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17700000009

第9章 村貌(2)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西中黄村震感明显,电灯摆动,桌子摇晃,人感头晕。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举国上下为汶川遇难者致哀。

四、风灾

风灾主要是干热风。本地多刮西南风。每年的5月下旬(约在25日至月底),连续几天的西南风,能吹干小麦。小麦进入灌浆成熟阶段,气温高于32℃,相对湿度小于30%,如遇大风,就是所谓的“干热风”。干热风能让小麦停止灌浆,提前成熟,最终造成颗粒干,减产5%至20%,甚至更多。

预防的办法是:浇麦黄水(干热风出现之前的2至3天,普浇一次水),降低麦田温度;使用0.2%-0.4%磷酸二氢钾在孕穗、扬花期各喷一次。并大搞农田林网化建设。

另,小麦成熟期如遇大雨、大风,能让麦子成片倒伏,造成减产。

五、雹灾

1976年8月16日,本地下过15分钟的冰雹,棉叶、棉桃被打落,玉茭、谷子被打成光杆。后虽又长出,但严重减产。

1986年5月13日,狂风暴雨,夹杂着冰雹,在本地下了10分钟,熟而待割的小麦断头折杆,损失严重。早秋庄稼,也遭不同程度的损失。

村人说“夏收如龙口夺食”是有道理的。

六、蝗灾

《襄汾县志》记载:从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到清同治元年(1862年),共有10年发生过蝗灾。

民国十三年(1924年)本地发生蝗灾,村组织群众扑灭,挖坑深埋。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县志载:农历七月,蝗虫遮天飞来,迅及各村,田间、道路不见地皮。继而越城入户,遍及民宅。所经之处,高粱、谷子、玉米叶穗均被食光。群众扑、打、赶、埋无济于事,停留10日,一夜突然飞离,去向不明。是年秋,秋禾颗粒无收。”

1998年8月,西中黄村北木桥地一带,发现有大量蝗虫。村委立即上报县政府。********段克己、副县长廉振东亲临指挥,县农业局植保站提供灭蝗农药和技术指导,调来赵康、永固两个乡镇的机动喷雾器40台,组织了150人的灭蝗大军,仅用了两天时间,喷药面积达1000余亩,及时扑灭了蝗虫,没有造成大的危害。

近年来又有蝗虫出现,2002年我国南边省份蝗虫成灾。国家投巨资灭蝗,动用飞机喷洒药剂。防蝗要提高警惕。

七、其他灾害

棉花枯萎病、小麦黄、黑疸病,霜害,寒流等等在本地都有发生。好在现在科学发达,农药有力,政府领导,这些灾害都不可怕了。

(第二节)建筑

建筑包括古代建筑、现代建筑和村名与街巷三个部分。

(第一节)代建筑

一、砖包城墙

登上姑射山巅的石梯关,回首俯视,山脚之下,有三个大的村落,其状各异:尉村像个篮,三公像个盘,黄墩像个面抄子。那“集上为把,村内为板的‘面抄子’”,形象地道出了昔日西中黄村的外观形状。那青砖到顶的城墙,高大美观的城楼,犹如四条抬头欲飞的巨大卧龙将村围定,雄伟壮观,令人惊叹不已。走遍大江南北,砖筑城墙的村堡尚无二家,其造型之美,工程之大,堪称华夏农村第一城。

该城始建于崇祯三年(1630年),竣工于清雍正年间,历时约有百年。太平县志光绪版载:西中黄距县十里,明崇祯三年筑堡。国朝康熙五十三四等年通甃以砖”。又称贡生鮡化“建堡施粥,大为时论所推”。说明建城是由张化之兄张鮡化领导所建。工期分两段完成,先筑土堡,后砌砖墙。那么城门楼是哪期建的呢?经查,各城门楼额匾均由知县魏公韩书于崇祯四年,显然门楼是在一期工程完成。二期工程字版仅存三块:北城西段字版是康熙乙丑年(1685年);东段为康熙庚寅年(1710年);东城北段为雍正五年(1727年)。西城、南城、东城南段建城字版均已丢失。不过仅这三块已历时42年,加上1631年至1685年间的54年,共达96年了。若按崇祯三年计,可达97年,故建城时间约有百年。

