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07100000012

第12章 宏图

若问三国人物中龙毅最钟爱谁,那智勇双全的赵云赵子龙当属第一。面对自己偶像的考问,龙毅颇为惶恐。他唯恐自己所答令赵云失望,从此形同陌路,那将是他人生最大的遗憾。

赵云集智勇与忠义于一身,可说是演义中的完人,他自始至终都以兴复汉室为己任,他弃目光短浅的公孙瓒转而投奔刘备,刘备汉室宗亲的身份恐怕也是诱因之一。只可惜,他依旧所托非人,大耳贼刘备心系的是自己的王图霸业,对赵云的肺腑忠言左耳进右耳出,对赵云这员大将更是藏而不用,敬而远之。

章武元年,刘备称帝,欲进攻东吴,以报孙权伐取荆州、杀害关羽之仇,赵云上谏说:“国贼乃是曹操,并非孙权,灭掉曹魏,孙吴自会臣服。此时曹操毙命,其子曹丕篡盗皇位,民怨沸腾,正是伐魏重振汉室之良机。主公应先攻取关中,占据黄河、渭水上游以讨逆贼,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若弃魏而伐吴,一旦战端开启,便会旷日持久,错失良机。伐吴非上策也。”但愤怒的刘备不听谏言,执意东征,留赵云都督江州,这才有夷陵之败,使蜀汉一蹶不振。

终其一生,赵云并未建立不世功业,也未能实现兴复汉室的心愿,郁郁而终。每每念及于此,龙毅都会扼腕长叹。如今,赵云就在面前,能否扭转其命运的机会正握在自己手中,他怎能不心存忐忑。

思虑良久之后,龙毅决定还是坦然相告,纵容赵云弃他而去,也是他福薄命浅,怨不得旁人。

“子龙,其实我心所想,不过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龙毅指着云雾缭绕的苍岩山,说道:“夏侯和阿月此前的生活,正合我意。我原本是一剑师,醉心铸剑之术,想着有生之年,能与干将欧冶齐肩,却不意来到此地。或许天意如此,合该我为汉家天下尽一份心力。”

“说心里话,我是不愿与黑山贼为敌的,这杀来杀去,不过都是汉人间的自相残杀”,说道这里,他不禁想起皇甫嵩平定黄巾,几十万降卒皆被坑杀,叹了口气,“黄巾也好,黑山也罢,都是汉人,我们汉人斗得越狠,死的人便越多。这冀幽两州北邻居匈奴、鲜卑还有乌桓,即便州郡安定,这些胡人还要来打草谷,若是两州汉人自相残杀,为之一空,这些胡人还不趁势南下,屠戮中原,到时我汉人或有灭种之危……”说到此处,他脑海中想的全都是“五胡乱华”这四个字,面色不由得黯然下来,语调也变得颇为沉重。

赵云和夏侯兰越听越是心惊,二人父辈都曾戍边,这些事情自然不会陌生,只是以前不曾深想,如今听龙毅提及,二人面色也不由得大变。

龙毅沉默半晌,接着道:“我也想效仿霍骠骑,驱逐胡虏,封狼居胥,如班定远一般,扬我大汉天威,使我大汉子民有生之年,可扬眉吐气,再不受外虏侵扰。只可惜,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如今之计,冀幽之地须尽早消弭战火,兵民各守其职,才可令胡虏不生窥探之心。至于以后,自当厉兵秣马,以攻为守,追亡逐北,使胡虏无立足之地,如此方可庇佑我大汉子民,不再受那袭扰之苦。当然,想法归想法,能走到哪一步,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若真是天命不可违,龙毅也只好归隐深山,不问世事了。此乃毅之心声,但不知子龙意下如何?”

