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89200000210

第210章 起势

静夜,长街,鬼皇帝渐行渐远,不久后彻底消失于夜色。

无鱼又等了好一阵子,确定丰隆消隐妥当,这才呼出了一口长气,对众人挥挥手,示意危机已过,来领路的太监急忙跑过来,颤声问:“师太,刚刚那是……”话还没来得及问出口,猛得醒悟这种事哪怕再怎么好奇,也万万不可追究真相,急忙闭上嘴巴不敢再问,目光转动了两下,很快看到师太满脸疲惫、身上的僧衣都被汗水彻底打透,又惊呼道:“您老赶快歇歇。”

无鱼摆出一副疲惫无比的样子,混不成体统地直接坐在地上,抬头望向‘远房师弟’:“孤石师兄如何?”

孤石得了宋阳的救治,此刻悠悠转醒,但气血尚未理顺,胸口窒闷得很,无法开口。宋阳似模似样,代为回答:“师太无妨,休息一会便能恢复如初。”

这场戏十足辛苦老尼姑孤石了,宋阳卖力帮她吹牛:“邪魔凶猛,煞气侵袭,所幸孤石师太修持精深。若是修持不够,当场就得化作一滩枯骨血肉。”一边说着,一边啧啧摇头:“想不到凤凰城中,除了您老,还有孤石师太这等精修高人,真心了不起。”

无鱼搭腔送人情,正色道:“那只冤魂伤害师兄,自己也受反噬,这才收敛了许多,没再继续作恶。”

孤石听了心头美滋滋,当时感觉胸口也不那么闷了,宋阳再落在眼中,好像也顺眼了不少。

无鱼顾不得松一口气,口中吩咐不断,请侍卫们立刻把昏厥在地的捕快送往大荐福寺去救助,佛家也有驱魔扶正的手段,这些捕快所中‘邪术’都已得开解,只缺个调养功夫,该怎么做几乎是个和尚就晓得。

至于孤石师太,现在这个样子无论如何也没法继续随行了,干脆由弟子护送了,先返回庵中休养。

安排好这些事情,无鱼不再耽搁,在宋阳搀扶下登入车辇,再度启程直奔皇宫。坐在车里,无鱼一边擦汗一边问宋阳:“还好?”

宋阳点头:“好得很,您老是演技派的…不止您、丰隆、孤石…你们都是演技派。”

中土没这个词,不过就从字面去想也不难理解,无鱼笑着摇摇头:“旁人都好说,就是苦了孤石师兄,从头到尾被蒙在鼓里,先被骗又被下药,然后再下药再骗,最后还呕血伤身……”

宋阳也不落忍,不过没办法,这场戏光无鱼、丰隆两个人演对手有些太单薄了。

凤凰城的佛徒人人都知道,孤石师太的性情又冷又硬,脾气又臭又横,对谁都没有一点好颜色,但也有一点共识:此人恪守禅训严苛自持……出家人不打诳语,无鱼师太不会说谎骗人。

尼姑、侍卫、捕快深夜遇冤魂,无鱼鬼话劝退死皇帝,这种事情太玄,想要传遍坊间不难,但想要人真正相信就不难么容易了,所以非得把孤石师太拉进来不可。

道理无鱼完全明白,她做事不拘小节,不过孤石的情形还是略有不同,孤石不是自愿帮忙,而被他们连哄带骗不明就里便被拉上贼船,说得浅白些就是被无鱼和宋阳利用了,无鱼师太心里觉得有些对不住这位师兄。

宋阳劝道:“被骗也好、自愿也罢,孤石做的终归是好事;此事孤石帮了咱们的忙,咱们也送了个她一份真正的好佛名;再就是那个药物,虽然激得她呕血,看上去挺吓人,但是对她有利无害,是益方好药,就是劲力霸道了些,会让人难受一阵,过后受益无穷,师太放心好了。”

无鱼不矫情什么,岔开话题:“若非亲眼所见,还真不知道你用毒下药的本事如此精湛。”

宋阳哈的一声笑:“我从小就跟着名师学,不算什么,难得的是师太,第一次出手就大功告成,天分了得,进了佛门没进毒门,着实可惜。”

无鱼早就得了宋阳给的药物,在出门前给孤石沏的茶中下了第一份药,让她在走上大街不久之后开始觉得身体发冷、心烦意乱,这才有了见鬼前的‘不适’;

