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89100000005

第5章 楚汉之争的胜者(2)

楚怀王派军队入关伐秦时,秦军还很强大,诸将都不敢争这个先,刘邦却敢于接受“西略地入关”的命令,说明他有胆略,不怕死。但项羽想与刘邦一起入关,却始终没有被准许,原因是怀王身边的“诸老”反对。诸老认为项羽“为人慓悍猾贼”,经过的地方都被他烧杀破坏,而刘邦一向是“宽大长者”。其实,诸老对刘邦的了解并不全面,也不深入,只是刘邦的表面文章做得更好,又重视公关。

诸老对项羽的坏印象之一是他曾将襄城(今河南襄城县)的人全部杀光,但刘邦初起兵时就曾威胁沛县百姓,要不响应他,就会“父子俱屠”;西进时攻下颍阳(今河南许昌市西南)后也“屠之”,杀了个一干二净,也有过很残暴的表现。

就是刘邦最受人称道的入关后的表现,更多的也是宣传手段。他不是不想住豪华的宫殿,只是张良等加以劝阻。他封了秦朝的珍宝府库,但在进咸阳之初,“诸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萧何已接管了秦朝丞相和御史收藏的“律令图书”(均见《汉书·萧何传》),鸿门宴时刘邦送给项羽的璧和送范增的玉斗,当然也是秦宫中的珍宝,只是刘邦没有像项羽那样明火执仗抢掠破坏,也没有将府库搬空,留下一部分应付项羽和其他诸侯。“约法三章”的主要意义是废除秦朝的苛法,但这一点谁入关后都会实行,而“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这三条法令实际是无法执行的。因为一方面,要确定杀人、伤人、盗窃罪并非容易,伤人与盗窃程度相差很大,如何抵罪?不同的罪执行什么刑罚?另一方面,社会上的犯罪行为很多,远非上述三种,百姓犯其他罪怎么办?现在能看到的秦律还很多,难道当时都废了?况且从刘邦入关到项羽入关不足两个月,“约法三章”不会有实际效果。至于刘邦谢绝百姓的牛羊酒食慰劳,正如他自己所说:“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仓库中粮食充足,不缺,不想麻烦别人。)算不上是什么德政,却换来了百姓的喜悦,唯恐他不能当关中的王。

刘邦这些措施的真正目的当然是要当关中王,所以才派兵守关,想阻挡项羽和诸侯入关,只是兵力不济,被项羽一冲就垮。到了项羽大兵压境,刘邦把守关的责任都推给了出主意的“鲰生”,又向项羽表白守关只是为了防止盗贼和治安需要,“我日夜在盼望将军来关中,怎么敢背叛呢?”以后又忍着一肚子怨气,听任项羽背约,接受边远地区的封地。

等到刘邦回师攻占关中时,深恐项羽趁他立脚未稳,发动反击,特意让张良带信:“汉王只是想取得关中作为自己的封地,只要恢复原来的协定就会停止军事行动,不敢向东扩展。”又将齐国、韩国的“反书”送给项羽,上面写着“齐国准备与赵国一起灭楚国”。项羽果然上当,没有入关对付刘邦,却集中兵力进攻齐国,使刘邦占有整个关中,并巩固了后方。

刘邦不能再打关中牌,就利用项羽杀了义帝的借口,打出“伐无道”的旗号。刘邦为义帝发丧,连续三天去义帝灵前号啕大哭,派使者通告各路诸侯:“义帝是天下共同所立,大家一致臣服,现在被项羽放逐到江南杀害,真是大逆无道!寡人亲自为义帝发丧,全军戴孝,出古代瓷人动全部兵力,愿随着各位一起讨伐楚国杀害义帝的凶手。”就这样,为自己争夺天下变成了替义帝伸张正义。

在荥阳被围,无法逃脱时,他让纪信乘上汉王的车,装成汉王出东门投降,自己趁机从西门逃走了。要是项羽遇到这样的情况,肯定会宁死不走的。项羽作战不利,将刘邦的父亲放在一个高木墩子上,警告刘邦:“再不退兵,就将你老子下油锅。”刘邦答复:“我与你曾经在楚怀王前结为兄弟,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你一定要烹你父亲,希望能分碗肉羹尝尝。”这样的话,自然只有刘邦才说得出。项羽最终没有杀刘太公,固然是有项伯的劝阻,但正如项伯所说“为天下者不顾家”,刘邦做到了这一步,杀了他父亲又会有什么作用?

