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91100000011

第11章 第十三 少林五祖

车马到达了东宫,我连忙下了车,公服已经换好了。

东宫的率卫是认识我的,也不敢阻拦,放我和李友三进去了。

这夜晚已经被无数的灯照亮,东宫里没有像以往那么吵闹,而是相当的安静。

“….世尊为给孤长者说,如来之法……”一位三十来岁的年轻僧人,平头,内穿黑色的祖衣(即二十五衣)身着紫色袈裟,做莲花蹀足盘坐在蒲团上,一手结无畏印,一手结禅定印。

许多王爷都安座在旁边听他说法。香案上供奉着经卷、念珠,而那个禅杖则放在那和尚身边。这和尚身边还有十三位僧人,却是穿着绯衣武官的衣服,肃立在一边,一脸虔诚。

“这些是什么人啊?”我悄声问李友三,

李友三小声说道:“这位是东山大师。”

“东山大师?”我一头雾水。

承乾见我过来,起身打了个招呼,我寻了个位子坐了下来。

这个说法的地方是东宫的别苑。

贞观朝的唐朝的皇宫并不允许什么和尚道士胡乱进的,所以只好请这位大师在东宫讲法,已经是格外开恩了。

这和尚说的是后世信众都相当熟悉的《金刚经》。

讲法实在是很枯燥,大家都有点不耐烦,不过因为是太子招请,打着的口号是为皇后乞福,所以也没人敢说告辞之类的。

讲法结束了,大多上去和大和尚结个缘,沾染一点佛法的威力。

太子也把这和尚引来与我们见面。

“东山大师,这为是我的幼弟李治。”

“衲子见过雍王殿下。”东山大师说道。

我不敢真受他的拜,毕竟能穿紫衣就是一品的禄位。

“大师您是方外人,不要受方内人的礼仪约束。”我一拱手,“未知大师法号?”

众人多投来鄙夷的目光,但是那和尚倒非常和气:“衲子法号弘忍。”

“弘忍大师可是受了道信大师的法统的高僧啊!”李友三提醒道。

“少林寺?”我不禁一愣,看弘忍身后十三个穿武官衣服的和尚,我才觉得自己也是不清醒。以前那部家喻户晓的《少林寺》算白看了。

“这……”我好奇地看着那十三个和尚,李承乾很得意地说道:“这几位高僧当年曾义助父王平定王世充,加封为护国将军。”

“少林僧兵也的确了得。”我朝这十三位货真价实的少林和尚行个礼,他们也不敢拿大,赶快还了礼。

当时各大寺养僧兵也是很正常的事,为了保护佛寺不毁于战火,僧兵主要是起保卫工作,并不是什么职业军人。

这十三位棍僧出家前大多是逃亡的散兵游勇或者江洋大盗,带艺出家。目前的禅宗不是当日菩提达摩那个时代了,现在俨然已有取代三论宗执天下僧家牛耳的趋势。传法到弘忍这一代,他比较灵活地不再讲论深奥的《楞枷经》,和再固执地“二入四行”的禅宗理论,而是发展到了更易行的“心说”之上。所以禅宗又被人称为“佛心宗”。其信徒数量大增,影响深远,便是朝廷也不得不赐予紫衣,嘉奖其领袖。

“伽蓝势大,道宗势弱啊!”从太子那里出来,我多少对与道教争不过人家而感叹。

李世民本人在少年和中年的时候对佛教是至少不太感冒。除了出于政治考量,当年玄武门之变佛家对与*走得近,往来也多。而道士中的上清派王远如(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茅山派的第十代掌门人,其师乃是陶弘景)、楼观派的道士歧晖“歧平安”,更是深受唐朝两代领导人的信任被册封为中朝大夫,赐紫衣、良田等。

李渊曾颁布诏书:“老教孔教,此土先宗,释教后兴,宜崇客礼,令老先、孔次、末后释。”

李世民也颁布了文件再次强调:“道士女冠可在僧尼之前。”

所以贞观朝一直是执行的“崇道抑佛”的政策。

太子和尚走得近那不是找事吗?

