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对决很是吸引球迷的目光,但是16进8的比赛当中,还有另外一场更加激烈的重头戏.
德国对阵英格兰的比赛.
说起这两队他们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1930年,双发的历史战绩英格兰90分钟内12胜5平10负,进47球丢34球稍占上风。1970年世界杯半决赛,两队相遇,英格兰一度2-0领先,却被德国连追两球拖入加时,并在加时3-2击败英格兰晋级。1972欧洲杯,德国在1/4决赛上3-1淘汰英格兰。1982年世界杯第二阶段小组赛,扬言复仇的英格兰仅仅是0-0与德国战平。1990世界杯,英格兰与德国相遇于半决赛,双方一直打进点球大战,最终德国取胜。1996年欧洲杯,德国又一次在半决赛上,用点球方式淘汰英格兰!
直到2000年欧洲杯,英格兰在小组赛上1-0击败德国,这是三狮军团34年之后,终于在世界级大赛里击败了德国。1966年落下一个争议,英格兰偿还了整整34年!但仇恨总是这样,一方在报仇的同时,会给另一方留下更深的仇,于是冤冤相报,恩怨却越来越深。
不得不说双方的仇恨越大,对于球迷来说,那就是看点也越多,也是,没有谁会看个平淡无期的比赛了,这又不是什么高雅的咖啡,没有谁会在看足球的同时,焚上一炉香,然后坐在专门的躺椅上,手指轻轻的勾起桌上的咖啡杯,试探它的芬香,然后缓缓送入嘴边,微微的茗上一口,然后放下咖啡杯,用外套兜里的手帕,轻轻擦拭嘴角边的残痕,然后细声细语的对着电视里的比赛,说上一句,好球.
足球本就是个老爷们的运动,激烈,残酷,就是他的代名词,没有谁会在摔倒的同时,大声哭喊,然后吵着闹着要下场休息.
足球最吸引人的不过是他那激动人心的比赛,激烈的对抗,还有那些精彩的配合,过人什么的.当然不可否认,有时候,足球场外的东西比足球比赛本身更能吸引众人的目光,毕竟我们是生活在一个信息发达的社会,不过,大家不要忘了,场外在怎么精彩,比赛没什么看头的时候,那就像一个再能炒作的明星一样,到了最终的时候,大家还是要看你的作品的,不要总把别人当作傻瓜一样对待,现在的人,没有谁比谁傻的.
英德大战之前的各种炒作新闻那是层出不穷,不过,比赛本身并没有各路媒体希望的那样,打出什么高水平的对战,虽然在上半场的时候出了一出乌龙事件,但是还是不可否认德国队确实在各个方面上要来得比英格兰强大,你不能说,英格兰上半场那个扳平球,被吹了以后,就改变了比赛,也许他是由此改变了一下比赛,但是你英格兰在场上的被动,那是显而易见的,而且德国队这场比赛对机会的把握显然比你英格兰要厉害的多.
输了就输了,这没什么的,可是你输了又来找什么理由,就显得不是那么地道了,毕竟又不是人德国,把你的球吹了.
输就要输得服气,然后下次再把场子找回来,不就得了.
当然这些也跟英格兰那些天生自大的记者们有关,不说别的,就说英格兰这几年出的那些新星,有多少是被这些记者给"捧杀"的,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不过这场比赛还是挺戏剧性的,就说他的几个进球,第32分钟,厄齐尔和克洛泽连续传球,穆勒禁区边缘斜传,波多尔斯基禁区左侧小角度低射破门,这是比赛的第二球,德国队2:0,然后就是英格兰第37分钟利用首次角球扳回一城,杰拉德右路传中,厄普森摆脱博阿滕后小禁区边缘头球破门,1-2,最后就是那个英格兰被吹掉的球,第38分钟,兰帕德禁区弧内挑过诺伊尔打中横梁弹地而出,诺伊尔没收,英格兰球员开始庆祝扳平,但裁判未予判罚进球,回放却显示皮球明显越过门线.
其实很多人都在赛后说起,假如上半时,那个球算进,对于英格兰队下半场会有什么帮助,也许还会输球,也许就一鼓作气赢下比赛,不过这些都只是后话,国际足联,也没病,会为了你这点小事,去弄个什么重赛之类的.
先不说这些了,就说说比这个更戏剧的比赛吧!
西班牙对战巴拉圭.
谁也没有像到这个刚刚和日本队,经历了世界杯开赛以来第一场点球大战的巴拉圭是这么的难缠.
