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1600000028

第28章 武则天的文治武功

第 25章 武则天的文治武功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的惟一女皇,她同李唐既非同姓,也没有什么血统关系。她是由后宫的

妃子、皇后、皇太后,通过专权的道路进而抢班夺权,而爬上皇位的,故改“李唐”为“武

周”。她手中的皇权至高无上,在她统治的“武周”时期,宰相失权,三省六部制削弱,女

皇主宰着国家的一切,而且后宫又设有男妃子。她不仅是中原地区的女皇,而且也是周边各

少数民族的“天可汗”。她登上皇位已是67岁高龄,统治中国达16年之久,驾御着当时世界

上人口最多、疆域最辽阔、国力最强盛、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封建专制大帝国,对内对外实行

开放政策。尽管她不能脱离封建统治阶级的历史局限性,但其政治制度对世界波及之广,影

响之深远,是世界中世纪历史上所仅有的。

十四入宫 专权半世

武则天,于武德七年(624)生于长安皇宫近卫军将领之家。女儿之中她排行第二。母亲是

隋朝宗室宰相杨士达的女儿。父亲因为助李渊太原起兵和“玄武门之变”他站在李世民一

边,被提升为扬州副都督。不久又调任利州(今四川广元)都督。最后死于荆州任上,636

,长孙皇后死了,太宗感到很寂寞,听说荆州都督的二小姐十分神气漂亮,于是14岁的武则

天被召入宫,当了才人,太宗赐号武媚,人称武媚娘。太宗死后,26岁的武则天,也随其

嫔妃寄身感业寺,削发为尼,沉沦在社会最底层,开始了6年清苦、无聊、任人拨弄鞭打的

艰难历程。直到永徽元年(650)或者是永徽二年,武则天正当二十七、八岁的时候,即

位不久的唐高宗到感业寺烧香与之巧遇,武媚才得以复出,永徽五年,武媚被复诏进宫,封

为昭仪

。甚有权术的武昭仪,利用皇后和萧妃的矛盾,以及前后为高宗生了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的

优势,博得武帝的欢心。武氏潜毙幼女于衾下,嫁祸于王皇后,促成皇帝下诏废王皇后,封

为后。655年,32岁的武后开始参与朝政。656年废太子忠,立自己的儿子李弘为皇储。660

年,因高宗有病,有时往往委托武后决断百司奏事,武后权力愈来愈大。弘道元年(683)

,高宗病死,中宗李显即位,尊武氏为皇太后,并宣布高宗遗诏:“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取

