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79400000021

第21章 大唐历史全面解读(3)

吴王李恪是太宗三子。武德三年(620)被封为长沙郡王,后又迁为汉王、蜀王、吴王。李恪善于骑马射箭,又通文史。太宗认为他很像自己,对他十分疼爱,甚至在废了承乾后,一度想立他为太子,但因为长孙无忌的反对而作罢。因为吴王在宫中和朝官的心目中威望很高,长孙无忌为了巩固李治的太子之位,断绝吴王的众人之望,就诬告李恪与房遗爱等谋反,把他处死了。

濮王李泰是唐太宗第四子,也是长孙皇后嫡出的第二子。他从小聪慧机敏,写得一手好文章,历封宜都王、卫王、越王、魏王。李泰在性格举止上很有父风,倜傥不群,礼贤重士,喜好文学,在魏王府中开文学馆招纳文士,声誉很高,很得太宗的欢心。后来他自恃宠爱欲争夺太子之位,用心阴险,私自培植势力,事情败露后,被贬为东莱郡王,后又封为濮王。永徽三年(652)病死在郧乡,时年三十五岁。

李祐是太宗第五子。武德八年(625)被封为宜阳王,同年改封楚王。贞观时改封燕王、齐王,兼领齐州都督。他行为乖张,在齐州私自招募剑客,与群小为伴,田猎害民,行为不法。太宗多次下诏斥责,并派官员辅佐规谏。李祐自以为不受宠爱,又不甘心受限制,遂起兵谋反,但很快就被擒赐死。

蜀王李愔为太宗第六子。贞观五年(631)被封为梁王,后改封蜀王。他性情顽劣,行为不法,常无理殴打下官,又狩猎无度,纵欲无节,被太宗斥之为禽兽不如,贬为黄州刺史。永徽四年因受吴王李恪的牵连,被贬为庶人,徙居巴州,后改封涪陵王,乾封二年(667),病死。

蒋王李恽是太宗第七子,贞观五年封为王,后改封为蒋王,兼任夏州、相州刺史等职。高宗上元年间,有人诬告他要造反,遂惶恐自杀。死后赠官司空、荆州大都督。

越王李贞是太宗第八子,初封为汉王,后改封原王、越王。他擅长骑射,精通文史,颇有才干。武则天执掌朝政时,越王李贞与韩王元嘉、霍王元轨等密谋起兵匡复李氏江山。垂拱四年(688),联合诸王起兵,兵败自杀。

高宗李治是太宗第九子,是长孙皇后嫡出的第三子。他性格懦弱,贞观五年被封为晋王,贞观十七年立为太子,贞观二十三年即皇帝位,死后葬乾陵。

太宗的第十子叫李慎,贞观五年被封为申王,后又改封为纪王,并兼任州刺史。他为政清明,勤俭爱民,声誉很好,从小就聪明好学,经通文史,在皇族中与越王李贞同以文采出众而知名。高宗永徽年间,他历任左卫大将军、荆州都督等职。越王李贞起兵反武失败后,他也受到牵连,被流放到岭南,在途中病死。

江王李嚣是太宗第十一子,贞观五年封王,次年夭折。

代王李简是太宗第十二子,贞观五年封王,同年病死。

赵王李福是太宗第十三子,贞观五年封王。十八年被封为秦州都督,二十三年兼任右卫大将军。高宗咸亨元年(670)病死。

曹王李明是太宗第十四子,贞观二十一年封王。高宗显庆年间任梁州都督,之后又历任虢州、蔡州等州刺史,永昌元年(689),武则天以其与章怀太子李贤通谋造反为名,把他贬为零陵郡王,后被逼自杀。

唐太宗的皇后长孙氏是如何协助他治理国家的

长孙氏(601~636),河南洛阳(今洛阳市)人,北魏拓跋氏的后裔。其父长孙晟,隋朝的右骁卫将军,早亡,所以长孙氏和她的哥哥长孙无忌都是由舅父高士廉悉心教养长大的。她自幼好学,知书达理。十三岁就嫁给了李世民。李世民即位后,她被册封为皇后。长孙氏深明大义,富有远见。“玄武门事变”前,她一面积极在宫中活动,拉拢唐高祖的妃嫔为李世民说好话,一面参与密谋,请她的哥哥长孙无忌以及尉迟敬德等鼎力协助李世民。后古代皇帝来李世民一举成功,夺取帝位,真切地感到长孙氏是一位有头脑、有能力的贤德夫人,是他的“内良佐”、贤内助。从此以后,唐太宗非常注意听取皇后的意见。长孙皇后进行规劝和进谏时,也很注意礼节和方法,因此两人的感情一直很好。

