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78200000025

第25章 降战之争

木宣和七年(1125)十二月,金军兵分东、西两路,大举南侵,一心想逃离京城开封的赵佶(宋徽宗)下诏内禅,让位给长子赵桓。赵桓即位,是为钦宗,次年改元“靖康”。当金军逼近开封之际,赵佶与蔡京子蔡攸竟连夜出城南逃。蔡京、童贯等人也相继携家眷、财富,慌忙逃跑。童贯竟然拒绝接受赵桓委以其东京留守之职,而与高俅等率“胜捷兵”紧随赵佶之后,妄图下两浙路,再拥戴他为帝。赵佶一伙于大敌当前出逃,引起宋廷的极大恐慌,臣僚纷纷逃离京城,激起朝野有志之士的忿慨,指责“六贼”祸国殃民,卖国求和。太学生陈东先后3次上书,揭露“六贼”的罪行,“误我国家,离我民心,天下困敝”。恳切希望赵桓“擒此六贼,肆诸市朝,传旨四方,以谢天下”①。当初赵佶内禅,赵桓推让之际,王黼等人曾引郓王赵楷上殿,企图拥立他为帝。而此刻,这一伙人相继逃到东南以后,又以“太上皇帝圣旨”之名,截留了这一地区上缴朝廷的物资,甚至扣留“勤王”援兵,实际把持了东南地区的行政、经济、军事大权。“控制大江之险,奄有沃壤之饶,东南于百郡县,必非朝廷有”②。甚至准备在镇江(今属江苏)请赵佶重新登极。这对刚即位的赵桓是一个极大的威胁。

赵桓对童贯一伙的行径大为不满,为了维护自己的帝位,他重申了赵佶于退位时所表示“除教门(指道教)事外,余并不管”③的诺言,以此下诏剥夺赵佶、童贯等一伙的权力。继而又将未随赵佶南逃的梁师成、王黼、李彦等人“赐死”。二月初,赵桓准备派知开封府聂昌挂淮浙荆湖制置发运使之职,赴东南秘密处置蔡攸、童贯、朱动等人。尚书右丞李纲恐处置不当节外生枝,建议将他们贬官,并请赵佶返回京城。不过,赵桓与其父赵佶只是在权力的分配上暂时出现了矛盾,而在对待金军入侵的问题上,父子都是主张议和的投降派。赵桓不顾李纲率领开封军民奋力抗击金军和20万“勤王”援兵集结于开封近郊的有利形势,依旧满足了金军统帅宗望提出的赔款、割地等议和的条件,换取到金军的撤退。二月十七日,他听说金军已渡黄河北返,第二天便下诏,贬蔡京、蔡攸、童贯官职。蔡京病死贬所,长子蔡攸、次子蔡倚被诛。赵桓又派御史于南雄州(治今广西南雄)杀死童贯,朱勋亦被赐死。赵桓的做法使赵佶感到不妙,极力为自己开脱、辩解,又给赵桓写密信,表示要“甘心守遭,乐处闲寂”④,无意再当皇帝。

金军虽然北撤,但威胁尚存,赵桓还想依靠李纲等主战派保卫自己的安全,便委任他为知枢密院事,主持军事。此时,金军统帅宗翰率西路金军继续南下,宋廷再度惊慌失措。赵桓一面任命中太乙宫使种师道为河北、河东路宣抚使,保静军节度使、殿前副都指挥使姚古为二路制置使,分别领兵人河北、河东。一面又派使臣前往泽州(治今山西晋城)向金军述说订立和议之事,请求宗翰退兵。种师道、姚古统兵分赴两地,枢密院令他们进攻金军,宰相府却令他们让金兵出境,竟使他们不知如何行事。宗翰知道宋、金已有和议,遂班师返回太原等待宋使前来交割。

为了表现议和的诚意,以换取一时的太平,投降派官僚竭力讨好金人,赵桓向被割让的三镇之地派出割地专使,与金军办理交割事宜。但投降派丧权辱国的求和行径,遭到力主抗击金军的主战派官僚的坚决反对和抵制。自西路金军南下时就已受围攻的太原城军民,拒绝出城接受宋帝的割地诏书,继续反击金军的进攻。宗翰见太原城一时难以克陷,便让银术可率部分金军继续围攻太原城,自己则统军退回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宗望率东路军自开封北撤到达中山(今河北定县)、河间府(今河北河间)两镇时,守城的军民拼死固守,拒不投降。宗望令随军的宋朝人质、肃王赵枢,太宰兼门下侍郎张邦昌和割地专使到城下劝说守城军民献城投降,但得到的回答是城上射出的利箭和投掷的石块。

