一碗热腾腾的酸菜面呈现在我面前。有此贤妻,我工作顺利,事业有成,真可谓妻贤才得万事兴。

妻是个孝顺人,她有年过古稀的老母,且儿女都不在身边,无论工作有多忙,妻总忘不了“常回家看看”。对待公婆,更表现出了中国妇女特有的贤孝与憨厚。常将大包小包的保健品、营养品、药品带到百里之外的乡下孝敬老人,村里左邻右舍无不翘手称赞“老李家有个孝顺的儿媳”。每听到此言,总觉心里甜甜的。暗想:妻贤真的万事兴。

之三:失母万事休

“失母万事休”,大大的荒唐可笑,怎么能因为一个自然的规律,而从此万事皆休呢?但真真实实地讲,自从母亲过世,我总也打不起精神,认为万事不过也就如此罢了。

又要过年了,未曾想,一向通达乐观的我,竟然滋生出“惧怕过年”的感觉来,何故?只因父母双亡。尤其是母亲,在我童年的记忆中,只要有母亲操劳,年过的有滋有味。没有了母亲,也就这么一回事了,真是失母万事休。

学校刚毕业那年,带着对未来无限的憧憬,带着大同煤校学到的扎实的煤矿知识,带着远大的抱负,来到了晋煤集团,开始了干一番事业的宏伟举动,心中充满快乐,充满惬意。想以往之时“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我,每逢节假日,总是神采飞扬地携着大包小包,沿着母亲盼归的视线,急匆匆地奔向故乡。

如今,母亲走了,远远地走了,若是回家过年,已经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了。往日的母爱亲情,往日的家庭大团聚,往日的温馨、和睦、热闹,伴随着母亲的离去,变成一个个悲切的回忆。

说句心里话,过年的心情好复杂。庆幸的是我已为人父,有了一个欢乐幸福的小家庭。儿女堂前,道也别有一番其乐无穷的感受在心头。惧怕的是想起母亲,惧怕回到老家,更惧怕面对那物是人非的场景,惧怕那“铁将军”把门,已陈旧不堪的、母子曾住过的祖传老房,惧怕那足迹罕至的小院,更惧怕面对那悬挂于墙壁上母亲略带微笑的遗像。想到母亲的离去,一切都变得无所谓,真的感觉失母万事休。

致女文

我曾倚马千言,想给你写点什么,笔却有如千斤。

坦率地讲,我是欣赏你的,血缘关系至真,但我更欣赏你的善良、天真,人心如海,世事如焚,唯你心中却是一片净土。

记得孩提之时,牙牙学语,蹒跚学步,或天真顽皮,或诙谐童趣,给这个三口之家带来不尽的欢乐。在校期间,勤奋好学,成绩优秀,达到了全面发展,同学赞叹,老师称扬,家长欢笑,看着你成长的过程,令人欣慰,令人骄傲。你很聪明,又很美丽,最最善良,唯一欠缺是你胆小体弱,不够坚强,缺乏勇敢,这与父母、姥姥的娇惯溺爱有直接关系,也是我最感欠亏的地方,如今,你已是一名在校大学生了,已经离开父母,开始独立生活了,我想对你说,父母永远是你坚强的靠山,家庭始终是你栖息的港湾。但天旋地转,自然无情,最终还要全靠自己,一切要坚强面对。

十八岁,你要扬帆远航,去“行万里路”。我知道你笑我假模样说套话,可是你爸十八岁那年出门打工去了,你妈十八岁那年下乡务农去了,而你,或许能自省到自己的视野尚嫌狭窄,性格尚嫌脆弱吧?除了抱定领略大千世界,拓展人生视野的渴望,去经风雨,见世面,又有什么办法?我们对你的一切培养,其实都是为了你能够离开我们去面对世界。

十八岁,你得抱定主意,去“破万卷书”。我早就说过,读书的妙处就在于它能使有限的人生得到无限的拓展,书到用时方恨少,更何况当今是知识飞速发展的时代,“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逝者如斯夫,望吾女莫做老父蹉跎之叹。

十八岁,你得准备迎接蹉跎磨难,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须牢记一切磨难都是有声有色的人生新的赐予,“富贵无须羡,名利亦不足通”,做一个倜傥非常之人,无论面对什么挫折,永不委顿,永远生活得豪迈而乐观,至为重要。

吾家有女初长成,老夫不能不唠叨。

或许,你会获得成功。要知成功是人人追求的目标,它给人带来欢乐,也给人带来傲气和满足,要做到“处富贵之地,知贫贱的痛痒;在成功之时,念失利之辛酸”。不骄不躁,拥有平静的心态,继续努力。但要遏制欲望,不要超越实际的可能去盲目追求,保持成功的节度。

