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65500000065

第65章 宁远主官

由山海关至宁远的二百里地,是一条平坦的长廊,宽约十至三十里不等,左侧远望是连绵不绝的群山,右边不远处便是海,咸湿的海风毫无遮掩的吹起路上的尘沙,径直往山里飘去。

陈瑞瑜这一支人马走的是驿道,依旧是偃旗息鼓、毫不张扬。

驿道上车水马龙,军民混杂,丝毫不逊山海关前那般热闹景象。

建奴不战而下广宁镇之后,在大小凌河一带便就止步,并未深入直抵关前。若说山海关外大明军镇因建奴而受到影响,在山海关至宁远这一段,完全是溃兵所致。当初急匆匆逃命的溃兵与百姓,虽是狼狈不堪,却对驿站、堡寨没有破坏,就说这驿道上的四处驿站:高岭驿、沙河驿、东关驿、曹庄驿,依旧完好无损,当然,这份热闹,则是孙大人的功劳。

修城筑堡,所需砖瓦、木料以及民夫、骡马等等,足以让驿道上络绎不绝。

按孙大人的策略,还有安抚辽民、屯田垦荒之举,这百姓所需,无论是针头线脑,还是农具、种子,无疑仍需由关内输入。这本是辽东常见的情形,却因辽东战事,让人误以为辽东仅剩之地的辽西走廊,是一片军营密布、处处荒芜的所在。

显然,呈现在陈瑞瑜等人面前的,并非如此,就连秦振武、杨一志、赵天宝等人,也因许久未归,略感惊诧。

瞧着左侧远处山顶逶迤的边墙,座座墩台、烽燧,似乎仍旧是原来模样,那相隔数十里的堡寨上,翻卷的旌旗插满了墙头,显然也都有人马进驻......这一切,与当初的辽东是何等的相似。

有那么一刻,就连陈瑞瑜都产生了些许错觉,似乎那些战事,都仅是传闻而已。

孙承宗经略辽东,仅山海关至宁远这一段,还算是有所为的。

当然,陈瑞瑜也就明白了山海关处为何得以轻易进出。

虽走的是驿道,陈瑞瑜却并未带队急奔,甚至在遇到小队明军巡弋骑兵时,还主动避让,乘便打量着那些骑兵们的装备、士气,却并未得出什么结论。瞧上去并不乏骁勇之辈,器械、甲杖也还不错,只是......不说话,陈瑞瑜也辩不出是来自关内各镇调戍的兵,还是辽西本地新训之军。

想必孙大人、马世龙已将各地调戍的兵马与新招募之兵重新整肃过,也就是后来所谓的关宁兵马。

至于战力......陈瑞瑜摇摇头,若按历史记载,所谓的关宁铁骑,除了一个名声,依旧没有可称道之处。倒是让陈瑞瑜刻意留心的,是那些兵与自己属下这五百骑兵一样,身形高大,这便是北地的特色了。记忆里,江南一带,似乎要逊色不少。

二百里的驿道,陈瑞瑜带队却走了两天一夜。夜里也未在驿站歇息,也未进入任何一座堡寨,而是仍然选择一处山脚扎营。

沿途所经关卡,自有人料理。

两名派驻宁远的锦衣卫,手里的文书、印信,正好用上,日后,自然也是要常做的。

这两人还有个任务,便是“关照”秀才郭肇基,一路上是形影不离。那郭肇基倒也老实,一路上也不开口,只管跟着大队。

王宝在山海关与千总王瑜喝了几顿酒,便快马加鞭一路飞感,倒也正好,远远望见宁远城城门时,正好归队。

=============================分隔线=============================

宁远城新筑,正好在辽西走廊的狭处,山海之间不过十里,正是扼守关键。

陈瑞瑜驻马远眺,身后五百骑兵也都静静的勒马站定,秦振武等人纷纷上前,在陈瑞瑜身旁聚拢。

“看着比以往坚实些了。”秦振武道。

“有三丈多高吧?”杨一志眯着眼瞧着,道:“比以往要高出不少。”

赵天宝却有些漫不经心,略微瞧了瞧,便转向陈瑞瑜,道:“大人,咱们要进城?”

