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03800000189

第189章 刘备的民族政策

PS:感谢北风行书友的大力打赏,谢谢支持!

刘备不是要打谁,赵云太史慈两员虎将兵屯柳城对付公孙度,应该是没有任何问题。典韦与黄忠,在代郡,一边练兵,一边窥视并州,为刘备兵进并州作好准备。至于袁绍那边,刘备却暂时不想惹,他也没有这么多精力去惹。

他让孙乾囤积粮草,让关羽张飞作好准备,却是想去草原溜达溜达了。如今几个能让他头疼的对手,都在忙得不可开交。曹操丢下大本营兖州不管,跑到长安救驾去了;袁绍得了冀州青州还不满足,现在又派大将高览兵屯历城,灵县,自己亲统大军兵发黎阳,目的正是夏侯惇驻守的东郡,摆明了车马对曹操的兖州虎视眈眈,刘备不趁这个好机会,把离自己近的鲜卑人都打跑,大大扩充幽州战略纵深,更待何时?

刘备虽然谋士力量稍嫌不够,不过,对自己手里头的武将力量,却是自信满满,典韦,关羽,张飞,赵云,太史慈,黄忠,这几个,哪一个不是绝世名将,三国里赫赫有名的人物?现在都在自己手下办事,刘备心中那个得意就别提了。

这一二年来,刘备对外民族政策也做得挺不错,最起码,幽州附近的乌桓人,便已经全部内附,心悦诚服的归心于刘备。

乌桓与鲜卑,都属于东胡,汉高祖刘邦时,东胡被匈奴击破,多半变成了匈奴人的奴隶,逃出来的一部分,则一直逃啊逃啊,便逃到了大兴安岭附近,由此世代繁衍下来。后来,到了汉武帝手里,汉武帝是一个战争狂人,当了五十几年皇帝,与匈奴打了四十几年仗。把匈奴打得要么内附称臣,要么是逃到欧洲去祸害欧洲人民。

元狩四年,骠骑将军霍去病击破匈奴,便迁涉乌桓于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辽西五郡塞外,让他们在此地游牧并监视匈奴动静,并在幽州首置护乌桓校尉,统领并处理各部乌桓事务,防止乌桓人与匈奴私通。

这个外族,怎么说呢,有奶便是娘,往后一两百年间,乌桓在大汉弱时,便与匈奴一起联兵来抢掠大汉边郡,大汉强时,便与大汉一起联军打匈奴。东汉初年,匈奴内乱,一部转涉漠北,而后再往西迁至欧洲,一部内附,向汉称臣。乌桓人在光武帝刘秀的金弹官位攻略下,大部分都降汉内附,于是,汉朝庭允许他们驻牧在幽州,并州等边郡。护乌桓校尉则驻在上谷郡宁县,掌赏赐,质子,关事贸易等事。

这样一来,乌桓人便与汉人相安无事,本来么,他们有块地可以放牧,缺衣少食了,汉朝庭还会帮忙,平日里还可以用牛羊马匹与汉人交换盐茶酒,大家平平安安的过日子,都是人,何必要打生打死呢?

乌桓人与匈奴人从大草原上一退,鲜卑人便趁势崛起了。当年匈奴西迁时,鲜卑人在屁股后面不停捅刀子,留在草原上的许多匈奴部落,便被鲜卑人吞并了。说起鲜卑人,大家可能都知道,那天龙八部里的北乔峰南慕容,慕容复家族,便是鲜卑嫡系子孙,后来的鲜卑人拓拨部,更是建立了北魏政权。很是显赫一时。宇文,乞伏等姓,都是鲜卑大姓。

鲜卑人,因为是由各大大小小的部落联盟组成,没有正式统一严格的机构,所以内部也乱得很,有时候归附于汉王朝,有时候则内部相互攻伐,反正是乱得很。直到汉桓帝时,鲜卑出了一个大人物,叫檀石槐的。这人很能打,又聪明,短短时间内,带领鲜卑人连败丁零,夫余,乌孙等部,尽占匈奴故土,打下了一片大大的领土,然后又在弹汗山建王庭,时时对大汉骚扰不停,汉桓帝与灵帝都派兵打过,只不过,互有胜负,没有怎么赢过。汉桓帝当时要封檀石槐为王,并与他和亲,檀石槐很牛,不但拒绝了,反而对汉朝边疆骚扰得更凶。

