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6300000013

第13章 (1)

第四章 (1)

有人想整死李鸿章

云南事件

云南是英、法等国早就想进入的大清地面。

英国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先用武力占据了缅甸;法国也通过武力和外交手段,控制了越南的南部。

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云南爆发了大规模的回民起义,英、法等国很想乘虚而入,但这次起义很快便被官府镇压下去。两国的目的均未达到。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十月,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忽然向总理衙门索取三四名官员从缅甸进云南的游历护照,其实是为英国探路队提供方便,以游历之名,行探路之实。

威妥玛将护照交给驻华公使馆华语翻译马嘉理,着马嘉理由京师动身,往云南迎接探路队,并出任该探路队的翻译。

该探路队远非三四人,而是由近二百人组成的武装部队,领队是英国现役军官柏郎。马嘉理于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一月十七日到达八莫(缅甸北部城镇),并很快与柏郎等人会合。二月初,探路队离开八莫,向云南进发。进入云南之后,既未知会地方官府,也未同沿途乡绅、百姓说明情况,只管前行。在途中,马嘉理对询问的百姓并不作解释,扬言要攻打腾越城。

探路队此举和马嘉理的扬言,引起当地百姓的不安,有人很快向官府禀告。但地方官并未派员去与探路队接洽,也未向百姓做出解释,只作不知。有人开始传言,此队洋人入境,专为攻打腾越城而来。

谣言长腿会跑,当马嘉理一行行至腾越城附近的蛮允一带时,便被近千名手持砍刀、木棒的百姓团团围住。

柏郎见形势不妙,急忙带人撤退,马嘉理因身兼翻译之责,不仅不能随队撤走,还要走向前去说明情况。

百姓却不容马嘉理讲话,先是一人冲向前去,一棒子将马嘉理打翻,随后蜂拥而上。马嘉理登时被践踏成一块大肉饼。百姓随后围追柏郎等人,喊打不止。

柏郎眼见马嘉理一命归天,当下也顾不得许多,率大队人马快速地逃回缅甸境内才敢驻足,并将马嘉理死讯快速报给国内。消息很快由英国传进大清的京师。威妥玛一见之下,立时火冒三丈,当天就带着参赞等随员来到总理衙门,向大清国提出严重交涉。

恭亲王见英国凭空里递上来个抗议书,不由心吃一惊。他一面着人先陪威妥玛等人在衙门里喝茶,一面飞也似地跑进宫去,向两宫太后禀明此事。慈禧太后未及恭亲王把话讲完,脸已吓成了灰黑色,她急问一句:“岑毓英怎么说的?”

恭亲王答:“禀太后,威妥玛闹成这样,岑毓英那里连个纸片都没有递过来。按理说,岑毓英无论怎么样,他的折子也该比英国人早一天进京。”

慈禧太后急道:“那就快给岑毓英下询旨啊!威妥玛说马嘉理死了,他是真死了还是没死啊?总得岑毓英说句话呀!他这云南巡抚是干什么的呀?境内出了这么大的事,他怎么跟没事儿人似的!快让军机处拟旨,问问岑毓英是怎么回事,不能他威妥玛说什么便是什么呀!用八百里加急。”

圣旨当日便由军机处拟出,用八百里加急快速递往云南。

但威妥玛并不相信恭亲王说的话,他认为总理衙门肯定在他来之前,就已得到了云南方面的消息。他甚至怀疑,恭亲王矢口否认知道这件事,肯定另有所谋。说不定马嘉理的死,就是总理衙门预先通告了云南的岑毓英,岑毓英再安排腾越的地方官有意这么做的!

威妥玛把自己的推测火速转告国内的外务部。一个月后,岑毓英的折子递进京师。岑毓英奏称:地方民众确在腾越附近的蛮允一带,杀死一名英国人,死者身份尚未查明,估计就是圣旨里提到的马嘉理;巡抚衙门已着令腾越地方官将尸身收殓,正派员调查此事,若有进展容当续报云云。

恭亲王读罢折子,顿感眼前一片迷茫。很显然,若非朝廷下询旨催问此事,岑毓英还不会如实奏报。也就是说,岑毓英根本就没把这件事当成一件事。

恭亲王怀袖着岑毓英的折子,低头走进慈禧太后的房间。恭亲王从宫里出来回到总理衙门的当日,便紧急约见了威妥玛,商谈如何了结此事。

威妥玛开始不依不饶。他先是提出中国须派员前往腾越对事件进行调查,并将云南巡抚岑毓英等一应官员俱押京审问,又提出增开口岸、减免英商正税及半税以外的各种负担。

威妥玛最后又狮子大张口,提出中国须出重金抚恤马嘉理遗属,恤银不得低于一百万两。

以后的几天里,威妥玛又相继提出俟此案议结,中国即应派钦差大臣奉中国朝廷惋惜滇案玺书,往英国道歉;新旧各口岸,将英人住所画定界址,中国人不许随便进入等项。

恭亲王被威妥玛闹得焦头烂额,几乎一日一进宫,疲惫已极。总理衙门先是奏调正在原籍养病的前总理衙门大臣薛焕,就近由四川赴滇,会同岑毓英查明此事,接着又调湖广总督李瀚章,驰赴云南会办此案。