或许,你会遭遇失败。须知人生历程逆境多,顺境少,成不骄,败不馁,故凡事要运用智慧,竭尽全力。即使失败,宁可放弃,切勿自弃。放弃是正确评估自己,面对自己,给自己一片新天地;自弃则是葬送自己。保持乐观情绪,不怕挫折,生活中的失意是不可避免的,痛苦是普通人的命运。社会不同情眼泪,上帝也只救自救之人。

或许,你会陷入贫穷。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贫穷。粪虽至秽,变为蝉而饮露于秋风。腐草无光,化为萤而翻采于夏日。节俭是永恒的美德,劳动是永恒的美丽,如果你富有,千万不可歧视穷人。

或许,你会落入孤独。坚定的攀登者总是孤独前行,在事业的孤独中要把握自我,激励自己,在情感的孤独中要守住自我,珍爱自己。五湖明月在,渔歌总有时。但得众山青,何处无炊烟。

或许,你会遭遇疾病。本不该出此恶言,但人食五谷杂粮,难免疾病缠身,这是人生最大的不幸。但是不论遇到什么样的疾病,都不要放弃与它的抗争,不能拿健康做人生的抵押,一生要保重身体,拥有健康的体魄。

相貌与生俱来,一个人的美丽不是给所有的人看的,也不会所有的人都认为你美丽,支撑美丽的是品德、文化、气质。正直做人,善良从事,永远看好社会主流。不被社会丑恶现象所迷惑。终生不要惹事,但遇事不要怕事,凡事争取主动,不管别人怎么做,只管自己走正道。一生要刻苦学习,勤奋工作,既不要懒散,也不处心争斗,有上进心,但永不与人攀比,平常人家百姓心,平平常常过日子。

热爱祖国,热爱身边的人,天大本事也要报效祖国,真本事用在正道上,做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

衣着要整洁协调,切记不可低调庸俗,如有钱,可以穿得好一些,如果有时间,可以穿得美一点。

珍视爱情,珍惜家庭,珍爱家庭成员。家是一个充满亲情的地方,一生要勤劳贤惠,礼仪仁让,真正的爱情绝不是唠叨挑剔,而是信任、宽宥、宽厚、宽容。爱情需要长相知,不在朝朝暮暮。无论是竹篱茅舍,无论是高楼华堂,有钱收拾得好一些,有时间整理的干净一些。

当你生命开始的时候,你与所有的人没有什么不一样,可当你进入社会的时候,你与所有的人没有什么都一样。所有的一切,都是上帝给予的人生苦难和责任,这就像江河行地,日月经天那样正常自然。既然如此,就让它来吧,要记住庸俗老爸之平常话,你已经成人,就要尽一切人生之责,用微笑和勇气拥抱你的人生。

衷心祝福你一生平安、幸福。

永远的母亲

人情似水分高下,世事如云任卷舒。成家五年后的一个冬日,我带着一种对家乡热炕头的眷恋,脱去城市特有的尘埃,回到家,回到母亲身边,重温儿时在母亲身边的温馨、无忧无虑的童年。

捅火、开水、扫地、调煤……五更时分那熟悉的叮叮当当的劳作声将我从睡梦中惊醒,睁眼一看,只见母亲已在炉火旁,借着火光淘米、做饭。“唉……我的习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如此,年年如此,用不停的劳作来解读人生,是天造还是无奈,我不清楚。她总是说,一辈子没睡过囫囵觉,落下的坏毛病,晚上睡不着,五更醒得早,抽空坐在锅台边眯一会儿,干起活来还两手打颤。医生说是帕金森氏综合症,让她用药,她总是不肯,坚持撑着,实在撑不过,两片安乃近打发下肚,就算了事。忽然我觉得有一种负疚感,在心中凝聚,又渐渐地从心底涌向心头,我的喉咙有些哽塞,眼睛有些模糊……

