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脑中的能量显示为3993,李坤连续念了三句:“神啊,赐给我力量吧!召唤!”
从戴在胸口处的宝贝长命锁发出了三道白光,在李坤面前形成了三个黑洞,三员武将从黑洞中走了出来。
“周瑜、颜良、文丑见过主公!”三员武将单膝跪在李坤身前。
喜悦!一种无比的喜悦充斥在李坤心间!绝对是人品大爆发,李坤没有想到这次竟然能召唤出周瑜、颜良、文丑这三个大BOSS。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这是李坤记住的不多原来世界诗词的一首。李坤眼前全身白色铠甲,长着一张英俊面容的武将正是诗中的周瑜。
周瑜字公瑾,庐江舒县人。东汉末年东吴名将,因其相貌英俊而有“周郎”之称。周瑜精通军事,又精于音律,江东向来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他举贤荐能,可比鲍叔;折节为国,可比蔺相如;谦礼忠君,无人能比;性度恢弘,众将诚服。
周瑜弱冠征伐,为东吴开国立下汗马功劳;赤壁又力挽狂澜立下头功,孙、刘联军在周瑜的指挥下,于赤壁以火攻击败曹操的军队,此战也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后又亲冒矢石为东吴开拓荆州,丰功伟绩不去多提,单说当时人对他的评价,他的文武全才在当时的人眼中已万众瞩目了。
“英隽异才”;“王佐之才”;“年少有美才”;“文武韬略,万人之英”,这些就是当时人们对周瑜才智的评价。
李坤一直认为三国演义当中气量狭小的周瑜,是作者罗贯中为抬高他人而虚构,真正的周瑜不是这样子的。
因为周瑜身属东吴,从《三国志》到《汉晋春秋》,从《资治通鉴》到《通鉴纲目》,或以曹魏为正统,或以蜀汉为正统,反反复复,众说纷纭。而人物的善恶褒贬也随之潮起潮落,数度浮沉。身处夹缝中的东吴无论在哪一种正统观念下都处于颇为尴尬的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以民间意识为内核的俗文化系统周瑜就几乎成了“妒才忌能、意气用事”代名词。
李坤在原来的世界里曾经看到过一本书上这样评价过周瑜,“聪明秀出为之英,胆略过人为之雄”。周瑜的武艺不说,就是他的智谋,在三国的谋士之中绝对排在前几位,不会输于妖人诸葛孔明。
这样的一个文武全才、大BOSS级的周瑜被李坤召唤出来,能不让李坤狂喜吗?
李坤其实对于宝贝长命锁只能召唤三国武将,不能把那些自己耳熟能详的谋士召唤出来,让他感觉有些遗憾。
虽然召唤出来的高顺、张颌、麴义等人也是文武双全的武将,但是他们的大局观有时候还不如李坤自己,李坤做梦都想能召唤出三国里那些逆天的谋士们。
就像准备偷袭楼烦王庭,其实李坤看上去,让众人觉得信心满满,其实他心中也是七上八下,没有底气,他可是盼星星盼月亮的希望有一位谋士给自己出谋划策。
现在召唤出来的周瑜,绝对有一级谋士的智力值,以后李坤的身边终于有一个可以帮李坤拿大主意的人了!
周瑜身边全身披甲的两名魁梧的武将,就是颜良、文丑。
颜良、文丑,河北名将。建安四年,袁绍以颜良、文丑为将率,简精卒十万,准备攻许,次年兵进黎阳,遣颜良攻白马。曹操北救,以荀攸计分兵渡河,引袁绍西应,自率轻兵掩袭白马,颜良仓猝逆战,遂被关羽击斩。建安五年,袁绍渡河兵至延津,使文丑与刘备挑战,曹操以辎重就道饵敌,文丑兵乱,遂**击破而死。
虽然两人都死于关羽刀下,但是两人武力值绝对是三国武将里排得上前二十。
曹袁交兵,颜良统十万精兵为前部,进攻白马,连斩宋宪、魏续,二十合败徐晃,曹军诸将栗然。关羽出战,颜良方欲问时,因赤兔马快,措手不及,被关羽一刀刺于马下而死。文丑领军为其报仇,据延津挑战曹操,却中饵敌之计而军乱,文丑挺身独战,射退张辽,击败徐晃,追击中正遇关羽,战不三合,心怯欲走,才被关羽赶上斩于马下。
据李坤推测,如果关羽没有赤兔马,胜负还不一定呢。
“三位快起来!以后我们就是自家人了!”李坤对着单膝跪在面前的三人满面笑容。
三人齐声说道:“谢主公!”然后站起身来。
李坤心中现在充满了喜悦,把站在毡包外的潘凤叫了进来,吩咐潘凤把刚刚散去的将领再召集回来,并且再准备一些好的酒菜,给周瑜、颜良、文丑三人接风。
李坤就在自己的毡包里,开始向三人介绍自己在这个世界里的所作所为,就连自己不是这个世界的人,也没有隐瞒。
不一会儿,刚刚离去的将领们又都回到了李坤的毡包内。
将领当中除了邓飞以外,都是被李坤召唤出来的,自然知道三人是什么来路。
只有邓飞对于突然蹦出来的三人感到很意外,不过一向是粗线条的他,被典韦一句:“这是主公以前的手下!”就给糊隆过去了。
众将除了邓飞以外,都是被李坤召唤到这个世界上的,彼此之间有一种莫名的感情在各自的心间。
就连邓飞也因为自己的大大咧咧的性格和高强的武艺,加上李坤的赏识,也渐渐融入了这个三国武将的团体之中。
经过李坤的介绍,周瑜、颜良、文丑三人很快就和众位武将熟悉起来,互相坐在一起推杯换盏起来。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李坤对着一身儒将气息的周瑜说道:“公瑾,你也知道了我们现在的情况,对于偷袭楼烦王庭的计划,你认为怎么样?是否可行?”
周瑜听到李坤询问自己,忙把手中的酒杯放下,恭声说道:“主公!因为楼烦的十一万大军被我们歼灭,而且楼烦王杜达古拉被我们活捉了!按照主公的计划,冒充楼烦王带领的楼烦大军偷袭楼烦王庭,成功的几率很高!”
李坤一听连周瑜都说,偷袭楼烦王庭的成功率很高,不禁大喜说道:“那我们明天就起兵,去楼烦王庭!”
这时周瑜接着说道:“等等主公!还有一个关键问题,我们必须考虑!这个问题解决不了,我们攻下楼烦王庭,也焉知非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