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02800000009

第9章 肉搏倒地的一战(1)

择业步兵,重随贝当。

一战杀敌,多次负伤。

肉搏倒地,误为“阵亡”。

圣西尔军校的优秀毕业生都有权选择自己的去向。戴高乐因毕业时成绩名列第13名,所以也享有此权。于是,他面临一个选择问题:到哪里去开始服役呢?按当时隋况可供他选择的有:享有最高传统威望的骑兵;多苦多难的步兵;1911年摩洛哥事件后变得吃香的殖民军;特别盛行的海军和新生的航空兵。经过深思熟虑,他令人意外地选择了步兵,决定到自己曾在那里当兵锻炼,驻在北方阿拉斯的步兵第33团去服役。戴高乐做出这一抉择的原因可能有三个:

第一,他可能看出了有效的骑兵在大量使用机枪的条件下,自然失去了昔日的荣誉。炮兵在法国被认为是辅助兵种。而要去特别流行的海军和新生的航空兵,则需要复杂的专业训练。只有步兵是他向往的能建立真正伟大功勋的主要突击力量,正如他后来在比约特开玩笑解释此事时所说:“步兵更有军队的味道。”

第二,他是里尔出生的人,与北方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母亲和外婆的出身,决定了这个出生于里尔的人的服务地点。按照自己的性格和气质,他接近大大不同于南方的北方人的传统和精神。戴高乐深受法国历史的感染,主要是深受军事历史的感染。他知道,正是在北方进行过一些伟大的会战,他总觉得,好像他自己也参加过这些会战似的。他坚信,即将面临的会战必然会在这里爆发。

第三,戴高乐这时也已知道,菲利普·贝当于1912年6月被任命为第33团新团长。贝当不但才华出众,深孚众望,爱惜人才,而且对官方军事理论持批判态度。他认为,在现代战争中,真正重要的不是谁主动出击,而是谁能够最大限度地集中火力。他还对部队中普遍为人接受的传统习惯挑战,公开支持军官到教堂做弥撒。总之,他是一位杰出的教官,有名望的指挥官,聪明、坚毅,要求严格,从他那里能学到军事本领。

于是,这位初出茅庐的青年军官戴高乐,于1912年10月10日戴着闪光的新生肩章,来向自己的上校贝当报到。贝当在阿拉斯的施拉姆营房里接见戴高乐,说欢迎他到“陆军”来。这时,一个高个子、黑眼睛、22岁的少尉,与一个蓝眼睛、目光锐利、留着稀疏短发、56岁的上校面对面地站到一起了。在军阶和年龄上如此悬殊的两个人却多少发现了一些相互的倾向。戴高乐的命运从此长期同贝当联系在一起了。

贝当原为上校,后来升为元帅。戴高乐作为一个青年军官,多年在贝当的领导下服役,把贝当视为老板,对他怀有一种特殊的敬意。有趣的是,后来贝当成为法国的叛徒、可耻地完蛋之后,戴高乐在某种程度上还保留了这种感情。戴高乐在其《战争回忆录》中写道:“我所遇到的头一个团长是贝当,他教我认识了指挥艺术和指挥天才的意义。”[法]戴高乐:《战争回忆录》第1卷(上),第3页,世界知识出版社1981年版。

戴高乐就这样在步兵第33团开始了独立生活。但不能说,他受教育的时期已经结束。军官勤务强化和深化了他的性格的某些特点。当时在法军中派系习气很浓,尽管共和国多次试图使军队实行民主化,但它仍保留着君主政体军队的基本特征。虽然教堂的作用受到有效的限制,但严格的君主体制却未动摇。

军队按照路易·菲利普时代1832年通过的法律建立自己的生活。甚至在“德雷福斯案”被揭穿后,一点也没有变。军队仍然是国家中的国家。军官蔑视一切非军人,蔑视议员、议会,特别是政府。因此,产生了可怕的后果:军人没有选举权,形式上处于政治之外。但这只能加强军官对非军人的反对立场。不难看出,这一趋势与年轻的戴高乐的反议会情绪不谋而合。

