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20300000007

第7章 人物星空(6)

在学堂,阎润身接受了许多新思想,明白了好多道理。他和同学们一起,贴标语,减口号,演话剧,宣传“打倒军阀,打倒帝国主义”。渐渐地,他意识到老师讲过的那八个字“国难当头,匹夫有责”,似乎有着很深刻的含义。是啊,上海租界地竟然有“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这不是明着欺侮咱中国人嘛。咱姓阎,过去是阎家的人,东常村的人,现在首先是中国人,应该为中国的强盛做事。孙中山号召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咱衷心拥护。

1926年,阎润身决定与结拜弟兄王廷珍、常文郁一同去当兵。他要走出狭小的东常村,到外面的世界去打天下,为此,改名“捷三”,“捷”是捷报,“三”言其多,合起来就是捷报频传的意思。

“找革命,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1926年11月,终于当了兵,参加的是傅作义的部队。

举起北伐之旗、身着戎装的青年战士阎捷三,刻苦训练,勇敢冲杀,在攻打涿州的战斗中崭露头角。但是,不久大革命失败了。傅作义死守涿州达百日之久,最终在外无救兵、内无粮草的情况下,接受了奉系军阀张作霖的改编。

喊了半天“打倒军阀”,怎么反倒成了军阀的兵?阎捷三硬是想不通。

后来,他听说真正革命的队伍在南方,就想去找找。他私下约了两位河南人,谎称一同回老家,从队伍里跑了出来。他们装成伤兵,沿京汉路向南徒步跋涉,一路翻山越岭,风餐露宿,几个月后到达新乡。

在新乡,三人分了手,那两位真的回了老家,只有阎捷三独自继续南行,去寻找革命,寻找报国的途径。

到了驻马店,遇到了岳维峻的队伍。人家讲这也是打军阀的部队,让他参加,就参加进来了。谁知部队里矛盾重重,从不喊“打倒军阀”的口号,冷冷清清,看不到一点革命的气氛。阎捷三非常失望,感到忧虑、困惑,觉得前途渺茫。

1929年夏秋之季,部队嚷嚷要去打“土匪”,在湖南停了一阵子,又到了湖北大冶。不几天,听说程子华(当时是排长,共产党员)带兵去打“土匪”被吃掉了。实际上程带兵跑到“土匪”那里去了。这件事对阎捷三震动很大:“土匪”到底是些什么人呢?程子华他们能当“土匪”,说明“土匪”不都是坏人,我为什么不可以呢?

随后在江西打“土匪”,全军覆没,阎捷三做了“土匪”的俘虏。他看到这支队伍纪律严明,官兵团结,而且与当地群众关系很好。他暗想:这哪里是土匪,这是老百姓的军队么!阎捷三坐在台下听******讲话时,心中的迷雾渐渐散去,他越来越清晰地感觉到,这支叫“红军”的队伍,才是他所要找的真正的革命军。

于是,他参加了红军,开始了新的人生里程。

斑驳的光影,跳跃在老将军斑白的发际,他在回顾过去的岁月,还是在沉思那富有哲理意味的体会:“找革命,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共产党的法宝怎么能丢?”

正谈着,阎老的小孙女阎雪放学回来,跑进客厅,冲我们笑笑,扭头又跑了出去。

阎老盯着孙女的背影,似自言自语,又好像是有意识对我们讲的:“现在不怎么提艰苦奋斗了,共产党的法宝怎么能丢?”

阎老向我们讲述了他参加五次反“围剿”中的一些小故事。他说:“那时候当红军很艰苦,尤其是北方人在南方,吃饭不适应,气候不适应,走路不适应,难关道道。先说吃饭,北方人以面食为主,在南方都吃大米,而且是那种糙米,又干又涩,咽下去都划嗓子。当时,一方面吃不饱,一方面还怕吃饭,咽不下去强忍着,没有这个锻炼,长征怎么能过去!再说气候,老天常下雨,整天灰蒙蒙的,冒雨行军,一步一滑,真够苦的。走路打赤脚,穿草鞋,开始不行,后来就适应了。这三关一过,就是一个合格的红军战士了。

那时候,为了革命事业,血洒疆场者成千上万,生命都豁出去了,还怕吃苦吗?