好在这人,已经在前几年挂掉了,不然现在的刘备将更头疼。檀石槐一死,他的几个儿子与其他贵族争权,鲜卑内斗,所以,檀石槐生前建立起来的大鲜卑军事联盟一夜之间土崩瓦解,各部各自为政,互相攻伐,不时演出一幕幕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血腥场景。

现在是一个什么情况呢,乌桓首领丘力居现在已经死了,侄子蹋顿即位为首领。这人是个能人,三下五除二,迅速剿平了内部不同声音,有反对的,都送他们去见自己的叔父丘力居了。

统一乌桓后,蹋顿又觉得,现在部落要发展,要生存,再到草原上去,是不行的了。原因无他,他们乌桓人少,又大多内附了,大草原上如今已经是鲜卑人的天下,再去塞外草原,就只有二个下场,一个就是死,一个就是成为鲜卑人的奴隶。

蹋顿这二样都不想要,想来想去,还是和汉朝搞好关系最划得来。无他,汉人只要自己部落听话,按规矩办事,他们是不会干涉自己部落内部事务的,那么,自己就在乌桓族里当一个土皇帝,何乐而不为?而如果成为了鲜卑人的奴隶,或者侥幸在草原上活下来了,那以后,冬季,或者天灾了,怎么过?还不是一样要打进长城,来抢汉人,现在幽州的刘备这么厉害,这一二年,鲜卑人来抢掠的,都是死伤惨重,没有得到什么好下场。而自己部落,则仍然可以与护乌桓校尉友好的交换自己部落所缺的物品。难道自己脑袋傻了,要去跟着鲜卑人混?

要说,刘备的打一巴掌给颗甜枣政策还真起了作用。最起码,乌桓人就被他哄得乖乖的了。一直没有闹什么事。当然,主要是刘备的一系列收买人心的动作,把直来直去的乌桓人给感动了。

首先,征发乌桓人当兵时,军饷按实给发,并且汉兵拿多少,他们一样也拿多少,有战功时,一经核实,立马奖赏。这就保证了一个“公”字。有句话怎么来着,不患寡而患不均。就是说,不怕你分得少,就怕你分得不均匀。

以前的乌桓人,不但被经常征兵不说,而且在待遇上面,比汉兵也是差一个等级,升迁,奖赏,都比汉兵要差,这让自认武勇不亚汉人的他们如何服气?所以,那年征三千乌桓骑兵讨西凉的时候,丘力居便率了族人一哄而散,反而投了渔阳张纯张举,造反去了。

如今刘备来了,他对乌桓人,在全幽州境内,明确了自己的态度。愿意内附的,遵守汉人法律的乌桓人,在各项待遇上,享受汉人的“国民待遇”,而且还有优待,比如兵役,汉人就有服兵役的法律,但乌桓人可以不用遵守此条规定,刘备征兵,待遇摆在这里,你们爱来来,不来拉倒。但要是不听话,私通草原鲜卑人,残杀汉人的,一律族诛。

刘备的态度很简单,也很强硬,你们少数民族,政策我放宽一点,你们自己内部的事情,比如酋长选举啊什么的,自己内部处理,我不干涉你们部落内政,但你们要听话,在大体方向上,要遵守汉律,否则,有杀错,无放过。

其次,实行文化教育。少数民族几个识字的啊?刘备派了无数郑玄,蔡邕,卢植的门人弟子,前去乌桓部落传播文化。美其名曰:教化众生!

