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21600000149

第149章 枪炮齐鸣(下)

从应历五年的七月到十月,刘文东几乎就没休息过。这家伙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其他时间基本都花在新型火药的研发上了。他的这种“工作狂”行为还影响到了科技部其他部门的成员,在那段时间里,用“热火朝天”来形容“凉园”南区的状况一点也不为过。

在这三个多月里,刘文东和其他科技部的穿越者只有两天时间不在南区的工作地点。一天是在八月十五中秋节,他们和其他穿越者齐聚“清园”,过了个团圆节。

另一天是在八月二十一,这一天是王崤峻一双儿女的百日,他邀请所有穿越者及本地的好友赴宴庆祝,以补上因韩青雯身体没有恢复而被取消了的满月酒。王崤峻还在宴席上公布了一双儿女的名字,男孩叫王桓,女孩叫王琦。

这两次聚会虽然热闹,但一来时间都不长,不过一、两天就结束了,二来刘文东他们的心思也没在聚会上,所以这两次聚会他们过得都没什么感觉,都是聚会一结束就立即赶回“凉园”,继续投入工作之中。

如果仔细观察刘文东在这三个疯狂工作月里的工作内容的话,基本上可以将其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七月,他用了半个多月时间制出了硝酸。第二个阶段则是八月初到九月底,他利用硝酸、硫酸和棉花等等原料,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制出了硝化纤维。而从九月底到十月底是第三阶段,他利用水银和硝酸等原料,制出了雷汞。

这样一来,刘文东经过三个月废寝忘食的努力,终于通过实验获得了新型火器所需的起爆药和发射药,为团队的新型步枪提供了动力之源。只是,这三个月的工作实在过于辛苦,特别是自打阴历八月二十二从“清园”参加完王崤峻办的百日酒回到“凉园”后,刘文东几乎是吃住在了化工科的实验室里,一直干到十月底。

再加上这些个化学实验多少都会产生一些危害人体的物质、气体等等副产品,所以阴历十月二十八这天,当刘文东手里拎着一桶硝化纤维和一瓶雷汞从实验室中出来的时候,连路都走得不太稳当了。在门口担负守卫任务的亲卫赶忙上前扶住他,在他的指示下,把他一路搀扶到化工科守备森严的火药仓库,以便他能够将好不容易得到的这点实验成果入库存储。

存放好了硝化纤维和雷汞,刘文东顾不上休息,先是找到正在武器科生产车间指导火炮生产的李俊武,把自己的实验成果向他做了汇报,而后便和李俊武一起来到位于“凉园”北区的通讯室,通过电台将这个消息通报给了“清园”、“静园”以及飞龙寨。

众人听说之后,纷纷在电台里向刘文东表示祝贺和感谢,而刘文东在谦虚了几句后,就向委员会提出应该马上着手进行应用试验,以便能够尽快将实验成果转化为生产能力。委员会的四位委员对此虽然都表示支持,但试验的具体操作上还是有不少问题的,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上次前装火炮试验成功之后,科技部的兄弟们在委员会扩大会议上提出来的那几项。

虽然距上次会议已经过去了四个月,科技部的兄弟们也尽了最大努力攻关,但无论是子弹的加工制造,还是炮弹引信的设计,都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从某种意义上说,上次会议上周磊对子弹生产难度的估计甚至有些偏低了。现在看来,即便是最乐观的估计,也不太可能在年底前解决子弹的生产问题了。

不过,俗话说的好“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所以,经过一番考虑,刘文东向委员会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说道:“诸位哥哥,兄弟倒是有一个办法,能够解决装备研发时间差的问题,就是不知道可行不可行?”

“老九你有什么想法尽管讲出来,大家可以一起参详参详”王崤峻在电台的那一头说道。

“兄弟是这么想的”刘文东解说道,“虽然咱们现在还没有必要的设备生产子弹,但咱们完全可以通过另一种方式对新研发出来的起爆药和发射药进行试验,而不必非得等到咱们自己制造的子弹生产出来。”

“老九你的意思是用替代品?”李俊武在旁边问道。

“不错”刘文东答道,“之前大家一直纠结于咱们的加工能力不足,无法生产子弹来供试验使用,却忘记了其实咱们手里还是有不少现成子弹可用的。”

