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86200000005

第5章 大秦王朝的来龙去脉(4)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苏秦对秦国以“并诸侯、吞天下”相期许,这直接道出了秦国可以担负起统一的重任。而遍索先秦史籍。于秦之外的列国,从无任何人对它们有过如此的期盼,作过类似的预言。即使雄强如齐、楚,也至多许以霸业。由此看来,秦国最后能打败列国,统一天下,绝非偶然。

“什居其六”的雄厚国力

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加上富有成效的政策,这就奠定了秦国强盛的基础。

八百里秦川,自古以来就是发展农业的理想之地。自商鞅变法之后,秦国采取“赐爵”、免除徭役等方式,鼓励人们努力从事农耕,从而使秦国的农业生产迅速发展起来。后来郑国渠修成,又进一步改变了农作的条件。这些为秦国在战争中走向胜利,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秦惠文王(公元前337-前311年在位)时,秦取得了巴、蜀地区。这也是一块自然条件极好,并有着悠久的农业生产历史的地方。经由秦国中央的正确政策和前后数任蜀郡守的积极治理,特别是兴修都江堰,开凿栈道,巴蜀地区迅速具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秦国还是中国较早使用牛耕的地区。这种先进的生产方式,将秦国的农业生产推上一个新台阶,并为秦国增添了威力。在著名的秦赵长平之战之前,赵国大臣赵豹曾力图劝阻赵王与秦开战。理由之一就是“秦以牛耕”,即秦是用牛耕田的。对于代表了一种新的生产力的耕牛,秦国上下都对它十分珍爱和重视。秦国法律规定,每年正月、四月、七月、十月,政府要对各地喂养耕牛的状况进行调查。谁的牛养得好,有奖;否则,予以处罚。

优越的地理环境,加上积极的人为因素,使秦国在战国晚期发展为“超级大国”。司马迁在《史记》中对秦国做过这样一个估计:“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这是说秦国的人口不足全中国的3/10,土地却占了1/3,而财富则占60%。正是在如此雄厚的物质基础之上,秦国得以用武力兼并天下。

七世而胜

秦国走向兴盛并统一天下的原因,除了以上所述,还有许多。对此,我们将逐方面地加以评说。这里,只就秦国统治者的作用,提纲挈领地说一下。

自秦孝公到秦王政,秦国共经历了七世君主:孝公(公元前361~前338年)、惠文王(公元前337~前311年)、武王(公元前310~前307年)、昭王(公元前306~前251年)、孝文王(公元前250年)、庄襄王(公元前249~前247年)、王政(公元前246~前221年)。除孝文王即位才3天就一命呜呼,可以不予置论,其余包括在位仅三四年的武王和庄襄王在内,这些秦国国君都是有所作为或在大臣们的辅佐下有所作为的。孝公重用商鞅实行变法,形成了秦国由贫弱走向强盛的一个转折。惠文王杀死与自己宿怨极深的商鞅,却在总体上保留了商鞅推行的政策。这使秦国能在商鞅变法的基础上,继续飞速发展。惠文王还对商鞅变法的部分措施予以调整、修改,比如对游说之士开禁,从而吸引了一批人才人秦,有名的如纵横家张仪,墨家的代表人物腹黄享、田鸠,等等。这多少又可看作是对商鞅变法“矫枉过正”的一种反正。

古代兵器武王虽然缺少惠文王那般智慧和卓识,却也雄心勃勃,在武功上有所建树。昭王登基后,出现了外戚****、魏冉专权的局面。不过魏冉执政期间,秦国也曾一度在对外军事活动中取得胜利,大大地削弱了齐、楚和三晋的势力。所以,宋代司马光曾评论说:“使天下诸侯稽首(叩头)而事秦,秦益强大者,襄侯(即魏冉)之功也。”(《资治通鉴》卷五·赧王五十年)公元前268年,魏人范雎入秦,昭王在范雎的建议下翦除外戚势力,加强了王权。同时还明确了“远交近攻”的方针,这大大地加快了秦国在兼并战争中走向胜利的步伐。