赵云闻言肃然起敬,深深一揖,说道:“云原本以为,只待报得父仇,便以扶保汉室为己任。今日闻君一席话,方知大汉子民实乃国之根本,龙兄胸怀天地,思虑长远,云望尘莫及。兄既有此念,云自当追随左右,唯兄马首是瞻。兄长在上,请受云一拜。”说罢,再次跪倒在地。

夏侯兰本就对龙毅好生敬慕,见赵云如此,当即叩首道:“二兄之言即兰之心声,兰亦愿追随龙大哥左右。”

赵云那一声兄长,叫得龙毅心花怒放,说道:“既如此,我们三人何不义结金兰?”说罢,与二人相对而跪,搓土为香,向天叩拜道:“苍天在上,今龙毅愿与赵云、夏侯兰结为异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从此祸福与共,休戚相关,若违此誓,天人共诛。”

此时尚无义结金兰一说,赵云二人闻言先是一怔,但听得龙毅所发誓言,旋即领会其意,向天盟誓道:“赵云(夏侯兰)愿与龙毅结为异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从此祸福与共,休戚相关,若违此誓,天人共诛。”

盟罢誓言,三人握手相对,仰天大笑。

三人叙说年齿,龙毅二十二岁,年龄最长,赵云居中,十九岁,夏侯兰最幼,十七岁,三人依次序,重新见礼。

阿月颇有巾帼之风,起初闻听三人对话,也觉心神激荡,难以自持,但对二位兄长的大礼参拜却有些始料不及,龙毅虽对她有救命之恩,但这跪拜之事,她却万万做不出来。谁想,眨眼的功夫,龙毅竟成了二位兄长的结义兄长,那……这坏人岂不是可以名正言顺地欺负自己了,这便如何是好?

正在此时,有人在山下高叫:“三位真义士也,某虽不才,愿献一计,祝诸君成就一番大事。”

几人自崖上低头一看,只见几个灰头土脸的黑山贼抬着一文士模样的人站在山口乱石堆下。

龙毅疑惑地看看夏侯兰,夏侯兰面色一红,连忙解释道:“适才我见几个贼人危急关头仍护持在一人身上,颇有忠义,便没有下手诛杀,盘问之下,才知那人竟是我家远亲”,他指着那文士说道:“他叫梁忌,是孙轻的谋士。方才孙轻躲避野猪之时,竟拿他当了挡箭牌,为此受了重伤,愿助咱们一臂之力。”

夏侯兰说得有些颠三倒四,不过龙毅倒也听得明白,他点点头,说道:“既然不是外人,我们且下去听听他想说些什么。”

阿月仍旧留守山崖之上,以防万一而龙毅三人顺着山藤下到谷道之中。

几个黑山贼畏畏缩缩,一直不敢直视走到身前的龙毅三人,倒是梁忌目光清澈,上下打量着为首的龙毅。

龙毅见他衣衫血迹斑斑,便道:“先生伤势如何?”

梁忌心头一热,此人不问其他,先关心自己的伤势,仅此一点,就远比孙轻值得投效,答道:“还好,夏侯贤侄已帮在下包扎妥当,只是须将养些日子,才能下地行走。不过,在下这伤势却正好做个苦肉之计。”

“苦肉之计?”

“是,龙先生不知,孙轻如此急于退走,乃是惧怕大帅张燕寻机攻伐。如今孙轻虽死,元氏大营尚有其二弟孙洪及几名心腹留守,且张燕使者也在大营等候。若是诸位带我急归大营,假说孙轻遇袭,困守山中,遣我等搬取救兵。孙洪定不疑他,待其召集众将,商议出兵之时,诸君可骤然发难,一举成擒,然后迫降其部众,如此大事可成。”梁忌侥幸不死,对孙轻所为颇为齿冷,再者他家人还滞留元氏大营,若是不能及早救出,恐孙洪对其不利,是以这立场转得极为快捷。。

不过他却不知,龙毅这一方连上刚刚加入的赵云才不过四人,他还以为山崖之上仍有不少伏兵,不然怎么可能弄出如此大的动静,竟将孙轻几百部众一网打尽。不光他这样认为,连山谷中的贼人也这般认为。

龙毅当然知道自己的斤两,凭借三人之力,就想收服孙轻上万的部众,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但梁忌初来投靠,他也不想说破,而且他之前劝降那些贼人时,便有乔装成黑山贼,潜入真定大营,制造混乱的想法,梁忌自告奋勇,正合心思,于是点头道:“的确是好计,只是元氏大营现在的情形如何,孙洪几人又性情如何?若是夺营失败,我等如何才能脱身?还请梁先生能细说一二。”

