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80600000060

第60章 平定叛乱(上)

虎狼军在新都县城休整三天就出兵太平,周瑜定新都的前线基地,留刘基狼军守备新都,另增狼军兵士至五千。刘基将新增二千人马,按每千人队增至一千五百人,军部兵士增至五百安排,如今刘武千人队已经扩编完成,对于全琮、留赞两只千人队补充兵士先暂归军部管辖,参与军部士兵训练。

周瑜虎狼军离开新都后,刘基率狼军开始了“三碑园”建设工作,同时针对剿叛战斗中表现出的问题展开训练。

这天,刘基有意找了一前有浅水塘的区域操练队列,以纠正将士在战斗中执行命令不坚决的情况。随着“齐步走”的命令不停止,士兵们看到自己要走进水塘,皆自我下令停止了前进,只有刘武、刘星和少数原“护林队”士兵走进了齐腰深的水塘,此举引起了岸边士兵的私语窃笑。

刘基立即集合全体士兵,宣布了狼军“三山不可违”,再次强调“军令如山!军法如山!军制如山!”。

此前,刘基集训“护林队”因短时间要见成效,曾进行过此不尽人情的训练。现在,刘基要再次不尽人情,要让士兵们知道“军令如山”是什么意思。

刘基处罚违令士兵在水塘站立二个时辰反思,带队伍长、百夫长也陪同处罚,同时令刘武带领剩余士兵水塘边立正,观看处罚警醒自己。

这下大家皆知道了“军令如山”是什么境界。春季的江南还是有些寒意的,二个时辰的水中罚站让这些士兵都瑟瑟发抖,半边身体在水中,半边身体在风中,还不能活动,可叫人受的,就是岸边的士兵立正二个时辰也不轻松。

二个时辰过去,士兵们颤抖的爬出水塘。刘壮、薛贵及时抬来的姜水又让大家知道了刘基人情的一面。军营此时已经准备好了洗刷用水,今天训练是以思想教育为主,接下来的体能训练没再进行,各指导员开始有组织、有准备找士兵谈心,宣传“军令如山”的意思,化解士兵心中不满情绪。

成败往往看细节,刘基不会空谈口号,而是随时随地针对问题,训练着狼军。

月余时间,周瑜虎狼军剿灭了太平严氏叛军,同时还顺路清除了九华山、黄山匪患。周瑜在刘繇派出行政官员全面接管该区域后,留下了雷薄领兵三千坐镇太平,配合地方官开展《新政》实施工作。随后,周瑜虎狼军回师新都休整。此时,剿灭叛军、查抄豪强家产,使得新都粮食已足够大军至少食用二年,再不用从丹阳他处押运粮草;全琮和留赞部也相继押运粮草来到新都,且各自千人队扩编完成。

“三碑园”此时已经修好,周瑜祭罢“三碑园”,仍然吩咐刘基狼军守备新都,自率大军前去剿灭乐平叛军。

丹阳刘繇此时新派来新都的县令、县尉已经走马上任,刘基基本无什么地方事务可做,在每隔一段时间派出千人队押运粮草给周瑜大军外,刘基又给狼军增加了一新任务,就是派部队指导员下到各乡、村宣传《丹阳新政》。

半月后的某天,有到新都探亲乡民来报,在新都南方百里的瓮村,驻扎着大批不明身份的军队。刘基连忙派出斥候打探,发现是定阳叛军王氏的军队,兵士有近二万。

情况严重。刘基连夜招集百夫长以上人员到军部开会,此时刘武千人队已经押运粮草在外,不在新都。新都地处南方,新式家具还未推广到此处,刘基他们又回到了跪坐开会状态。

刘文先是将情况说明了一下,刘基接着要大家随意发言,看此事如何处理。

留赞性急,率先说道:“太好了!大哥还考虑什么?打他。前次战斗我没赶上,这次请大哥派我的千人队去,我定杀得他们屁滚尿流。大哥,我请战!”

“激动什么?仗有你打的,现在情况还没清楚?再说,敌人是二万,就算斥候没看准,至少也有一万好几千,你的一千五百人准备怎么打?想好对策没有?”

事态紧急,刘基也顾不上留赞称呼自己大哥,而不是军职。

大家闻听刘基话语,开始琢磨起来。

“大哥,我觉得叛军来打新都是想‘围魏救赵’,想解周大人攻打乐平之围。叛军既有此意,定将新都打听的很周详,知道新都有大量的军用物资,是我军粮食囤积地。叛军来犯兵马肯定不少,大哥最好往多的考虑,他们此次是事在必得新都。”

全琮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提醒刘基注意。

陆逊也适时提醒着刘基:“大哥,我狼军现有三千五百人,县尉手上守备兵士才刚招收五百,战斗还是要靠狼军,三千五对二万,不剑走偏锋是不能取胜的。如果我们困守新都到是可以支撑一段时日,只是如此会影响到周大人战役计划。大哥要考虑清楚。另外,我觉得叛军今晚应该不会连夜前来,他们肯定不知道我们刚得新都就会有老百姓心向我们,我们应有五个时辰准备。”

“把沙盘搬来。”

刘基吩咐亲兵搬来沙盘,让大家直接感受新都附近地形。沙盘是刘基近来闲着无事鼓弄的,现在派上了用途。

“五个时辰,十个小时……”刘基看着沙盘暗自嘀咕。

陆逊、刘文也都起身观看,看着如此形象逼真的新都地形图,皆是赞叹。亲卫刘义将敌我双方位置在沙盘上标注清楚就退了下去。

陆逊指着瓮村至新都的两条路线问道:“大哥,瓮村到新都有两条路,情况都是如何?”