但对威妥玛提出的将岑毓英一应官员逮京问罪一项,总理衙门却始终不肯答应。这更让威妥玛认为,自己所料不错,认定马嘉理被百姓杀死,是朝廷与岑毓英预谋所为,是故意发难于英国,希望达到英国人再不敢进入云南的目的。

威妥玛抓住此项不放,坚持要朝廷将岑毓英等人逮京,由中英官员会审。威妥玛要利用滇案,把英国早就想要却尚未到手的东西拿到手。经过近一个月的磋商、谈判,恭亲王对威妥玛所提之条款基本点头允准,但恭亲王却强调,此条款须报请慈禧太后和经王公大臣们议准后才可画押钤印。

条约里同意:(1)英国派员至云南调查,准备商订云南和缅甸之间的边界及通商章程。(2)英国可以派人前往甘肃、青海一带或四川等地进入西藏,转赴印度。(3)请添口岸分作三项,以重庆、宜昌、温州、芜湖、北海五处为领事官驻扎,湖口、沙市、水东三处为税务司分驻,安庆、大通、武穴、陆溪口、岳州、码斯六处为轮船上下客商货物。(4)中国俟案件办结,须派钦差大臣,奉朝廷惋惜玺书,往英国道歉,并向英国朝廷保证,不再发生此类事件等八条。

威妥玛所提之条款摆到慈禧太后的案头。

慈禧太后读了两遍,便让恭亲王将此条款交由在京各王公大臣先议一议。这是慈禧太后听政以来一贯使用的方法,凡是她拿不定主意的事情,她不是先问恭亲王怎么办,就是交由王公大臣们公议,她则根据这些不同的意见,作出自己的决定。

恭亲王把在京的王公大臣们紧急召集到一起,商议此事。李鸿藻的态度是:“出些银子是该的,但添开口岸与逮问官员这件事,却万不能答应,这关乎国体。”

潘祖荫在赞同李鸿藻的同时,又提出派钦差前往英国道歉这件事,也不能答应,这亦关乎朝廷的尊严。

潘祖荫进一步指出:“百姓打杀的仅是英国驻华公使馆的一名普通翻译,又不是英国的国君,威妥玛提出此条纯属无理。”

徐桐对李、潘二人的态度全不赞同,他道:“打杀一个马嘉理算不了什么大事情,威妥玛乃至大清境内的洋人,全可打杀!威妥玛不要说提八条,就算提八十条,我大清身为上上大国,一条都不能答应他!姓威的再敢到总署胡闹,就把他下进刑部大牢,让英国人出银子赎人。”

徐桐说这话时咬牙切齿,两眼圆睁,里面分明在喷着怒火。他对洋人恨得不仅仅是入骨,简直到了入髓的程度!每一提及洋人,他的双眼就要红肿几天。

这件事一议就是近一个月的时间,但到最后也没有议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总理衙门行走郭嵩焘曾在私下感叹:“我大清的许多事情,就是毁在一些庸员的手里!非等洋人拿起枪炮来才肯认真办理。”

郭嵩焘这话传出去以后,有人赞同,有人反对。恭亲王硬起头皮来见慈禧太后,把各位王公大臣的意见逐一禀复。

慈禧太后沉思良久,忽然问了这样一句:“那个威妥玛,近几日怎么样啊?闹得还像以前那么凶吗?”

恭亲王据实答道:“回太后话,威妥玛闹得不如以前凶了。这个月,他一共才催了三次,还是打发别人来的。”

慈禧太后一听这话,低头想了想,脸上慢慢露出了笑容。

她一边点头一边道:“这就对了。看样子啊,这与洋人交涉,还真得跟他们拖上一些日子。他们洋人,也和咱大清一样,每天都是有许多事情要办的。不就是死个人嘛,值得大惊小怪吗?这一拖呀,说不定,这事就拖过去了,谁成天老记着这事儿啊?”