当中邪刑捕冲来的时候,宋阳上前阻拦,借着甩袖把第二份药散入孤石呼吸,老尼姑体内阴寒尽去,身体薰暖,开始‘佛光照于心’,不过到最后这份药力会有一个凶猛爆发,老尼姑被鬼皇帝击倒在地……孤石老尼姑不会武功,不懂江湖门道,又不存防备,想要毒她再容易不过。宋阳这次用药全无难度可言,唯一一点要在意的仅仅是算准时间。

无鱼也笑了,没理会宋阳的玩笑话,径自说道:“心思不错,武功不俗,精擅毒术药理,身旁还有大宗师相助,难怪敢和燕皇帝、燕国师作对……很不错。”

“我的经历有些特殊,生出来的时候就占了便宜,不过我能学到这些本事、能找到今天这些朋友,大都是拜一位亲长所赐,”宋阳收敛了笑容:“所以我和燕国的那两个人誓不两立。”

无鱼不置可否,只是淡淡笑道:“有本事是好事,只是根骨中戾气太重,你若有心,回头我找几本书给你看。”

“经书?”宋阳失笑摇头:“还是算了,我无心向佛,还是别给他老人家添麻烦了,倒是…等此间事情了解,到了燕子坪之后,我想请师太做两场超度法事,一个是我那位至亲,他入土之后,我还从未做过什么。”

无鱼当即答应,又问:“另一场法事给谁?”

“同类。”宋阳沉默了一阵,开口回答。

此时苏杭已经哄着小宋阳一起沉沉入睡,要是醒着,不知道会不会打个大大的喷嚏。

……

谈谈说说,一行人抵达皇宫,进门不久靖王就匆匆赶来,他得了呈报,刚刚知道来路上遇到的事情,老头子脸色惊慌,挥手屏退闲杂人等,只留下自己的心腹护卫,这才压低声音问道:“师太来时路上,遇到…丰隆了?”

靖王当然知道丰隆未死,此刻得知长街闹鬼、万岁现身,心中如何能够不惊,只待无鱼一点头,他就会立刻调遣心腹去缉拿皇帝,哪怕是杜大人的地盘、与刑部冲突也在所不惜。虽然靖王也不觉得真丰隆还能再掀起什么风浪,不过‘有备无患’,有机会的话是一定要把那颗龙头摘下来的。

敢让丰隆出来装鬼,自然提前就想好了说辞,无鱼笑容轻松:“王爷不用担心,不是真的。”

宋阳不管规矩,从旁边接口笑道:“要是真的倒好了,直接捏死一了百了。”

靖王神情狐疑,看了看宋阳,又转目望向无鱼,后者微笑着解释:“假皇帝,假冤魂,早就安排好的,所为不过两字:起势。为祈福法事起势,为靖王当立起势。”

“邪魔现身京城,连带刀差官都被鬼术所摄,凤凰城百姓心中惶恐,自然盼着有一场祈福法事;鬼皇帝深夜游荡,心有不甘皆因龙椅空置、国家无主所致,人人都盼有一位贤德君王、一位受我佛庇佑君王登基大宝,震慑妖魔。”无鱼不急不缓,把早就编好的理由说清楚,跟着又歉意道:“贫尼自作主张,累得王爷忧心,乞请恕罪。”

篡位这件事,从一开始就把神鬼之说拉进来做噱头,无鱼为后面的法事又弄出个鬼魂来造势,再合适不过的理由。靖王听说不是真丰隆,心里就长长松了一口气,摇头笑道:“师太言重了,您为国为民,何罪之有?非但无罪反而有功。天大功勋!”靖王疑虑尽去,当即起步带着师太前往偏殿密谈。

不是靖王没有心机,而是起事前天祛曾靖王他讲过,无鱼绝对可以信任,又在‘检验皇帝尸体’等事情上共谋,大家同坐一条船,靖王想不出无鱼会背叛自己的理由,到了现在早已把她当做真正同党…靖王对无鱼毫无防备,归根结底,他倒霉就倒霉在不知道有一真一假两个无鱼,勘不破‘掉包’,他就休想能从这个坑里再爬出去。

密谈的内容是祈福法事。

靖王这边所有的准备功夫都已经做好,只等法事后师太宣布‘靖王当立’,他才好进行‘后事’。

无鱼胸中早有成议,一步一步细节和盘托出,对于这些佛法事情的步骤、过程,靖王并不在意,他关心的是‘时间’,要求也只有两个字:尽快。一番密探,直到天色大亮,师太和宋阳在宫里吃过了东西,这才告辞离开。

