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0500000086

第86章 曾国藩会兴五路兵 林启荣尽节九江府 (3)

第四十七回 曾国藩会兴五路兵 林启荣尽节九江府 (3)

那林启荣却早已准备在先:预将城垣增加坚厚,此昔日城垣加高五尺,厚八尺;以软灰杂以碎石,筑城坚固;并植以野草,使日益坚实。外垣铺以棉花,外罩铁网,以御炮弹。城垣复掘长濠,深逾一丈五尺,阔逾二丈,所有外攻的炮弹,既遇棉花,自然不着城垣要害,且炮弹更从铁网,泻于濠中。故九江城垣,号为至坚最固。时清将官文、曾国藩等,愤前日之败,折去八千余人,及次日进势愈猛。官文并檄告诸将道:“是役无论生死,务要拔九江险要,则长江敌垒可覆,一劳永逸,是所望于诸君。”故诸将听得,无不奋起。官文更会同各路奋进,直薄城下。林启荣在城上指挥军士,远者炮攻,近者枪击,清兵死伤盈道,仍不退却,冒死直扑城下。林启荣更令以火器掷下,清兵多葬在火坑,计又死去七千余人,清兵大为震惧。官文见攻不着九江要害,徒进无益,只得传令退军。

时清兵各营经两次败挫,共死伤万余人,无不震恐,各有退心。官文与曾国藩大为忧虑,乃作慰劳书,以示诸将,由此人心稍定。官文乃大会诸将,会议再攻九江之计。李续宜道:“九江四面而我军只攻其三,只欲留一路,以待林启荣之逃,或可省去兵力耳。早知林启荣精悍好斗,必不轻弃九江,徒留一生路,以便其转运,实非长策也。今唯有将九江四面围定,使其运道不通,断了接应,然后假时日以困之,庶乎可矣。”各人皆以李续宜之言为是:以官文攻其西,以曾国藩攻其南,以胡林翼、李续宜分攻东北,四路并进,而水师则沿河且攻且进。林启荣欲先破其水师,乃令水军部将魏超成,伪为通款于清提督杨载福,约以西门濠道相献。杨载福信以为真,约以二更时分,与彭玉麟同率水师,直捣西濠。魏超成又约以白旗为号,如见白旗掩映,即可进兵。

果然二更时分,杨载福在前,彭玉麟在后,领水师船二十余号,偷进西濠。果见濠口白旗当风招展,正欲猛进,忽然迎头炮声震动,枪弹如雨,两边火器纷纷掷下。彭、杨二将正待退时,各船早已着火;城上又叫喊助威。杨载福乃改乘小艇而逃,还亏得彭玉麟在后接应,始得逃出。所有二十余号船上水军不死于火,即死于水。是时官文等正奋攻九江西门,与林启荣军并力搏击,自午至夜,清将轮班攻击;城内亦轮班抵御,两军各有死伤。忽见西门外火起,官文自念此次攻城,未尝定火攻之计。此次之火,定是林启荣之火,究不知是何原故?唯见城上林军耀武扬威,料知是己军有失,正踌躇间,已报到水军中计大败。杨、彭二将虽然逃出,惟兵士已死者数百人了。清将闻得不免心惊。以为林启荣能用计破我水师,不难用计破我陆军,故清营大小将校,又多疑惧,因此攻力已缓。

林启荣却令船只载运陆军二千人,由西濠出城登岸,直劫官文大营。那时官文不料城内有兵杀出,故绝无准备,时林启荣所遣二千人,由骁将李兴隆领着,直冲官文大营。一头放枪,一头纵火,官文部下将校,皆措手不及,死伤五千余人。提督李曙堂,都统舒保,俱受重伤。其余军校死伤亦数十名。败走三十余里。此及胡林翼遣军来救时,林军已自回城去了。