天后处分”(《

旧唐书·高宗纪》112页)。天授元年(690),67岁的武则天正式登上皇位,称圣神皇帝,

变唐宗室李氏为周宗室武氏,降皇帝为皇嗣。大赦天下,

,安抚天下百姓。神龙元年(705)中宗复位,又复国号为唐,皇帝上尊号曰则天大圣皇帝

。武则天不久病故,享年82岁。总共做了16年皇帝,实际专权近半个世纪。

君相权争 武后得势

不管人们是褒还是贬,武则天由一个大臣之女,渐渐得到主上赏识,被立为武后,进而专

权,建立“武周”。姿色是一个原因以外,恐怕还有更深一层的背景。那就是君权与相权之

争。具体表现在高宗和长孙无忌的斗争方面。

高宗即位,以无忌立储定策之功,封他为太尉兼检校中书令,知尚书、门下二省事。无忌集

军政大权为一身,权势鼎盛。他架空李治,攫取立法权和司法权,任用关陇贵族进入中枢,

贬除异己。无忌的专权干政引起了皇室、大臣的不满。武则天入宫后,使无忌与高宗关系发

生了变化。

高宗面对相权凌驾于国君之上的现实,当然不满自己处处受制于无忌,为此,必须要削弱

自己舅舅的相权,才能加强君权。如何削弱?颇费周折。他与无忌是甥舅关系,政治上是君

相关系,无忌对他来说,既是臣属,又是立嗣的恩人,对于这样一个长辈兼恩人的宰相,既

能无故夺权,又不能物色另一对象与之抗衡,只能通过特殊手段来解决矛盾。而废王皇后,

立武则天为后则是解决这一矛盾的较好途径。武则天的果断明快可弥补高宗寡断懦弱的缺陷

,深沉莫测能匡正高宗的唯唯诺诺之失。武则天在实现立为皇后的过程中,又“能屈身忍辱

,奉顺上意”,假装听从高宗的旨意,使高宗视其为贤内助,这样高宗才下决心立她为后。

样,高宗与无忌间的矛盾也由隐蔽转为公开,使君相斗争明朗化。高宗改变了“无不嘉纳”

无忌的建言,与武则天配合默契,昔日对无忌的恩宠一笔勾销。武则天为达到立后目的,必

会借机攻击无忌,疏远高宗和无忌间的关系,无忌一旦被高宗疏远,必然顿失政治上的威势

。加上他权移主上,群下早已不满,圈子小,树敌多,一旦失势,就很快跨台。可悲的是,

忌自视甚高,丝毫没有盈满为患的预感,以为大权在握,高宗拱手,可以高枕无忧,其实患

自内起,祸从中来,皇室有高宗不满,内廷有武则天的挑唆,外朝有李义府、许敬宗的配合,都在高宗决心废王立武中起了催化作用。可以说,永徽六

年以废王皇后为契机的君相权力斗争,以庆显四年长孙无忌投环自杀而告结束。在这场斗争

中,最大的赢家不是高宗,而是武则天,她在这场斗争中立下一功。身为皇后,从此可以利

用自己的政治才干,实现自己的政治野心和抱负。她不久把朝政大权抓到手。最后经过三十

年的预政实践,先后三次平定武装叛乱,最后登上皇帝宝座。她一生侍奉父子两代皇帝;连

结李唐祖孙三代四个君主,逐级上爬,其胆识之高、权术之厉害、聪明才智之大绝无仅

有。

旷世人杰 巾帼之表

唐在武则天统治时,政通人和,国富民强,政绩斐然,值得大书特书,当然这些都与明君武

天的治理是分不开的。在社会经济建设方面,她推行了轻徭薄赋予民休息的政策和限制奴婢

的措施,不夺农时,重视农桑生产,推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她入宫不久就向高宗建言十二

事,第一条就是“劝农桑,薄赋役”。

她对内对外实行封建的开放政策。“开放政策”,在唐朝,成绩最显著

者,莫过于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三代。武则天推行的开放政策主要表现在政治体制上、

社会生活与民俗民情上、民族政策上、意识形态上、对外关系上四个方面。

在政治体制上,尽管她削弱了三省六部制的相权,但是三省六部制照样推行。纳谏制照样贯

彻。科举制进一步完善,其成熟超过了贞观时期。

三省六部制,从某种意义上说,含有朝廷大臣对君主的制约作用,因为三省长官多为宰臣

,宰臣们遇军国大事,要议政于政事堂,大事决议后,君主虽能表示可否,但决不能以一人

之言决断。三省制对君主来说,有集思广益的作用;对群臣来说,可较为自由的申辩自己的

政见,具有一定的民主性。

唐代的谏官制是比较健全的。武则天维护了谏官制,是一位尚能纳谏的女皇,她不仅在口头

上号召文武百官要极言正谏,而且在执政实践中,凡符合她意愿的建议,固然乐意采纳,反

对她的意见,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听取,甚至在一定场合下,能容忍对她的人身攻击。

武则天为了满足日益发展壮大起来的庶族地主升官发财的欲望,压倒威胁她上台而又势力强

大的关

陇军事贵族,笼络天下士大夫,丰满自己的羽翼,她大力发展科举制度、扩大进士科。在她

掌权期间,进士增加了50~60%,创殿试、开制科,增设武举。

当时的社会习俗比较开放,男女间可自由交往。她还经常召集一些士大夫由北门而入后宫,

参与国家机密,撰书立说。

武则天对佛、儒、道三家思想,兼收博采,为她的政治统治服务。佛

、儒、道,三家既有斗争又有融合的趋势,所以当时的思想界还是比较活跃的,文化界创作

是比较活跃的。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史学理论和史学批评著作——刘知几的《史通》,第一部