韩信攻灭齐国后,借口形势复杂,没有一个“假王”(代理国王)就难以统治,要求立他为“假王”。当时刘邦正被楚军围在荥阳,见到使者送来的信后气得破口大骂:“我被围在这里,日夜在盼你来帮我,你倒想自立为王!”张良、陈平赶快在背后暗示,在他耳边说:“现在我们处境不利,哪能阻止韩信自立为王?不如主动立了他,与他搞好关系。要不,会出乱子。”刘邦也醒悟了,索性骂下去:“大丈夫平定了一个诸侯国,就该当真王,还当什么假王!”派张良封韩信为齐王,征调他的兵力进攻楚军。要是刘邦不耍点花招,直截了当地拒绝韩信的非分之想,韩信肯定不会出兵相助,至多只会自立为齐王后隔岸观火,听任项羽灭掉刘邦,甚至会投入项羽一边。

要是刘邦恪守儒家的仁义道德、礼义廉耻,他绝不会成为以上这些较量的胜利者,也就当不成汉朝的太祖高皇帝了。有人说,开国皇帝十之八九是流氓无赖,只有流氓无赖才能成功,并非没有道理。刘邦如此,其他出身低微的开国皇帝莫不如此。

道理很简单,在任何一个****社会中,一个出身低微的人按照正常的途径是绝对不可能进入权力中心的;而在家天下的世袭制下,更不可能合法地当上皇帝。非正常的途径无非是两条:一是武力,一是阴谋。武力是不可少的,但光有武力还不够,得武力和阴谋结合。问题是出身低微的人在开始时不可能有很大的武力,像刘邦起兵时只有二三千人,这还得益于他当过亭长,在草莽中啸聚了数百人,还有萧何、曹参等现职县吏的帮助。凭这二三千人几乎不能与其他任何一支反秦武装匹敌,更不用说最终将它们一一收编或消灭。

当然还可以用实行“仁义”的办法,至少可以达到争取人心的目的。但讲仁义得有条件,即大家都讲仁义,单方面讲仁义就只能当东郭先生,下场往往比东郭先生还惨。秦始皇的大儿子扶苏是比较讲仁义的,但对手胡亥(秦二世)和赵高却不讲仁义。面对伪造的秦始皇的诏书,扶苏只能选择自杀。在与刘邦的争斗中,项羽不止一次有过消灭刘邦的机会。项羽入关之初,已经部署了对刘邦的攻击,以当时的力量对比,刘邦毫无活路。而且刘邦守关阻拦诸侯,已经给了项羽很合适的借口,可以取得其他诸侯的支持。但项羽听了刘邦的辩解后放弃了袭击。在鸿门宴上又迟迟不实行与范增商定的行动,刘邦秘密回营后也就不了了之,固然是由于他有优柔寡断的缺点,但主要还是范增所批评的“不忍”,即没有完全不顾“仁义”,而刘邦对付他时就没有那么多“仁义”了。再说,即使是为了争取人心而实行的“仁义”。也得有实行的条件,施行者得掌握了一定的权力,拥有一定的地位。像刘邦宣布约法三章,前提就是他进了咸阳,成了关中的实际统治者,否则不是被当做空头支票,就是会被人视为痴人说梦。比较而言,“仁义”只对已经拥有权势者、当道者有利。出身低微的人要靠行仁义得天下是绝对不可能的。