崇祯二年,山陕大旱。是冬,陕北爆发了农民起义。翌年2月26日,义军东渡黄河,进入太平县境,知县魏公韩亲操火器御之。之后,以防寇为由,要求各村筑堡自卫。时任陕西周至知县的张化,闻知寇犯故里,便写《平寇疏》,并遣义男张定持疏入京,交给时任户部陕西司主事的邑人王椿,要其转奏朝廷。此即建城起因和张鮡化积极领导建城的历史背景。

城周1980米,上宽3米,下宽7米。西南有一东西长50米,南北宽17米的缺角。据说这是因为西南为申,申即猴,猴缺腮,故缺角以避不吉。南门左右为砖土相间花墙,其说有三:①按历朝建城规定,村建城墙不许砖石全包;②相传太平县有只金凤凰,其头在县城西门之北段,其尾在西中黄南城中,故此处不得用砖全砌,否则凤凰展翅,墙会倒塌;③西中黄为凤城,西门之北为凤头,南门之东为凤尾,尾部不能以砖全砌。的确,在城外建房之前,距城一里之遥,轻轻拍手,城墙会有奇异之声回应,传说那是凤鸣。城开四门,各有其名,西曰“建威门”,北称“武安门”,东为“来青门”,南是“永熙门”。其字刚劲挺拔、清秀隽永,嵌于门额石上。门洞很深,有四丈五尺,内安两扇硬木铁包大门,备有吊锁、腰杆、守门窑,有专人把守。上建城门楼,红柱碧瓦,四明八角,甚为壮观。为了防洪,南北两门专设门环,撑杆,洪水进村,可随时撑开,任其从中心官道通过,防止淹没村落。城墙外层用过錾条石和特制青砖包裹。下宽2.5米,顶宽0.7米。城端建有800个垛台,台有方眼,望射兼用。垛内土墙每隔数米挖一深槽,砌砖与外包砖层衔接,使砖土紧扣一体。城顶方砖墁铺,内砌砖垅和自上而下的水槽。城角较宽,花鼓打场,可供数百人围观。东南城角建有笔台、砚台两个,以补风水。每年正月十六,四院群众随同锣鼓、旗伞、花鼓、秧歌登上城楼,绕城一周,欢度元宵佳节,浏览城外风光,展现家乡风貌,激励人们奋进。

建城至今已有378年,历经风雨侵蚀和战争摧毁,四个城楼已荡然无存,就连城门洞子也仅剩北门一个。为了机械通行和******时打大井之用,城开六豁,垛台拆除,令人痛惜。幸好城墙主体尚在,如加修复,可再现昔日风光。

万里长城工程浩大,被立为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保存完好,吸引着世界游客。西中黄村城墙为华夏农村城墙之最,本应列为国家文化遗产,因破坏严重而未列。亡羊补牢犹未晚,而今觉醒尚不迟。对此城应倍加爱护,积极修复,因为它对研究明代建筑、村落变迁和繁荣县域经济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城以人兴,人以城名。过去村有人才,兴建了这座闻名遐迩的古城,因建此城而使张化被视为乡贤,张鮡化列为耆硕,名声远播,载于志书。今逢太平盛世,正是有识之士为村献力之时。修复古城,再现昔日风光,开发旅游事业实为利国利民的一大善事。那时将会吸引游客络绎不绝,令村民欢心雀跃,使中黄这条巨龙腾飞,金凤起舞,经济繁荣昌盛。

二、庙宇楼阁

西中黄村的古庙楼阁颇多,可以说是星罗棋布。南门外有关帝小庙、善恶庙和魁星楼、三义阁、文昌阁;村内有娘娘庙、财神庙、菩萨庙、马王庙、南寺、北寺和玉皇阁、西楼、老爷楼;集上有土地庙、龙王庙、火神庙、红爷庙、大郎庙、关帝大庙、三官庙和春秋楼;八社合建的有峰坡庙。总共有大小庙宇23座,各种楼阁七个。现择其要介绍如下:

(一)大郎庙

关帝庙东侧的大郎庙,建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1年),是为纪念三国名医华佗而建,又称华佗庙。是庙坐北向南,地基较高,用条石砌起,登八个阶石方可到顶。门楼斗拱结构,上盖琉璃筒瓦。阶下左右各有一石墩,上有大石狮子一对。隔路有一对铁旗杆,下有基石,用四块大条石垒起,以铁箍固定。旗杆高约七米,上绕盘龙,下部有一铁盆,外刻旗杆重量和捐款人姓名,上部有一方斗,四角插旗,下垂风铃。门东建钟楼,悬一直径四尺多的大铁钟,花纹清晰,声音宏亮,可听十里之遥。门西建一鼓楼,挂一直径五尺大鼓。每当敬神钟鼓齐鸣,庄严肃穆。庙不大,东墙靠路,西边建房两间,北为正殿,殿中有华佗坐像,像前有蒲团、香炉、供桌,上摆签筒、签簿,供人敬神、求药、抽签、打卦。后有小院,建有寝室,塑大郎爷夫妻像。

旧社会,群众贫困,缺医少药,常把自身安危寄托神灵保佑,到此求药还愿者甚多。据说,民国初年有一白胡子老汉途经关村,在一贫困家庭找水喝,户主是一中年妇女。丈夫卧病不起,老汉给其扎针,病立轻,又赐草药少许。妇女给钱不要,问其姓名、住址时,只说黄墩人,门前有对铁旗杆。说罢,出门西去。三日后,病人大好,要妻寻找恩人答谢。中年妇女走遍三个黄墩,门前均无铁旗杆,后在仁义巷旗杆院(木旗杆)查问也无此人。无耐返回,途经集上泊池,见大郎庙前有对铁旗杆,顿悟,是大郎爷显圣,便逢人以告,遂使此庙香火更旺。

(二)关帝大庙

出北门110米处,建有过路台子,两旁各建一楼。过路台子实为步入水过凉亭,进入关帝大庙的正门。台基高1米,由两个南北长8米,东西宽3米,间隔4米,相对边沿留有板槽的石砌地基组成。基上筑台,砖木结构,斗拱相套,八卦攒顶,上盖琉璃筒瓦。平时为门,供人通行,演戏时,棚板挂幕,便成一个坐南向北的戏台。

东西牌楼是入庙的两个侧门,也是下地干活的必经之路。过东牌楼,沿天池东边朝北可到田间,在钟楼处西拐,越过大郎庙,北折便是关帝庙东门;过西牌楼往西是尉村道,在天池西南角北折,沿天池西边向北,至财神庙东拐,再北折可入关帝庙西门。

关帝庙建于明代万历二十八年(1601年),是为纪念关云长,由全村人捐资所建。

在天池北边,隔有一丈多宽的路,路北并列建庙两座,西为关帝庙,东是大郎庙。

关帝庙的西门对在西天池的西北角,门额上书“降虎罗汉”四字;东门对在东天池西北角,门额上书“伏魔大帝”四字。门前各有七个八尺长的青石台阶,阶旁建有护阶墙,下砖上石,以两块长五尺,宽尺二的青石相对而成坡状,石面非常平滑,小孩们经常在此溜滑滑。从台阶上去,坐在护阶石上,两脚在前,屁股在后,手扶两边做好准备,将手一松,嗖地一下就滑到底了。天长日久,石上都磨出两道脚印。

进入庙门,下三个台阶,便踏入庙院,院子用青砖隔成各种形状的框框,框内先用石灰泥铺底,再用各色拳头大的卵石填实,人们一踩,磨得光滑闪亮,在雨后的阳光照射下,光彩夺目,使整个院子像铺了一块绣花地毯。

