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8200000022

第22章

第十二章

如果事情的发生符合自然本性,那么我们没有理由去责怪神灵,因为神灵根本没有做错什么,不论是自觉还是不自觉;我们也不应当去责备人们,因为就算他们做错了什么,也都是在不自觉的情况。所以,我们不应责备任何人。

对无望完成的事情也要多加练习

很多你绕了远路才得到的事物,实际上在当下就可以得到,只要你不去刻意拒绝就行。这意味着,你不太在意过去,并且把未来交给神的眷顾。你现在要做的,就是使自己仅仅符合虔诚和正义。虔诚,要求你必须满足于命运分配给你的那部分,因为那是自然本性为你设计的,同时你也符合它。正义,则要求你必须始终保持坦率之心,毫无掩饰地说出真相,并根据每一事物的价值来使其与自然法则达成一致。不要让别人的恶行妨碍到你,也不要让任何负面的看法或声音干扰到你,更不要让你可怜肉体的感觉左右你;因为,那应该由消极的部分来处理。所以,在临近死亡的任一时刻,你可以抛开一切,只尊重你的支配能力和你心中的神性;如果你此时之所以畏惧,并非因为你在下一个不确定的时刻必须结束生命,而是因为你后悔从未开始过依循自然本性的生活—那么,你就当得起那赐予你生命的宇宙,而且对于你的家乡来说,你也不再是一个异乡人,你也不会因为每日所发生之事皆始料未及而惊讶,你也无须再依赖于这个或那个。

神可以穿透人的肉身、衣服、外壳以及不洁之物,看到人的心灵(支配原则)。因为神可以用他的理智部分来接触人类,而人类的理智本来就是从神那里获得并流入人的身体的。如果你也这样做了,那么你便可以摆脱很多烦恼。因为不过分关心可怜的肉身包裹的人,都不会自寻烦恼,更不会去追求衣服、住所、名声等肤浅目标。

构成你的有三种东西:微小躯体、微弱呼吸(生命)以及理智。对前两种东西来说,其之所以属于你,完全是因为你有义务去照顾它;而真正属于你的,是第三种东西。因此,如果你想将自己独立分离出来,实际上是将你的理智从你自身剥离出来,而且,不管别人说了什么或做了什么,也不管你自己说了什么或做了什么,不管将来发生什么麻烦事,也不管在你的肉身或呼吸(生命)中有什么东西违背了你的自然本性纠缠着你,更不管外面环绕的旋涡如何旋动,为了能让你的理智力摆脱命运的束缚,并可以自由活动,还是去多行正义之举吧,并接受一切业已发生之事且说出真理。我说,如果你能运用这种支配能力,完全摆脱因感官印象而衍生的事物,不受过去和未来的约束,那么你就会像恩培多克勒的球体一样:“浑圆无缺,欢乐安心。”

如果你努力过真正的生活,即当下属于你自己的生活——那么你就能安度余生,并且心无杂念、尊贵、顺从于自己的神(指在你心中的神)。

我时常觉得不可思议:每一个人对自己的爱都超过对其他任何人的爱,但觉得别人的看法要比自己的主见更加重要。那么,如果神灵或智慧大师竟然命令一个人不要思考和计划那些不能随心想到的念头或表达的事情,那么这个人一天也无法忍受。所以,我们重视邻人的意见超过自己的思考。

难道事实果真如此?对人类无比仁慈的神灵,虽然安排好了一切事物,但却忽视了这样一件事:很多非常好的人们,就像我们说的,与神灵心意相通,因虔信和虔诚的行为而与神最为亲近的人,当他们一旦死去便永不重现,完全消失?

但如果的确如此,神灵确实会将它们变为其他的东西。因为如果合理,这就是可能的,如果源于自然,自然也会这样做。但因为不是这样,事实不是这样,那么你要确信它不应如此:你看到你自己在这种探查中与神灵争吵;我们不应该这样去跟神灵争执,除非神灵是如此杰出又如此公正;但倘若如此,那么他们不能允许宇宙秩序安排的事物受到不义和不合理的忽视。