金军北撤,宋廷曾令种师中与姚古等统兵将金军“逐出境”。姚古所部遂乘宗翰北上之机,一举收复隆德府和威胜军等失地。种师中统兵尾随北撤的宗望金军之后,到达真定(今河北正定)时,即接宋廷命令,进援太原,与姚古部互为犄角,以解救太原之围。种师中随即挥师西进,出井陉关(今河北井陉北),相继收复寿阳(今属山西)、榆次(今属山西)。五月初,前锋部队进抵置巨太原城仅20里的石桥。种师中一路西进,几乎未遇金军的抵抗,只有零散放牧的金兵。探报以为金军大部已北撒,知枢密院许翰亦信以为真,几次派人到军中督令种师冲出兵攻击。种师中也以为金军无主力在此,未作认真布置。金将翰论活女率主力金军前来攻击,宋军仍认为是小股军。种师中遂令后军出击收捉。于寿阳石坑,宋军遭到金军袭击,宋军仓促应战,五战三胜,又返回榆次。种师中在出击前,曾与姚古、张灏两军约定共同发兵,且均不带辎重。然而种师中孤军进发,姚古、张灏却失期未至。街种师中进至杀熊岭时,因粮草断绝,兵士饥饿难忍。金军侦知,遂集中兵力猛攻,宋军右翼和前军先后溃败。种师中率领部将与金军死战,自卯时(今5—7时)直激战到巳时(今9-11时),宋军用神臂弓多次击退金军的进攻,终因寡不敌众,种师中身中数枪,力战阵亡,余部退守平定军(今山西平定)。姚古率部增援,被金军阻地盘陀,遂退至隆德府。张灏所部亦遭金军攻击,失利后撤。宋军出战失利,终未能解救被金军围攻的太原城。

宋军战场上的失利,再度引起朝廷中投降派与主战派的争论。门下侍郎耿南仲等人力主割让3镇以求和,李纲等人则坚决反对。为了排挤李纲,耿南仲借太原之围未解之机,向赵桓提出:“欲援太原,非纲不可。”⑤赵桓令李纲接替因病归朝的种师道,出任河北、河东路宣抚使。李纲清楚赵桓、耿南仲等人的用意,便以自己是书生,并不懂得用兵,恐会殆误国家大事为由,请求辞去此任,又以身患疾病,请求辞官,都被宋帝拒绝。陈过庭、陈公辅等臣僚也认为这样做是陷害李纲,他不能离开朝廷。不料,赵桓竟为此大怒,下令罢免陈公辅等的官职,依然坚持令李纲出朝任宣抚使。

河北、河东路宣抚使司仅有兵士1200人。且马匹甚少,因此李纲受命后提出要在京城“括马”。赵桓先是应允,继而又出榜称:“宣抚司括马,事属骚扰,可更不施行。”⑥李纲请求拨给银绢钱各百万,以解决军需,却只得到20万。李纲考虑出任宣抚使还有许多事尚待办理,请求延缓出发的日期,赵桓指责他是“迁延拒命”。李纲上疏陈述不能如期出发的理由,仍未获准。临行之时,他又告诉赵桓,朝廷若重用奸臣,必将误国。

李纲出任宣抚使后,先处置了谎报军情、搅乱军心的将领,以严肃军纪。又宣布对不月艮从军令、抢劫百姓财产者给予正法,以扭转宋军腐败涣散的状况。进驻河阳后,李纲利用10余天的时间训练兵士,修整军械装备,为进击金军,解救太原之围做准备。继而又进驻怀州(治今河南沁阳),准备汇集“防秋之兵”再进兵太原。可就在这时,赵桓下诏。罢减各地调集的防备金军秋季入侵的军队。李纲为此上奏抗论,指出:“太原之围未解,河东之势甚危,秋高马肥,敌必深入,宗社安危,殆未可知。”对朝廷朝令夕改的作法,他认为已于抗金极为不利,故自己“不足以任此”⑦。赵桓对李纲的上疏毫不理会。反而批复令他马上起兵赴太原解围。李纲无奈,只好于隆德府召集诸将领,定于七月二十七日各自统领所部进兵太原。然而各路主将均接受朝廷的直接指挥,凡事皆需禀报朝廷,或执行朝廷的指令,李纲的宣抚使司徒有指挥的虚名。为此,李纲再次上书,力陈宣抚使司无实权的弊端,可仍未见赵桓答复。

