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我回来了!”杨奕怀里抱着那棵大白菜一踏进家门,就对着屋里兴冲冲地喊道。
奶奶大半天没见到宝贝孙子了,一听自己回来了,那还不得满脸堆笑地从屋里接出来,然后再把他让到屋里坐到炕上,接下来又是烧水又是做饭的一阵忙活才肯罢休。可是杨奕一连喊了三声,屋里却静悄悄的,什么声音也没有。
杨奕突然感到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了心头,他顾不得浑身是雪,赶忙跑到屋里,朝着奶奶睡觉的炕上一看,不由得大吃了一惊。屋里死一般的沉寂,奶奶静静地躺在冰冷的炕上,一动也不动;身上盖着一条薄薄的棉被,头发凌乱,双目紧闭,脸色苍白。
他心里一紧,上前伸手一探,发现奶奶的呼吸正常,用手又摸了**奶的额头,体温尚在。——这是怎么回事,难道奶奶病了?
杨奕心中忽然一动,下了炕急忙来到了房屋的中堂,环顾四周,但见冷锅冷灶,墙角放的那个米袋子早已空空如也。他瞬间就明白了,泪水不禁夺眶而出,奶奶这是一天没吃饭,饿得晕过去了!
眼下最重要的是赶快让奶奶喝口热水,等醒过来之后再慢慢地吃点儿清淡的食物,可是如今这最简单的事情,他却有些犯难了。
杨奕虽然在这里生活了十六年,可是和街坊邻居并不熟悉,如今去谁家能借到这一点救命的粮食他都不知道。这可如何是好,奶奶为了自己受尽了罪,吃遍了苦,如今累得再也动不了了,难道自己就这样看着奶奶活活饿死不成!
如果那样的话,自己还有何脸面活在这个世界上。
就在杨奕一筹莫展之际,忽然听到门外有人喊道:“奕哥——你在家吗?”
这是梁柱子的声音,杨奕心中一喜,急忙在屋里高声应道:“柱子,我在家呢,你赶紧过来呀!”
梁柱子一蹦一跳地进了屋,看到眼前的情景也着实吓了一跳。但他没有像杨奕那样手足无措,而是赶忙来到外屋,一看灶台下面还有些干柴和引火之物,于是就从外面提了半桶水,倒在锅里,俯下身子点火加柴就开始烧水。
这也难怪,梁柱子从小就在开元寺当和尚,劈柴提水,刷锅做饭的事早就轻车熟路了,时间不大,一锅滚烫的开水就烧好了。
杨奕暗自惭愧,见梁柱子盛了一碗开水端了过来,赶忙从炕桌上拿过一把小勺,两个人就开始慢慢地喂奶奶喝水。
一碗热水喝下去,眼见着奶奶的脸色慢慢地缓了过来,两个人都暗自松了一口气;过了没多久,就见老人慢慢地睁开了眼睛。
杨奕惊喜万分地将奶奶揽在怀里,学着奶奶平时的口气说道:“奶奶你先好好躺着,我们这就给你弄点吃的!”
老人的身子还是很虚弱,看了看杨奕和梁柱子,想着动身起来,无奈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微微点了点头,浑浊的目光里全是欣慰之情。
杨奕让奶奶在炕上躺好,又盖好了被子,然后悄悄地来到中堂的灶台边。他拿起空空的米袋,用力晃了晃,发现里面还有些袋底子,于是就将袋子翻过来,将里面的存米全都倒在锅里,然后将早上奶奶给他准备的那两个米面饼子也拿了出来。这时他又忽然想起在开元寺的后山,那个惠如儿姑娘还送了自己一棵大白菜。这真是太好了。等米饭熬好了,将白菜往锅里一切,这不就是朱元璋小时候喝过的“珍珠翡翠白玉汤”吗?
杨奕一边忙活着,一边问梁柱子道:“柱子,下午先生不上课吗?你怎么跑我家里来了?”
梁柱子嘻嘻一笑道:“明天费先生要到城里去会朋友,听说要三四天之后才能回来呢。临走的时候给我们留了习字和诵读……”说到这里他一看奶奶在炕上似乎又平静地睡着了,于是小声地问道:“哎,我说你今天可真够牛的,居然敢跟慧智那个老秃驴叫板!”
“你也听说了?”杨奕说着话也偷眼看了看奶奶。
梁柱子啧啧道:“这开元寺虽大,可能有什么事瞒得住我梁柱子!不仅如此,我还听说你英雄救美之后,那个惠如儿小姐还送了你一棵大白菜,——哎,我说墙角的那棵就是吧!”
杨奕看着柱子那双滴溜溜乱转的眼珠,不由得哂笑道:“你小子的心思怎么都用到这上头了?”
两个人正嘀嘀咕咕地说话,没想到一直静静地躺在炕上的奶奶忽然问道:“奕儿,你今天见到慧智师父了?那个大白菜是怎么回事?”
杨奕大惊,奶奶不会是在假寐吧,这下可露馅了。他用嘴撇了一下梁柱子,只好站起来来到奶奶的炕边,乖顺地将今天所发生的一切全盘端了出来,说完之后将头一低,就准备着听奶奶的训斥。
旁边的梁柱子冲着他挤眉弄眼,看样子这个家他也没少来,这场面不知经历过多少次了。
“奕儿你坐下,听奶奶给你说话!”奶奶轻轻地说道,“这件事你做得对,如果奶奶再骂你,那就是奶奶的不对了。你读书是为了什么,那是为了要考取功名得个一官半职,得个一官半职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给老百姓做主,惩恶扬善?如果你今天碰到一个遇难的弱女子受到欺凌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那你的书才是白读了呢!——你去吧,柱子来了,你们说说话,奶奶不怪你!”