我们兄弟姐妹六人,过去那种多子多福的观念,父母生养了这半打儿女,也使母亲踏踏实实地劳累了一生,如今都已成家立业,家境也还过得去,我在外工作,与邻里乡亲相比,都还说得过去,在一般人看来,有这样子女的母亲,是怎样的欣慰与荣耀。的确也是这样,母亲曾为之欣慰和高兴。然而,没有多少文化但见识颇深的母亲,好像担心的事很多,担心子女们的身体,担心子女们的家庭,担心子女们的工作和生活。我作为最小的儿子,上过几天学,不大不小也是个“干部”了,回到老家,晚上与年近八旬的父母睡在一个炕头,母亲总是抚摸着我的手呢喃不止,“好好工作,好好做人,本分,小心,我才能放心……”这时,父亲也会在一旁敲边鼓,“是啊,知足吧,尊重领导,好好做事,平平安安就是福分……”老两口絮絮叨叨地说着说着,母亲还抽泣抹泪,倾述她隐藏多年的重重心事。

“你们姐妹兄弟之间要相互关心、照顾,不能闹意见”等等,一说起这些,母亲心头沉重,总是没边没沿地担心,似乎我们有什么隔阂,其实我们兄弟姐妹六人相处得相当好。

在过去农村有这样的说法:要过好家庭,外边有个“耙”的,家里有个“耧”的,我们的家也是照这条定律走过来的。

在我的记忆中,父亲当外,母亲当内。母亲永远在忙碌着没完没了的家务活,没有文化,却有独到的做人见解。上世纪国家实行统购统销的年代,我们这个大山里的村庄,每个人为填饱肚子而奔波,我们家也不例外。到农活多的时候,母亲总是特地为父亲做一碗稠饭,其余的以清汤寡水充填肚皮。操持全家人生计的母亲,连清汤寡水都很难保证,每顿饭都是剩下啥是啥,没有就不吃了。冬天临近的时候,母亲又开始忙碌子女们过冬防寒保暖的衣服,尽管换不上新装,但老大的改做老二穿,老二的改做老三穿,依此类推,不分男女,母亲挑灯熬夜,缝补改做,千针万线,保证每个子女温暖过冬。

母亲是一位慈祥麻利的家庭妇女,她没有文化,只有勤劳和善良,像天下很多母亲一样,一辈子围着锅台转。逢年过节,子女们回到她的身边,按说该歇歇了,由于习惯使然,反而更忙了,闲不住,里出外进地忙乎着。

云山风度,梅竹情操

母亲爱着我们的父亲,但从不明显表达,老两口在一起的时候也发生点口角,不在一起的时候又时常挂念。最令我难忘的有两件事。一是****期间,父亲被诬陷为“走资派”,戴高帽,挂大牌,被红卫兵揪斗游大街。母亲一声不语,目光呆滞,很长一段时间闷闷不乐,只有拼命地干活来充实。另一件事是父亲因病住院,母亲天天念叨,时时担心,好像一下子离开她一样。我专程回家看望母亲,她收拾着父亲用过的衣物,热泪洒满前襟,对我说:“平时总是埋怨他,不在家又总是空落落的。”由此可以看出她们结婚几十年来相濡以沫的情感。

母亲爱我们兄弟姐妹,她的方式是无声无息的奉献,是一生的付出。透视母亲的一生,才真心懂得什么叫奉献,什么叫慈爱。每当我们有过错时,母亲就忍痛重棒责打;每当我们身染疾病时,母亲又日夜守候,心急如焚;每当我们工作上取得进步时,母亲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在我不能连贯成章的记忆里,印证着母亲由黑发变白发的温情,当我将一切记忆连贯在一起的时候,才懂得世上只有母爱是无私的,天底下母亲是最伟大最可敬的人,就像一首歌里唱到的:她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

同类推荐
  •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文学理论批评研究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文学理论批评研究

    本丛书探讨中国社会文化转型背景下湖北文学发展的现状及与当代中国文坛的联系、荆楚文化文学传统和地域文化意识在世纪转型期湖北文学中的表现、湖北作家队伍的构成与创作质量的关系、湖北小说诗歌散文创作的基本特色与主要成就等问题。既注意到生活和创作在荆楚大地上的作家的某些与地域文化相关的共性,也充分正视其多元繁杂的特点。充分展示近20年湖北文学成就,指出其某些缺失,分析湖北文学未来的走向并对其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3)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照镜解闷

    照镜解闷

    莆田素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之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莆田文人有强烈的著书立说的欲望,文学创作十分活跃。杂文作为文学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在莆田这块沃土上,同样开得醒目。经过多年的努力,杂文创作持续繁荣,已拥有一支一定规模的杂文创作队伍。
  • 阅读现代:论鲁迅与中国现代

    阅读现代:论鲁迅与中国现代

    本书为论文集。收录了作者1988~2002年间发表在学术刊物上的论文。分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若干问题”、“鲁迅的思想与作品”、“其他中国现代作家作品阅读记录”、“中国现代文学与西方文化问题”四个部分,集中展示了作者关于中国新诗、鲁迅、中国文学的现代性等问题的思考。
  • 星河·雪原