这个时候,昨晚在刑部衙门附近发生的事情,已经散播开来……传言是从大荐福寺流入坊间的。

九塔清宁寺与大荐福寺是凤凰城中香火最旺的两座大庙,虽然同为凤凰城知名大寺,两者区别却不小,前者是‘定国禅院’,得皇家供奉、地位超然,受到朝廷的特殊照顾;而大荐福寺走得则是‘亲民’路线,僧侣不止在庙里念经,常常会走街入巷,对平民讲经布道,若是赶上什么活计需要帮忙,和尚二话不说就会上前,忙得满身大汗之余,和主家一起喝上井中打上来的凉水,说说笑笑随口拉些家常,建寺二百年来代代僧侣皆是如此,渐渐博出善名,这才有了现在的局面。

如今大荐福寺场面了得、地位不低,但僧侣依旧恪守前辈教诲,随和亲近,街坊邻里谁家有事不请自到,口中不止谈论佛法,家常里短和那些无伤大雅的坊间趣闻也是他们的话题。

昨夜那一队捕快被送来时,有莲宗寺女尼随行,把发生的事情如实相告,等到黎明时分,刑捕们先后转醒,可他们无一例外,全都记忆模糊,对夜里的经历,就只记得:巡逻到肃政台大门口时,突然赶到一阵彻骨阴冷,再之后就发生什么便全不记得了。

若是刑捕们醒来,立刻口若悬河说起中邪经历反倒不对劲了,他们没了记忆、啥也不晓得、自己比旁人还要更迷糊才是正常状况,这一来大荐福寺的和尚们先就信了个十足十。

后面的事情不出所料,今天大荐福寺一开门,‘丰隆阴魂未散’、‘鬼皇帝三司巡游’、‘两师太四印卫道’等诸多说法就传了出来,只可惜谭图子不在京城,否则又会有一部好书问世。

皇帝的鬼魂回来了,这是何等‘刺激’的消息,比着常春侯当年的大笑苦主像可轰动得多了,不多时便街知巷闻,人人议论。

……

无鱼师太离开皇宫,并未直接返回莲宗庵,而是取道大荐福寺去探望中邪的捕快们,表面看是慈悲为怀挂念伤者,可实际里刑捕们都是龙套,他们身上所有异象,要么是宋阳的好药,要么是他们的演技,又哪用得着关心,她有此一行,干脆就是去证实传言都是真的。

不过这次发生的事情...老尼姑当街和恶鬼打起来了,未免太离奇了些,传的人多但信的人少。还是有好事之人,壮起胆子厚起脸皮,跑到莲宗庵去向另一位当事人、孤石师太求证此事。

出乎意料的,一贯孤僻的孤石师太,这次面对好事者的询问居然一反常态,并未甩动大袖冷语斥责,而是淡淡点头,确认了此事……虽然没能打过那个鬼,可至少她老人家还有资格‘动手’,这是毕生修持、刻苦修行的证明,这份荣光孤石实在舍不得不要。

点头的时候,孤石师太脸孔依旧是冷冰冰,不过心里喜滋滋的……忍着,不笑。

大荐福寺的高僧们亲口所说,煞有介事;无鱼师太虽不曾明言,但出宫后脚步匆匆去探望中邪捕快;而最最有分量的是最恨传言、不仅自己从不去听也不许弟子信徒去传‘趣闻’的孤石,竟也点头承认了此事,如此一来,坊间真正轰动了。

以往不管街头巷尾流传什么谣言,大伙都只当就茶水的小菜来对待,充其量只是图个热闹、满足个好奇心,可是这一次,皇城是真格闹鬼了,与巡游时的‘附体’惨祸不同,现在皇帝阴魂还在,而且据说怨鬼凶猛得很,两位师太联手都未能降服,这倒难怪,人家活着的时候是万岁爷,死后变得丧物也会更可怕些。

事情就发生在身边,谁敢说鬼皇帝再出来游荡,不会跑到我家院子中来?京城内人心惶惶,一时之间各大寺庙人满为患,不管平时为人是善是恶,不管以前对和尚是敬是躲,更不管这样临时去抱佛脚会不会管用,总要请一尊佛像回来才够安心。

探望过捕快,无鱼师太留在大荐福寺,找到主持方丈交谈一阵,不久方丈传出两道法旨,一是派出大批僧人,去请京中大小寺庙主持来此间商讨祈福法事之事;另则是吩咐门下僧侣,再与百姓说起昨晚鬼事的时候,记得要强调一处:无鱼师太以佛名担保,鬼皇帝不会滋扰凡间,更不会伤害平民百姓。