有一次,太宗与长孙皇后的亲生女儿长乐公主出嫁,太宗因为给她准备的嫁妆超过了长公主的标准,遭到魏征谏阻和批评。太宗回宫后很恼怒地说:“朕的女儿怎么能和先帝的女儿相同呢?”还决定处死魏征。长孙皇后听后就正色进言说:“我以前听说陛下十分看重魏征,今日终于知道原因了。魏征敢于进谏,不徇私情,维护大义,真是社稷的忠臣啊。我们结为夫妇已这么多年了,我有时还不敢直说。魏征却敢于冒颜上谏,真是难得啊。忠言逆耳利于行,希望陛下能好好考虑。”皇后因此还特意派中使赐给魏征五百匹帛,以示奖励。

还有一次,开国元老宰相房玄龄因很小的过失就被太宗免官归第。长孙皇后就对太宗说:“房玄龄久事陛下,屡次参与奇计密谋,为社稷立下大功,如果他没有什么大的过错,希望陛下不要轻易贬逐。”太宗听后,也为自己的冲动感到后悔了,于是马上召回了房玄龄。

长孙皇后的进谏只是对唐太宗善言规劝,她从不参与政事的决策,自己做事一向注意掌握分寸,进退得体,同时她又不许自己的亲戚入朝专权。太宗要封她的哥哥长孙无忌为宰相,她再三恳求太宗收回成命,还要哥哥主动推辞。她还把古代妇人的善事义举编集成了一部十卷的书,即《女则》,用来规谏后宫的妃嫔、宫人。

长孙皇后在历史上声誉一直都非常好,但不幸的是,她只活了三十六岁就去世了。临死前还一再叮嘱要薄葬,并劝唐太宗要亲君子,远小人;纳忠谏,去谗言;减劳役,少巡游。死后被追尊为文德皇后。

唐太宗的妃子徐氏为什么受到史家的赞扬

唐太宗妃子徐氏,名惠,素有才华。史籍上说她生下来五个月就会说话,四岁就通晓《论语》、《诗经》,八岁就能写一手好文章了。她的父亲把她写的文章编成集子,竟然广泛流行于世。后来唐太宗知道了徐惠的才名,便召她入宫,做了才人(唐代妃嫔,正五品)。她在宫中仍然十分好学,读书不辍,手不释卷。写起文章更是文不加点,一挥而就,而且行文流畅,辞藻华美。不久她又被册封为充容(唐代妃嫔,正二品)。

徐氏看到贞观末年对外战争频繁,太宗还大肆修建宫殿、行宫,老百姓的赋役和徭役有所加重,生活困苦,于是便以一篇非常有名的谏书,劝告唐太宗要减轻百姓负担,因此而受到了历代史家的赞扬。徐妃的谏书说:“陛下东征高丽,西拓疆土,兵马损失严重,物资供给艰难,不仅造成了人口的大量减员,还直接影响了农业的发展。致使人民疲惫,军队的战斗力下降,这都是乱世的征兆啊,希望陛下慎重考虑。”又说:“陛下您修建翠微、玉华等宫,虽然说是依山傍水,不用太多的建筑材料,但还是需要大量的人力,不能不说是劳民。有道是:‘有道之君,以逸逸人;无道之君,以乐乐身,”她还说:“构建技巧都是丧国的工艺,金玉珠宝都是麻痹本性的毒药。这些奢侈浪费的事情不能不禁止。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整篇谏书词义精巧,用心良苦。作为后宫妃子的徐氏能关心时局,写出如此中肯的谏书,非常难得,太宗看了这篇奏章后很高兴,赐给了她许多东西,以示表彰。

太宗驾崩后,徐妃哀思成疾,不肯吃药接受治疗,说:“生前太宗待我恩厚,死后我应该去照顾他。”她死时年仅二十四岁,后被追赠为贤妃,并陪葬昭陵。

晋王李治被立为太子的原因何在

依照封建法统,皇位是由嫡长子或嫡长孙承袭的,但他们是否具有政治才能,能否守住基业,这也是封建帝王所关心的,某些杰出帝王为选好继承人,可谓煞费苦心,殚精竭虑。太宗立晋王李治为太子就经历了十分曲折的过程。

太宗长孙后生有三个儿子,长子承乾有足疾,九子晋王李治为人懦弱,皆为太宗所不喜。第四子魏王李泰好文学,有才干,深得太宗宠爱。魏王因太宗宠爱而骄横无礼,并且企图夺取皇太子之位。太子承乾为了保住太子之位,与魏王矛盾很深。太宗本来对承乾抱有厚望,为他慎择师傅,加以教诫。无奈承乾并不争气,喜好声色,漫游无度,太宗知道后,深为忧虑,逐渐对他失去了信心,而越来越多地寄希望于魏王。太子因失宠而对太宗产生怨恨情绪,他便勾结汉王元昌(太宗之弟),驸马都尉杜荷等企图谋反。被人告发,太宗将他废掉。

