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60800000044

第44章 社会万象篇(15)

马路最早出自英格兰。18世纪,世界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首先爆发。商品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使英国急需开拓新的市场,所以交通问题成为扩张的瓶颈。英格兰人约翰·巴卡丹设计了一种新的筑路方法:用碎石铺路,路中偏高,两边开挖排水沟。这是道路史上一大发明,很快传遍全世界。为纪念约翰·马卡丹,人们便把用这种筑路方法修成的道路称为“马路”。现在的马路已今非昔比,各国都投入巨资,修建快速、便捷的高速公路网。

高速公路的由来

“高速公路”是在本世纪初才开始出现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为了战争的需要,1921年在柏林率先开始修建了第一条高速公路。不过,这条高速公路只有10公里长,且并不标准。直到1933年,德国建造了一条从柏林至汉堡之间的标准得多的高速公路。1937年美国接着修建了加州第一条高速公路。而迄今为止,建成高速公路最多的是美国。

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是上海泸嘉公路,目前我国每年新增加的高速公路都在1000公里以上。

“羊肠小道”的由来

在古代,由于经济落后,交通自然不能得到很大的发展。对于道路的艰难,人们常用“羊肠小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等词汇来形容。

“羊肠小道”一般用来形容狭窄弯曲的小路。这种说法是因为羊的肠子的粗细与长短的比例非常小的缘故。鸟类为了飞翔,需要身体轻便,肠子就又细又短。鱼类的肠子也不长,如鲫鱼的肠子仅是体长的1/3,草鱼的肠子是体长的3倍。但一些家畜的肠子就长多了,家兔的肠子是体长的15倍,牛的肠子是体长的24倍,羊的肠子则是体长的40倍,且比较细。如果按长粗比来说,羊的肠子可能最细长,所以,用“羊肠”形容小路,既形象生动,又非常贴切。

自行车的由来

世界上第一辆自行车出现于1790年,由法国人希布拉克用木材制成,没有脚蹬,靠双脚交替踏地前进。

1801年,俄国人阿尔塔莫诺夫发明了一辆轮子前后挂着的小车。这位发明家把它作为礼物献给了俄国沙皇。

1813年,德国人德列斯发明了车把,可以方便地转弯。

1839年,英国人麦克米伦发明了脚踏,装于前轮上。

1880年,法国人基尔梅发明了链条,用它带动后轮旋转。

1888年,英国人邓禄普发明了充气车胎。

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道的由来

英国伦敦的首都地下铁道是世界上最早建造的地下铁道。

18世纪40年代,伦敦市区的交通已经变得拥挤不堪。1843年,修建地下铁道的建议被提了出来,接着又制定了建造的具体计划。可是拖了10年,政府才批准这项计划。

地下铁道于1860年开始修建,可是立即遭到许多市民的反对。他们不仅不相信地下铁道能修建成功,而且还感到惊恐不安,担心在马路中心揭开路面,开挖宽沟,会危及路旁房屋的安全。

他们的担心当然是多余的。几百名工人经过3年的努力,终于在1863年将地下铁道修造成功。路旁的房屋没有倒塌,刨开的路面修复如初,车辆照常来来往往,只在路面之下多出了车轮的滚动声和尖厉的汽笛声。

地下铁道成了当时的一大奇物,也成了伦敦的重要交通工具。人们都以能乘坐地铁为快。建成后的第一年,乘坐的旅客就达950万人次。

然而,当时乘坐地下火车并不是一件令人非常愉快的事。19世纪中期,电还没有发明出来,地下铁道内使用蒸汽机车,隧道里经常是烟雾弥漫,乘客们不得不忍受“烟熏火燎”。后来,采取了改造措施,在隧道内的空气不再那么污浊了。可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孔道中冒出的滚滚浓烟,往往又把行驶在马路上的马匹惊吓得狂奔乱跳,引起车祸。

直到1890年世界上出现了电动机车之后.地下铁道这才步入它的黄金时代。

“海底隧道”的由来

英法之间的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世界闻名,它极大地方便了英国和欧洲大陆的交通。那么海底隧道是如何出现的呢?