恭亲王道:“太后说得是。这一拖,说不定这事还真就拖过去了。”恭亲王领了懿旨,蔫头耷脑地退出宫去,径直回了王府。

第二天,恭亲王正在用早饭,郭嵩焘忽然匆匆赶了过来。

一见面,郭嵩焘先行了见面大礼,然后便从袖里摸出一份公文,双手递给恭亲王道:“这是总理衙门一早便收到的威妥玛着人递送的辞行书。下官着翻译看了一遍,大意是说我衙门办事推诿,不肯认真等语,威妥玛只好离京回国请旨。”

“什么?”恭亲王惊得碗箸俱落。他一面紧急着人更衣,一面道:“筠仙,你先回总理衙门,本王马上就到!”

谈判失败

恭亲王的大轿很快抬出王府,但并没有去总理衙门,而是径直向英国驻华公使馆行去。

到了公使馆门首,先有人拿着王爷拜客的帖子去里面通报,恭亲王随后也被人扶下轿来。

很快,一名翻译跟着恭亲王打发进去投帖子的差官一同走出来。翻译来到恭亲王面前先点了下头,然后便板着脸说道:“我国威妥玛公使,已于早饭前,乘车离京回国了。王爷有什么事,等我家公使回来后再办吧。”

恭亲王一听这话,马上怔在了那里,脑海一片空白。翻译看一眼恭亲王,冷冷地说一句:“王爷请回吧!”便转身走回公使馆。

恭亲王飞身上轿,大喊一声:“快起轿,进宫去见太后!”轿子飞一般地向宫门扑去。

恭亲王一见慈禧太后,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禀太后,臣刚刚知道消息,威妥玛不辞而别,于一早便离开京师,回国请旨去了。”

慈禧太后一听这话,犹如五雷轰顶,登时被惊得脸色煞白,手抖心跳,她愣愣地说道:“这是怎么说的?他此时回国要干什么?快,派快马去给李鸿章传旨,让李鸿章无论如何,在天津把威妥玛留住!这道旨,一定要抢在威妥玛的前面,递到李鸿章的手里!告诉李鸿章,无论如何,不能放威妥玛回国。等威妥玛带着大队军舰赶过来,可就不好打发了!你还愣着干什么?快回军机处拟旨去呀!”恭亲王慌忙告退。

李鸿章对滇案是早就有所耳闻的,威妥玛大闹总理衙门等事,郭嵩焘也都函告了他,他并未放在心上。李鸿章相信恭亲王和总理衙门能把此事办理好,他的主要精力仍放在筹措银款购买洋船一事上。

这天他正坐在天津行馆签押房里,与盛宣怀商议派员赴德国武学院学习水陆军械技艺一事,忽然接到京师军机处紧急递送的圣旨一道。

旨曰:“本日据恭亲王、宝鋆、沈桂芬面奏,英国马嘉理被戕一案,叠经该王公大臣与英使威妥玛辩论,该使借此一事,多方要求。其有尚可通融者,业经酌量允准;有碍难准行者,当经驳斥。该使未遂所求,遽于昨日出京等语。此案经总理衙门王公大臣与威妥玛反复辩论,力持大体,今该使遽行出京,自是意存要挟。如该使行抵天津,往见李鸿章议及此事,该督即可相机开导,就近商办。如该使到津后,径欲南行,该督亦须与之晤商,冀可早了此案,不至迁延。钦此。”

圣旨的后面附有威妥玛与恭亲王原议八条。

李鸿章接旨在手,不由仰天感叹一句:“事情怎么成了这个样子?此时万万不能开衅端哪!”他着人急传刚署津海关道的许钤身过来,吩咐道:“老夫刚刚接到圣谕,总理衙门与威妥玛谈崩了!威妥玛已经离京欲赶回国内。你马上着人打探一下,威妥玛是过了天津还是尚未到天津。如果到了天津,你就马上去见他,告诉他,老夫想与他谈一谈,请他约个时间。这件事已是刻不容缓,你马上去办,老夫候你的结果。”

许钤身刚刚到任,便碰着这么个棘手的事情,不觉头皮发麻,全身发冷,却又不敢不去办理;许钤身的心头自有一番懊恼。

英国驻天津领事馆的门前比平日多了几辆车驾。

威妥玛刚到天津,正在英国领事馆歇息。许钤身得到确报,当即持帖前往,来拜会威妥玛。

许钤身见到威妥玛后,先是面子上的一番客套,然后才徐徐说道:“本官此来,是奉我家李中堂之命,来看望贵公使。我家中堂说,他与贵公使是朋友,贵公使到了天津,他理应与贵公使见上一面,叙叙旧情,不知贵公使意下如何?”