“不,”陈瑞瑜道:“你们带队再往前走十里扎营。我带几人去就是,待我出城便就拔营。”

宁远城四周,并未看见游骑,除了城门处有进出的驮队,城外真看不见有明军扎营。这大概就是筑城的目的,主一个“守”字。

此处已算是大明朝的最前沿,孙大人、袁崇焕尚未打算再往前“收复”失地,真要做,也是打明年开始,陈瑞瑜实际上就是赶在孙大人前面行事。

按着历史记载,此时宁远城中,不仅有袁崇焕,还有满桂、祖大寿等颇有名气的明军武官,陈瑞瑜自然是想见一见的,不过,这些兵马可不能进城。袁崇焕的脾气,那是一言不合便可杀人的,尤其是杀军中武将,想来后面连毛文龙都敢杀,可见其胆子有多大,脾气又有多大。对这么个人,还是小心点好。

当然,陈瑞瑜如今是锦衣卫身份,就不算他自己,不是还有两个真锦衣卫么?何况文书、印信一应俱全,袁崇焕倒不至于找麻烦,这次来办的事,也与袁崇焕没有冲突。

当下陈瑞瑜带着两名锦衣卫,加上王宝,四骑进城,秦振武等人则带领大队人马绕城而过。为避免遇上麻烦,陈瑞瑜早已给秦振武等人备好了文书,不仅有来自锦衣卫的,还有千总王瑜从马世龙处弄到的文书。

陈瑞瑜等四人来到城下,守门官兵显然是个识货之人,见到锦衣卫服饰,莫不面露惊诧。

那两名锦衣卫想是来前已被吩咐过,或是想着今后要在城内住下,多少得依仗这些守城官兵,倒也没拿出锦衣卫的威风,主动出示文书,倒省了陈瑞瑜开口。

那守门官带着巴结,双手奉还文书,还差了个兵带路,将陈瑞瑜等直接带往宁远城内。

因一直惦记着会不会见到那数名“名人”,陈瑞瑜骑在马上有些略微走神,一双眼只往城内兵马、城墙上的防守军兵处瞧,倒忘了去看宁远城内到底如何。

由外城至城中心,倒没花多少功夫,陈瑞瑜一路上也没瞧见级别稍高的武官,待回过神来,却已停在一处衙门前。

那两名锦衣卫校尉来时便已经潘千户叮嘱,虽受辖于陈瑞瑜,但诸事却不需陈瑞瑜动手,大概是想着陈瑞瑜的另一份隐秘差事。此时两名校尉上前呈送文书,那衙门前的人立时便抛下一句:“等着。”便进去了。

陈瑞瑜左右瞧了瞧,当然,此时已经下马,却没看见牌匾之类的东西,便低声问那名带路的小兵。

“此处是何衙门?”

“兵备衙门啊。”那小兵似乎觉得奇怪,这来办差事,还不知来的什么衙门?

“里面可是袁大人?”陈瑞瑜小声问。

“正是。”

“拿去喝酒。”陈瑞瑜一笑,摸出一两银子,扔给那小兵。

“多谢大人。”那小兵眉开眼笑,双手捧着道谢。

说完,眼睛一转,打量了下几人,低声问:“大人是办完了差事回去?还是要在这里住几日?”

“怎么?”陈瑞瑜有些意外,反问道。

“嘿嘿,大人刚来,小的可给大人带路。”这话的意思,无非是再想得些赏钱。

陈瑞瑜倒不需这小兵巴结,沉吟片刻,笑问:“你叫什么?”

“小的叫大牛,嘿嘿。”

“专守南门?”

“可不是?”叫大牛的小兵道:“每日里三个时辰,轮着来。”

陈瑞瑜转身由马鞍上的包裹里又摸出十两银子,在手里掂了掂,道:“这些你拿去,给你那些兄弟们买酒。”

“多谢大人!”那大牛伸手便接,陈瑞瑜却顿住,又道:“记着我们几个,往后若有事办,还得你们那些兄弟帮衬帮衬。”

“是,是,没说的。”

陈瑞瑜这才扔给他,道:“你去吧。”

大牛欢天喜地的去了,这一回去,保准要将宁远城里来了个出手大人的锦衣卫传出去。

陈瑞瑜又对王宝、两名锦衣卫道:“这就算开了个头,可明白?”