刘文东说到这儿,其他人基本都已经反应过来了,都明白他说的是什么意思了。电台里甚至传来徐绍安拍自己大腿的声音,就听他后悔道:“哎呀,我怎么就没想起这个方法来呢。亏得我以前还曾专门要求过大家,一定要注意收集已经用过的子弹头和弹壳,结果到头来自己却把这碴给忘了。都怪这一段时间过得太平静,没有碰到什么需要动用现代武器的事情,以至于用得着这些东西的时候反而想不起来了。”

后悔的不只是徐绍安,钱远山、曾志林等人同样懊悔不已。在他们看来,如果不是把这事儿给忘了,那么火炮试验结束后的那次会议上,他们至少还有一条可以为自己这方加分的理由,也不至于被大哥教训时,连头都抬不起来了。

有了刘文东的这个建议,有关起爆药和发射药的试验工作也就有了进行的基础。经过委员会的讨论,决定有关试验分两部分。

一是利用刘文东试制出来的两种火药,对已经使用过的现代子弹进行复装,然后在现代武器上进行射击试验,以检验其性能。

二是将还未使用的少量7.62毫米子弹拆开,利用自产的火药替代原来装填的起爆药和发射药,在现代武器以及同样口径的、仿自苏联莫辛纳甘M1944式步骑枪的自产步枪上试用、检验。当然,这个试验也同样可以使用复装子弹进行。

于是,在十一月初一,上次参与火炮试验的所有兄弟又一次齐聚“凉园”南区,准备参加新型火药的应用试验。

首先进行试验的是复装弹,机械科和武器科总共复装了二十发5.8毫米步枪弹和二十发7.62毫米机枪弹。出于安全的考虑,对这两种弹的试验都采用长绳远距离牵拉的开火方式。参加试验的钱远山将95式步枪固定在一个专门为此次试验打造的铁架子上,将一根长绳系在了步枪的扳机上,然后拉着绳子的另一头退到了一块钢板的后面,用力拉了一下绳子。就听“砰”的一声响后,95式步枪的枪口处喷出一股硝烟,距离步枪大约五十米的一块薄木板做的靶子也轻轻摇晃了一下。

在略微等待了几秒钟后,钱远山从钢板后面走出,先到95步枪的旁边观察了一下枪身,见没有什么异常,便来到靶子前查看。就见薄木板上出现了一个清晰的小洞,显然是被子弹击穿造成的。于是,钱远山向在钢板后的其他兄弟招了招手,示意大家都过来看看。

众人看到靶子上的清晰小洞后,一个个都很高兴,因为这个小洞意味着自制的起爆药和发射药可以使用,大家离更先进的火器又进了一步。

随后,在钱远山的操作下,先是将剩余的十九发5.8毫米子弹打完,在确认用作试验的95式步枪没受到什么明显损坏后,又用那挺并列机枪打了二十发的7.62毫米子弹,同样取得了成功。

不过,复装子弹在现代武器上的初步试验虽然成功了,但无论是武器科、机械科还是化工科、军事部,都不再打算进行更大规模的相关试验。因为刘文东非常清楚自己生产的火药与前世现代化兵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绝对不在一个档次上,频繁使用现代武器进行试验,肯定会对现代武器造成损伤。如果因此使得宝贵的现代武器失去效力,那损失可就太大了。所以,在进行了总共四十次射击后,试验便转到用自制步枪进行试验这部分。

自制步枪试验比现代武器试验的规模大得多,光使用的步枪数量就有五支,另外改装7.62毫米子弹有一百发(这是军事部和保卫部能够接受的最大数字),复装7.62毫米子弹有三百发。试验由军事部和保卫部的兄弟轮流上阵拉动长绳,分别在五支步枪上进行了一百发改装子弹射击试验,和三百发复装子弹射击试验。“砰、砰”之声在“凉园”南区响了一下午,直到傍晚时分才停下来。

众兄弟对试验的结果还算比较满意,首先是那五支步枪在每支平均射击八十次的情况下,没有出现炸膛、裂纹等现象,说明自制步枪的结构强度还不算太差。其次,第二部分试验总共射击了四百次,其中三百八十五次是一次击发成功发射,十二次两次击发成功发射,剩下的十几次要么是击发两次或两面三刀次以上才发射,或者干脆就是臭弹。从比例上来看,这种一次击发成功率还是可以接受的。

