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41000000209

第209章 朝争再起

“砰!”

“荒谬!荒谬至极!”

“部堂大人,您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此等玷污士林清誉的事情发生啊!”

“对!夏部堂,我等欲联名上书,向皇上请愿,如果能得您首肯,必能一举建功!”

刘同寿修商史之事,在士林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大多数都是反对的声音,特别是清流中,固守传统的那些人,更是义愤填膺,无法自已。

夏言与张孚敬争权,两人的关系和后世的在野、执政两党有些类似,而夏言确实也很看重名声,隐隐有了清流领袖的气派。

在政争时,多了一帮摇旗呐喊,帮腔作势的喽啰固然很爽,但麻烦也是存在的,清流的诉求其实也不少,比如维护旧制,保护传统这些事,都被清流视为己任。

群情汹汹,他这个领袖也难以置身事外,正应了一句俗语:出来混,不能光拿好处,总是要还的。

看着面前咋咋呼呼的这一群人,夏言面沉如水,心里急速思考着,要筹谋出一个完全之策来。

响应众望,领衔上疏?肯定不行啊!反对张孚敬不是目的,而是将其推下台的手段,眼见大局已定,现在应该是展示宰相气度的时候,还跟以前一样,整天反对这,反对那,又怎能让皇上和朝廷看到自己治政的能力和胸怀?

夏言可不打算将从前的角色进行到底。

然而,不答应的话,也不是个事儿。清流的愤怒和不满终究是要宣泄出来的,要知道,他们已经憋了很久了,从小道士参加会试就已开始。夏言如果不答应,那这股洪流很可能会转向,把他自己给淹没了。

夏言一脸凝重的说道:“事关重大,还当从长计议……”

他想着先观望一下,至少看清楚宫中的风向再说。

“夏部堂,莫非您这样的刚正不阿之人,也屈从于那幸进之徒的淫威之下了吗?社稷不幸,天下何辜啊!”话还没说完,就被一声悲呼给打断了,发声之人也不问青红皂白,直接就是一顶大帽子扣上来。

意识流,在清流之中很有市场,引起了众多的共鸣,一阵吵嚷声中,夏言的立场迅速向刘同寿靠拢。天地良心,老夏一共只说了半句话,不过,谁让他面前的这些人是清流呢?党同伐异,本就是他们最拿手的。

“朝廷规制,自有成法可依,张大人,既然你口口声声要匡扶社稷,不如,就由你率先上疏,本官和诸位同僚随后跟进如何?”夏尚书也是清流出身的,自然不会被这种小场面吓倒,他直接找上了出言之人,反将了对方一军。

弹劾刘同寿,和皇帝的老爹不同,不会引起当初大礼仪那样的反弹。就算上疏的人多,但法不责众,皇帝也不可能治所有人的罪,率先出头,以及言辞最激烈之人,才是最危险的。

夏言不愿意当出头椽子,煽动群众的张景华当然也不愿意,他高声道:“夏部堂德高望重,乃是士林众望所归,提出来的劝谏,皇上也须得慎重考虑,岂是下官所能比拟?只要夏部堂有匡扶之心,下官不计声名,旦附骥尾。”

除了少数脑子不开窍的,在场的都是聪明人,如何看不出来,这俩人在互相推诿?不过,态度不是问题,只要有了明确的目标,大家就可以站队表明立场了。

很快众人就分成了两派,一派支持张景华,力主夏言领衔出头,谁让老夏地位最高,名声最大呢?另一派则多是夏言的嫡系心腹,自然不会让自家老大冒险,场面变得更加混乱了。

夏言的嫡系人数虽少,但另一边的联盟也不算紧密,这种争执自然不会有什么结果。宣泄了一阵子,哪怕是最激愤的人,也开始恢复冷静了,于是,夏言的时机到了。

“各位同僚,本官说从长计议,并非是推诿的借口,请各位想想,修史……哪怕是集中数十人,用最荒诞的写法来撰写,又岂是一时三刻能够完成的?那位刘修撰带人去了天一阁,虽不合规制,但却可见其撰文的思路,他也是要找些经典来参考的。”

说到这里,夏言稍作停顿,用锐利的眼神扫视一周,然后沉声道:“急切间,直言劝谏,可能会招致皇上误会,不若用春风化雨的手段,循序渐进方是上策。所以,本官才说,要从长计议。”

天一阁是翰林院藏书所在,收录的史籍经典极多。在资讯不甚发达的时代,想要正儿八经的修史,不在这里盘桓几年,是不可能的。

刘同寿修的显然不会是正史,不过,他既然是打算以翰林的名义出书,那书中的漏洞就不能太多,至少表面得说得过去。这样一来,他需要的时间就比较多,哪怕他召集了数十人作为幕僚也一样。

“夏部堂言之有理,不过具体……”

“很简单。”夏言从容一笑,道:“各位同僚要上疏,不过不要直接弹劾,而是从经史对朝廷的重要性讲起……”

夏言的办法就是稳扎稳打,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嘉靖耐心的消耗,一点点的推进。等到一两个月之后,嘉靖的耐心消耗得差不多了,舆论也酝酿足了,再一起发动,岂有不一举建功之理?

