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长歌-序曲三
“茂生啊,此去赣北,可有了眉目决断与否?”年近六十的徐久爵在经历无数风波之后,声音却仍然坚定而又威严的说道。
站在徐久爵对面的徐茂生说道:“回父亲的话,儿子以为,赣北之地,秦弦武必有作为!”
徐久爵眼光上抬,微微惊诧,他是知道自己这个儿子的,虽然徐茂生不过是庶出,然而论才华,论能力,却是他徐久爵数子之中最为能干,这些年来,走南闯北,无论是大明文武官员还是流寇闯军都是打过交道的,在清军南下之后,更是由他这个第三子全力斡旋。
然而就算如此,但如今他这个能干的儿子却一口断定这赣北残明大有作为,他却也不禁问道:“何以见得?”
徐茂生也理解自家父亲失态的表现——毕竟而今清廷势大,江北东南几乎是雷霆扫穴,无论是明朝还是李顺几无一合之敌,时下之人,虽然对神州即将遍布腥膻又悲又恨,然而东南文武们,乃至于天下人都认为清廷统一势不可挡…
再者说了——胡虏无百年运不是?一百年之后自然会再出一个朱重八来一统海内的,何必罔顾了自家的身家性命…
徐茂生暗中叹息一声,若是没有秦弦武,若是没有赣北大捷,若是没有清廷对此局势的捉襟见肘,他自然也只能随大潮而去,对这天下沉沦,对这神州陆亡报一声叹息,然后继续过自己醉生梦死,豪门千秋的大梦…
毕竟自己不过一南京豪门子弟耳,又有何能?多方周旋资助,已经竭尽所能了。
然而!
赣北胜了,东南风云又起了!
徐茂生不是一个慷慨豪迈的人物,然而他也有属于自己的家国梦想——所以他说道:“父亲,孩儿此去所见的,是赣北兵灾之后的支离破碎,是百姓的流离失所,兵乱之后的民间之苦,赣北几占大半。然而不同在于——是军队,是粥棚,是朝廷,是挣扎在生死之间,却仍然活着的百姓!”
徐久爵怎么会不明白徐茂生的言下之意?——而今这个世道,不要说赈灾,就连军队的粮饷都不充足更不要谈赈灾了!
然而赣北却在赈灾这代表着什么?代表着统帅着盘踞着赣北的秦弦武是一个心怀百姓的武夫,是一个知道收敛民心的武夫,——最为重要的是,秦弦武还控制着朝廷!
这还是武夫吗?不是!是——当世曹操,在这个胡虏入侵的当世曹操!
那也不是曹操了…那是拯救天下,匡扶华夏日月的英雄!
徐久爵深吸一口气,缓缓道:“儿子,你的意思是什么?”
徐茂生沉吟一番,说道:“儿子以为如今清廷虽然仍然统治着江北,占着北京,然而此时却显了颓势,如今江北之地,一京六省处处动乱,无十里之乐土,无百里之太平,而东南大局,南有鲁王、隆武相拒,长久不能得胜,西有秦弦武这般雄武之师窥探,儿子以为,如今的清廷已经是强弩之末,不能长久!”
顿了顿,又道:“还请父亲恕罪,儿子轻易的就将三千甲胄先许给了秦弦武,还承诺了三十万的银饷。”
徐久爵微笑,道:“这有何错?这礼若要我说却是轻了点!也罢,这事就先到这里。”
徐茂生看了一眼徐久爵,垂首问道:“此事不向外知会一声?”
徐久爵看了一眼徐茂生一眼,淡淡道:“知会个什么?秦弦武若是进了京,自然有他们赎罪的机会,眼下洪承畴盯得紧,还是少生事端为妙。”
顿了顿,又道:“你先去换件衣裳,午膳也不忙用,先去洪承畴那里面见一下,免得让洪承畴生疑。这厮却是个老狐狸。”
徐茂生应了一声是,便扶着徐久爵向外走去。
福建古称八闽,其省地势起伏,山高水深,形势险要,易守难攻,然而这个雄浑的地势,夺人气魄的险要也让这片土地难以种植粮食,然而正所谓欲取之,必予之,在上天给与了这片贫瘠的土地的时候,也给与了这千里八闽打开蕴藏着无数宝藏财富海洋大门的机会。
这个机会宋明的泉州成了一等一的繁华所在,这个机会让无数的福建人得以在这片原本应该贫瘠的土地之上,创造了别具一格的八闽独特的地域风华。
同样的,这个机会也造就了一个人,一个在崇祯到隆武年间称霸八闽,号称东亚海王的一个人,在隆武年间更是成为了把持整个大明朝政的一代权枭的一个人。
郑芝龙。
在那座泉州城内,依河而建的极尽奢华的郑家大宅之内,郑芝龙坐在书房之后,看着手中的一封密报,坐在对面的郑芝豹则沉默不语。
过了许久,郑芝龙才抬起头来,冷冷笑道:“秦家小儿好大的胆子,不过才拿下了赣北,掌握了一个小朝廷,就敢写信对老子我下套使坏,挖我根基!”
郑芝豹皱着眉头道:“大哥,眼下这事情该如何做理?如今黄道周一派的文官听信了秦弦武的拥立话语,现在正是四下联络了,恐怕若是成了势头,一个不好,这朝廷可就要往赣北走了!”
郑芝龙微微眯眼,此时也不禁有些头痛,虽说他如今在隆武朝廷来呼风唤雨,把持朝政,然而说到底,如果朝廷真的要迁的,他郑芝龙还真没什么好办法留下来
——若是动武,恐怕转眼间这军心就崩塌了,说到底明末虽然天下大乱,然而这天下百姓所望的还是大明朱氏,也正因为如此,文武官员可以投降,然而却没有几个敢真学曹操那样把持天下,废立天子。
当然若是像秦弦武那样用种种明暗手段将军队把持在手中,在朝堂之上也是谦恭有礼,没留下什么大把柄,这自然是可号令一方,专权自用的。
沉吟片刻,将思路理清,郑芝龙这个纵横四海的大佬,缓缓说道:“且先不急,说到底,黄道周等人之所以愿和秦弦武合流,作出如此声势,无非就是玩一首制衡的策略,不满我郑芝龙坐拥十万却不北伐罢了!”
顿了顿,又冷冷一笑道:“清廷十万大军在浙东,现在大军出闽作甚?至于那秦家小儿,说到底顶破天就只有几万乞丐兵,要钱没钱,要甲没甲,能成什么大业?你以为黄道周等人真会跑到赣北去?我知道,他们也知道,这大明要匡扶,要复兴,还是得靠我郑芝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