你看人家老四多敏感,一看太子亲近沙门,立刻到紫微宫、到楼台观请来了许多道士,让大吃和尚醋的道士们顿时对魏王青眼相加。

*************

眼看秋凉,我正在家中练习射箭,却听有仆役来告:“殿下,东山大师请殿下到到荐福寺参加毗卢会。”

“哦?”没想到我不出去找事,事反而来找我。

五祖弘忍、禅宗那也是在全国颇有势力的,虽然说是方外人,但是没有和官方良好的关系,要在这个国家生存下来还是很费力的。

“那好,换上素衣。”对于人家一个高僧的邀请我也不好推辞,大概这也是太子的意思,就是试探一下谁是敌谁是友。

车马到了荐福寺,我一袭白色袍子就进了去。

荐福寺兴建于前隋,本来是三论宗的地盘,但是同为佛门,人家禅宗和皇家关系又铁,所以多少也要挺一下。

禅宗乃是大乘教义,当年在小乘盛行的南北朝,禅宗受到了南北佛教界的激烈排挤,连来弘法的初祖菩提达摩也被人毒死。

现在大乘教法兴盛,倒是那些小乘教派比如具足宗日渐衰落。

弘忍乃是一位悟性非常高的人,传说他是破头山的老僧转世,求拜于道信门下。

来参加毗卢会的大多是资深信众,比如萧瑀、欧阳询等。当然还有我这样的特别嘉宾和太子一系的人马。

这个所谓的毗卢会有点学术交流的意思,所以来参加的都是高明人士。

精舍里坐满了长安城里佛教高僧,一个个高声地唱诵着什么,外人根本不明白。而那些懂行的听得直点头。

原来他们唱诵的是梵文,哎,掌握一门外语果然比较牛B,在佛教界要混上高级职称不会这个万万混不走的。一如几千年后那些外企“精蝇”非常小资地在聚会要求纯英文一样,要的就是这个派,实际上国人好面子的心态表露无遗。

论讲不去谈它。等讲论结束了,我便受弘忍的邀请一块参与了禅茶。

“大师,这个佛法精要,我根器浅薄就不去了。”看到弘忍有些不大安逸,我又给了他一个台阶:“我听人说‘天下武功出少林’,很想见识一下贵寺的武僧。”

弘忍一笑,于是让几位武僧带我去净香院。

“天下武功出少林”虽然是小说家言,但是少林武学渊源悠久却是一个事实。不过少林武功真正名扬天下,那是在宋代,而到了明朝一位将军(传说是戚继光的儿子)带着他的部下出家在少林,并开创形意拳,少林武学才到达了顶峰。

在唐朝,少林和禅宗主要是因为其教化功德,而不是因为武功高超。

佛家武术和民间的武术不同,他们多为强健筋骨,结合了古印度的瑜珈术为多,也能看到印度武术的影子(此技艺在现在的印度还有保留)。

所以有当年的十三位“紧那罗王”(此为少林传说,传说当年少林遭法劫,敌人杀上了门,大家眼看要完蛋,一位在少林寺厨房烧火的僧人手提烧火棍子打败了敌人,拯救了少林。人们说是紧那罗附体拯救了少林,所以自此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武功出厨房。这位紧那罗乃是天龙八部之一,佛教护法天神)。

虽然紧那罗棍发扬了佛家慈悲,不以伤人为目的,但是在我眼里还是颇为有价值。Ihaveadream……学习少林武功那是我儿时的一个梦,如今来到唐朝,我终于可以学习最正宗的少林武术了。

“各位大将军能到我王府教习本王棍法吗?”我看得手舞足蹈,也有模有样地挥舞起棍子来。在表演结束的时候我提了个建议,不过我对此并不报希望。

不过弘忍大和尚不愧是宗派大佬,非常痛快地答应了请昙优大师留下到我王府担任武师。为此我特别在王府修建了一座精舍。

精舍中

我让人准备好酒菜,传说少林武僧也喝酒吃肉。

“大将军可能吃酒肉否?”昙优也是十三位镇国将军之一,活脱脱一个鲁智深。我小心地问道。

昙优倒也不客气,拿出他当年在邙山当土匪的气概说道:“俺倒也不避荤腥。”拿着筷子夹了一的块肉,吃在嘴巴里。今天总算开眼,见识了“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坐”。

实际上当时在北方和尚并不如后世避讳酒肉,吃不吃肉并没有严格的规定。最早的佛教也并没有禁止吃肉的规定,当时佛陀带领弟子到城里乞食,人家也有布施肉食的,难不成你还挑肥拣瘦地说:“施主,能炒两素菜吗?”只要不是自己杀死的或者腐败变质的肉,都是可以吃的。