约定出兵的日期已到,唯有威胜军一路宋兵开拔,而平定军、汾州(治今山西隰县)、辽州(治今山西左权)三路宋军“皆逗留不前”。威胜军行至南北关,与金军遭遇,两军转战4日,互有胜负,伤亡相当。金军增援部队赶到,合力进击,威胜军却无援应,力战不胜,遂败退。李纲准备将各路宋军聚拢,缩短战线,避免为金军各个击破,而后由他亲自统领,赴太原与金军交战。此时,宋廷中投降派与主战派臣僚间的抗争亦愈演愈烈,赵桓为首的投降派已将原定割让3镇的议和条件,改为用代税钱替代,并积极与金朝协商洽谈。投降派已于朝廷中占据主导的地位,主战派官僚随之相继遭排斥,被赶出朝廷。太宰兼门下侍郎徐处仁被罢官,贬为知东平;少宰兼中书侍郎吴敏被罢知扬州;同知枢密院事许翰罢官,贬为知亳州。而投降派官僚则被擢升,以中书侍郎唐恪为少宰兼中书侍郎,以尚书右丞何桌为中书侍郎,礼部尚书陈过庭为尚书右丞,开封府尹聂山为同知枢密院事,御史中丞李回为签书枢密院事。李纲闻讯,叹息道:“事无可为者矣!”八月,赵桓又命种师道重新出任,以同知枢密院事领宣抚使司,而召李纲返回京城,不久便被免职,出任知扬州。九月初,他未及到任,又以他“专主战议,丧师费财”之罪名被贬官。

投降派控制朝政,给抗击金军的斗争带来极大的消极影响,除部分主战派军将领兵与金交战外,朝廷再未组织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甚至不再过问被围困的太原城。而局部的抗金斗争,也因孤军作战,无一取胜。河东察访使张灏与金军战于文水县(今属山西),战败。都统制张恩正又夜袭文水县金兵,失利。次日再战,又溃败,阵亡数万人。张思正逃至汾州。都统制折可求于子夏山与金军交战,亦遭惨败。宋军在战场上的失利与宋廷的投降求和,更使河东一带的百姓对抗击金军入侵失去信心。威胜军、隆德府(今山西长治)、汾州、晋州(治今西临汾)、泽州、绛州(治今山西新绛)等百姓恐金军侵掳,纷纷渡过黄河南逃,以至“州县皆空”。

注释

①《长编纪事本末》卷一四八。

②《三朝北盟会编》卷三二。

③《靖康要录》卷一。

④《靖康要录》卷四。

⑤《宋史》卷三五八《李纲传》。

⑥李纲《靖康传信录》卷三。

⑦《宋史》卷三五八《李纲传》。

同类推荐
  • 万历新史

    万历新史

    1582年,是大明王朝兴衰的分水岭,这一年,主角重生成了万历帝,新的历史由此开始!
  • 最后4年

    最后4年

    风雨飘摇的明朝最后4年,在一个小县城里,这并非是穿越,只是将自己的一些思想,对现实生活的一些回忆,用这个4年的特殊形式表现出来,那么,这里到底会有怎样悲欢离合的故事呢?
  • 王汉史璇帝列传

    王汉史璇帝列传

    公元之后是纪元,纪元50年至550年间,汉朝动乱,汉末帝刘朱荒淫无道,朝中奸臣大乱朝纲,在纪元50年时,各路起义,灭掉已有无数年的大汉王朝,其子刘张其逃往陇西隐居,纪元535年,其子孙刘柱称帝,又改名大汉,用十五时间称霸中国,可纪元590年,英勇的刘柱去世,大汉又动乱了,西漠王朝(非洲)乘虚而入,称霸中国,可那位皇帝更荒淫无道,他叫沙河天,他死后,其子沙河阳继位,但他却遇见了又一次动乱。这时,我们那伟大的璇帝将开始登场。
  • 谁主武周

