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6300000020

第20章 (4)

第五章 (4)

王文韶摇头说道:“少荃哪,你倒是会问!王公大臣们要是能说得明白,太后还用让老哥走这一趟吗?老哥今儿跟你说句实话,恭亲王现在也没了主意。朝鲜毕竟与以前大不一样,此次内乱,日本设在那里的公使以‘日本商人在该国经商受到损失’为由,强迫李昰应订立了《仁川条约》。根据这个条约,日本不仅让朝鲜赔付了一大笔款项,还可以派兵到朝鲜驻防,理由是保护在该国经商的商人。尽管朝鲜名义上仍是我大清的属国,但倭人这一插手,可就不好办了!老哥我倒是主张该派兵过去,把乱子平下去,把李昰应抓起来,让国王重新主政。可别的大臣不同意呀,翁同龢与李鸿藻都认为,派兵过去容易引起倭人的猜忌。京里现在每日都在争吵,吵成了一锅粥,太后左右为难。少荃,你说句实话,朝鲜与我国唇齿相依,又是属国,是不是该派兵过去?”

李鸿章捻须说道:“大司农说得不错。朝鲜此次内乱,朝廷若不派兵平定,日本定然乘虚图之,朝鲜定难阻挡。设若日本屯重兵及大量兵船于朝鲜,则我国京畿危矣,后患定然无穷。”

话毕,李鸿章又对李瀚章道:“大哥,您先陪大司农坐着说会儿话,容我到书房给太后拟个折子。”

王文韶惊喜地说道:“少荃,你答应到天津就任了?”

李鸿章镇定地回道:“古人云:‘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况我李少荃乎?”

李鸿章拜折的当日,又派人飞赴金陵,借南洋电报局,电告署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让他速派兵船先期入朝访查确情,又急电调派提督吴长庆所部陆军,在翻译马建忠的带领下,乘船继进平定变乱。

两江总督左宗棠见到李鸿章递来的密函及电文后,不禁连称:“少荃难得!少荃难得!”他一面让电报局把李鸿章的电文拍发至天津,一面给李鸿章写信表示,此次出兵,饷粮由南北二洋合出。

李鸿章接到左宗棠来函的第二天,便随同王文韶一行先到金陵去见左宗棠,接着到上海查探日本领事馆动静,然后返津。

算起来,李鸿章仅仅为母亲穿孝八十余天。

慈禧太后见到李鸿章的折子时,吴长庆同着翻译马建忠率所部陆军,已乘船赶往朝鲜,丁汝昌遣两艘兵船随行护航。

慈禧太后把折子通读了一遍,马上便把恭亲王传了进来。她挥着李鸿章的折子,一字一顿说道:“没有李鸿章,真不知咱大清的日子怎么过!他才穿了八十几天孝,一听朝鲜有事,马上便开始决断。这不,他和王文韶还没有到天津,就已经调兵遣将,忙起来了。还是这班老臣可靠啊!”

恭亲王答称是,心里却知道,太后这是拿话在敲打他,也是在借机发泄对一班在京王公大臣的不满。李鸿章究竟上了个什么折子,竟把慈禧太后感动成这样呢?

李鸿章的折子这样写道:“微臣虽在苫块之中,眷怀君国,默念时局,忧煎踌躇,不有自安。本拟吁恳展假,妥营葬事,唯金革无避,礼有明训。当此中外多事之际,朝鲜密迩东边,关系大局,何敢顾恤其私,迁延推诿,致负圣明倚任之重……已派丁汝昌、马建忠酌带兵船前赴朝鲜访查确情,并拟调提督吴长庆妥商弹压调停之法。臣僻处乡隅,势难遥度。闻命以来,遵即赶紧部署,定于七月十二日起程,由巢湖出江,顺过金陵,与两江督臣左宗棠筹商水陆兵饷、后路接济各事宜。并至上海查探近日洋情,即乘轮船航海北上。抵津后仍照例素服办事,殚竭庸愚,力图安壤,希望稍纾慈廑于万一。俟卜葬有期,再求赏假回籍,以襄大事。”

李鸿章到天津后不久,马建忠便已由朝鲜派人递快函过来,言称已查明起事因由,确系前国王李昰应密谋此事,函后附有部分参与者的口供。

李鸿章马上请旨着吴长庆将李昰应等一班人逮获,由兵船押至中国问罪,借此稳定朝鲜的大局。旨准。

吴长庆见到李鸿章密令后,连夜动手,将李昰应等一班人捕获,又张贴告示,公开此事,敦促现国王尽早回宫主政。国王见到告示,很快便回到宫里。不几日,王妃也被吴长庆兵丁寻到。朝鲜局势很快安定。