院子正北建有关帝大殿,前为献殿,后是正殿。献殿门侧各有一棵一揽粗的挺拔翠柏,树冠茂盛,如龙似凤;树的内侧各放一尊口衔绣球的铁狮子;内摆一个大教盆,上边花纹清晰,工艺精湛,令敬香者惊叹不已。

献殿为正方形,底面积100平方米,除下砌青石,上盖琉璃筒瓦外,中间全由木料构成,颇具南方建筑特色。周围有十二根一围粗的红漆木柱,柱间装有九尺高的软门,软门以上是用大小不同的斗拱,方檩层层套起,形成了下小,中大,顶尖,八卦攒顶式样。在四周的方檩上均刻有花卉、人物之类的花纹,玲珑剔透,活灵活现。

殿比院高尺余,上三个台阶即到殿的前门,门额悬挂一匾,上书“节义”二字,金光灿灿。门内横摆一长条祭桌,后有四个大龟驮着高约两米的石碑,其中一块是由西吴临川人怀明汤书撰,其内容是记载建庙的原因(此碑尚存),另三块据说是记载建庙捐资人姓名和建筑概况的。

出献殿后门,再上三个台阶,即到正殿门口。两殿衔接处,装有特制的瓦形腾槽,可把两殿流下的雨水送到东西两旁。

台阶两侧各塑一头顶木盘秦桧像,跪于地下,以示对奸贼的惩罚。为什么会把三国与宋代两个不同时期的人物塑在一起呢?可能是为了惩恶扬善吧。据说宋朝有个皇帝曾梦见过秦桧跪于关公面前一事,故有此塑。台阶之上,门的两侧各塑一把门将军,东为关平,西是周仓,两像身高丈余,体态雄壮,立眉瞪眼,手持刀枪,甚是威武。

正殿为土木结构,殿姿雄伟高大,底座为正方形,占地二十五平方丈。中间三间高约三丈,四周有六尺多宽的走廊,通过走廊可环殿一周,主房有十六根直径约一尺八的通天脚柱,除中间四根露在殿中外,其余几根均包在二尺多宽的土坯墙内。墙基三尺砌以青砖,上边土墙用白灰灰平,上绘壁画。走廊有二十根直径约一尺粗的脚柱,横梁搭在此柱与主房的脚柱上,主房四角的脚柱均撑三根横梁,檐下为斗拱结构,四角高挑,下吊风铃。大殿内所有木料朱红油漆,雕梁画栋,十分壮观。殿内北墙根下,建一三尺多高神台,上塑高大神像,红脸、长髯、金盔、绿袍,一手提青龙宝刀,一手上抚美髯,显然是威震华夏的关公坐于台上,殿中光线较暗,只有像前蒲团明显可见,四角放的什么神楼、旗伞之类只能隐约所及。

在殿背后的墙上,挂一大算盘,珠子大如馒头,为何要挂此物?不得其解。

戏台建于庙的正南,与殿相对。戏台比较宽大,东西三丈余,进深两丈多,中间用木板相隔,将戏台分作前场和后场。两边留门,人们称作“鬼门子”。前场为八字形,有四根圆木脚柱,东西两墙快到前檐处,以扇面形式向两侧打开。柱上挂有两幅木制瓦形对联,据说是由明代书法家董其昌所写,其内容因时间久远,无人记清,但那笔势流畅,婉转劲利的行体字,却深刻在一些老年人的脑际。柱上方木相连,斗拱相套,角下垂铃,上盖琉璃筒瓦,屋脊青龙盘绕,甚是典雅。

戏台东西两侧各建耳房两间,与后场相通,供艺人化妆和放置戏箱。后墙中间有一砖卷窑洞,上建登月楼,可观景乘凉。穿过窑洞,有一抱亭,演戏时常在此设茶炉,为艺人供水。每年清明节前后和六月十三左右都要在此唱戏。