和尚吃素是从梁武帝带的头。

自从来了昙优和尚,雍王府里变得佛教气氛很浓厚,除了几位信仰坚定的儒生,那些下层的仆役、使女纷纷归依。

儒生倒没什么,道士可是双目冒火。

不过让昙优心里不爽的是他主要的策反对象,本王爷倒好像古井不波,除了修行少林武学对禅宗的那些理论根本不心中,倒是时常冒几句禅机让大和尚叹为观止。

为了对我进行佛法洗礼,面粗心细的昙优买了本书给我。

“《琼花记》?”我看着这本书感到非常新奇。

“是啊,这本俗讲在长安最近颇为风行。”李友三最近也被少林和尚弄得晕忽忽的,也开始对佛法感兴趣起来。不就那些佛教小故事吗?那可唬不住信息大爆炸时代的穿越者。

“原来是唐朝的畅销小说啊?”我翻开一看,文字不怎么地,不过有个好处,是白话的,你整那个子曰诗云的,一般人字还没认几个,能读懂的更没几个了。何况这个时候唐朝的诗歌还停留在魏晋那些华丽的辞赋体上,别说一般人,就是读书人没点功力你还真看不太明白。(各位如果不信,去把那《昭明文选》拿来一读就知道了)

这本《琼花记》讲的是前隋皇帝杨广同志下江南,有胡僧为其演绎神通,种了两株所谓“琼花”的故事。当然那个是个大背景,主要是写杨广手下的某生与一位宫中妃子缠mian悱恻的爱情故事,同时还掺和上了许多佛教精神,讲的是因果报应之类的。某生,无非就是博陵崔君、赵郡李公子、荥阳郑郎君或者范阳卢生之类的。

“这个吴宇中什么来头?”我怎么看着这个名字很熟的样子,想了半天,原来当年街头卖臭豆腐的老板便是这个名字。

“还能是什么人,不过是个落第的士子嘛,求取一点润笔。”李友三说道。

唐朝科举录取的人数太少了,而且大多是世家子弟,没关系没后门,真的很难。便是官宦人家如果没有好的出身,被录取后其升擢也好象蜗牛爬一样。所以你去看唐诗。咏唱“绯衣”的诗句不绝,要想爬到绯衣(最低从五品才可着绯)那都是相当相当困难啊。许多杰出的诗人、有才华的人一辈子不过披一身青蛙皮了帐。更何况紫衣,根本就是神话一样的东西了。每年滞留在长安的士子很多,这里的物价又高,所以他们也只好放下身份去做些营生。

可惜了,这个吴宇中显然错误估计了形势,现在道士才是当红的时候,这些人又顶小气,我一个亲王自然不怕他们,但是你一个小小的乡员怕是麻烦大大的有。

“最近紫微宫那群老杂毛又在皇帝身边说太子的坏话了。”李义府眼珠子转了一下,他虽然标榜儒家子弟,但是态度暧mei,他是在看风向。

我点了点头:“李侍诏说得对,道教才是国教嘛。”我知道他是在暗示我对沙门的态度还是暧mei一点好。

因为前不久,皇帝老子一怒之下把以前和*走得非常近的法琳和尚流放边地,并且拆毁了几家庙宇。估计是紫微宫那些道士撺掇的。

“详翁,你把那本法琳写的《佛陀弘法记》拿给我看看。”我突然记起来。这个法琳真是个死硬分子,本来皇帝老子对佛家还抱有一点尊重,他却非要上书要求把佛家的地位提高到道家前面。

在武德年间为了顺应政治宣传,也为了宣扬道教,有个叫孟神机(名字忘记了,的确有此事)

写了一本《老子西渡记》,讲的是太上老君西渡流沙,到了天竺,化身为佛陀为其众讲解大法,把佛家划分为道教的一个分支。对佛教进行了恶毒的攻击。

这个法琳和尚也不客气,他老人家也出书,许你道士出书,就不许我和尚出书啦,于是写了一本《佛陀弘法记》。讲述的是佛陀在西天,为了让东土受到佛教的恩惠,于是派了两位有大法力的菩萨到中国来。一位叫圣德无量光明菩萨,一位叫文明显量菩萨。这位圣德无量光明菩萨托生在鹿邑李家,便是后来的道教祖师爷李耳,这文明显量菩萨托生到了曲阜,便成为了大成先师孔圣人孔老二。让他们一开道门,一开儒学教化民众。

此书一出,马上把道士和儒生整起了火,法琳和尚倒是图了个痛快,把孔老二编排了还好一点点,却忘记了这位道教祖师爷可也是唐朝宪法中皇李家的老祖先,你现在给人家扣个印度人移民的身份,不是拐着弯骂皇室是胡人吗?