承乾被废,最有资格做太子的是魏王和晋王。魏王为了争取太子之位,积极活动,而且还出面威胁晋王不要跟他竞争,否则后果自负。晋王受到威胁后,十分忧虑,被太宗察觉。太宗追问原因,晋王如实禀告。太宗十分震怒。

太宗召集大臣长孙无忌、房玄龄、李勣等商议立储之事,太宗十分伤心,表示立储之事扰得他十分痛苦,并且抽佩刀欲自刺,长孙无忌等冲上去,夺下佩刀,问太宗欲立谁为太子。太宗说:“我想立晋王。”长孙无忌等立即表示拥护。

唐太宗之所以立晋王为太子,是经过仔细权衡的,虽然他对晋王并不满意。第一,魏王与承乾争夺皇位,结下深仇,如果魏王继位,必然会杀掉承乾,甚至连晋王的性命也不能保住。而晋王为人仁弱,又没有积极争取帝位,他继位后,承乾和魏王便无性命之忧。第二,魏王阴谋夺取太子之位,如果立了他,就会给后世子孙树立一个“太子之位可以经营而得”的先例,这是不适宜的。所以,唐太宗尽管对李治不甚满意,但也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了。实际上,晋王李治之所以能被立为太子,完全是其兄长互相斗争,他本人坐收渔人之利的结果。当然长孙无忌等大臣的支持,也是不可忽视的。

唐高宗为什么要坚持废去原配王皇后

唐高宗原配王皇后,并州(今山西太原)人。其父亲王仁裕在贞观时任过罗山县令。她的叔祖母即唐高祖的女儿同安长公主,因王氏姿容娇美,性情贤淑,便请求唐太宗把她嫁给了晋王李治。李治被立为太子后,王氏即为皇太子妃。李治即皇帝位后,她则被册立为皇后。王皇后与高宗性情都比较平和,婚后生活还算和谐。当一个历史上众说纷纭的女人——武则天出现在高宗面前时,遂使王皇后的命运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古代山水事情还要从太宗病危时说起。当时作为太子的高宗入宫侍候太宗起居,与当时还是才人的武则天一见钟情。太宗去世后,武则天入感业寺出家为尼,但两人仍藕断丝连,暗自来往。王皇后当时正与萧淑妃争风吃醋,知道这个消息后,遂主动提出接武则天入宫,妄想利用武则天使萧淑妃失宠,来达到巩固自己地位的目的。没想到武则天入宫做了昭仪(唐代妃嫔,正二品)后,反而利用皇后和淑妃间的矛盾,赢得了高宗的宠信,这让王皇后追悔莫及。武则天不仅在后宫大肆活动,笼络人心,还诬陷王皇后与其母亲利用巫术,蛊害皇上,使王皇后在高宗心目中的地位急剧下降。但破坏高宗与王皇后的感情不是最终目的,野心勃勃的武则天还要做皇后,于是静静的宫廷中一个莫大的阴谋开始了。

大约在高宗永徽五年(654)初,武则天为高宗生下了他们的第二个孩子,是个女儿,很讨人喜欢。王皇后没有孩子,不禁前去探望逗弄一番,当时知道皇上要来,皇后就先走了。武则天遂下狠心掐死了亲生女儿,然后轻轻盖好被子,像没事一样。不多一会儿,高宗来了,武则天佯作欢笑,可是掀开被子抱起孩子一看,忍不住失声大哭。高宗一见孩子死了,大怒,马上询问情况,得知皇后刚刚来过。高宗认为是王皇后害死了自己的女儿,大怒,遂下定废除王皇后的决心。高宗先是不许皇后的母亲魏国夫人入宫,隔断了皇后与外界的联系,接着又罢免了王皇后的舅舅柳奭(shì)的宰相之职;然后听取李义府等人的谏议,在永徽六年十月正式下诏废除皇后,并贬王皇后和萧淑妃为庶人,幽禁在宫内。

时间久了,唐高宗也觉得王皇后的事情有些蹊跷,加之毕竟是结发夫妻,于是便偷偷地去看望了王皇后。武则天知道后,妒性大发,派人把王皇后和萧淑妃的四肢都砍去,然后将她们俩放入酒坛子中,不久两人就死去了。尽管如此,武则天仍觉得不解气,下令将王皇后改姓为蟒(意为毒蛇)氏,萧淑妃改为枭姓。