旧社会男女界限划得很清,看戏时表现得最明显。戏台下的中间留一条东西走向的路,男人在路前站着看,女人在路后坐在用铁链连在一起的桌子上看。

庙的西边由南到北依次建有土地庙,村里埋人时都要到此告庙;接着是七间廊房,下塑赤兔马和手持缰绳待命出发的马童;再北是两个小院,前院为娘娘庙,内有厢房,供官人办公。后院称渠子里,供水利渠人使用。庙东建筑与庙西建筑相应,由南向北依次是伙房、廊房和两个小庙,前为龙王庙,后系火神庙。

(三)三官庙

三官庙建于何时不清,只知道咸丰二年(1852年),由张扶清领导复修,并增建了月宫门、鱼池和东西廊房。是庙建在院东汧和羊头汧汇合处之北,外观状如三角,内分东西两院,坐北向南。西墙沿院东汧由东南伸向西北闸口处,呈凹状。北靠子汧,东接羊头汧。每逢山洪爆发,四周环水,飘飘然,如入仙境。

大门开在南面偏东处,门前有一牌楼,木石结构,高大美观。楼后有卵石墁铺的门坡、雕狮头的青石门墩、黑红色的木制大门和琉璃罩顶嵌有“月宫门”三字的门楼。进门不远建一鱼池,池深八尺,进深一丈,宽约一丈五。池壁下石上砖砌成,上安有槽石柱,中插石页为栏。青石拱桥横卧池中,上铺青砖,旁装石栏。柱顶雕有瓜、桃、狮头,石页刻有梅、兰、竹、菊、荷花、牡丹等花卉图案,典雅别致。行至桥上,俯视池中,水清见底,金鱼翻跃,赏心悦目,令人留恋忘返。

同类推荐
  • 你的地铁阅读书单·情怀

    你的地铁阅读书单·情怀

    “不是在上班,就是在上班路上”,是对我们这种上班族每天真实而又尴尬的写照,没有阅读的时间,面对日益快速更新的阅读内容,也不知道该如何选择!“2016学习清单”全新推出《你的地铁阅读清单》系列,主题性分享梁文道先生的精彩书评,用最简洁直白的方式,重拾你的碎片时间,深度你的主题阅读!
  • 快活的发明家

    快活的发明家

    本书收录了“快活的发明家”、“生之门”、“一个普通女人的故事”、“明星篇”、“总是春光”等10余篇报告文学。
  • 我愿朝着太阳生长

    我愿朝着太阳生长

    有些人似乎什么都不必做,好运气就会伴随终生。而有些人卖艺的时候必须专心卖艺,才会随着岁月的沉淀变得越发有底气。这本书记录着这样一些人:一个不需要照顾,女汉子性格的白领;执着并拧巴的女推销员;死心眼的BJ男和他的十个姑娘;长得好看的拉面师傅;乐此不疲的“喜当爹”……看着他们的故事,你会想:有些好运气,还没有来找你,不是说他们永远不会来了,只是为了让你多走一些路,再遇到属于自己的甜。
  • 情感真谛(读者精品)

    情感真谛(读者精品)

    人真正生命的诞生个人生存的时候,当努力造成幸福,享受幸福;并且留在社会上,后来的个人也能够享受。递相授受,以至无穷。
  • 诗建设

    诗建设

    近几年来,图书市场上出现了数种不定期诗刊,《诗建设》是其中较好的一种。这不仅因为它的诗,也是因为它的一些文章。本刊的好处,在于收入的诗作比较注重美学与思想、社会价值的均衡,诗人立足复杂的现实给予诗与之相对称的面貌,而不是使之简化或将其降低到社会口水的层次上;而其中的一些诗学文章也常有新的发现,不是停留在某种文学成见上的自言自语,颇具建设性。《诗建设》旨在通过持续关注与追踪致力于现代汉语精神与语言探索的诗与人,通过伴随一代诗人最新的生长,见证与完成现代汉语真正意义上的成熟。杂志的常设栏目有:《开卷》、《诗选》、《跨界》、《细读》、《笔记》、《建设》、《译介》等。
热门推荐
  • 冥王继承人之末世

