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26100000035

第35章 2.23 密谈

看着眼前重新整理过的数学教科书,李不伟一时感慨颇多。这些书中的内容,一部分是从自己带过来的中学课本上直接抄录过来,另有些则是众学者们在听了自己讲课之后,记录下来的大量笔记,再整理成册,又经过挑选补充进去的,而其中的数学符号仍然使用后世的表示方法,排版格式也是从左到右的横版。面对这些熟悉的运算格式,以及一些A、B、C等字母,更有积分、极限等数学符号,李不伟心中感慨万千,这些原本要几百年后才出现的数学知识,自己竟然在半年之内,就已在大宋学术界广为传播,这种知识更新所带来的震撼,远比造出十几门火炮更为惊人,当然也多亏众学者们根底扎实,不愧为大宋学者中百里挑一的精英,这才能在短时间内掌握如此之多的知识。

其实在刚开始的时候,李不伟并不确定自己是否会改变历史,这也是他近日一直担心的事,但后来再查看自己所带来的《大百科全书》中所讲的历史,却根本没有提及南宋时曾出现了一个科技部,而牛顿运动定律仍然是由牛顿所提出,显然自己在这里的活动并不影响将来的历史,至少没有影响到自己以前所在的那段历史。李不伟虽然颇觉奇怪,但也算放下心来,心想这也许是两个历史时空了吧,否则一不小心,弄得自己以后无法出世,这可就麻烦大了。

几个月以前在辩理院附近修建宿舍已经竣工,几百名学者中,有些年青的学者早已搬了进去,这些人大部分时间都在宿舍与教室间走动,每隔四五天才回家一聚,更有些外地的学者索性将全家搬到了临安,一时间辩理院中学术氛围甚浓。最近几日,李不伟每天都在忙着将近期的工作做一总结,准备在上朝的时候报与理宗,由于教材是周依依与香儿所抄写,因此二女也前来协助李不伟准备些资料,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李不伟毛笔字写得太烂,必须由周依依或香儿代笔才行。

这一日傍晚时分,李不伟正在准备第二天面圣的事宜,忽然有人来报,说是史弥远相邀,请李不伟务必前去丞相府一聚。李不伟颇觉惊讶,心想自己来到临时之后,与史弥远并无交情,虽然他也曾在朝堂之上支持自己的行动,可毕竟没有私下往来,如今突然相请,也不知是何缘故?他也不细想,便叫人收拾了一下,又叫了周伍随行,直奔丞相府而去。

一行人行至丞相府门前,李不伟正待下马,突然看到有一辆马车也停在了门前,又有两位姑娘从车中走了下来。周伍眼尖,一眼便认得出是史红袖与灵珠二人,当下大声叫道:“灵珠姑娘!”话音刚落,他忽又微觉不妥,连忙住口。史红袖与灵珠二人听得有人呼唤,齐齐转头看了过来,却见李不伟正笨手笨脚地从马上爬了下来。

史红袖突然见到李不伟,也是微微一惊,虽然颇觉得有几分意外,却又露出一丝喜色,远远地笑道:“李公子,上次红袖山庄一别已有多日,听说公子正忙着做一些学问,今日怎么又有空出来啊?”李不伟笑道:“倒不是我忙里偷闲,而是丞相大人约我前来的。”史红袖听得又是一怔,显然没想到自己的父亲竟然约见李不伟,但又想他现在也算是朝庭官员了,父亲请他前来想必是商议些朝中大事吧,如此一来自己倒是不便多问,便笑道:“既是如此,李公子请随我一起进去吧。”待李不伟走得近了,史红袖又悄悄道:“上次你给我的那些水稻种子,果然与寻常稻种大为不同,我种下去刚过两月,便发现这批种子的长势明显要好上许多,不仅枝杆粗壮,而且抽穗也大,等到过几天收割了,定能叫人大吃一惊。”南方水稻多为一年两次种植,有的地方甚至达到一年三次,因此从稻苗插秧到收割的周期也短,李不伟原本并不知道这些,只是后来他曾为史红袖抄写过一本关于杂交稻种培育的小册子,又专门查看了其它关于水稻方面的知识,因此对江南的水稻播种季节也大概了解一些,如今听史红袖一说,也跟着笑道:“这也多亏史小姐种植有方,不过我留下来的那批种子也不差,到时一比就知道谁收获得更多了。”