威妥玛冷冷道:“本公使与贵国李中堂,当然是朋友,但贵国却与我国极不友好。本公使此次来到天津,并非有什么公事要办,是因为要乘船到上海去,由上海乘船回国请旨。贵中堂如果想与本公使商议马嘉理的事,请转告贵中堂,本公使认为这件事,已无商量的可能了。如果贵中堂邀本公使,只是想叙叙旧,本公使自然很乐意与他相见,本公使在领事馆恭候他的到来。”

许钤身高兴地离开领事馆,飞报李鸿章。李鸿章知道威妥玛尚未离津,自然也是喜从天降。稍事准备,便带上许钤身、薛福成等人,连夜去拜访威妥玛。威妥玛对李鸿章还是比较尊重的。在威妥玛眼里,李鸿章是当时大清国一言九鼎的相国。李鸿章不仅同英国做过许多交易,对英国比较友好,他还懂《万国公法》。

两个人见面,自然免不了先有一番互相问候,然后才切入主题。

同类推荐
  • 中国最牛的营销大师:史玉柱

    中国最牛的营销大师:史玉柱

    本书共分上、中、下编:上编、第一次的成与改;中编、再次崛起的巨人;下编、史玉柱式营销。一个男人要成功要打10场以上的大仗。他自称“走野路子”,他尊崇毛泽东战略、战术;他最能玩广告,比吃饭更熟练,他情场失意,商场得意;他被人鄙视后,又被人景仰,他打赢了人生的关键几仗。他就是中国营销史上的一代宗师——史玉柱。
  • 帝王主沉浮

    帝王主沉浮

    本书介绍了26位皇帝的帝王术,重现了君王的宿命人生,在字里行间找寻着他们往日的雄风和智慧。
  • 人生长恨水长东:我的历史偶像李煜

    人生长恨水长东:我的历史偶像李煜

    生于七夕夜,长于帝王家。本该风流才子游戏人间,却偏偏注定身穿龙袍头戴金冠。本该诗词歌赋美酒佳人,却偏偏沦为亡国之君王朝易变。若单单身为文人,倒也好。若只是作为帝王,也不错。偏偏二者并存,注定了一个人的悲剧、一个时代的悲剧。不该带着文人性情,生于这最是残酷的帝王家,长于这烽烟乱世。江山犹是,可惜不再是自己的江山。昔人非,却偏偏只能自尝其果。
  • 冯·布劳恩

    冯·布劳恩

    如果上帝不想让人类探索宇宙,只要把天梯推倒就行了,人类必定要探索宇宙,尽管只是为了更加珍惜现有的世界,没有当初的梦想,就没有现在的科学成就,做技术工作就要像瑞士钟表一样准确,当一个孩子追求真理时,我们应该帮助他找到真理。
  • 雷锋

    雷锋

    本书是第一部反映雷锋事迹的长篇小说,细腻生动地再现了雷锋如何从一个旧社会乞儿成为时代榜样的全景式历程,真实展现了雷锋作为普通人的成长轨迹,以及他在平凡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满腔热诚待人、怀揣理想奋斗,从而成就非凡人生的内在逻辑。直到今天,雷锋的名字依旧响亮,雷锋精神依然感动和影响着我们!
热门推荐
  • 神奇宝贝之紫色星空

    神奇宝贝之紫色星空

    他,身体内流淌着的是火炎一族的血液。拥有变异之火——冷炎的他失去曾经的记忆,踏上一条面对死神的不归之路。左握“雪藏”,右持“碧云灼妖”,体内有上古朱雀的庇护,身旁有超进化的火暴兽的陪同。这一切的一切,是巧遇,还是注定?岳梦寒,美丽文雅的女孩;穹天翼,幽默风趣的好基友。带领四灵,带着朋友,重寻灵石、重振世界!
  • 迎面撞上禅2:万物有情

    迎面撞上禅2:万物有情

    禅是清风明月,禅是工作学习,禅是喝茶吃饭,最质朴的常理,就是禅的真谛。十字街头好修禅,都市繁华蕴禅机。读禅,让心灵进入自在无碍的自由世界。在《迎面撞上禅(2):万物有情》中,千百位禅师的灵感,将带你寻回青春时代的恋恋深情。修禅,不是让你在心灵中发动一场战争,而是让黑暗融入光明。禅邀请你微笑,教你学会与自己和解。
  • 相公请上道