唯一可以找到的理论根据是“天命”。有了天命就不怕出身低微,也不怕别人指责你手段不光明正大,因为天命在身的人的任何行为都是替天行道,代表天意。可是天命并不是什么具体的东西,不是一只真正的鹿,古往今来,声称自己得天命的人不知有多少,但最终被承认的只是少数成功者。所以那些人的得天命,实际上并不是什么预言,而是对既成事实的承认,是出于事后的追认和伪造。相反,失败者即使原来拥有过一些得天命的迹象,也会随着失败的来到而使之荡然无存,因为失败本身就证明是“天之所厌”,是天命的丧失。

就拿刘邦来说,汉朝的史官记载了他很多得天命的征兆和事迹,实际都经不起深究。《史记·高祖本纪》说,他母亲刘媪在湖边睡觉,梦中与神仙发生性关系,当时天色昏暗,电闪雷鸣,刘太公去找她时,见到有蛟龙在上面盘旋,刘媪就此怀孕,生下了刘邦。这样的故事本来是母系社会“知母不知父”的残余,后来成了真命天子出世的公式。但这种事要编造也再简单不过,因为除了刘太公夫妇外,没有谁能够证明。据说刘邦的相貌是“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也就是高鼻子,高额骨,长脖子,大胡子,相貌或许有点异常,但在没有摄影技术的情况下,真正见过刘邦的人毕竟有限,到了他死后,就随便史官自由描绘了。至于说他左大腿上有72颗黑痣,就更玄了,因为当时不兴在公共场所穿三角裤或裸体,除了他的父母妻妾,谁能看到这些痣并数一下究竟有几颗?

其它三个故事,一是老人看相。刘邦当亭长时,请假回家种田。一天,妻子吕雉带着两个孩子在地里干农活,一位老人路过,向她要些吃的,吕雉给了他。他看了吕雉的相说:“夫人是天下的贵人。”吕雉让他看两个孩子,他看了儿子后说:“夫人之所以能当贵人,就在于这个孩子。”看了女儿后也说是贵人。老人走后,刘邦恰好从邻居家过来,吕雉详细告诉了他,刘邦听说老人走了不远,赶快追上去,让老人给自己看看。老人说:“刚才夫人与小孩都与你相似,你的相贵不可言。”刘邦连声道谢:“要真像你说的,我一定不忘你的恩德。”刘邦发迹,却再也没有找到这位老人。

二是斩白蛇。刘邦将刑徒放走后,喝足了酒,走在野地小路上,让一位随行在前面探路,那人来报告:“前面有一条大蛇挡着道,退回去吧!”酒醉了的刘邦说:“壮士行路,有什么好怕的?”于是走上前去,拔出佩剑向蛇砍去,蛇被斩为两段,路通了。又走了几里,刘邦醉得就地睡着了。后面有人走过那里,见一位老太在黑夜里哭,问她为了什么事,老太说:“有人杀了我儿子,所以哭。”问她:“你儿子为什么被人杀了?”老太说:“我儿子是白帝子,化成蛇横在路上,现在被赤帝子斩了,所以哭。”那人以为这老太在胡说,想给她点厉害看看,老太忽然不见了。那人遇到刘邦,告诉了他这件事。刘邦心中暗暗高兴,以赤帝子自居,随从的人对他越来越畏惧服从。

另一个故事,是秦始皇曾说:“东南有天子气。”所以亲自东游,想凭着自己皇帝的身份将这股天子气镇压下去。刘邦听说后,就怀疑“天子气”是指自己,于是就隐匿在芒、砀二县相交的山野间。但他的妻子吕雉经常能找到他,刘邦很奇怪,问吕雉是怎么回事。吕说:“你所在的地方上面一直有云气,所以只要往有云气的地方就能找到你。”刘邦心中大喜。有的沛县子弟听说,都想投奔刘邦。

鼎这些故事显然是事后编造的。像看相的事,只有刘邦一家知道,反正随便他们怎么说都行。醉后砍死一条白蛇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也不能说必无其事,但将此事说成是赤帝子斩白帝子就只有一个人为证,偏偏此人像那位老人一样,连姓名也没有留下,在刘邦当皇帝后再也没有露面。第三件事唯一的证人是刘邦的妻子吕雉,荒野地方有云雾很普通,天晓得吕雉是不是碰巧找到了丈夫。但秦始皇东游并不是为了什么“天子气”,刘邦藏匿是因为放跑刑徒又弃职潜逃,是够得上死罪的逃犯,就是秦始皇不东游他也不敢露面。总之,这些故事没有一个能自圆其说,但在刘邦当了皇帝以后,不由臣民们不信。就是心里不信,又有谁敢冒着犯“大不敬”罪的风险说三道四呢?