海上交通受天气条件的影响很大,一旦有大风或大雾,轮渡就要被迫中止。海峡是海陆交通的要冲,为解决这种横跨海峡、海湾的交通运输问题,同时又不妨碍海峡、海湾中船只的正常航行,各国开始建造海底隧道。日本是世界上最早建设海底隧道的国家。日本的青函海底隧道全长53.85公里,位于海底的部分有23.3公里,主隧道直径11米,铺设两条铁路。从开工到1987年通车,历时23年,耗资37亿美元。英吉利海峡隧道是当代海底隧道的典范。它连结英法两国,全长53公里,海底部分有38公里,投资170亿美元,是世界上造价最高的海底隧道工程。

“轿子”的由来

“轿”是一种用人抬的交通工具,起源于“步辇”。步辇在汉代就已经有了。那时的步辇实际上是一张加两根抬杠的四足床。南北朝时,王公贵族使用步辇更为普遍,甚至连指挥作战、打猎都坐在它上面。据《邺中记》载,五代时期后赵残暴统治者石虎,打猎时就坐一种20个人抬的“猎辇”,辇上有蔽阳的曲盏,床下还设有“转关”,坐在上面可以随时转换方向,以射猎鸟兽。步辇就是轿子的前身。

真正意义上的轿是在五代时期出现的。这种轿子是两人抬的。在旧社会,在轿子的形制上,也还有种种规定,显示着封建社会里森严的等级制度。例如在清初,除了皇帝后妃乘坐的豪华辇舆以外,亲王坐的轿子是银顶黄盏红帏的;三品以上大官虽可用银顶,但盖帏只能用皂色,在京城内由4人抬,出京用8人抬;四品以下只准乘锡顶的、两人抬的小轿。至于一般的地主豪绅,用黑油漆头、平顶皂幔。当官的坐的轿子叫官轿,娶媳妇用的轿子一般叫花轿。

中国古代路名的由来

鲁迅曾说过:“天下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这是说路的自然形成。而真正筑路修道,历史就很久远了。

相传,黄帝“命竖亥通道路”。因为史前先民作战与生活的需要,“道路”出现了,名称也由此而定。帝尧时,路名“康衢”。西周时,路按等级分别命名,“路”容乘车三轨,“道”容二轨,“涂”容一轨,“畛”走牛车,“径”为仅走马的田间小路。“秦治驰道”为中国交通史上空前大的工程。“驰道”又名“真道”,为天子驰车马之道。又广筑非官道。秦汉以后历朝,路名“驰道”或“驿道”,元称“大道”。清称“官路”和“大路”。

1913年后各省建现代公路,叫做“汽车路”,以后就统一称“公路”了。

“立交桥”的由来

立交桥,是伴随高速公路应运而生的。城市立交桥不仅大大方便了交通,而且成为城市建设的美丽风景。为了车流畅通,并安全地通过交叉路口,1928年,美国首先在新泽西州的两条道路交叉处修建了第一条苜蓿叶形公路交叉。1930年,芝加哥建起了一座立体交叉桥。1931年至1935年,瑞典陆续在一些城市修建起立体交叉桥。从此,城市交通开始从平地走向立体。

近30年来,随着城市人口流量的激增,立交设施越来越为各国城市建设者重视。1956年,我国首次在北京京密引水渠滨河路修建了三处部分互通立交桥。目前的北京,由于市容不断扩大,立交桥已达100多座,且规模越来越大,桥形越来越现代和复杂。立交桥已成为城市交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用沥青铺路面的由来

沥青路面问世已有2500多年。沥青路面平整、坚实、尘土少、行车舒适、易于修缮,目前已被世界各国广泛使用在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上。世界上第一条沥青路面道路于公元前600年在巴比伦修建成功。但是直到1852年,人们才在法国的巴黎至柏庇兰之间,修建成第二条沥青路面的道路。1920年以来,沥青路面开始在欧美一些国家迅速发展。