三人略微一想,便一齐点头。

锦衣卫打听消息,就算没做过,可也不陌生。陈瑞瑜这一说,那两名锦衣卫稍稍动点脑子,便知其意。这建奴的消息没胆子去,在这宁远城里,可就不怕,再说,瞧陈瑞瑜的意思,似乎还要多给些“花销”,这当然更好。

陈瑞瑜抬眼望着衙门那两扇大门,心里琢磨着一会儿真见了袁崇焕,该如何说辞。

要说这宁远城里,大小官员可也不少,袁崇焕此时才是个监军道兵备副使,并不算多大的官儿,城内还有管屯、管粮通判、经历等等一串的文武官员,但袁崇焕却是直接受孙承宗之命,进驻宁远,是当仁不让的宁远主官。

大明朝以文御武,在此可是做到极致。宁远城内官兵虽多,名将亦不少,可这粮秣辎重什么的,全都握在文官手里。武官所能发挥的作用,全在军营之内。或者说,武官们仅能管辖自己属下的人马行动,就算位居副总兵官衔,也只有听文官下令之后,才能带兵行动。

陈瑞瑜倒是想,自己目前这个身份,到底算什么?锦衣卫是卫所编制,却不属于兵,当然,更挨不上文官的边儿,倒不知袁崇焕会是个什么态度。

这一年袁崇焕才四十岁,由一介县令至关前涉及军务,也才三年时间,若是带兵的经验,可就很难说了。不过,天启二年袁崇焕奉令审核兵数时,便勃然大怒,私斩小校,论起来,未尝不是杀人立威的意思。当然,杀了,也就杀了,袁大人可只是受到孙大人的斥责而已。

若按此推断,这宁远城,怕是袁大人也能收拾得服服帖帖的。

自己这回来,袁大人会怎么看?

陈瑞瑜倒不知兵部行文发到宁远城里,会写着什么。潘千户、徐维宗所言,都只说了个结果,却没详说那行文用词是怎样的。要知道,这些文官们,最擅咬文嚼字,那字里行间,可发挥的地方可是不少。

陈瑞瑜等人在门外等了足足有半个多时辰,才打里头走出一位老夫子,一张脸板着没有丝毫笑意。

说是老夫子,是因此人约莫五十来岁,鬓角已见白色,穿一身蓝布长衫,显然没有功名在身。

不过,说话倒也客气。

“就是你们几位?”老夫子看了看手里的文书,抬头看向陈瑞瑜等人。

“正是。”陈瑞瑜上前一步答话。

“跟老夫来,”老夫子丝毫没有寒暄的意思,快步走向一边。

陈瑞瑜楞了楞,连忙跟上。

这是去哪儿?未必袁崇焕不在衙门里?

一行人离开衙门,径直往北门行去,眼瞧着离开钟楼,一直走到北门前,才绕进一条小巷,在一处院子前停下。

那老夫子什么也不说,推开院门进去。陈瑞瑜等人尽管纳闷,也只有跟进去。

院子不算小,前院不到十间房,倒也算有厅有院,想必后面柴房、马圈也是有的。

“几位就住在这里。”老夫子站在院中,似乎并未有多解释的意思。

陈瑞瑜道:“敢问老人家是......”

“不敢。”老夫子道:“小的在袁大人身边伺候,此时只是传话。”

“袁大人不在衙门?”陈瑞瑜有些不死心,就这么便算办完差事了?人都没见着。

“大人公务繁忙,暂时没空。”

“袁大人几时得闲?”陈瑞瑜再问。

那老夫子看了陈瑞瑜一眼,语气冷淡,偏偏面上看不出怠慢的神色,让人不好猜。

“你姓陈?”

“正是。”

“嗯,公文里说的明白,大人早已处置妥当。”老夫子道:“大人每日都忙得紧,无暇见客。”

陈瑞瑜一时没有说话,不见就不见,倒也没什么。

“大人的意思......”老夫子似乎这才想起该解释两句,道:“几位既不受大人辖制,大人也不想多问。每月初一,所拨钱粮便送到此处。四门处守门官兵也都得令,几位凭印信出入,不会受阻。若还有旁的事,便请兵部行文。这不见也罢。”

陈瑞瑜听了,分明觉得是这位袁大人得知城内来了几位不受辖制的人,有几分不高兴?