不过,指出刘邦的无赖行径,并不是要否定他的历史贡献。一个人在历史上起了什么作用,应该得到肯定还是被否定,主要不在于他的个人品德,而取决于他是否推动了历史的进步;不在于他用什么手段达到了目的,而取决于这一目的是否与历史进程一致;不在于他这样做的动机,而取决于他所作所为的客观效果。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最终能得到鹿的只有一人。但在鹿死谁手还没有决定之前,统一政权不复存在,战乱不断,生命财产的损失不计其数,所以重要的是尽快结束争夺,至于谁是胜利者倒是其次的。而要真正结束战争,占有优势的一方就得不惜一切手段地将另一方彻底消灭。

青铜器如果项羽听从了范增的建议,在鸿门宴上杀了刘邦,尽管他会受到道义的谴责,却消灭了一个劲敌。如果他亲自统治关中,或者他在刘邦毛羽未丰时就回师关中,刘邦就不可能建立巩固的基地。在他拥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张良、韩信以至萧何、曹参未必不能为他所用。一旦他取得最后胜利,今天我们看到的历史绝不会像《史记》一样。可惜项羽一次次错过了机会,他的失败只能说是咎由自取。项羽的下场或许能博得人们道义上的同情,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如果刘邦只满足于统治关中,不主动出关进攻项羽,或许能赢得道义上的胜利,但对他个人和历史都不会有任何好处。因为他将面临项羽或其他关东诸侯的进攻,不是出现旷日持久的战争,就是他被项羽等消灭。即使项羽等承认刘邦对关中的统治,也不过是回到了战国时代,当另一位“秦始皇”出现时,又得付出多少代价?

在楚河汉界划定后,项羽老老实实解甲东归,刘邦却出其不意发动追击。但正是刘邦的毁约,使战争在短短数月间结束,统一重新恢复。如果刘邦讲究信用,恪守协议,等到项羽喘过气来,少不了又是几年战争。无论谁获胜,大量生命财产的损失都是无法避免的。

在楚汉之间最艰难的相持阶段,项羽曾经对刘邦说过:“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全国已经有几年不得安宁了,都是为了我们两人,我愿意向汉王挑战,与你决一雌雄,不要再让天下百姓为我们受苦了。)但他既没有置刘邦于死地,也不愿意为了天下百姓的利益而退出历史舞台,而志在得天下的刘邦却不计一时的荣辱,百折不挠地夺取了最后的胜利。

当然,夺取了秦朝失去的“鹿”,如何保持也还是个问题。但在西汉王朝持续了200年以后,历史学家对刘邦的成功早已毫无疑问了。

同类推荐
  • 大明涅槃

    大明涅槃

    少年箭术天才来到明末乱世,注定会掀起一场滔天大浪。这是一个风云际会的旧时代,也是一个改天换地的新时代。崇祯曰:“席铭乃是朕之擎天栋梁也。”多尔衮曰:“李自成者,草寇也。余所虑者,唯席铭与吴三桂也,此二子并世之枭雄。”吴三桂曰:“吾愿与席铭为永远之兄弟,但愿此生不为仇敌。”张献忠曰:“席铭将军何故赶之急也,吾愿裂一半之疆土相酬。”而席铭却道:“只要吾华夏古国在现代文明启蒙的十七世纪,能够屹立潮头,不落后于世界。则吾国当为五百年之世界霸主。”本书已签约,请书友放心收藏。
  • 青梅煮酒曲乱弹