刘基向刘义挥了挥手。刘义近前解释道:“陆大人,诸位大人,此两条路远近一样。左边这条是小路,途中这里有条岔路前往王家村,此路也是王家村村民所修,这里的树林范围不小,覆盖了两条道路;右边这条路也不宽敞,这里岔路往马家庄,途中这里有片水塘,有浮桥可过。”

同类推荐
  • 南明雄主

    南明雄主

    1645年五月,扬州失守,屠戮十日,南京沦陷,弘光皇帝在芜湖被俘,至此南明的第一个政权宣告灭亡。南京改为江宁,寓意江南宁静了。眼看满清骑射马上就要席卷天下,多尔衮下令“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满清第一次在世人面前露出狰狞可怖的面容,富庶的江南直面残酷的腥风血雨。在剃发易服的民族存亡之际,一个热血青年穿越到一个被撤藩很多年的宁王后裔的公子哥身上,带着一个怕死的管家和一个傻子家丁,究竟能不能改变南明各势力各自为政的局面?能够带领义军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大好河山?
  • 梁武与白袍军神

    梁武与白袍军神

    盎然的古意,明晃晃的爱情,银枪白马的少年,以一敌十的战争。前半部书,看少年英武的萧衍如何一步步由皇族旁支登上皇位。后半部书,看智计无双的陈庆之如何以数千兵马折磨蹂躏十万大军,成就一代军神。
  • 康熙万岁

    康熙万岁

    在摸金校尉横行了几千年之后,中国大地上的大部分皇陵古墓都已被洗劫一空,但是在中国南方的一些古老村落的古老家族手中,却依然藏着许多惊人的财宝与秘密!一个最普通不过的高中生,在偶然中触碰到了家族的这样一个秘密而开始了一场时光之旅!他以为他能改变历史,最终却发现,每个人只会被历史所改变!
  • 大宋军团

    大宋军团

    穿越宋朝的一帮人,具有了一些超能力,看他们如何在大宋掀起大风浪,从平头百姓怎么做成朝廷命官,军队,权力,美女,领土,男人的标志全部尽收囊中。且看他们如何窃取社稷神器,征战四方,建万世不拔之基,成千古帝王之业!
  • 唐代宫廷史(下)

    唐代宫廷史(下)

    本书以时间顺序为纲,以唐代各位皇帝为中心,依次记述了其在位期间的活动情况,详细记录了他们各自的家庭关系,以及围绕着皇位继承权而形成的种种错综复杂的矛盾。有关唐代的宫廷典制及相关礼仪等专题性的内容,分别插在各章中进行介绍。
热门推荐
  • 仙侠记

    仙侠记

    龙虎武师楚梦辰意外身亡,幽魂穿越虚空,附身在了婴儿张逸尘的身上……来到这个神奇的世界,一幅精彩绝伦的仙魔画卷缓缓展开……妖、魔、鬼、怪、佛、道、人、仙。。神!---------------------------更多精彩故事,请阅读仙侠新作仙侠记!新书求点击求推荐!
  • 长白山怪谈

    长白山怪谈

    世界上有很多你不知道的事情,或者,你并不知道这个世界
  • 暗夜神锋

    暗夜神锋

    天地哗变,四极混乱,天骄英雄不断,一个意外的机会,让一个少年坠入修炼深渊。神刀失魄,神剑无魂,万千强者竞相追寻。漠然回首,竟发现,这不是一个偶然。于是他明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放下佛经,立刻杀人。
  • 一棵无名草

    一棵无名草

    逝水年华匆匆数十年,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千千万万的普通人中的一个。没有显赫的地位,没有荣耀。历经风风雨雨,体验到的是知足者常乐。平凡的工作做好了,心里踏实,这就是事业有成。人生有爱情,需要追求,这就是付出。爱情以经济为基础,婚姻须门当户对。曾经的爱没了,心仪我的女人伴随我一路走来,谢谢你好伴侣,你付出的太多太多。
  • 最好的结束是开始

    最好的结束是开始

    青春是洋溢在脸上的笑容更是每个人心中的向往,如果再来一次你还会这样选择吗?答案是回自己选择的路不后悔
  • 此文献给少女w

    此文献给少女w

    工作是嘉兴市中级法院的一名法官。已发表小说100万余字,散见于《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国作家》、《江南》、《山花》、《百花洲》等期刊。
  • 天墨

    天墨

    《天墨》以寻找追索一幅《秀春图》的画为线索,将天浦的人文风物及二战期间日军在中国天浦的掠夺呈现绐读者,以一幅丰富庞大的小说画面还原历史瞬间。
  • 我的降妖之路

    我的降妖之路

    本书创作的初衷意在挽救日渐冷门的灵异题材。包含了灵异修真的同时,又兼并轻松搞笑。慢热型情节,越往后面越精彩。走过、路过、表错过,请暂时加入书架,有空看那么一眼,绝不会吃亏的……本书交流群:31711821
  • 朴栎紫的人生日记

    朴栎紫的人生日记

    一名叫朴栎紫的逗比,啊呸,是少女。经历了许多事情后撰写了自己的人生日记,当然,有喜也有悲......
  • 命中注定

    命中注定

    宋颜认为,没有爱情起码还有工作。万鸿宇觉得,爱情于他,是再也无法触及的遥远。宋颜从没遇到过万鸿宇这样的人,他像一本书,每一页都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万鸿宇觉得宋颜这个人很有意思,会用最普通的食材做出好吃的食物,相处久了连饮食习惯都改变了。相遇,就是一场命中注定的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