职业指挥官可发号施令,决定下级的生死存亡问题,纪律特权不允许对命令进行讨论,剥夺了下级人员的讨论权。这些情况不可能不加强人的专横特性。这一点在戴高乐身上表现得也很明显。他过去就很难与人接近,现在当了军官,就更促使他认为孤独是自然现象。军职特别能使人变形,它能增加人的成熟、傲慢和自豪。而戴高乐在就军职之前,早就有类似这些品质的苗头了。

衔低、职小并未影响戴高乐极其勤勉和认真地工作。他认真给士兵们讲责任与义务,并能惊人地记住每个士兵的生活细节。而且每当随军神父在引用圣奥古斯蒂娜的一句话出现错误时,他总能立即给予纠正,同时他对全团每个人的战斗经历也都了如指掌。可是,军士们不喜欢拘泥细节的青年指挥官。他们发现戴高乐工作非常精细,认为对他们只能起妨碍作用。但是,戴高乐却对这些来自北方的矿工和农民的北方士兵非常满意。因为他觉得这些北方兵粗犷强悍,能吃苦耐劳,将来打起仗来必然大有作为。贝当很喜欢戴高乐对自己的天职如此忠诚。1913年,贝当曾给戴高乐做过这样一个鉴定:“该员从一开始即表现出自己是一位对未来有伟大抱负的称职军官。”贝当当时还曾写道:“他聪明能干、恪尽职守,不论在射击训练或教学作业中都表现得很出色。一切赞美均不为过。”这是多么有分量的评价!

1913年10月,戴高乐晋升中尉。同时,不论当时还是后来,戴高乐都对上级从不逢迎。相反,他一直保持着自己原有的性格。当然,这不指那些轻率的任性。这里可回忆一个有趣的故事。1913年,有一次,贝当上校在斯卡贝河岸上,指导青年军官进行作业,给他们讲解火力的重要性。当他向他们讲述1654年的阿拉斯包围战,讲到孔代王子迂回罗堪库尔而使拉斐尔德军队陷入混乱时,突然,青年中尉戴高乐打断贝当上校的话说:“是蒂雷纳元帅在那里,他用炮火压倒孔代,才使阿拉斯得以解围的。”这话看来,当然是不知分寸的。可是,贝当因为早已反对官方强调以运动、刺刀和冲击为基础的军事理论,认为炮兵火力具有重要意义,强调炮兵的决定作用,所以不仅对戴高乐的插话一点也未表示出不快,反而挽起戴高乐的胳臂,拉着他离开其他军官,同他讨论起孔代和蒂雷纳的各自长处来。这是他第一次受到贝当的青睐。此后,这位青年军官也因此更加自信和受到爱抚,更不说从此他以军事历史知识渊博而闻名了。从此,在这位高级军官和这位有才华的青年之间建立起了非同一般的友谊。

然而,纪律重于友谊。1913年法国国庆节那天,贝当下令给戴高乐关禁闭处罚。其原因是当天贝当骑马检阅部队时,戴高乐竟让部队解散了,以致惹得贝当大怒并做出这一决定。戴高乐认为自己冤枉,但也无可奈何,准备放弃次日回巴黎看家的机会。可是,在最后一刻,贝当取消了对他的处分。戴高乐喜出望外,一口气跑到火车站,上车走进一个包厢时,不巧正看到贝当坐在座位上。

“啊,小伙子,你差一点赶不上火车吧?”上校说。

“是啊,上校。不过我想我准能赶得上。”年轻人答道。

“可是,你那时还在被关禁闭哩!”