对朝鲜以后将如何处理,很快成了大清国朝野议论的中心话题。这时,翰林院侍讲张佩纶,用他那支生花妙笔,最先给朝廷上了《请讲武以靖藩服折》,提出:“日本贫寡倾危,琉球之地,久居不归。朝鲜祸起萧墙,殃及宾馆,彼狃于琉球,故智劫盟索费,贪吝无厌。今日之事宜因二国为名,令南北洋大臣,简练水师,广造战船,台湾、山东两处宜治兵蓄舰,与南北洋掎角。沿海各督抚迅练水陆各军,以备进规日本。”折子又说:“中国措置洋务,患在谋不定而任不专。朝鲜乱作于内,敌逼于外。吴长庆一军暂留镇抚,殆权宜之策,非经久之图。”

张佩纶随后又就理商政、预兵权、救日约、购师船、奉天增兵、永兴筹备等六项提出自己的六点建议。建议曰:一、理商政当简派大员,为朝鲜通商大臣,理其外交之政,而国治之得失,国势之安倾亦得随时奏闻,豫谋措置。二、朝鲜孱弱,嗣后当由中国选派教习,代购洋枪,为之简练掎角。三、日约贪于索费,尤狡于驻兵,闻告贷北洋,安知非借中帑以款东兵,应无庸措置。日兵屯扎王城,尤多隐患,应由吴长庆密谋钳制。四、陆军护王都,不如水军护海口。应饬部臣迅拨巨款,先造快船两三艘,由北洋选派将领驻守仁川,较为活明。五、朝鲜日益多事,辽防亦宜豫筹。请饬盛京将军抽练旗丁,归宋庆统之,与所部常满万人,以备缓急。六、朝鲜之永兴湾,严寒不冰,俄人欲得其地驻船。应会同吴大澄妥筹力争要害。

张佩纶此奏一上,马上便对了慈禧太后的心思,加之张佩纶人生得俊秀,出口成章,蝇头小楷又写得端庄利落,慈禧太后更是满心欢喜,以为大清国又出了位辅国大才。她一面让军机处把张佩纶的这篇洋洋洒洒的折子,抄发给在京的王公大臣、南北洋大臣及各地督抚筹议,一面着内廷拟旨,先赏张佩纶三品顶戴,随后又实授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几日光景,张佩纶便由从五品小吏,进入正三品的大员行列,成了以李鸿藻、翁同龢为首的清流议政党的主干,令人刮目。

一连几日,张佩纶喜得忘了南北东西,几乎逢人就讲国政,上朝便递奏章,仿佛通国上下,只他一个关心国政,除了汉时诸葛孔明,再无一人能放在他的眼里。

慈禧太后不只一次在人前叹息:“总算祖宗有灵,曾国藩之后有个李鸿章,李鸿章有了年纪,又出来个张佩纶!真是天不灭我大清啊!”

葬母

张佩纶字幼樵,一字绳庵,又字篑斋,直隶丰润人,同治进士。李鸿章初任直隶总督时,张佩纶以翰林院检讨入李幕,帮李鸿章誊写奏稿、料理文案等事。进京后仍到翰林院任检讨职。累官编修、修撰,光绪元年擢从五品侍讲充日讲起居注官。

张佩纶头脑敏捷,谈吐不凡。入幕李鸿章期间,李鸿章时常在人前夸奖其“口才拔萃,文曲下凡”,使他的名声渐渐远播,很快挤入名士行列。

张佩纶好酒,每日无论冬夏,又总是鹅毛扇子不离手,颇有古时大贤风度。人们见了他,倒不敢称其本名,皆呼之曰“张大名士”。佩纶颇受用此称。

昔时,丁日昌、薛福成、黎庶昌等人,见李鸿章爱惜张佩纶,偏巧张佩纶又无家室,便想做媒,想让李鸿章招张佩纶为东床,将李之长女嫁给张佩纶为妻。

李鸿章却笑对几人道:“篑斋好名太过,吾女嫁与此人,恐为其所累,不得福享,还是等等看吧。”

但李鸿章读过张佩纶的《请讲武以靖藩服折》后,还是遵旨很认真地逐条谈了一下自己的看法。张佩纶所奏,李鸿章有的赞同,有的不赞同。对第一条,李鸿章不同意张佩纶的观点,认为派人过去替朝鲜主持大计,朝鲜未必肯听,也未必领情。对第二条,李鸿章认为可以办,而且正在办。这无疑是说,张佩纶所论,是事后诸葛亮。对第三条,李鸿章不同意在朝鲜常年驻兵。对第四条,李鸿章认为已经订造了两艘轮船,朝鲜有事,即可以使用。对第五条,在盛京大练陆兵,为支援朝鲜使用,李鸿章认为张佩纶是在胡说八道。因为朝鲜三面临水,利于水上进兵。张佩纶所议第六条亦不可行。

