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65500000061

第61章 事出有因

山海关既是东北关隘,重兵驻守,那关城自然非同小可。由当年中山王徐达起筑,百年之间数次增建,如今已堪称“固若金汤”之重城。

关城四门,东曰镇东、西曰迎恩、南曰望洋、北曰威远。那东门处,便是高悬“天下第一关”的所在,是辽东入关必经之门。

陈瑞瑜一部打关内入关,自然走的是西门迎恩门入城,那镇东门城楼也就无缘所见。不过,这打瓮城穿过进入关城,所见也足以令人暗自稀奇。当然,秦振武等一干人是早已见过,便走的自如。

那潘承林潘千户、徐维宗以及一干在京城里耀武扬威的锦衣卫们,却是头一次来,倒不是说关城内如何热闹,再热闹的地儿,也比不上京城,但此处却令人不由自主的生出“大战来临”之感。那戍守城墙垛台的士兵,街上巡查的步队,可与京城完全不同,那些官兵穿甲着盔,身形也不算壮的过分,那气势却分明有异。

对于第一次入城的人来说,想像中这城内怕都是驻军,但陈瑞瑜眼前的,却是酒肆、店铺、客栈林立,就是街上的行人,也与寻常城池无异,多的,仅是无处不见的官兵。

事实上,关城内朝廷的衙门实在不少,若说通州城是因漕运而官署成群,这山海关便是因关隘重地而衙门遍地。在城东镇东楼内侧就有兵部分司、递运所、守备厅;城西北处建有山海卫、都察院、杂建局,养济院、义仓、山海仓,草场;另外城内还有太傅庙、城隍庙、乡贤寺、儒学等等。这还没提蓟辽总督的别院,兵部督饷官员的临时公所,以及经历司、户部仓场等等的所在,仅这些衙门官署,就足以需要众多人口支撑,而显然,这不是军营里的官兵们所能做的。

再者,朝廷拨付的军需、粮草,除部分是分派各州县直接转运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是现银,而这便需要在当地拿银子买,至于卖的人,自然便是无数商号、店铺。

山海关关城的繁盛,也因此而兴。

所以想象山海关城内全都是驻军,便是错觉。

当然,在城内大街上见到这些,潘千户一干人等,也就渐渐松了不由自主绷紧的身子,有些甚至寻思着,等安排妥了,是不是跟潘千户告个假,在城里寻处酒肆喝上一顿。

那选锋营千总王瑜,带着这队人马径直穿过关城中心的钟鼓楼,于城东镇远楼下转左,走不上数百步,便到了一处营房。想必这原是一处戍守官兵居住的所在,一排排营房瞧上去能容千人,不过此时已全都腾空,只留着伙房的人。

一番安置,潘千户自去相干衙门办理设立锦衣卫军情所的手续,他手里有兵部的文书,亦有东厂、锦衣卫出具的印信、腰牌,倒也没人难为他,去得不慌不忙,回得却是快。

那千总王瑜并未离开,招呼着留守兵士为这队锦衣卫人马准备饭食,甚至连棉被、竹席都很快让人送了来。瞧样子这人对此极为熟悉,陈瑞瑜琢磨着,此人可不仅仅是个千总这么简单。犹豫着是不是要上前搭话,那米粮一事......眼下可不是赚银子那会儿,这事是否揭开,可要斟酌下了。

待潘千户、徐维宗回来,那王瑜还是没离开,陈瑞瑜暗中留意,竟然看出那王瑜是想与潘千户凑近点搭话。这也因那王瑜在军营里待得久了,除了上司面前要担点小心,其余的人可没人讲究什么“含蓄”,也是,都是五大三粗的汉子,就是那些千总、游击、参将,也是几句不对便破口大骂、伸手揍人的“粗货”,还讲究什么“仪态”?那王瑜也算收敛的了,却遮不住陈瑞瑜的眼睛。

潘千户办的极顺,兵部的行文早就到了,那办事的文官还觉得锦衣卫办这“军情所”纯粹是胡闹......只要是文官,对锦衣卫、东厂可没一个能拿正眼瞧的,但这是兵部下文,话里的意思还透着“奉旨”的味道,是以这军情所早在十日前便就收拾妥了。

潘千户也带人去接收,是个不算小的院子,当然算不得官署,但前面厅也算宽敞,后院小院住人也能容下四五十人的,总之还算不错。甚至柴米油盐等等供应,也都有专门的处置,至于马夫、伙头等等,也都佥派了民夫。