“那倒不错。但既然处罚不公,我相信您一定会撤销的。”

这时,戴高乐对知识具有很大好奇心,经常阅读《时代报》。这使他的同僚大为惊奇,他们认为这份报纸相当严肃,“共和国”色彩太浓;同时在他的野战箱里还经常装着几份《半月丛刊》杂志。他在和平时期锻炼了自己的指挥艺术,掌握了每个人在20岁本应掌握的历史知识和丰富的地理知识(如同加斯东·鲍纳尔出色的报道所说,他“能对塞纳河的支流了如指掌……”)。

在19世纪最后30年里,几个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超过和排挤老牌的英法资本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英法占有的广大殖民地。德国力图:击败其主要对手——英国,把它的殖民地据为己有;战胜法国,巩固在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既占的地位;削弱俄国,从其手中夺取波兰、乌克兰和波罗的海沿岸;打败比利时和荷兰,占领这些国家的殖民地;置土耳其和保加利亚于自己的势力之下,并与奥匈帝国一起进一步巩固在巴尔干地区的地位。英国想要消灭自己的竞争对手——德国,同时削弱自己的盟国——法国和俄国。法国企图收复阿尔萨斯和洛林。俄国则企图阻止奥匈帝国在塞尔维亚、黑塞哥维那和波斯尼亚的扩张,巩固其在巴尔干地区的地位。在这种国际大环境下,1911年4月,摩洛哥首都爆发反帝的人民起义。5月,法国借口保护侨民,派兵占领菲斯。7月,德国“豹号式”军舰驶入摩洛哥海域。在德法战争一触怒发之际,英国出面干涉。德国被迫承认法国为摩洛哥的保护国。但法国则割让刚果部分土地给德国作为补偿。结果法德关系表面缓和,实际日益加剧。

在摩洛哥危机还未过去,1911年又发生意土战争。意土战争加剧了巴尔干地区危机,导致巴尔干地区1813年接连发生局部战争,使巴尔干变成欧洲的火药库。在这里,随时都有可能引起爆炸。

果然,1912年12月,欧洲陷入全面战争的边缘。这时,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和希腊对土耳其的战争似乎已近尾声。君士坦丁堡处于危急之中,土耳其同意休战。但是,奥匈帝国继续进行动员。有鉴于此,俄国在与奥国邻近的边境进驻重兵。俄国推迟老兵复员期限,禁止马匹输出。此时,领导法国政府的彭加勒也蠢蠢欲动。俄国和法国都还未做好战争准备。

这时,法国军队仅有48万人,德军有83万人。两军相比,法军差35万人。至于有训练的预备队,其比例也不利于法国。但是,法国统治集团的行动表明却仍在走向战争。彭加勒于1913年1月被选为法国总统。

1913年3月,法国通过了延长士兵服役期限的法令,规定士兵服役期限由2年延长至3年,指望以此来加强战备。但这一举措无济于事。

同类推荐
  • 执法总监张培梅

    执法总监张培梅

    崞县属雁门,从清灭亡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半世纪间,军阀混战,日寇侵入,战事频繁,烽火连天,时势造就英雄,战时培养将军。张培梅便是其中之一。
  • 近代西方哲学之父笛卡尔

    近代西方哲学之父笛卡尔

    本书是“千年十大思想家丛书”之一。20世纪末,英国广播公司举行网上千年思想家的评选活动,评出了十大思想家,本书对排名第八的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尔进行了介绍。
  • 钱学森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钱学森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叶永烈所著的《钱学森传》开篇提问钱学森是什么样的科学家?由问而起,作者娓娓道出钱学森早年的故事、留学的故事、归来的故事、“两弹一星”的故事、最后的故事,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位辉煌而传奇的科学大家——共和国科学事业的拓荒者,新中国爱国留学归国人员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建设者,新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科学家:“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
  • 曼德拉的传奇人生

    曼德拉的传奇人生

    纳尔逊·曼德拉1918年7月18日生于南非特兰凯斯。先后获南非大学文学士和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律师资格。曾任南非大青年联盟全国书记、主席。于1994年至1999年任南非总统,是南非首位黑人总统,被尊称为南非国父。本书从曼德拉的童年开始,记录了他从酋长继承者,到青年领袖,直到入狱27年,并且在出狱后成为首位南非总统的传奇人生。带领读者去认识去喜欢去尊敬一位全世界人都爱戴的自由战士。向读者传达曼德拉的精神之光。
  • 凯丰传

    凯丰传

    凯丰诞辰一百周年那年,他的长子何明从北京回到家乡,提出要在凯丰曾经就读过的萍乡中学为父亲塑像。萍乡市政协领导特别热情,在同意派人帮他实现夙愿的同时,还提议为凯丰作传。
热门推荐
  • 重山烟雨诺