自从董仲舒搞那个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后,三纲五常被正式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然后就是仁义礼智信五常,这套东西一提出来,使得封建社会的大一统局面正式形成,汉武帝虽然行事不按这套,但仍然是非常喜欢,为何?因为他愚民啊,用来统治臣民,那是最好不过的工具了。事实上也没有错,这套东西,一直在中国大地的传播,不管王朝更迭,它无比顽强的生存了下来,延续了二千多年,直到满清的灭亡,直到新社会,秉承并遵守这套东西的人,大有人在。可以说,三纲五常,是深入骨髓的刻在了中国人的心里面。

这个时候的儒生,又讲究立德立功立言,那么,去教化外族吧,使那些蛮夷知礼仪,明道德,懂教化,这可是孔夫子及他的弟子们一向提倡的啊!于是,一帮五经读傻了的书生们便兴冲冲的都跑到蹋顿所统领的部落,开始他们的传道生涯。

当然,除了四书五经,各种技术理论是不能私自传播的,发现一个,处罚一个。至于兵书,笑话,这个时候的兵法,只有上层精英才可以学到,兵书么,别看刘备拜在卢植门下,正经的兵书,刘备也是见得不多呢。

刘备还下了命令,让汉字汉话学得快的,可以提前申请加入汉人籍,可以与汉女通婚。这就项命令,便让乌桓人喜不自禁,这个时候的汉人,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最高贵的民族,这个荣耀,怎么能让乌桓人不喜欢?他们从小到大,生活在草原上,四处迁涉,风沙中成长,吃够了苦头,如今入了汉籍,便能有自己的土地可以耕种,有自己的房子,有一个安定的生活,不用再担心冬天没有衣食,不用担心缺盐少油,不用担心没有自己喜欢的铁器,这样的日子,谁不喜欢?

这招,刘备挺阴的,可想而知,这样同化下去,百十年后,还有没有乌桓人都不一定了呢!

刘备想得很清楚,要彻底消除草原民族,不是杀戮,而是同化,用伟大的中华文明,去同化,去揉合,这样,到时候大家都衣冠相同,讲礼仪,着汉服,说汉语,写汉字,都以汉人自居,那么,还会像平时一样,自相残杀么?

PS:A签了,慢慢写吧,这阵子没精力,请大家原谅,看表现吧!不敢要求大家了!感谢大家的支持!

同类推荐
  • 大宋帝师

    大宋帝师

    清华高材生-展大帅穿越了,凭借着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超前知识,开始了他的大宋风骚之旅。商场妩媚生,白雪断无痕。大宋风流史,孤客最先闻。美女怀中卧,酒肉穿肠过。胡天八月雪,唯有鹧鸪飞。一切尽在展达的大宋之旅。
  • 历史传说中的美食家

    历史传说中的美食家

    (新书《我的帝国崛起》希望大家支持!!收藏)我所生存的CN23号地球位面毁灭了,我和少数的幸存者,为多元宇宙意志所容纳,成为了“裁决者”。为了贯彻多元宇宙的意志,为了维护各时间线的稳定。我不得不穿梭于各个历史事件和传说中,去疏导、解决、裁决各种各样偏离了历史轨迹的麻烦。在这样一份时空错乱,自由却又无奈的工作中,唯有与各种美食离奇的邂逅,能慰藉我的孤独。
  • 三国杀之权谋天下

    三国杀之权谋天下

    天做棉被地当床,残羹剩汤百人尝。笑对人间沧桑事,看尽世态道炎凉。莫问英雄何出处,三国权谋万道光。这是乱战的时代,却因一个伟岸的身影而逐渐改变。正统?亦或是乱入?在这个时代,都不再重要,谁能屹立不倒,谁就可鼎力天下。远看三国是条廊,近看却是一道墙,墙里关着大乔,小乔,貂蝉,大虎,小虎,袁姬他一生有七把剑,每一把剑都浸染了一个英雄的鲜血,白虹,紫电,辟邪,流星,青冥,百里,大吴。
  • 毛泽东和“三国”

    毛泽东和“三国”

    毛泽东青少年时代就十分爱读《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他说:"吾人揽史时,恒赞叹战国之时,刘、项相争之时,汉武与匈奴竞争之时,三国竞争之时,事态百变,人才辈出,令人喜读。"毛泽东1906年接触了《三国演义》,1912年在湖南一师期间,接触了《三国志》。从有记载文字佐证,他至少读了70年的《三国演义》。可以说《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伴随了他一生的读书生活。
  • 少云情