徐维宗带着归属他的属下五十名锦衣卫,就此算是走马上任了。

潘千户带着陈瑞瑜一起,交待徐维宗相干事项,这也是与陈瑞瑜一并交待了。看样子潘千户是不打算再往宁远去了,是以,将一并办好的文书、印信,一股脑的交给陈瑞瑜。

这次锦衣卫再次参与军情刺探一事,大概满朝上下都没人怎么在乎,若非是东厂魏公公打了招呼,怕就算是圣旨,也有人要唠叨几份折子“探讨”一番。想来这事知道的人并不多,况且兵部行文中也提了“事属军机”,也就没人多议论。

再说,这锦衣卫又不受关前各衙门辖制,只要按公文里交待的安置妥当也就算完事,让锦衣卫的人自己折腾去。

是故,这要办的事儿,也就三样。这一,是给锦衣卫安排一个地儿办公。陈瑞瑜要去的宁远,怕是早也有了公文,地儿定然也是预备了的;这二,是军情的递送、交接。当然,锦衣卫得来的消息,由宁远直送山海关,再由山海关直送京城,然后由潘千户送与东厂。至于与关前军务关联上,只是提了一句,若事急,可送呈各城主官。这实际上只是锦衣卫与各相干文官们打了个招呼而已,双方心知肚明,怕是谁也没当真。

至于第三,则比较重要了,是锦衣卫的探子们如何出入各城关隘。

事实上,看着山海关城门处那几乎任人出入的模样,这事儿便处置的过于细了。当然,在兵部的那些文官们可不知实情,想当然的认为,那城门没有印信、腰牌的,便不得随意进出。却不知,那城内有百姓、商队出入,未必人人都发一腰牌?就算真有,那成千上万之下,又如何辨别真伪?说穿了,就是纸上谈兵。

陈瑞瑜拿到手里的,是一方小印,上面仅篆着一个字:“探”,中间还缺了半笔。

看着这显然是新制的小印,陈瑞瑜有些发怔。要说大明朝这些文官心思还真是缜密,这缺笔明显是为了“防伪”,这些细节想得如此周到,也算是用心良苦。不能不说,大明朝数百年的文官系统里,也不都是只想着贪银子不办实事的。这个点子无疑并无先例,但用心到这份儿上,也算“好官”吧?

当然,文书里注明了的,这小印需与锦衣卫腰牌同用,方才有效。

潘千户特意将一面锦衣卫腰牌拿给陈瑞瑜细看,那正面与陈瑞瑜属下“冒牌”锦衣卫腰牌无异,但背面,却是注明了此人相貌、归属等等细项。显然,潘千户是知道陈瑞瑜等冒名做下的事儿,这会儿没有明说,却等于告诉陈瑞瑜,今后这腰牌,可要“正式”一些才能有用处。

陈瑞瑜半响无话,倒不是心虚,而是琢磨着,这东西拿在手里,唯一的作用,怕是与在宁远的袁崇焕等人可直接求见。陈瑞瑜这会儿还没想到去见那位袁崇焕,他的重点,也并非就是刺探军情上,只是这个幌子必须得用上。

可用谁好呢?

陈瑞瑜自己当然不会留在宁远,秦振武等人也不能,要么让王宝留下?或者是那个张浩平?

随即,陈瑞瑜想到军需、粮草的供应。这去了广宁要想得到补给,自然是从宁远获取,那位袁崇焕能否按需给付?那位可是出了名的大胆,日后斩杀毛文龙可没半点心软,自己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可未必能看在眼里。

王宝定然是要负责军需粮草的,但不能让其捆在宁远。

离开白水铺子时,陈瑞瑜与锦记的几位总管也留了话,若是有需,便要锦记提供米粮,不论是由山海关入关,还是绕道宣府边墙外输送,都要有所预备,这路倒不必担心,那几家都走过,没一个不熟的。只是这一步还需到了广宁之后视情形再定,那王宝便是用来制约锦记的人,也是陈瑞瑜目前唯一能用上的。

那么将张浩平留在宁远?这小子也不知能否上的了台面。

陈瑞瑜一时想的出神,那潘千户却以为是有了顾虑,便道:“宁远一处,是按三百人供应粮饷,此事公文中已有明文。那宁远主官可管不到你。每月一千两饷银,三百石米,五百石马料。适才我去问过,这虽走的是军需,但这个数你可直接派人去领。听那官儿的意思,这部分也不是占了宁远原来的定额,不干他们的事儿,你不必顾虑。”