白宫文大败,各路亦死伤不少,于九江城池仍毫无动静。曾国藩、官文惟有传令暂退。自计三次进攻,死伤二万余人,尤以官文一军吃亏更重。到夜里曾国藩微服巡视各营,见诸将皆有怨声,以为徒恃兵力攻人,并无妙计在先,以至屡败;今顿兵城下,徒自取死而已,曾国藩听得,更为忧虑,急与官文计议。时官文亦因屡败损兵折将,心甚焦躁,闻诸将已无斗志,即问曾国藩汁将安出?曾国藩道:“吾等以五路之众,十万大兵,若不能敌一林启荣,诚为天下后世笑矣!”说罢不胜叹息。适胡林翼到来,曾国藩具述其故。胡林翼道:“诸将若有退心,大事去矣。正惟九江难攻,则九江益为重要,吾等宁死于此地,亦断不能退军也。

此次以全国兵力,争一九江;若不能克,自后更无人敢窥九江矣!是九江永为洪秀全所得,东南各省亦无恢复之日也。今当一面慰告诸将,以激起其雄心;一面将九江围困,断彼交通之路,料九江城内必有绝粮之日,此时因而破之易如反掌耳。”曾、官二人遂从其计。乃为檄示普告各营:力言与诸军共死生,以十万之众,而不能克一九江,不特为林启荣,且为后世讥也。自此诸将稍有奋志,乃定议先进者赏,后退者杀。即将各路人马,又复分班,效李秀成取杭州之计,以一半剪除九江附近地方,使九江孤立,并防敌兵外援;其余一半即分四面围定九江,以四路陆军轮流攻击,使九江城内粮械尽绝,然后乘之。官文、曾国藩等,计画既定,依次而行。

不意又历攻两月,清兵若猛攻,则林启荣用猛御;清兵若缓攻,林启荣用缀拒,终不能奈九江何?原来林启荣最得人心:白镇守九江以来,初则与地方缙绅款洽,不计尊卑,不拘形迹;以次及于居民,如同一家,于贫民尤时有赒恤。在九江数年,设立义学,以教贫家子弟;设保婴局,以抚养无靠之孩童;又立义仓,积谷防饥,随时赈济。并立善堂,以赠医施药,居民无不歌功颂德。又设宣讲所,劝民以大义,人民多受感化。五六年来,无有构讼者。每月四次,在四城亲自演说,居民皆呼为林侯爷,没有一人唤及林启荣名字者,林启荣又能敬老爱幼,每届冬至前后,必预期布告,置酒款宴乡老。凡年六十以上者,皆得与会,故每次赴宴者,常至千或数百人。又设恤孀局,凡妇人夫死无依,一届岁暮即按名赒给。以故九江城内,军民人等,无不悦服,林启荣又善于将将:所有部下诸将,皆称为兄弟;既不爱惜金钱,又好归功部曲,将校多乐为用。且能与士卒同甘苦。慰问死伤,待如子弟。因此镇守九江数年,最得人爱戴,每有战事,莫不甘为效死。那林启荣既优待一体军民,自士卒以至居民皆共相守望。

又知九江为重要之地,敌人在所必争。于太平天国六年,增凿四门河道,引水入城,以防断绝水道;又辟垦荒地,令军士屯田,且与业户税田开耕,以裕粮草,务使九江城内,常有二三年的饷项;复开辟铁炼局,制造器械,遂使九江一城,无物不备。

种种计画久为清将所知。以至曾国藩亦称林启荣为林先生,景仰极切。

此次曾国藩会合五路来攻九江,前后数战,损伤二万余人。于是从胡林翼之策,围困九江,志在断绝九江交通,以望九江粮械,当有断绝之日。不料林启荣既筹备在先,防患未然,故虽被困日久,九江全无损害。官文一发纳闷,又与诸将计议。