    重山烟雨诺

    苏伊诺一个什么都懂的逗B女,季曜沂一个一根筋的大好青年。携手经历了一些不敢想象的人生,出现了各种不忍直视的狗血桥段。从一个武功高强的高手,变成一个打架除了看就只能跑的逗B女,从一个天赋异禀的大好青年,变成快当配角的小男子。请看小女子和大,大,大豆腐的爱情和不同常人的人生。
  • 我的包租婆大人

    我的包租婆大人

    一边是霸道的包租婆,不愿收留。一边是温柔的董事长,热烈最求。再加上古灵精怪的大明星,野蛮的警花,好吧,杨天无奈了。神话级人物杨天,低调回归,只想过普通人的生活。但却没想到,自己竟然命犯桃花,几个女神,太闹心。用杨天的话,我只想过普通生活,一夫一妻,就这样。
  • 赵作的爱情

    赵作的爱情

    根据本人的《我的初恋二恋三四五六七八恋》剧本改编的一部小说。
  • 系统,求放过

    系统,求放过

    末世中因被女配逆袭而惨死的原女主叶莜萱在死亡的瞬间被一号系统选中。为了拯救原世界,她不断的攻略男主完成任务任务。霸道的竹马少爷,蛇精病的重生哥哥,有特殊癖好的影帝……好不容易攒了点积分回到末世“探亲”——她盯着眼前这具睡在水晶棺中的男人默默问道:“小一,他是谁?”小一:……“怎么觉得他长的这么脸熟啊衰!”莜萱默默吐槽。脸盲少女不知道里面躺着的是她每个任务世界的攻略对象……
  • 独家试爱,亿万聘娶小娇妻

    独家试爱,亿万聘娶小娇妻

    七年前,她是初出茅庐的小贼,不小心偷到他身上,却输掉了整颗心,心死神伤的离开。七年后,涅槃归来,她是国际上首屈一指的设计师,亦却背负了诸多秘密,身份成谜。他开始追妻之路,温柔而又强势:“穆小姐,你没有什么跟我说的吗?”她冷嗤:“比如?”他略一挑眉,眸光含笑:“比如你身边那两个孩子是谁的?”
  • TFBOYS十年不再见

    TFBOYS十年不再见

    “易烊千玺,我看错你了!”我一巴掌扇了过去,“没有,不是你想象的那样!”千玺伸手准备拉我回来,却被我给甩了回去。最后我只留下了一句话“分手。。。”
  • 诛魔:荼蘼

    诛魔:荼蘼

    中秋节,她们相遇。一个神,一个妖。她说:“以后我娶你吧。”他还是淡淡得说:“嗯。”他们谁都不知道娶是什么意思。他是无根莲,她是彼岸花。他为了保护她,杀了她的孟婆娘亲,把她打入十八层地狱。等她出来,看见的却是他娶了别人,她好恨,好恨。最后变成了魔,血染红了她,一步一步,被他逼进了诛仙台,永生永世灰飞烟灭,他后悔了吗?应该吧…………
  • 庶女奇谋

    庶女奇谋

    女特务穿越成为了最不得宠,最没有地位,最没有权势的庶女……如何才能够来一个庶女大逆袭呢?她不怕艰辛,不畏强权,最喜欢向高难度挑战,立志要在逆境之中力争上游,在残酷的斗争之中脱颖而出。这是一个庶女的奋斗故事,有点轻松,笑中有泪,绝不虐心。
  • 社交的方圆艺术

    社交的方圆艺术

    本书讲述了可方可圆是社交艺术的精髓、用方圆之道解读社会关系、不违方圆是社交禁忌的至高准则等内容。
  • 修罗剑邪

    修罗剑邪

    神魔乱世后,九域出现盛世安宁的景象。十五年前,一对年轻的少年少女在一座遗迹中结缘。少女获得一本金色典籍,少年获得一部黑色卷轴。十五年后的今天,一个弱冠少年随着一个断臂男子从大山中走来……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