就算某件事情已无望完成,你也须多加练习。因为,就算左手在干别的事情上都因缺少练习而没有效果,但在抓住缰绳的时候肯定要比右手更坚强有力;这是多加练习的原因。

想一下:当一个人面临死亡的时候,会处于什么样的身体和精神状态;再想一下:生命是多么的短暂,过去和未来的时间深渊,所有物质的脆弱。

要剥去表面的遮罩,注视事物的形成原理(形式);行为的目的;想到何为痛苦,何为快乐,何为死亡,何为名声,一个人内心如此不安的原因是什么,一个人如何才能不受他人的影响,世间一切皆在于你自己的看法。

在运用你的原则时,你应该像一名拳击手,而不是一名角斗士。因为角斗士一旦被击落了佩剑便会被杀,而拳击手除了手之外,他不需要用别的任何工具。

考察事物本身,将其分为内在本质、外在形式及目标宗旨。

一个有能力的人,只做会得到神灵赞赏之事,并会接受神赐予他的一切安排。

如果事情的发生符合自然本性,那么我们没有理由去责怪神灵,因为神灵根本没有做错什么,不论是自觉还是不自觉;我们也不应当去责备人们,因为就算他们做错了什么,也都是在不自觉的情况。所以,我们不应责备任何人。

对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感到惊讶的人是多么荒谬可笑!

不是有那么一种早已在冥冥中注定的必然性和无法更改的宇宙秩序,就是有一种眷顾人类的神意,或者有一种无目标与方向的混沌。那么,假如这种必然性是不可改变的,你为何还要抵抗呢?但如果有一个允诺抚慰你的神灵,那你也得使自己配得上神性。但是,假如存在一种无秩序可言的混沌,那么也请你庆幸自己还有支配的理性。如果风暴将你带走,那么就让它带走你可怜的肉体和微弱的呼吸之类的东西,因为,至少它带不走你的理智。

灯照出的光线在熄灭前不会消失;而你心中的真理、正义和节制将在你死亡之前消失吗?

一个人所做之事看似为恶行,但我怎么能确定这就是坏事呢?就算他真的做了错事,我怎么知道他没有为此而自责呢?这就像撕破了他的脸一样。想让坏人不做坏事,无异于不允许无花果树结果、不准婴儿啼哭、不让马儿嘶吼,不让必然发生之事发生。有这样品行的人又能做什么呢?所以,如果你性子急,那就改正这种性格吧。

如果是不对的,不要去做;如果是不真实的,不要去说。让我们如此努力——

你要洞察出,在一切事物中,究竟是什么给你塑造出一个外在的表象。而且,你要从中划分出外在形式、内在实质和目的宗旨,还有它所能持续存在的时间。

你最终会洞察到在你心中,还有一种更好更神圣的东西,要优越于那些看似能引起各种效果的事物,似乎在以无形的丝线牵引着你。那么现在在你心中有什么呢?是恐惧、怀疑、欲望,甚或是其他诸如此类的东西?

首先,凡事应三思而后行,切莫漫无目标。其次,使你的行为只以公共利益为目标。

人生戏剧三幕就算完整

想想,在不久之前,你还没有躯体,一片虚无,而你现在所看到的人与事也不存在。因为,在自然本性的支配之下,一切事物都要经历变化、转动和消亡,为了别的事物持续不断地在序列中出现。

想到所有一切都是你的想法,而这种想法是你的能力所能控制的。所以,在你做出决定的时候,清除那些想法吧,犹如绕过岬角的航海者,必将驶入一个风平浪静的海湾。

不论什么单独的活动,如果其在恰当的时间终止,那么就不能说是不幸,因为它已然停顿下来;而做出这一活动的人,也并没有遭受不幸,因为这一活动本身已经停止。同样的,由这些行为组成的整体,也就是我们的生命整体,如果也在恰当的时候停止,那么也并非遭受不幸,因为其业已停止。一个受到虐待的人,如果在恰当的时候结束这一不幸的经历,那么他也不再有任何的痛苦。而且,自然本性会决定恰当的时间和终点,而年迈而终的事情,有时是由人的独特本性所决定的,但是,整个宇宙之所以能通过其他事物之变化来保持青春与完美,完全是由宇宙的本性来决定的。对于宇宙有用的一切事物,不但始终是好的,而且总是合乎时宜的,纵使生命终结,对每个人而言也不是恶。因为,这绝不是一种耻辱,因为它独立自主,不以意志为转移,也不与普遍利益相对立;这还是好事,因为其对宇宙而言完全是合乎时宜的有利之事,并跟宇宙有着一致的关系。因为在他心中,与神性按照同样的方式在运动着,并与神性怀着同样的目标。