国家药典——《新修本草》,第一部大百科百书《文馆词林》出现在这个时期,绝不是偶然

的。

武则天在处理民族关系上也有自己的一套办法。对待反叛,武则天派兵讨伐,诛其魁首,安

抚其部众,对六诏采用糜政策治理;对西突厥采用安抚的政策;东突厥崛起侵扰

,她派名

将屯田御边;吐蕃强大起来,威胁中西交通屡犯西境,武则天派名将收复安西四镇,设置安

西都护府、驻兵戍守,唐又在天山以北,设置北庭都护府。她还注意启用一些少数民族的将

和士兵,他们骁勇善战,忠于职守。少数民族可以随意迁居京城各地,与汉族通婚、经商、

平等友好相处。在对外关系上,广泛和世界各国友好交往。国都长安成为亚洲各国经济文化

交流的中心和向往的圣地。汉代开辟的东西

方间的丝绸之路,发展到了高峰,而且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比翼双飞;海运扩大

到日本、朝鲜、东南亚。正是由于这些对外开放的政策,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融合,汉族和各

兄弟民族的智慧才能远亲杂融,从而在“武周”时期形成光辉灿烂的文化高潮。

武则天时期,是继“贞观之治”后,又一个较繁荣的时期,既巩固了唐太宗时期所取得的成

就,也为开元盛世的到来,作好了准备。

武则天执政近半个世纪,她所统治的帝国,版图最辽阔。其疆域,除历史上元朝以外,唐帝

国是最大的。从开发的经济区域来看,除了秦汉的关东、关中、益州三大经济基地外,又增

加了江南地区、辽河流域和河西走廊,真可谓家大业大。她统治下的王朝,是历史上最强大

、经济文化最繁荣的王朝,在各方面都走在世界的最前列。当时的中华民族对世界的贡献也

是最大。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一位女皇帝。虽然她也有残酷

的一面

,但封建统治阶级从本质上都是残酷的,武则天也不可能超越历史的局限性,不管怎么说她

都是

中国历史上一位有影响的封建女皇。明代进步思想家李贽说过:“胜过高宗十倍、中宗万倍

(当然也胜过睿宗万倍)”(明?李贽《藏书》卷63《唐太宗才人武氏传》)。这是较为公道的

同类推荐
  • 儒日中天:汉武帝的辉煌

    儒日中天:汉武帝的辉煌

    本书以作者在央视《法律讲堂》的系列节目《儒治天下说汉武》讲稿为基础整理、润色而成。通过对汉武帝兴办太学、独尊儒术、打击豪强、北伐匈奴等大政方针的解析,揭秘汉武帝崇儒之谜,用儒之道。
  • 长生可期

    长生可期

    王大山穿越异界的故事。新人不会写简介,以后有好的再改。
  • 为祸一生

    为祸一生

    干,并非一个动作,一句口头语,而是一个人名。夏宁从未想过,有朝一日会穿越到大唐王朝!命运转折,当被玄宗皇帝赐名为‘史思明’的那一刻开始,便一步一步成为‘安史之乱’的祸首之一。是本性为之,还是无奈使然?是大唐由盛转衰的罪魁祸首,还是古往今来的一代名将?无论史书如何记载,后世如何评说,夏宁在成为‘史思明’的同时,唯一想做的,就是活着!!!
  • 江夏黄祖

    江夏黄祖

    回到过去的黄祖是如何慢慢成长起来的呢??他能不能逃脱历史的宿命?南方的杰出人物有哪些呢?大小乔除了奏乐还有其他的不为人知的一面吗?袁术真的是草包??敬请关注。-------------------------------------书友请加群:32111973或者6838678有话就说,有什么意见也请指点。
  • 莽汉颂