    谁主武周

    还没好好的享受,坑爹的生活,就让爹给摆了道,赤果果的坑儿啊!唐朝是个好地方啊,唐朝的人民好幸福啊,唐朝的生活好快乐啊,但是,幸福的人那么多,为何不能多我一个?武攸绪默默地望着天,天空飘过一片云,这都不是事……PS:某,武攸绪,庄严宣誓,想看某称帝的,绕路吧!(诸位英雄好汉,兄弟姐妹,给点收藏、推荐,打发点咯……)
  • 大明书生

    大明书生

    某毕业男穿越到大明万历末期,被迫开始了大明版的读书人生活,身怀利器,科场得意、入仕升官,发财扬名,妻妾成群......咳咳咳,有点俗套了,故事不仅仅如此,应该还会有更多精彩的事情发生,敬请期待O(∩_∩)O~......本书已经正式A签,评价打赏窗口已开。状元、榜眼、探花之位虚位以待,还请兄弟姐妹们不吝投票,不要让那位置空着太难看!石头一直坚信,收藏养肥也是一种高贵的品质!O(∩_∩)O~
热门推荐
  • 不一样的爱情公寓

    不一样的爱情公寓

    谢晓东从来没有看过爱情公寓,却进入了爱情公寓的世界,他会遇到什么呢?(本书主角是爱情公寓的众人。)
  • 回眸一笑只为那个承诺

    回眸一笑只为那个承诺

    他与她,机遇。他冰冷无情,她拒人千里。可他偏偏对她钟情。天灾人祸,她发现自己是魔族圣女,他是仙尊贵族,两人本不能在一起,她远离了他。他苦苦寻找然发现她的身份,但他不介意。她不近人情,却一次次护他周全。直到那天,她身受重伤,命不久矣。他抱着她,痛哭流涕:“我不介意你的身份,为何要走。”她扬起一抹弧度:“我愿用我此生,护你一世周全。”【欢迎加入盛熙文学社审核群,群号码:537942452】
  • 异界之天罡战气

    异界之天罡战气

    浩瀚大陆,帝国林立,强者如云。没有花哨艳丽的魔法,有的,只是弹指之间湮灭城池,开天辟地的斗气。他被父亲带到了这个世界,却和父亲阴阳相隔,凭借神秘东方世界的古武学,这个世界必定会被他狠狠的踩在脚下。
  • 异少多情

    异少多情

    在不知名的小岛上享福的凌寒天接到家中老爷子的电话所以来到东华市,却没想到这次却改变了他的一生。
  • 缘灭与你

    缘灭与你

    如果相遇是天意,那么爱上相遇的你是不是顺天意呢?!如果相遇不是天意,那么爱上相遇的你是不是很荒唐?!一颗心,影响了他所有的思绪!是心在爱,还是他人已经动情!他分不清!爱的是之前的那个他,还是之后有着他心的后来者。她已经不知道……是爱的太坚定,还是之前的爱延续……我爱你,因为你是你,还是因为你是他。我爱你,因为我是我,还是延续他……爱恨纠结,爱的是你。恨得是我自己分不清自己真正的心意……没有关系,我们一起寻找最后的答案……
  • 海里的仙人掌

    海里的仙人掌

    一对经历了千辛万苦的农村人,在爱情和理想的动力下,在外地得到了他们爱情的结晶,一家三口在贫穷、欺辱、挫折中生活着,努力着,夫妻俩把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而孩子在年幼时就经历了生活的酸甜苦辣,通过自己一步一步的努力考上了理想的大学,找到了理想的工作、同时也实现了自己儿时的梦想,终于给自己和吃惊苦难的父母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 今夕月落

    今夕月落

    她是一只狐仙,一只非常非常白的白狐狸。狐族唯一一只拥有跨越时空的能力的狐仙。是一只非常爱钱的吃货狐仙。
  • 送韦书记归京

    送韦书记归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台海见闻录

    台海见闻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月未央:江山美人决

    月未央:江山美人决

    他静静的望着窗外的浅月,唇角露出一抹伤感的笑。手里慢慢地握紧了那枚月牙玉佩,浅月浅月……屋外铁缻下已经燃起大火。他缓缓脱掉所有衣裳,自甘入缻。为了你,我……无悔。--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