袁大人还真将宁远城看作自己的了?

不过,还好,那钱粮还是给了。以袁大人此时的官职,还不至于与兵部对着干。想必,这差事来得古怪,袁大人不喜自己眼皮子底下有这么个古怪去处,也情有可原。

陈瑞瑜想了想,又摸出十两银子,递给老夫子,笑道:“多谢老人家,日后还请关照一二。”

不料,那老夫子居然看了一眼陈瑞瑜手里的银子,顿了顿,道:“若是有事,大人吩咐过,请几位往兵部下文。”

说罢,便扬长而去。

陈瑞瑜等几人都愣住了。这起初还不算什么,这最后一句,是在闹脾气?

“这老不死的......”王宝嘟囔了一句。

陈瑞瑜瞧了瞧手里的银子,笑了笑,转手递给那两个锦衣卫,道:“你们拿去吧,初来咋到的,要喝酒还是先打听打听,莫再惹了那位大人。”

一人笑嘻嘻的接了,道:“大人说的是,咱们刚来,一定不给大人惹麻烦。”

“瞧这老不死的做派,怕是活腻了,这若是在京城......”

陈瑞瑜伸手止住,道:“咱们做咱们的,旁的话休提。”

“是。”

“你二人就住在这儿,倒也不急,慢慢办差事。后面......自有人来传令。”

“是。大人放心,千户大人都叮嘱过了,小的们不会误事。”

陈瑞瑜点点头,转身再看了看这个小院,心思却已完全不在这里。与这帮子文官打交道,还真不省心。

“走,做咱们自己的事去。”

带上王宝,径直出城追赶骑兵大队去了。

同类推荐
  • 阔端与萨班凉州会谈

    阔端与萨班凉州会谈

    西藏自古与中原有着密切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交往,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交往和联系逐渐由松散向稳固的方向深化,到元朝时期,西藏已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下的地方政权。1247年,蒙古皇子阔端与西藏地方萨迦派法主萨迦班智达在甘肃武威举行会谈(即凉州会谈),尽管会谈过程简单,但是目的明确,方法得当,解决了重大问题。正是通过这次会谈,产生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
  • 轩月暮云

    轩月暮云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故梦尘器起,看尽浮沉追远矣鸿绪常愁危浅,情愫总被怨扰,生平与谁共秋霜,但使青阳在心上
  • 无双猛将

    无双猛将

    散打高手遭人暗算,意外穿越到了乱世三国。任你笑傲群雄,所向披靡,难逃我手中霸戟!任你阴谋诡计,奇策迭出,我自一力降十慧!我便是这天下最强的男人,便要掌握这天下最强的权势!且看霸气无双的乔玄如何谈笑间纵横天下,挥手间枯骨成山!为了生存,为了爱人,他踏上了一条铁血不归路......
  • 夫余王

    夫余王

    早在两千多年前西汉时期。在我国东北三江平原上,生活的少数民族部落就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这些部落大都是马背上的民族。性情豪放,善于骑射,精于狩猎。其中以居住在嫩江跟牡丹江流域的秽、貘两族最是兴旺。这里四季分明,鱼肥水美,利于渔猎,适宜农耕。在长期的生产劳动过程中,秽、貊两大部族相互帮助,共同抵御外来部落的侵犯,誓死捍卫着自己的领地。到秦朝末年时期,秽、貊两族便融为一族,名为秽貊。之后又建立起自己的民族政权,史称槀离国。藁离国是三江平原上建立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也是我国东北疆最先崛起的少数民族国家之一。在藁离国崛起之后,三江平原上又相继崛起了东胡跟肃慎两大部落。从此在三江平原上就形成了以藁离、东胡、肃慎三族鼎立的局面。我们的故事就是从藁离国的一个传说开始了。
  • 也是历史:一本周刊20年的中国记忆