    莽汉颂

    胡适说他是中国第一位社会主义者;柏杨说他是儒家学派的巨子,以一个学者建立一个庞大的帝国,中国历史上仅此一次。他夺取政权的目的与刘邦不同,刘邦只是为了当帝当王,满足私欲,他却有独立的思想抱负,想尝试一条不同的路。白居易有诗说:“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若是王莽非王莽,一生成败谁人知---------瑛红燕瘦赵飞燕,色艺双绝王昭君,逆世王莽,惊天大逆转。祥瑞加成,不死御免,且看王莽如何划开一片朗朗乾坤。
热门推荐
  • 神医都市行

    神医都市行

    精灵校花乔乔。制服警花韩雪。冷傲医生叶轻眉。还有善解人意、温婉可人的人民教师童圆圆。跟这几个气质不同,但同样绝色的美女一起会发生什么?刘芒说,我的理想只是发扬华夏中医。
  • 超级洞主

    超级洞主

    原始结界,被遗忘的宇宙之心,上古大能的埋骨之地!无数纪元后,再次进入末法时代。伴随着哭喊与凄凉,血肉残肢不断洒落。白色的天空,血色的大地,见证横尸遍野的悲剧!然而这一切,仅仅是一个开始……
  • 至高之神

    至高之神

    他曾经是最强大的神。他现在是最废柴的神。为了复仇,他不得不去执行一个又一个任务。为了拿回自己的荣耀,他不得不面临一个又一个选择。虽然是神,但是却有着七情六欲,虽然是神,却也有着不得不做出的决断和冒险。强大之路,亦是修罗之路,历经千辛万苦之后,他将重新成为至高存在。
  • 滟夫人:色遍天下
  • 极品狂少之美女如云

    极品狂少之美女如云

    他,嚣张跋扈,却有这样的资本,他,美女如云,只因他风流倜傥,他的名字让人胆战心惊,他的绰号,让人草木皆兵。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战争号角之魔神回归

    战争号角之魔神回归

    那是一个,无论是对神还是对大地都已然失去景仰心的时代,一段尘封的记忆唤醒永恒的心脏,当被淹没在岁月尘土下的真想日渐清晰,又该如何面对无情地真实,鲜血,战争,无尽的恨,只因他的回归
  • 傲剑九重

    傲剑九重

    英雄新书上传了,书名《绝对武力》,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简介:万里江山,王者居之!跆拳道,空手道,拳击……在渐渐盛行,华夏功夫将何去何从?是被代替?还是没落?甚至被抹杀?传言华夏功夫本是世界功夫的鼻祖,可是那些外国佬可曾信过这句话?华夏千年来百代人的武学精髓将一去不返,即将消失于世。一个从功夫世家走出的少年带着使命来到繁华都市,却发现红粉佳人和各方势力像飞蛾扑火般涌现在他的身边。没有必备的装叉泡妞技能,叶洛时常遭到各色美女和各路小鬼的刁难。他行事作风低调,却又不经意间露出锋芒夺目……
  • 江南才子向志成

    江南才子向志成

    当代现实主义长篇爱情小说《江南才子向志成》,以上世纪改革开放前后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为大背景,生动形象描述了瓷都景德镇斗彩园里江南才子向志成,心心相惜,风雨同舟,与五位邻居妹妹之间的情感纠葛,及其自强不息的奋斗故事。蕴含了与命运不屈,和时代共舞,一段凄美而动人的心路历程,糅合了时代丰富而杂复的内容,让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呈现了对过去朴素而美好生活的不尽留恋,更是渴望现在和将来,对人世间一种尊爱女性的热情呼唤。
  • 管理智慧

    管理智慧

    本书分心理篇、效率篇、沟通篇、理念篇、领导篇、方法篇、思维篇、决策篇、人际篇、法制篇、幽默篇、格言篇等13章,精心编写了300多个小故事来讲述管理知识和管理智慧,涉及方方面面的管理知识,包括各种管理定律、管理方法、管理实验、管理现象、管理理念、心理实验、心理效应,从生活管理到社会管理,从企业管理到政府管理。故事短小精悍、寓意深刻、图文并茂、寓教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