    相公请上道

    她是景国第一富商柳长卿的女儿柳七叶,江湖人称“七张郎”,这个美称可是她十几年来幸苦积累的。刁蛮,任性,乖张,无恶不作。不知什么时候突然冒出一个人,说是什么京城第一大美男加才子,处处管教她。十年之前,她曾气呼呼地指着他:你又不是夫子,凭什么管我!十年之后,他成为她的夫子,她又气乎乎的道,“你又不是我的相公,管我去不去青楼,管我去不去赌场。”既然这样,那就成为她的相公又如何。她曾气急败坏地朝他吼道,“别以为我不知道,你阻止我逛青楼,那是因为你逛不了!”他听后,邪魅一笑,“既然这样,那就试试啊!”“试就试!”三日之后。她求饶,“慕冷月我错了,再也不敢了”可是他却不会再放过她了。
  • 一个人的微战争

    一个人的微战争

    本书是一部富有浓郁军旅特色的散文集,全书共四十一个不同的小故事。从那些最不经意的地方入手,折射当代军营生活的侧面——面对冒烟的炸弹、战友的暴毙,思考武器给人类带来的苦难,思考战争的命运,书中处处透出悲悯的情怀。陌生化是该书一大特色,作为一名曾经的武器操作手,作者巧妙地把人带进一个个陌生的领地,阅读该书犹如一次陌生的心灵旅行。书中没有波澜壮阔的大场面,处处都似一个人的微战争,让人看到那最不经意背后的人性光辉,看到不一样的军营,以及军营背后神秘而真实的生活,一切未知等待读者亲自揭秘……
  • 青春血泪史

    青春血泪史

    当软弱破茧而出,当激情逐渐冷却。当血与泪碰撞,会祭奠出怎样的疯狂。那些年,我们一起年少轻狂。那些年,我们一起携手并进。那些年,我们一起风雨同行。当我舍弃原则,辉煌却已成昨日。回想起往事,我明白了。辉煌的背后,不是沧桑,就是肮脏。
  • 重生之新生

    重生之新生

    她,一个父母厌弃的小孩,和奶奶相依为命的长大。然而,十八岁,奶奶也永远的去了,只留一个玉镯给她。她在想活着是为了什么?一个人,一个人,一直一直……可是,她还得活着,奶奶说,你要活着。她很听话。浑浑噩噩的过了几年,孤单寂寞的她,本以为这一生就将如此老去,但是在一个雨夜的电闪雷鸣中,她的人生出现了转机。她,重生了。重新拥有了亲人,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意义!玉镯的空间让她有了资本拥有自己想要的生活,也有让她有了别人永远想不到的奇遇。不张扬,不随意。用心爱着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可是老有人企图破坏他们的生活,危害她认可的人。于是,她爆发了!阴谋诡计在强大的力量下都是纸老虎,谁要妨碍她,她就给谁好看!
  • 你真爱自己的孩子吗

    你真爱自己的孩子吗

    本书以短文的形式探讨家庭教育,讲述了:《巧妙地转化矛盾》、《保护孩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不要伤害孩子的心灵》等。
  • BloodLure:血染倾城

    BloodLure:血染倾城

    血族虐恋:“你在哪?我在找……”注:此书有毒!慎入!!!虐爱指数:★★★★★-沉睡千年的灵魂再次苏醒,命运的齿轮能否重正轨……“Fate,cannotchange”[命运、无法改变]-好像有一根线,牵引着我的心,引着我,走向黑暗……“Whereareyou?Iamlookingfor、”[你在哪?我在找、]-当全世界都抛弃你,你还会爱自己吗?“No,neveragain.”[不,再也不会]-我命由我不由天!天要亡我,我必亡天!阻我者,杀无赦我的到来——将是你噩梦的开始“You,areyouready?”[你,准备好了吗?]我们的死亡游戏丶开始了……蜜爱指数:★★★★★[稍后推出,敬请期待]
  • 血耀苍穹

    血耀苍穹

    光明与黑暗的结合,光明之子和黑暗血使打破西界自古以来的规则,所诞下的混血婴儿,在母亲耗尽生命的保护下,来到了神秘的东方开始了新的征程。入宗悟道,斩妖除龙,翻覆东域,勇闯西界,在伙伴们的帮助下,纵横东西两界,在追寻自己身世的同时,也渐渐发现了隐藏于东西两界的秘密。道力,圣力,魔力,撼天动地唯我身之血力;亲情,友情,爱情,从未改变的是我心之真情。瞳之所向,心之所往,剑之所指,血耀苍穹!新书求推荐,求收藏~~~小白努力写文,保证不TJ不忽悠,给大家呈上精彩的文字~o(∩_∩)o~求支持~
  • 不意而妃:王爷专属女护卫

    不意而妃:王爷专属女护卫

    修文停坑修文停坑修文停坑修文停坑修文停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