我国的第一条沥青路是上海静安寺路。目前我国城市道路中大部分都是沥青路面。

船舶用“吨”表示级别的由来

现在的船舶大多用“吨级”来衡量大小,如“万吨级”。那么这个“吨”如何得来的昵?船舶的“吨级”与重量的“吨”不同,实际上,并不是指一艘船舶的重量。

英国航海业在15世纪时已经非常发达,造船业也因此昌兴。当时的英国是根据船的大小来决定纳税金的多寡,衡量的标准就是看一艘船上能装载多少个酒樽。譬如,一艘船能载500只酒樽的话,就称这艘船为500吨级。这种酒樽,容积为252加仑,装满酒时重22,40磅(1016.064千克)。敲击空酒樽时,它会发出“吨、吨”的声响,所以就将樽叫做“吨”了。2240磅就是1英吨。

后来人们计算船舶容积开始用这个单位,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我国邮政绿色标志的由来

我国汉代,曾规定当时的驿卒戴红色头巾,穿红袖衣服,背红白两色相间的信袋,这是为了叫沿路车马行人远远就看见驿卒飞马奔驰赶快让路。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英国人葛显礼把持我国邮政。1897年2月21日,葛显礼规定:信差穿海军蓝哔叽马褂,胸前写“大清邮政”四字。夏冬,马褂改用蓝灰色土布或洋布料子。

到了1905年1月,邮政改由法国人帛黎办理。帛黎规定:黄、绿两种颜色为邮政信筒、车辆、舟船等邮政事物的专用颜色,并以绿色为主要色调,黄色做点缀。

因为绿色已为群众所熟悉、习惯,而且绿色一般象征和平、青春、茂盛和繁荣,所以我国继续沿用绿色为邮政专用颜色。

全国解放后,在第一次全国邮政会议上,我国政府正式决定采用绿色作为我国邮政专用色彩。绿色邮政由此而开始。

邮筒的由来

供寄信人投寄信件的邮筒又称“信箱”,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已不感稀奇了。国内邮筒大多用铸铁、铁板等材料制成,国外的邮筒还有木制的、塑料的及有色金属的,尽管它们种类颇多,样式各异,但履行的职责却都相同。可是你能想到最早的邮筒竟是一只靴子吗?

相传在1488年,由葡萄牙一位航海家率领的船队在海上遇险,除航海家本人乘坐的那只船得以幸免外,其余船全部覆没,一些船员下落不明。航海家返航前命令部下给可能生还的同胞写了一封信,放在一只靴子里,挂在海边一枯树枝上。一年以后,葡萄牙的另一位航海家途经此地“收”到了“邮筒”里的那封信。于是,便在当地修建了一座小教堂,纪念遇难的同胞。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教堂附近兴起了一个村镇,靴子“邮筒”的故事被传为佳话。此后,利用邮筒投寄信件这一形式也被传了下来。

邮戳的由来

人们收到信时,信封上总有邮局盖的邮戳。邮戳和邮票一样是寄信的两样必备条件,那么邮戳是因何而来的呢?这还得从英国说起。

邮戳诞生的日子,比世界上第一枚邮票——英国黑便士邮票还早179年。世界上第一个有日期的邮戳,是英国亨利·比绍普1661年创造的。他设计的邮戳是一个小圆戳,分为上下二格:上格写月,下格写日,整个邮戳表示具体邮寄时间。这个邮戳,开始时候用于收寄伦敦的信件;17世纪末,爱丁堡和都柏林也开始使用;18世纪,扩大到英国殖民地,并开始普遍使用。

我国1872年开始使用的邮戳,称为“海关小圆戳”。中国人民邮政第一枚纪念邮戳,是1946年10月在旅大地区首次使用的。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邮戳的外圈呈钉齿形状。1957年元旦起,邮电部才颁发了现在使用的日戳,在全国统一使用。这就是我们常看到的邮戳样子。