李忠是唐高宗长子且被立为太子为什么却被赐死

李忠,唐高宗长子,其生母是后宫刘氏。李忠出生之时,高宗刚刚被立为太子。贞观二十年(646),他被封为陈王。

高宗永徽元年(650),诸位王子都受封为各地州牧,李忠也不例外,年纪轻轻的他被授予雍州(今陕西西安)牧。当时,尚为皇后的王氏没有子嗣,为巩固其后位,问计于她的舅舅时任中书令的柳奭。柳奭极力劝说她收养李忠为子,且谋立为太子。如此一来,在后宫地位卑下的李忠生母刘氏必然会为此感恩戴德而亲附于皇后,更重要的是,因为子嗣问题的解决,后位也能够得以稳固。王皇后采纳了他的计谋,将李忠过继为己子。此后,柳奭又联合尚书右仆射褚遂良、侍中韩瑗以及太尉长孙无忌、左仆射于志宁等一班重臣,恳请高宗立李忠为太子。永徽三年,高宗下诏册封李忠为皇太子。

不久,高宗废王皇后,改立武则天为后。李忠因为不是武则天亲生子而遭百般陷害。武则天指使亲信许敬宗等人力谏高宗改立其亲子李弘为太子。高宗听从了他们的建议,于显庆元年(656)废李忠为梁王,徙为梁州(今陕西汉中)都督。当年又转为边远的房州(今湖北房县)刺史。

李忠逐渐长大成人后,内心常忧惧不自安,有时甚至穿上妇人的衣服,以防备所谓的“刺客”袭击。一到夜里,他就做一些稀奇古怪的噩梦。在这种长期的心理压抑下,他经常自己偷偷地占卜以求祸福。消息传到宫中后,武则天借机怂恿高宗废李忠为庶人。高宗不得已,又将其幽禁于黔州(今重庆彭永)。麟德元年(664)十二月,李忠被诬告与西台侍郎(即中书侍郎)上官仪、宦官王伏胜等合谋造反,被赐死于贬所。死时年仅二十二岁,没有留下子女。中宗复位后的神龙元年(705),朝廷追赠他为燕王。

许王李素节是唐高宗的爱子,为什么却被无辜杀害

李素节,唐高宗第四子,其生母是曾受高宗宠爱的萧淑妃。他从小就十分聪明好学,据说能日诵占诗五百多言,因此深为高宗所喜爱,于永徽二年(651)晋封他为雍王。

永徽六年,李素节生母萧淑妃为武则天所残杀,他本人也屡次被斥逐,先后被徙封为郇王、鄱阳郡王、葛王及许王,并贬谪为外州刺史。武则天还禁止他入朝觐见父亲高宗。素节在外漂泊,内心十分思念父皇,就让他的王府仓曹参军张柬之想办法将自己亲手撰写的《忠孝论》进呈给高宗。武则天知道此事后,指使爪牙诬告素节贪赃受贿,并将其终身禁锢于岳州(今湖南岳阳)。

同类推荐
  • 英伦骑士

    英伦骑士

    回顾亚瑟王时代的不列颠,恩斯特从小兵开始一步一步攀爬到亚瑟王的身边。为了王的荣誉,为了不列颠的光芒,拔起手中的剑起誓:我是英伦骑士,我是不列颠骑士,我发誓毕生守护不列颠!ps:本文为架空历史,毕竟亚瑟王也是神话传说,很多文人墨客都有写。我随便添加一点也可以理解吧。
  • 霸者三国

    霸者三国

    他,作为现代人时,是一个不择不扣的小混混,可是机缘巧合之下,我来了到一个战乱纷纷的年代:三国。面对着众多的三国名将,他竟然成了三国的第一武将吕布,面对感情,他是一个情种,爱美人不爱江山的那种,江山,美人,他会选择什么?
  • 英雄辈起

    英雄辈起

    宋安平身为英雄的后人,在那个乱世当中却处处遭到排挤和陷害,他在无奈之后走向了另一条曲线护国之路,他用自己的意志和精神感化了众多梁山后人们心中对于朝廷的仇视,带领大家踏上了护国抗金之路。
  • 黑科技崛起

    黑科技崛起

    本书是红警战争游戏的第N次重新再版红警与各种黑科技屹立在大地之上天启坦克群如林的炮管让我们的敌人瑟瑟发抖浮空战舰俯视大地大洋之上,我们超巨型的航母横行无忌我们的军队无边无际将这个腐朽堕落的旧世界打碎,才能缔造更加新的世界高唱《征服者进行曲》崇高思想的旗帜千秋万载人类必将冲出地球大气层广袤的宇宙将是我们新的家园
  • 三国CT