要说这两年南美足球的进步也是挺大的,以前虽然个人实力都挺突出,但是世界大赛由于都是散落世界各地球员组成,经常会遇到什么磨合不够,或者在各自的俱乐部里是大爷,为什么到了国家队要听你这个不如我的家伙之类的问题,但是随着南美近些年的金融环境的变化,南美各国的俱乐部,渐渐能够留得住人才了,才说,随着一些有钱国家联赛的提升,他们也不光是把目标定在什么南美,因为最近几年非洲足球人的强势加人,许多俱乐部开始喜欢这些物美价廉的黑大个了,当然还有像一些国家的球迷,也开始对喜欢的俱乐部去买那些什么都不知名的南美球员感到了厌烦,这样对南美足球人的外出,造成了挺大的冲击,渐渐的他们也习惯了呆在自己的国家或者南美州内,这样有了更多交流和配合的球队,你说能不能进步.
所以当西班牙的控球战,碰上了南美的奇葩巴拉圭队的时候,显然是场不可多得的交锋.
其实巴拉圭这次世界杯仅仅只是首次入围8强,此前3次淘汰赛出局都是负于欧洲球队。本届巴拉圭也只有3个进球,是1990年英格兰队以来晋级路上进球最少的8强球队,前锋球员更是颗粒无收,世界杯进球荒达到799分钟的圣克鲁斯未能先发,贝尼特斯和巴里奥斯也淡出首发,锋线组合换成卡多索和巴尔德斯。中后场轮换幅度也较大,结束停赛的后腰维克托-卡塞雷斯顶替奥蒂戈萨,中场巴雷托和桑塔纳得到出场机会,达里奥-贝隆顶替博内特打右后卫。巴拉圭因而创造了世界杯史上两场淘汰赛轮换人数纪录(6人,不含三四名决赛)。
就是这样一个巴拉圭队,上半场却创造出了比西班牙队更加威胁的进攻,只是裁判的眼神太好了而以.
比赛进行到第41分钟,巴雷托右路斜长传,巴尔德斯在门前7米处停球右脚扫射入左下角,但助理裁判已举旗示意越位。从慢镜看,在巴雷托传球瞬间,前点争顶的卡多索处在越位位置,巴尔德斯抬起的左臂超出皮克身位,不得不说助理裁判的眼睛里安了红外线扫描仪,这种只超出胳膊的越位都能看出,不得不让全场的球迷们叹息,为什么不派这位大哥去执教英德大战的比赛了?
不过这些仅仅只是有点可惜而已,下半场的比赛,那叫一个戏剧啊?
比赛第57分钟,巴拉圭获得角球机会,主罚的巴雷托左侧开出角球,卡多索后点跑动接应落点,被皮克死死拽住手臂倒地,主裁判巴特雷斯果断指向点球点,并且黄牌警告皮克。
然而卡多索操刀左脚抽射右下角不够刁钻,被卡西利亚斯倒地没收.
失去点球机会的巴拉圭,很快以德报德.
更富戏剧性的是,西班牙扑出点球后马上反击,伊涅斯塔左路被维克托-卡塞雷斯撞倒后开出任意球,阿隆索中线精准直传,比利亚突入禁区被身后的阿尔卡拉斯绊倒,又是点球!此时距卡西利亚斯扑住点球仅过了39秒!两个点球判罚时间则相距123秒,创造了1966年来最短点球间隔纪录。阿尔卡拉斯吃到黄牌,阿隆索主罚右脚推射入网,但主裁判巴特雷斯认定西班牙队员提前冲入禁区,点球重罚,阿隆索右脚推射右下角被比利亚尔封出,法布雷加斯右侧跟上准备补射被比利亚尔扑倒,但主裁判巴特雷斯没有表示,比赛继续.
两个点球不进,西班牙成为2002年的韩国之后又一支单届世界杯射失2个点球的球队,单场世界杯2个点球射失此前只出现1次,要追溯到1930年首届小组赛阿根廷对阵墨西哥.(还有一个点球是发生在小组对战洪都拉斯的比赛里,比利亚主罚.)
送上点球不进的西班牙开始了急躁起来,进攻那就更没有了准心了,连续几个机会球,都以远射告诫.
不得已,西班牙主教练只好换上了法布和佩德罗来加强进攻.
没想到就是这样狠是平常的换人,却在比赛最后时段,收来了奇效.
就在佩德罗刚换上不久,伊涅斯塔中路突破成功后,突然在做假动作的时候,右脚外脚背分球给拉扯到中路的佩德罗,后者可能这几场比赛没有什么上场机会,憋了一肚子火,抬脚就是一脚远射,没想到,阴差阳错,皮球击中了左侧门柱,然后就反弹回了禁区,埋伏在禁区里的比利亚在门前8米处停球后,右脚打出一脚弧线球,皮球旋转着击中右门柱内侧,再撞另一侧立柱弹进了球门.
三个点球,三个门柱,西班牙队又一次依靠着比利亚的进球,完成了挺进四强的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