庄襄王在位以及秦王政亲政以前,秦国处于受吕不韦控制的时代。在这期间,秦国既有出色的武功,又有成绩斐然的文治。亲政后的王政,奉行“独治其民”的原则,平定嫪毐(音涝矮)之乱,又迫使吕不韦自杀,进一步强化君主****制度。同时起用李斯、尉缭,发动了统一六国的战争,在以前数代君臣业已筑就的基础上,如秋风扫落叶般消灭东方列国,统一中国。汉代贾谊说:“(秦王政)续六世之余烈(功业),振长策(马鞭)而御宇内,吞二周(指西周、东周两个小国)而亡诸侯,履至尊(意谓加强君主****)而制六合(指天、地、四方),执锤拊(一种刑具)以鞭笞天下,威震四海。”唐代大诗人李白则在《秦王扫六合》诗中咏道:“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自孝公以下的七世君主,将秦国一步一步推向胜利,推向灿烂的顶峰。

较之东方国家的楚怀王、齐王建之辈,秦国的这些君主,均不失为“明主”。他们是秦国统一大业得以完成的重要保障。

流星,一闪而过

公元前221年,庞大、统一、高度集权的秦帝国,宛如横空出世,降生于亚洲大陆的东部,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

像秦王朝那样拥有辽阔疆土,并在其上设置宏大而严密的统治机构,推行各种“大一统”的措施,在当时世界上可谓独一无二。不仅如此,即使近代国家产生以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之外,也是少有能与其相匹敌的。在这个意义上,秦王朝的诞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一大创举。它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发现的被惊叹为世界“第八奇观”的陕西临潼秦兵马俑,便是人类文明史上这项重大创造的一个物化形态的缩微记录。被列入世界“七大奇观”的长城,也折射着它雄浑壮阔的景象。今日所见万里长城。虽非秦长城,而是建于明代,可是无论就其物质形式还是象征意义而言,都与秦王朝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兵马俑和长城,将秦王朝的那种气派和空前盛况,穿越时空,活脱脱展现在今人面前,让世人叹为观止!

可是,从秦王政称“始皇帝”至子婴投降反秦起义军,才仅仅相隔15年。

秦王朝,就像历史长空中的一颗流星,在放出一阵耀眼的光芒以后,就迅速地消逝了。

自掘坟墓的“二世而亡”

嬴政自称“始皇帝”,原指望嬴氏的家天下可以由此而“二世”、“三世”以至传之永远。然而,皇帝的宝座却仅传至“二世”。秦二世胡亥自杀后,子婴即位,但子婴称的是“王”(这意味着秦试图割据称王),而不是“秦三世”。子婴设计杀死了赵高,可面对汹涌澎湃的反秦浪潮,他无力回天,仅在位40余日,就向刘邦交出了国玺。秦朝彻底覆亡。

由于子婴并非称皇帝,又即位不过1月余,所以历史上有秦王朝“二世而亡”的说法。

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一直吸引着古今中外史学家的研究兴趣。他们的见解当然并不完全一致,但有一点却是大家的共识:“二世而亡”与秦朝的****有关。

本来,秦王朝建立后,久厌战乱、渴望统一的广大人民,对秦始皇抱有很高的期望。这正如西汉贾谊指出的:“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天下之士斐然向风,……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守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过秦论》)

可是,秦始皇并没有认识到统一的实现,是因为顺应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历史潮流,也没有意识到,秦初定天下,老百姓最大的愿望是“安其性命”。相反,秦始皇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圣明德智”,并错误地以为这就是秦王朝一切成就的来源。因而,他毫不爱惜民力,动工修建许多规模浩大的工程,横征暴敛,将人民群众置于水深火热之中。

秦二世胡亥篡位后,秦的****更甚于往昔。年少无知的胡亥,既无统治经验,在残忍昏暴、穷奢极欲以及搜刮民脂民膏方面,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失去生路的民众只能铤而走险,奋起反抗。

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立即使“天下云集而响应,赢(担负)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史记·张耳陈余列传》载,当时“家自为怒,人自为斗,各报其怨而攻其仇,县杀其令、丞,郡杀其守、尉”。这充分反映了秦王朝已被天下的人民所抛弃,从而,它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人民的力量:水能载舟,亦可覆舟