第一件事自不必说。第二件事乍看上去,是安抚民心的举措,出家人不管政事,但传言引起恐慌,无鱼师太出言作保、驱散众人心头的恐惧也算是分内事。

不过话传出去后,坊间即起疑问,鬼皇帝要做什么事情,无鱼师太管得了?若真能管得住,昨晚干脆直接收了对方便是了,又哪用‘斡旋’。

百姓之中不乏聪明之士,很快就猜出了答案。不外两种可能,一是无鱼和鬼皇帝于昨晚达成了什么协议,怨魂应承师太不伤百姓;另一种猜测则更有心机一些了,事情要从头来看,丰隆回魂游荡京城,他最应该去的地方是哪里?自然是皇宫,‘退而求其次’,也应该是自己丧生之处,可是这两个地方他都不去,反而去了三司衙门,夜巡的刑捕是在肃政台门口中邪……这便更值得玩味了,肃政台是什么地方?专责监察官署、惩治官员的衙门,从不如品的小吏到一品大员再到皇亲国戚,犯了案子全都要送去肃政台审理,鬼皇帝去哪里做什么?

不过这第二种猜测,隐隐约约有些犯忌讳的危险,只是私下流传,没什么人在街面上肆无忌惮地去谈论。

……

下午时分,接到无鱼邀约京中各座寺庙的主持,基本只要能动的都悉数到场,众僧云集大大荐福寺,彼此打招呼就用去了大半个时辰,也就是无鱼的和善性子能够忍得,换成孤石怕早就不耐烦了。等众人落座之后,无鱼开口说明目的,想要和京师诸寺之力,办一场重大法事,为南理祈福。

这是大事、好事、盛事,无鱼又明言在先,此事由皇家牵头、朝廷支持,在场所有高僧当然痛快应允,不过在无鱼接下来宣布法事要在四天之内举办,大伙不免又吃了一惊,几乎集合京城所有出家人的重大法典只有四天准备时间,未免太仓促了些。可是没办法,现在谁都等不及了,无鱼不听劝,毫不动摇,就得是五天之后,旁人也只有咬牙答应的份。

接下来无鱼列出法事流程、细节,京里的驻庙僧侣没有不会做法事的,大家都是轻车熟路,不外是唱香赞、钟声偈、信徒请法;跟着大座讲经和供佛斋天;接下来便是重头戏唱赞诵经祈福。

无鱼把祈福部分作了三个环节,先为国家百姓祈运,再为护法檀那求福慧,后则是为国廷皇室唱福。

按照正常道理,做完这一项,整个法事就要进入收尾,不料无鱼师太摇了摇头:“尚未完结,还有一项,由贫尼与孤石师兄共同主持,届时还要请诸位师兄、法师相助……”直到她提到孤石之名,在场的僧侣们才恍然发觉,老尼姑孤石并未到场。

孤石中午过后就急匆匆地出门去了……她要联络另一批佛徒。(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同类推荐
  • 英雄:创世纪

    英雄:创世纪

    看得太透彻,也许并不是什么好事!平淡的开始,平淡的结束!有很多事情,我都已经看透了,似乎也没有什么兴趣了。往死而生,往生而死。
  • 大宋极品国师

    大宋极品国师

    一个历史专业毕业的大学生穿越至南宋初年,面对着外有强敌虎视眈眈,内有奸臣把持朝政内忧外患的南宋朝廷,他该怎么办?他该怎么样从一个地主家的恶霸少爷一步步走上南宋朝廷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位置,来实现他曲线救国的想法?
  • 霹雳三国

    霹雳三国

    有个法术时灵不灵的姑娘,誓要做蜀山祖师爷陈留的典恶来家门九代仵作瞎弹琴的老师傅萝莉控许子阳见人就说骚话挎刀的夏侯惇眼神不太好而罗本穿越了,贼老天,我就是个爱看本子的宅男,不是小说家,这个三国我写不来……
  • 中华上下五千年名流趣话

    中华上下五千年名流趣话

    人类有记录的历史大多是由名流的事迹形成的,因为史学家们所记载和人们流传下来的也多是名流的事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中名流辈出,群星璀璨,他们影响了各自的时代,加速了历史发展的进程。他们的生平事迹或传说被人们品评或学习,并流传至后世,他们所做的事迹及展现出的人格魅力让我们敬仰和怀念。读他们的故事,让我们能汲取到做人处世、做事用人、社会交往、创业经营等各方面的营养。
  • 南宋义理史学研究