李续宜道:“攻之不克,困之不能,惟有挑选死士,自为一军,以与林启荣决个生死耳!”官、曾、胡三人,至是亦无别法,急下令军中,募死士二千人,分为四队:每队五百人,欲冒死至城垣焚之。其愿充此役者,死后恤银二百;伤者恤银五十;若不死不伤者,每人将银十两,以资鼓励。此令一下,约二日后,已募得二千人,准备行事,而以大军为后继。

那林启荣见清兵三日不出,料其必有异谋,急令军士小心防备。时九江居民,见九江被困,多愿出营助力。林启荣大喜。乃令乡民备任工役;将一切兵士,尽作防战,增携火器,以为对付。到次日果见清兵前队人数不多,分四路而来,大军则随后拥护继进。林启荣见之谓左右道:“彼前驱小队,殆将冒险誓死以来矣。”即下令军中,休令敌兵前队近城:凡见火器可及,即掷火焚之。军士得令,果见清兵前队,每约五百人,并无长枪,各携短火,另负小包而来,至是已知清兵志在焚城。惟林启荣已令军士,先掷火器,从远焚之。还亏林启荣平日训练军士,却另有两法:一是令军士由高跳下,或由下跃高,初则由二三尺,或四五尺,渐至丈余皆可跳跃;一是令军士抛掷物件,使能及远,视所掷之物,重量若干,看掷得最远者,即受上赏。

军中练习有素,故那时抛掷火器,皆能及远。当清兵前队犹未至城下,已多被林军火器所焚。唯是时清兵前队,亦能冒险,皆冲火林而进。把纵火之物,向城垣掷来。只一场算是火战:两军烟火薰天,喊声动地。清兵所掷火器,还是不多,因前队各五百人,多已先为林军烧毙。林启荣令军士一面掷火,一页发枪发炮,清兵死伤极众。鄂督官文见焚不着九江城垣,急令发炮攻击。少时清兵火器亦尽,火烟散处,已见尸骸遍地。惟林启荣一军,仍不住抛掷火器,清兵死伤山积。胡林翼见势不佳,急下令退军。计是役清兵死伤万余。巡抚李续宜,亦被枪弹击伤左腿,其余各路部曲,亦死伤数十人;林启荣军中亦死伤二千余人。自辰至申,历战八句钟,方始收军。林启荣知清军损伤更众,惟本军亦死伤二千余人。

自念清兵在外,即死伤众多,亦易催救;惟自己在城内,死一千,即少一千,乃飞报各道,催取救兵。奈金陵被胜保等所扰,洪秀全不肯放李秀成离去金陵,陈玉成、李世贤又各被牵制。李秀成乃飞报李世贤,力当各路,使抽出黄文金,往救九江而去。惟官文等败后,觉迭次进攻,皆徒损人马,未尝攻得九江要害,乃大集诸将计议;胡林翼道:“斗智斗力,林启荣皆足以拒吾。今惟有开地道,埋地雷,以炸之耳!”曾国藩道:“波拒御极能,安能埋藏地雷乎!”胡林翼道:“今当令三军步步为营,节节而进,一面攻城,一面掘通地道,以炸之可也。”官文道:“恐兵士损伤过多,不得不退,是地道反无成矣!”胡林翼道:“此易事耳。前军宜结阵坚固,阳作攻城,以专从事于地道。四门皆用此法,林启荣不能出而求战,即不能伤我地道工兵矣。”诸将皆以为然。乃每日必派兵攻城,先固前阵,虚作进势。

林启荣在城楼上观望,不觉面为变色。暗谓部将元戒道:“敌人非真进攻,殆有预谋也。观其后营尘头大起,往为挤拥,是从事于地道无疑。此次若无外援,九江危矣!”说罢欲就近飞催李世贤来救。怎奈四城被围得铁桶相似,不能杀出;又日望救兵不至,林启荣闷极。猛思一计:急令三军亦从城内开掘地道,以透出城外,直透城外长濠。在地道中排以铁板,并垒以巨石,以阻清兵地道之策。毕竟清兵人马多众,自屡败后,又复增兵以数十万,从事四城地道。林启荣又不知其着力何处?四城辽阔,反防不胜防,惟日日鼓励三军,以图死战。