二人有说有笑进了大门,又知史弥远已在书房等候,史红袖便差走下人,自己带着李不伟向书房走去。刚一进门,就见史弥远一身便装,端了一杯茶坐在桌前,正在那里一个人下棋。李不伟见此情形心中暗想,这官如果做到丞相般大,召见下属时也可以穿着睡衣,原来这做官还有这种好处。

看到李不伟前来,史弥远略一点头,笑道:“贤侄先请坐,待老夫下完这盘棋。”李不伟听他称自己为贤侄,更觉惊讶,心想我现在好歹也算是朝庭命官了,这史丞相不称呼我的官职,却以贤侄相称,看来竟颇有结纳之意,也忙道:“不急,晚辈就在这里等着,史大人先下完棋再说。”史弥远微微一笑,又独自在那摆起棋来。

李不伟在旁边看了一会,便已明白了棋盘上的局势。原来这黑白两方各占了一些地盘,看起来好像双方势均力敌,但在棋盘中腹却又有一番激战。此时白棋已被断开,正在忙于在中腹做活,但眼位已明显不足,看来这条大龙显然要被黑棋吃掉,如此一来,白棋明显是要输了。李不伟已看得清楚,黑棋只需再点一子,便破坏了白棋的眼位,而另外两处看似有眼位的地方,黑棋再连续冲断两次,白棋便要自填眼位,显然是无论如何也做不活了。但史弥远的下一着棋却大出李不伟的意料,他这一子竟然落在了白棋已经形成的一个眼内,而这个眼位早已形成的一个四目的空。李不伟不禁“咦”了一声,心道你这一子不是废棋么,白棋固然可以马上提掉你这子,但显然又肯定不会这样做,因为白棋只须再补一手便能做成两眼,看来这史丞相竟然有意对白棋手下留情,显然是想让白棋赢了。

史弥远听得李不伟惊呼之声,也不禁抬起头来看了一下,面露讶然之色,却又低下头去继续摆着棋子。然而史弥远接下来的几手,却让李不伟大吃一惊,只见黑棋连续两个冲断,白棋也跟着点了必救之所,此时黑棋的冲断显得有些无理,因为白棋此时正好形成对黑棋冲断一子的叫吃。但黑棋并没有粘连,而是又在白棋刚刚形成的另一个眼位中点上一子,竟然是一个双倒扑!此时白棋如果将那冲断的黑子提掉,自然不形成双倒扑,但如此一来第一只眼位便要被破掉,显然再也无法做活了。此时盘上胜负已分,黑棋大胜。史弥远原是有更简单直接的方法让黑棋获胜,却又让白棋多走了几步,以为可以做活,却最终也逃不过大龙被屠的结局,李不伟看到此处,又忍不住又叫了一声好。

听到李不伟叫好,史弥远抬起头来笑道:“贤侄原来对这手谈之道,也颇有心得?”李不伟忙道:“晚辈只是在小时候曾经学过一些,当时大概是业余三段,后来就再也没怎么下棋了。”史弥远奇道:“业余三段?这可是衡量棋品的一种称谓?”