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的大规模农民起义,它狠狠地打击了秦王朝的残暴统治,表现出人民群众高度的勇敢、智慧和创造精神。“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胜的这一声呐喊,既是对剥削阶级鼓吹的“君权神授”论给予的当头棒喝,也是代表着人民群众自我觉醒的一声长啸。从今而后,这一口号为所有受欺辱、受压迫的民众奋起抗争,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陈胜、吴广的起义虽然失败了,但由他们引发的反秦武装斗争,却最终推翻了秦朝的腐朽统治。不仅如此,由陈胜、吴广树起的“张楚”大旗,在反秦斗争的过程中,始终不倒。陈胜、吴广的精神激励着各路起义军前赴后继,顽强战斗,直至将秦朝的统治势力消灭干净。

秦朝的覆亡,成为以后地主阶级政治家都必须正视的一个历史经验教训。他们从中咀嚼出的味道,大概苦、辣、辛、酸都有。但有一点他们都不能不重视,那就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民”具有重要的作用,任何轻视民众的力量,都将重蹈秦的覆辙。

唐代的李世民在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时,就将君主比作舟,而将民众比作水,以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

长城长城:无尽的思索

秦朝一转眼就灭亡了,但最终形成于秦始皇之手的统一帝国的国家形态,却一直延及清末。它既对古代中国的繁荣和文明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对中国社会的进步产生了诸多的负面影响。中国古代社会的许多毒瘤,就是生长在这个皇权高度膨胀的****体制的躯体之上。

所以,与秦帝国有着密切关系的万里长城,留给后人的就不仅是骄傲和自豪,还有思索。

其实,中华民族对长城的思索,早就开始了。很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曾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影响之大,以至在一些地方还为孟姜女塑像修庙。

从前,有一对新婚夫妇范喜良和孟姜女。范喜良被强征去修长城,后来,终于在沉重的劳役中被折磨死去。孟姜女思夫心切,饱含深情地做了寒衣。她带着寒衣历经艰险,跋山涉水,满怀希望与丈夫相会。可是,当她来到长城边,才知道丈夫已死。她放声痛哭,哭声震动天地,泪水四溅,把长城也给冲塌了一道40里长的缺口。

但愿我们以后再站在长城之上时,会对它多一点认识,多一点感受,多一点思索。

同类推荐
  • 三国之仅此一生

    三国之仅此一生

    一曲安魂乱,百战枯骨眠。映日江花冷,血火二人眠。
  • 白袍国士

    白袍国士

    陈观鱼原本是听潮书苑里的教书先生,每日矮纸作草晴窗分茶,同三两好友吃酒闲谈,教书授徒恬淡怡然。不过天下大势浩浩汤汤,他不得不为家人为百姓为天下图谋立事。将相王侯归尘土,一世功过凭人述,祈历十三年的春天这拉开了这场大戏的序幕。
  • 隐世

    隐世

    物理学家罗亚在寻找平行世界的时候,被失控的强子对撞机乱流击碎身体。可是罗亚醒来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出现在了战国末年。强悍的大秦帝国。试图复国的周朝后裔,隐世家族的诛神计划,诸子百家对这个世界的掌控,还有来自遥远大西国的后代……这些拥有庞大势力的国家和组织,无不围绕罗亚展开了行动。这个世界,因为罗亚的到来,产生什么样的剧变?
  • 夜迷宫:鹅城

    夜迷宫:鹅城

    马可本来是海盗捡来的奴隶,赎身之后开始卖菠萝,从威尼斯卖到了俄罗斯,从地中海买到了波斯湾,从印度洋卖到了太平洋……
  • 大明圣国师

    大明圣国师

    天启七年,圣国师从天而降,开启了大明新时代的篇章。带着木匠皇帝搞发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没有圣国师哪有大明这个日不落帝国
热门推荐
  • 超神之光