你必须准备好三条原则。第一条,在你做事的时候,既不要草率也不要违背正义;对发生在你身上的事,要么将其视为一种偶发事件,要么将其当做是神的旨意,而你不能去谴责这一偶然或神意。第二条,思考一下,每一个存在的事物,在从种子到获得灵魂的这段时间里,究竟是什么样的;而在从接受灵魂到归还灵魂这段时间里,又是什么样的;每一个存在物,都是由什么组建而成的,并会最终分解成什么东西。第三条,如果你突然被提升至高空并让你俯视尘世,那么你会看到人类之间的差别有多大,同时,如果你多看一下四周的空气和苍穹,你就知道还有多少这样的事物存在着;你能经常用这种“提升”的方式去思考,那么你就将看到相同的事物、相同的形式,以及生命的短暂。这些事物还值得你骄傲吗?

抛开成见,你会得救。谁会阻止你抛开它呢?

当你还在为什么事情而烦恼的时候,那么你肯定忘记了这一点:一切都是依循宇宙本性发生的;你也忘记了:别人的恶行与你无关;你还忘记了:所有发生的一切,过去如此,将来也是如此,并且现在在其他地方也正在发生着;你也忘记了:一个人和整个人类之间,有着多么紧密的相互联系,这是一种共通属性,不是一点点血或者种子,而是理智。你还忘记了:每个人的理智都是一个神,来自于神性;你忘记了:任何东西都不属于人所有,他的孩子、身体以至灵魂等,都来自神的赐予;你也忘记了:一切事物都是某种看法;最后你还忘记了:每个人都只能活在当下,所能失去的也只是当下。

你要反复回想:那些满腹牢骚之人,那些因拥有巨大名声或不幸、仇恨、财富之类而引人注目的人,他们现如今在哪里呢?早已化为尘埃和传说,有的甚至连传说都没有留下。在你的心里还应该记住这一类的每一件事:曾住在乡村别墅的法比阿斯?卡特利卢斯现在怎样了呢?在自家花园里的卢修斯?卢柏斯、在拜依阿的斯德丁尼阿斯、在卡帕里的第比留斯和维留斯?鲁弗斯(或维利亚的鲁弗斯),现在又怎么样了。不如好好沉思一下:人们对引以为豪之事物的热烈追求,在竭力追逐之后毫无价值!而对一个人来说,能够有机会坦率地展示出其正直、节制以及忠于神灵,那是多么有哲学家风度!如果为最不值得骄傲的事情而骄傲,那是最难堪的。

有人问我:你在哪里见过神?你又如何知道他们必然存在?为何要对神如此崇拜?我的回答是:首先,我们甚至可以看见神的存在31;其次,虽然我没见过我自己的灵魂,但我依然对其尊重有加。而对于神,我是从不断的体验中领悟到他们的存在,感受到他们的力量,并崇拜他们。

人生的圆满在于:对一切事物都要全盘考察,他自身、质料及外在形式;不如全心全意行义举,歌颂真理。我们应该做一件好事,接着再做,使中间没有空隙,便可享生命之乐,我们还有别的追求吗?

有一束阳光,尽管其被墙壁、山峰以及无数别的东西所阻隔。也有一个共同的实体,尽管其分散于无数各有特性的个体之中。有一个灵魂,虽然分散于无数生物并各有界限。有一个理智的灵魂,尽管好像是被割裂开来的。上述事物之中,像大气等物质,都是不能感知也不拥有感情的,但是,理智却可以将这些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使其互相吸引。而理智,以一种独特的方式靠近同类事物,并与其结合,而且这种共同的感觉是无法被阻断的。

你有什么愿望——继续存在下去吗?好,你愿意继续有感觉、运动、成长,接着是停止成长、高谈阔论、沉思冥想?对你而言,这些事情究竟有什么值得渴求的呢?但是,如果你想贬低这些事物的价值,那是很轻易的,转向别的选择,即去顺从理性和神灵。但是,重视上述事是与尊崇理性和神灵不一致的,因为死亡会带走一个人身上除此之外的其他东西。

