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4500000118

第118章 错案(1)

一、生死攸关的一天

在发生了上面所说的一系列事件的第二天上午十点钟,专区法院开庭审讯德米特里·卡拉马佐夫了。

需要本人提前强调指出的是:我认为自己远远没有能力完整地记述法庭发生的一切,不仅会拾一遗百,甚至会条理紊乱。我认为,我需写上厚厚的一大本书。如果想把这一切解释得面面俱到。所以,我深深地请求读者原谅,我只能记述给我印象最深、记忆特别清楚的事情。颠倒主次、忽略些十分重要而关键的细节而去精工细琢一些毫无用处琐碎的事情在我的记述中可能屡屡出现。但是,我看还是先别道歉,因为我一向做事尽力,亲爱的读者会觉察出这一点。

首先,在还没有进入法庭的时候,我要指出这天令我特别惊诧的一点。事实上,后来发现不光是我,而且大家都意外万分。具体一点,是这样的:举世皆知,这个案子引起了所有人的密切注意,世人们都心如火焚地等待着开庭日子的到来,不断的议论、猜测、惊叹乃至已经在社会上鼓荡了整整两个月,诸位也知道,这个案子已全俄闻名,但它对人竟造成的如此白热、如此猛烈的震动还是极大地出人意料。而且在开庭当天又发现,这种情况不仅在本城如此。全国各地都一样。

那天光临本地的客人来自全国各地,有来自莫斯科的,有来自彼得堡的,来自省城的更不在话下。其中有法学界人士,有显要,甚至有女士,入场券老早就被抢空。在法官席后面为特别尊贵的男宾划出了极不寻常的席位,那里出现了一大排扶手椅。我们那里过去绝对不允许这种情况出现,即使占坐的将是各式各样的大人物。到场的女士空前地多,——估计不少于总数的一半,如前所述,她们有当地的,也有远道而来的。司法界人士同女士们一样,各地都来了许多,但由于入场券老早都被分发、索取,死气白赖地要等渠道流尽。只好匆匆忙忙地在法庭一端的台后临时隔出一块儿地方,以此招待那些外来的司法界人士,并且为了多给他们提供机会而撤去所有的椅子。而这些外来的司法界人士在这件事上显得极易满足:他们已经在为能站在那里而感到幸运无比了。从庭审开始一直到结束,他们兴致高昂,好像个个都热衷于拥挤一样。

小部分女士,特别是外地来的,打扮得花枝招展,但大多数女士好像一点儿都没有装饰就到法庭大厅来了,相同的是,她们的脸上都表现出了极度的急切心情和接近疯狂的好奇。在这里,我特别指出聚集在法庭中的这群人的一个显著特别:几乎全部女士,至少绝大部分人站在米嘉的立场上,认为他无辜。这一特别后来经受住了多次的检查和考验,的确如此。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米嘉对女人的征服能力,他是一个高超的情场老手,这一观念深入人心。女人们都知道,今天到庭的两位女性是互为情敌的。大家特别关注其中的卡捷琳娜·伊万诺芙娜,因为她有许多轶闻故事,她对犯案后的米嘉仍痴情不改的令人惊讶的传闻已妇孺皆知。她的“贵人靠山”和以几乎不上本城任何人家作客为代表的傲慢受到最多的议论。有人说,她打算求得政府的许可,以便她能够随罪犯到流放地去,并和他举行婚礼,而且是在某处地下矿井里。女士们也怀着同样激动的心情期待着卡捷琳娜·伊万诺芙娜的情敌格露莘卡到庭,忍受着近乎病态的好奇心的煎熬,人们期待着由一位贵族小姐和一位“由别人养着的女子”组成的一对情敌在开庭前狭路相逢的好戏。对本城的女士来说,了解格露莘卡要比了解卡捷琳娜·伊万诺芙娜多一些。她们以前看到过格露莘卡,知道这个女人使费尧多尔、巴甫洛维奇和他的不幸的儿子都送了命。这令她们个人大惑不解,因为她不过是一个“平平常常、简直可以说不漂亮的俄罗斯小市民”啊!