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信件分检电子化,电邮戳开始逐步取代木把邮戳。

邮政编码的由来

现在邮寄信件时,一般要写上邮政编码,以便分邮的方便、快捷和准确。邮政编码最早出现在英国。英国从50年代初就开始研究邮政编码。并于1959年首先在诺威治地区试行,后来逐步推广到全国。由于使用邮政编码方便、快捷,从而引起许多国家的注意。前联邦德国于1961年正式公布四位数的邮政编码,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邮政编码的国家。我国是从1980年才在全国范围内宣传推行的。

军邮的由来

军队是一个高度机密的组织,那么军队之间的信件更应该保守好秘密。出于这种需要,就诞生了军邮。我国军邮早在周朝即具雏形。汉唐时,军讯传递由邮驿担任。宋代,驿传分三等:步递、马递、急足递。急足递日行四百公里,专门传递军事消息。元代各州县广设急递铺,遇军情紧急,日夜兼程铺铺相接。明清时,这种军邮制度日趋完善。

新中国人民邮政的军邮组织是在红军诞生以后出现的。当时,在井冈山有“传山哨”、“递步哨”的通讯人员,其主要任务是掌握敌情,传递军事消息。1928年湘赣边区正式设立赤色邮政,明文规定红军指战员与家属通信,由部队机关盖章可免贴邮票。

建国后,军委通讯部曾与邮政总局联合印制军人专用邮票。分陆、海、空军三种,面值均为800元。以后,又改为加盖“军邮免费”的三角形印章。从1984年10月起,这种三角形印章又开始在义务兵的通信中使用了。

书信的由来

没有文字时就有“书信”,用的是采取结绳、刻符等方式。据考古发现,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彩陶器上已有刻划符号。我国的苗人,也用过刻符。方亨咸《苗俗纪闻》说:“俗无文契,凡称贷交易,刻木为信,未尝有渝者。木即常木,或一刻,或数刻,以多寡远近不同,刻而为二,各执一,如约时合之,若符节也。”

到先秦及秦汉,出现了手书、家书、尺牍(书信在一尺长的木牍上书写,故曰“尺牍”)、手札、信函。但是这种手书、家书一开始多半是用生绢书写,故称为“素书”。“长跪读索书,书中竟何如”,即为古人读信的写照。

今天的信,在古代称为书。魏陈琳《饮马长城窟行》写到了长城卒与家里妻子的通信,其中有“作书与内舍”、“报书往边地”的字句。“作书”,即写信;“报书”,即回信。直到明清时代,“书”才改叫“信”了。清代蒋士铨《岁暮到家》中写道:“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信封的由来

由于信是人们传达感情和信息的工具,其隐密性是要人人遵守的,信封就起着保守秘密的作用。信封是怎么产生的呢?

公元前10世纪,亚述人开始用粘土烧制陶器当信封,信纸也是粘土,将文字刻在粘土板上,封在陶器里,收信人只需打开陶罐,就能读到信了。

公元11世纪时,诺夫哥罗德人把公文刻在白桦树皮上,把收信者及地址写在系于公文的树皮条上,把桦树皮书信卷成筒状后,由邮递员传送。但是,这种不加信封的书信只对目不识丁的人才能保密,因此很快也被淘汰。

这时,中国的火漆技术经印度传入了欧洲,它很快成为欧洲各国保守通信秘密的法宝:人们把书信折成两层,再用火漆加封。欧洲各国因此长期采用这一方法。法国还形成一种习俗,用不同的漆色表明信的不同内容:红漆是官方文件,白色为婚嫁喜庆,棕色是赴宴请帖,而黑色则是丧事死讯。

同类推荐
  • 美国童话19篇(世界传世童话宝库)

    美国童话19篇(世界传世童话宝库)

    相信这些童话,不仅能给孩子们带来一次跨越国界、跨越时空的阅读体验,还能让孩子们真实地感受真、善、美,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挫折,积极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大胆地展开想象……总之,这些经典童话中的可贵品质,会使孩子们的人格变得更健全,内心变得更强大,心性变得更随和。
  • 教子禅方:好父母必读的90个禅意故事