原来,中国自唐代以来,围棋便实行‘棋待诏’的制度,这也是是围棋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标志。所谓棋待诏,就是唐翰林院中专门陪同皇帝下棋的专业棋手。当时,供奉内廷的棋待诏,都是从众多的棋手中经严格考核后入选的,他们都具有第一流的棋艺,故有国手之称。这种制度从唐初至南宋延续了五百余年,而这些棋手的水平便以‘棋品’来划分。

李不伟自然不懂得棋待诏一事,但听史弥远如此问来,也大概能猜得明白,忙道:“正是,这是在我家乡衡量棋力的的一种叫法,只是下棋的规矩又略有不同。”史弥远更是心中大奇,问道:“下棋的规矩还有所不同?贤侄不妨讲来听听。”李不伟稍一犹豫,便将现代围棋的规则、胜利计算方法、以及与古代围棋的一些不同之处一一讲了出来。原来,古代计算胜负多以‘子’数来计算,现代围棋则多以‘目’来计算,而且专业棋手对‘目’的计算更为精确,能够详细算出每种下法的损目情况,这种计算方法更有利于判断先后手的得失,以及当前情况下是否可以脱先,同时,‘四分之一子’的叫法,显然也不如‘半目’来得更容易理解。

史弥远听得李不伟所讲的围棋,一开始并不是双方先在星位各摆上两子,而是直接在空棋盘上开始下,更觉奇怪,又问道:“众所周知,角大于边,边又大于腹,而在角上落子又非星位莫属,何以还要从空棋盘上开始?”原来,古代下棋又与后世多有不同,一开始双方分别在四个角上摆放两子,占了对角的星位,然后黑棋才开始落第一子,而古时也认为星位占角最为有利,倘若占了三三位,虽说守角容易,但不利于向中腹发展,而占了星位,对方也不会急于点入三三来占角,因此是最为保险的一种守角方式。

李不伟笑道:“其实占角也不一定要点三三位,例如可以点四三位,然后小飞做成无忧角,或单关守角,只是这种方式通常为黑棋所用。而星位守角,虽然对中腹发展有利,却因为打入方法太多,不利守角。”说着,李不伟便摆了一个无忧角,然后又摆了若干种定式,例如高位挂角、低位挂角等,应对方式则有上靠、下托、一间夹、二间夹、小飞、尖顶等等,他将一些常见的流行定式摆完,又摆了一个大雪崩定式,这个大雪崩定式有近百手,李不伟一时也记不太清,后来摆了几十手后便再也无法继续下去了,但史弥远看李不伟每一子落下去,果然都是急所,不禁大为惊叹,又哪里想到李不伟还未将定式摆完。

其实,守角的方法也有多种,而且围棋每发展到一定阶段,便会产生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棋手,而这些棋手的布局方式也往往会在业余棋界流行开来,正如错小目、中国流等,都是二十世纪的流行布局方式,而后来的棋手更重视向中腹的发展,星位布局反而又流行了一段时间。

史红袖在旁边看这二人只是摆棋,觉得甚是有趣,笑问道:“爹爹可是找李公子来下棋的?”史弥远猛地一回神,这才想起叫李不伟前来的目的,笑道:“是啊,贤侄的棋摆得好,老夫看得入迷,竟然差点忘记了大事。”如此说着,史弥远收起了笑容,又正色道:“此次请贤侄过来是有一件极为重要的事相商。两月以前,老夫之所以支持你开设科技部,是因为老夫认准贤侄定非寻常之人,因此才在皇上面前力荐,如今几个月下来,我果然没有看错人。上次那一百名学者大多来自六部之中,其余的也是来自各地的饱学之士,如今这些人对贤侄的学术赞誉有加,听说已联名上书,要求再增加名额、扩建学院、并且在全国各地开设讲堂,这本来也没什么问题,只是众人又提出了另一个请求,建议朝庭将每年的科举考试内容增设理工一科。”

李不伟看他说这话时颇有担忧之色,心想古人还是多拘泥于旧制,如此又怎能使得社会发展?古代的科举考试虽然延续了一千多年,但估计大多也是考些文章写作,再就是些孔孟之道,对科技知识显然并不重视,这才使得中国在工业革命时期落后于欧洲诸国,看来也是需要改进一下了。想到此处,李不伟笑道:“这个建议不错啊,晚辈也认为目前的考试内容有些太过单一,加上理工一科正好弥补了其中的不足。”

史弥远叹道:“话虽如此,可这旧制是千百年来承传下来的,要加以改动谈何容易,倘若贤侄在短短几个月之内,便能让众学者联名上书请求修改旧制,这对于整个官场来说无异于一次大地震。要知道这朝中百官,以及地方上的官员,都是通过旧制取得功名,再由皇上亲笔御批,这才成了大宋的官员,而且这些人门下弟子也多为文人,更有些已取得功名,有朝一日也必将接替其师的官职,如今这一改制,你可知道要得罪多少人?”