    少云情

    赵云是很多看过三国故事的人最喜欢的一个角色,也是很多三国游戏玩家最喜欢选择的一个角色。但是三国演义对赵云描写并不很多,二十四史的三国志里更是寥寥几笔。曾经想找一本赵云的小说来读一读,却发现写赵云的人很多,但都是玄幻与穿越。于是有了写这本书的冲动!如果可以,我将在这本小说里用我所学历史知识大脉络,虚构部分人物情节,给读者架构一个历史潮流下的,一个有血有肉的常山赵子龙!
热门推荐
  • 一个大陆

    一个大陆

    一个大陆,是一个所有人的故事,是他们的故事,也可以是你们的故事,我只是个朗读的过客
  • 成绩在于勤奋

    成绩在于勤奋

    有这样一段话:“人生就是一场竞技赛,生命就是赛程,能在这场竞技赛上获取金牌的人,都是永远勤奋的斗士,因为他们知道任何的成功都源于自身的勤奋和努力。”事实也的确如此。许多人都想拥有一段不同凡响的经历,一个非凡的人生,要想获得这种经历和人生,最好的办法就是勤奋。
  • 不战

    不战

    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以柔克刚,战争是一命换命,游戏也是一样,厌倦厮杀,却不能不厮杀,当现代战争面临危机的时候,游戏成为各国争霸的舞台,成为至尊,成就世界霸主,游戏比战争更加惊心动魄,暗杀,威胁,针对成为游戏的主旋律,面对世界第一强国,面对各国的针对,面对金钱的诱惑,面对同盟的背叛,面对兄弟的死亡,你能走到哪一步?
  • 笑傲江湖之那个唐门

    笑傲江湖之那个唐门

    作者掉坑里之后的怨念产物逼我写同人系列之一。
  • 炒鸡软萌之乖乖女的蜕变

    炒鸡软萌之乖乖女的蜕变

    “阿喂!你别跑”“嘿嘿嘿,你来追我啊”“我真跑不动了”“你来追我吧,如果你追到我,我就让你亲3下”“哼哼,你等着!”
  • 落飞沙

    落飞沙

    《落飞沙》若说是三千浮华,也不过飞沙扬长散落,如浮生,亦如转瞬轮回,我还是我,你却早已羽化成仙。落飞沙书中的主人公,一枚小萝莉,在洛阳城内可谓是一个人见人畏的麻辣厨娘,她希望自己可以找回多年在江湖上漂荡的父母,却一不留神卷入一场逆天的血雨腥风,从此便开始踏上修行路,无法回头,一场轰轰烈烈的江湖闯荡使他明白了所谓的至死不渝。
  • The Argonauts of North Liberty

    The Argonauts of North Libert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绯闻天后:腹黑BOSS,头条见

    绯闻天后:腹黑BOSS,头条见

    他是权势遮天富可敌国的帝国总裁,只有他不要的,没有他得不到的。一夜迷情,视天下女人为粪土的他却一睡成瘾。“女人,嫁给我,整个A市你可以横着走。”“抱歉,我们不熟。”面对自家BOSS的追求,她选择无视。第一天,她的房间堆满了鲜花,她丢。第二天,她的房间出现了钻戒,她还。第三天,她的房间放着两本红本本,她傻眼了。他妖娆的躺在床上,用低沉的声音蛊惑她:“老婆,来,睡我!”【男女主身心干净,1v1】
  • “草包”王妃

    “草包”王妃

    她明明记得自己被一辆破吉普撞飞,然,再次醒来,却发现自己赤条条地与一个同样赤条条的尖嘴猴腮的男人躺在床上。她还没来得及反应,就被一群如狼似虎似地冲进来的穿着古代戏服的“演员”大喊着“捉奸在床”……什么?居然骂她是不知廉耻的草包王妃?什么?她的王爷夫君居然只是个十二岁的小正太?
  • 超级存取师

    超级存取师

    楚飞手里的银行卡突然变成一张黑卡,系统提示,他成为了可以在天地各界任意存取的超级存取师!一套普通的衣服就能换取神仙穿的仙衣?一把普通的枪支就能换取修真者修炼百年的法术和灵器?一辆普通的汽车竟可以换取魔兽妖兽来帮忙?望着手里的黑卡,楚飞忍不住大笑道:“真是一卡在手,天下我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