那一日大集诸将语道:“今清兵以数十万众,来撼九江;若外援不至,九江必有难守之日。林某受国重寄,当与城存亡。吾实不忍祸诸君。如诸君见事机难挽,请各自图生,另立功名可也。”诸将听得,无不垂泪。皆道:“某等断不忍离将军而去。若九江失守,则将军死忠,吾等死义,亦分也!”说罢大哭,林启荣亦哭。此时林启荣早以死自誓。忽报敌兵已各率大队,猛扑四门,林启荣听得,乃复卒兵登城抗守。管教:玉石俱焚,顿教土地成灰烬;虎龙会战,又见霆军奏凯歌。

要知林启荣胜负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同类推荐
  • 第二次婚恋

    第二次婚恋

    《第二次婚恋》为作家刘战英所著的短篇小说。1993年毕业于鲁迅文学院。1958年在天津新安电机厂做工,1961年应征入伍,历任空军唐山基地战士、排长,空军第六军政治部新闻干事,军委空军政治部文化部文艺干事和文艺创作室副主任,中国华侨出版公司编辑部主任,中国侨联《海内与海外》杂志常务副主编、主编,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二级。
  • 失孤

    失孤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充满了未知,而未知中又常带着危险。人心险恶的时候、贪婪的时候,是连孩子也不放过的。父亲雷泽宽两岁的儿子丢了,于是他穿越大半个中国开始了长达十五年的寻子之路。途中雷泽宽遇到了警察也遇到路人,偶然一次修车经历让他遇到了幼时被拐的修车小伙子曾帅,在了解到雷泽宽的寻子历程之后,曾帅不仅没有收取修车费用,更与雷泽宽一起踏上寻亲之旅,途中两人建立了父子般的情谊。在雷泽宽的帮助下,曾帅找到了亲生父母,终于摆脱了“黑人”的身份。可是十五年前丢失儿子的雷泽宽,仍然没有找到自己的儿子,他继续上路,因为“只有在路上,我才觉得,自己是一个父亲……”
  • 舍身崖

    舍身崖

    《舍身崖》是一部10部短篇小说的汇编集。小说题材广泛,既有作者对童年轶事的描写,也有对农村风土人情的介绍;既有借古人轶事来达到教育今人的良好愿望,也有对现实社会好人好事的歌颂,文字虽朴实却另有新意。
  • 续小五义

    续小五义

    《小五义》、《续小五义》与《三侠五义》总称《忠烈侠义传》,是中国侠义公案小说的代表作。石玉昆编著的这本《续小五义》故事情节上接《三侠五义》(又名《七侠五义》)和《小五义》,接叙众英雄大破铜网阵,襄阳王潜逃,诸侠仍在江湖间诛锄盗贼,打太岁坊,破桃花寨,盗鱼肠剑,擒白菊花……最后拿获襄阳王,皇帝论功,众侠义皆受封赏,于是全书结束。 在艺术成就上,《续小五义》和《小五义》一样,比《三侠五义》要略为逊色一些,但其风格则基本一致。首先是故事情节曲折动人,富于变化,很能引起读者的悬念。其次,语言口语化、大众化,叙事写人恰到好处,鲁迅曾评价说:“《三侠五义》及其续书,绘声状物,甚有平话习气。
  • 织梦千城

    织梦千城

    春去秋又来,云上再无织梦王国。织梦族遭到迫害,七色护法被迫离散,潜入普通人之中,继续完成替人们织梦的使命。而王国的继承者自出生便散落人间,从此杳无音讯,织梦族赤橙黄绿青蓝紫梦之七色护法,一直在寻找他的踪迹。乌发镀白雪,傲世美少年已归来。桑榆国的神医,灵渊堂的主人——孟空澈,在解救陷入噩梦中的百姓的过程中,与织梦王国大护法蒲赤樱成为出生入死的好朋友。而后,孟空澈结识了纯白少女千婳。从此,三人的命运紧紧相连,跌进一个个神秘莫测的梦境中……
热门推荐
  • 欢喜后宫:来人,皇上又闹了