    星河·雪原

    诗集收录作者自1979年以来发表和未发表的诗歌68篇,作者自称“有关手法、技巧之类,谈不上。但至少,全是‘真馒头’,感情是真挚的。”
热门推荐
  • 尘世蛟

    尘世蛟

    他在尘世吟啸徐行,他是被贬谪的瘦蛟.他掀起染血的鳞,他拔掉残缺的角.他在等待.等待江湖再乱之时,乘风云而起,化龙出世!
  • 那些年混过的兄弟

    那些年混过的兄弟

    谨以此书,纪念逝去的青春岁月。那些年,混过的兄弟,如今天各一方。有的娶妻生子!有的牢底坐穿!有的人鬼殊途!作者以第一视角——记述那个荒诞年代,那个躁动的青春。
  • 妖鬼一家亲

    妖鬼一家亲

    我呢,是捉鬼世家第一百八十八代传人。平时就打打零工写写稿子骗骗稿费,晚上的时候就出去找找外快,比如说,抓鬼!大黄猫用爪子威胁我:“记住,喵叫夜渊,不叫大黄!你有胆子再叫一声试试?”孟林提着阿力左看右看,嫌弃的往后一丢,“你从哪捡来的这个玩意?”阿力痛哭流涕的抱着我“主人~阿力不做鬼可以做只小狗~”------------------------------------------------------------*求推荐~求点评啊~~*碳源第一次写文啊~好歹给点意见吧~
  • 是什么让你如此冷漠

    是什么让你如此冷漠

    在命中注定的爱恨痴缠和兜兜转转的迷失与寻找中,这个被称为妖孽一样的女孩趟过青春这潭死水,在孤独和冷漠中变得锋利而尖锐,她刺破现实中的欲望,却困在善良和退让的泥淖中。世界越是冷漠,她越是想要得到,这个唯一让她变得柔软的东西——爱。
  • 黄金农场

    黄金农场

    一纸辞退令打回原籍的张小天因为一把折扇开启了神圣的妈祖仙井,在那美丽的小山村开启了一段不一样的人生,有山有水,有地有河,种地逍遥,美女环绕,田园生活,乐不思蜀!?
  • 佛三身赞

    佛三身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霸道校草养个女儿当儿媳

    霸道校草养个女儿当儿媳

    叶家千金被拐,被凌家收养,以后就取名叫凌云。凌家少爷最后喜欢上凌云,叶家还有一位少爷叫叶梓辰也喜欢凌云凌家公司的一位重要人物带一笔巨款逃走,凌家公司遭倒闭,凌懂在去公司的途中出了车祸不幸死亡。幸好叶家帮忙,帮忙扶持凌家,但在同时,叶夫人生病,需要输血,可她是RH阴性血只有凌云的血才可以,最后,叶夫人苏醒
  • tfboys,深海中的爱恋

    tfboys,深海中的爱恋

    她,韩雪怡,对人人对温柔贴心的她,从来就没有想过‘爱’这个字。她,夏梦璇,活泼又喜欢王源的她,为了能见他一面,付出了许多努力进入演艺圈。她,千瞳诺,孤独又奇怪,迷糊的她,不信“爱情”这个词,因为,她觉得爱情只有悲伤,痛苦。直到,她们遇到了他们,她们才明白‘爱情’中的悲伤,痛苦都是从不信任对方来的......
  • 微雨红尘

    微雨红尘

    复杂艰险的职场生涯,错综复杂的四角恋情,难以启齿的嫉妒纠缠,扑朔迷离的婚外情感……当跨出大学校门,生活旋开了现实残酷的黑洞。爱情在亲人的断然否决中支离破碎,昔日的情人分手后诡异出现,美满的婚姻需要用尽心机去争斗,家庭的完整只有在隐忍中得以保全……爱一个人要爱到什么程度?幸福是否真能靠自己的双手紧紧地握住?生离死别的忧伤悲恋,挑战现实世俗的童话故事。四个同班毕业的女大学生用不同的决择,走出了怎样的真情人生……
  • 管理要读心理学

    管理要读心理学

    这是为非专业人士准备的心理学普及性系列读物,运用通俗、简练的语言,结合大量的实例,从如何理解人的心理入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与个人健康、社会现象、组织运营、人际关系、自我情绪控制等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内容几乎涉及到了生活的所有层面,是一本难得的实用心理学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