慈禧太后看了李鸿章的折稿后,把醇亲王奕譞召进宫来,叹道:“张佩纶所奏,貌似条条是道,如今一看李鸿章所言,才知这张佩纶治国的火候,还是较李鸿章差一些。还是按李鸿章说的办吧。凡事需慢慢来,急不得。”

奕譞扑通跪下道:“太后圣明,太后所论正是奴才这几日所想。奴才下去后就去找恭亲王办理此事。”

慈禧太后叹口气道:“我上几日说了恭亲王几句,他第二天就告假躲进府里不出来。他呀,这是和我闹气呢!你也用不着去和他商量,该办什么就办什么吧。有些人哪,就是给脸不要脸。我倒要看看,他想怎么着?我呀,就是不信,离了他,这大清的天就能塌了!你下去吧。”

奕譞一听这话,知道太后与恭亲王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了,自己身为帝父,大概当真就要有当议政王的那一天了。他按捺住满心的喜悦,把头对着太后磕得山响,然后这才连滚带爬地退出去。

恭亲王奕是道光皇帝的第六子,是咸丰皇帝的异母同父兄弟。醇亲王奕譞是道光皇帝的第七子,与奕是同母兄弟。

咸丰帝先封奕譞为醇郡王,八年后授命在内廷行走。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参与祺祥政变,进封醇亲王。奕譞与奕虽同为亲王,但因其才识不如奕,所以一直尾随其后,有时连慈禧太后也说他是“马尾串豆腐,提不起来的货”。但他的权力欲却比朝中的任何一位王公大臣都大,恨不能登时取代六哥,过把议政王的瘾。

是年底,在原籍为母守灵的李瀚章函至天津,与李鸿章商议葬母一事,函称地穴等事已安排妥当,只等李鸿章最后定夺。

李鸿章不敢怠慢,于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元月初,即上折恳请赏假葬母。候旨期间,李鸿章一边召署督张树声至津商议海防诸事宜,一边暗里着人打点行装,俟圣旨一到,即起程赴皖。

元月二十六日,圣旨抵达天津。旨曰:“披览所奏,情词恳切,良为恻然。本应俯如所请,宽予假期。唯北洋事务关系紧要,李鸿章措置得宜,朝廷方资倚畀,所有请假营葬之处,俟来年正二月间,再降谕旨。钦此。”

李鸿章未及圣旨宣毕,已在心里大骂道:“这是哪个王八蛋出的馊主意?老母已停灵祠堂日久,穴已料理完备。诸事可等可待,没听说葬母之事也要等待!朝廷就这样对待老臣吗?”

李鸿章气愤已极,当夜便挥毫命楮,上《渎恳赏假葬母》一折:“入春以来,静候谕旨,本不敢以哀痛迫切之情,屡渎天听,唯时序如流,河水已解,屈指启窆之期,不过一月有余。而自津及皖,计程遥远,虽轮船便捷,亦须十余日始抵臣乡。且一切附棺之需,非事先摒挡,逐加检点,即礼仪粗具,而造次襄事,终觉不慊于心。记曰:孝子将祭,虑事不可以不豫。一祀事尚从容筹备,况于先人体魄所藏,而忍有苟简疏略之思乎?此臣月余来眷念松楸神爽飞越,昕夕引领,以冀恩诏之至……用敢再申前请,仰恳天恩,赏假数月,俾得赶紧回籍,稍遂负土之私,感荷矜全,实无既极。”

李鸿章最后建议,北洋通商大臣事宜,可由署直督张树声兼署。就当时而言,上至朝臣,下至平民,对葬父葬母之事极其看重,其规制仪礼几近墨守。李鸿章既是饱读诗书之士,又乃朝廷重臣,更不敢疏忽大意,否则便遭人耻笑;以后逢人办事,亦要矮人一等,低人半截。丁忧守制已被朝廷所否,若葬母之时再不到前,他李鸿章还想在家乡人面前抬头做人吗?这就是李鸿章一再恳请赏假的原因,实在也是迫不得已。

同类推荐
  • 十年树人

    十年树人

    本书是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建院十周年的一本故事集。记录了十年来一批学生的成长故事,故事内容由在校学生采写,真实、鲜活,分为就业故事、考研故事、励志故事、留学故事、实践故事等篇章。
  • 我的生活

    我的生活

    《我的生活》,真实记录了冯玉祥将军一九三零年以前的政治生活。全书从他降生写起,直到弱冠从军、滦州起义、兴兵讨袁、力挫张勋、驱逐清废帝、参与北伐等,采用作者自述形式,绘声绘影、真切而感人。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叙述形式上,均有历史特色。
  • 王羲之(名人传记丛书)