李不伟闻言吃了一惊,心想此话不假,现在的百官都是通过旧制选拔出来的,而且这些人的学生也是读圣贤书博取功名的,如今这一改革,必然会触动这些人的根本利益,牵一发而动全身,弄不好又是一场天下大乱,想到此处,李不伟不禁又有些担心起来。

史弥远看他神情,已知自己的话起了作用,又道:“如今大宋情势危机,蒙古与金国虽然开战,但金国在十多年前弃北图南,从中都移到了汴京,显然对大宋有所图。如今贤侄能造得出火炮等精妙兵器,又能将这制作武器的知识传播于大宋众位学者,自然是深得百官赞同,只是倘若一旦触动到一些人的利益,恐怕就会有人跳出来说三道四,一两个人倒也罢了,可如果满朝文武都出言反对,恐怕到时你便是有天大的学问也无济于事了。”

李不伟听得史弥远如此一说,顿时呆在椅上做声不得,心想自己只是想将一些后世的知识尽快传播开来,从而造福大宋以及整个华夏民族,谁料这样一个简单的目标却损害了众人的利益,这可是万万没有想到的。但话说回来,倘若这些知识万一失传,其损失又何其巨大,既然如此,我也顾不得许多了。李不伟想得明白,便淡然一笑,语气却又甚是坚定地道:“史大人,晚辈其实别无所图,只是想将自己所学尽可能地传授于众位学者,倘若能为大宋尽一份力,即使遭人诟病也在所不惜,只是如果朝庭连这样一个机会都不给,晚辈却也无能为力。”说到此处,李不伟忽然心里一动,心想如果宋朝众人反对,何不北上到金国寻找一些机会,万一成功的话,虽说对大宋利益有损,可也为整个人类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他马上又打消了这个念头,心道:“李不伟啊李不伟,为了达到目的,你连自己是汉人也忘记了。再说宋朝也未必就无容身之地了,今日史丞相既然将此话说出来,想必已有解决之道。”

史弥远看到李不伟脸上晴阴不定,显然是内心争斗甚是剧烈,也不打断他,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喝茶。又过了一会,李不伟突然一揖,道:“多谢史丞相提点,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晚辈下一步该如何做,还请史丞相示下。”史弥远暗道孺子可教,这少年果然非常人可比,竟然已知道我想出了办法,便笑道:“其实贤侄倒也不必担心,明日众学者联名上书,也只能说明你教学有方、知识渊博,况且即使他们请求改变科举考试方式,却也未必能通得过。待日后贤侄的影响力大了,大可择时增设一些部门,又不与现有的朝庭编制冲突,如此一来岂不是皆大欢喜?”听闻史弥远如此一说,李不伟暗笑自己刚才过于紧张,显然已钻入死胡同里了,如此浅显的道理竟然还想不通?

史弥远又道:“贤侄刚来临安不久,有些官场上的礼节自然也不太懂。上次的百名学者大都出自六部,其顶头上司也正是六部尚书,而此次听说又有几百人加入,这几百人中又有十之二三是来自六部。老夫最近留意了一下,却发现贤侄至今也未曾拜访过京中任何一位大员,几个月以来只是忙于讲课。这原本不是什么要紧的事,刚开始的时候自然可以说贤侄因公务繁重脱不开身,但长期如此的话,难免让人以为贤侄有居功自傲之嫌,况且你日后还需要与朝中众臣共事,又怎能莫视这些人的存在呢。”说到这里,史弥远略一示意,便有人从门外走了进来。李不伟抬头一看,只见进来的是个中年文士,此人三十多岁,相貌堂堂,一表人才。李不伟看得暗赞一声,心想这等人材也只有电影中才会出现。