    冥王继承人之末世

    钟离凌落一手空间,一手系统,还有冥王继承人的酷炫狂拽吊炸天的身份,看她如何玩转末世。哎呀妈呀!这个小队怎么有个高级丧尸!还有一个恶灵!这个喜欢用土墙将猎物砸成肉沫的御姐是谁家的?这株吃人的食人花是谁家的?这个喜欢控制傀儡将猎物碎尸的小正太又是谁家的?还有。。。。。。这支小队里只有队长是正常的了吗?正在到处是肢体残骸的现场吃三分熟的烤肉的某队长:”咦?叫我有什么事吗?”妈妈呀,我们要回家,他们太可怕了5555555T^T
  • 大方等修多罗王经

    大方等修多罗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春秋配

    春秋配

    叙述主角李春发、姜秋莲与张秋联三人曲折离奇、最终结为夫妻的故事。戏曲《春秋配》据此改编。这是一部以公案情节为主,辅以言情和侠义情节的小说。小说情节曲折离奇,悬念迭起,引人入胜;人物对话生动传神,心理刻画亦颇细微。
  • 后悔药专卖铺

    后悔药专卖铺

    燕国国君殷湛玉树临风神机妙算厚颜无耻,伪装成虞国将军李璟之,潜入“不悔药铺”接近老板娘红溪。啥?红溪居然还是个妖精?还卖后悔药?!国之将乱,妖孽丛生。他要亲手结束这乱世。而她,却依附乱世而生。高贵冷艳的女主VS耍流氓耍无赖死缠烂打的男主!
  • 中华励志故事

    中华励志故事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 无限恐怖之生机

    无限恐怖之生机

    ”咚咚咚”敲门声响起。赵瑞开门,门口站着一群人。林峰“我的锤子需要升级一下了。”赵瑞点头。德猜“我的新外骨骼装甲。”赵瑞继续点头。龙云山“我的飞刀感觉又轻了。”赵瑞眉毛一跳,还是点头。理查德“我的狙击枪改装。”赵瑞的嘴角扯了扯,继续点头。张怡“新的基因药剂进度怎么样了?”赵瑞终于爆发了“你们把我当什么啊?再说了基因药剂那方面不是交给马丁那个死宅男了吗!!!”众人看了看一致说道“我们把你当小叮当!”“啊嚏”不同主神空间的两个楚轩同时打了个喷嚏。
  •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他是王爷了怎么了,只要她喜欢,他就得娶她,什么公主什么圣女,她都不要管,因为爱上了,谁也不能来阻止,哪怕是父王母后,哪怕是王公大臣,哪怕是三纲五常,只要她喜欢就够了,只要他答应就够了,爱是两个人的事,就算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她会嫁的,但那人必须是…
  • 维摩经疏

    维摩经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的女友教我泡妞

    我的女友教我泡妞

    无心插柳柳成荫,白浩无意间竟然有了一个神秘的女朋友。而这个女朋友,不知道她身高几寸,头发长短,胖瘦与否,每天只通过电话短信联系。但也为他的日常生活排忧解难,甚至还教他泡妞的绝活。
  • 高唐梦

    高唐梦

    李饮家贫,从小习毛体,喜诗词,上高中不久,便开始了大唐开元之旅。本书风格写实,文笔先下重墨,之后会浓淡相宜。——这是芹菜的第一本书,肯定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真心希望得到大家的宽容、理解与支持。——以下附庸风雅——香草美人,当从那馨香之物始。至于仗剑去国,游历天涯的情志,大唐除了这白之侠气和饮之儒雅,竟是难寻其右。饮穿大唐,唯有缚鸡之力,未得莫测神功。此人生存之道太差,只运气极佳,又因儿时于那诗词歌赋的些许嗜好,竟在大唐成了正果。至于正果究竟为何物,以愚拙见,当是免不了正头娘子以齐家,偏枕美妾以风流。再如治国、平天下者,当是凭栏浊酒咏醉之词,不足为据,只做流年笑谈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