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未虑胜,先虑败,此正合兵法之道。梁忌心中暗暗点头,龙毅能有此一问,显见不是急躁无谋之辈,孙轻败在此人手中,着实不冤!他对龙毅不禁又高看一眼,回答起来也格外用心,“真定大营如今有黑山步卒六千,弓兵五百,还有辎重营一千,民夫若干,家眷独成一营,约有三万人。”

他沉吟了一下,又道:“孙洪此人好大喜功,遇事则慌,不足为虑。其余统领除辎重营周仓有万夫不当之勇外,皆贪财好色无能之辈。不过周仓原本大贤良师张角部将,黄巾败亡后流落至此,孙轻虽将其挽留下来,却并不重用,因此其与孙轻并非一心,龙将军若说得此人归降,不失为今后一员猛将。”梁忌往日里见孙轻那些大小头目一律称为将军,那些头目无不欣欣然受之,如今龙毅隐有称雄之心,干脆他便也以此来称呼龙毅。

“周仓……”龙毅默念着这个熟悉的名字,不禁哑然失笑,自己刚刚将赵云收服,挖了刘皇叔的墙角,这周仓就跳将出来,难不成又要挖一挖关二爷的墙角,那今后谁来帮关二爷抬刀呢?

梁忌见他神情迟疑,又道:“这周仓的辎重营中有许多黑山军和黄巾军中的伤残兵卒,原本孙轻都是打算遣散的,偏周仓坚持要收留下来,所以这辎重营对周仓十分忠心。”

龙毅点头道:“这周仓倒是个重情重义的人,若能将其说服,便是多费些唇舌也是值得的。适才先生说大营之中有民夫若干,但不知这数目大约有多少,可都是附近郡县之人?那家眷营又是何状况?若是我想收服那几营兵卒,先生可有教我?”

这一连串的问题问下来,梁忌隐约猜到龙毅的心思,说道:“民夫大多是被掳的冀州人,大约有一千二百人,其中又以工匠为主,老弱和青壮各半。家眷营除了孙轻及兵卒的亲属家眷外,还有一个八百名女子组成的军妓,供兵将平时淫乐。将军若是想凭同乡之情,收服那些民夫,再以民夫为辅,逼降那些兵卒,窃以为大可不必?”

“哦,先生何出此言?”

“那些民夫原本都是些贱籍,在朝廷治下与孙轻治下,并无太多区别,是以毫无生气可言,用他们对付兵卒,实无胜算。其实兵卒中亦以冀州人为主,只要孙洪及各营统领一死,群龙无首之际,将军许以重利,必将投效。”

“许以重利?”

“是,孙轻为人贪财吝啬,虽掠夺了无数资财,却很少分于他人,是以手下人颇多怨言,若将军将孙洪之流一网打尽后,肯将孙轻收敛的财物拿出大半,分与部众,定能收拢人心。”

龙毅心道:“这倒是个办法,反正是慷他人之慨,只不过靠钱财顶多算收买,根本谈不上可靠,若是有更大的诱惑,这些兵卒岂不是又要另投他主。这只能作为权宜之计,收服之后这几千人恐怕需要好好筛选一下,所谓兵贵精不贵多,那些三心二意之徒需趁早打发了才是。”

想到这里,他点头道:“此事可行。只不过去元氏之事,我还需斟酌一番。先生有伤,如今好好休养才是当务之急,只可惜谷内竹屋已毁……”

他点指梁忌身边几人,说道:“你们可先抬梁先生至一安静之所,好生照料,待出口清理好,再搭设营帐歇息。”

几人应是,转身抬着梁忌走远。。

同类推荐
  • 重生之回到战国

    重生之回到战国

    这是一个书生能翻山倒海的战国这是一个武者能开山断河的时代同样的战国不一样的事物
  • 最强兵王在元末

    最强兵王在元末

    追随他的人说,他是一个忠义情三全的大好男人,对兄弟足够忠肝义胆,对女人足够化骨柔肠。他的对手却说他是一个阴谋家,做事不择手段,生性多疑。在这动乱的年代,他是否能问鼎天下逐鹿中原?成者王,败者寇,谁是谁过自有后人评说。新人新书请多指教、
  • 不忍细看的五代十国史