嘉靖那朝三暮四的性子,夏言实在是再清楚不过了,若非如此,他又怎能取张孚敬而代之?

夏言简要将计划说了一遍,清流们的态度也随之转变,纷纷赞叹起来。这法子显然比直接弹劾好,既能邀名,又规避了风险,最后还有功劳拿。

夏言捻须笑道:“既然各位都没有意见,那就由礼部首先发起吧。”

张景华嘴唇动了动,如果不是弹劾,那首倡之人就不是炮灰了,而是首功。这个美差,他也很想要,不过先前争执时,把话说得太慢,一时却也不好转折,只能暗自慨叹夏言的成功非是侥幸,其权谋之术,的确远在自家之上了。

送走众人,夏言却没急着写奏疏,而是写了封密信,让人送去了元福宫。

这是为了给计划加一层报信。元福宫那二位已经被冷落很长时间了,心中的怨恨可想而知,正好拉来做联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就是多行不义的下场。

清流的行动开始了。

礼部上疏,说了一堆老生常谈,不过是司空见惯的一桩小事。不过,士林的反应却很夸张,一下就把此事给捧到了天上去,当然,他们不在朝堂上说,而是在民间中传播。

首先,士林众人高度肯定了礼部上疏的积极意义,并且将其上纲上线的引申开来;不久之后,街头巷尾开始有人议论,其中不乏争论,争论的多是读书人,而大多数争论的结果,都是以支持礼部者获胜而告终,失败的一方不但没有气馁,反而对胜者赞誉有加。

热议加争论,不几日,声势就造出来了,直接取代了前番因江南异人录和科举所引起的轰动。后者是自发的,轰动效果虽好,但没有后续跟进,很快就冷却了;而前者是在有心人的引导之下,持续性自然比较强。

声势一起,跟进者一下就变多了。

有时候,邀名不见得非得在朝堂做什么,士林和民间的风向如果足够强,也是可以利用的。尽管不是首倡,但只要跟得紧,多少也是可以分润些的,至不济也能在履历上留下一个良好记录。

前朝刘瑾的故例就是好榜样。刘瑾得势的时候,真正与之对抗,并招致报复的人,也就那么多。但刘瑾倒下后,除了他的死党之外,几乎在朝者,履历上都添了这么一笔,如果真有人统计一下的话,很多人其实也不过跟过风,上过些不痛不痒的奏疏罢了。

别小看这种不起眼的细节,这是很关键的东西。有对抗刘瑾的经历,就是政治过关,仕途通畅不说,史书的记载也会很给力。若是没有,仕途黯淡就不用说了,没准儿还会被冠以一个附逆的罪名,直接打落尘埃。

这就是夏言的谋划。

以名诱之,以行为引导之,就可以将朝中占大多数的骑墙派拉进来。换成是摆明车马的冒着激怒皇帝的危险,悍然对付刘同寿,又有几个人敢参与?只怕连他的心腹嫡系,心里也是要打鼓的。

现在就不一样了。

尽管张孚敬在第一时间就发现了异常,可他依然束手无策,大势已成,别说他这个首辅,就算强势的皇帝也无可奈何啊。

此外,因为前次惨败的印象太深刻,而一直犹豫不决的邵、陶二人,看到大势将起,也终于重新鼓起了勇气。就在舆论氛围形成三天后,陶仲文大排道场,重开丹炉,再炼仙丹。

朝堂内外,风起云涌,连重宇深阙的紫禁城,都渐渐动荡起来。

整个京城内,唯一还保持着平静的,也只有翰林院内的天一阁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同类推荐
  • 凤龙庄

    凤龙庄

    追忆历史,记录乡愁,探究先辈们在清末民国年间的真实生存状态,一轴斑斓多彩、气息浓郁的西北农村画卷就此铺开。清末民国年间,在西北一个叫平襄的偏僻地方,有一个叫凤龙庄的小村庄,聚集着董、汤、王三姓人家。主人公少年艰辛,偶遇神鸟,神秘的序曲预示着兴旺。数个家庭三代子孙,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天灾人祸,为了繁衍生息,他们分裂、团结、分裂、团结,周而复始。…清帝退位、复清会复辟、军阀更替、三年内战,凤龙庄翻云覆雨,王旗变幻…我们从何而来,又到何处而去?
  • 郭嘉传人

    郭嘉传人

    我是郭奕,郭嘉的独生爱子。表字,咳咳,伯,咳咳,起……老爹的本事我学了个七七八八,但是这泡妞的品位和手段却绝对不会逊色!郭嘉未竟的事业以及他不会奢望的大业就由我来完成吧!————————————————————————来点推荐收藏什么的吧,这些玩意儿跟妹纸一样,本公子可是从来不会嫌多的啊!
  • 大明奇才

    大明奇才

    生活在现代的大学生杨帆,因伸张正义被一伙犯罪集团制造事故杀害,但是机缘巧合穿越到明朝成为当朝大学士杨士奇的小公子,但是由于自己的庶出身份在自家受尽白眼,最终被自己大哥赶出家门,但是杨帆凭借自己现代人的见识和知识,在大明王朝混的风声水起,兴学讲堂,改革变法,统军作战。征蒙古,灭倭国,一举创立了大明王朝的盛世,让华夏立于民族之巅!
  • 宋朝原来是这样