    三国CT

    《三国CT》说三国,说三国的那些英雄们、狗熊们、可怜虫们,其实相当的成分,是在说自己,说自己的幼稚、短视,说自己的褊狭、浮躁,说自己的彷徨、苦闷。
热门推荐
  • 故事会(2017年5月下)

    故事会(2017年5月下)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7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抗癌直播

    抗癌直播

    一个充满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志向的平民子弟,通过高考千军万马的冲杀脱颖而出,入读名校中医系。毕业后进入中医肿瘤科实习,当他踌躇满志地想拯救病人于水火中时,才发现癌症是如此的可怕难缠,医学技术远远未达到攻克癌症的地步。身边的亲人、友人、陌生人一个个被癌症夺去生命,而自己无论是事业爱情均遭遇重创。少年时代的三剑客在故乡重逢,围绕着癌症治疗和探索所上演的悲欢离合的故事。一个西医转行中医的医学专家、一个底层奋斗出来的女企业家,这些人均因为癌症这件事碰撞在一起,演绎了商界、医学界的一幕幕人性纠葛。期间主人公们各自面对爱情的抉择,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 少閒

    少閒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谁的青春不曾疼痛

    谁的青春不曾疼痛

    青春的岁月里,我们彼此伤害彼此相惜。我们想要逃离,却又被羁绊在原地。
  • 废都后院:道不尽的贾平凹

    废都后院:道不尽的贾平凹

    贾平凹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名称和符号,他已经成为一种现象和潮流。贾平凹以独特的文学风格,旺盛的创作活力,轰动的社会效应,一次又一次地证实着他在中国文坛的巨大影响。他的长篇小说《浮躁》和《废都》,不仅在国内引起诸多关注和争议,而且得到世界文坛的赞誉和肯定。
  • 女孩和三文鱼

    女孩和三文鱼

    《女孩和三文鱼》是“郁达夫小说奖”陈河的中短篇小说精选集,包括了中短篇小说《西尼罗症》《女孩和三文鱼》《黑白电影里的城市》《夜巡》《水边的舞鞋》《怡保之夜》《南方兵营》《猹》。《女孩和三文鱼》讲述了一个发生在西雅图的华人女孩被绑架遇害的故事。《黑白电影里的城市》描写了20世纪末进入阿尔巴尼亚的中国药品经销商和一个当地女药剂师的情爱故事。《西尼罗症》发生在主人公买房后得知神秘的女邻居患有西尼罗症,在湖边休养,但一直没有见到过女邻居,直到在湖边看到一个流血的妇人,后来女邻居死去,湖边妇人也神秘不见,而主人公发现自己也患上了西尼罗症……
  • 要略

    要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萌妻不可欺

    萌妻不可欺

    然而我并不知道,多年后我还能回来这里。然而我并不知道,多年后我还能再次遇见你。那些我曾经或者已经过去的疯狂,请你将它忘记。现在我的或许放不下你,但却不会再去打扰你。——锦瑟
  • 向周恩来学沟通艺术

    向周恩来学沟通艺术

    本书展示的是周恩来最有特色的部分之一:沟通能力。周恩来一生,不知道与多少人打过交道,在他与人打交道和交谈的过程中,展现出了炉火纯青的沟通艺术。本书从做好铺垫、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换位思考、权威效应、事实说话、随机应变、破解忌讳、语言幽默等九个方面展示了周恩来的说服能力,每一个方面都概括、提炼出了若干个说服技巧。生动活泼的历史事实,加上画龙点睛的理论概括,一定能让你的沟通能力更上层楼。
  • 魔兽校长

    魔兽校长

    叶青带着一个学校系统穿越了,立志于将魔兽忽悠成人类盟友的他决定建立一个魔兽学院。可他发现,竟然跟传奇一样,建立后会遭到反派魔兽的怪物攻城,太危险了!为了建立魔兽学院,叶青通过系统精通了所有的生活技能,成为了全职宗师。最可怕的是,他成为了世界上唯一的召唤师。大陆上锻造宗师是魔兽!大陆上炼丹宗师是魔兽!大陆上厨艺宗师还是魔兽……几乎所有的宗师都是魔兽!在全职校长叶青帮助下,人类强大了,魔兽与人类也平等相处了!桃李满天下的叶青没事到城里开个校长交流会,在魔兽森林里公费游玩,叶青过上了悠闲的魔兽校长生活。……旺财举个牌子:想应聘老师的大大请收藏本书,给与票票支援学校建设,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