杨奕一边做饭,一边默默地想着奶奶刚才的那番话。他暗自惭愧,以前总觉得奶奶让自己读书是为了光宗耀祖,是所谓的封建官本位意识,可是如今才明白了,奶奶才是得了这读书为官的精髓啊。
柱子似乎也明白他的心事,只是静静地添着柴,一句话也不说,就这样,时间不大,一锅喷香喷香的“珍珠翡翠白玉汤”就做好了。
两个人伺候着奶奶吃了一碗稀饭,然后柱子就嚷嚷着要摆弄他带来的那些野味。可是两个人没想到奶奶吃过饭之后,竟然能下炕了,刚开始杨奕还不放心,可是一看奶奶下了炕就好像重新焕发了生命的活力一般,出出进进,说说笑笑的一边忙着让他们俩把剩下的米粥喝碗,一边去外面的大缸里给他们俩捞咸菜。
梁柱子跑到屋门外拎进来一只袍子和一只山鸡,献宝似的举到奶奶面前,笑嘻嘻地道:“前几天奕哥病了,我早想过来看看他,可是那几天寺里看的严,没找到机会溜出来,今天王先生给我们布置了课业,寺里的事儿也就不用我们干了,这不就抽个空跑来了!”
奶奶笑着接过来,假装嗔怒道:“小小年纪油嘴滑舌,再不好好读书,看你们王先生不打你板子!”
柱子呵呵一笑,顽皮地道:“奶奶,给你说实话吧,我还俗也快三个月了,和书本打交道也快一百天了,可是那书本上的字,还是他认识我我不认识他,手里的那杆细细的笔耍起来还不如宝剑顺手呢!前几天回城里一趟,给我爹也说了,我根本就不是读书的料子,如果我爹还掐着我的脖子让我读书,那我宁肯再入佛门当弟子,也不受这份罪了!”
奶奶无奈的一笑,就提着柱子拿来的袍子和山鸡出去收拾去了。
这是古代人的规矩,来者都是客,妇女不上桌;无论是谁的客人,妇女都要下厨伺候者。杨奕一看奶奶手脚麻利,自己也帮不上手,只好和柱子来到自己的屋里坐下胡吹乱侃。
“奕哥,我一听说你和慧智那老秃驴干上了,立马就知道我给你准备的野味你肯定没顾得上去拿,这不一散学我就跑到寺院后面挖了出来。原本想着一路小跑能追上你……”柱子一手摸着光光的脑门笑道。
说实话,杨奕混迹官场多年,内心深处属于纯真友谊的那个最柔软的角落已经尘封了多年。然而就在这几天的时间,奶奶无微不至的疼爱,好友柱子那种不是兄弟胜却似亲兄弟般的那种情谊让他大为感动。此时此刻,杨奕看着面前的这个顽皮捣蛋却一脸挚诚的好友,他暗暗地下了决心:自己如果在这个世界里平平淡淡,那就什么也不说了;如果自己有出人头地、大富大贵的那一天,自己决不能让他们受半点儿委屈!
不,自己决不能平平淡淡地活下去,为了自己生命中这两个至亲的人,自己也要去拼搏,去努力!
时间不大,两人就闻到了烤肉的香味,就见奶奶一手拿着几串刚烤好的袍子肉,满脸堆笑地走了进来,一手递给他们,笑道:“趁热赶紧吃啊,孩子们,奶奶再给你们烤去!”
柱子接过奶奶的烤肉放到了桌子上,蹑手蹑脚地就跟着奶奶走了出去,时间不大,竟然欣喜若狂的回来了,一边冲着杨奕打手势,一边从屁股后面摸出一个小葫芦来,欣喜若狂地道:“哈哈奕哥,奶奶让我们喝酒了!——你是大哥,你先来一口!”说着话就将酒葫芦递给了杨奕。
杨奕恍然大悟,心里一阵激动,接过来喝了一小口,递给柱子道:“来柱子,你也喝!”
这时代的酒微微有点辣,细细品起来甚至还有些酸,可这是杨奕来到这个世界第一个人请他喝酒;这个人将他当成最亲的大哥,把他的奶奶当成自己的奶奶来孝顺,不图名不图利,这个人就是眼前的柱子。
当奶奶第二次把肉串送进来的时候,看到他们哥俩你一口我一口,喝得是真是不亦乐乎,也和蔼地笑道:“柱子啊,奶奶不是不让你们喝酒;而是我们家太穷了,哪怕家里有一点余下来的钱,我也会隔三差五地给你们哥俩打点酒喝,你们都长大了,都成了男子汉大丈夫,哪能不会喝酒呢!”
杨奕看着眼前的一老一少,原本这都是和自己毫不相干的人,可是几天来,这两个人却成了自己在这个世界最为亲近的人!
杨奕站了起来,看了看柱子,对奶奶说道:“奶奶,你放心,孙儿一定会让你过上好日子的!——来,奶奶,我和柱子敬奶奶一口酒!”
夜幕降临,北风乍起,乌云已经铺满了天空,倏尔鹅毛大雪纷纷扬扬的洒落下来。在这寒冷的冬夜,这座小小的院落之中的小屋里却其乐融融,屋里微弱的灯火之下团坐着祖孙三人,不时的传出他们阵阵的欢笑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