对无尽和不可测的时间而言,分给每个人的,是其中多么渺小的一部分,似乎就在转瞬间被永恒吞噬!对整个宇宙实体而言,分给每个人的多么微小;而分给人类的灵魂,又是普遍灵魂中多么小的一部分啊!你所在的位置,又是整个大地中多么小的一块土壤啊!反思这一切,依循你的本性行事,欣然接受共同本性带给你的一切,没有比这更伟大的事了。

支配能力是怎么运用自身的呢?这是一切的关键。其他一切事物,不论是否在你的能力之内,都是无生命的尘土和烟气。

这种思考使我们最能开始藐视死亡,认为快乐是善,痛苦是恶的人,也对死亡持藐视的态度。

对一个人来说,只有在最恰当时机出现的事物才是善,他的正当理性行为是多还是少,都无关紧要,对于他而言,对这个世界的沉思究竟花了或多或少的时间,也没有多大的区别,因为对这个人来说,死亡并非是什么可怕的事情。

每一个人,都是这个伟大国家或乃至整个世界的一位公民,五年或三年的时间,对你而言有什么不同呢?符合自然法则的事情,在对待一切时都是公正的。没有任何暴君或不公正的法官会把你赶走,除了将你送进来的自然本性,你又有什么难过呢?这个道理,就像一个执政官将一名演员从舞台上解雇一样。——“可是我还没有把五幕演完呢,现在刚演了三幕。”——你说得没错,但是,在人生戏剧中,三幕就算是完整的了。因为,一出戏剧究竟是否完整,取决于要上演这出戏的人,而停演这出戏的,也是同样是这个人,而你,却什么都不是。满意地退场吧,解雇你的那个人已经对你的表演满意了。

同类推荐
  • 海德格尔的智慧:海德格尔存在哲学解读

    海德格尔的智慧:海德格尔存在哲学解读

    人被称作能思考的存在者,确实如此。人是理性的动物。理性,就包含在思中。作为理性的动物,人必须是能思的——假如他真想思的话。可是,情况也许会是这样:他想思,却不能思。更有甚者,当他想思时,由于所欲太多,反而所思甚少。人是在具有去思的可能性的意义上是能思的,但光有这种可能性还不能保证我们能思……
  • 易经是个什么玩意儿

    易经是个什么玩意儿

    《易经》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有人认为,《易经》是群经之首,一切学科的源头;也有人说,《易经》是算命先生搞的“封建迷信”;还有人说,《易经》深奥难懂、神秘莫测。想探究《易经》的奥秘吗?那么请打开这本书,让自己变得简单,让《易经》变得更简单。
  • 孔夫子的麻辣学堂

    孔夫子的麻辣学堂

    你必定也已经知道,孔丘老师早就不满足于旅游教学的形式,为了把自己的思想更加系统地传授给学生们,他便决定不再到处闲晃,专门开办一所成功学校。这可是个干载难逢的机会,上了他老人家的课,成功还不是手到擒来之事!你若还是不信,不妨先去试听两节再下定论。瞧!学校已经打出广告:孔氏成功学校,历史悠久(两千余年),师资优良(圣人亲传),免试入学,欢迎试听! 没见过孔子拿西瓜刀砍人? 居然还鼓动学生去收保护费? 放狗咬客人?率众扁人? 有没有搞错,至圣孔子何时成了“极道鲜师? 本书彻底颠覆你对孔子的刻板印象,在嬉笑怒骂之中,让你深刻领会孔子的微言大义。
  • 易经的智慧:易经大全会解

    易经的智慧:易经大全会解

    本书的目的,正在于解析易经智慧对于成就人生事业的重要意义。本书对照易经中的卦象、卦辞、爻辞、彖传、象传等内容,将易学家的代表性阐释集在一处,可以说是一本易经智慧解读大全,十分便于读者阅读和了解易经全貌。
  • 每天学点中国哲学

    每天学点中国哲学

    胡适成名作,在北大讲义内容基础上,胡适经过一年的删补修定,写成《每天学点中国哲学》(原书名《中国哲学史大纲》)。它在中国哲学史,甚至在各种专史和通史的研究方面,都堪称是一部具有开创意义的书,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辉煌成果。作为一部划时代的巨著,绝对是中国哲学思想史研究的开山之作。
热门推荐
  • 神鼬