阎老讲,他的命大,南征北战多少年,只受过几处轻伤,而他的战友大都牺牲了。

戎马生涯几十年,既带兵打仗,又办学育人,这是阎捷三生命的组成部分。打仗不怕牺牲,不怕吃苦,育人同样严格要求,把培养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作为重要一课。当时的军校多是在没有安定环境、没有校舍的情况下流动办学,天当房,地当床,墙壁当黑板,膝盖当课桌,日晒雨淋,风餐露宿。一批又一批政治素质和军事素质都十分优秀的人才,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培养出来的。

听到这里,我们不禁想到,创业难,守业更难。从枪林弹雨中走来的革命前辈把期望的目光投向青年,而我们的青年应该如何作答呢?“共产党的法宝不能丢”,这恐怕并非阎老一个人的声音。

“腐败,是一个毒瘤”

阎老有糖尿病,饮食控制,有时看见孙女吃蛋糕什么的,挺馋。有一天看见商场卖适合糖尿病人吃的点心,买了一包回来,结果吃了几天,再去化验,一下子成了四个加号。

“假冒产品,骗人的。都是假的,人也是假的!”阎老站了起来,愤怒地挥着手,眉宇间依稀可辨昨日的将军风采。

“对当前的腐败现象您怎么看?”

“腐败,是一个毒瘤。”阎老声音很低沉:“历朝历代都有腐败,共产党没有腐败。共产党只知道革命,只知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知道钱。以前搞政治教育,群众的一钱一线都不准拿,全国老百姓拥护。为什么我们能打败国民党,就因为他们腐败,我们不腐败,人民支持我们。”

阎老端起茶杯,又放下,若有所思地说:“共产党没有腐败,搞腐败的绝对不是真共产党!”

“您认为中央惩治腐败的措施硬不硬?”我们又问。

“中央惩治腐败的决心是大的,我是赞成的、拥护的。毒瘤子不割掉,人就会死,不清除腐败,党的肌体就会受到严重损害。现在共产党认识到了这个事,这就有办法了。主要是惩治要严,依法治国,大案要案应该抓,小案也不能放过。再一个,一定要加强政治教育,现在开始搞爱国主义教育,这很好嘛,要宣传宣传中华民族的美德。还有,各级领导要作表率,不能一边喊******,一边又去拿东西往口袋里装。身教重于言教,做不到可不行。”

“****的事么,下次再谈”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我们正欲辞行,进来一位姓乔的同志。他通知阎老,第二天上午有个活动,希望他能参加。

听说我们是记者,他激动地竖起大拇指向我们介绍:“阎老可是一位战将,从山西打到北京,从北京到南方,从南方又到东北,从东北又去打海南岛,了不起的战将!”

看得出,他对阎老是十分钦佩和敬重的。

老乔同志又说:“阎老当红军的时候,就一直跟着****,后来在四野当师长,和****打交道不少。你们应该让他谈谈****的事,怎么样评价当时的****,这很重要。”

当然,我们很愿意听听。

谁知,阎老把话题引向了别处:“我老了,没有什么热,没有什么光了,这几年研究研究抗大校史,给后人留点东西。”

我们请他谈谈****。他说:“****的事么,下次再谈吧。过去,不少人找过我,我大都谢绝了。历史,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更不能篡改。功与过,后人评说。我只相信历史。”

没想到,作为将军的阎老,竟能讲出如此精彩的话来,简直是一位哲人呢!

“希望山西尽快发展起来”

阎老一定要留我们吃晚饭,吃吃他家做的山西面食。

餐桌上,阎老说:“我很长时间没这么高兴了。你们从山西来,我觉得就和家里人一样。”

我们向他介绍了一下山西的情况:万家寨引黄工程、今冬明春三项建设、变输煤为输电、胡富国书记的工作作风以及他的口头语“山西父老乡亲”,等等。阎老听得很认真,并不时打断我们,询问没有听清的话语。家人说,他的耳朵稍有些背。

阎老1926年底离开故乡,迄今一共回过山西两次。第一次是抗日战争时期,阎捷三担任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教育处长,随总部东渡黄河,转战晋南,曾在洪洞短暂停留,后参加晋东南反“九路围攻”战斗。第二次是1982年,离休后专程回来看看。故人不多了,但毕竟桑梓情深,黄土连心啊!

对于山西的发展,阎老十分关注。他说:“山西是革命老区,对革命的贡献最大。打仗死了多少人,谁也说不清。建国后,山西的煤炭支援全国建设,贡献也是不小的。山西有煤,山西人又能吃苦,哪能富不起来?我老了,回不去了,我希望山西尽快发展起来。”阎老讲得很动感情。

他说:“山西水利建设、引黄入晋工程搞得红红火火,很不错。报纸上都能看到。山西山多,立足于靠山吃山,可以搞搞养殖业、畜牧业,增加收入,使老百姓富起来。”

“不过,咱们山西人也得争争气,那平遥牛肉第一次买上好吃,第二次就不好了。好就好出个名牌来,顶呱呱,看他谁还敢小瞧山西人!”

