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1700000013

第13章 伟大的史学家司 马 迁

第13章 伟大的史学家司 马 迁

司马迁,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人(今陕西韩城县)。约生于公元前145年(景帝中元五

年),卒于公元前90年(武帝征和三年),是我国一代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

游历出巡通古察今

司马迁于公元前145年生在夏阳克门(今陕西韩城县)。事实上,司马迁世代居住的地

方在韩城县以南二十里的芝州镇,后来他的墓和祠均在此。说司马迁生于龙门,无非是想突

出他祖居关中的优越感。

司马迁生在一个世代为官的家庭。

司马氏世典周史。司马氏家庭自从“去周适晋”以来,分散在东周各地做官。

到父亲司马谈时,任武帝的史官。司马迁出

生于这样一个家庭,不仅受到家风的影响,而且也受到地方文化浓烈的熏陶,这就为他后天

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少年时代的司马迁,自谓“年十则诵古文”,而一生中对他产生过很大影响的则是他的

两位老师董仲舒和孔定国。司马迁约在公元前130年左右随父移居长安,师从于西汉著名

的大经学家董仲舒。从董仲舒那里承袭下来的哲学思想,经过司马迁的探索和衍生,

最终转化成为他后来的史学之观点。同一时期,司马迁还随孔定国学习过《古文尚书》。

司马迁20岁时,得到父亲的允许和支持,开始周游全国各地。司马迁这次考察的主要

目标是中国的南方,特别是长江流域的楚地。从武关径南阳(今河南南阳市),至南郡(今

湖北江陵县)渡江。

注重访问古迹,集佚史料,探访隐士高人,搜集古风民谣,考察人情世故。一路上,

凭吊屈原,访九嶷山,思大禹,想勾践……从古代的历史遗迹和传说中,司马迁一面感叹古

今王朝的兴衰变迁,一面力图从中寻找出历史发展的

规律,这无疑是他这次游历深有感触的地方。

领略江南之秀丽景色和历史遗风,司马迁渡江北上。过淮阴,吊韩信,过曲阜,追思圣

人,访听孟尝君的故居,遗憾西楚霸王的勇武,欣赏刘邦的大志,离睢阳游大梁,慨叹函谷

关险。

除了这次游历外。后来还曾几次随汉武帝出巡各地。

公元前110年,奉汉

武帝之命出使到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这就使得司马迁有机会对西南的少数民族

有较深入的了解,对当地人民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和民俗作了详细的调查,成为不可多

得的珍贵的历史资料。公元前110年10月,司马迁随汉武帝率大军10万,北巡朔方,又东巡

海上,礼拜嵩山后又东上泰山封禅。这样,司马迁不仅感受到了许多经书故纸里所没有的东

西,而且对汉武帝有了进一步了解。

司马迁年轻时的游历和出巡,使他踏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后又奉诏出使西南腹地,尽

观当地之奇风异俗。

通过游历,使他亲自感受到汉之强盛,他面对当时这样一

个大一统的中央帝国历史的荣辱兴衰,时时刻刻激发着他写一部反映华夏民族的历史巨著。

子承父职忍辱著书

司马迁游历归来后,约在25岁左右做了一名郎中。公元前110年,汉武帝东巡到泰山“

封禅”,司马谈作为史官本应参加,大概汉武帝对他有些不满意,竟让他留在洛阳,“不得

与从事”。司马谈遭如此冷遇,所以他伤心至极,竟“发愤而卒”。临终前

司马迁“俯首流涕”地答应了父亲的遗愿,下决心写成一部继《春秋》之后

的伟大史作。

公元前108年(汉武帝元封三年),37岁的司马迁承父之职,被汉武帝认命为太史令

,这是他成为用学术著作和思想影响社会的治学者的开始。公元前104年(太初元年),他

又主持并参加了修改历法的工作,修成的新历法就是有名的“太初历”。汉武帝对此历大为

赞赏。这一年,司马迁开始了《史记》的写作。

司马迁与汉武帝同时代,汉武帝固然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君主,但同时又是一个好大喜

功,专横拔扈,崇尚武功的皇帝。

而司马迁自以为有“世

典周史”的光荣家史,况且又秉承父志,尽可能的秉笔直书,尊重历史事实,这便是史官

与统治者之间不可能达到统一的表现。

公元前99年(汉武帝天汉二年),汉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李陵出兵酒泉、居延,击