这却是陈瑞瑜手里公文上没有的。

“几时?”陈瑞瑜问。

“七月初一算起。”潘千户难得正色。

陈瑞瑜颠了颠手里的文书。

潘千户压低声音,道:“你放心,这是指明拨付的,走的是大宗军需米粮,拨付却是指明的了,就算有人动心思,也没人动你这部分,除非他们瞎了眼。”

陈瑞瑜想了想,也就点点头。看来潘千户也知道这军营里吃空饷、买军粮的把戏,当然,这指明的部分,数目太少,动了可就太明显了,何况与锦衣卫相干,还真的可以放心。

“宁远那边......千户大人真的不留人?”陈瑞瑜问道。

潘千户有些尴尬,低声道:“不是我不留人,前些日子不是说了?这些人都没到过辽东,指望不上,若是弄出些什么岔子来,遇上建奴怕是根本没用,死了人倒没什么,就怕误了事。”

陈瑞瑜道:“留两个人吧。就看着家,帮着处置那些粮饷,再者就是往山海关送信,就这些差事,别的我不用他们。”

潘千户不答话,却拿眼瞅着徐维宗。

徐维宗细细想过,看了二人一眼,却转身出去,隔了会儿进来,道:“说好了,有两个胆子还算大,就他们去吧。”

此事便算定了,看着陈瑞瑜点头,潘千户也露出笑脸。千户大人的差事,就此便算了了,倒也不急再办什么。

留两个人在宁远军情所,陈瑞瑜是无人可用,倒真是用来送信的。两个正经的锦衣卫,与宁远那些文官、官兵打起交道,可也算省事。那个张浩平,也得留在宁远,让那个飞鱼服天天在眼前晃着,也不怕他生出别的心思。

就此三人都轻松了些,相互对视一笑,一时也不知接下来要做什么。

陈瑞瑜忽地想起那位千总王瑜,便看向潘千户,问:“大人,适才去办事时,那官儿可知咱们来了多少人?”

“没问。”潘千户似乎才想起那官儿有些对自己不恭敬,当然,在这个地方,不恭敬也就不恭敬了,还真拿他没法子。

“怎么想起问这个?”徐维宗笑道:“咱们锦衣卫的事儿,他也不敢多问。”

陈瑞瑜摇摇头,道:“这么说,他不知道咱们来了多少人。那适才那个营房,便是马总兵招待的了?”

“也是啊,”徐维宗挠挠头,道:“那马总兵咱们也不认识,这可要承情的。”

当然是人家“热情”,不然,这么多人来了,那官儿却只给准备了这个小院子,难道都挤在一间房里睡?

“你也不识?”潘千户大概觉得不可思议,他原本也觉得不对,却以为是这位神秘的少年暗地里做的安排。这也难怪,这不过一月的功夫,这位少年可展示了不少“不可思议”、连想都没想过的可能。

陈瑞瑜皱了皱眉,道:“锦衣卫......查案,有动过这么多人手的时候么?”

“人手?”徐维宗道:“你是说像咱们这回的?”

“甚少,”潘千户回忆道:“也不是说没有过。”

这话颠倒着说,潘千户怕是也所知不多。

“你是说那马总兵以为咱们是来......”

徐维宗这聪明尚未说出,就见那千总王瑜快步走近,满脸是笑,当然,此时可要“坦诚”的多。

“三位远道而来,也乏了吧?还请赏脸给个面子,在下做东,给三位洗尘,这城东悦心斋可是关城里最好的一家,若是三位有那个雅兴,还可以听曲儿......”

同类推荐
  • 奇葩列传

    奇葩列传

    在历史的滚滚长河中,当真是奇葩朵朵开!奇葩中,有的狂妄无知,有的欺世盗名,有的好大喜功,有的…….有的奇葩本应流芳百世,但却遗臭万年!有的奇葩本应遗臭万年,但却流芳百世!看澜爵为各位看官带来一段不一样的历史~不保证定时更新,也有些不是原创,写着玩的,你们看着玩~
  • 大唐花天子

    大唐花天子

    王赫来到大唐,种田、养鱼、栽花,还要出将入相?他要保护自己的岭南家园,还得晒盐、采珠,养着长安那群豪门权贵?好嘛,王赫撇撇嘴:跑到古代搞发明有什么了不起,有本事把大自然和老祖宗留下的东西都收拾利索,那不就是个大唐盛世!
  • 乱世枭雄谱

    乱世枭雄谱

    如果你有一个梦想,那么你一定会遍体鳞伤。哥写的不是书,是寂寞!
  • 余唐

    余唐

    人人皆有自己的活法,他只想活的更好,哪怕做一个小人物,哪怕是到了唐朝……唐朝固有盛唐的好,静观公孙大娘舞剑,漠然杜子美的国家之情,痛饮青莲杯中酒,洒血北漠关。这,也许就是我要的大唐,一个更真实的唐朝……
  • 重生之宋歌