    教子禅方:好父母必读的90个禅意故事

    在现今很多家庭教育中,父母有太多的功利和欲望,孩子失去了很多可贵的天赋和禀性。教育是一种艺术,它不是哪位秀才追求时髦的临摹,不幸的是父母们由于种种生活原因,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追求“急”但又“切”的特点,这其实是一种自我的丧失,自我精神的失落必将造成孩子教育的失败,这叫不见本心,未能明心见性。因此,父母家长要教子成龙,养女成凤,必须自己胸有禅意,不紧不慢地教育孩子,把这种禅意落实到家庭教育中来。家庭教育不是单单的教育,而应将各种人生的体验贯彻到教育中来,将孩子的心与自己的心连成一片,打破迂腐的拘泥,彻悟教育与人生的本原,以之作为教育孩子的原则,则家庭教育事半功倍,
  • 花树眼中的园丁鸟

    花树眼中的园丁鸟

    以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为主旋律,有的笔锋犀利,有杂文之辛辣;有的语言委婉,有散文之气韵;有的直白如话,不碍读;有的咀之有味,当细品……作品融内容的丰富性与写法的多样化于一炉,为现代寓言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值得一饱眼福!作者陈福荣2002年获浙江省第十五届“春蚕奖”。寓言作品散见于《故事大王》、《少年文摘》、《童话寓言》、《优秀童话世界》、《中学语文报》、《温州日报》等多家报刊杂志,更多的则是发在《中国寓言网》上。
  • 走过花季雨季(下)

    走过花季雨季(下)

    《走过花季雨季(下)》是我社“青少年健康成长”系列作品之一,本文分别从认识自我、摆正情感、学会社交、善于学习四个方面,告诉青少年如何面对心理困惑、摆脱情感陷阱、解决社交烦恼。生命走到青春时节、也就是到了最灿烂的花季。这是一个如梦如幻的季节,一个渴望自由的季节,也是一个逐步走向成熟的季节。无可否认,青春期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季节,每一位青少年都会追求卓越、立志成才。只不过,面对激烈的生存竞争、沉重的学业压力以及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挑战,生活阅历尚浅的青少年很容易在青春的路上迷失方向,从而阻碍其健康地成长与发展。针对青少年的困惑和疑问,我社编纂了“青少年健康成长”系列作品共7种。
  • 神秘的现象

    神秘的现象

    想要开始宇宙的星际之旅?想要深入神秘的未知地域探险?想去寻找遗失的宝藏?想去求证历史事件的真相?没错,哈尔滨出版社为你排忧解难,足不出户便可完成您的这些愿望。《神秘的现象》是一本科学普及类读物,以知识性和趣味性为出发点,为您搜罗并展示各个领域最有研究价值、最具探索意义和最为人们所关注的多个神秘现象并客观地将多种科学假说一并提出,满足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给您超越想象的猎奇体验。谜底层层揭开,真相娓娓道来;零距离接触世界文化和历史,全方位透视人性和科学智慧。
热门推荐
  • 天策大帝

    天策大帝

    张策,以其一身通天的道行只手撼天,以其绝世傲人的智谋逆天改命,故元年1172年,张策登上了大帝的宝座,世人给予他“天策”的封号。那时,张策年仅十八。元年1173年,也就是十八年前,四大门派派出当世门派中最强的几人前来围剿方才登上大帝宝座的张策,原因不明。他们成功了,但张策却也成功的施展了改命术。于是十八年后,随着“大试”的来临,一名懒散的少年出现在楚国的贸易中心。转生成功的张策又将翻起怎样的风云?是什么导致了四大门派一同前来围剿?一切精彩,尽在“天策大帝”!
  • 傲天玄帝