匈奴。李广利军队损失十之六七,逃回。

李陵被迫无奈投降匈奴。消息传到朝廷

后,引起极大的震动。司马迁认为李广利实际上是无功而归,惟有李陵将军与匈奴打了硬战

只是讲了句公道话而已,而汉武帝武断地罪责于司马

迁。

公元前98年(汉武帝天汉三年),有人说李陵要带着匈奴兵攻打汉朝,汉武帝信以为

真,杀了李陵的全家。司马迁也因李陵之案被判了死刑。在汉代免除死刑有两种办法:一种

是用五十万株钱来赎死罪,另一种是受宫刑(或称腐刑),司马迁只是一般的小官,哪有这

么多钱来赎罪,

选择了宫刑,忍奇耻大辱,立誓完成一部伟大的史著,让后人广

为传诵,让人们以史书为镜,看到当时社会里的种种黑暗和不平。

公元前96年(汉武帝太始元年),司马迁受大赦出狱。汉武帝此时也因李陵案深疚于

司马迁,升他为中书令。中书令一般由宦官担任,司马迁任此职,无疑又压上一块屈辱之石

于头上,他更加发愤,要将《史记》顺利完成。终于于公元前91年(汉武帝征和二年),《

史记》基本完成了。他从公元前104年开始撰写,到正式完成,一共用了14年时间。司马

迁死后,他的外孙才将这部历史巨著公诸于世。史家绝唱精神千古

《史记》最早叫《太史公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纪传体通史。

《史记》全书由5个部分组成:一、本纪12篇,给在一定时期内掌握最高统治权力者

写的传记;二、表10篇,又分为“世表”、“年表”、“月表”3种,按世、年、月分另记

载历史大事,作为“本纪”的补充,并可以和《史记》其他记事互相阐发;三、书8篇,是

重要的典章制度,天文现象、政治设施和社会经济生活的记录;四、世家30篇,主要是给掌

握个别地区的统治权而世代相承的王侯写的传记,较之“本纪”,除了记载人物的名分和地

位有所不同外,编次和用意大致相同;五、列传70篇,其记载的范围很广,包括了过去历史

上的各个时代的形形色色的社会各阶层各方面的代表人物。

起自黄

帝,下至汉武帝元年(前122年),全书共130篇,约526000多字。

《史记》作为我国第一

部完整的纪传体通史,司马迁本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系统、生动

、深刻、多方面、多层次地记载了我国自有文字以来的历史发展过程。司马迁以其严谨的治

史之方法,以气势磅薄之文风,以优美犀利之文字反映了我国多民族人民的生产、经济、生

活、风尚和政治、军事斗争,学术思想建树,以及各种制度的建立和沿革。司马迁不以个人

的好恶为出发点,以历史事实为依据,秉笔直书,不仅反映出帝王将相和高层统治者们的生

活,也以其宏大的历史画卷,展示了各个时期的各类人物的生平大事,对他们进行客观的褒

与贬,进行适当的历史评价。《史记》所及人物之多,记载各类事件之详备,修史态度之严

谨,堪称我国史书之一绝。

司马迁忍辱著书,以自己强烈的主观愿望,表现其时代精神。他继承圣贤们的遗教,以

其精深的思想和精神而完备的思想体系,窥始察源,见盛观衰,把古今变化之势理,王业的

兴衰,个人的遭遇,通贯历史发展的脉胳。《史记》为后人治史开创伟大的先例,为后世的

各类史家治史树立了光辉的典范,他寓论于史,让后人有一面历史的镜子,去观察评判历史

人物,从而找出可借鉴之处。

《史记》气势宏大,雄浑粗犷,文字优美,人物描写充满了豪勇之情,且有血有肉,栩

栩如生。因此《史

记》在我国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鲁迅先生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作为中华民族文化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唤起了一代又一

代中国人的心底共鸣,他的精神和《史记》将永远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奕奕生辉!他的

名字将光照千秋,万古长青!

同类推荐
  • 文人遭遇皇帝

    文人遭遇皇帝

    中国文人,有一种奇特的品质,无论其为大名人,还是小名人,无论其 为好死者,还是赖死者,应该说百分之九十点九,都以维系数千年的中华文 化自任,绝不敢让这一线香火断绝在自己手中。对中国文人来说,功名,财富,声望,褒誉,是暂时的,只有闪烁着你 的壑智,活跃着你的思想,当然,还有流露着你的才华的作品,才是永久的 。这也是软弱的中国文人,最终能够在精神上胜于强大的秦始皇、汉武帝、 朱元璋、康雍乾这些帝王的原因。《文人遭遇皇帝》保持了李国文“直抒胸臆”的一贯特点,文笔犀利、开阖纵横,畅 快淋漓地抒发着作者对皇权、地位、荣誉的别样诠释。
  • 刘裕传

    刘裕传

    混乱的东晋末代,南朝宋高祖刘裕从一介莽夫到开国武帝的故事。
  • 康乾盛世

    康乾盛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徐大成编著的《康乾盛世》为丛书之一,介绍了康乾盛世的有关内容。 《康乾盛世》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三国之仁义江山

