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近,为了维护地区的稳定,为了老百姓能安居乐业,为了我大隋朝的千秋万代,作为一郡之守的梁大人,必须要处理好一年的收支账目上报。而河东郡正是大运河的必经之地,这几年的关于运河的账目更是朝廷关注的重点。郡里一些简单的账目,自然有郡里的账房自行处理,当然,这些都是芝麻谷子,小鸡小鸭的琐碎事宜,而真正触及核心的账目,自然有梁太守的心腹来处理,毕竟这些都是朝廷的机密,顺便也是太守大人置办年货的关键来源。因而这个时候在账房里忙碌的不是梁大人的近身亲信,就是梁氏家族自己的账房先生。不管在哪个时代,做事人家先得问你有没有经验,你看那有经验的老先生,拿着十五档的大算盘噼里啪啦,处理数据起来咔咔咔咔那叫一个快,再看看边上的小学徒,慢慢的一边看着先生处理好的数据一边拨弄着算珠。对于周云朝这个比自己小徒弟大不了多少的小衙役,大多账房先生怀疑他能不能使用算盘——毕竟高科技产品不是一般人能学得会的。
周云朝也不介意老先生们诧异的眼光,只是随意的跟着王通,据王通解释,周云朝要负责的,是最后各项数据的汇总,也就是经过列位老狐狸处理过的账目的综合,至于原始版本,那是国家机密,恕不外传。不要以为这事很简单,就是加加减减,很快搞定。要知道,运河事宜要联系到徭役,赋税,粮草,牲畜征用,军队调遣等等等,而每一项都经年累积,每个账房先生所作的只是把其中零碎的账目集中综合起来,周云朝要处理的就是近百项的账目收支的汇总,其中许多烂帐,坏账,模糊的账目,都必须要处理的干干净净,不露马脚。当然,这么艰巨隐秘的任务梁太守不可能交给外人来处理,自然有负责汇总的账房先生,据说是梁太守老家派来的大掌柜的,手握梁氏六郡十三县的生意,周云朝则是负责协助老掌柜处理账目。来到最里面的大桌子边,老掌柜的人不在,只有一个十六七岁的孩子拿着十五档大算盘在那啪啪的算着,很是手熟。
“小七,梁掌柜的人呢?”王通上前问道。
“大掌柜的有事出去了,王大人有什么交代我传给大掌柜的吧。”叫小七的回道。
“倒是没什么大事,梁掌柜的一直说人手不足,下官特意为大人请来了周衙役帮忙,以解燃眉之急。”王通笑眯眯的说道。“云朝啊,这是梁掌柜的侄儿梁远,你们年青人以后要多多亲近啊。”
“叫我小七就行了!”梁远也不做作,微笑着答道。
“在下姓周,名云朝,云天的云,朝阳的朝。”周云朝觉得这个小七不错,至少比刚才那些人磊落的多。
“云朝,老夫还有要务处理,先让小七带你熟悉一下事物,老夫就先走了。”王通对周云朝道,又回过头来,“小七,好好招待云朝,他可是能帮梁掌柜大忙的!”
王通走后,梁远就露出孩子的天性,本来嘛,一天闷在屋子里,好容易来了个差不多大的人,梁小七显得很兴奋。“哎……你也能用十五档的算盘吗?”梁小七上来就显示自己的长处,要知道,跟自己差不多大的孩子还只能拿着袖珍小算盘玩呢。
看了看梁小七用的算盘,周云朝摇摇头:“不会。”眼看梁小七露出失望的脸色,周云朝接着道:“不过我有自己的算盘,跟这不一样。”
算盘在中国运用很早,汉代是得以推广,不过这时候的算盘有各种样式的,像河东一带用的是三分的算盘,中梁上方有一颗算珠为五,下面四颗算珠各为一。这种算盘从难易来分有九档,十一档和十五档之分。周云朝拨了拨算盘上的珠子,果然,不一样的算盘用起来就是很别扭。
“哦,是这样啊!”梁小七也知道各地运用的算盘不尽相同,各家自有各家的诀窍,不可同一而语。
经过一番叽叽咕咕之后,两人很快熟络,周云朝显得老成,故而先前小七姿态很低,两人交流一番,才知道大家都是十六,只不过月份上周云朝大上一些,小七这个“小”字,周云朝算是叫定了。小七是梁掌柜的侄子,也是梁家老宅一个管家的儿子,这些年一直跟着伯父学做生意,也算是梁太守家奴中较为亲信的了。
由于第一天只是熟悉一下环境,周云朝也没有什么具体事宜,跟梁小七折腾半天见过了大掌柜的梁老先生,周云朝趁着天没黑告别可怜兮兮的梁小七回家了——而梁小七还得跟着伯父继续奋斗呢。
回到家里,老两口果然已经做好饭菜在等周云朝了。其实这个家并不是周云朝真正的家,李老爹以前是郡里的衙役,前年巡河的时候从死人堆里救出了孤儿周云朝,修筑运河这样的大工程,人命实在是如草芥一般,每天都不知道有多少人逝去,正应了那句话——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等李老爹退休了,借着衙门里的关系,周云朝顺利的接替了李老爹的位置,成为大隋朝一名光荣的小衙役——虽然有使用童工之嫌。
当然,这些都是周云朝脑海里的记忆,周云朝到现在还没搞明白,为什么自己在电脑面前睡着了醒来却露宿野外,与尸体为伴——不就是连续通宵五天,至于么!
“老爹,不是讲好了不要等我么,衙门里的事情不知道有多少,我要是回来晚了你们就先吃嘛!”周云朝哈了一口气道,这鬼天气,外面真冷。
“呵呵…….一家人一起吃多好!”李大娘为周云朝盛了一碗饭,笑眯眯的道。
“现在外面冷,明天出去要添件冬衣!”李老爹一脸的关切。
“嗯!”看着满足的老两口,周云朝重重的点了点头。
……………………………………………………………………………………………
“老爹,上次做的那个算盘小了,晚上有空帮我该一下吧!”吃饭的时候周云朝说道,李老爹不仅是衙门的差役,木工活做的也好。
“怎么,衙门里有大的账目要算?”李老爹问道。
“嗯,是运河的账,王大人叫我帮忙的,上次做的那个算盘怕是不够用了。”周云朝想了想,“呃…….改成十五档的吧!”要知道,隋唐的时候主要的货币都是各朝的铜钱,金银虽然有,不过量不多,一般作为赏赐或者储存的,这样一旦一个大的工程下来,需要使用的是数以亿记的钱币,这样需要使用的基数就大了。
“这个王通!”李老爹埋怨道,“晚上就能改好,家里木料还有!”
“吃饭吃饭,菜都凉了!”李大娘一边为周云朝夹菜,一边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