晚霞夕照明

阎捷三戎马生涯60载,踏遍青山,人犹未老。他1982年从解放军后勤学院副院长的岗位上退下来以后,一方面积极从事抗大校史研究,著书立说,将宝贵的历史资料留与后人;一方面习书作画,陶冶情操。事情老是安排得满满当当。

他闲不住,也寂寞不得,常常唠叨:“你们各忙各的,都不和我说话,再过两年我连话也不会说了。”

其实,他的工作人员都很尽职,孩子们也都孝顺。

战争年代,阎老曾“丢”过两个小孩,80年代初一双儿女失而复得,给老人晚年生活增添了许多快乐。说来话长:1936年,阎捷三在延安认识了长征女战士冯玉莲,二人情投意合,结为革命伴侣。1938年二人双双奔赴抗日前线,忍痛将不到一岁的长女托与当地一位姓杨的农民。1940年,阎捷三赴山东开辟根据地,妻子因怀孕未能同行,留在太行山坚持抗战,不久生一男孩,又托与武乡县一位姓张的人家。弥漫的硝烟,隔不断思念之情,但是,由于战事频繁,音讯全无,暂时的分离便成为永久的诀别。冯玉莲50年代初就住在北京,与阎捷三住所相距并不遥远,然而,他们一直没有见过面,都以为对方早就牺牲了。

阎老的第二个妻子鲁树意,是个随军医生,精明能干,与丈夫40多年相伴相随,相濡以沫。他们有五个孩子,三男二女,现在都已成家立业。去年,老伴去世。“她比我年轻,可先我而去了。”阎老的声音不无凄然。对于孩子们,他的评价是“像我,都是老实佗子”,言辞间,又流露出满意和赞许。

儿孙满堂,温暖祥和的家庭气氛使老人感受到天伦之乐的快慰,但是,他更关心的是国家大事和学校建设。在任期间,他以身示教,教书育人,为我军院校正规化、现代化呕心沥血,做出了贡献。1988年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离任后,仍不时过问工作,提出良好的建议和设想。他根本不服老。

阎老的书房设在小楼西边一间向阳屋子,墙上挂满了朋友们题作的字画。其中,最吸引人的是一幅名为《欢歌》的秋菊图,气高志傲,色淡韵长,象征着房屋主人的爱好与情趣。

另一幅书法作品也极有意义,概括了阎老的经历和晚年生活:“忆往昔曾挥师转战渤海平原,而今朝已定居北京安度晚年。夫妻俩皆健康长寿朝夕相伴,子女们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新任务乃书斋学画点纵江山,知足乐致心情舒畅益寿延年。”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情。

告别了阎老,归途上仍有一种言犹未尽之感。城市还在喧嚣,满天的星星已被无边的灯海所吞没。

我们在想,阎老那些语重心长的话,仅仅是讲给我们听的吗?

§§§第7节吴运铎:用忠诚和坚强书写人生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这是苏联奥斯特罗夫斯基的自传体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一句名言。保尔身残志坚、顽强奋斗的精神以及这句名言所阐述的至高无上的生命意义,曾经激励了几代中国人,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祖国强盛而抛头颅、洒热血、献终生。

从历史的深处,有一位“中国的保尔”向我们走来,他就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人民心中的英雄楷模、党的好儿子、军工专家吴运铎。这位老英雄抗战时期投身革命,为研制炮弹多次负伤,九死一生,落下终身残疾,但他无怨无悔,乐观向上,以超乎常人的坚忍不拔的毅力继续战斗在军工事业第一线,用忠诚和坚强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

那些并不遥远的故事,或许正是需要我们共同追寻的闪光足迹。

为了革命,他付出了什么?

吴运铎,祖籍湖北武汉,1917年出生于江西萍乡。早年曾在安源煤矿、湖北大冶源华煤矿做童工、当学徒,积极参加反帝爱国运动。抗战爆发后,他和志同道合的三位同伴奔向皖南云岭,参加了新四军。

穿上了粗布军装,镜子面前看着自己的模样,年轻的吴运铎充满了自豪感。他暗暗地警示自己:吴运铎,你已经是一名革命军人了,从今天起,你要狠狠地打鬼子!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斗争!