    三国之仁义江山

    三国之仁义江山是一本在三国演义基础上写的小说,主要写的是三国演义没有写清楚或者写的不完整的部分,经过重新演义而成。不篡改,不穿越,没有情爱,没有宫廷,风格依旧义字当头。以为作者认为小说本身而言,经典的就是最好的。在这本书里将同样以黄巾起义开头,一直讲到三国归晋。作为补充肯定就不会与原著雷同,当然三大战役是必不可少的,还有一些悬疑如:张角的天书,郭嘉之死,孙策之死,庞统之死,关羽,诸葛亮之死将是本书重点部分。第一次写手生,只是心中有一些好玩的想法,写出来给大家分享,还有小说就是小说,历史问题留给历史学家和考古专家去做就行了,如有不足之处请多指教!
  • 龙蛇三国

    龙蛇三国

    一段神秘记忆,降临三国时代。一位贫寒少年,崛起巅峰之路。天下没有废柴,怨天尤人,不知进取,方为弱者。世上没有天才,坚韧不拔,勇于进取,自成强者。强与弱,只在心中一念间!天地风云变,龙蛇起深渊!看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热门推荐
  • 古剑奇谭之缱绻千寻

    古剑奇谭之缱绻千寻

    书名简介:“缱绻凡尘的一世,只留下日过千帆的寻找”序言:“那一年,苏苏谷还在,阿翔还在,桃花开了,晴雪回来了,唯独你不知去了哪里,还能不能再回来。天涯海角,黄泉碧落,我一定会记得你,哪怕只有片刻也好。那个让你流泪的,是你最爱的人。那个懂你眼泪的,是最爱你的人。那个为你擦干眼泪的,才是最后和你相守的人。三个月的记忆,怎么能说忘就忘,尽管魂会散,但是晴雪会永远在苏苏身边,帮他找到重生之法。如果晋磊和文君的爱情是青玉司南佩,一魂一魄永相随;那么苏雪的爱恋便是,琴心剑魄终散去,晴雪定会永相随。我的剑,我的煞气,只为保护身边之人
  • 说话办事的门道

    说话办事的门道

    对于老百姓来说,求人办事更是家常便饭。生活中有许多自己难以办到的事,求人帮忙便成为理所当然。俗话说:篱笆立要靠桩,人要立靠帮。求人与被求、信赖与忠诚、求援与援助、同甘共苦、荣辱与共、生死相依,都是人与人之间相求相助的美好旋律。与亲人、朋友、同事及周围的人互利互助越频繁,得到的温暖和幸福就越多。善于与人交往的求人者具有稳定的安全感,他们身上好像系着安全带,一旦出现剧烈动荡,安全带便会发挥作用,使人获救,重新获得安宁平静,而这种平衡又将传递新的信息,产生新的力量。
  • Jewel

    Jewe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内幕真相(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内幕真相(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综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解密资料,在有关专家和部门的指导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进程为线索,贯穿了大战的主要历史时期、主要战场战役和主要军政人物,全景式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恢宏画卷。
  • 棋神传说

    棋神传说

    江湖暗流汹涌,棋坛人才辈出,鼎盛之世,谁是英豪,天之大道,不在于修,重过于悟。大道无形,武学可悟道,乐理可悟道,夏鹏是一个棋痴,他是如何通过围棋感悟神之道呢!竞技作品是冷门,不过本书的围棋描述只是媒介,重点写的是修道,一本带有黄易风格的悟道之作,天道是什么呢?棋道?人道?世道?情道?皆通天道。
  • 废柴你要作甚

    废柴你要作甚

    废柴逆袭,主角性格不定。男主宠女主,配觉较多,萌宠也有。
  • 绝恋:妖孽太倾城

    绝恋:妖孽太倾城

    月黑风高不眠夜,趁着酒醉,爬上他的床,钻进他的怀...暴君,本姑娘用一夜风流买你的江上如画。本想抹抹嘴走人,哪想男人太痴情,骗了江山又骗心。。。
  • 谁倔强了一世花开

    谁倔强了一世花开

    三年前一个不明不白的案件让她们散场,也让她与他还没有在一起就分离。三年后,他重回故地,却是失忆。慕沥雨三年苦苦的等待是否能迎来他的执手相依,她昔日好友口中的希望,她是否能迎来成功。一路上的挫折,未能将她打倒。她从来不信邪,所以她为了正义从不肯向挫折低头。别人都说她很倔强,是的,她很倔强,倔强到全世界都说不,她非要说行。
  • 流年亦梦

    流年亦梦

    她们五个人是高中相识,大学时成为了校友,留在国内的却只剩下了三人,她们都把友情给了一个人——林诺瑶,也是因为她的存在,五个人产生分歧,几次分分合合,最终她们又会有怎样的结局呢?友谊还能如初吗?
  • 勇者苏醒

    勇者苏醒

    一个学生堆里,普通得让人看一眼就忘记的家伙,却拥有着超凡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