    王羲之(名人传记丛书)

    一位自幼喜爱书法的宦门子弟,厌弃贵族的争斗,潜心研习书法,最终将中国书法艺术推向了高峰,成为古今行书的始祖。他有着经世治国的才能和卓越的政治见解,是当时东晋王朝的中流砥柱,可留给历史的却只有一个“书圣”的称号。本书讲述了王羲之从宦门子弟到书法大家的成长经历,以及他一生的坎坷际遇,青少年读者可以通过本书的阅读,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一代“书圣”的另面人生。
  • 总有一个人,你爱如生命:张爱玲的喜悦与悲伤

    总有一个人,你爱如生命:张爱玲的喜悦与悲伤

    本书用散淡清丽的文字完美再现了张爱玲特立独行的一生,她的年少时光,她迷途般的爱情,她在炮火中的洗礼,以及远渡重洋的漂泊,还原一个不在传说中而在我们身边的传奇,走近真实的张爱玲,体味她繁华背后的苍凉。但愿我们都能在最深的红尘里遇见最美的爱情。
  • 卢梭(名人传记丛书)

    卢梭(名人传记丛书)

    卢梭是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本书客观叙述了卢梭的一生,他颠沛流离的生活、他自由平等的思想主张、他传世的经典之作都一一展现出来。希望青少年读者能更好地走近这位伟大思想家灿烂辉煌的人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热门推荐
  • 萧然不可亲

    萧然不可亲

    一直以为这只是一场意外原来一切都在你的计划之内这是一场精心策划有预谋的邂逅
  • 我的闺蜜是只猫之异界大陆

    我的闺蜜是只猫之异界大陆

    她只是一位平凡的女子,但是却有些不平凡的人生轨迹;她是穿越星际的一只猫咪,却与一位地球少女有些千丝万缕的联系,当一切揭晓,她们……
  • 办公室管理标准规范文本

    办公室管理标准规范文本

    本书包括办公室行政管理、文书档案管理、提案管理、会议管理、劳资人事管理、公共关系管理等内容。不仅有详细的各类问题处理的操作方法指南,还有具体瞎节问题处理的规程规范。该书简洁、实用性强,是企业管理者制定办公管理制度的必备工具书。
  • 荒芜城

    荒芜城

    一宿贪欢躲过杀身之祸。二十余载身陷血雨泥泽。三生有幸破镜落地重圆。四鬼绕梁地府阎王操刀。…………
  • 无限之篡改传说

    无限之篡改传说

    我自私:在这里我获得了珍惜的情感,这份个人的情感,足够让我生死相搏我伪善:‘伪’可以让我获得更久,‘善’才能让我获得别人的帮助我邪恶:为了最后不被怪物所包围,在没有得到我认可之前,我会杀死任何人走出属于自己的世界,来吧!在我眼中,未来由我自己开辟。
  • 劫数

    劫数

    惟光冷笑一声,道:“若不是你这么强势,本王也不会难以亲近你!虽是夫妻,你我却是盟友关系!沁颜,千万不要太高估了自己!“骨箫”牵扯出来的斗争,究竟是为了红颜还是为了权利?权倾天下换来的竟是高处不胜寒还是?
  • 金江儿女

    金江儿女

    《金江儿女》是一本约50万字的长篇小说。它以原西康省(今属四川省)宁属地区会理县地下党和地下党如何让发展、领导“宁属地区金江游击队”为主线,讲述了中共地下党员机智勇敢、坚强不屈,由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组织游击队,领导人民群众,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斗争的故事。
  • 清朝设计师

    清朝设计师

    “欢迎来到打印空间,这台机器是来自未来的打印机,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它打印不出来的。”“现在,开始你的清朝设计之旅吧!”
  • 盗墓恩仇传

    盗墓恩仇传

    这个世界上,总有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即使正统教育说这些都是迷信,可是我认为事实并不完全是这样,我知道我所告诉大家的故事是不符合现在的世界观的,我想了很久,还是觉得应该把事情写出来,因为我觉得如果我不把这些事情公布于众,实在是一种遗憾,人生本来就是寻找阅历的过程,真实的故事应该被大家知道。
  • 弑神仙尊

    弑神仙尊

    一手握天平,一手握利剑。是为少年。有人敬神,封为信仰。有人恶神,避而远之。然,恶神当道,戏弄众生,大道不兴,天下皆苦!神,实力惊人,傲视天下,可敬可恶,虽为恶神,却无人敢违!然少年傲然而起,磨山为锋,化天为称,称众神,杀不善!于是,天下血流漂橹!恶神授首,天下中兴!众生共礼之!众神畏之如虎,敬之若王,称之为:“弑神仙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