新四军政治部副主任邓子恢和吴运铎谈话。先是简单介绍了我军的光荣历史,又谈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以及我军的优良传统。最后说:“你是机电工人,会修枪,会做炮,我们部队正缺枪,你还是去兵工厂做枪吧!”还再三嘱咐他:拿枪打仗和修炮造枪都是革命的需要,你们是技术工人,应该到那里发挥自己的专长,为革命做出贡献。于是他被分配在司令部修械所工作。

吴运铎其实根本不会修枪什么的,兵工这一行对他来说太陌生了。但他想,我投身革命队伍,就是要跟党走,听党的话。为了革命,需要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任何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不懂不会的东西是可以学会的。1939年5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更抱定“把一切献给党”的决心,忘我地投入工作。

为了革命,从小爱动脑筋、爱学习、因家贫只读过小学四年级便辍学的他,在革命队伍中边实践边学习,自修了机械制造专业基础理论,成为修枪造枪造子弹的行家里手,先后在新四军二师军械制造厂和新四军兵工厂担任技术员、副厂长、厂长。没有资料,没有材料,没有厂房,他和战友们克服重重困难,开动脑筋,用简陋的设备研制出杀伤力很强的枪榴弹和发射架,在抗日战场上发挥了消灭敌人的作用。敌人重重封锁,研制子弹没有火药原料,他们想方设法找代用品,将红头火柴的头刮下来,用酒精泡开,制成火药;没有酒精,就用老烧酒蒸馏后代替酒精使用;制造弹头材料更缺,他们试着把铅融化了注入模型做弹头,铅不耐高温,后改用铜元,放在弹头钢模里压成子弹头,里面灌上铅,才试验成功。为制造军用机床,他组织大家用废铁堆里找到的几节切断了的钢轨,中间钻洞安装上模型,然后把铁轨固定在案上,算是代用的“冲床”了……在简陋的条件下生产出一批批步枪、子弹,运往前线,去消灭侵略者。这就是吴运铎为代表的革命战士创造的奇迹。无怪乎史沫特莱参观了他们的兵工厂后,大声说:“吴运铎同志,我以一个国际友人的名义,向你表示敬意!”

同类推荐
  • 突围与回归:新时期散文思维艺术

    突围与回归:新时期散文思维艺术

    本书内容包括:“困境与突围——新时期散文缘起”、“传统与创新——新时期散文说”、“思想突围——新时期散文变革之社会反思”等。
  • 四十年半人马

    四十年半人马

    本书收录了作者自1970年以来创作的部分散文作品,作者所思所感,或为乡情乡恋、思乡忆旧、亲情恋情,或对大自然的赞美,对生活的审视、对生命的感悟,反映了作者40年散文创作从青涩少年的激情澎拜,经创作中的意识转折,再到自我散文风格确立的创作轨迹,写作风格独树一帜,既有阳刚之气,且有温情如玉,恰如台湾当代文学评论家张瑞芬所言:“雄浑又忧郁,阳刚却唯美,结合了阴柔本体与对粗犷的向幕,如希腊神话中集阴阳二体于一身的半人马。”
  • 水浒密码:解密一百单八将

    水浒密码:解密一百单八将

    梁山108条好汉,共涉及77个姓氏,其中以李姓最多,有7人,约占好汉总数的7%,这一比例基本与如今李姓在全国人口的比例相当,施耐庵真有先见之明。在梁山108条好汉当中,曾经在宋朝各级政府当过公务员的有33人(以人物出场后为准);占山为王的黑帮老大有25人(以人物第一次出场为准);地主、富农出身的10人;开酒店的私营个体户出身的9人;打渔出身的8人;其他出身的23人……本文从今人的立场重新解析梁山上一百零八位好汉的宿命,让读者以新的角度去品味这部文学巨著。
  • 观念的嬗变与文体的演进

    观念的嬗变与文体的演进

    本书是作者奉献给广大读者的第六部文学评论集;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作者的一部文学评论选集。这部文学评论选集,也可以看作是半个世纪以来我从事文学评论活动的一个小结,一个小小的展示。收入这部评论集的四十三篇文章,一半选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出版的五部评论集之中,一半则选自二十一世纪以来发表的长长短短的上百篇文学评论。按文章的评论对象和性质,分为四辑:第一辑,是关于文学思潮的论文或某一专题的评论。这方面写得不多,只收入七篇,聊供参阅;第二辑,是关于文体学研究与文体批评的文字;第三辑,是关于长篇小说的评论;第四辑,是关于报告文学、中短篇小说或青年作家创作活动的评论。
  • 书香国税

    书香国税

    本书是一部作品集。书稿从甘肃省国税局开展的“善读书、净心灵、强素质”全员读书活动中遴选出优秀作品,包括读书心得体会和读书感悟等,经汇编成册。凸显了甘肃国税人的知识与思考、智慧与文采;反映了甘肃国税人良好的社会形象与精神风貌。
热门推荐
  • 萌妻难养:首席男神惹不起