    神鼬

    “风沙滚滚浪惊啸,淘不尽,风流少年,绝代英豪。刀剑出鞘饮血笑,战马踏地震山摇,气盖世兮,云中傲,力斩敌兮,生死抛。”英雄涅槃,逆乾坤;望穿天道,魂斗诅咒;血轮诛万物,威撼天地震寰宇;一念成魔,挥剑向天穹,将血溅;激昂气盖,只为饮血云中笑。。。宇智波【鼬】
  • 鬼案法医

    鬼案法医

    这世上的大部分职业,都是可以放在阳光底下晒的。但是,也有些职业,只能躲在阴暗里。就拿救死扶伤的医生来说,大家知道的大致分为两类,一是中医,二是西医。其实,还有一种医生,这种医生听说过的人不多,见过的就更少了,那就是鬼医。我是一名鬼医,因为那无法侦破的灵异案件,被招进了专案组。不过,因为鬼医是一个见不得光的职业,所以我在专案组里的身份,是法医。
  • 怀孕妈妈的穿越日子

    怀孕妈妈的穿越日子

    本该是以甜蜜收场的蜜月之行,竟以空难做结束!大难不死的楚翘,却“带球”穿越,呜呜,这是哪里?孩子的爹又在哪里?无意间救了个美男——陆云扬,这个白眼狼,下毒害她,我忍,为了宝宝,就委屈和他扮作夫妻吧。把现代快餐搬到古代,果真引来了孩子的亲爹——杜子川,不不,现在叫安睿之。(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伶仃瑶

    伶仃瑶

    由一块水晶引发的穿越,是人为还是意外。一位平凡女子,穿越失忆,是设计还是宿命。真正的幕后黑手到底是谁?如果来了,那就要把自己的事做下去。
  • 饿狼缠身:前夫,求放过

    饿狼缠身:前夫,求放过

    “滚!”“你确定吗?是回家一起滚......还是就地解决.......”“......”五年后,再次重逢,他邪肆霸道地将她逼至墙角,和她谈谈复婚的事儿。危急关头,可爱的小包子突然横在他面前,一本正经:“叔叔,要复婚,先去排队!”排队?某男怒了,胆敢有男人对他女人虎视眈眈,三个字,灭灭灭!
  • 黄帝内经(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黄帝内经(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原为189,其中9卷名为《素问》,汉晋时被称为《九卷》或《针经》,唐以后被称为《灵枢》。 该书非一人一时之作,是集众人智慧编写而成的,主要部分形成于战国时期。该书注重整体和谐的观念,既强调人体本身是一个整体,又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并运用阴阳五行学说解释生理、病理现象,指导诊断与治疗。书中强调了人体在正常情况下的阴阳平衡,强调精神与社会因素对人体和疾病的影响,反对迷信鬼神。
  • 校花的言情保镖

    校花的言情保镖

    一位被师傅赶下山来,去寻找5年不见的小师妹的王睿,碰巧成为了美女的贴身保镖.....
  • 混沌灵魔劫

    混沌灵魔劫

    丧尸变异,末日来袭,星球死寂,这不过是一场上位者的游戏;重生,醒来,争霸,恣意,活着就要有自己的一片天地;灵性,魔性,相争不休,看姜夜灵魂融合,灵魔双修,混沌之体,废材逆袭。
  • 张力剧作选

    张力剧作选

    本书收集了作者在宗教音乐、民间音乐、音乐评论和民俗等方面的研究、评价的文章34篇,具体内容包括:“民间锣鼓乐释文”、“重庆音乐创作现状初探”、“游艺民俗”等。
  • 血灵珑

    血灵珑

    一个十多岁的小男孩,在随父打猎归来的途中被一条奇怪的蟒蛇袭击,被匆匆赶来的父亲救下后,身上发生了一些莫名其妙的变化,由此开始了自己的修行之路。在血灵珑中,没有魔法,没有斗气,有的只是无尽的五行元素。同样的五行元素,却不同于修真体系的独特风格。这本小说中,我会用一种全新的手法,来诠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地五行。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在这,问大家个很基础问题:如果金火想遇,谁会更胜一筹?想必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会毫不犹豫的选火吧,毕竟向后退上两行看,“火克金”三个字正摆在那儿呢?可是本着写书就得卖关子的原则,我还是要顶着大家的压力出来大吼“回答错误”了。既然金能生水,水用能克火,那我为什么不能说“金克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