    超神之光

    凌荒半立空中,大声喝道:“我要让人类的足迹遍布五座神秘之山!”“我要让人类的战舰遍布七大深邃之洋!”“我要将人类的旗帜插在九颗暗黑之树上!”
  • 反派炮灰逆袭攻略

    反派炮灰逆袭攻略

    君梓到死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落到家破人亡的地步,确没想到从天而落的一个系统能让自己重生再来,可是,,为什么要做人人喊打的反派Boss啊!
  • 孤狼回忆录番外篇

    孤狼回忆录番外篇

    个人传记,描述了主人公的复杂历程,心态和成长的变化,孰对孰错。
  • 正义的杀神

    正义的杀神

    考古界泰斗人物意外穿越异界大陆,将死废体突然能够修炼,变成天体,步步杀戮一步步迈向修炼巅峰。追寻那唯一成仙契机。人送外号急速杀神在这莽荒的世界里有一切你所想不到的天庭?神话?轩辕?蚩尤?一个个踩在脚下
  • 吸血鬼的圣赞诗

    吸血鬼的圣赞诗

    我所知的塞西尔公爵是一个勇敢的人,他从不在世人面前显露他脆弱的一面,关爱别人又充满正义感。而我最爱的,是他有着一颗诗一样忧伤的心。我被黑夜了解,撕碎天使的纯洁,以恶魔的王威吞噬天堂地狱,直至世界化为废墟归於寂静。于是再也不用去抉择,地狱还是天堂。生命的君王早已离我远去,剩下的只是连死亡都不屑的死亡。棺木外行走的是死人,而沉睡在棺木里的是思想的鬼。如果放纵本性不是错,那么抑制本性就是虚伪嘛,或者说你只能野兽般的活,欲望才是圣果。
  • 邂逅前任的苏小姐

    邂逅前任的苏小姐

    五年前,她消失在他的世界里,扑朔迷离,杳无音讯。五年后,她与他意外重逢,身世成谜,相敬如冰。两年缱绻,她念他的名讳,他唤她的单字。再回首,她是苏小姐,他是陆先生。一个意外殒命的女人牵扯出两代情仇纠葛,尘封的秘密逐步解开,往日的恩怨一一清算。殊不知,她从未幸免于他的掌控半分……
  • 死神来了:弒妖者

    死神来了:弒妖者

    身为普通高中生的小萤,每天为了准备大考而忙碌着,直到某天遭到袭击,有个人救了她,她的生活开始产生转变。隔天,自称救了她的人来找她,并将她带回事发现场,此时,却出现了另一个声明自己才是救她的人!救她的人有两个?哪一个才是她的救命之人。
  • 绝色校花:恋上腹黑小女友

    绝色校花:恋上腹黑小女友

    神秘如她,可爱如她,腹黑如她,冷艳如她,超级无敌美少女慕容洛希来啦~~片段一:本小姐从来不知道什么是低调,看本小姐如何征服校园吧。哈哈哈片段二:小希儿~~不是说好了会永远照顾我么,不许说话不算话哦,萌正太嘴里叼着棒棒糖眼睛一眨一眨的望着慕容洛希说育嘉学院各色型男纷纷向小希儿砸来~~冷酷的冰山男----却唯独对她柔情似水风流倜傥的花花大少----在遇到她之后收拢心性可爱的萌正太----天天黏在她身边温柔少年----总是在她最难受的时候默默陪伴无赖腹黑男----总是揶揄讽刺,却总是在关键时刻出手保护孤傲洁癖男----唯独对她有了反应还有神秘的女主身份~~看绝色校花闯校园收服各色美男
  • 请留下

    请留下

    那一年,他们相遇,那一年,他们分离。他走向了舞台,她走向了幕后。一次又一次的错过,以至于最后擦肩而过。
  • 德行书

    德行书

    何谓道德?“道”的本来含义是道路,引申为原则、规范、规律。“德”是指人们内心的情感和信念,是人们一贯坚持行为准则所形成的品质或境界。东汉学者徐慎在《说文解字》中写道:“德,外理于人,内得于已也。”西方学者认为,“道德是人控制的意识激情,找出一个内心的代言人,既满足个人欲望又不违背外界和内心的规范的适应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