    青梅煮酒曲乱弹

    不一样的历史——纣王喜欢妲己是老牛吃嫩草?张丽华跟陈后主躲进井里?傻X才躲井里呢!段祺瑞是军阀?你妹,老子不是军阀能帮你们打仗?……辛辣、刁钻、搞怪的历史吐槽,不定期更新啦……(^_^)
  • 墓碑上的军魂

    墓碑上的军魂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弃我昔时笔,著我战时衿,一呼同志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一个小短篇,勿忘历史。
  • 浮沉乱世决

    浮沉乱世决

    混乱的战争年代,各国儿女的爱恨情仇。齐国皇裔张正锋的一步步成长,练无极,纵横天下;修孤横,力挫八方,终成一代明帝。
  • 当代中国简明教程

    当代中国简明教程

    本书内容包括:当代中国历史定位、当代中国经济状况、当代中国政治生活、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当代中国社会进步。
热门推荐
  • 校园香尸

    校园香尸

    在这个偏僻的县城高中里头,如果夜里有美女突然主动搭讪你,你得留个心眼警惕了,因为……特么谁都别和我抢,谁抢老子就干谁!老子鬼都不怕,还会怕你?!额……上面的简介貌似有点不正经,下面来个正经的吧……怎么说呢,这是一个讲述干鬼和被鬼干的,不但坑爹而且坑鬼的……校园鬼故事。请纯洁的读者们,别误解了上面的两个“干”字。另,本故事纯属扯淡,如有雷同……算你见鬼!!
  • 公子谋兮

    公子谋兮

    他,名满天下的公子兮,然而天妒英才,一场大火夺去了他的双腿,从此只能以轮椅代替双腿。他的诡辩曾化解两国的战争,他的温柔曾让多少女子沉沦。她,三岁识字,五岁作诗,她的才情足以承担她的傲气,太清池的惊鸿一瞥,让她国皇子惊艳,却不想祸水红颜引来了两国的交战,从此一面轻纱覆面,美玉蒙尘。
  • 东林始末

    东林始末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萌宠甜心:呆萌青梅要扑倒
  • 凤舞天骄:绝妃废材

    凤舞天骄:绝妃废材

    上一世,她是女特种兵,这一世,她是第一世家舞家废材二小姐。“太子妃我不稀罕,皇后我也不想当,我只想潇洒走一回。”没想到,遇到他之后,被人欺凌的她也成为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人。且看十三岁集嚣张、迷糊、赖皮于一身的矛盾综合体的她,如何扮猪吃老虎大闯异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警世通言

    警世通言

    《警世通言》是明末文学家冯梦龙纂辑的白话短篇小说集,与冯梦龙的另外两本小说《醒世恒言》《喻世明言》,被后人合称为“三言”,与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并称为“三言二拍”。作为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一座高峰,《警世通言》收录了宋、元、明时期话本、拟话本共四十篇。《警世通言》的题材包罗万象,婚姻爱情与女性命运、功名利禄与人世沧桑、奇事冤案与怪异世界交织,集中呈现了“三言”的思想、艺术的特色与成就。收录作品中除了已经确定是冯梦龙自己创作的《老门生三世报恩》外,其他都是编撰者加工和整理的。其中《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玉堂春落难逢夫》《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李谪仙醉草吓蛮书》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 天堂里的陌生人
  • tfboys繁星落

    tfboys繁星落

    灯火阑珊,晨光熹微,梦破之时是喜是悲。两条平行线,注定怎样深刻都无法相交吗?繁星陨落,十年内亦不悔。是写一个四叶草的十年日志还是与三只遇见,男主是谁,大家多多提意见吧。
  • 妖神域主

    妖神域主

    一个平行世界,存在三个时空!有天神、有妖兽、有唤灵师。还有一个时空狭缝叫虚无境地,那里有重生之门、有轮回之道。而连接它们的竟是一串不死神珠与时空之门!!!
  • 爱情折线

    爱情折线

    lovecorner.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