随着射击试验取得初步成功,军事部和保卫部的心眼儿又活动起来了。在委员会做出化工科全力进行这两种新型火药的生产,并加紧研制新型炸药的决议后,徐绍安、钱远山、曾志林等人便趁机向委员会提出,希望武器科能够在生产前装火炮的同时,为这两个部门生产一定数量的自制步枪和复装子弹,以便两个部门的成员可以尽快适应这种新式武器,为将来换装打下基础。

或许是当天的试验取得成功后心情很好,又或许是考虑到不能总是不给自家兄弟面子,所以李俊武、周磊等人对徐绍安、钱远山、曾志林等人这次提出的,又有些喜新厌旧的要求并没有像上次那样进行批评,而是经过讨论后同意了他们的建议,决定为他们制造二十支步枪和六百发复装子弹,用于手下兵士的适应性训练。

不过,为了能够更加适合在这个时代使用,武器科在生产这二十支步枪的时候,对原来的设计进行了一定的修改。将原来参照的苏联莫辛纳甘M1944式步骑枪改为了更早期的,莫辛纳甘M1891/30步枪II型。后一种步枪无论是全枪长还是枪管长都超过了前者,配上刺刀后,更有利于在弹药用完或者没有时间再装填弹药时与敌人进行白刃战。

根据武器科的提议,这种即将生产的步枪被委员会命名为“五五”式步枪。之所以叫这个名字,一方面是因为这一年是西元九五五年,命名为“五五”式符合前世的一般规律。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一年是辽应历五年,同时又借“五”与“无”谐音,说明这是穿越团队自制近现代武器“从无到有”的一次突破,是两个五凑在了一起。

这个型号名称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因此不但是新型步枪,就连之前定型的前装火炮也被命名为了“五五”式,以表明其里程碑式的意义。

同类推荐
  • 夏裔

    夏裔

    历史本就是靠鲜血铸就的。当战斗的号角再一次的吹响,少年们身披黄金甲跨着骏马冲向了峥嵘的战场。在这个悲哀的年代,历史将在一次以鲜血来书写。
  • 当个太傅玩玩

    当个太傅玩玩

    都市的学生张正,因为一起离奇的车祸。被迫穿越到明朝万历年间,他在这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为了生存,不断的强化自己,最后走上一个巅峰的故事。(本书情节不是完全按照史实那样所写,有很多人物和剧情都是虚构的,所以不要问我是否按照史实所写。)
  • 大周好相公

    大周好相公

    熙熙攘攘,纷纷争争,何处心安静?打打杀杀,争名夺利,何处让心安?秦枫,鬼谷子第三弟子,横空出世!怀赤子之心,单纯似傻,以纯净之心,行天下之路!任你是奸险狡诈的朝堂,任你是波云诡谲的江湖,任你是狂暴肆虐的沙场,吾心不变,吾善不变!谁言单纯处事寸步难行?谁言真诚待人永无活路?秦枫,代表童心,代表率性,代表我们梦中的自己!他横冲直撞,他有些傻傻的呆萌,他热血,他重情重义,他看不得坏人坏事!没错,他就是我们心中的傻X!他就是小说世界中的你!
  • 为什么只有我反穿越

    为什么只有我反穿越

    这是,一本搞笑的小说,不热血也不什么的。《为什么只有我反穿越》求推荐票。
  • 乱战国

    乱战国

    被他这一打岔,我思路也跟着拐了一下。提及我的名字,我想中文名字肯定不合适,由于思路同时也拐不过弯来,真田真田的想了一下马上从脑海里闪出了一个姓氏,脱口而出:“我叫大谷,大谷信忠。叫我忠兵卫吧!”
热门推荐
  • 少爷别放手

    少爷别放手

    “丁冷蒿,你既然娶了她,干嘛还要我生你的孩子”“我只要你和我的”“我不”“管你要不要”“痛”“很痛么”“痛,丁冷蒿,你信不信,我废了你”
  • 一位知识分子的完美人生:陈从周研究