    萌妻难养:首席男神惹不起

    家境贫苦没办法只能兼职当钟点工,可冬小米没想到,这次的金主竟然是个BT的大灰狼。而她进了狼窝就别想再出去了,谁让人家是身价亿万的总裁呢。“我,我要报警了。”冬小米躲在床底下喊道。“宝贝,那我帮你拨号。”他邪魅笑道,然后也钻到了床下,不同的是,他,竟然还一丝不挂!“你无耻!”“我有齿啊,让你感受一下如何?”他一把就将小白兔给地咚了,还咬住了她的嘴唇……(本书完结,我会吸取大家的意见努力些更好的文章,新书《圈养小女佣:猫妖男神躲不掉》开始连载了,希望金主们可以继续支持小柒呦?乛?乛?安小和暗恋的男神竟然成了她的继兄……金主们可以先收藏哦)
  • exo之腹黑女配重生

    exo之腹黑女配重生

    当一位女生穿越到小说里当女配,还要逆袭成女主,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看文吧!
  • 高唐梦

    高唐梦

    李饮家贫,从小习毛体,喜诗词,上高中不久,便开始了大唐开元之旅。本书风格写实,文笔先下重墨,之后会浓淡相宜。——这是芹菜的第一本书,肯定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真心希望得到大家的宽容、理解与支持。——以下附庸风雅——香草美人,当从那馨香之物始。至于仗剑去国,游历天涯的情志,大唐除了这白之侠气和饮之儒雅,竟是难寻其右。饮穿大唐,唯有缚鸡之力,未得莫测神功。此人生存之道太差,只运气极佳,又因儿时于那诗词歌赋的些许嗜好,竟在大唐成了正果。至于正果究竟为何物,以愚拙见,当是免不了正头娘子以齐家,偏枕美妾以风流。再如治国、平天下者,当是凭栏浊酒咏醉之词,不足为据,只做流年笑谈罢了。
  • 网游之太昊

    网游之太昊

    “太昊”,虚拟式网游,真实度99%。是多家顶尖网络公司联合研究多年并推出。无GM,一切由智能生物脑“太昊”管辖。雒雅,标志是及膝长发和甜甜的酒窝。楚瑜,妖孽一枚,除了他家雒雒其他事都与之无关。这对极品腹黑未婚夫妻,会在这里面掀起多大的风浪呢?
  • 萌心初动的总裁

    萌心初动的总裁

    一个没心没肺的萌女子,一个是情深意浓的款款阔少。缘分是颗奇妙的种子,在何处缥缈,在哪里生根。这个故事有了开始却永远料不到结尾。
  • 最强校花:请叫我捉鬼师

    最强校花:请叫我捉鬼师

    她,澹台苏紫。作为澹台家族的大小姐,被公认为最有潜力的捉鬼师,怎么在那该死的臭道士眼里就这么的渣呢?可,这也就罢了。为什么,臭道士那么喜欢破坏她与未婚夫之间的感情呢?直到有一天他对我说,小紫,我喜欢你。纳尼?!是我听错了还是臭道士发烧烧坏了脑子?!哼哼哼,只看美美哒捉鬼师与放荡不羁的道士之间相亲相爱、互撕互掐的故事吧~
  • 《吾逆天命》

    《吾逆天命》

    我不知道何为命,也不知道该如何争,我只知道我要往前走,就不许有人拦,拦者,死。这是命,这是路,这是我的选择,被鲜血染红的双眸是最好的证明。
  • 泣血伐天

    泣血伐天

    步步惊心,成长于大山之内,热血无敌,崛起于草莽之间,且看主角张天行如何从山村中步步崛起,横推众敌,一步步接触千万纪元隐秘。天道的尽头,修道的真相,伐天之路漫漫,但我张天行一力扛起,责无旁贷!
  • 时空管理局的临时工

    时空管理局的临时工

    “虽然你重生穿越成了秦始皇,但你的所作所为违背了时空管理法第两千五百万九千四百二十三条,现在你必须在这份文件上签字遣返,不然将对你进行调查逮捕。”秦风面无表情的看着这位将自助火锅店修遍了整个亚欧大陆的始皇帝。“你四谁........”(四川话)“时空管理局预备临时工,秦风。”“.....”“来人啊!把这个瓜娃子拉出去砍了!”
  • 零源

    零源

    这是一个属于源的世界。没有花俏艳丽的魔法,有的只是繁衍到巅峰的源力!没有重生穿越从此牛逼的主角,有的只是从没有本源的弃儿到站在世界之巅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