    宋朝原来是这样

    《宋朝原来是这样》以纵横捭阖的笔法,书写了宋朝三百年波澜壮阔而又充满矛盾与纠结的历史。有对宋朝高度文明的政治、文化生态的褒扬,也有对其军事、外交败笔的解读、抨击,更有对大宋民富国弱的历史吊诡的深思。
  • 极品小商贩

    极品小商贩

    拥有空间戒指,许浩穿越到古代文朝,他拿来做什么?且看——极品小商贩。小商贩群:69486545(高级未满)
热门推荐
  • 莫再恋那桃花姬

    莫再恋那桃花姬

    【+研墨Q1963236769,备注你是读者+你的昵称】十五岁,他认识了她。“你叫什么名字?”他问她。“桃花姬。”她淡淡的回答之后,他和她在一起就是八年。23岁,他起兵谋反,她为他招兵买马,为他出谋划策,为他上战场……甚至,为他去死。------------------------------------------------------------“只恨生不逢时,但愿来时再会。今生辜负,明世定相还。叹那声物是人非,许后日白头偕老。”他挥墨写下这首诗,不禁潸然泪下,又望着窗外,喃喃道,“我一直在这里等你…"
  • 带条小龙来修仙

    带条小龙来修仙

    江桐莫本来以为跟老公就平平淡淡的活到老了,结果一条短信把她的美梦撕裂了;本来以为旅游散个心就好了,结果地球上最后一条龙把她给坑了;本来以为穿越成公主来场宫斗,宅斗,各种斗,结果苦批的修仙了……江桐莫:你这条色龙往哪里钻呢?小龙:下面啊!江桐莫怒了:……你到底是龙是虫?没听说过龙会打洞!打洞的那是蚯蚓~啊~喂~别人打架灵兽做先锋,她家灵兽是“你上,我断后”!完了回头看不到兽影了……我糙,能给我换个靠谱点,不二缺的灵兽吗?亲!
  • 郡主归来之跋扈谋妃

    郡主归来之跋扈谋妃

    【一对一,双洁,男强女强】这是一个嚣张跋扈的郡主“幡然醒悟”,从此下能虐渣打脸踩仇敌,上能夺权征战谋家国的故事。顺平侯府惊才绝艳的嫡小姐乔叶涵为保护胞妹,不肯受强盗侮辱跳下悬崖,胞妹大恸,自愿放弃心爱之人,替姐姐履行婚约,来照顾姐姐的心上人,完成姐姐遗愿——传言不可信不想履行婚约,乔叶涵离京,居于寺庙为妹妹祈福,却反被与山贼勾结的妹妹推下悬崖,只因胞妹早与自己那未婚夫勾结成奸,恨自己占了位子,又嫉妒自己名声,便除了自己这块挡路石。——这才是真相贤王府嚣张跋扈的郡主行事率性,顽劣不堪,奈何贤王宠爱有加,又有太后依仗,横行京城,幸而幡然醒悟,惊艳天下。——表象迷人眼郡主楚容与中毒身死,嫡女乔叶涵借(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废柴娘子成长札记

    废柴娘子成长札记

    现代小白领穿越到古代,把到如意郎君的奋斗过程。
  • 喂男人你是我的

    喂男人你是我的

    他因叛逆从小被送到美国长着一张妖孽的脸和赛车界不小的名气勾搭了不少美女他家族唯一继承人驰刹黑道却对异性没有兴趣再黑道无意中惹上事的他得到了他的帮助他说有机会我白陆定会还你这个人情他对这他的背影呢喃这他的名字嘴角勾起一丝邪笑
  • 倾世弃妇

    倾世弃妇

    她是出了名的草包美人。天下第一公子魏子溪是她的未婚夫,世人皆道她配不起他,他却夺了她的清白,她怀孕产子。爱他至深,尽管他迟迟不愿娶她过门,她仍然心甘情愿为他奉献一切。虽说她外热内冷,终归脱不了一个情字,哪颗真心能骗她这颗阴险的心一辈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御道仙魂

    御道仙魂

    天道孤承,区直以生死;人心独继,避趋之祸福。自天生神木,辟开混沌,仙,人,兽,妖各自遵循道路生存。然天恩难测,一场天地浩劫将众生推向彼此对立。仙成为天地主宰,兽、妖影没凋零,人在仙的帮助下成为大地之主,然而人类孱弱,神州浩土危机重重,无数仁人志士拼斗换来了断续的宁静,一场动摇天地根本的祸乱却悄然临近……
  • 颐庵文选

    颐庵文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武动中原

    武动中原

    一批神秘的东瀛剑客,即将在中原武林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 玉碎灵缘

    玉碎灵缘

    世界上有24块玉佩,其力量非常之大,但在世间留了八百年,就再也没出现。可如今第三十五代魔守人夜清不知为何有6块玉佩,并把玉佩送人。本女主冬城倾风[任性ing],本男主刘天严俊[自大ing]。