一言以蔽之,议论纷纷。大家都知道,为了米嘉甚至还发生了几起十分严重的家庭口角。因为男士们的观点与她们分歧太大,有时恰恰相反,于是,她们就不觉要大吵大闹了。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出这一结论:这些来法庭旁听的丈夫们不但没有同情,简直满怀咀咒。而且,我还敢进一步肯定,包括不是丈夫的全体男同胞都对被告有愤恨情绪,这一点同女士们恰恰相反。留心一点儿的人都可以看到,一些男士表情肃然,皱眉漠望,而大多数则是眼露凶光。事实不容否认,居住在我们城里的那段时间内,米嘉确实得罪了不少人。自然,那些与米嘉毫无瓜葛,只是对案件本身感兴趣的旁听者当中也有一些呈现出很开心的样子。对于此案的结果,大部分男士肯定希望严惩罪犯,但司法界人士不在此列,他们仅仅关心案件对现代法学的意义,而不顾及它的道德伦理等方面的东西。

负有盛名的菲久科维奇的莅临,使所有的人兴奋不已。所有的俄罗斯人、特别是本城的人,听到菲久科维奇的大名简直如雷贯耳,他已经不是第一次来本省为大要案件的被告辩护了。凡是经过他辩护的案件都会在全俄国人人皆知。并在多年以后使人记忆犹新。我们的检察长和法院院长也有好些趣事在社会上流传。据说,我们的检察官很害怕跟菲久科维奇较量于法庭。说自从在彼得堡踏入司法界两人就凑成了冤家对头。说爱面子的伊波里特·基里洛维奇一直不得志,无论是在彼得堡还是在本省,这次卡拉马佐夫从形势上看是他的一次取胜的机会。他也想凭此案之力重振自己已趋没落的前途,但他偏偏碰上了菲久科维奇。也有人说这种传闻是不公正的,他在菲久科维奇面前并不怯阵。我们的检察官可不是那种见了老虎成绵羊的主儿,相反,面对的危险越大,他就会受到越多的鼓舞而斗志越高。我在这里要指出的事实是我们的检察官脾气太大,而且极度敏感,近乎病态。他会全力以赴他所接手的案子。好像子失败他就必须自杀一样。正是凭借这一品质,他赢得了相当的知名度,虽然没有成为一流的名人,但远远超出他在本城所担任的并不显要的职位给他带来的名声。然而,司法界觉得这一点很可笑。此外,人们还对他对心理学习的癖好大加嘲笑。然而我认为,众人的观点是错误的:我认为检察官大人的人品和性格比许多人所想的要严肃的多。只是这个身体孱弱的人实在没能在仕途上走好最初几步,致使他一辈子没有出人头地。

说到我们的法院院长,只有讲他受了很好的教育,通情达理,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并且易于接受新思想。他爱脸面,但不很关心自己的官运。他平生最感兴趣的事情就是做一个先进分子。就社会地位来说,他很有钱又有依靠的势力。后来我了解到,他对卡拉马佐夫之案的看法很是严厉,但只停在法学和社会学的意义上。是对事不对人。他感兴趣的是此案所代表的社会现象,它作为俄国社会的产物,作为俄罗斯民族性的表露应归于何类,应如何看待等等。至于案件中所包含的悲欢离合以及案中人(从被告开始)的个性,院长投入极少以至冷漠。或许这是司法工作者的所必具的特性吧。

离开庭还有很长时间,大厅里已经人满为患了。法院大厅在本城厅堂中首屈一指,容量大,采光恰到好处,回音处理无可挑剔。法官席高而不危,其右侧为陪审团用的一张桌子和两排扶手椅、左边是被告及辩护人的席位。物证桌则摆放在法官席前边的大厅中央。桌上放着费尧多尔·巴甫洛维奇沾满血迹的白色丝绸睡袍;一根致命的铜杵,它被认为是杀人凶器;米嘉的袖子上蹭有血污的衬衫;米嘉的口袋上血迹斑斑的常礼服,据说这是他曾把一块儿被鲜血湿透的手帕塞进口袋所致;那块儿手帕也在,其上的血早已凝结而变成了黄色;还有一只手枪,米嘉曾在别尔霍津家装上了弹药以备自杀,但后来在莫克罗耶被特里方·博里塞奇悄悄地取走了;一只扎有粉红色丝带的上有题辞的信封,它是为格露莘卡准备着三千卢布的,其他还有一些东西,恕不列法。在一定距离之外的栏杆后面便是公众的旁听席。栏杆前面也有几把椅子,它们是为作证后仍被要求留在庭上的证人准备的。