    也是历史:一本周刊20年的中国记忆

    本书是对共和国近20(1989~2008)年来,与普通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当年的被普遍关注的一系列事件,例如89年的民工潮、90年的第十一届北京亚运会、三陕工程开工、气功热潮、香港和澳门的回归、98抗洪、企业职工下岗、美国袭击中国使馆案、“远华走私案”、高教收费、SARS等重大事件的一种历史性回顾。作品均选自当年的《新世纪周刊》的现实报道,具有及时性、准确性等新闻特点,不仅对当时的人们给予一种信息传播、思想讨论的时代意义,对今天的我们同样具有一定的深思、回顾与纪念意义。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出版帝国

    重生之出版帝国

    当缥缈之旅再也不是萧潜所著,当戴小楼成为了军队长官之后……网罗无数网络写手,横扫世界出版界,发展外太空出版体系,建立强大的出版帝国;本书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另:因为涉及到太多写手和出版社以及网站,本书除了写手,信昌和起点会以真实名称出现之外,其余都不会,免得涉及到其他问题。不过即便如此,这些也与现实中的写手,出版社和网站没有任何关系。
  • 豪门契约:女人你别想逃

    豪门契约:女人你别想逃

    三年前,上几代恩怨延续至今的仇恨,他用契约死死的压制她的自由,掠夺她的身心,扼杀她的初恋,逼疯她的父亲,将伶家的剧院和房子都占为己有,狠狠报复了她一家后,潇洒绝决。三年后,别墅里,电视上戏剧演出结束,他看着屏幕上她依偎在另个男人怀里欢笑,而孩子却喊着别人爸爸,他悔恨无边。
  • 昙无德律部杂羯磨

    昙无德律部杂羯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穿越缉捕者

    穿越缉捕者

    穿越者:“上天让我再活百年,我要轰轰烈烈!我要完成霸业!”苏云:“你给我歇歇吧!上天就在我戒指里,还霸业呢,回你时间线待着去!”穿越者:“我要青史留名!后宫佳丽三千!享尽荣华富贵!”苏云:“种马滚!”……历史一旦改变,时空将完全崩溃,必须把所有穿越者消灭!苏云:“其实我也是被逼来的……”
  • 时光那年

    时光那年

    一个女孩,她叫顾柒,15岁,初三,那一年,是她生命中最难忘的时光,有快乐,有痛苦,有欢笑,有泪水,迷失过,跌倒过,然后同那群朋友们一起坚强成长。
  • 情剑山河

    情剑山河

    家国之争,两岸恩仇,孰是孰非,谁能评说?尘封的史册间,又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爱恨纠葛,血泪伤痛?文武兼修,
  • 盂县宗教文化遗存

    盂县宗教文化遗存

    盂县现有不可移动的文物古迹360余处,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50余处。其中,古建筑占了很大的比例。纵观盂县现存的古建筑,主要有这么几大类型:一是庙宇建筑,二是民居建筑,三是陵墓建筑,四是古城遗址,五是桥梁及水利建筑……
  • 妖皇帝姬之绝色妖姬

    妖皇帝姬之绝色妖姬

    她!傲世孤立!被迫和亲!他!阴冷邪魅!无奈迎亲!她清高不屑于权位,他误会,百般羞辱!一念之差血渐白纱,血染江山如画,不敌你浅笑容颜。眉眼如画,毒我入骨。执笔之手,难绘容颜。血染皇城,一世离殇,半世凄凉,千里屠城,谁为吾加冕为王?
  • 我叫小强

    我叫小强

    一只蟑螂偶遇江南才子唐伯虎,因慕生爱,由此引发一段惊天地、泣鬼神的跨界奇缘,还原一个真实而不一样的唐伯虎。本文根据真实历史改编,虽为恶搞,皆出有源。
  • 创造多彩的世界

    创造多彩的世界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之所以越来越美好,越来越进步,就是因为有无数的精英人物前赴后继,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他们有的为民请命,有的慷慨赴死,有的钻研学问,有的发明创造。如果在历史上没有秦皇汉武,没有唐宗宋祖,没有成吉思汗,没有华盛顿,没有爱因斯坦,没有那一个个被人们所熟悉的名字,也许,我们还会像人类的祖先猿类一样生活在茂密的丛林中,生活在稀疏的草原上,与大家在动物园中所看到的那些动物别无二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