    欢喜后宫:来人,皇上又闹了

    【耍宝皇后的闺蜜团】343268733刚掀起喜帕,她媚眼如丝。他故意算计:“朕已经病入膏肓看不到明年秋天的落叶,不过朕向你保证,你可以陪着朕去另一个世界看落叶。”随后一口血喷到她的脸上,她面不改色擦干净,笑颜如波:“皇上待臣妾真好,臣妾得了不治之症,不过三天的命,能够让皇上这样相伴,臣妾死而无憾……”再后来,战火纷飞,敌国兵临城下,他却说:“休书给你,天下男儿多了去,你再找一个白首。”她却是撕了休书:“这辈子只要你一人陪葬,其余人何等货色,如何能够配得上我这皇后至尊……”
  • 斗陵

    斗陵

    回首过往的点滴,这段感情就像一个沙漏,哪怕我们投入的再多,付出的再多,那沙子还是会一点点的流走,到最后握在手里的只是一缕清风,和自己早已被风吹干的泪痕。。。
  • 等待是另一种形式的行走

    等待是另一种形式的行走

    本套书集合了国内最受中学生欢迎的5位青年作家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在优美而浪漫的文字中绽放明媚的生命活力,给青少年以励志、启迪的力量。
  • 虫脑

    虫脑

    为了一个阴谋,为了一个真想。他踏上了战天斗地旅程,一路高歌,将所有敌人才在脚下。挡我者,杀、杀、杀逆我者。亡、亡、亡,我与逆天,于天一斗,斩天灭道,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 千殇劫

    千殇劫

    三千河关风雨雪,八道冥门星云月,神魔湮灭尽沧桑,看枭雄一时,指点江山,留余笑谈。——崔慕蕊一场关于宿命的交易,他傲立世道,思索究竟何为正道,何为邪魔。她十余载青剑独舞云霄,只为盼得归来;白衣胜雪,不食人间烟火,终为他长伴青灯;天地星棋,尔虞我诈,如何才是最终归途;有些爱,如何忘却,有些恨,怎样抚平……
  • 白华山人诗说

    白华山人诗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飘零星空

    飘零星空

    梦想始于最初,一段穿越,一段历程,飘零在陌生世界。
  • 剪发断情冷宫恨

    剪发断情冷宫恨

    他是和她从小青梅竹马的人,他说“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最终却娶她人妻!他是少年将军和她本是一对冤家,可一但爱上却非她不娶!他是一代帝王和她本无纠葛,可为了替公主出气,把她困在身边。他说“我要你生生世世,结发为夫妻,从今以后你就是朕今生唯一的妻!”最后她哭着问他“你说过今生只与我结发,为何还有别人?”他说“凭你也配?你是个什么东西?你只不过是和朕的爱妃长的像而已。”三个男人,三段感情纠葛,是爱?是恨?这里面又到底是谁替了谁?
  • 总裁大人娶我吧

    总裁大人娶我吧

    他与她初次相遇就大打出手,原以为他们再无交集,谁曾想命运又安排他们再次相遇,他以为她是公关,她误认他是牛郎,一夜过后又该何去何从?两人能否擦出爱的火花…………
  • 呆在明朝当文豪

    呆在明朝当文豪

    这是一个在明朝努力成为文豪的故事。张维,2015年的一个小说迷,从21世纪穿越回1560年的明朝,那一年吴承恩的西游记已经开始流传(真的?)。塞万提斯还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莎士比亚4年后才会出生。这是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几何原本》(shenmegui)……《悟空传》且看张维如何搅动嘉靖年间的文学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