史弥远又道:“这位杨千行,原是老夫的门客,于十多年前投奔老夫门下,其学识渊博、处事谨慎,深得老夫的信任,如今便让他前去协助于你,将这一些琐事都理得顺些。”李不伟心想自己身边虽说有周伍与程风,但这二人都是好武之人,于官场之道并无了解,再说他二人在近日也要搬了出去,显然火炮营的军务也极为繁重。依依与香儿虽然对自己照顾有加,却又身为女子,大事上也出不了多少主意,倒是这杨千行想必还真有些本事,又是史丞相极力推荐,定然能帮得上些忙,虽说这史丞相此举大大出乎意料,可也算是对自己照顾有加了。想到此处,李不伟连忙道谢。几人又聊得一阵,李不伟只觉这杨千行废话不多,一旦开口便能说到问题的关键,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可又没见他如何思索,每句话都像是脱口而出,李不伟看得心中暗暗称奇。

……

史红袖刚才一直站在旁边,将几人的谈话听得明白,此时她正要送李不伟出门,又看到李不伟仍在那里低头沉思,便笑道:“这杨千行可是我爹的得力手下,当初我爹本来要保他在朝中任职,可他死活不肯,只说既然我爹已贵为丞相,辅助我爹才能最好地发挥他的能力,没想到如今我爹又让他来帮你。”李不伟笑道:“是啊,我现在也正好需要这样一个人。虽说上次与史将军比试我侥幸获胜,但也是运气使然,这好运气也不是常有的,看来我以后要考虑的事倒还真不少。”二人如此说着,已然走出门外。史红袖忽道:“上次你送我的那批水稻种子,马上就要收割了,你......什么时候过来看一下?”李不伟看她问及此话时所流露出的期盼神情,又想这几日教学刚刚结束不久,应该不会太忙,再说上次自从留下那些种子之后,就再也没去过红袖山庄,也不知道这批种子长势如何,香儿与依依这些天来因为抄书,已是忙得不可开交,想来也没工夫打理后园中的那片水田了,如今去红袖山庄看看也是应该的,便道:“等我这几日不太忙的时候便去红袖山庄看你,再说了,我的吉他不还在你那里么……”

离开丞相府之后,李不伟一路不语,心想自己的确还是年轻了些,将一些事情想得太过简单,刚才经史丞相这么一说,才认识到事情的复杂性。其实李不伟心胸豁达,又具变通之才,经史弥远方才这一提醒,他早已想得通透,只是有一事他仍是不太明白,按历史上记载,史弥远与宋理宗看似相互扶持,其实貌合神离,双方应该相互有所防备才是,可如今自己明明是在理宗的支持下才成立科技部的,而史弥远不仅不加反对,更是对自己照顾有加,难道历史中所说有误?

突然,李不伟心中一凛:莫非这杨千行是史丞相派来监视我的?!

……

史红袖独自坐在房中,看着镜中那张俏丽的面容,心中起伏不定,脑子里只想着一件事:“他刚才说过几天要来看我?是的没错!他是说要来看我。不是看那批稻种,而是来看我!”刚想到此处,她突又觉得自己一个姑娘家,如何会突然对一个男子生出如此之情,而且即使算上今晚,李不伟与自己其实也只是见过四五面而已,她不禁脸上一红,又看着镜中那娇美的容颜,一时想得出神,自言自语道:“他说这几天要过来看我,也不知到底是哪天,明天他要上朝,应该是没有时间了……”她自说自话,浑然不觉身后不远处已多了一人,更没注意到自己忘记将房门关上。

原来,史弥远看到自己女儿的房门没有关上,又见她一人坐在桌前发呆,便走了进去,谁知竟然又听到方才那番话,史弥远心头一震,更加证实了自己当日的猜测,当下悄悄退了出去。