    一位知识分子的完美人生:陈从周研究

    陈从周先生是中国近代以来有一无二的园林艺术大师,他在20世纪学术思想的谱系中,以深厚的学养和丰富的艺术造诣,在鲜有人间津的学科领域独树一帜。作者以《说园》作为全书的论述中心,方法则是“以陈解陈”,即用陈从周自己的论述,来介绍和阐释陈从周的园林理念和园林思想。九、十两章关于造园美学的申论,是对陈氏园林艺术学的总而括之和提而炼之,并且补入了实践的内容,让我们看到了陈氏学说的实践精神和批判精神。课题作者通过十一至十七章的系列讨论,昭示出园林作为一门综合艺术,陈从周先生所以成为世无异词的世界级的园林艺术大师,其所必具的诸种理由和诸种条件,课题作者都一一作了回答。
  • 兽血至尊

    兽血至尊

    叶青觉醒兽血魂体,吞噬万兽,融合兽血元魄,吞噬本源,轻轻松松,习得百般神通;从此,十人敌,百人屠,千人斩,万人杀,世无双,神魔灭。
  • 厉真

    厉真

    本来于修仙无缘的平凡小子,有一天终于极其意外的等来了这个机会,得到一个衰微修仙门派的垂青。本来资质平庸的他,怎样一步一步的走上修仙这条崎岖坎坷的道路,竟而傲视整个大陆?那么,请看《厉真》这部作品!
  • 阴阳鬼探

    阴阳鬼探

    卢龙,一个私家侦探。在一个离奇的扒皮案中,发现了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于是卢龙带着助手,寻找凶手。终于,解开了一个阴阳两界,买卖灵魂的神秘案件。也从此展开了卢龙和恶魔的争斗。
  • 白羽之希

    白羽之希

    受尽人间疾苦,失去童年记忆的她十年漂泊终于归家,在校羽毛球队欢闹上演喜乐剧情。尝遍思念滋味,重新拥抱妹妹的他竟渐渐心动,终于将她从身边推开。他不知道,这个决定改变了他们所有人未来的命运。十年前的一场交际派对牵引出一系列恩怨情仇,她的身世渐渐变得扑朔迷离。真相一经揭开将会引起怎样的轩然大波?原来,时间只是用来证明,我爱你,我比昨天更爱你。百般呵护她的哥哥,于她如信仰般存在的学长,处处刁难她的大少爷,谁才能给她一辈子的安全感?在笑声中谱写开头,能否还她一个没有泪水的结局?
  • 美味山东菜600款

    美味山东菜600款

    本套菜谱共30本,汇集了南北方以及各种风味的菜系,每本600余种做法。本书介绍山东菜的做法,简单好学易做,是符合大众口味的家居生活常备书籍。
  • 仙穹之下

    仙穹之下

    我本凡尘,奈何修仙。是谁把我卷入了修仙的浪潮之中,那就不要怪我把你们一一踩在脚下。无论你是修仙大能,还是命运之神。秦天如是说道。曾经失去的,重新来过,是否可以抓住?潮起潮落,人生跌宕起伏,为了亲情,为了爱情,苍穹之下的主角,是否能打破命运的束缚……
  • 春秋无战事

    春秋无战事

    天下纷争,群雄逐鹿。王侯将相,争其位、夺其帜,枭战四野;文臣武夫,善智谋、擅勇克,代上伐谋;布衣百姓,为衣食、为苟全,颠沛流离。此为群像......如此,庇一隅安宁,护一方平静,个人尚可。然,守一疆土,一己乏力;护一国土,一人难成。这乱世,切莫再谈那天谴者,须与上界仙人做个了断......那人,真正是大不易也!
  • 情与爱

    情与爱

    故事描写命途多舛的年轻人张元正在仕途、爱情、婚姻、家庭中跌宕起伏的故事。他幸运地成为恢复高考后首届——“七七届”正取生。毕业后十余年间,才高八斗却不谐官场的张元正面临的却是官场运滞,提干和评职称多次得而复失,更为难堪的是,其身体被摧残,家庭也屡遭变故。他凭着对人生的执着信念,几经磨难,终于被提为股级干部。后来,张元正看到上级分行多年在人事任用上失误连连、积重难返,遂下定决心离开家乡前往深圳展开二次创业,很快被市委组织部考察内定为市属国营公司的正处级总经理候选人。面对不期而至的官帽,他毅然作出“早出晚归,躲避升官”的抉择,不惜应聘回到金融企业当起了信贷员,再一次印证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