上午十点整,合议庭到场。这是由三个人组成:法院院长、名誉调解法官和另一名法官。当然,检察官也必须随之到庭。院长身材偏矮,粗壮、墩实,五十岁左右,脸色象一个患有兰疮的人,黑中夹白的头发剪得很短,我记得他佩戴着红绶带但记不清是什么勋章了。检察官面色苍白,不,简直是面有菜色——这只是包括我在内的大家看到的,至于其一夜之间瘦成这样的缘故,大家一无所知:他前天见到我时明明还是老样子嘛。

法院院长即审判长先问法警:“陪审团成员是否都已到庭?……”

但是,我觉得继续这样记叙下去是行不通的,因为我听不清所有的话:另外有一些虽然听到了,却是左耳进右耳出;还有一些会被我在记叙中忘掉。如前所述,我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篇幅去照录法庭上的语言和事件。我记下了陪审团的十二名成员:四名公务员,两名商人,其余六名为农民和本市平民。记得距开庭还有很长一段时间的时候,就有人——特别是女士们——迷惑不解地问:“像这样细致、复杂的心理命案能交给这样的一些人去做决定吗?他们不过是一些公务员乃至乡巴佬而已。像某某这样的公务员,像某某那样的乡巴佬在这方面懂什么呢?”确实,陪审团中的四名公务员名声小、官阶低,而且都是白发老翁(当然,其中还有一个略微年轻一点儿)。他们的生活一定不宽裕,其家中的老妻一定没见过世面,他们的孩子或许没有鞋穿,他们自己稍有空闲也不过在什么地方玩玩纸牌而已,可以断言,他们绝对没读过一本书。两位外表神气的商人,却沉默得象泥塑的一样。其中之一胡子精光、西式衣着,另外一个留着花白胡须,一枚不知名的奖章挂在套于脖子的红绶带上。市民和农民更不值一提。在我们牛栏市,市民阶层跟农民阶层区别不大,有些市民甚至还在种地。他们中也有两人西式装束,但我怀疑这正是他们二人比其余四人看起来更邋遢、更不起眼的原因。所以,有人产生“这些人怎么能够理解这样的案件”的疑问就是理所当然的了。我刚看清他们的时候,也产生了这一疑问。无论人们如何怀疑,他们严肃的表情和紧皱的眉头还是给人一种神神气气,差不多威风凛凛的感觉。

在持久而强烈的期待的尽头,审判长终于宣布开庭,公开审理退职九等文官费尧多尔·巴甫洛维奇·卡拉马佐夫被杀一案——审判长到底是如何称呼他的身份的,我记不清了。于是,在接到命令之后,法警带上被告:米嘉出场了。大厅里顿时鸦雀无声,就象空气成了冰一样。我不知道大家的印象如何,但米嘉给我的印象极坏。主要原因在于,他穿戴得太花里胡哨了,那新的常礼服扎得我眼痛。后来,我听说他特意为这个日子定制了一件常礼服,而且裁缝还是那个保留着他的尺寸的过去在莫斯科的裁缝。米嘉手戴蔟新的羔羊皮黑手套,身上的衬衫新潮得过了头。在走向被告席时他昂首阔步、目视前方,坐下时也面不改色心不跳。

很快,大名鼎鼎的辩护人菲久科维奇也到庭了。顿时,大厅里掠过一阵窃窃私语。他长得又高又瘦,两腿又细又长,苍白的手指也具同一特色,脸刮得很净,长短适宜的头发看起来很顺眼,薄薄的嘴唇偶尔呈现出一些笑意,但无人能分清是嘲笑还是善意的微笑。从外表上判断,其年四十上下。他的长相不能说差,只是极具特色:两只小眼睛缺乏表情,两只眼只隔着一条特细的鼻梁,其距离之近举世罕见。总之,你一看到他的脸就会想到鸟一类的东西,特别是他的两只眼睛同时往前看的姿态。他身穿燕尾服,白领结。

审判长开始向米嘉提最初的问题,姓名啦,称号啦,等等。米嘉的回答意外的生硬,声音大得出奇,连审判长都诧异地看了看他,还晃了一下脑袋,接着,审判长开始宣布到庭的证人和鉴定人。由于人很多,自然名单很长,费了很长时间是理所当然。有四名证人缺席:预审阶段已有证词的米乌索夫现在巴黎;霍赫拉科娃太太和地主马克西莫夫生病了;斯麦尔加科夫猝死,同时宣读了警方出具的证明。由于大部分公众对这一突发的自杀事件一无所知,大厅里涌起了一阵骚动和低声的议论。米嘉作出的强烈反应更令人惊讶。在审判长刚刚宣布斯麦尔加科夫不能出庭的消息,米嘉立刻跳起来高喊:

“这个像狗一样的人,就该像狗一样去死!”