    南宋义理史学研究

    两宋时期,不同风格的史家和史著大量涌现,造就了一个史学的繁荣时代。诚如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所言:“中国史学莫盛于宋。”同时,宋朝又是一个理学勃兴的时代。其在北宋庆历之际开始崛起,进入南宋,成为了主流学派。“理学的诞生及其衍变,是中国本土哲学继先秦之后发展的又一高峰,它标志着中华民族理论思维所进入的一个新阶段,在整个人类的认识历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但是长期以来,学者们都只关注于两个领域的专门研究,完全忽视了二者的相互影响。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特别是随着理学评价的“正常化”,才有学者开始探讨两宋理学和史学之间的关系,并给予了客观的评价。
热门推荐
  • 以妹为妻:邪恶总裁要吃我

    以妹为妻:邪恶总裁要吃我

    她是上流社会豪门孙媳,也是上流社会豪门笑话。据说,她丈夫双腿残疾,下身不遂,有着一个5岁大的养子。……新婚当晚,他缠绵悱恻,她却惊然发现,他的双腿完好,从头到尾,全都是他一手策划的局……婚后,她想着法子要离婚,却奈何抓不到一丝证据,没有小三,夫妻生活过于和谐,男人一副好丈夫形象深入人心。为了脱离他的身边,她不惜自暴自弃,将他的企业搞得一团糟。他嘴角凝着一抹浅笑,一张签了字的离婚协议书附带了一张验孕单。她待看清上面字迹时,脸色一变——男人漫不经心的勾起一抹冷笑:“老婆,娃出生不能没有爹。”
  • 半分诗集

    半分诗集

    那必须是有了心情,那必须是有了文字,然后成了几个短句!
  • 神探狄仁杰之大唐风云

    神探狄仁杰之大唐风云

    这是一个现代人在狄公身边的故事;这是一个江湖和庙堂的纠纷;这是一个讲述神探狄仁杰背后不为人知的秘密......
  • 寂寞丧尸

    寂寞丧尸

    丧尸的寂寞不在于生存,而在于无人。看张笑天如何在痛苦中成长,末日中成王。
  • 狐妃凶猛,请小心

    狐妃凶猛,请小心

    穿越成妖狐,捡一只受伤的俊美小正太,领回家做压寨丈夫,养大了正好吃肉。没想到,他竟是西玄冷酷无情的嗜血三王爷!护驾回府,她才知自己是几年前被悔婚抛弃的相府嫡女!艳惊西玄,灭杀前夫,引发无数美男倾心。可她是有原则的女人,吃了就得负责,嫁给王爷,谁敢动她夫君,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帝王专制:拂晓散尽时分

    帝王专制:拂晓散尽时分

    她是安华第一公主,没有倾国的容颜,没有惊艳的才华,却让他倾心以对。他是大黎的下一任国主,睿智果断的性格在她面前分崩瓦解,只因他痴了情,失了心。他是百年难遇的一代英才,却轻而易举的将自己的命交付与她。她说:“我的另外一个愿望就是可以嫁给你。”他说:“你叫晨曦的话,那便唤我拂晓吧。”他说:“若这是公主殿下最后的意愿,那么请让我来守护它。”或许,人世间所有的爱情都可以容下三个人,又或许容不下任何一个人……
  • 岁在甲子

    岁在甲子

    岁在甲子其实并不是汉末背景的游戏,官方网站上也是明确指出这一点的,用策划的话来说就是开启天朝全息网游的一个新里程碑。对于这些话,大部分人都是嗤之以鼻的,毕竟天朝全息网游的水平是众所周知的烂。
  • 诚信档案

    诚信档案

    相对于生活在大都市的人来讲,众多的三线城市相当于城市里眼中的农村乡下。那里的生活遥远而陌生,除了少数城市的名似乎偶而听过,更多的城市不为人所熟知,但事实上从绝对数量上讲,生活在这类城市里的年青人,会比众多四处奔波的北漂南漂多得多。他们只是选择了另一种生活的方式。事业,爱情。欢喜,悲伤。同处这样一个快得让人眩晕的时代,无论身处何方,无论大城小市,同样挣扎,同样精彩。
  • 幻雪之境

    幻雪之境

    我其实很羡慕他们,羡慕他们简单的生活,羡慕他们开心的笑容,羡慕他们共同享用美味,我喜欢看着他们一起在火堆旁抵挡寒冷,一起嬉戏打闹,一起唱着凡世动人的歌谣,一遍一遍又一遍、、、直到我看的热泪盈眶,看到心如止水。侍女们说我是一个孤独的王,因为我大部分的时间都会坐在宫殿上,看着天空,看着冰海,看着臣服于我的子民。
  • 龙与精灵王的女儿

    龙与精灵王的女儿

    从原大陆逃离的精灵族在新的森林重新展开生活,但灾难却没有因此而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