    不忍细看的五代十国史

    五代十国时期,在政治上,权位之争超乎寻常,父子相残,兄弟相杀;在文化方面,五代十国时期大不如唐朝,尤其是北方几乎处于停滞或倒退。十多个政权互相攻讦,又互为从属,还有时不时南下搅局的辽国。各方势力为了抢地盘、争名头,打着各种旗号相互角逐、厮杀、攻伐,各路江湖英豪你方唱罢我登场,后人重温这段历史,可谓精彩纷呈,但生逢其时的百姓却叫苦不迭。粗看,五代十国是一部短暂的分裂史、混乱史;细看,它却又是一部部创业史、奋斗史……刀光剑影、血雨腥风的背后,展露的却是雄韬伟略,留下的是一段段传奇佳话,印证的历史变迁与局限。
  • 乱世镖王

    乱世镖王

    废坑一个,勿进。
  • 追美三千记

    追美三千记

    新书《牧史》发布
热门推荐
  • 靖康志

    靖康志

    北宋之末,靖康之初;六贼乱政,金兵围城。世祖初立,李纲请缨;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难道,我们只能在虚幻中演绎辉煌?难道,曾经的屈辱是上天注定的宿命?想知道,一个具备了现代思想的皇帝,对于历史到底意味着什么?想知道,当历史还原的刹那,现代文明是否会变成风中摇摆的枯叶?让我们的目光回到东京汴梁——那个曾经代表了中华文明颠峰的城市;让我们的思绪回到靖康元年——书中故事缘起的瞬间!
  • 至尊无悔

    至尊无悔

    宁可终生为凡人,绝不苟且修为仙。为了一个目的,风不凡如何在这残酷现实,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羽化大陆,一步步修炼,一步步向着那至尊的仙位前进。最后的目的是否实现,最终的结果又如何呢。
  • 三千世界:桜天国

    三千世界:桜天国

    宇宙为母,世界为子,大千世界,分为三千,终为三石。拥有无限力量的她,成为了人类最古老时代至现在的八畏主之一的“武冢主”,做为武斗派的至尊,她身穿淡白色和衣,腰间别着一把雪白色利刃,迷发长垂腰间,活了数千年,她是唯一能佩上这个尊称的人,她作为开始,将要成为最终。
  • 仙玉良园

    仙玉良园

    (烂尾勿看,有时间再写)她到底是穿越还是还魂?来到这个世界,废柴一般的资质都让她走的步步辛苦。没有实力居然连做米虫的资格都没有,既然如此,那么就打打架、升升级,先强大起来。即使养养花种种田居然也能坐地成仙新建群号:243633919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进来玩
  • “迷”世界

    “迷”世界

    一个男孩,拥有赤子之心,带着父亲给他的目标去奋斗,在路上遇到好朋友,一起修炼的爱情丶武打丶搞笑故事
  • 与校草的故事

    与校草的故事

    “夏紫涵,你只能是我楚莫尘的女人,别人,哼!想都别想”夏紫涵翻了个大白眼心里说到:我不是你的女人难道还能是你的男人?真的是搞siao!
  • 轮回神木

    轮回神木

    仙路渺渺,她甘愿为你洗尽铅华,着衣祝福,一句承诺,少年历经三界,穿越轮回。开三体,聚阴阳,斩邪君,成仙位。一个群魔并存的天地,一个震荡三界的传说........
  • 极品仙道

    极品仙道

    宅男学生,因为一次实验触电身亡,降临天武大陆,附身废柴大少爷身上,依靠强大的魂魄、先天五德之身、以及一柄从异世穿越带来的极品手枪,从此一飞冲天,崛起于天武大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孤行者

    孤行者

    每个人,都是孤独而又冷清的走完那条叫做人生的道路的...
  • 系统之我只是过路人啊喂

    系统之我只是过路人啊喂

    她是天才博士,却热爱小说,甚至制造了小说中的系统不过是单纯的喜爱?还是摄取温暖?不得而知他是她制造的系统,关键时刻救她出火海在骂声中始终守护她她是他的主他是她的唯一,她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