现在这个法琳和尚倒霉了,一看到机会大好,道士们就把老帐新帐一起算,拿了在这本书就找到皇帝那里去了。道士这一告一个准,同时掌握着舆论和政权的儒生阶层也甩开笔杆子上书要求禁胡教,为皇帝提供理论依据和社会支持。

皇帝这个态度,难怪平时不怎么出山的弘忍也要亲自出马为皇后乞福。为的就是弥补一下,为禅林谋一个出路,希望皇帝不要搞“灭法”的事。由于少林和皇帝还有点渊源,皇帝本人也没有要灭佛的意思,所以,顺水人情嘛不送白不送。

“这是个机会,”我明白了这些缘由。“去把紫微宫里的张旭明,张道长请来。”

这位张旭明张道士可是有来历的,后世许多人都知道十三棍僧救唐王,却很少有人知道楼观有八十道士助李渊的故事。

楼台观本是河南一处道观,原本是老子撰写《道德经》的地方,可因为其观主歧晖在李渊起义的时候不但预言其要得天下,给了李家夺天下以政治借口,还给钱给人,亲自派出八十位弟子参加李朝大军。后来楼观成为皇家道观,歧晖被册封为紫金光禄大夫,赐金鱼袋。凡公主王爷出家就到这里(当然包括后来著名的玉真娘子)。这位张旭明便是当年八十位“剑仙”之一,也是主张灭佛的强硬派。

“张道长!”我赶紧迎出去,这老道士已经六十来岁了,本来要他出来还俗担任军职的,但是他拒绝。

“殿下!”老道士脸色红润。

“本王素习《道德经》或有不明了处,所以边劳动道长法驾了。”我拿出《道德经》问讯道。

讲论了一下午,张道士也非常高兴。从那后,没在再有道士说我坏话了,大家都认为我还是尊崇道教的。

昙优大师教习我棍法基本都结束了,看我亲近道士,对沙门冷淡,也懒了心肠于是告辞回寺。

“大师不必如此,无论道门或者沙门,都是劝人为善去恶,不是那水火不容。天道有常,但是诸相烦杂,佛陀不也显众生相为众生说法吗?”我安慰他道,“大师若去我也不留,不过一、二年里佛门必逢盛事,到时还希望大师到此间来,我虚左以待。”

“因缘集会,贫僧必来,告辞。”昙优大师合十道。

送走了昙优大师,我回到府里问道:“那个寄居兴国寺的吴宇中找到了吗?”

李友三带着那个穿麻衣的士子过了来。看此人倒也斯斯文文,可惜时运不好,偏生在这重门第的初唐。

“下民信州吴宇中拜见殿下。”吴宇中有点紧张。

“请起。”我很温和地说道,拿出那本书,“我看你也很有才华,不过你却犯了个大错,不该替沙门张目得罪那道门。”

吴宇中也是聪明,当初不过是迫于生计才当了写手。本来脸上菜色变成了白色。

“本王要你再写一本书。”我说道。

“不,不,不,下民再不敢写了,我这就回乡种地去。”吴宇中当然知道道士在这个时代的重要,得罪了他们考科举更是没希望。

我笑道:“如何能不写,此书一出本王保你有个功名。”

“还不谢过殿下啊!”李友三提醒道。

吴宇中慌忙磕头感谢,能得到皇帝的儿子提携,真是祖坟上冒青烟了。

“不知道殿下要下民写什么?”吴宇中小心地问道。

我拿出一个提纲,这个是我以前偶然在某网站看到的一本畅销书。

吴宇中一看忍不住说道:“好啊!”他也看出了这本通俗书是向道士示好的,“不知道殿下为这本书取什么名字呢?”

我沉吟了一下说道:“这本书不要以我的名义,而是你写的,名字嘛,我早替你想好了,就叫它《佛本是道》吧。”:-P

——————————————————————————————————————————————将恶搞进行到底,这也是本书的宗旨之一。三清祖师,请赐予我力量吧,票如雨下!!祝各位读者大大端午快乐,吃粽子要看准了生产日期,最好自己做的放心。

同类推荐
  • 历代状元(上)

    历代状元(上)

    由竭宝峰、刘心莲、邢春如、李穆南编著的历史之谜系列丛书共32分册,用来阐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并揭示古代历史长河角落中最为隐秘的部分。
  • 我是霸主

    我是霸主

    杨小铭跟随旅游团掉队,在项王故里过夜,时空交叉意外中,回到过去,风起云涌、把酒言欢、征战沙场,笑傲群雄。生当为人杰,死当做鬼雄。屌丝逆袭成霸主,谱写传奇神话。
  • 春秋左传