他的辩护人赶紧上前制止他,审判长也立即警告他:如果再次出现类似的举动,就要向他实施严厉的措施。米嘉点头称是,但其中毫无道歉的意思,同时恶声恶气地向他的辩护人低声嘟哝:

“下次不了,下次不了!那是冲口而出,下次不会再冲!”

这是一次性格的展示,其作用相当于自我介绍,在陪审员和公众心目中产生了不利于他的影响。在米嘉的冲动所造成的气氛中,书记员开始宣读公诉状了。

公诉状简短而翔实。逮捕并审讯某人的理由只列出最主要的几条,对其他做证的解释也是如此。虽然简短,但他给人的印象相当深刻。书记员字清句晰、铿铿有力、抑扬顿挫的宣读把这出悲剧在所有人的眼前完完整整地重演了一遍,并且这法庭的森严气氛又使它更加地凸现、集中、强烈。公诉状刚一宣读完毕。审判长便沉重有力地大声发问:

“被告,你承认自己的罪行吗?”

同类推荐
  • 法医恋人

    法医恋人

    女法医张敏遭遇奇妙网恋不能自拔,在约定与“神秘男友”见面的日子,男友却突然离奇死亡!案发现场的电脑中留下了五张照片,似乎揭示了各种杀人动机!她誓言要找出凶手,通过电脑留下的线索,一步步走到了真相的深处,却无意中找到了自己父母死亡的真相!莫名的商场大火找不到失火原因,离奇的车祸现场肇事者另有其人,深陷囹圄的犯人亲人意外失踪……女法医寻找真爱之路曲折离奇,真相早已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当死亡的真相来临,真爱是否能够经受住人性的考验?这份爱是真爱?错爱?还是畸形之爱?
  • 有生之年遇见你

    有生之年遇见你

    每个女人生命中至少有两个男人!女人把自己一分为二:身体给了一个男人,爱情给了一个男人。爱情是一夜沉沦,夜夜笙歌。在黑夜里,女人们穿着性感睡衣准备随时代表月亮消灭一切男人。好男人有很多种,但未必种种都讨女人喜欢,好情人只有一种,对女人来说,这一种就足够。更何况每个女人生命中都有两个男人。就像书中的珊瑚把身体给了陈未未,把爱情给了许东阳。女人有时痴迷男人恰好是因为他们不够好。再浓烈的爱情总有一天会老的,老到大家都爱不动了,老到有人会死去,有人怀念。
  • 幸福在哪里

    幸福在哪里

    真好,世界上有了你!当你唤我飒飒的时候,我的心就变得暖暖软软的。不离开了,不再做回那个胆小不敢爱的孩子。我要永远在你的身边,我要一直与你相爱。爱情,说不清楚是什么时候发生的景飒在军区大院横行霸道十几载,在跟俊秀竹马华丽419后果断遁至国外,当然,这只是好戏的开始,请原谅我现在不能剧透的太多,我只是想写一个能够温暖人心让你感觉幸福的故事。
  • 巴勒斯坦之恋

    巴勒斯坦之恋

    这是一部交织着爱、激情与阴谋的黑色罗曼史,堪称中东版《无间道》!2007年“美国犹太图书奖”和“美国近20年最佳短篇小说奖”得主乔纳森·威尔逊,用天才式的拼图结构,书写一段交织着激情与阴谋的中东传奇。本书的背景是1924年巴勒斯坦地区在英国托管下的耶路撒冷。小说以一战后的巴勒斯坦的人口流动为背景,讲述了一个交织着爱,激情与阴谋的故事,小说中的人物命运与巴勒斯坦局势一如今天的中东局势一样 ,动荡不定,难以预料。1924年,小说主人公约翰·布鲁伯格,一位心灰意冷的伦敦画家带着他的妻子,乔伊斯,一位狂热的基督教犹太复国主义同情者,一来到巴勒斯坦便目睹了一起谋杀案。从此卷入一场阴谋。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矛盾,英国人,美国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妻子与犹太复国主义者之间的神秘联系,与英国军官之间的暧昧,使得小说从一开始就充满悬念。
  • 古宅