    重生之宋歌

    一个因为意外来到北宋末年的少年,为了生存而一直努力着,先是一个佃农子弟,遭遇瘟疫后,得以栖身的家庭破碎,辗转颠沛,机缘巧合之下成为一个冒名顶替的管家,只为了混一口饭吃,却无奈卷入纷争之中,最后被人诬陷为淫人妻女的恶棍,等死之际,却被北宋大宦官童贯收为义子,主角的人生画卷由此展开……
热门推荐
  • 互联网帝国

    互联网帝国

    王安因为一次意外重生到了高中时代,发现竟然是中国互联网的初期,于是决心缔造属于自己的帝国。做搜索引擎,做电商,做聊天工具,做...上市?这从来不是他的目标,他想要的是改变这个世界!
  • 认真

    认真

    认真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把平凡的工作认真做好就是不平凡;只有认真的态度,才有卓越的成就;只要认真,做任何工作都会被尊重。本书通过富有哲理性故事和生动案例告诉广大读者一个真谛:认真是一种对待生活、工作、人生的态度。
  • 瞳魔传说

    瞳魔传说

    远古流传着一句古老的话!“暗中藏毒,命终无!医武一家,命由他!一朝瞳魔现,天地风云变!”少年武天昊,拥有顶级玄体!背负宗门使命一步步走向浩瀚大陆巅峰!!!
  • 王俊凯之银杏树下的爱恋

    王俊凯之银杏树下的爱恋

    这是王俊凯和一位女生的故事,大家快来看吧!
  • 16岁的初次

    16岁的初次

    她明明如此善良,如此纯真,如此信任他,可是,闺蜜和他一起骗她,朋友离她而去。从此,她——变了——恶毒,可怕,从不相信任何人。当她已经忘记他,他又出现了……
  • 崔氏玉华

    崔氏玉华

    崔氏玉华,她是尊贵的崔氏女,也是低贱的胡汉杂种,亲娘的极度苛求,让她格外早熟懂事,欺压利用都无所惧,娘让我好好的活着,我便要好好的活着。这是一个聪慧小女子从夹缝中一步步走上人生巅峰的故事,这也是个先婚后爱的故事,一个不想爱,一个不懂爱,看最后如何情深意长。
  • 接受自我创造奇迹:拥有自信

    接受自我创造奇迹:拥有自信

    本书讲述了观察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竞争能力的培养、理解能力的训练与方法、创造性思维训练、训练集中注意力的方法、培养记忆力的重要性及方法,以及按计划管理时间、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积极心态、保证身体健康、保证物质环境。我们把上百个行业里顶尖人物奋斗的故事串了起来,告诉每一个孩子,你们每一个人都有天赋,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只有几步;人一生有无数失败的可能,但成功的可能只有一个。
  • 圣弓大帝

    圣弓大帝

    一个被魔王撒旦灭宗的终极门派。一个错误就位附身在一个平凡少年的宗主,为了复兴门派。从此踏上一条复仇之路。为了宗门、为了亲人、为了复仇、一把弓,创天下....
  • 天道星途

    天道星途

    莽荒亘古,茹毛饮血。大道主宰,不忍人间疾苦,传无上神通,刻于星陨之上,落于人间。后人得知,吸日月精华,修无上宝典,练盖世神功,一时间,成不朽大帝!而就在世人点命星,借星辰光华,淬炼肉身之时,有着这样的一群人,他们观星辰,演生死,夺造化,逆天命……他们称呼自己为天道者!
  • 发展你自己:68条人生经验助你心想事成

    发展你自己:68条人生经验助你心想事成

    人生是一道难题,而你不是一个高明的算术家;人生是一场循守规则的比赛,而你却总被亮出红牌;人生是一次单程旅行,而你还未打算好怎样迈开脚步。有些人在人生的道路上处处碰壁,撞得头破血流,终其一生被动地适应生活给予他们的一切,而另一些人则让生活适应他们的目标,最终成为人生的强者。发展你自己:68条人生经验助你心想事成》围绕生活、工作、修养、人际、境遇、婚姻、幸福等人生的方方面面,阐述了行走在人生丛林中的宝贵经验和智慧,年轻人若能很好地加以吸取,就有助于摆脱惯性思维的束缚,把握住前进的方向,全面地发展自己,坚定信心,少走弯路,顺利地迈向成功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