    傲天玄帝

    逆天破道,我意天下!天若亡我,我必逆天!地若灭我,我必毁地!傲视群雄,为我独尊开天辟地,重造乾坤!手抓日月星辰,世间无我这般人!这就是赵天宇!
  • 完美监狱

    完美监狱

    罪人们!这里就是你们的新监狱!赋予你们新的生命!你们不用感激任何人,只需要杀戮,杀死每一个阻挡住你们继续生存的敌人。这里能满足你们一切畸形的欲望!不过前提是——活下来。这里只收留罪恶之徒,美丽的心灵应该去的是天堂,而不是这里。死亡也许只是另一种开始。为了回到原来的世界了解所谓的真相,叶溪必须比别人更强。
  • 天台睡懒觉的那只猫

    天台睡懒觉的那只猫

    从出生等各方各面来看尹大公子无疑是一个人生赢家,无知无觉的在‘傲娇’病在少年都有的叛逆期越走越远,一面很不诚实的自认看透了红尘,一面却又想要逃避责任躲进安静的空间中谁也不接触,自生自灭;从出生等各方各面来看杜大老师无疑是一个注孤生的屌丝,他是常见的‘理想主义者’抱有很大的抱负却无法施展,同这世间许多平凡人一样,想要做些什么却因为现实潜在规则困得寸步难行,他想‘锄强扶弱’,可实际上他也是‘弱’者的其中一员,现实很残酷却不得不面对,人无法改变世界,只能随世界而改变,他却仍在罅隙间坚持自己的信念,坚持做一个独一无二的自己,试图用自己卑微的力量去改变什么;而这样两个矛盾的人却相遇了......
  • 无法靠想象完成的旅行

    无法靠想象完成的旅行

    这是夏奈写的一本有关“慢时光旅行”和“自我疗愈”的书。通过一场“慢旅行”来寻找和感知真正的自我。温暖的文字,沉静的图片,触摸地球上十个最特别的城市,从首尔到旧金山,从圣塔克鲁兹到蒙特利尔,从圣西蒙到圣芭芭拉,从圣地亚哥到纽约,再从伊斯坦布尔到上海……走马观花的“赶场”旅行从来都不是他会做的事,他宁愿到了一个新的城市,继续自己原有的步伐,不紧不慢,像这个城市的老居民一样,无所事事去度过一天。他不是用眼睛去看这个世界,而是用心去轻轻体味。在“慢下来的美好时光”里,探索、欣赏、享受和思考。因为旅行,不在于了解和认识一个新的地方;而是在静静的徜徉中,了解和认识未知的自己。
  • 肇论疏科

    肇论疏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孩子,你真棒

    孩子,你真棒

    本书为家长们总结了一套教育方案,帮助造孩子坚韧的性格、关心他人的品质以及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保持这些优良特质的决心和毅力。一旦开始运用这些真正的养育秘诀,你自己、你的孩子以及你的家庭都将变得更快乐、更幸福!
  • 暗夜浮生

    暗夜浮生

    暗淡凡糟,梦起缘生。糠胆自碎,谁与遨游?漫漫人生,快乐不过黄粱美梦,乐跃也只是这亿万凡生中的一人。当剧本上演我们不得不在命运的碾压下挣扎,这里是一个异世,写的却是一个相似的人生。挣扎、爱情、杀伐、搞笑、快乐,这是完美人生对不完整世界的挑逗。我们会发现美梦只是脱凡路上的绊脚石。在平凡路上徘徊的看官,我们为何不一起去体会这华丽世界的热血崛起呢?乐跃:“想当年我还真是日了狗了呢。”呵呵,反正我信了。
  • 神魔之墓

    神魔之墓

    神魔之墓本为上古神魔之战时陨落的神魔埋葬之所,风云突变,将诸神魔的尸体分列两旁,并幻化神魔法相。林府废人林言被传送至此,治好了体内隐疾。且看他如何强者归来并纵横天下。
  • 死亡的追逐之梦

    死亡的追逐之梦

    这个高中生风绝在放学时捡到一个诡异的一块钱硬币,就在这时遇到了人们的追杀,最后他们成了丧尸,自己却成了主角?这到底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