(关于围棋的双倒扑,好象某一年的名人赛曾讲过,不过不是实际下出来的棋,而是解说员摆棋时出来的结果。实际这种棋型与连环劫一样极难出现)

同类推荐
  • 春秋无义战(上)

    春秋无义战(上)

    骊山之变,周室失威,诸侯雄起。郑庄公挥武士之鞭,叱咤中原,开霸业先河;继而齐桓公举“尊王攘夷”之旗帜,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秦穆公、晋文公、楚庄王陆续粉墨登台,接力霸主的权杖。晋楚八十年争锋,成为春秋史的重头戏,费尽心机,谁也无法打垮对方,战争之路望不到尽头……
  • 大明法相

    大明法相

    我大明之民,不屈服,不谄媚,不卑怯,亦不必如同奴才一样而活,我之生民,既非任何官员之奴婢,也非庸碌无知之贱民。我大明之国,乃自由之国,我大明之民,亦必不羁之民,即使被欺压也不屈服、即使遭遇灾厄也不气馁、遇到不公正时能毫不畏惧地纠正、不向虎狼屈服、不向官吏献媚。当国家危难时,所有人尽皆能够为了这个国家的自由而拿起武器,当国家强盛时,这个国家亦能让其最孱弱之子民由心的感到安全与骄傲。愿我明国之民,皆知不羁为何物!愿我明国之国,世代有此不羁之民!大明崇祯二十五年首辅李文敬提
  • 一本书读懂史记故事大全集

    一本书读懂史记故事大全集

    《一本书读懂史记故事大全集》是我国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学巨著,位列“二十五史”之首,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终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三千年左右的历史,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研读《史记》,除了可以丰富史学知识之外,更主要的是可以以史为鉴,探寻社会发展与国家兴亡的规律、经验和教训,寻找人生道路上的坐标。为此,本书精选了《史记》中的精华篇章,以事件发生的时间为顺序,全方位、新视角、多层面地阐解原著。《一本书读懂史记故事大全集》文字精练,语言生动,图片精美,以帮助读者从全新的角度和崭新的层面去考察历
  • 红察尔河畔

    红察尔河畔

    重逢这年当朝发生了许多大事,最大的一件就是换了皇帝。这事和寻常百姓其实没多大关系,但饭馆里没用的话总也少不了。有人说这是篡位,比如街头卖麻花的王麻子,还有征“地头税”的地头蛇;也有人说这是物归原主,正本清源,比如学堂置办饭菜的厨子和门口下棋的大爷。但无论如何,这个皇上是刚坐上宝座,大家都还新鲜。朝廷里也觉得新鲜,都不知道这个新来的皇上到底有多大的能耐。这天五更天,坤正殿,朝堂之上。文武百官皆准时守序,面朝正北,新登基的皇上端坐台上,身后排列数根根两人抱的巨柱,头顶匾书“承天抚民”四个大字,一旁坐着的是当朝太后。殿内金砖铺地,龙凤皆栖,鹤甪相随……
  • 佛落

    佛落

    在西征的蒙古黄金家族的铁骑兵即将进入西域之时,已经死了的南宋第一通缉犯燕昭雪奇迹般地带着在大唐时候就消失的破晓和一枚金币出现在玉门关,并与纵横东西的班氏商队一同进入了西域,长孙雪眸受沧浪亭的老人之托去西域帮助打开碧落佛塔,她不得不再次亡命天涯,他也无避免对她的追捕。不灭的主人铁征在所有人的意料之外从死亡之海回来,决定与六百年来像狼一样活着的天山天狼宫的人作最后的了结,完成这一生不堪重负的使命,他带来了造就燕昭雪的杀戮的一生的和氏璧。
热门推荐
  • 魂灭幻墓

    魂灭幻墓

    世间有两种神,一种是为己的伪神,一种是为天下生灵的真神。世间有两种鬼,一种是为己的恶鬼,一种是不害人的善鬼。世间有两种人,一种是为己的伪君子,一种是天下为公的正直人。世间有两个我,一个是现实中的我,一个是————超级牛逼的真我。【请去支持《盗墓鬼影》】
  • 完美隐婚:腹黑老公有点坏