    古宅

    站在世纪的交汇点上,作者似乎觉得该给即将过去的二十世纪留下点儿什么……小说以当代的一对恋人张诗剑和君莉莉的视点,来注视本世纪上半叶发生在其姥爷家族中的事情。他们眼里的古宅,犹如一个久远的梦痕,有悲、有喜、有忧、有爱、有恨……
热门推荐
  • 舞灵空

    舞灵空

    这是一个灵武的世界,以灵为尊,以武为道。在这个如鸡蛋般三层的世界里,“地心”天灵界是所有灵武者梦想的地方。我们的故事就开始于第一层世界的西南角,看主角从这里出发,穿灵兽森林、过暗黑峡谷、踏天境陵墓,既有萌宠搞怪,又有痴情人相伴,一步步舞动三界风云,踏上灵武的巅峰……架构重调,暂停更新,待后续……非常抱歉!
  • 折翼天使:你在我的右手边

    折翼天使:你在我的右手边

    在不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他和她相遇了。他单恋她12年,他的爱情最终是否会迎来开花结果。“我的世界很小,小到只能装下你。”靠在树旁的他喃喃自语。
  • 地下城之王者归来

    地下城之王者归来

    灾难从使徒希洛克死亡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开始蔓延了;诅咒降临,魔物纵横;时空混乱,世界灰暗。被命运选中的人啊,拿起手中的利刃,出发吧:向着梦开始的地方。“命运之轮开始运作了……我无法改变……我拥有最强的力量……守护……等您回来”魔界第一强者:第一使徒-卡恩“该死、还是出不去。希望人类不要毁灭的太早……”死亡之塔终极守护者:剑神-梁月“呃……我喜欢这气息……他使我变得更强大……哈哈哈……”死神-德莱弗斯
  • 遮天圣王

    遮天圣王

    最强武圣,重生为妖族赘婿,踏上了一条与天争锋的热血之路。浩劫重现,天道桎梏。看他能否武破九天,君御万界,封冕圣王之位!
  • 我的盗墓笔记

    我的盗墓笔记

    盗墓者,盗长生,专盗九幽墓中人。天灯亮,鬼吹灯,分金定穴活先生。高中毕业生白小飞意外进入古墓,寻皇陵,斗邪尸,追女鬼,倒粽子。然而他却渐渐发现,自己家族,其实不是人……------二组出品------(感谢创世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
  • 踏行大道

    踏行大道

    纨绔弟子也会觉醒,辰阳一个彻头彻尾的纨绔弟子,但在遇到一个女子后...点开看看就知道了
  • 封印成神

    封印成神

    一座小岛一个变态的师傅一个古怪的师娘一个暴力的师妹一个天下第一剑还有一个走出小岛被封印的少年。
  • 扫除成长心理障碍(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扫除成长心理障碍(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在这套丛书里,我们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专门选择了一些特殊的故事,分别对他们在这一时期将会遭遇的情感问题、生活问题、学习问题、交友问题以及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和讲解,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以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 雇主品牌

    雇主品牌

    《雇主品牌与企业社会责任》在前3本中国雇主品牌蓝皮书的研究基础上,收录了基于调研取得的最新雇主品牌研究成果、雇主品牌与企业社会责任的热点事件及部分优秀企业雇主品牌建设的成功案例。本书将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者、雇主品牌研究者、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品牌管理者、营销管理者和企事业单位的高层领导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书由朱勇国、丁雪峰等著。
  • 论道中国发展:金帝雅论坛实录

    论道中国发展:金帝雅论坛实录

    本书是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李晓西教授主持,在北京金帝雅酒店召集国内官产学界高层人士和著名专家学者畅论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政策(是谓金帝雅论坛)之实录文集。目前一共举办了十次。包括宏观经济分析、经济市场化、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科技战略、绿色经济、西部大开发回顾与展望、气候与经济、交通现代化、创新机制体制、文化体制改革与创新。真知灼见,精彩纷呈,极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