    春秋左传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春秋左传(套装共2册)》介绍了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在这一时期,周王室的势力逐渐衰弱。大权旁落,而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繁。小的诸侯国纷纷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实力最强的诸侯国先后称霸,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臭王阖闾、越王勾践等霸主。而在文化方面,儒家思想应运而生,对当时以及之后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大唐富商

    大唐富商

    从一个街头摊贩到大唐的富商,他凭借的不过是电视里重播多次的《隋唐演义》。立场坚定站队准确,一路敛财收金,却也知道,再富也要做慈善,不然就等着皇帝大人杀富济贫。为了做一个有钱人,而且是活着的有钱人,陶晋绞尽了脑汁。
  • 三国之乱世殇

    三国之乱世殇

    纵横交错兮天下之局,谁能参悟兮世事如棋。三国豪情,热血与疯狂,侠义与柔情。不一样的三国,等你来战!!!萧楚穿越了,实际上是九千九百九十九人穿越了......时空错乱,三国英豪齐聚,共同上演盛大乱世豪情。
热门推荐
  • QQ飞车之一世繁华

    QQ飞车之一世繁华

    老街管道赛道上,一位少女坐在银色的赛车座驾上,旁边一位和少女容貌有些相似的少年手里拿着皮鞭,对着少女恶狠狠的说:“赶紧给我跑,刷不了记录今晚别吃饭!”少女弱弱道:“那我要是刷新记录了呢?”少年:“跑的好加菜,跑的不好,别想有菜!”少女鄙夷:“能不能别拿你的级别来衡量我的等级?”少年:“所以我这不是在带你越级打怪么?”少女:“……”(此文各种飞车另类玩法,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作者做不到,谨慎入坑哦!)
  • 七侠五义

    七侠五义

    历朝历代都会有奇闻趣事,这样的故事带给我们怎样的精彩呢?细细品味!
  • 大魔导

    大魔导

    魔法师的孤独,这个世界不懂——布莱尔…………………………………………………………QQ1群:29409369QQ2群:29409531QQ3群:27992736进群敲门砖:大魔导歪歪频道:77358952,大家可以常驻。
  • 魔兽刀塔异界游

    魔兽刀塔异界游

    我叫李军,现在很多人看不起我,说我是个战五渣,不就是靠着兵力强,靠着英雄多,靠着武器好,靠着部下够忠心,才能四处欺负人,四处耀武扬威,四处收美女吗?对于这些说法,我想说的是:对呀!
  • 月之圣女

    月之圣女

    白色月,金色日,蓝色风,黑色星,红色火,灰色土,青色雨。在不同于人界的另一个时空,存在着这样以色系来划分族类的一群。欲望就像是果子里的小虫,在平静的表象下吞噬光洁的核心。酝酿已久的战火,以阴谋起爆发。妖冶鬼魅的蓝色少年凛冽,能掀起蓝色飓风。俊美忧郁的星族王子璨影,额角神秘的六芒星胎记。美丽善良的月之圣女慕莎,凌驾于万物之上的神奇。新的神纪即将绽开,阴谋与爱情,战争与和平,守候与背叛;神界、冥界、人界、魔界。荡气回肠的故事已然开始……
  • 嗜血爱恋

    嗜血爱恋

    何一亲自被自己的爱人韵捷所诅咒,子孙后代嗜血残忍,由于鲨鱼界护地不利,恐龙惨遭灭亡,天帝惩罚鲨鱼从此不再是天上地下的圣物,贬为世人唾弃的对象,何一能否破除诅咒,让子孙后代不再永无止尽的种下恶果避免鲨鱼灭亡,世界大乱呢。
  • 低碳学习法:与大自然的对话

    低碳学习法:与大自然的对话

    本书内容分五卷,包括:九条法则、打开心门、定点观察、见微知著、生态“阅读”等。
  • 名之战

    名之战

    一条由体魂、命魂、灵魂、元魂、玄魂、地魂、仙魂、天魂、神魂九境铺就的通天之路、、、一个无法开辟魂海修炼而被家族抛弃的废物,身上却隐藏着天地大秘、、、
  • 梦回渡口

    梦回渡口

    真的不忍心告诉你这个世界只是一个梦如果有一天你知道自己快要死了此时回头再看这一生感悟是什么
  • 中医民间疗法

    中医民间疗法

    本书以基层医务人员及中医爱好者为服务对象,突出时代性、科学性、实用性。通过系统介绍最具中医特色的民间药物疗法、经络疗法、推拿疗法以及其他疗法共40种,使大家掌握中医民间特色疗法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并熟练运用各种中医方法治疗临床常见不适病症,将中医的整体观、辨证观、治病求本观、自然观,以及追求多样性和实用性的治疗理念展现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