    完美隐婚:腹黑老公有点坏

    云水城谁人不知,温家三公子是个花花公子,更是传闻温家三公子有断袖之癖,年过三十没有结婚,是因为他的心里藏着心头好。乔木槿更是没有想到有一天她会和这样一个有着断袖之癖的男人有了关系。只因为一个意外,从此以后。她是他的妻,他是她的夫。而他明明是温家的三公子,却偏偏隐瞒自己的身份,没房没车没存款,就连老婆手上的戒指都是租来的。婚后,他跟着她挤在她的出租房里,白天混吃混喝,晚上混睡还是混睡。一言不合就撒娇。直到有一天他被媒体拍到带着女伴出入温家大院,她挺着八个月的肚子威胁他:‘温齐越,今天你要是不给我交代清楚,休怪老娘把你扫地出门!”
  • 夏缘

    夏缘

    千年前的战斗,让夏缘濒临灭亡。他们的后代玄琳,将如何带领肖奈三人,击败邪恶的上官墨影,还世界一片光明?一路的曲折坎坷,玄琳等人将会突破重重阻碍,与上官墨影和他的三部下生死搏斗!千年之后,末日之战爆发,他们终于赢得了最后的胜利,与心爱的人一起好好的生活下去……
  • 穿越之废材小姐惹不得

    穿越之废材小姐惹不得

    :前世被姐姐毒死,穿越架空王朝,前世活的漂亮今世要活得潇洒,说我是废材,说我是傻子,说我是花痴,丫的,姐不给你计较,姐会让你知道,姐的力量不是你可以匹配的!!什么?抢姐的男人?姐让你……,“娘子,我的桃花我来处理就好!不能让娘子脏了手!”滚,你惹的桃花,当然你来剪!“滚床单还是滚草地,任凭娘子吩咐!”……某女扶腰,咬牙切齿说道你有种!有本事再来三百回合!“遵命,娘子!”
  • 复仇之嗜血公主血之恋

    复仇之嗜血公主血之恋

    她,冷血,无情;她,小时被人注射特殊针剂,一到晚上0时,身体发生特殊状态,见人就杀;她,孝忠于她的"母亲",而她却不知道有一个大阴谋一直在她身边。直到遇见他,但是为了晚上不伤害到他;于是,她做了一个选择......
  • 六道圣主

    六道圣主

    拳可强身,拳可状力,拳可译法,拳可通神,拳可合道,太极在那个世界大放光彩
  • 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简介

    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简介

    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位于重庆市上清寺。特园是抗战时期和抗战胜利前后中共与各民主党派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是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国民主同盟的诞生地,民革前身三民主义同志会也在此成立。在原重庆鑫乐向阳电影院原址上修建的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大楼,和特园一起组成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
  • EXO之望眼欲穿

    EXO之望眼欲穿

    每一天没日没夜的培训练习,只为了明天更美好的生活;每一天流的一点一滴的汗水,只为了明天更耀眼的辉煌;每一天不停间的坚持与努力,只为了在舞台上绽放光彩。他们是EXO,十二个人的EXO。直到两位少女的到来,打破了十二个人的生活。她们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缺一不可。他们是她们心目中的一部分,不可或缺。十四个人的生活,才刚刚开始。
  • 撒旦总裁惹不起

    撒旦总裁惹不起

    在她躺在医院奄奄一息的时候,他开口的第一句话是:“你怎么还不去死?”她去了,死的干干净净彻彻底底,连具尸体都没有留下。整容,训练,她尝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化身另一个女人来到他的身边,将他勾引的神魂颠倒,就为了有朝一日,将匕首亲手刺入他的心脏……
  • 口袋妖怪之晨曦终点

    口袋妖怪之晨曦终点

    这是真实的口袋世界纯净但不和平我们携手晨曦的镜头才是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